∑是什么意思//数学符号//
这是累加求和的意思康康map2023-07-19 10:59:553
数学中∑是什么符号?
基本信息在数学中,我们把它作为求和符号使用。在物理中,我们把它的小写字母σ,用来表示面密度。(相应地,ρ表示体密度,η表示线密度)∑ 写法数学符号概述大写Σ用于数学上的总和符号,比如:∑Pi,其中i=1,2,...,T,即为求P1 + P2 + ... + PT的和。小写σ用于统计学上的标准差。西里尔字母的С及拉丁字母的S都是由Sigma演变而成。也指求和,这种写法表示的就是∑j=1+2+3+…+n。详解与应用1、∑符号表示求和,∑读音为sigma,英文意思为Sum,Summation,就是和。∑用法举例用∑表示求和的方法叫做Sigma Notation,或∑ Notation。它的小写是σ,在物理上经常用来表示面密度。(相应地,ρ表示体密度,η表示线密度)其中i表示下界,n表示上界, k从i开始取数,一直取到n,全部加起来。∑ i 这样表达也可以,表示对i求和,i是变数3、n可以小于i【没有上下标时,就表示该数或该符号,重复出现】例如:100 ←上界 n∑ i = 1+2+3+4+5+···+100i=1↘下界 i200∑ i = 5+6+7+8+9+......+200i=5500∑ i= 10+11+12+13+14+......+500i=10444∑ Xi = X1+ X2+ X3+ X4+......+ X444i=150∑ i = 1 + 2 + 3 + 4 +......+ 50 = 1275i=170∑ iX=X+2X+3X+4X+...+70X=2485Xi=1如果您懂计算机程序,这段代码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在计算机代码中可以这样表示:100Σ i=1+2+3+...+100i=1VB:Dim sum As Double,n(i As integar) As DoubleDo while i﹤= nsum = sum +n(i)i=i+1LoopC++:#include <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int n=100,i=1,sum=0;//n表示要加到几;i表示从几开始加;sum表示累加的答案int main(){ for(;i<=n;++i){//循环,从i(1)加到n(100),i每次加苏州马小云2023-07-19 10:59:541
∑用作数学符号是什么意思?
∑ 用作数学符号表示连加, 例如 ∑<k=1, n> k^2 = 1^2+2^2+...+n^2.在曲面积分中,∑ 用作表示曲面。阿啵呲嘚2023-07-19 10:59:542
数学里面求和符号∑ 怎么读?
丝A 格马,连起来读康康map2023-07-19 10:59:534
“∑”在数学中是什么意思?
累加求和。这个符号在高中阶段一般只会在统计中遇到。西柚不是西游2023-07-19 10:59:473
数学求和符号怎么读
问题一:∑符号怎么读 这个应该读做 西格玛 Sigma σ 这个数学符号是他的小写!! 这是所有希腊字母的读法: Αα:阿尔法 Alph钉 Ββ:贝塔 Beta Γγ:伽玛 Gamma Δδ:德尔塔 Delte Εε:艾普西龙 Epsilon ζ :捷塔 Zeta Ζη:依塔 Eta Θθ:西塔 Theta Ιι:艾欧塔 Iota Κκ:喀帕 Kappa ∧λ:拉姆达 Lambda Μμ:缪 Mu Νν:拗 Nu Ξξ:克西 Xi Οο:欧麦克轮 Omicron ∏π:派 Pi Ρρ:柔 Rho ∑σ:西格玛 Sigma Ττ:套 Tau Υυ:宇普西龙 Upsilon Φφ:fai Phi Χχ:器 Chi Ψψ:普赛 Psi Ωω:欧米伽 Omega (这些看看就好了) 问题二:数学当中的求和∑符号怎么读? 西格玛,Sigma 问题三:∑符号怎么读非常感谢 数学里的连加符号,叫西格马 ,求和的意思Sigma(大写∑,小写σ),是第十八个希腊字母 问题四:这个符号“∑”读什么,什么意思,怎么运算的? 希腊字母sigma的大写,数学中用作求和符号,代表求所有项之和。不过一般不读成sigma,而是直接说成求和。 问题五:数学求和的那个符号的上面和下面的数在word里怎么打出来啊? 用公式输入数学符号,特别是好些高等数学符号。 Office2003中: 执行“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在左边的“命令”列表中把“公式编辑器”拖到“常用”工具栏或“插入”菜单中,点击可用。 Office2000中: 插入→对象→公式 问题六:∑是什么数学符号?怎么使用? 读音 西格玛 表示相加 比如:∑Xi=X1+X2+X3+…,一般会对i的范围有限制,比如,i是从1到10的整数。实际上,这里的i就表示第几项的意思。 举个例子,我要计算自己全年12个月的工资之和,我可以设第i个月的工资为Xi,那么 全年工资=∑Xi(i从1到12)=X1+X2+X3+…+X12凡尘2023-07-19 10:59:421
求:数学里的求和符号Σ是怎么用的?求详细解答。
它叫西格玛,是求和用的,例:它下面写着X=1上面写着8右边写着(3x-7)整体的意思是让你计算(3*1-7)(3*2-7)(3*3-7)…(3*8-7)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9 10:59:362
数学那个带有∑这个符号的求和公式是什么含义,∑符号
∑是求和函数,读作sigma(西格玛),一般在该符号上面有一个数字,比如y,下面有一个式子,形如n=x,这里x,y都是具体的数字,n是后面表达式中的变量,上下合起来就表示n的一个取值范围。后面有一个表达式,含变量n。整个合起来就表示:在上面和下面所给出的某个变量n的取值范围内,对符号后面的表达式按不同的n求出结果,再将这些结果进行求和运算。有时候也只在下面写一个类似n=[x,y]的式子,以表示变量的取值范围肖振2023-07-19 10:59:342
∑表示数学中的求和符号,主要用于求多个数的和,∑下面的小字,i=1表示从1开始求和;上面的小字,如n表
1,∑表示数学中的求和符号,主要用于求多个数的和2,∑下面的小字,i=1表示从1开始求和,上面的小字表示的是需要求和的数目,3,如N表示的就是从1加到N的所有数的和。NerveM 2023-07-19 10:59:332
数学那个带有∑这个符号的求和公式是什么含义,∑符号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 是个求和的符号,表示1,2,......,N个数的和。此后故乡只2023-07-19 10:59:314
根号是怎么化的,比如两个根号5等于多少,数学
125.善士六合2023-07-19 10:54:06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中,什么是归一问题,什么是归总问题?
什么是归一问题:已知总量求单一量叫归一。,用除法计算。如:小明家离学校500米,她去学校要走10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算式:500÷10=50(米)什么是归总:就是已知单一量,求总数量叫归总用乘法计算。如:三年级有三个班,每班种树50棵,三个班共种多少棵?算式:50ⅹ3=150(棵)铁血嘟嘟2023-07-19 10:52:031
小学数学用“归一”的方法是指啥意思
就是先把一份求出来,再乘问题量的份数。真颛2023-07-19 10:51:523
数学归一是什么意思
归一是一种数学处理方法,是为了进行比较数据、结果。归一的办法,主要是把不同的数据,按照某个标准进行处理,使得去掉单位、量纲等影响,直接反应问题本质。举例:买3个篮球共150元求5个篮球150/3=50这是单价50*5=250 先把它单一的量求出来 (如上题中的单价)再求一定的量(如5个篮球的价格)康康map2023-07-19 10:51:4910
数学面积公式是什么?
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圆周率X大半径的平方-圆周率X小半径的平方\圆周率X(大半径的平方-小半径的平方)用字母表示:S内+S外(πR2)S外-S内=π(R2-r2)扩展资料1、一个图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各部分面积的和;2、两个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3、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梯形等底应理解为两底的和相等)的面积相等;4、等底(或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比等于其所对应的高(或底)的比;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6、等角或补角的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夹等角或补角的两边的乘积的比;等角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比等于夹等角的两边乘积的比;7、任何一条曲线都可以用一个函数y=f(x)来表示,那么,这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就是对X求积分。墨然殇2023-07-19 10:51:011
要数学的所有面积公式?谢谢
这个你是要撑爆百度么?说你需要的具体图形还是比较实际的亲送一个正方形面积公式S=a^2,a为边长,不用谢希望可以帮到楼主陶小凡2023-07-19 10:50:542
数学的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所有的长度单位上都加一个"平方"如: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厘米等.换算:在长度换算的基础上再平方.如:1千米=1000米.则1平方千米=(1000米)^2{一千米的平方.)=1000^2*米^2=1000000米^2.1平方米=(10分米)^2=100分米^2(100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并位,是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的立方.如:1立方米=(10分米)^3=1000立方分米(或写成1000分米^3).1米=1000毫米.则1立米=(1000毫米)的立方=1000000000立方毫米=10^9毫米^3.大鱼炖火锅2023-07-19 10:50:531
小学数学所有面积公式
上百度搜LuckySXyd2023-07-19 10:50:535
数学解答
(12-8)*9/(12-9)=12(km/h) 8/(12-8)=2(小时) 9+2=11 张三追上李四的时间为11点 呵呵,加油!不懂再问,诚答!(不知盐水那题的答案是否满意)无尘剑 2023-07-19 10:47:202
离散数学之笛卡尔积
三道题全是错的。(1)反例:设U={1,2,3},X={1,2},Y={1},则(1,2)在n(X×Y)里,但(1,2)不在nX×nY里。(2)的错误与 (1)相同,反例只需把X取成全集U.(3)的错误在于写法,由于集合X、Y和Z是全集U的子集,而Y×Z是笛卡尔积的全集为U×U的子集,两者不能相交。kikcik2023-07-19 10:47:041
证明有限多个可数集的笛卡尔积是可数的。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什么是笛卡尔积bikbok2023-07-19 10:47:033
离散数学三个集合的直乘积(笛卡尔积)是怎样子的?
还是一个集合。例如:A={1}B={a,b} C={0,2}B×C={<a,0>,<a,2>,<b,0>,<b,2>}A×(B×C)={<1,<a,0>>,<1,<a,2>>,<1,<b,0>>,<1,<b,2>>}北营2023-07-19 10:46:361
离散数学关于笛卡尔积的基础问题 证明:(A-B)XC=(AXC)-(BXC)
任取元素∈(A-B)×C,则x∈A-B且y∈C,所以x∈A且x不属于B且y∈C,所以∈A×C且不属于B×C,所以∈(A×C)-(B×C).所以(A-B)×C包含于(A×C)-(B×C). 任取元素∈(A×C)-(B×C),则∈A×C且不属于B×C.由∈A×C得x∈A且y∈C.又不属于B×C,所以x不属于B.所以x∈A且x不属于B,所以x∈A-B.所以x∈A-B且y∈C.所以∈(A-B)×C.所以(A×C)-(B×C)包含于(A-B)×C. 所以,(A-B)×C = (A×C)-(B×C).bikbok2023-07-19 10:46:101
高中数学的六大板块是哪六大?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柱锥台);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圆的方程)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 11.1正弦定理 11.2余弦定理 11.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数列;不等式 选修系列1 1-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圆锥曲线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 2.5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3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导数的概念 3.2导数的运算 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 第1章 统计案例 1.1假设检验 1.2独立性检验 1.3线性回归分析 1.4聚类分析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公理化思想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 3.2复数的四则运算 3.3复数的几何意义 第4章 框图 4.1流程图 5.2结构图 选修系列2 2-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圆锥曲线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 2.5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2.6曲线与方程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空间向量的应用 2-2 第1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导数的概念 1.2导数的运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5定积分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 2.4公理化思想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6.1数系的扩充 3.2复数的四则运算 3.3复数的几何意义 2-3 第1章 计数原理 1.1两个基本原理 1.2排列 1.3组合 1.4计数应用题 1.5二项式定理 第2章 概率 2.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2.2超几何分布 2.3独立性 2.4二项分布 2.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6正态分布 第3章 统计案例 3.1假设检验 3.2独立性检验 3.3线性回归分析 4.4聚类分析 集合,函数,数列,平面向量,不等式,三角函数,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复数,概率与统计,极限,导数,统计.mlhxueli 2023-07-19 10:45:361
高等数学求转动惯量。
ds=(x2-x1)dydm=ρds=ρ(x2-x1)dydJ=y^2dm=ρ(x2-x1)y^2dy=2ρ√[1-(y/2)^2]y^2dy令y/2=sinθ则有:dJ=8ρ∫cosθsinθ^2d(2sinθ)=-16ρ∫cosθ^2sinθ^2dθ=-16ρ∫(sin2θ/2)^2d(θ)=2ρ∫(1-cos4θ)dθ求积分区间,当x=0时,y=+/-2,则由:sinθ=+/-1,θ=+/-π/2J=ρ(2π-0)/2 -ρ(-2π-0)/2 =2πρ陶小凡2023-07-19 10:45:002
中班数学的目标有哪些关于规律的
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学准备: 1、学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提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概念入手,揭示课题。 明确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哪些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二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三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复习,梳理方法。 (一)复习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 1、复习课文 复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 2、讨论,小结,让学生明确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 (如:连接各部分意思,提问题想答案……) (二)复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 1、复习课文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到的思想,要求学生思考:怎样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课文内容思想从重点词句段体会 《荔枝》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 《一夜的工作》讲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2、讨论、小结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 [即:边读边问为什么(抓住主要词句段)]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抓住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师想检查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 2、分发提纲,出示短文《借镜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3、师生共同评议、交流。 4、师小结,鼓励:瞧!大家已经能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了,真聪明!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回去请同学们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第二课时 (三)复习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1、复习课文(仍以上述课文为例),想想这些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体会到的? 2、讨论、小结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阅读课外短文,要求运用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 突出复习特点发挥主体作用 ——“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阅读复习课设计说明 安溪实小林毅斌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复习课的特点,我们确定;以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为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教学的重难点,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现说明如下: 一、营造和谐环境激发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此,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 1、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复习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内容丰富,有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文体各异,有记叙、说明、议论……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存在差异。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投入到复习中去,我们采用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通过推荐典型性的课文,如11册的《开国大典》《荔枝》《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鸟的天堂》,12册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草船借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让学生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课文复习。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 语文学习活动强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由度以及各种显性的自主参与活动条件,让学生主动实践,亲身体验,弘扬个性。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努力把学生的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统一起来。独立性的学习,我们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确确实实地读书思考,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表达的思想。合作性的学习,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的交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的见解。在学习方法上,我们积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复习课文,既可以按照自己平时养成的习惯进行学习,也可以按照自己平时最常用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复习课文时,可以是默读、轻声读、诵读等等,也可以是边读边画、边读边想、边读边议等等。 二、把握复习重点启发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方法,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于阅读实践活动之中,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引导: 1、从自主复习中引导感知方法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思考,梳理学习的过程,从中感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2、从自主交流中引导领会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对概括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和班级的合作讨论、交流,增强学生获取有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信息量,并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归纳、梳理,对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帮助学生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如: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既可以采用连接各部分的意思,也可以采用提问题想答案等基本方法;从内容体会文章思想的常用方法就是边读边问为什么,也就是抓住课文的主要词句段来体会的方法。 3、从自主练习中引导运用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规律,方可形成能力。因此,仅仅指导学生从学习的实践中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指导学生把领会到的方法运用于练习实践之中。如,我们在引导学生领会方法后又不失时机地结合复习资料和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运用所学的方法。 三、优化复习过程促进自主学习 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把优化复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加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综合的重要手段,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领悟方法,运用方法。 1、明确概念把握要求 上课伊始,我们依据小学阶段的训练重点,从概念入手,明确提出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必须做到:(一)抓住主要内容(第七册读写例话);(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第八册读写例话);(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十一册读写例话),旨在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由点串成线,为促进学生的系统化学习和在自主化学习中提高复习的效率打好基础。 2、联系课文自读自悟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读自悟,是复习课促进学生温故而知新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增强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腾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课文,促进学生在边读边想,边读边画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之中,自我反思学习过程,自我发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体会思想、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3、交流反馈归纳方法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和班级的交流活动,一是可以拓宽复习课文的面,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到尽可能多的课文;二是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同一篇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除此之外,在交流中通过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学生从自读自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而归纳出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并为学生的学以致用和灵活运用提供可能。 4、合理强化迁移运用 强化练习是复习课中促进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增强练习的效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方法,我们采用以下两点强化策略:一是结合县编的复习资料强化。让学生通过阅读《借镜子》这篇短文和独立完成短文后面的两道习题: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从短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来检查学生是否能活用方法,准确把握短文的思想内容。二是结合课外作业强化。让学生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准确把握短文的思想内容。合理的强化,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知识内化,而且有助于灵活运用,发展能力。 回顾整合综合提高 ——《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习作整合课教案与说明 安溪三小陈敏云王小霞李明伟 【教学目标】 回顾、整合、巩固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学会更好地表达,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整合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卡、学生平时习作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回顾整合 (一)先抑后扬,激趣导入 1、快速浏览小作文,评评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讨厌”的爸爸 爸爸是我最亲近的人,怎么会“讨厌”呢?不信,我就说几件他的事给你听听。 先说吃饭的时候吧,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 要是他外出学习几天回来,可不得了啦!就像几年没见我一样,没头没脑地亲我,胡子把我的脸都扎痛了。我真有点不情愿。其实我也挺想爸爸的,就是他的亲法不大对我的劲儿。 你们会说:“你一定不爱你爸爸。”我要说:“我最爱的人就是我那‘讨厌"的爸爸。” 评点与赏析 小作者敢说起他爸爸的“坏话”,看,“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外出几天回来,“没头没脑地亲我,胡子把我的脸都扎痛了,我真有点不情愿”,他的这种亲法“不大对我的劲儿”。小小年纪就敢说真话,确实不一般。俗话说得好,“童言无忌”嘛。写文章就是要像小作者那样,敢于实话实说,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一篇好的文章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是因为这些文章不但有真实具体的内容,而且有真情实感。要想写出这种生动感人的文章来,一方面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来写,一方面要敢于在叙述的过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注:选自《名师点评中国小学生示范作文精品廊》〕 2、默读“评点与赏析”,说说如此平实的小作文为什么会被作为示范作文选入作文选。 3、导入,揭题:本节课就来复习“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讨厌”的爸爸》非常平实,却被作为“示范作文”编入作文选,原因是小作者敢于实话实说,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通过先抑后扬的方法引入,既可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复习、整合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回顾写法。 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内心的感受? 2、你从学过的课文中体会到哪些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1)小组讨论,填写学习卡。 课题内心感受表达方法 (2)班级汇报、交流。 (3)梳理、概括最基本的表达方法。 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于是复习课,对于什么是内心感受,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学生在已往的阅读教学(包括习作练习)中,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比较理性的概括。这个环节通过合作学习,从比较理性的层面,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概括出一些既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又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最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利于整合习作和阅读经验,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更好地表达。这是知识的抽象过程。心理学迁移规律(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指出,“一个人只有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才可以完成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根据这一理论,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基本的读写方法,有利于读写方法的迁移。 二、巩固运用,综合提高 (一)重温课文,深入体会 1、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六年制第十一册)有关课文片段,用“——”画出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读读想想:作者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反馈。 (二)尝试修改,深入体会 1、出示一篇学生习作,想想:是否表达内心的感受,应如何修改?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反馈。 (三)交流经验,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自由拿出自己的习作,对照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是可以说说自己哪个地方做得比较好,自己是怎样做的;二是可以说说哪里做得不好,要怎么改;三是可以互相评评做得好的地方,或提出修改的意见。要求边对照方法,边交流评议,边自主修改。在小组交流时,教师巡回参与交流与指导。 2、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原则本身,学生就可能认为只有这个例子适用于这个原则,其结果就只有很少的迁移效果。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或其它文章,以及自己的习作来印证已概括出来的读写方法,使概括化的读写方法返回到具体中去,以求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迁移奠定基础。所以,这个环节安排三个层面的“例证”,力求使知识具体化,为迁移创造条件。第一个层面是重温阅读课文有关片段,进一步体会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这是正面例证;第二个层面是尝试修改一篇习作,这是反面例证;第三个层面是对照方法,重新审视平时习作,交流经验,互相评议,自我修改,以求尝试运用、综合提高。知识的例证过程,是知识的具体化之路,也是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 三、简要总结,拓展延伸 1、简要总结。对照板书,引导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体会后,提出在今后的写作中,应注意表达内心的感受,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2、拓展延伸。 ①修改练习:课后,继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②习作练习:课后,请回忆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情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诗歌、日记、书信等),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知识具体化之后,再次进行综合归纳,并拓展延伸,这是迁移知识的过程。认识的提高是个反复的过程,只有遵循认识规律,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认识,迁移知识,运用知识,化知识为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第二课时 习作评改,深化整合,综合提高(略)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等地方强调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表述,就是要求学生“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习作必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一方面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来写,一方面要敢于在叙述的过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依据课程标准精神,本节课着眼于对平时阅读感悟、习作经验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会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更好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已经注重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且,在平时习作指导和评改过程中也已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和积累一定的习作经验,对于“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积淀。本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回顾整合。为此,本节课首先通过回顾、梳理、归纳,让学生从比较理性的层面概括出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使知识抽象化;然后,紧接着引导学生联系有关课文和平时的习作,从正面、反面以及自己的习作进行例证,使知识具体化;最后再进行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这样设计习作整合课的课型结构,体现了认识规律和心理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回顾整合习作经验,综合提高习作水平。北境漫步2023-07-19 10:42:491
高三数学如何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你所说的这些问题之间是有关系的。要证线线垂直可以1,用坐标向量法,2,有了坐标可以计算长度用勾股定理,3,线面垂直可推出线线垂直。要证线面垂直就证1,这条线与这个面里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2,也可以用向量法,面的法向量与线的线的向量平行,面面垂直1,向量法,两个面的法向量相乘为零2,一个平面过另一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线线平行1,向量法,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3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一个平面与另外两个平行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也平行。线面平行,1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2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同时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且这条直线不属于这个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3若一条直线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行,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4,最好用的还是向量法。面面平行1,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2,如果两个平面与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3如果两个平面与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既然是高三了,那就灵活应用,最好用的就是向量法。肖振2023-07-19 10:37:381
拥有2000元怎样在稳赚不赔的情况下得到最高利益数学题?
那只有买国债,才能保证绝对没有风险。其它的理论上收益高的,都有风险。余辉2023-07-19 10:37:104
数学里的arg读音怎么读?最好用拼音
arg 读 “阿克”苏萦2023-07-19 10:36:051
数学复数中arg是怎样运算的?
arctan(y/x)此后故乡只2023-07-19 10:35:591
数学里的arg读音怎么读?最好用拼音
arg 读 “阿克”陶小凡2023-07-19 10:35:591
数学的arg min是什么意思?
数学中 arg min的意思:arg min 就是使后面这个式子达到最小值时的x,t的取值。1、其中arg min是元素(变元)的英文缩写。比如:函数 cos(x) 在 ±π、±3π、±5π、……处取得最小值(-1),则 argmin cos(x) = {±π, ±3π, ±5π, ...}。如果函数 f(x) 只在一处取得其最小值,则 argmin f(x) 为单点集,比如 argmin (x - 4)^2 = 4。2、arg的意思:argument of a complex number 复数的辐角比如:z = r*(cosθ + i sinθ)r是z的模,即:r = |z|;θ是z的辐角,记作:θ = arg(z)任意一个不为零的复数z=a+bi的辐角有无限多个值,且这些值相差2π的整数倍。把适合于-π<θ≤π的辐角θ的值,叫做辐角的主值,记作argz。辐角的主值是唯一的。且有arg(z)=Arg(z)+2kπ。扩展资料:复数的幅角详细的过程:设z=a+bi((a、b∈R)),那么tanθ=b/a,θ为幅角。1、复数的辐角在复变函数中,自变量z可以写成 z= r*(cosθ + i sinθ) .r是z的模,即:r = |z|; θ是z的辐角。 在0到2π间的辐角成为辐角主值,记作: arg(z)。2、辐角主值任意一个复数z=a+bi(a、b∈R)都与复平面内以原点O为始点,复数z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Z为终点的向量一一对应。3、复数的辐角是以x轴的正半轴为始边,向量OZ所在的射线(起点是O)为终边的角θ。任意一个不为零的复数z=a+bi的辐角有无限多个值,且这些值之间相差2π的整数倍。把适合于0≦θ<2π的辐角θ的值,叫做辐角的主值,记作argz。辐角的主值是唯一的,且有Arg(z)=arg(z)+2k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数的辐角无尘剑 2023-07-19 10:35:591
如何计算arg(1+√3i),数学问题
arg(a+bi)是复数a+bi的辐角,根据正切的关系可以算出,辐角为arctan(b/a),本式中等于arctan(sqrt3)=60度北有云溪2023-07-19 10:35:572
arg是什么数学符号
复数包括 实数和虚数.复数至少有两种表示方法:[1] z = a + bi a为z的实部,记作:a = Re(z); b为虚部;记作:b = Im(z);[2] z = r*(cosθ + i sinθ) r是z的模,即:r = |z|; θ是z的辐角,记作:θ = arg(z);==============上述英文缩写,分别是:Re: Real Part ;复数的实部Im: Imaginary Part; 复数的虚部cos: cosine; 余弦函数sin: sine; 正弦函数arg: argument of a complex number 复数的辐角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9 10:35:521
数学复数中arg是怎样运算的
(1)在数学中Arg(z)表示复数z的辐角,它有无穷多个值,任两个值的差是2π的整数倍。arg(z)则表示复数z辐角的主值,复数辐角主值的范围的规定各种书上不尽一致,有的规定是[0,2π),有的则规定是(-π,π]。必须指出,只要是复数z的某一个辐角值(即使不是主值)也可以用arg(z)表示。arg(z)与Arg(z)之间的关系是:Arg(z)=arg(z)+2kπ(k为整数)。(2)参数的意思(argument,argumenttosatisfythefollowing)。比如,argmin{X}表示使得X最小的参数。陶小凡2023-07-19 10:35:502
数学复数中arg是怎样运算的
(1)在数学中 Arg(z)表示复数z的辐角,它有无穷多个值,任两个值的差是2π的整数倍。arg(z)则表示复数z辐角的主值,复数辐角主值的范围的规定各种书上不尽一致,有的规定是[0,2π),有的则规定是(-π,π]。必须指出,只要是复数z的某一个辐角值(即使不是主值)也可以用arg(z)表示。arg(z)与Arg(z)之间的关系是:Arg(z)=arg(z)+2kπ(k为整数)。(2)参数的意思(argument, argument to satisfy the following)。比如,argmin{X}表示使得X最小的参数。阿啵呲嘚2023-07-19 10:35:492
数学中arg表示什么意思?
在数学arg表示复数的辐角,是argument of a complex number(复数的辐角)的缩写。例如:z = r*(cosθ + i sinθ)r是z的模,即:r = |z|;θ是z的辐角,记作:θ = arg(z)任意一个不为零的复数z=a+bi的辐角有无限多个值,且这些值相差2π的整数倍。把适合于-π<θ≤π的辐角θ的值,叫做辐角的主值,记作Argz。辐角的主值是唯一的。且有arg(z)=Arg(z)+2kπ扩展资料:函数argmax,是对函数求参数(集合)的函数。当有另一个函数y=f(x)时,若有结果x0= argmax(f(x)),则表示当函数f(x)取x=x0的时候,得到f(x)取值范围的最大值;若有多个点使得f(x)取得相同的最大值,那么argmax(f(x))的结果就是一个点集。换句话说,argmax(f(x))是使得 f(x)取得最大值所对应的变量点x(或x的集合)。argmax的公式如下:对一个函数f(x)或一个映射f:X→Y ,当x取值范围为S的时候(也叫x∈S),argmax的结果是使得f(x)取得最大值的x点集。所以如果明确指出x∈S的话,则表示并非在所有f(x)的输入变量范围内进行最大结果值搜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rg阿啵呲嘚2023-07-19 10:35:371
数学中的Arg是什么意思啊?
查看一下复变函数这本书吧善士六合2023-07-19 10:35:3610
数学中arg是什么意思? 数学
arg:argument of a complex number 复数的辐角 例如: z = r*(cosθ + i sinθ) r是z的模,即:r = |z|; θ是z的辐角,记作:θ = arg(z) 明白了吗LuckySXyd2023-07-19 10:35:231
数学中arg是什么意思。比如arg1.arg-1,arg-2.如何根据后面数值求arg呢?
arg是求复变三角函数的那个角的大小。拌三丝2023-07-19 10:35:223
数学中arg是什么意思?
精氨酸拌三丝2023-07-19 10:35:192
数学中arg是什么意思
一般用在复数里面,Arg(z)表示复数z的幅角,arg(z)表示复数z的幅角主值,即复数z在[0,2π)内的幅角。阿啵呲嘚2023-07-19 10:35:184
高等数学 极值点与拐点的判断问题 求解释
你的问题基本可以说就是些概念性的问题,仔细看教材的话应该不成问题。我给你简单区分和解释一下:首先,极值点是一个函数的局部性质,具体说是如果拿函数在此点的值与此点的一个小邻域内的其他值比较,取到最大或者最小,相应的就是极大值和极小值。这一概念与函数本身的可导性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对于一般的可微函数来讲,一阶导数为零的点往往就是一个极值点,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比如f(x)=x^3,x=0并不是一个极值点。一般我们把f"=0的点叫做驻点,极值点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驻点,要么是不可导点。反之,是不对的,不可导点或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其次,拐点是函数图象凸凹性(有教材称为上凸和下凸)发生变化的点,所以叫做拐点,它与极值点没有本质上的关系,反应的是两个不同的数学性质。与极值点类似,拐点也是由两类点组成的:一是二阶导数为零的点,二是二阶导数不存在的点。韦斯特兰2023-07-19 10:34:242
小学一到6年级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S=∏r×r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和差问题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2.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13.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14.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p#副标题#e#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15.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16.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7.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18.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19.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20.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V=πr h=π(d÷2) h=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小白2023-07-19 10:34:201
数学函数问题
不是,比如4次方,图像就有点想2次方只有一个拐点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9 10:34:043
数学考试试卷考了98分应该怎样签字
数学考试试卷考了98分应该怎样签字 继续保持,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进步 初中入学数学考试试卷 和小学相关,别太担心很难,都是学过的,很小部分是衔接内容。没有电子稿,而且考完就再也没见过卷子。可以做些自己的习题集。 三大2013年转专业数学考试试卷 三大是三峡大学吗?是的话可以去各个打印店问一下,一般打印店的资料很全。 谁有高一升高二数学考试试卷 有啊,不过和高一考的一个样,没什么新内容,是市内出题的话,还会比平时简单,所以不用怕,做好了高一平时的试卷就能考好了! 广州的小学升中数学考试试卷(2008) 2008年广州市数学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08广州)计算 所得结果是( ) A B C D 8 2、(2008广州)将图1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是( ) 3、(2008广州)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4、(2008广州)若实数 、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5、(2008广州)方程 的根是( ) A B C D 6、(2008广州)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2008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天降雨的概率是80%”表示明天有80%的时间降雨 B “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表示每抛硬币2次就有1次出现正面朝上 C “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表示买100张彩票一定会中奖 D “抛一枚正方体骰子朝正面的数为奇数的概率是0.5“表示如果这个骰子抛很多很多次,那么平均每2次就有1次出现朝正面的数为奇数 8、(2008广州)把下列每个字母都看成一个图形,那么中心对成图形有( ) O L Y M P I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2008广州)如图2,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把阴影部分剪下来,用剪下来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新正方形的边长是( ) A B 2 C D 10、(2008广州)四个小朋友玩跷跷板,他们的体重分别为P、Q、R、S,如图3所示,则他们的体重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08广州) 的倒数是 12、(2008广州)如图4,∠1=70°,若m‖n,则∠2= 13、(2008广州)函数 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14、(2008广州)将线段AB平移1cm,得到线段A"B",则点A到点A"的距离是 15、(2008广州)命题“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 命题(填“真”或“假”) 16、(2008广州)对于平面内任意一个凸四边形ABCD,现从以下四个关系式①AB=CD; ②AD=BC;③AB‖CD;④∠A=∠C 中任取两个作为条件,能够得出这个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 三、解答题(共102分) 17、(2008广州)(9分)分解因式 18、(2008广州)(9分)小青在九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验类别 平时 期中 考试 期末 考试 测验1 测验2 测验3 课题学习 成绩 88 70 98 86 90 87 (1)计算该学期的平时平均成绩; (2)如果学期的总评成绩是根据图5所示的权重计算, 请计算出小青该学期的总评成绩。 19、(2008广州)(10分)如图6,实数 、 在数轴上的位置, 化简 20、(2008广州)(10分)如图7,在菱形ABCD中,∠DAB=60°,过点C作CE⊥AC且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E,求证: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 21、(2008广州)(12分)如图8,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1)根据图象,分别写出A、B的坐标; (2)求出两函数解析式; (3)根据图象回答:当 为何值时, 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 22、(2008广州)(12分)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雪灾,某地电线被雪压断,供电局的维修队要到30千米远的郊区进行抢修。维修工骑摩托车先走,15分钟后,抢修车装载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抢修点。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1.5倍,求两种车的速度。 23、(2008广州)(12分)如图9,射线AM交一圆于点B、C,射线AN交该圆于点D、E,且 (1)求证:AC=AE (2)利用尺规作图,分别作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与∠MCE的平分线,两线交于点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求证:EF平分∠CEN 24、(2008广州)(14分)如图10,扇形OAB的半径OA=3,圆心角∠AOB=90°,点C是 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C作CD⊥OA于点D,作CE⊥OB于点E,连结DE,点G、H在线段DE上,且DG=GH=HE (1)求证:四边形OGCH是平行四边形 (2)当点C在 上运动时,在CD、CG、DG中,是否存在长度不变的线段?若存在,请求出该线段的长度 (3)求证: 是定值 25、(2008广州)(14分)如图11,在梯形ABCD中,AD‖BC,AB=AD=DC=2cm,BC=4cm,在等腰△PQR中,∠QPR=120°,底边QR=6cm,点B、C、Q、R在同一直线l上,且C、Q两点重合,如果等腰△PQR以1cm/秒的速度沿直线l箭头所示方向匀速运动,t秒时梯形ABCD与等腰△PQR重合部分的面积记为S平方厘米 (1)当t=4时,求S的值 (2)当 ,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12999./page/08-06-13/25231. 2003年马鞍山市部分数学考试试卷。 你这部分数学考试范围太大啊 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期中考试试卷是怎样的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时量:80分钟 满分:100分] 记分 _______ 一、 充满 信心,顺利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 1、如果a×3 = b×4 = c×5 ,那么a : c=( 5 ):( 3 )。 2、(扇形 )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 ,其中一个内项是 ,则另一个内项是( )。 4、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成( 反)比例,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5、把一根长1米,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2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6.28)平方分米。 6、X+Y = 600 ,X:Y = ,X =(240),Y = (360)。 7、0.75=(3):(4)=(——) =(75)% 8、图上距离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50000)。 9、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高是8厘米,底面积是( 18)平方厘米。 10、2小时=(2)时(40)分 3吨70千克=(3.07)吨。 11、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周长是(130.6厘米),侧面积是(157平方厘米)。 二、火眼金睛,准确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 3、如果3a=5b,那么a:b = 5:3 。 (√) 4、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 5、一个数增加25%后,又减少25%,仍得原数。 (×) 6、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 8、 如果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25平方厘米。 (×) 10、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三、精挑细选,正确选择。 (每题1分,共10分) 1、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C )。 A、1:99 B、1:100 C、1:101 D、100:101 2、设C为圆的周长,则×=( A )。 A、圆的半径 B、圆的直径 C、圆的面积 D、圆的周长 3、一项工程,单独做甲队要8天,乙队要10天。甲队和乙队的工效比是(B)。 A、8:10 B、5:4 C、: D、4:5 4、甲数的25%等于乙数的,甲数( B )乙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5、一个半圆图形,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D )。 A、 ×2πr B、πr + r C、πr D、(2+π)r 6、既要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要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最好选用( C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扇形统计图 7、A、B两个城市相距900千米,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平面图上应画( C )厘米。 A、5 B、10 C、15 D、25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6厘米,则圆锥的高是( D )。 A、2厘米 B、3厘米 C、6厘米 D、18厘米 9、表示x和y成正比例的关系式是( C )。 A、x+y=k(一定) B、x×y=k(一定) C、= k(一定) D、x-y=k(一定) 10、 ×6÷×6( C )。 A、 1 B、 C、36 D、0 四、耐心细致,认真计算。 1、直接写得数。(共10分) ×= 5-=5 ÷80%= 1 0.125×32 = 4 1÷=2 ( + )×40= 38 ÷8= 4-1-0.4= 2 (+)×36= 10 4―1―1.25= 2、求未知数x。(共4分) = : =x:9 3、脱式计算。(共12分) ① 3.68 ×[1 ÷(2– 2.09 )] ② [ - 0 ÷ ( + )] ×1 ③ 1 × + ÷ ④ 2 + 1 × + 五、动手动脑,规范操作。(共6分) 某校六年级学生喜欢的早餐品种情况统计如下表: 面包 酸奶 膨化食品 鸡蛋 男生 16 8 12 4 女生 18 6 16 8 根据上表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某校六年级学生喜欢的早餐品种情况统计图 2007年4月制 六、周密思考,完整解答。(共28分) 1、一种铜锡合金中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7。现在有3500千克铜,需要加多少锡才能制成这种合金?(用比例解) 解:设需要加X千克锡才能制成这种合金。 3500:X =5:7 2、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 (1)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挖成这个水池,共需挖土多少立方米? 3、有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高的比是3:5。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比第一个多多少立方厘米? 4、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1.8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50米,宽12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6、用每千克8.4元的奶糖2千克,每千克5.6元的水果糖3千克,每千克6.9元的酥糖4千克,混合成什锦糖。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价格是多少元? 10-11年初一期末数学考试试卷要点 :wenku.baidu./view/88b3fb00bed5b9f3f90f1cac. 这个你绝对满意。 虽然不知道什么版本的教材吧……= = 水有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考试试卷 不好找啊 2010年小学数学考试试卷,南京的,必须是2010 一、计算:(28%)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8%) 2006-619= 8÷20= 7.06-0.06= 2、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4%) (1)46×8-120÷15 (2) (3)(12.5×8-40)÷0.6 (4) (5)3.4×2.77+0.23×3.4 (6) 3、解方程。(6%) χ- χ= 42∶ χ∶ 二、填空:(第2、3题各2分,其余每空一分。)(25%) 1、2006年“五u2022一”黄金周,某市共接待游客4667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一亿七千四百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约是( )亿。 2、 时=( )时( )分 2400毫升=( )升 3、( )%=4÷5=24( ) =( )∶10=( )小数 4、把一根8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的长是 厘米。 5、比80米多 是( )米,12千克比15千克少( )%。 6、 ∶ 的比值是( ),把4∶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 7、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在照片上小华的身高是5厘米,她的实际身高是1.6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9、王叔叔在2006年1月~6月期间,共收到邮件270封,其中普通邮件和电子邮件的比是2∶7,他收到普通邮件占 ,电子邮件( )封。 10、一项工程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9天完成。甲乙合作( )天完成这项工程。 11、用一根长1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接头处忽略不计),有( )种不同的围法(边长取整厘米数)。其中的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12、△△□△△□△△□……左起第30个是( ),△是( )个时,其他三种图形一共是18个。 13、一部公交车上,老年乘客的人数约占所有乘客的 ,学生人数约占 ,其他青壮年人数约占 ,问车上( )人数最少。如果车上的座位数约是乘客总数的 ,那么超过 的人不让座,就会有老年乘客站着。 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2006.6)(二) 14、小明在操场上插几根长短不同的竹竿,在同一时间里测量竹竿长和相应的影长,情况如下表: 影长(米) 0.5 0.7 0.8 0.9 1.1 1.5 竹竿长(米) 1 1.4 1.6 1.8 2.2 3 这时,小明身边的王强测量出了旗杆的影长是6米,可推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是( )米。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6%) 1、小军和他的家人居住在面积是110( )的房子里,他们在桌面面积是90( )的桌子上用餐。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2、王强把1000元按年利率2.25%存入银行。两年后计算他缴纳20%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列式应是( )。 A.1000×2.25%×2×(1-20%)+1000 B.[1000×2.25%×(1-20%)+1000] ×2 C.1000×2.25%×2×(1-20%) 3、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 A. 82分 B. 86分 C. 87分 D. 88分 4、 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投掷第4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5、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 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6%) 1、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 ……………………………………………………………………( ) 2、作业量一定,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不成比例。…………………( ) 3、100增加20%后,再减少20%,所得的数与原数相等。………( ) 4、用98粒黄豆做发芽实验,结果全部发芽。发芽率是98%。…( ) 5、两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 ) 6、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 ) 五、操作题:(4%) 1、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先画出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各一个,再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六、解决问题:(27%) 1、无锡国际学校小学部美化环境,用彩色水泥砖铺路面,用面积4平方分米的方砖铺要3600块,若改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要几块?(4分) 2、小刚有一本科技书共6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60%,两天共看了多少页?(4分) 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2006.6)(三) 3、“六u2022一”那天,冬冬买了《昆虫王国的奥秘》和《海洋世界》两套丛书共用去260元,一套《昆虫王国的奥秘》丛书的价钱是《海洋世界》的 ,一套《海洋世界》丛书的价钱是多少元?(4分) 4、“小草”文学社假期到无锡太湖边采风。汽车从学校出发, 小时行了全程的 ,这时距离无锡太湖边还有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共用多少小时?(4分) 5、妈妈的茶杯,这样放在桌上。(如图) (1)这只茶杯占据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厘米?(2分) (2)茶杯中部的一圈装饰带好看吧,那是小明怕烫伤妈妈的手特意贴上的,这条装饰带宽5厘米,长至少有多少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2分) (3)这只茶杯装满水后的体积是多少?(3分) 6、某校六年级有12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坐票价可打八折; (2)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坐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4分) 七、统计。(4%) 下面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这甲飞机飞行了( )秒,乙飞机飞行了( )秒,甲飞机的飞行时间比乙飞机长 。(1.5分)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10秒乙飞机的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1.5分) 3、说说从起飞后第15秒至20秒乙飞机的飞行状态。(1分)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9 10:34:001
ABCDE五个学生期末的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9、94、98、x、y,其中ABCD四位学生数学的平均成绩为……
解:由ABCD四位学生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5, 得A+B+C+D=95×4=380 所以89+94+98+x=380,得x=380-89-94-98=99 由BCDE四位学生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6, 得B+C+D+E=96×4=384 所以94+98+x+y=384,得y=384-94-98-99=93 因此这五位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9+94+98+99+93)÷5=94.6Chen2023-07-19 10:33:436
初一数学24点游戏,谁能给我讲解一下怎样找到其中的规律呢?
3*12-12*1(14-3)*2+2第3组不知道第4组不可能吧!北营2023-07-19 10:33:345
一道小学六年级的数学题!在线等,下午要用……
gitcloud2023-07-19 10:31:184
六年级数学。
4乘3除以6=2,2个球4乘3除以12=1,右边1记号处LuckySXyd2023-07-19 10:31:173
五年级数学
八米大鱼炖火锅2023-07-19 10:31:166
有几题数学题不会做,帮帮忙吧..
wuliao `meira2023-07-19 10:31:163
关于数学
悬赏50我才做,20也太少了,要不你减一俩题水元素sl2023-07-19 10:31:133
小学数学
解:由题意得:转过来后,被水浸没部分长仍为60cm则设竹竿长Xcm,有:12X+13=60 12X=47 ∴X=94答:这根竹竿长94cm阿啵呲嘚2023-07-19 10:31:118
小学二年级数学问题?
(100 - 60)/2 = 20厘米 = 2分米 不深hi投2023-07-19 10:30:488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怎么办呢?
1.我国2004年上半年进口钢材约1804万吨,约占2003年上半年钢材进口量的四十分之三十九。2003年上半年我国大约进口钢材几万吨?2.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最多的两个省是河南和山东,山东约有9000万人,约比河南少四十六分之一。河南大约有几人?3。人体大约每天需要摄入2500ml的水分,其中从食物中获得的约为1200ml,饮水获得的约为1300ml。(1)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分占每日摄水量的百分之几?(2)饮水获得的占百分之几?4.李叔叔要打一篇论文,他已经打了1600个字正好打了全文的40%。(1)全文共有多少字?(2)还有多少字没打?5.某中小学校开展回收废纸活动,共回收废纸87.5吨。用废纸生产再生纸为80%这些废纸能生产多少吨再生纸?6.一小和二小的男生分别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2%。一小有学生800人,二小有学生750人,哪个学校男生多?多几人?7.工程院共有院士1263人其中男院士有1185人。女院士占院士人数的百分之几?8.有3只海龟产下900只海龟蛋,孵化率在40%~60%之间,这些海龟蛋可以孵化出几只小海龟?9.一根电线,先剪去五分之一,再剪去余下的四分之三后,还剩十五米,这根电线原来多少米?10.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hi投2023-07-19 10:30:452
小学四年级数学题目
1. 4X-X=15*2 3X=30 X=10答:上层原有10本kikcik2023-07-19 10:30:457
数学初中问题
方程解水元素sl2023-07-19 10:30:444
数学难题,积极急急急急,不要方程,要算式,一定要又对又快!
二分之一的竹竿等于四分之三+六分之五等于十二分之十九,恰好水深是十二分之时九。那么一竹竿长为十二分之十九乘二等于六分之十九。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9 10:30:434
急求五年级的数学题会做么
1.19/62.19/12真颛2023-07-19 10:30:434
【初一数学题】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6,-8,M、N、P为数轴上三个动点
令时间为t(s)则M=6+2t N=-8+6t P=t当t<1.6时 即N在P左侧 MP=PN,即6+t=8-5t 得t=1/3(s)当t<1.6时 即N在P右侧 MP=NP,即6+t=-8+5t 得t=7/2(s)综上所述,经过三分之一秒和3.5秒后,点P到点M,N距离相等北境漫步2023-07-19 10:29:181
小狗在马戏团做数学题的时候,神态是怎样的和动作?
憨态可掬,歪着头,举着抓抓,状似思考。然后摇摇摆摆的选择正确答案。左迁2023-07-19 10:26:331
初二数学几何
慢慢来bikbok2023-07-19 10:23:181
关于“友好矩形”的数学题!
结论是错的 设边长为x,周长为y,则y=2(2S/x + x),则y的导数是 y"=2[(0-2S)/(x×x)+1],令y"=0,此时x=根号2S 所以,当x=根号2S时,y取到最小值 当x>根号2S时,y单调递增 当0<x<根号2S时,y单调递减 即BC>AC>AB>根号2S时,2(2S/AB+AB)最小, 根号2S≥BC>AC>AB时,2(2S/BC+BC)最小此后故乡只2023-07-19 10:23:181
求类似美丽抛物线 友好矩形 奇异三角形这样的初中数学题
你在说啥?没听懂。。。凡尘2023-07-19 10:23:141
数学。。 已知代数式ax+by,当x=5,y=2时,它的值是7,当x=3,y=1时,它的值是4,试
这个。。也太简单了啊。。。把前两个条件带入ax+by中得到5a+2b=7和3a+b=4两个式子,通过这两个式子算出a=1,b=1,然后将x=7和y=-5带入ax-by中,得到ax-by=x-y=7+5=12LuckySXyd2023-07-19 10:20:463
不胜感谢,拜托了,哪位朋友帮我解一道初一数学题:已知代数式(2x的平方+ax-y+6)-
先把代数式整理一下得(2-2b)x的平方+(a+3)x-(1+5)+6+1,它的值与x无关的话就有2-2b=0,a+3=0;就可以求出a和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就可以了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9 10:20:262
初中数学 (1)已知代数式ax+by,当x=5,y=2时。它的值是7;当x=8,y=5时,它的值是4,试求x=7,y=-5时
41 -3 望采纳凡尘2023-07-19 10:20:005
数学。。 已知代数式ax+by,当x=5,y=2时,它的值是7,当x=3,y=1时,它的值是4,试
代数式ax+by,当x=5,y=2时,它的值是7,当x=3,y=1时,它的值是4∴﹛5a+2b=73a+b=4解得a=1,b=1当x=7,y=-5时ax-by=7a+5b=7+5=12FinCloud2023-07-19 10:19:59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测量时注意什么
量和比的物体对齐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9 10:17:463
几道数学怪题
都是0小白2023-07-18 14:18:426
初一下知识点归纳【数学】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1、同底数幂的乘法则:am·an = am+n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逆运算:am+n = am·an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am)n = amn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逆运算:amn =(am)n 3、积的乘方运算法则:(ab)n = anbn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第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逆运算:anbn =(ab)n 4、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am÷an = a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逆运算:am-n = am÷an a0 = 1 (a≠0) a-p = 1/ap (a≠0, p是正整数) 5、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6、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有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7、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8、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9、完全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 (a - b)2 = a2 - 2ab + b2 (首平方,尾平方,两面三刀倍乘积在中央) 10、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第二章 平等线与相交线 1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12、对顶角相等 13、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面三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4、平行线的特征: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15、0.000 000 001 = 1/109 = 10-9 0.000 000 72 = 7.2 x 1/107 = 7.2 x 10-7 16、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17、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第五章 三角形 18、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确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9、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2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22、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3、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角边”或“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2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只要有任意两条边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25、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6、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7、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3)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4)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28、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边;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60度时,则这个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9、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0、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瑞瑞爱吃桃2023-07-18 14:17:271
江苏初二数学是什么版本
江苏初二数学书是什么版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广义上的苏教版教材不仅包括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还有译林出版社(译林版主要出版英语教材),江苏科技出版社(苏科版主要出版部分初中数学物理教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苏少版主要出版音乐美术类教材),以及江苏人民出版社(苏人版主要出版政治教材)等教材。此外,江苏省组建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因此在部分场合使用了“凤凰版教材”或类似称呼。应用范围:苏教版为凤凰国标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时下,苏教版教材除了在江苏本地使用外,在山西、安徽、陕西、广东等地均有使用,小学均为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与人教版一样,使用范围较广。注重学生对字的练习等。同时配有一系列的资料、作业,因此被很多地方选用。当前苏教版已通过审查的教材涵盖了中小学语文、数学、科学、音乐、品德、中学生物、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通用技术等各个科目。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教版九万里风9 2023-07-18 14:14:011
我是一个初2的学生。 对学习数学有些困难。 哪位好心人帮帮我阿。 = =.
注重基础西柚不是西游2023-07-18 14:14:007
帮我做数学作业(初2的高手来)
没题怎么作ardim2023-07-18 14:13:593
2道初2勾股定理数学题
1.a*b=h*√a^2+b^2 a^2*b^2=h^2*(a^2+b^2) 1/a^2+1/b^2=1/h^22.(1)如果a,b,c是勾股数,则 a+c=b×(b/2)meira2023-07-18 14:13:592
关于数学的问题(初2下)
没有过程,利用上面那段话和此题y=kx+b的图像,马上可以得到答案墨然殇2023-07-18 14:13:552
2道初二数学题(有点难!)
角ECB+角BEC=90度角2=角ECB角2=角BEC所以AB平行CDkikcik2023-07-18 14:13:544
初二2道数学题.
2(2)AB=5,则OA=3,OB=4(要用到相似或三角函数,不是初一可以做的)∴A(3,0)、B(0,-4)hi投2023-07-18 14:13:537
偶明天考数学数学急在线等初2
y=3x-1与y=x-k3x-1=x-k2x=1-kx=(1-k)/2y=3x-1=(1-3k)/2交点在第四象限所以x>0,y<0(1-k)/2>01-k>0k<1(1-3k)/2<01-3k<0k>1/31/3<k<1小白2023-07-18 14:1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