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下:1、最小公倍数法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2、奇数配偶法适用条件: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3、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4、分数配平法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去分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5、代数法(又叫待定系数法)适用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配平不知从何下手的比较复杂的反应。6、观察法配平适用条件: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九万里风9 2024-04-05 16:44:08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一定要简单明了
1.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 原子数目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2.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以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为例) P + O2 = P2O5 → 4 P + O2 = 2 P2O5②奇数配偶法(以氯酸钾分解反应为例) MnO2 MnO2 MnO2 KClO3 ------- KCl + O2↑ → 2 KClO3 ------ KCl + 3 O2↑ → 2KClO3 ------- 2KCl + 3 O2↑ △ △ △tt白2024-04-05 16:44:084
配平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配平是一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遵循两个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客观事实。配平方法:1、配平系数,配平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系数。2、将单线改为双线,此为化学方程式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3、如果是溶液中发生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沉淀的,在生成的沉淀化学式右侧用“↓”号表示;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的则在生成的气体右侧用“↑”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则不用加任何符号。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在KClO3→KCl+O2↑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2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可:2KClO₃=2KCl+3O₂↑(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₂”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希腊字母delta“△”代替)。无尘剑 2024-04-05 16:44:07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技巧 从哪个元素下手 元素顺序?
如果有氧化还原反应用氧化还原法,如果反应物只有两种可以用1---X法,既设另外一个反应物质为X,然后根据元素守恒得出一个一元方程,对于其它的可以列多元方程不过比较复杂肖振2024-04-05 16:44:075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哪些
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化学中配平化学方程式所用到的方法,大家快跟着我来学习一下吧。 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 3 →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 3 前系数应配2,O 2 前配3,式子变为:2KClO 3 →KCl+3O 2 ↑,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 3 =2KCl+3O 2 ↑。 奇偶配平法 口诀: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 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 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 2 H 2 +O 2 →CO 2 +H 2 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 2 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 2 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 2 H 2 前2,式子变为:2C 2 H 2 +O 2 →CO 2 +2H 2 O,由此可知CO 2 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 2 为5,写明条件即可:2C 2 H 2 +5O 2 =4CO 2 +2H 2 O。 观察法配平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 2 O 3 +CO→Fe+CO 2 。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 2 分子,而Fe 2 O 3 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 2 分子即Fe 2 O 3 +3CO→Fe+3CO 2 ,最后配平方程式Fe 2 O 3 +3CO=2Fe+3CO 2 ,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 2 O 3 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以上是我整理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水元素sl2024-04-05 16:44:05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
初中化学该怎么学呢?我们必须先记住化学其中的知识点和方法。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 1、分数配平法: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万能配平法”,即先将化学方程式中“单质外”元素原子配平,最后再添加适当分数配平“单质”元素原子。 2、最小公倍数法: 找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计量数。 3、定“1”法: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计量数为“1”;推求其它化学式计量数。 4、奇偶配平法: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计量数。 拓展阅读:如何提高初三化学成绩 1、上课认真听讲,记录老师讲课重点,课后及时整理、复习课堂笔记。 2、每天理解背诵常用化学公式以及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相关化学方面的课外知识,拓展知识面。 4、认真完成并分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以及上课时老师讲的经典例题。 5、多做练习题,做完后认真分析试卷,找出薄弱项重点练习,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选择性作答。 6、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每次考试及练习中的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分析错误原因,在之后的学习中避免再次犯错。 学生成绩跟不上的原因分析 1.教学目标不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导致学生学习差 许多教师备课时只注重教材分析,注重完成所谓的课时教学任务,很少考虑学生实际水平,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化,如在初中化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经过预习、自学,有一定的化学基础,所以学得很好,而有些学生连最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式都不会写,常见的酸和碱在大脑中没有必备的知识贮备,何谈化学性质的学习,进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唱独角戏,一味地灌输知识,导致差生跟不上。 2.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失去持久的学习兴趣 教与学是相互制约的,实践证明学生最先开始接触化学时兴趣很浓,学习效果很好,但有些教师容易把自己对知识的思维特点转移到学生身上,忽视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把握不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1)教好每一位学生、尽最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这是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的愿望,但由于一些教师只是一味地顾及完成书本教学任务,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加之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一味追求课内损失课外补,进而加班加点,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导致学生失去持久的学习兴趣。 (2)教学是一门艺术,然而有些教师所谓性格上的温和,课堂教学中平铺直叙,讲课没有激情,导致课堂纪律松散,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教学设计不到位,不能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进而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新课程注重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增加了大量学生探究活动内容,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实验教学环节松懈,将学生探究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甚至只是讲实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评价方式单一,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数教师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化学学习的标准,将评价等同于考试和测验,将考试和测试全部集中在对知识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少数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挫伤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综上分析,造成部分学生化学学习跟不上的原因很多,但其核心都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教学设计,适当组织教学活动,并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wpBeta2024-04-05 16:44:04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如下是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一些技巧:一、零价法二、歧化反应的配平所谓其化反应,就是在化学反应当中,同一种物质既作为氧化剂,也作为还原剂。此时我们只需要分氧化剂进行配平,再按也还原剂进行配平之后,将两次所得的系数相加,可以得到该物质的系数。然后再将其他物质的系数配平,达到原子种类和原子的个数相等即可。三、逆向配平法逆向配平法主要是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其适用的情况主要是生成物当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较多。所以在进行配平时一定要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合的配平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逆向法使用的情况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具体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当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四、原子个数守恒法这种方法和数学里的解方程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不同的未知数来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系数,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其数量相等的原则,然后列出数学的方程组,通过方程组的方式令其中一个未知数为一,而求出其他未知数的数值,就可以知道原化学方程式当中各化学式的系数。五、离子电子法离子电子法主要针对的是氧化还原的离子方程式,在初中阶段作为提升的内容来讲是比较方便的,其主要的大范围应用主要在高中化学部分,但初中部分这部分内容如果同学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还是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其主要是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式电子的总数相等来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其难度较大,想要提升能力的同学可以进行自我突破,建议选择性学习。六、分步配平法分布配平法主要的应用范围为分解反应,但其具体的叙述主要是以酸性为介质的溶液进行反应时,因为酸的化学性质决定了生成水分子,所以其氧原子的个数可以以此来确定。在具体的配平中,其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建议复习的同学一定要掌握这一类的配平方法。kikcik2024-04-05 16:44:041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下:一般原子数较复杂的原子配起,如有氧元素,可先从氧原子开始。例:第一步,铁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3,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铝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2。所以从氧元素开始配。第二步,Fe3O4的系数=12/4=3,Al2O3的系数=12/3=4。第三步,根据Fe3O4和Al2O3的系数来确定Al和Fe的系数。注意事项:1、化学方程式写反应条件。一般的在等号上方标记Δ。配平系数大多不可以是可以是分数(相互之间可以约分除外)。2、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但是题目中的实验若有特定的条件,一律标注该特定条件(如加热)。3、反应单一条件时,条件一律写上面;有两个或更多条件的,上面写不下的写在下面;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tt白2024-04-05 16:44:03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一定要简单明了
对于一些常见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怎么配?如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种:(1)观察法观察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找出比较复杂的一种,推求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如:Fe2(SO4)3+NaOH-Fe(OH)3+Na2SO4Fe2(SO4)3所含原子数最多、最复杂,其中三个SO4进入Na2SO4,每个Na2SO4含有一个SO4,所以Na2SO4系数为3;2个铁原子Fe需进入2个Fe(OH)3,所以Fe(OH)3系数为2,这样就得到:Fe2(SO4)3+NaOH-2Fe(OH)3+3Na2SO4接下去确定NaOH的系数,2Fe(OH)3中有6个OH,3Na2SO4中有6个Na,所以在NaOH前填上系数6,得到: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最后把“-”改成“=”,标明Fe(OH)3↓。(2)单数变双数法如:C2H2+O2-CO2+H2O首先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并且一边为单数,另一边为双数的原子-氧原子。由于氧分子是双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总数必然是双数,所以H2O的系数应该是2(系数应该是最简正整数比),如下式中①所示:C2H2+O2-CO2+2H2O①由于2H2O中氢原子个数是C2H2的2倍,所以C2H2系数为2,如下式中②所示:2C2H2+O2-CO2+2H2O②①又由于2C2H2中碳原子个数为CO2的4倍,所以CO2系数为4,如下式中③所示:2C2H2+O2-4CO2+2H2O②③①最后配单质O2的系数,由于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总数为10,所以反应物O2的系数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2C2H2+5O2-4CO2+2H2O②④③①核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已经相等,把反应条件,等号、状态符号↑填齐,化学方程式已配平。(3)求最小公倍数法例如:KClO3-KCl+O2式中K、Cl、O各出现一次,只有氧原子数两边不等,左边3个,右边2个,所以应从氧原子入手来开始配平。由于3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6,6与KClO3中氧原子个数3之比为2,所以KClO3系数应为2。又由于6跟O2的氧原子个数2之比为3,所以O2系数应为3。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有不同版本:①最小公倍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例1配平C2H5OH+O2--CO2+H2O选择氢原子,最小公倍数为6(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骤。)②奇偶数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例2配平FeS2+O2Fe2O3+SO2第一步:选择氧原子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为奇数,配以最小数字为系数,使氧原子数变为偶数FeS2+O2--2Fe2O3+SO2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例3配平Fe3O4+COFe+CO2↑由观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个氧原子,则④归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1NH3+O2--NO+H2O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⑤代数法:设各物质系数为未知数,列出它们的关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数方程式,进行讨论。黑桃花2024-04-05 16:44:01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要举例说明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拌三丝2024-04-05 16:44:01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有关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知识在于日复一日的积累,想要了解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有关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四、氧化还原交叉配平法 氧化还原交叉配平法口诀:升价降价各相加,价变总数约后叉。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 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 五、万能配平法 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气体)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气体)(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气体)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气体)+ O2 (气体)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气体)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气体)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气体)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气体)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气体)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沉淀)+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气体)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气体) 45.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气体) 46.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气体) 47.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气体) 48.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气体) 49.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气体) 50.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气体)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气体)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新盐 5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4)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气体)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气体)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气体)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气体) 67.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沉淀)+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沉淀)+ H2O 72.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沉淀)+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沉淀)+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气体)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气体)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沉淀)+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沉淀)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沉淀) + 2NaCltt白2024-04-05 16:44:00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如下是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一些技巧:一、零价法二、歧化反应的配平所谓其化反应,就是在化学反应当中,同一种物质既作为氧化剂,也作为还原剂。此时我们只需要分氧化剂进行配平,再按也还原剂进行配平之后,将两次所得的系数相加,可以得到该物质的系数。然后再将其他物质的系数配平,达到原子种类和原子的个数相等即可。三、逆向配平法逆向配平法主要是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其适用的情况主要是生成物当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较多。所以在进行配平时一定要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合的配平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逆向法使用的情况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具体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当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四、原子个数守恒法这种方法和数学里的解方程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不同的未知数来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系数,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其数量相等的原则,然后列出数学的方程组,通过方程组的方式令其中一个未知数为一,而求出其他未知数的数值,就可以知道原化学方程式当中各化学式的系数。五、离子电子法离子电子法主要针对的是氧化还原的离子方程式,在初中阶段作为提升的内容来讲是比较方便的,其主要的大范围应用主要在高中化学部分,但初中部分这部分内容如果同学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还是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其主要是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式电子的总数相等来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其难度较大,想要提升能力的同学可以进行自我突破,建议选择性学习。六、分步配平法分布配平法主要的应用范围为分解反应,但其具体的叙述主要是以酸性为介质的溶液进行反应时,因为酸的化学性质决定了生成水分子,所以其氧原子的个数可以以此来确定。在具体的配平中,其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建议复习的同学一定要掌握这一类的配平方法。CarieVinne 2024-04-05 16:44:001
初中化学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初中化学知识点需要记忆的点非常多,但是初中化学式的配平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化学式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四)归一法 :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 1、观察法: 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往往凑效.事实上就是有目的地凑数进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这种方法对任何种类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着. 2、电荷平衡法: 这种方法对离子方程式最有用.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首先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再用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等.这种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对氧化还原方程式却太好用. 3、氧化还原法: (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最小公倍数,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确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初中化学式配平技巧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以书写碳在高温时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归纳步骤如下: ①根据反应的事实(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 C+Fe2O3──Fe+CO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 3C+2Fe2O34Fe+3CO2↑ 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②求出最小公倍数; 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 解:①从反应式看,最大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 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满足3×4=12个氧原子的同时,将Al相应增为8个,3Fe3O4中Fe相应增为9个,则整个方程式配平为: 8Al+3Fe3O4=9Fe+4Al2O3 (2)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最大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最大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观察可知,氧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数3为最大; ②将Fe2O3配上系数2,则 FeS2+O2—2Fe2O3+SO2 ③从2Fe2O3观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个,使两边Fe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数4,则 4FeS2+O2—2Fe2O3+SO2 从4FeS2观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个,要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数8,则 4FeS2+O2—2Fe2O3+8SO2 从氧元素着眼,再回到氧原子个数的计算上来。右边氧原子数为2×3+ 8×2=22个,因此,在O2前面应配上系数11, 化学方程式两边就平衡了,即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代数法、化合价升降法及新观察法等等,今后,同学们会逐步学习到。 例6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2O3+ CO-- Fe+ CO2 (2) FeS2+ O2-- Fe2O3+ SO2 (3) C2H2+ O2-- CO2+ H2O 简单的方程式(原子个数守恒) 就是在“→”的右边看原子的个数,再看在“→”的左边的同种元素中的原子个数 如果不同的话,(例如:右边的O的原子是2,左边的O的原子是3),就在右边的O的前面配3,在左边的O前配2,那左边的就是2x3=6,右边的也是2x3=6,这样就配平了。 复杂方程式的两种配平方法 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偶法,这些方法比较适合不太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中考的改革, 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比如信息迁移题所涉及的一些化学反应,学生既不熟悉,也比较复杂,配平时感到很困难,为解决这类问题,现介绍两种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一、假定法 先假定反应物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利用原子个数守恒关系推出其他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最后将各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比。 如:C21H30O2 +O2→CO2+H2O,假定C21H30O2的化学计量数为1,由C守恒推知CO2的化学计量数为21,由H守恒推知H2O的化学计量数为15,由O守恒推知O2的化学计量数为[(21×2+15-2)/2]= ,这样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为: C21H30O2+O2→21CO2 +15H2O 将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比,即得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2C21H30O2+55O2=42CO2+30H2O 二、化合价升降法 第一步:正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后,标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所有元素的价态;第二步:列出元素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数值;第二步:求出化合价升高与降低数值的最小公倍数;第四步: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数值,即得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第五步:用观察法根据原子个数守恒给化合价未改变的原子添上系数。 如:NH3+O2→NO+H2O,在这一变化过程中:NH3中氮元素由变为NO中,化合价升高数为5,O2中氧元素由2变为2,化合价降低2×2=4,5和4的最小公倍数为20;用20分别除以5和4得出NH3和NO的化学计量数都为4,O2的化学计量数为5,最后用观察法得出H2O的化学计量数为6。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 练习一、用假定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KClO3 → KCl + O2 2、 C2 H6 + O2 → CO2+ H2O 3、 Fe S2 + O2 → Fe+ SO2 4、 NH4ClO4 → N2 + CO2+ H2O+ O2 练习二、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 H2O → Fe2O3+ H2 2、 CuO+ NH3 → Cu+ N2+ H2O 3、 FeS2+ O2 → Fe+ SO2 4、 I2+ HNO3 → NO+ HIO3+ H2O豆豆staR2024-04-05 16:44:001
苏联占领中国多少万平方公里土地?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俄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积极开展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和“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务实合作取得新的重要成果。两国人文交流蓬勃发展,世代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中俄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战略协作,有力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中俄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互不存在领土要求。双方决心将共同边界打造成永久和平和世代友好的纽带,并将此作为两国关系的基石。北有云溪2023-08-15 09:44:501
离差平方和是什么?
是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中文环境中又常称均方差,是离均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用σ表示。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两组数据,标准差未必相同。公式:1、如是总体(即估算总体方差),根号内除以n(对应excel函数:STDEVP);2、如是抽样(即估算样本方差),根号内除以(n-1)(对应excel函数:STDEV);3、因为我们大量接触的是样本,所以普遍使用根号内除以(n-1)。扩展资料:标准差和离散度关系: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是表示精确度的重要指标。说起标准差首先得搞清楚它出现的目的。我们使用方法去检测它,但检测方法总是有误差的,所以检测值并不是其真实值。检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就是评价检测方法最有决定性的指标。但是真实值是多少,不得而知。因此怎样量化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就成了难题。这也是临床工作质控的目的:保证每批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虽然样本的真实值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每个样本总是会有一个真实值的,不管它究竟是多少。可以想象,一个好的检测方法,其检测值应该很紧密的分散在真实值周围。如果不紧密,与真实值的距离就会大,准确性当然也就不好了,不可能想象离散度大的方法,会测出准确的结果。因此,离散度是评价方法的好坏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指标。一组数据怎样去评价和量化它的离散度,有很多种方法:极差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即最大值-最小值(也就是极差)来评价一组数据的离散度。这一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比如比赛中去掉最高最低分就是极差的具体应用。离均差平方和由于误差的不可控性,因此只由两个数据来评判一组数据是不科学的。所以人们在要求更高的领域不使用极差来评判。其实,离散度就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因此将数据与均值之差(我们叫它离均差)加起来就能反映出一个准确的离散程度。和越大离散度也就越大。但是由于偶然误差是成正态分布的,离均差有正有负,对于大样本离均差的代数和为零的。为了避免正负问题,在数学有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绝对值,也就是常说的离均差绝对值之和。而为了避免符号问题,数学上最常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平方,这样就都成了非负数。因此,离均差的平方和成了评价离散度一个指标。方差由于离均差的平方和与样本个数有关,只能反映相同样本的离散度,而实际工作中做比较很难做到相同的样本,因此为了消除样本个数的影响,增加可比性,将离均差的平方和求平均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差成了评价离散度的较好指标。样本量越大越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算术平均值却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对此统计学上早有考虑,在统计学中样本的均差多是除以自由度(n-1),它的意思是样本能自由选择的程度。当选到只剩一个时,它不可能再有自由了,所以自由度是n-1。标准差意义由于方差是数据的平方,与检测值本身相差太大,人们难以直观的衡量,所以常用方差开根号换算回来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标准差。在统计学中样本的均差多是除以自由度(n-1),它是意思是样本能自由选择的程度。当选到只剩一个时,它不可能再有自由了,所以自由度是n-1。变异系数标准差能很客观准确的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但是对于不同的项目,或同一项目不同的样本,标准差就缺乏可比性了,因此对于方法学评价来说又引入了变异系数CV。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常常同时做为参考的依据。在直觉上,如果数值的中心以平均值来考虑,则标准差为统计分布之一“自然”的测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概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差瑞瑞爱吃桃2023-08-15 09:38:472
方差,平方差,公式,,,,,,,
若x1,x2,x3......xn的平均数为m则方差s^2=1/n[(x1-m)^2+(x2-m)^2+.......+(xn-m)^2] 方差即偏离平方的均值,称为标准差或均方差,方差描述波动程度。平方差公式:a^2-b^2=(a+b)(a-b)祝学习进步!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如果有其他问题请另发或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九万里风9 2023-08-15 09:38:441
一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千米?
1hm2=10000m2。hm2:是关于面积的公用制单位(国际单位),中文的意思表示公顷,一般用于土地面积等计算。较大的地面积的时候才会用到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比如某地区耕地面积为多少平方公里,某种植园等较大的面积为多少公顷。一公顷的地方,大约与标准的足球场面积近似。扩展资料hm2:面积的公单位(国际单位),表示公顷,一般用于土地面积的计算。比如某地区面积为多少平方公里,某种植园面积为多少公顷。一块面积一公顷的土地,大约与标准足球场近似。一般用于土地面积的计算,1公顷=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面积单位的换算公制: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0.1550平方英寸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1960平方码1公顷=15亩=10000平方米1亩=666.67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2.4711英亩1平方公里=100公顷=0.3861平方英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顷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15 09:37:131
平方米换算成公顷怎么换算
1公顷=10000平方米,因此可以将平方米数量除以10000得到公顷数量。例如,1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就是0.1公顷。还可以使用转换器来实现单位的转换,在线上有很多相应的工具可以使用,而且一般都是免费的。这样就不用自己去手动计算了,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陶小凡2023-08-15 09:37:131
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1hm2=10000m2。hm2:是关于面积的公用制单位(国际单位),中文的意思表示公顷,一般用于土地面积等计算。较大的地面积的时候才会用到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比如某地区耕地面积为多少平方公里,某种植园等较大的面积为多少公顷。一公顷的地方,大约与标准的足球场面积近似。扩展资料hm2:面积的公单位(国际单位),表示公顷,一般用于土地面积的计算。比如某地区面积为多少平方公里,某种植园面积为多少公顷。一块面积一公顷的土地,大约与标准足球场近似。一般用于土地面积的计算,1公顷=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面积单位的换算公制: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0.1550平方英寸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1960平方码1公顷=15亩=10000平方米1亩=666.67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2.4711英亩1平方公里=100公顷=0.3861平方英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顷北营2023-08-15 09:37:121
公顷和平方米有什么关系?
公顷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如下: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4、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5、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1世纪=100年 ;* 1年=365天 平年 ;* 一年=366天 闰年公顷:公顷的单位符号用表示hm2,其中hm表示百米,公顷的含义就是百米的平方(英文为square hectometer),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顷。另外公顷还可以用ha表示,是面积单位公顷(hectare)的英文缩写。国内不推荐使用ha。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米、公顷、平方公里。公顷(Hectare)为面积的公制单位(国际单位)。一块面积一公顷的土地为10000平方米,比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稍大。公制地积单位,一公顷等于一万平方米,合十五市亩。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即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规定: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也即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苏州马小云2023-08-15 09:37:121
100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平方米=100/10000=0.01公顷100平方米等于0.01公顷kikcik2023-08-15 09:37:121
3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
这个等于300公顷。3平方千米等于300公顷,也等于3000000平方米,换算关系为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单位换算就是把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后将他们之间的进位和单位一起平方。平方千米是面积的公制单位。FinCloud2023-08-15 09:37:121
45号刚每平方毫米能承载多少压力?
45号刚每平方毫米能承载200MPa左右压力,依据是根据国家标准GB/T 699-2015表5的45号钢的力学性能,按抗拉强度3倍、屈服强度1.5倍的安全系数考虑。北营2023-08-14 16:50:091
设三角形各角正切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求:相应各边的平方也成等差数列
因为 A.B.C成等差数列所以 根据公式得 2B=A+C又 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所以(A+C)正切值=(2B)正切值=90°正切值所以 答案不存在Ntou1232023-08-14 16:49:564
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产量约为多少平方米?人均为多少平方米?
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产量约为多少平方米?人均为多少立方米?阿啵呲嘚2023-08-14 16:47:0211
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产量约为多少平方米?人均为多少平方米?
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产量约为多少平方米?人均为多少立方米?铁血嘟嘟2023-08-14 16:47:0211
一个圆锥沙堆,底面积是28.6平方米,高是三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解题方法如下,虽然有点麻烦,你可以简化下思路首先需要计算圆锥沙堆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公式为:V = (1/3) * π * R^2 * h(V表示体积,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已知底面积是28.6平方米,高是3米。从底面积中解出半径:底面积 = π * R^228.6 = π * R^2解出R^2:R^2 ≈ 28.6 / π ≈ 9.1半径R ≈ √9.1 ≈ 3.02米(这里只保留两位小数,以简化计算)接下来计算圆锥的体积:V ≈ (1/3) * π * 3.02^2 * 3 ≈ 28.6 * 3 / 3 ≈ 28.6立方米要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首先将厚度从厘米转换为米:厚度 = 2厘米 * (1米/100厘米) = 0.02米路面的体积可以表示为:路面体积 = 路面长度 * 路面宽度 * 路面厚度已知沙堆的体积,可以将其用于路面铺设。因此可以将路面体积设置为等于沙堆体积:28.6 = 路面长度 * 10 * 0.02现在需要求解路面长度:路面长度 = 28.6 / (10 * 0.02) ≈ 143米因此,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可以铺约143米。u投在线2023-08-14 16:45:291
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5平方米,高1.2米。用这堆沙子在宽8米的路面上铺3厘米,要铺多长?求算式答案
设能铺x米长则:(15*1.2)/3=8*0.03*x ,解得x=25米NerveM 2023-08-14 16:45:283
工地上运来的沙堆成一个圆锥形,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1.2米。每立方米沙约重1.7吨,这堆沙一共多少吨?
12.56*1/3*1.2*1.7=8.5408北营2023-08-14 16:45:274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5平方米,高2米.用这堆沙铺在长400米、宽3米 的路面上,能铺多厚
10立米=10000000立方厘米4O0米=40000厘米3米=300厘米10000000÷(40000x300)10000000÷40000÷300≈0.8(厘米)瑞瑞爱吃桃2023-08-14 16:45:272
一个圆锥沙堆,底面积28.26平方米,高3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解:用体积相等就行了28.26×3÷3÷(10×0.02)=141.3米u投在线2023-08-14 16:45:274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12.56平方米高1.8米。用这沙堆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后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12.56*1.8/3=7.536 2厘米=0.02米 7.536/(10*0.02)=37.68苏萦2023-08-14 16:45:272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1.8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利用体积相等,12.56×1.8×1/3=0.02×10xx=37.68列式正确LuckySXyd2023-08-14 16:45:273
一个圆锥形沙堆,占地面积是30平方米,高2.8米,每立方米沙重1.6吨。 这堆沙共重多少吨?
.30×2.8×u2153×1.6=44.8此后故乡只2023-08-14 16:45:243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12.56平方米,高3米,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5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先求圆锥体积V=1/3SH=1/3×12.56×3=12.56铺的长度:12.56÷10÷0.05=25.12mardim2023-08-14 16:45:243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是0.6米,把这堆沙子铺入长4.5米,宽2米的坑内,可以铺多厚?(用方程)
设X米为坑内可铺厚度,4.5×2X=125.6×0.6解:9X=75.36X=8.373(米)苏萦2023-08-14 16:45:242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3.6平方米,高1.2米。把这堆沙装在长2米,宽1.5米的沙坑,可装多高?
1.44米meira2023-08-14 16:45:243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这堆沙在十米宽的公路上铺两厘米厚的路面,
谁关注我,我关注谁!水元素sl2023-08-14 16:45:2214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3.6平方米,高2米,将这些沙铺在一个长4米,宽2米的长方体沙坑里,能铺多
0.3,Chen2023-08-14 16:45:225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12.56平方米,高3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铺的路面长多少米?
底面半径是:12.56÷3.14÷2=2米底面积是:3.14×2×2=12.56平方米这堆沙的体积是:12.56×3×1/3=12.56立方米2厘米=0.02米铺的路面长:12.56÷(10×0.02)=62.8米圆锥形零配件的高是:(3.14×2×2×3)÷1/3÷12.56=9分米西柚不是西游2023-08-14 16:45:221
5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
5平方千米=5*1000000平方米=5000000平方米5平方千米=5*100公顷=500公顷平方公里与亩的换算?1.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2.地积单位公制的地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公顷、公亩。市制的地积单位有:亩。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公里=100公顷;1公顷=100公亩;1公亩=100平方米;1公顷=15亩;1平方米=0.0015亩;wpBeta2023-08-14 16:44:051
平方公里和平方公顷一样吗
没有“平方公顷”之一的单位!长度单位前面加上“平方”两个字,就成了面积单位,如“平方公里、平方米”等等。但是,“公顷”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前面再加“平方”是什么意思?没有这样的用法!你也可能是想比较“平方公里”和“公顷”吧!它们也不一样。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公里=100公顷ardim2023-08-14 16:44:051
5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
5平方千米=5*1000000平方米=5000000平方米5平方千米=5*100公顷=500公顷平方公里与亩的换算?1.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2.地积单位公制的地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公顷、公亩。市制的地积单位有:亩。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公里=100公顷;1公顷=100公亩;1公亩=100平方米;1公顷=15亩;1平方米=0.0015亩;肖振2023-08-14 16:44:051
平方公里和平方千米哪个大
因为:1平方千米=1平方公里所以说两种都是表示面积的单位所以两种单位的表示方法无所谓大小如果单位前面的数相同就一样大。这样解释可以吗?有异议请追问。Chen2023-08-14 16:44:052
举例说明1公顷、1平方千米各有多大?
1公顷=10000平方米 就是说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公顷1平方千米:边长为1千米(公里)的正方形面积。陶小凡2023-08-14 16:44:052
1公倾等于多少平方千米?
0.01wpBeta2023-08-14 16:44:054
240000000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千米
24000公顷,240平方千米Chen2023-08-14 16:44:052
一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公里?
uff0cuff0cuff0cuff0cuff0cuff0cuff0cuff0cuff0cuff0cLuckySXyd2023-08-14 16:44:036
一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公里
0.01平方公里。公顷指100米乘以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平方千米指1000米乘以1000米的在正方形面积,后者是前者的100倍,所以1公顷等于0.01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公顷是公制地积单位,别称,平方百米、平方公顷。左迁2023-08-14 16:44:031
1公顷等于平方公里
0.01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公里都是面积的单位,但是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公里等于100公顷,也就是说1公顷等于0.01平方公里。平方公里是一个面积单位,通常用于表示较大的面积,例如国家、城市、湖泊等的面积。平方公里的国际单位符号是km?,表示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公里的面积。苏萦2023-08-14 16:44:031
一平方公里等于多少亩多少公顷
一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公顷=1 500亩,其中,1平方千米=1百万平方米,1公顷=1万平方米,1亩=666.66666666667平方米哦~墨然殇2023-08-14 16:44:031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hi投2023-08-14 16:43:331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怎么换算
1、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换算方法:可以直接记住,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每两级之间的进制是100,平方米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制是1000000。1平方千米=1千米×1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肖振2023-08-14 16:43:331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记住1平方千米实际上就是 1000米 *1000米得到的是10的6次方也就是100万平方米瑞瑞爱吃桃2023-08-14 16:43:331
1平方千米=多少平方米是怎么算的?
很显然1千米=1000米那么求面积的时候再两边同时进行平方就可以得到1平方千米=100000平方米,即10万平方米西柚不是西游2023-08-14 16:43:331
10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10平方千米=10000000平方米本题已解答,如果满意请点击右下角采纳答案wpBeta2023-08-14 16:43:332
1平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 就是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等于1千米乘以1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bikbok2023-08-14 16:43:331
1平方千米=多少平方米
=1000000平方米,乘法运算可获得答案,1000*1000=1000000。北境漫步2023-08-14 16:43:331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000X1000=100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希望帮到你望采纳谢谢加油Jm-R2023-08-14 16:43:311
一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
算一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可以先算一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再算一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8-14 16:43:312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根据1千米=1000米可得 1平方千米=1千米*1千米=10u2076平方米。北境漫步2023-08-14 16:43:311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换算方法:1、可以直接记住,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每两级之间的进制是100,平方米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制是1000000.2、1平方千米=1千米×1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14 16:43:311
如何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试:v平方=gR
GMm/R^2=mg=mv^2/R由后面两个式子可得v^2=gR左迁2023-08-13 09:30:273
一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
1平方米=0.0001公顷。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都是常用的面积单位,三者的换算关系为: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0.01平方千米。面积单位的换算有一些面积单位,比如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亩等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公式可以相互转换。比如说1平方厘米等于100平方毫米,是因为一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平方一下,就是10的二次方,也就是100了。同样的,那么1平方分米就等于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就等于100平方分米。又由于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所以它们几个单位之间都能利用这些关系来换算。另外有一个特别的单位——亩。1公顷=15亩,反过来,1亩就约等于0.067公顷。根据这个等式,我们也可以推算出亩和以上那些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公式。mlhxueli 2023-08-13 09:28:591
公顷与平方米的换算 公顷与平方米怎么换算
1、单位换算:1公顷=10000平方米。 2、面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公制的地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公顷、公亩。市制的地积单位有:亩。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平方公里=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公顷=15亩; 1平方米=0.0015亩;铁血嘟嘟2023-08-13 09:28:591
1分地是多少平方米
一百米是多少平方米FinCloud2023-08-13 09:28:597
平方米和公顷的换算单位是多少?
1.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2.地积单位公制的地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公顷、公亩。市制的地积单位有:亩。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公里=100公顷;1公顷=100公亩;1公亩=100平方米;1公顷=15亩;1平方米=0.0015亩;ardim2023-08-13 09:28:592
27h㎡等于几分之几平方千米?
在单位里,h表示数值的话一般是表示100,英文hundred的首字母27hm2就是27平方百米的意思,其实就是指27公顷,1个平方百米是100*100=1万平方米小白2023-08-13 09:28:581
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代换公式是什么
1平方米=0.0001公顷wpBeta2023-08-13 09:28:585
27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里
27公里。因为千米俗称公里,1平方千米等于1平方公里。所以27平方千米等于27公里。公里一般指千米。千米,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长度单位,俗称公里,英文用km表示。北境漫步2023-08-13 09:28:511
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是20米深3米,现在要在它的侧面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88平方米九万里风9 2023-08-13 09:27:191
风速和风压的计算,加急!每平方米150公斤风压等于多少风速?
计算公式: 风速V=√(P/0.124) P—风压(kg) V—风速(m/s) 如题: V≈34.8(m/s)=125.2km/h韦斯特兰2023-08-12 08:46:401
(航模)如何计算飞机机翼每平方厘米的载荷?
实际翼载荷 = 重量 / 升力面积个人的经验公式:建议参考翼载荷 = 3.25 * 重量的立方根 翼载荷单位: 克每平方分米重量单位: 克 如: 2000克重的固定翼航模.建议翼载荷:3.25 * (2000 ^ 1/3) = 41 (g/dm^2)北境漫步2023-08-12 08:46:241
楼板承重5.0kN/平方米是指什么?
楼板承重5.0kN/平方米是指这块楼板每平方米能承受5000N的压力。kN/平方米是荷载单位,就是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荷载,比如:KN/㎡表示千牛每平方,是面荷载。表示每平方上有多少千牛的荷载。扩展资料:荷载单位谈到荷载单位,首先要说下荷载,指的是使结构或构件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外力及其它因素。或习惯上指施加在工程结构上使工程结构或构件产生效应的各种直接作用。常见的有:结构自重、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屋面积灰荷载、车辆荷载、吊车荷载、设备动力荷载以及风、雪、裹冰、波浪等自然荷载。另外1吨等于10千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荷载单位阿啵呲嘚2023-08-12 08:46:181
结构件承受水平方向载荷为 5g 请问这里的g是什么单位?
g是重力加速度,就是在重力影响下的加速度,值=9.8米/秒的平方。5g就是5倍重力加速度。hi投2023-08-12 08:46:111
楼板承重5.0kN/平方米是指什么?
每平方米可以承受5000牛顿的力,根据重力加速度g=10N/kg,所以可得5000N=500kg。水元素sl2023-08-12 08:46:083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高相等,体体积的比是1:9。如果圆锥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两个的体积是多少?
体积比是1:9 ,底面积比是 3:9=1:3圆柱的底面积是 24x3=72平方厘米善士六合2023-08-12 08:45:541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它们的体积和16平方分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分别是( )平方分米
12 4tt白2023-08-12 08:45:533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
28.26÷3=?(自己算)水元素sl2023-08-12 08:45:5310
自由落体的公式为S=二分之一gt平方(g为重力加速度,它的值为10m/s平方),若物体降落的高度s=125m,那么降落
解:S=1/2gt^2=5t^2=125∴t=5(s)【满意请采纳】拌三丝2023-08-12 08:4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