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用得到的三角函数公式及其解释。
1.和角公式sin(xy)=sinxcosycosxsiny(Sxy)cos(xy)=cosxcosy-sinxsiny(Cxy)tan(xy)=tanxtany/1-tanxtany(Txy)2.差角公式sin(x-y)=sinxcosy-cosxsiny(Sx-y)cos(x-y)=cosxcosysinxsiny(Cx-y)tan(x-y)=tanx-tany/1tanxtany(Tx-y)3.倍角公式sin2x=2sinxcosxcos2x=(cos^2)x-(sin^2)x=2(cos^2)x-1=1-2sin^2xtan2x=2tanx/1-(tan^2)xsin3x=3sinx-4(sin^3)xcos3x=4(cos^3)x-3cosxtan3x=3tanx-(tan^3)x/1-3(tan^2)x4.降幂公式(sin^2)x=1-cos2x/2(cos^2)x=i=cos2x/2PS:如果你还没学必修3的话(我告诉你^是次方的意思,如X^2就是2次方)Chen2023-08-02 10:29:491
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公式?
我百度文档有,你去看看。LuckySXyd2023-08-02 10:29:492
三角形面积公式高中三角函数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四线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及其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高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位线三角形的三边中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叫中位线。它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高中三角函数公式主要有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等。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tan2A=(2tanA)/(1-tanA^2)(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半角公式sin(α/2)=±√((1-cosα)/2)cos(α/2)=±√((1+cosα)/2)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versin(2α)/2cos^2(α)=(1+cos(2α))/2=vercos(2α)/2tan^2(α)=(1-cos(2α))/(1+cos(2α))辅助角公式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sint=B/(A^2+B^2)^(1/2)cost=A/(A^2+B^2)^(1/2)三角函数常用公式正弦函数 sinθ=y/r余弦函数 cosθ=x/r正切函数 tanθ=y/x余切函数 cotθ=x/y正割函数 secθ=r/x余割函数 cscθ=r/y三倍角公式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三角和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两角和差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此后故乡只2023-08-02 10:29:491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 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 (1) (sinα)^2+(cosα)^2=1 (2)1+(tanα)^2=(secα)^2 (3)1+(cotα)^2=(cscα)^2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α)^2,第二个除(cosα)^2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 A+B=π-C tan(A+B)=tan(π-C) (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证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π(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三角函数万能公式为什么万能 万能公式为: 设tan(A/2)=t sinA=2t/(1+t^2) (A≠2kπ+π,k∈Z) tanA=2t/(1-t^2) (A≠2kπ+π,k∈Z) cosA=(1-t^2)/(1+t^2) (A≠2kπ+π,且A≠kπ+(π/2) k≤Z) 就是说sinA.tanA.cosA都可以用tan(A/2)来表示,当要求一串函数式最值的时候,就可以用万能公式,推导成只含有一个变量的函数,最值就很好求了.kikcik2023-08-02 10:29:491
求高中要求的全部三角函数公式(公41个)
0.基础的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αn(α+β)=(tαnα+tαnβ)/(1-tαnαtαnβ)tαn(α-β)=(tαnα+tαnβ)/(1+tαnαtαnβ)1.万能公式令tan(a/2)=tsina=2t/(1+t^2)cosa=(1-t^2)/(1+t^2)tana=2t/(1-t^2)2.辅助角公式asint+bcost=(a^2+b^2)^(1/2)sin(t+r)cosr=a/[(a^2+b^2)^(1/2)]sinr=b/[(a^2+b^2)^(1/2)]tanr=b/a3.三倍角公式sin(3a)=3sina-4(sina)^3cos(3a)=4(cosa)^3-3cosatan(3a)=[3tana-(tana)^3]/[1-3(tana^2)]4.积化和差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5.积化和差sina+sinb=2sin[(a+b)/2]cos[(a-b)/2]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cos[(a-b)/2]cosa-cosb=-2sin[(a+b)/2]sin[(a-b)/2]水元素sl2023-08-02 10:29:484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过程公式
NerveM 2023-08-02 10:29:474
三角函数公式高一
高一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 = sinAcosB+cosAsinB.sin(A-B) = sinAcosB-cosAsinB.三角函数内容在高中,被誉为是公式最多的章节。的确,公式再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接下来的内容,将由基础公式,图解记忆,章节汇总+思维导图构成,一同学习三角函数!三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有: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是: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s)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数学上最常用弧度制,下同)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三角函数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它的两个边的比值相关联,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公元五世纪到十二世纪,印度数学家对三角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尽管当时三角学仍然还是天文学的一个计算工具,是一个附属品,但是三角学的内容却由于印度数学家的努力而大大的丰富了。三角学中”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就是由印度数学家首先引进的,他们还造出了比托勒密更精确的正弦表。bikbok2023-08-02 10:29:461
求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对数的性质及推导用^表示乘方,用log(a)(b)表示以a为底,b的对数*表示乘号,/表示除号定义式:若a^n=b(a>0且a≠1)则n=log(a)(b)基本性质:1.a^(log(a)(b))=b2.log(a)(MN)=log(a)(M)+log(a)(N);3.log(a)(M/N)=log(a)(M)-log(a)(N);4.log(a)(M^n)=nlog(a)(M)推导1.这个就不用推了吧,直接由定义式可得(把定义式中的[n=log(a)(b)]带入a^n=b)2.MN=M*N由基本性质1(换掉M和N)a^[log(a)(MN)]=a^[log(a)(M)]*a^[log(a)(N)]由指数的性质a^[log(a)(MN)]=a^{[log(a)(M)]+[log(a)(N)]}又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log(a)(MN)=log(a)(M)+log(a)(N)3.与2类似处理MN=M/N由基本性质1(换掉M和N)a^[log(a)(M/N)]=a^[log(a)(M)]/a^[log(a)(N)]由指数的性质a^[log(a)(M/N)]=a^{[log(a)(M)]-[log(a)(N)]}又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log(a)(M/N)=log(a)(M)-log(a)(N)4.与2类似处理M^n=M^n由基本性质1(换掉M)a^[log(a)(M^n)]={a^[log(a)(M)]}^n由指数的性质a^[log(a)(M^n)]=a^{[log(a)(M)]*n}又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log(a)(M^n)=nlog(a)(M)其他性质:性质一:换底公式log(a)(N)=log(b)(N)/log(b)(a)推导如下N=a^[log(a)(N)]a=b^[log(b)(a)]综合两式可得N={b^[log(b)(a)]}^[log(a)(N)]=b^{[log(a)(N)]*[log(b)(a)]}又因为N=b^[log(b)(N)]所以b^[log(b)(N)]=b^{[log(a)(N)]*[log(b)(a)]}所以log(b)(N)=[log(a)(N)]*[log(b)(a)]{这步不明白或有疑问看上面的}所以log(a)(N)=log(b)(N)/log(b)(a)性质二:(不知道什么名字)log(a^n)(b^m)=m/n*[log(a)(b)]推导如下由换底公式[lnx是log(e)(x),e称作自然对数的底]log(a^n)(b^m)=ln(a^n)/ln(b^n)由基本性质4可得log(a^n)(b^m)=[n*ln(a)]/[m*ln(b)]=(m/n)*{[ln(a)]/[ln(b)]}再由换底公式log(a^n)(b^m)=m/n*[log(a)(b)]--------------------------------------------(性质及推导完)公式三:log(a)(b)=1/log(b)(a)证明如下:由换底公式log(a)(b)=log(b)(b)/log(b)(a)----取以b为底的对数,log(b)(b)=1=1/log(b)(a)还可变形得:log(a)(b)*log(b)(a)=1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gitcloud2023-08-02 10:29:441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高数课本上很详细,可以自己去查查。wpBeta2023-08-02 10:29:4413
高中三角函数的公式?
高中的数学公式定理大集中三角函数公式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商的关系:平方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sin2α+cos2α=11+tan2α=sec2α1+cot2α=csc2α(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此后故乡只2023-08-02 10:29:432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如果有邮箱 我可以把三角函数的专门资料发给你!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2 10:29:431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章节,对于同学们来说不是很好掌握。下面是我整理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三角函数相关内容推荐↓↓↓ 什么是三角函数 高中三角函数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归纳 高三数学三角函数专题知识点 常用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 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三: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四: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k∈Z) cos(2kπ+α)=cosα(k∈Z) tan(2kπ+α)=tanα(k∈Z) cot(2kπ+α)=cotα(k∈Z)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规律 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_k±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变偶不变)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上述的记忆口诀是: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右边的符号为把α视为锐角时,角k·360°+α(k∈Z),-α、180°±α,360°-α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可记忆 水平诱导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各种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如何判断,也可以记住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余割);三两切;四余弦(正割)”.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切函数是“+”,弦函数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上述记忆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内切,四余弦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六角形记忆法: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1)倒数关系: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2)商数关系: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 (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3)平方关系: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两角和差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二倍角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半角公式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另也有tan(α/2)=(1-cosα)/sinα=sinα/(1+cos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三倍角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和差化积公式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积化和差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0.5[cos(α+β)-cos(α-β)]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大全相关 文章 : ★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记忆口诀 ★ 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归纳 ★ 高中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知识点 ★ 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 高二必修四数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复习重点 ★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记忆方法 ★ 高一数学诱导公式汇总(2) ★ 高一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NerveM 2023-08-02 10:29:421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sinA=2tanA/2/(tan2A/2+1)cosA=(1-tan2A/2)/(tan2A/2+1)CarieVinne 2023-08-02 10:29:423
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完整版】
数学三角函数部分是比较难的,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一下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 和差化积公式 和差化积口诀 正加正,正在前,余加余,余并肩 正减正,余在前,余减余,负正弦 反之亦然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如何学好三角函数 (1)立足课本、抓好基础 现在高考非常重视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等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在学习中首先要打好基础。 (2)三角函数的定义一定要清楚 我们在学习三角函数时,老师就会强调我们要把角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去讨论。角的顶点放在坐标原点,始边放在X 的轴的正半轴上,这样再强调六种三角函数只与三个量有关:即角的终边上任一点的横坐标x、纵坐标y 以及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r 中取两个量组成的比值,这里得强调一下,对于任意一个α一经确定,它所对的每一个比值是唯一确定的,也就说是它们之间满足函数关系。并且三者的关系是,x2+y2=r2,x,y 可以任意取值,r 只能取正数。 (3)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可以分为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tan2α+1= sec2α、cotα2+1= csc2α,倒数关系:tanαcotα=1,商的关系:tanα=sinα/cosα等等,对于同角的三角函数,直接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比较容易,记忆也比较方便,相关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可以分为终边相同的角、终边关于x 轴对称的角、终边关于直线y=x 对称的角、终边关于y 轴对称的角、终边关于原点对称的角五种关系。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仅供参考。CarieVinne 2023-08-02 10:29:421
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合二为一公式
Asinx+Bcosx=√(A^2+B^2)sin(x+φ)【tanφ=B/A】可桃可挑2023-08-02 10:29:393
高中数学竞赛用得到的三角函数公式,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如果有证明更好
fiojc909u投在线2023-08-02 10:29:389
高中三角函数的所有公式是什么啊?
高中三角函数用到的公式其实并不多。主要分为以下这几类:一、诱导公式,他的作用就是将角度比较大的三角函数,转换为角度比较小的三角函数的公式。 主要有四组,利用的是三角函数图像的周期性和(点)对称性。(1)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值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三角函数值相同(2)相差单倍的π的角三角函数值关系相差单倍π的角,三角函数值关系(3)负角的三角函数值关系负角的三角函数值关系(4)相差π/2的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已经高中毕业很多年的人都能记住但是不知道啥意思的那个十字箴言,就是诱导公式的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注意口诀里面的意思:1、奇偶指的是带π的那个数字,是π/2的奇数倍还是偶数倍;2、变得不是正负号,而是sin变cos,cos变sin(不适用于tan)3、我们是把α看做第一象限角,加减那个多少倍的π,根据变号之前sin/cos来判断是正的还是负的。如果实在不理解这个口诀,建议找学校老师记忆。如果还不理解,就别理解了,也不用记忆,直接记住下面的公式即可(高考仅仅考1道最多2道这种题目,所以我们记忆下面的公式,通过推导浪费5分钟,并不影响整体考试成绩)二、和差角公式我们发现,直接用和差角公式中β换成诱导公式中的对应数值,就得到诱导公式的结果了。三、倍角半角公式(也有叫升角降幂,降角升幂等等名称)倍角公式倍角公式就是把和角公式中的β等于α得出的。半角公式就是倍角公式反推出来的综上所述,只要记住和差角公式就可以得出上述所有公式。如果记忆不下来,可以继续沟通,教你更好的记忆方法和解题技巧。最后还有一个更常用的公式,叫做提斜公式:acosA+bsinA=√(a^2+b^2)sin(A+M)PS: (tanM=a/b)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左迁2023-08-02 10:29:381
高中三角函数的所有公式是什么啊?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cos^2a=(1+cos2a)/2 tan^2(α)+1=sec^2(α) sin^2a=(1-cos2a)/2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推导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sinα/2+cosα/2)^2 ·其他: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 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cosx+cos2x+...+cosnx= [sin(n+1)x+sinnx-sinx]/2sinx 证明: 左边=2sinx(cosx+cos2x+...+cosnx)/2sinx =[sin2x-0+sin3x-sinx+sin4x-sin2x+...+ sinnx-sin(n-2)x+sin(n+1)x-sin(n-1)x]/2sinx (积化和差) =[sin(n+1)x+sinnx-sinx]/2sinx=右边 等式得证 sinx+sin2x+...+sinnx= - [cos(n+1)x+cosnx-cosx-1]/2sinx 证明: 左边=-2sinx[sinx+sin2x+...+sinnx]/(-2sinx) =[cos2x-cos0+cos3x-cosx+...+cosnx-cos(n-2)x+cos(n+1)x-cos(n-1)x]/(-2sinx) =- [cos(n+1)x+cosnx-cosx-1]/2sinx=右边 等式得证编辑本段三角函数的角度换算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编辑本段正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的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a/sinA=b/sinB=c/sinC=2R . 余弦定理是指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2倍,即a^2=b^2+c^2-2bc cosA编辑本段部分高等内容 ·高等代数中三角函数的指数表示(由泰勒级数易得): sinx=[e^(ix)-e^(-ix)]/(2i) cosx=[e^(ix)+e^(-ix)]/2 tanx=[e^(ix)-e^(-ix)]/[ie^(ix)+ie^(-ix)] 泰勒展开有无穷级数,e^z=exp(z)=1+z/1!+z^2/2!+z^3/3!+z^4/4!+…+z^n/n!+… 此时三角函数定义域已推广至整个复数集。 ·三角函数作为微分方程的解: 对于微分方程组 y=-y"";y=y"""",有通解Q,可证明 Q=Asinx+Bcosx,因此也可以从此出发定义三角函数。 补充:由相应的指数表示我们可以定义一种类似的函数——双曲函数,其拥有很多与三角函数的类似的性质,二者相映成趣。编辑本段特殊三角函数值 a 0` 30` 45` 60` 90` sina 0 1/2 √2/2 √3/2 1 cosa 1 √3/2 √2/2 1/2 0 tana 0 √3/3 1 √3 None cota None √3 1 √3/3 0编辑本段三角函数的计算 幂级数 c0+c1x+c2x2+...+cnxn+...=∑cnxn (n=0..∞) c0+c1(x-a)+c2(x-a)2+...+cn(x-a)n+...=∑cn(x-a)n (n=0..∞) 它们的各项都是正整数幂的幂函数, 其中c0,c1,c2,...cn...及a都是常数, 这种级数称为幂级数. 泰勒展开式(幂级数展开法): f(x)=f(a)+f"(a)/1!*(x-a)+f""(a)/2!*(x-a)2+...f(n)(a)/n!*(x-a)n+... 实用幂级数: ex = 1+x+x2/2!+x3/3!+...+xn/n!+... ln(1+x)= x-x2/3+x3/3-...(-1)k-1*xk/k+... (|x|<1) sin x = x-x3/3!+x5/5!-...(-1)k-1*x2k-1/(2k-1)!+... (-∞<x<∞) cos x = 1-x2/2!+x4/4!-...(-1)k*x2k/(2k)!+... (-∞<x<∞) arcsin x = x + 1/2*x3/3 + 1*3/(2*4)*x5/5 + ... (|x|<1) arccos x = π - ( x + 1/2*x3/3 + 1*3/(2*4)*x5/5 + ... ) (|x|<1) arctan x = x - x^3/3 + x^5/5 - ... (x≤1) sinh x = x+x3/3!+x5/5!+...(-1)k-1*x2k-1/(2k-1)!+... (-∞<x<∞) cosh x = 1+x2/2!+x4/4!+...(-1)k*x2k/(2k)!+... (-∞<x<∞) arcsinh x = x - 1/2*x3/3 + 1*3/(2*4)*x5/5 - ... (|x|<1) arctanh x = x + x^3/3 + x^5/5 + ... (|x|<1) 在解初等三角函数时,只需记住公式便可轻松作答,在竞赛中,往往会用到与图像结合的方法求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不等式、面积等等。 -------------------------------------------------------------------------------- 傅立叶级数(三角级数) f(x)=a0/2+∑(n=0..∞) (ancosnx+bnsinnx) a0=1/π∫(π..-π) (f(x))dx an=1/π∫(π..-π) (f(x)cosnx)dx bn=1/π∫(π..-π) (f(x)sinnx)dx 三角函数的数值符号 正弦 一,二为正, 三,四为负 余弦 一,四为正 二,三为负 正切 一,三为正 二,四为负编辑本段三角函数定义域和值域 sin(x),cos(x)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1,1〕 tan(x)的定义域为x不等于π/2+kπ,值域为R cot(x)的定义域为x不等于kπ,值域为RChen2023-08-02 10:29:372
高中必背三角函数公式sin
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备战 2021 高考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 (k∈Z)cos(2kπ+α)=cosα (k∈Z)tan(2kπ+α)=tanα (k∈Z)cot(2kπ+α)=cotα (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北境漫步2023-08-02 10:29:341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必背公式如下:1、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两角和公式、倍角公式、三倍角公式、半角公式2、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和差化积、积化和差3、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诱导公式、万能公式4、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其他公式、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双曲函数5、6、7、8、9、10、11、12、三角函数包括两个部分:三角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分析。重点的知识点包括: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的求值与化简;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及其综。三角与三角函数包括任意角及其三角函数、同角关系式和诱导公式、正弦及正弦型函数、余与正切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综合。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角与代数、几何、向量等知识点的联系,题型难度属于容易或中等。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两个重要定理,应用这两个定理,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有能力解。墨然殇2023-08-02 10:29:331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根号(a的平方+b的平方)sin(x+¥)tan¥=b除以a北境漫步2023-08-02 10:29:326
高中必背三角函数公式表
1、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k∈Z)cos(2kπ+α)=cosα(k∈Z)tan(2kπ+α)=tanα(k∈Z)cot(2kπ+α)=cotα(k∈Z)2、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3、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4、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5、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6、公式六: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cot(π/2-α)=tanαgitcloud2023-08-02 10:29:311
求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有很多呢善士六合2023-08-02 10:29:313
三角函数高中公式
三角函数高中公式如下:三角形与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在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的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a/sinA=b/sinB=c/sinC=2R 。(其中R为外接圆的半径)。第一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意一边等于其他两边以及对应角余弦的交叉乘积的和,即a=c cosB + b cosC;第二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的平方之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2倍,即a^2=b^2+c^2—2bc·cosA。正切定理(napier比拟):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差和的比值等于对应角半角差和的正切比值,即(a—b)/(a+b)=tan[(A—B)/2]/tan[(A+B)/2]=tan[(A—B)/2]/cot(C/2);三角形中的恒等式: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中,如三角形ABC,总有tanA+tanB+tanC=tanAtanBtanC证明:已知(A+B)=(π—C)所以tan(A+B)=tan(π—C)则(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整理可得tanA+tanB+tanC=tanAtanBtanC。类似地,我们同样也可以求证:当α+β+γ=nπ(n∈Z)时,总有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韦斯特兰2023-08-02 10:29:301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积化和差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sinb=-[cos(a+b)-cos(a-b)]/2 和差化积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肖振2023-08-02 10:29:304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是比较难的一个模块,那同学们总结过高中数学的三角函数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02 倍角公式 tan2A = 2tanA/(1-tan^2 A)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2 A--Sin^2 A =2Cos^2 A—1 =1—2sin^2 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 -3cosA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半角公式 sin(A/2) = √{(1--cosA)/2} cos(A/2) = √{(1+cosA)/2} tan(A/2) = √{(1--cosA)/(1+cosA)} cot(A/2) = √{(1+cosA)/(1-cosA)} tan(A/2) = (1--cosA)/sinA=sinA/(1+cosA) 03 和差化积 sin(a)+sin(b) = 2sin[(a+b)/2]cos[(a-b)/2] sin(a)-sin(b) = 2cos[(a+b)/2]sin[(a-b)/2] cos(a)+cos(b) = 2cos[(a+b)/2]cos[(a-b)/2] cos(a)-cos(b) = -2sin[(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积化和差 sin(a)sin(b) = -1/2*[cos(a+b)-cos(a-b)] cos(a)cos(b) = 1/2*[cos(a+b)+cos(a-b)] sin(a)cos(b) = 1/2*[sin(a+b)+sin(a-b)] cos(a)sin(b) = 1/2*[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π/2-a) = cos(a) cos(π/2-a) = sin(a) sin(π/2+a) = cos(a) cos(π/2+a) = -sin(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tgA=tanA = sinA/cosA 万能公式 sin(a) = [2tan(a/2)] / {1+[tan(a/2)]^2} cos(a) = {1-[tan(a/2)]^2} / {1+[tan(a/2)]^2} tan(a) = [2tan(a/2)]/{1-[tan(a/2)]^2} 04 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 = 1/sin(a) sec(a) = 1/cos(a) 双曲函数 sinh(a) = [e^a-e^(-a)]/2 cosh(a) = [e^a+e^(-a)]/2 tg h(a) = sin h(a)/cos h(a)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 sinα cos(2kπ+α)= cosα tan(2kπ+α)= tanα cot(2kπ+α)= 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 -sinα cos(-α)= cosα tan(-α)= -tanα cot(-α)= -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 -sinα cos(2π-α)= cosα tan(2π-α)= -tanα cot(2π-α)= -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05 三角函数口诀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 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 拓展阅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一些常用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n=a1+(n-1)d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Sn=n×a1+n(n-1)d/2 或 Sn=n(a1+an)/2 等差数列其他公式定理 ①a(n-k)+a(n+k)=2an (如同a3 + a5=2a4或a5 + a10=2a7,并且k可以为小于n的任何正整数) ②若m+n=p+q 则am+an=ap+aq ③(am-an)/(m-n)=d ④若{an}和{bn}均为等差数列,那么{a(bn)}和{b(an)}也为等差数列 是否为等差数列判定方法 ①a(n+1)-an=常数 ②a(n-1)+a(n+1)=2an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其他公式 S(9n)-S(8n)=S(8n)-S(7n)=S(7n)-S(6n)=...=n^2d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an=a1×q^(n-1)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an=a1[1-q^(n-1)]/(1-q) (当q≠1时) an=n×a1 (当q =1时) 等比数列其他公式定理 ①a(n-k)×a(n+k)=an^2 ②若m×n=p×q 则am×an=ap×aq ③(m-n)√(am-an)=q (注意这里的m-n是指开m-n次方) 是否为等比数列判定方法 ①a(n+1)/an=常数 ②a(n-1)×a(n+1)=an^2小白2023-08-02 10:29:291
高中三角函数最全的公式
高中三角函数最全的公式如下:1+sin(a) = [sin(a/2)+cos(a/2)]^2; 1-sin(a) = [sin(a/2)-cos(a/2)]^2;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数学上最常用弧度制,下同)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在数学分析中,三角函数也被定义为无穷级数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许它们的取值扩展到任意实数值,甚至是复数值。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航海学、测绘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还会用到如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半正矢函数、半余矢函数等其他的三角函数。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何直观或者计算得出,称为三角恒等式。三角函数一般用于计算三角形中未知长度的边和未知的角度,在导航、工程学以及物理学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另外,以三角函数为模版,可以定义一类相似的函数,叫做双曲函数。常见的双曲函数也被称为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等等。三角函数(也叫做圆函数)是角的函数;它们在研究三角形和建模周期现象和许多其他应用中是很重要的。三角函数通常定义为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的比率,也可以等价的定义为单位圆上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更现代的定义把它们表达为无穷级数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许它们扩展到任意正数和负数值,甚至是复数值。可桃可挑2023-08-02 10:29:291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是什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如下:1、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2、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3、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三角函数简介: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函数。它们的本质是任何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通常的三角函数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的。其定义域为整个实数域。另一种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但并不完全。现代数学把它们描述成无穷数列的极限和微分方程的解,将其定义扩展到复数系。豆豆staR2023-08-02 10:29:282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有哪些?
高中提到的三角函数公式考生还记得吗,有多少种呢?尚不了解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三角函数公式有哪些?”,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有哪些?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主要有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等。 一、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 二、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三、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verco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四、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五、三角函数常用公式 正弦函数 sinθ=y/r 余弦函数 cosθ=x/r 正切函数 tanθ=y/x 余切函数 cotθ=x/y 正割函数 secθ=r/x 余割函数 cscθ=r/y 六、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七、三角和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八、两角和差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九、和差化积 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 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 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 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口诀:正加正,正在前,余加余,余并肩,正减正,余在前,余减余,负正弦. 十、积化和差 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 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 十一、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十二、诱导公式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a)=-ta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A= sinA/cosA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北有云溪2023-08-02 10:29:281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是什么?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必背公式如下:1、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两角和公式、倍角公式、三倍角公式、半角公式2、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和差化积、积化和差3、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诱导公式、万能公式4、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其他公式、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双曲函数5、6、7、8、9、10、11、12、三角函数包括两个部扰芦分:三角与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分析。重点的知识点包括: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变换;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的求值与化简;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及其综。三角与三角函数包括任意角及其三角函数、同角关系式和诱导公式、正弦及正弦型函数、余与正切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综合。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角与代数、几何、向量等知识点的联缓昌带系,题型难度属于容易或中等。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两个重要定理,应用这两个定理,凡尘2023-08-02 10:29:281
高中三角函数所有公式
你可以到这里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其中k∈Z)你可以到这里去看看...那里除了六组诱导公式没有外其他的都有http://www.shuxueclub.com/Article/wytg/200701/106.htmlmlhxueli 2023-08-02 10:29:282
if函数大于小于区间是什么?
首先在excel中的A列表格中输进一组数据信息,用来运用IF函数输入四个条件进行数据信息操作,在B2表格中内输进IF公式:=IF(A2<60,"1",IF(A2<100,"2",IF(A2<200,"3",IF(A2<280,"4",)))))。意思是A2表格中要是数据信息低于60,就显示数字1,要是数据信息低于100,就显示数字2,以此类推,按下回车键,就可以转化成公式等等。以单元格B1为例:假如要在单元格D1中判别单元格B1中的数,则在单元格D1中键入公式为:=IF(AND(B1>=1,B1<15),15,IF(AND(B1>=15,B1<31),30,""))。所有输入都是在英文输入法下输入,其他的单元格依此类推。用关键字指定数字的字母等级。(1)IF(A2>89,"A",IF(A2>79,"B",IF(A2>69,"C",IF(A2>59,"D","F")))),结果:“F”(2)IF(A3>89,"A",IF(A3>79,"B",IF(A3>69,"C",IF(A3>60,"D","F"))))结果:“A”(3)IF(A4>89,"A",IF(A4>79,"B",IF(A4>69,"C",IF(A4>60,"D","F"))))在上例中,第二个 IF 语句同时也是第一个 IF 语句的参数 value_if_false。同样,第三个 IF 语句是第二个 IF 语句的参数 value_if_false。例如,如果第一个 logical_test (AVERAGE > 89) 为 TRUE,则返回“A”;如果第一个 logical_test 为 FALSE,则计算第二个 IF 语句,以此类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IF函数苏萦2023-08-02 10:26:221
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性质(英文)
太难了墨然殇2023-08-02 10:26:017
将函数展成泰勒级数的收敛半径怎么找
你好!答案如图所示:很高兴能回答您的提问,您不用添加任何财富,只要及时采纳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若提问人还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可随时追问,我会尽量解答,祝您学业进步,谢谢。XD如果问题解决后,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答案”北营2023-08-02 10:21:181
求该函数的收敛半径
记y=x^2,则第二个级数提出因子x后可以可成y的幂级数,收敛半径是4,即|x^2|<4,所以|X|<2,所以第二个级数的收敛半径是2。tt白2023-08-02 10:21:131
复变函数收敛半径问题
收敛半径是3,因为离z=1最近的奇点是z=-2,R=|1-(-2)|=3,根据定理此后故乡只2023-08-02 10:21:131
幂函数的收敛半径
收敛半径r是一个非负的实数或无穷大(),使得在 | z -a| < r时幂级数收敛,在 | z -a| > r时幂级数发散。具体来说,当 z和 a足够接近时,幂级数就会收敛,反之则可能发散。收敛半径就是收敛区域和发散区域的分界线。在 |z- a| = r的收敛圆上,幂级数的敛散性是不确定的:对某些 z可能收敛,对其它的则发散。如果幂级数对所有复数 z都收敛,那么说收敛半径是无穷大FinCloud2023-08-02 10:20:391
什么是相关系数?它和函数有什么不同?
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相关系数有如下几种定义方式。简单相关系数:又叫相关系数或线性相关系数,一般用字母P 表示,是用来度量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的量。复相关系数:又叫多重相关系数。复相关是指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某种商品的季节性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职工收入水平等现象之间呈现复相关关系。典型相关系数:是先对原来各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新的线性关系的综合指标,再通过综合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来研究原各组变量间相关关系。NerveM 2023-08-02 10:14:552
什么是协方差与相关系数?协方差矩阵如何计算?np.cov函数
协方差 (Covariance)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用于衡量两个变量的总体误差。而方差是协方差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当两个变量是相同的情况。 协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协方差是度量两个变量的总体误差,而方差只考虑单变量的离散程度。 如果连个变量相互独立,则协方差为零。 则它的协方差矩阵计算公式为: 我们将该矩阵命名为矩阵A,这个矩阵共有三种属性,每种属性有5个变量,我们需要计算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协方差,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协方差矩阵。 我们将语文、数学、英语分别编号为1、2、3,则它们之间的协方差记为E11、E12、E13、E22、E23、E33,最终该矩阵的协方差矩阵为: 可以根据协方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得到这三科的平均成绩: 然后用矩阵A减去平均成绩(三科分别减去各科的均值),得到新的矩阵: E12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样本减均值刚刚已经计算完成,这里直接进行计算: 同理,E13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Eij=Eji的性质,得到新的矩阵: 然后除以样本的个数5,得到最后的协方差矩阵: 知道了协方差矩阵如何计算之后我们来使用numpy内置的函数 cov() 来计算协方差矩阵。假设有两个变量 x0 和 x1 ,有三组观测(0,2)(1,1)和(2,0)。 值得注意的是, np.cov(x) 函数的默认输入矩阵x每一行代表一个特征,每一列代表一个观测,所以在进行协方差矩阵计算的时候需要对输入矩阵进行转置,或者将默认参数设置为False,如 np.cov(x,rowvar=False) 。 输出: 亦或者: 输出: 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可以表示X和Y线性关系的紧密程度. 参考: 协方差 - 百度百科 相关系数 - 百度百科 协方差矩阵概念NerveM 2023-08-02 10:14:291
C++在函数定义的时候在后面加上=delete是什么意思例如:RoundRobin(const RoundRobin& rhs) = delete;
即将该函数定义成已删除的函数,任何试图调用它的行为将产生编译期错误。是C++11标准的内容。u投在线2023-08-02 10:11:011
二次函数顶点式图像怎么画?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一般式:y=ax2+bx+c (a,b,c为常数,a≠0),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顶点坐标(-b/2a,(4ac-b^2)/4a) (2)顶点式:y=a(x-h)2+k或y=a(x+m)^2+k(a,h,k为常数,a≠0). (3)交点式(与x轴):y=a(x-x1)(x-x2) (4)两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a≠0. 说明: (1)任何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都可以化为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h,k),h=0时,抛物线y=ax2+k的顶点在y轴上;当k=0时,抛物线a(x-h)2的顶点在x轴上;当h=0且k=0时,抛物线y=ax2的顶点在原点. (2)当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数根x1和x2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公式ax2+bx+c=a(x-x1)(x-x2),二次函数y=ax2+bx+c可转化为两根式y=a(x-x1)(x-x2).瑞瑞爱吃桃2023-07-30 21:59:371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怎么求啊?
先求对称轴,-2a/b,再用求出来的对称轴坐标带入函数苏州马小云2023-07-30 21:59:371
二次函数顶点式怎么求
由一般式配方成顶点式。豆豆staR2023-07-30 21:59:353
二次函数中最值、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增减性等都怎么判断?
二次函数中,最值的判断需要将函数y=ax^2+bx+c用配方法变形,得到y=a(x+m)^2+n,一、当a为正数(即a.>0)那么函数开口向上,有最小值,在对称轴直线x=-m的左侧,递减,在对称轴的右侧递增,函数有最小值,y最小=n。此时顶点坐标为(-m,n)二、当a为负数(即a<0)那么函数开口向下,有最大值,在对称轴直线x=-m的左侧,递增,在对称轴的右侧递减,函数有最大值,y最大=n。此时顶点坐标为(-m,n)kikcik2023-07-30 21:59:243
怎样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及点(-1/2,-1/4),且图象与x轴的另一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Jm-R2023-07-30 21:58:5914
二次函数顶点式对称轴怎么求
1、首先令二次函数解析式为零,求出两个解,即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如下图所示:2、由两个交点相加除2得到对称轴-b/2a,如下图所示:3、将对称轴坐标带入解析式,得到顶点坐标(-b/2a,(4ac-b^2)/4a),如下图所示:gitcloud2023-07-30 21:58:581
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2,4),且经过点(1,8),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二次函数顶点坐标为(2,4)∴设y=a(x-2)^2+4∵图像过点(1,8)∴a(1-2)^2+4=8解得a=4∴y=4(x-2)^2+4标准解题格式不懂,请追问,祝愉快O(∩_∩)O~wpBeta2023-07-30 21:58:571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交点式的顶点坐标怎么求
将两个交点的横坐标相加的和除以2得顶点的横坐标,将横坐标当做x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函数值就是顶点的纵坐标。NerveM 2023-07-30 21:58:552
二次函数中最值、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增减性等都怎么判断?
二次函数中,最值的判断需要将函数y=ax^2+bx+c用配方法变形,得到y=a(x+m)^2+n,一、当a为正数(即a.>0)那么函数开口向上,有最小值,在对称轴直线x=-m的左侧,递减,在对称轴的右侧递增,函数有最小值,y最小=n。此时顶点坐标为(-m,n)二、当a为负数(即a<0)那么函数开口向下,有最大值,在对称轴直线x=-m的左侧,递增,在对称轴的右侧递减,函数有最大值,y最大=n。此时顶点坐标为(-m,n)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北有云溪2023-07-30 21:58:543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公式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公式是(-b/2a,(4ac-b^2)/4a)。二次函数的介绍如下:二次函数(quadratic function)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不为0)。其图像是一条主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函数是数学名词,代数式中,凡相关的两数X与Y,对于每个X值,都只有一个Y的对应值。这种对应关系就表示Y是X的函数。函数(function)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函数的近代定义是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B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函数是数学名词,代数式中,凡相关的两数X与Y,对于每个X值,都只有一个Y的对应值。这种对应关系就表示Y是X的函数。设函数f(x)在区间X上有定义,如果存在M>0,对于一切属于区间X上的x,恒有|f(x)|≤M,则称f(x)在区间X上有界,否则称f(x)在区间上无界。函数,最早由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出于其著作《代数学》。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也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一个量。u投在线2023-07-30 21:58:521
怎么在EXCEL用函数把公历日期变成阴历
公历转农历模块"原创:互联网"修正:阿勇 2005/1/12"// 农历数据定义 //"先以 H2B 函数还原成长度为 18 的字符串,其定义如下:"前12个字节代表1-12月:1为大月,0为小月;压缩成十六进制(1-3位)"第13位为闰月的情况,1为大月30天,0为小月29天;(4位)"第14位为闰月的月份,如果不是闰月为0,否则给出月份(5位)"最后4位为当年农历新年的公历日期,如0131代表1月31日;当作数值转十六进制(6-7位)"农历常量(1899~2100,共202年)Private Const ylData = "AB500D2,4BD0883," _ & "4AE00DB,A5700D0,54D0581,D2600D8,D9500CC,655147D,56A00D5,9AD00CA,55D027A,4AE00D2," _ & "A5B0682,A4D00DA,D2500CE,D25157E,B5500D6,56A00CC,ADA027B,95B00D3,49717C9,49B00DC," _ & "A4B00D0,B4B0580,6A500D8,6D400CD,AB5147C,2B600D5,95700CA,52F027B,49700D2,6560682," _ & "D4A00D9,EA500CE,6A9157E,5AD00D6,2B600CC,86E137C,92E00D3,C8D1783,C9500DB,D4A00D0," _ & "D8A167F,B5500D7,56A00CD,A5B147D,25D00D5,92D00CA,D2B027A,A9500D2,B550781,6CA00D9," _ & "B5500CE,535157F,4DA00D6,A5B00CB,457037C,52B00D4,A9A0883,E9500DA,6AA00D0,AEA0680," _ & "AB500D7,4B600CD,AAE047D,A5700D5,52600CA,F260379,D9500D1,5B50782,56A00D9,96D00CE," _ & "4DD057F,4AD00D7,A4D00CB,D4D047B,D2500D3,D550883,B5400DA,B6A00CF,95A1680,95B00D8," _ & "49B00CD,A97047D,A4B00D5,B270ACA,6A500DC,6D400D1,AF40681,AB600D9,93700CE,4AF057F," _ & "49700D7,64B00CC,74A037B,EA500D2,6B50883,5AC00DB,AB600CF,96D0580,92E00D8,C9600CD," _ & "D95047C,D4A00D4,DA500C9,755027A,56A00D1,ABB0781,25D00DA,92D00CF,CAB057E,A9500D6," _ & "B4A00CB,BAA047B,B5500D2,55D0983,4BA00DB,A5B00D0,5171680,52B00D8,A9300CD,795047D," _ & "6AA00D4,AD500C9,5B5027A,4B600D2,96E0681,A4E00D9,D2600CE,EA6057E,D5300D5,5AA00CB," _ & "76A037B,96D00D3,4AB0B83,4AD00DB,A4D00D0,D0B1680,D2500D7,D5200CC,DD4057C,B5A00D4," _ & "56D00C9,55B027A,49B00D2,A570782,A4B00D9,AA500CE,B25157E,6D200D6,ADA00CA,4B6137B," _ & "93700D3,49F08C9,49700DB,64B00D0,68A1680,EA500D7,6AA00CC,A6C147C,AAE00D4,92E00CA," _ & "D2E0379,C9600D1,D550781,D4A00D9,DA400CD,5D5057E,56A00D6,A6C00CB,55D047B,52D00D3," _ & "A9B0883,A9500DB,B4A00CF,B6A067F,AD500D7,55A00CD,ABA047C,A5A00D4,52B00CA,B27037A," _ & "69300D1,7330781,6AA00D9,AD500CE,4B5157E,4B600D6,A5700CB,54E047C,D1600D2,E960882," _ & "D5200DA,DAA00CF,6AA167F,56D00D7,4AE00CD,A9D047D,A2D00D4,D1500C9,F250279,D5200D1"Private Const ylMd0 =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_ &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三十 "Private Const ylMn0 =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冬腊"Private Const ylTianGan0 =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Private Const ylDiZhi0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Private Const ylShu0 =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公历日期转农历Function GetYLDate(ByVal strDate As String) As StringOn Error GoTo aErr If Not IsDate(strDate) Then Exit Function Dim setDate As Date, tYear As Integer, tMonth As Integer, tDay As Integer setDate = CDate(strDate) tYear = Year(setDate): tMonth = Month(setDate): tDay = Day(setDate) "如果不是有效有日期,退出 If tYear > 2100 Or tYear < 1900 Then Exit Function Dim daList() As String * 18, conDate As Date, thisMonths As String Dim AddYear As Integer, AddMonth As Integer, AddDay As Integer, getDay As Integer Dim YLyear As String, YLShuXing As String Dim dd0 As String, mm0 As String, ganzhi(0 To 59) As String * 2 Dim RunYue As Boolean, RunYue1 As Integer, mDays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加载2年内的农历数据 ReDim daList(tYear - 1 To tYear) daList(tYear - 1) = H2B(Mid(ylData, (tYear - 1900) * 8 + 1, 7)) daList(tYear) = H2B(Mid(ylData, (tYear - 1900 + 1) * 8 + 1, 7)) AddYear = tYearinitYL: AddMonth = CInt(Mid(daList(AddYear), 15, 2)) AddDay = CInt(Mid(daList(AddYear), 17, 2)) conDate = DateSerial(AddYear, AddMonth, AddDay) "农历新年日期 getDay = DateDiff("d", conDate, setDate) + 1 "相差天数 If getDay < 1 Then AddYear = AddYear - 1: GoTo initYL thisMonths = Left(daList(AddYear), 14) RunYue1 = Val("&H" & Right(thisMonths, 1)) "闰月月份 If RunYue1 > 0 Then "有闰月 thisMonths = Left(thisMonths, RunYue1) & Mid(thisMonths, 13, 1) & Mid(thisMonths, RunYue1 + 1) End If thisMonths = Left(thisMonths, 13) For i = 1 To 13 "计算天数 mDays = 29 + CInt(Mid(thisMonths, i, 1)) If getDay > mDays Then getDay = getDay - mDays Else If RunYue1 > 0 Then If i = RunYue1 + 1 Then RunYue = True If i > RunYue1 Then i = i - 1 End If AddMonth = i AddDay = getDay Exit For End If Next dd0 = Mid(ylMd0, (AddDay - 1) * 2 + 1, 2) mm0 = Mid(ylMn0, AddMonth, 1) + "月" For i = 0 To 59 ganzhi(i) = Mid(ylTianGan0, (i Mod 10) + 1, 1) + Mid(ylDiZhi0, (i Mod 12) + 1, 1) Next i YLyear = ganzhi((AddYear - 4) Mod 60) YLShuXing = Mid(ylShu0, ((AddYear - 4) Mod 12) + 1, 1) If RunYue Then mm0 = "闰" & mm0 GetYLDate = "农历" & YLyear & "(" & YLShuXing & ")年" & mm0 & dd0aErr:End Function"农历转公历日期"secondMonth 为真,则天示当 tMonth 是闰月时,取第二个月Function GetDate(ByVal tYear As Integer, tMonth As Integer, tDay As Integer, Optional secondMonth As Boolean = False) As StringOn Error GoTo aErr If tYear > 2100 Or tYear < 1899 Or tMonth > 12 Or tMonth < 1 Or tDay > 30 Or tDay < 1 Then Exit Function Dim thisMonths As String, ylNewYear As Date, toMonth As Integer Dim mDays As Integer, RunYue1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thisMonths = H2B(Mid(ylData, (tYear - 1899) * 8 + 1, 7)) If tDay > 29 + CInt(Mid(thisMonths, tMonth, 1)) Then Exit Function ylNewYear = DateSerial(tYear, CInt(Mid(thisMonths, 15, 2)), CInt(Mid(thisMonths, 17, 2))) "农历新年日期 thisMonths = Left(thisMonths, 14) RunYue1 = Val("&H" & Right(thisMonths, 1)) "闰月月份 toMonth = tMonth - 1 If RunYue1 > 0 Then "有闰月 thisMonths = Left(thisMonths, RunYue1) & Mid(thisMonths, 13, 1) & Mid(thisMonths, RunYue1 + 1) If tMonth > RunYue1 Or (secondMonth And tMonth = RunYue1) Then toMonth = tMonth End If thisMonths = Left(thisMonths, 13) mDays = 0 For i = 1 To toMonth mDays = mDays + 29 + CInt(Mid(thisMonths, i, 1)) Next mDays = mDays + tDay GetDate = ylNewYear + mDays - 1aErr:End Function"将压缩的阴历字符还原Private Function H2B(ByVal strHex As String) As String Dim i As Integer, i1 As Integer, tmpV As String Const hStr = "0123456789ABCDEF" Const bStr = "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 tmpV = UCase(Left(strHex, 3)) "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For i = 1 To Len(tmpV) i1 = InStr(hStr, Mid(tmpV, i, 1)) H2B = H2B & Mid(bStr, (i1 - 1) * 4 + 1, 4) Next H2B = H2B & Mid(strHex, 4, 2) "十六进制转十进制 H2B = H2B & "0" & CStr(Val("&H" & Right(strHex, 2)))End Function瑞瑞爱吃桃2023-07-30 09:54:471
向大侠们求一个Excel2003公历转农历的函数公式
你的公历转农历函数是否正确呢?公式引用的格式是正确的,可能是你的自定义函数本身有错误.北有云溪2023-07-30 09:54:452
多远函数微积分的符号问题
你按中文读“偏”就行。音标是[pa:∫ u2202 l]拌三丝2023-07-30 09:40:511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的例子有哪些?
奇函数乘偶函数是奇函数。此外,偶函数乘偶函数是偶函数,奇函数乘奇函数是偶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也就是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函数值相等,这是属于函数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图象有某种对称性的一元函数。奇函数乘偶函数是奇函数,奇函数加减奇函数是奇函数,偶函数加减偶函数是偶函数,奇函数乘奇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乘偶函数是偶函数。判定函数奇偶性,首先要看定义域,如果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再讨论奇偶性,否则直接判定是非奇非偶函数。其次,奇函数满足f(x)=-f(-x),偶函数满足f(x)=f(-x)。函数的奇偶性(odevity of afunction),对任意xEl,若f(-x)=f(x),即在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函数值相等,则f(x)称为偶函数;若f(-x)= - f(x),即对称点的函数值正负相反,则f(x)称为奇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偶函数的图象对称于y轴,奇函数的图象对称于原点。可导的奇(偶)函数的导函数的奇偶性与原来函数相反.定义在对称区间(或点集)上的任何函数f(x)都可以表示成奇函数φ(x)和偶函数ψ(x)之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偶函数的图象对称于y轴,奇函数的图象对称于原点.可导的奇(偶)函数的导函数的奇偶性与原来函数相反.定义在对称区间(或点集)上的任何函数f(x)都可以表示成奇函数φ(x)和偶函数ψ(x)之和。Ntou1232023-07-29 20:13:321
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为奇函数对还是错
设奇函数f(x)、偶函数g(x) 则f(-x)=-f(x)、g(-x)=g(x) 设F(x)=f(x)g(x) F(-x)=f(-x)g(-x)=-f(x)g(x)=-F(x) 即F(x)是奇函数 所以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之积为奇函数水元素sl2023-07-29 20:13:311
奇函数乘一个常数还是奇函数吗?偶函数乘一个常数还是偶函数ma
您好。应该是的,最简单的例子,比如y=x与y=2x都是奇函数。y=x^2与y=3x^2都是偶函数一样,其他比较复杂的函数也是如此FinCloud2023-07-29 20:13:291
偶函数乘奇函数等于什么函数?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奇函数。偶函数乘以偶函数还等于偶函数,奇函数乘以奇函数等于偶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也就是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函数值相等,这是属于函数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它们的图象有某种对称性的一元函数。奇偶函数的加法规则奇函数加奇函数所得函数为奇函数。偶函数加偶函数所得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加奇函数所得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是指对于一个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gitcloud2023-07-29 20:13:022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什么函数?
等于奇函数mlhxueli 2023-07-29 20:13:0114
奇函数乘偶函数是什么函数奇函数加偶函
奇函数乘偶函数得奇函数此后故乡只2023-07-29 20:13:004
证明:一个奇函数乘以一个偶函数等于奇函数
用反证法证明吧北有云溪2023-07-29 20:13:005
非奇非偶函数乘除规律:乘除奇函数 乘除偶函数 奇函数乘除非奇非偶函数
还都是非奇非偶函数bikbok2023-07-29 20:13:003
奇函数和偶函数加减乘除的规律是什么?
奇函数和偶函数加减乘除的规律:(1) 两个偶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偶函数。(2) 两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奇函数。(3) 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非奇函数与非偶函数。(4) 两个偶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5) 两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6) 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奇函数。奇偶函数的乘法规则(1)奇函数乘以奇函数所得函数为偶函数。(2)奇函数乘以偶函数所得函数为奇函数。(3)偶函数乘以偶函数所得为偶函数。奇偶函数的除法规则(1)奇函数除以奇函数所得函数为偶函数。(2)奇函数除以偶函数所得函数为奇函数。(3)偶函数除以偶函数所得为偶函数。gitcloud2023-07-29 20:12:451
奇函数偶函数加减乘除后的奇偶性是什么?
奇偶函数加减乘除后的奇偶性:1、奇函数加上或减去奇函数是奇函数。2、奇函数加上或减去偶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3、偶函数加上或者减去偶函数是偶函数。4、奇函数乘以奇函数是偶函数。5、奇函数除以奇函数是偶函数。6、奇函数乘以偶函数是奇函数。7、奇函数除以偶函数是奇函数。8、偶函数乘偶函数是偶函数。9、偶函数除以偶函数还是偶函数。奇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定理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表,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或轴对称图形。f(x)为奇函数《==》f(x)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点(x,y)→(-x,-y)奇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它的对称区间上也是单调递增。偶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它的对称区间上单调递减。gitcloud2023-07-29 20:12:441
高等数学 两个奇函数相乘不应该是偶函数吗?
高等数学两个奇函数相乘不应该是偶函数吗?偶函数f(-x)=-f(x)g(-x)=-g(x)[(f*g)(-x)]=(-1)^2 [(f*g)(x)][(f*g)(-x)]=[(f*g)(x)]偶数个奇函数相乘=偶函数奇数个奇函数相乘=奇函数请采纳严格证明以示尊重 ,多谢偶+偶=偶(或0),偶-偶=偶(或0),|偶|=偶奇+奇=奇(或0),奇-奇=奇(或0),|奇|=偶偶*偶=偶,奇*奇=偶,奇*偶=奇除则可能出现无意义情况故不能判定奇偶。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证明如下假设f(x)是奇函数,f(-x)=-f(x)g(x)是偶函数,g(-x)=g(x)F(x)=f(x)*g(x)所以F(-x)=f(-x)g(-x)=-f(x)g(x)=-F(x)所以F(x)是奇函数所以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具体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函数奇偶性FinCloud2023-07-29 20:12:434
奇函数加奇函数是什么函数
奇函数加奇函数是什么函数呢?想要了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奇函数加奇函数是什么函数”,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奇函数加奇函数是什么函数 奇函数加减奇函数是奇函数,偶函数加减偶函数是偶函数,奇函数乘奇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乘偶函数是偶函数,奇函数乘偶函数是奇函数。 拓展阅读:奇函数的定义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满足f(-x)=-f(x),那么该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奇函数的性质 1、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满足f(-x)=-f(x) 3、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 4、如果奇函数在x=0上有定义,那么有f(0)=0 5、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 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区别 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对于互为相反数的自变量,其函数值也互为相反数。自变量a,-a,该自变量互为相反数即:a+(-a)=0,其对应的函数值f(a),f(-a),也互为相反数,即:f(a)+f(-a)=0,或写成f(a)=-f(-a);具体数字例子:f(3)+f(-3)=0。 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对于互为相反数的自变量,其函数值不变。如自变量a,-a,该自变量互为相反数即:a+(-a)=0,其对应的函数值f(a),f(-a)相等,即:f(a)=f(-a),具体数字例子:f(3)=f(-3)。 相同:定义域都必须关于原点对称,如定义域:(-5,5),或(-10,-1)∪(1,10)等等都是关于0对称的,如果定义域为(-1,8)或(2,9)等不关于原点对称,无论函数怎样均不是奇偶函数。拌三丝2023-07-29 20:12:401
为什么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奇函数 还有很多什么偶乘偶 奇乘奇 偶家偶等等 可以不死记硬背吗
您好!解答如下:可以不死记硬背,只要用使用特殊代入法即可。比如奇函数举y=x,偶函数举y=x^2,两函数相乘为y=x^3是奇函数,即可得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奇函数其他也是这样,用最简单的函数举例即可水元素sl2023-07-29 20:12:401
两个奇函数相乘是什么函数,证明方法
设f(x),g(x)为奇函数,f(-x)Xg(-x)=f(x)g(x),所以是f(x)g(x)偶函数meira2023-07-29 20:12:382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什么函数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奇函数。偶函数乘以偶函数还等于偶函数,奇函数乘以奇函数等于偶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也就是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函数值相等,这是属于函数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它们的图象有某种对称性的一元函数。奇偶函数的加法规则奇函数加奇函数所得函数为奇函数。偶函数加偶函数所得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加奇函数所得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是指对于一个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拌三丝2023-07-29 20:12:382
奇函数×偶函数的结果为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结果就是奇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两者加减乘除的结果可分为:1、当奇函数与偶函数加减的时候,结果可以是非奇数和非偶数的。2、而两者相乘的时候,结果则就是奇函数。3、当两者相除的时候,结果则是偶函数。1、当函数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时,就叫作偶函数。当函数图像出现每一个点是关于原点进行对称的话,我们称之为奇函数。这就需要大家认真观察和分析自己画出的图像是满足哪种特点去判断。2、我们可以两个相反数去带入函数,可以得到相同的值也说明是偶函数,因为偶函数都是关于Y轴对称,所以在函数范围内都可以找到两个对称点他们与Y轴对称,而这两个点的横坐标是互为相反数,纵坐标是相等的。3、我们可以两个相反数去带入函数,可以得到两个相反数时,就说明它是奇函数,因为奇函数都是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在函数范围内都可以找到两个对称点,他们与原点对称,而这两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的。4、当两个奇函数相加结果则是奇函数,而两个偶函数相加的时候则为偶函数,奇函数相乘则为偶函数,偶函数相乘的结果则为偶函数,奇函数两者相除,偶函数两者相除,结果则都会等于一个常数,也就是偶函数。所以通过这些规律也可以轻易判断函数的奇偶性。CarieVinne 2023-07-29 20:12:381
证明题:奇函数和偶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偶函数f(-x)=f(x)奇函数g(-x)=-g(x)设f(x)*g(x)=F(x)又f(-x)*g(-x)=-g(x)*f(x)可写成F(-x)=-F(x)所以奇函数和偶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北境漫步2023-07-29 20:12:371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咋证明
设f(x),g(x)分别为奇函数及偶函数 令y(x)=f(x)g(x) 则有y(-x)=f(-x)g(-x)=-f(x)g(x)=-y(x) 因此y(x)为奇函数左迁2023-07-29 20:12:371
函数奇偶性加减乘除规律。如: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奇函数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复合函数中:如果g(x)是奇函数,即g(-x)=-g(x)==>F(-x)=f[-g(x)],则当f(x)是奇函数时,F(-x)=-f[g(x)]=-F(x),F(x)是奇函数;当f(x)是偶函数时,F(-x)=f[g(x)]=F(x),F(x)是偶函数。如果g(x)是偶函数,即g(-x)=g(x)==>F(-x)=f[g(x)]=F(x),F(x)是偶函数。所以由两个函数复合而成的复合函数,当里层的函数是偶函数时,复合函数的偶函数,不论外层是怎样的函数;当里层的函数是奇函数、外层的函数也是奇函数时,复合函数是奇函数,当里层的函数是奇函数、外层的函数是偶函数时,复合函数是偶函数。苏州马小云2023-07-29 20:12:364
奇函数×偶函数是偶函数还是奇函数?
奇函数乘偶函数是奇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也就是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函数值相等,这是属于函数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它们的图象有某种对称性的一元函数。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满足f(-x) = - f(x),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如果奇函数在x=0上有定义,那么有f(0)=0,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满足f(-x) = f(x),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如果一个函数既是奇函数有是偶函数,那么有f(x)=0,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奇函数加减奇函数是奇函数,偶函数加减偶函数是偶函数,奇函数乘奇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乘偶函数是偶函数。肖振2023-07-29 20:12:361
两个奇函数之积是
奇函数转:奇函数性质:f(-x)=-f(x)偶函数性质:f(-x)=f(x)由此可以推出: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F(-x)=f(-x).g(-x)=[-f(x)].[-g(x)]=f(x).g(x)=F(x)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数:F(-x)=f(-x).g(-x)==f(x).g(x)=F(x)奇函数与偶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F(-x)=f(-x).g(-x)=[-f(x)].g(x)=-f(x).g(x)=-F(x)两个奇函数相加减是奇函数:F(-x)=f(-x)±g(-x)=[-f(x)]±[-g(x)]=-[f(x)±g(x)]=-F(x)两个偶函数相加减是偶函数:F(-x)=f(-x)±g(-x)=f(x)±g(x)=F(x)奇函数和偶函数相加减为非奇偶函数.阿啵呲嘚2023-07-29 20:12:341
奇函数乘偶函数等于什么 有什么运算方法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奇函数。下面我整理了相关内容,来看一看吧! 奇函数乘偶函数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奇函数。此外,偶函数乘以偶函数还等于偶函数,奇函数乘以奇函数等于偶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也就是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函数值相等,这是属于函数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它们的图象有某种对称性的一元函数。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也就是对任意xEl,若f(-x)=f(x),即在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函数值相等,则f(x)称为偶函数;若f(-x)= - f(x),即对称点的函数值正负相反,则f(x)称为奇函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偶函数的图象对称于y轴,奇函数的图象对称于原点.可导的奇(偶)函数的导函数的奇偶性与原来函数相反。定义在对称区间(或点集)上的任何函数f(x)都可以表示成奇函数φ( x)和偶函数ψ(x)之和。 常用运算方法: 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u投在线2023-07-29 20:12:341
偶函数乘奇函数等于什么函数?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奇函数。偶函数乘以偶函数还等于偶函数,奇函数乘以奇函数等于偶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也就是指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函数值相等,这是属于函数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它们的图象有某种对称性的一元函数。奇偶函数的加法规则奇函数加奇函数所得函数为奇函数。偶函数加偶函数所得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加奇函数所得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是指对于一个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9 20:12:346
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等于什么函数
1.奇函数乘以偶函数结果是奇函数. 2.奇函数加上偶函数结果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证明如下: 1.设f(x)为奇函数,g(x)偶函数, 令T(x)=f(x)g(x) 由f(-x)=-f(x),g(-x)=g(x)可得 T(-x)=f(-x)g(-x)=-f(x)g(x)=-T(x) T(x)=f(x)g(x)是奇函数 2.令F(x)=f(x)+g(x) 则F(-x)=f(-x)+g(-x)=-f(x)+g(x) F(x)=f(x)+g(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铁血嘟嘟2023-07-29 20:12:331
奇函数乘非奇非偶函数等于什么?
一般情况下 奇函数*非奇非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但也有例外,比如奇函数f(x)=0对于任意函数g(x)都有f(x)g(x)=0为奇函数。瑞瑞爱吃桃2023-07-29 20:12:331
奇函数乘偶函数是什么函数
奇函数乘偶函数是奇函数,奇函数加减奇函数是奇函数,偶函数加减偶函数是偶函数,奇函数乘奇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乘偶函数是偶函数。 常用运算方法 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判断方法 判定函数奇偶性,首先要看定义域,如果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再讨论奇偶性,否则直接判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其次,奇函数满足f(x)=-f(-x),偶函数满足f(x)=f(-x)。 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 奇函数性质 1、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满足f(-x) = - f(x) 3、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 4、如果奇函数在x=0上有定义,那么有f(0)=0 5、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 偶函数性质 1、图象关于y轴对称 2、满足f(-x) = f(x) 3、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 4、如果一个函数既是奇函数有是偶函数,那么有f(x)=0 5、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西柚不是西游2023-07-29 20:12:281
奇函数乘偶函数是什么函数
奇函数乘偶函数是奇函数,奇函数加减奇函数是奇函数,偶函数加减偶函数是偶函数,奇函数乘奇函数是偶函数,偶函数乘偶函数是偶函数。 常用运算方法 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判断方法 判定函数奇偶性,首先要看定义域,如果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再讨论奇偶性,否则直接判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其次,奇函数满足f(x)=-f(-x),偶函数满足f(x)=f(-x)。 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 奇函数性质 1、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满足f(-x) = - f(x) 3、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 4、如果奇函数在x=0上有定义,那么有f(0)=0 5、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 偶函数性质 1、图象关于y轴对称 2、满足f(-x) = f(x) 3、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 4、如果一个函数既是奇函数有是偶函数,那么有f(x)=0 5、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函数共有的)bikbok2023-07-29 20:1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