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求解!!大神啊!帮帮忙!!
7大鱼炖火锅2023-08-15 09:37:476
一年级数学表示时间的两种方法
时间表示方法有两种类:第一种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几时几分,就写几时几分;第二种是像电子表那样,就两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有几时就写几,再打两个小圆点,再写右边的分。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数字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如图:余辉2023-08-14 16:51:021
五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
应用题体积容积计算u投在线2023-08-14 16:49:504
四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反思五篇
数学老师要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我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以下是我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反思,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四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反思范文一:《统计》 我讲授的《统计》一节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1的资料,本节教学我精心设计,并认真备课,虽数我讲授的《统计》一节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1的资料,本节教学我精心设计,并认真备课,虽然如此,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现总结一下,为以后积累经验。 一、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很多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如:24届─28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我校近年来学生总人数的变化,沙尘暴天数的变化,两厂的产品销售情景等,供给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进取的情感。这样不仅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重视学生己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学生己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本事。 三、练习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本节知识结构的特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精心设计了三道练习题,分别为:一是基本题,经过看我校近 几年来学生人数变化统计图,发现数学信息。二是变式题,比较出示两个统计表,提问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还是选择折线统计图。三是拔高题,经过观察两厂的生产情景统计图,提问应选择哪厂投资。练习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经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使本事得到发展。此外也照顾了全班不一样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使情感得到了满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如: 一、前面导入的时间过长,导致练习时间有些仓促,造成了前松后紧的局面。 二、对于有争执的问题,如第2、3题,应让学生争辩起来,这样才更能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使学生进取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应当是仅有的几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收场。 四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反思范文二:《数学广角》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经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小组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做到: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爱憎分明的,充满着好奇心理。他们感兴趣的就会很进取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反之他们则会不予理睬。本节课中,我以明明和同学们一齐参观为线索,设计了“密码门”、“密码锁”、“握手游戏”、“穿衣搭配”等一系列活动,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简便愉快中学习数学,并在数学学习中享受着欢乐。 2、关注合作,尝试解决。 在本节资料的教学中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与学生一齐构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3、联系生活,引发思考。 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事物的作用紧密联系在一齐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 动。排列与组合具有抽象性,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仅有经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便于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方法,从而发现排列数与组合数的规律。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让学生们从生活经验中发现数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了解生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 经过学习“认识更大的数”,“线与角”,“乘法”,“图形的变换”四个单元的教学,感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是促成学生知识构成的一剂“良药”。此刻本人就对这半学期做个总结。 一、教学上 比如在教学“乘法”时,我遵循了以下教学原则: 1、复习沟通,建立联系。在教学新知识前,先复习一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验算试题,目的在于回忆已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迁移做好准备,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沟通。 2、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引出例题。 3、经过观察、探讨、交流,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本事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4、巩固知识、深化练习。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分层次掌握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再经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深化,培养学生的计算本事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 在教学完本单元后还发现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可是关,异常是计算可是关。在这部分学生中,很多是由于基础差,基础知识薄弱,有个别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可是关。 在学习“线与角”和“图形的变换”时,首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解,从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本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到有些测量不能得到结果,从中体会到图形的产生是生产、生活中测量和计算的需要。那么,学好“线与角”和“图形的变换”的有关知识,就能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实际服务,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进度上 鉴于教学中学生学习理解情景,不得不在具体教学中做了很大的教学进度调整,本来能在第十二周左右就能进行其中考试却无法如期进行。不得不重新调整教学进度和安排测试的时间。 三、提高策略 这是对这次期中反思的情景总结。在下半学期里,我将吸取经验教训,根据这次反思情景,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跟踪追进,了解其学习情景,因材施教。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求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半学期把提高上去。 善待学生,善待自我。学生的学习生涯还很长,如何让他们学会自个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知识的奥秘,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四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反思范文三 小学四年级,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可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教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教师身上。下头是我教了四年级一学年来的一些感受和反思。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并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通常不会扰乱课堂纪律。但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明白你在讲哪儿。这就要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我觉得有期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教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我还是很有期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简便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这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仅有不会教的教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提高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对此,我常给他们讲我以前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必须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四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反思范文四:《垂直与平行》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资料《垂直与平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矗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当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所以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装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貌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景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经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仅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景,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景。这样的教学不仅仅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经过分类,分层理解,既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我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本事,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一样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忙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经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本事。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平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应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我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四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反思范文五 知识掌握情景。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十分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仅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本事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必须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本事、抽象思维水平有了必须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必须的学习数学的本事。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1、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理解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必须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我,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进取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2、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仅有5、6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堂常规,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忙,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大胆争论,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恐怕学习成绩会下降。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并且有本事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本事一般,成绩有回落的可能。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本事弱,理解本事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构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构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理解本事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本事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本事,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本事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3、其他因素: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团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三、教材简析:(教材知识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德育渗透点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资料。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资料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经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构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所以,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当掌握和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资料。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一样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构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经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本事。左迁2023-08-14 16:49:501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我是用比较法Jm-R2023-08-14 16:49:502
五年级数学计划怎么写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 1)班共有学生5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光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三、教学目标及要求:(1)基础知识: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2)基本技能: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四、教学措施:(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五、教学进度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六、统计(3课时)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此后故乡只2023-08-14 16:49:501
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的复习
一、总体目标:通过期末两个星期的复习,把学生本学期所学知识系统梳理一遍,把学生遗忘的知识找回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争取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有所进步,为本学期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复习内容与目标: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简单统计、长方体和正方体、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变换。 《简单统计》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数据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目标:使学生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休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因数和倍数》复习目标:1.使学生系统掌握因数和倍数有关概念,进一步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熟练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约分、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各种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3.进一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图形的变换》复习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及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固定度数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三、复习措施:1.优生更优:对张宇、李文波、陈梦婷、李家露等优秀学生要明确应用题目的掌握层次:掌握列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以及单位“ 1”的理解。好学生多练此类题,争取优生成绩再提高。 2、李勇、杭玉洁、李玉莲、李超群、徐文豪等,这些中等学生多练基础题,使他们熟练掌握公式、定义及运用。.适当进行拓展思维的联系,为解决拓展题目做准备。 3、关注后进生,要极力做到“保中间,抓两头”。抓班级的后进生工作很重要,本年级后进生较多,像何安乐、何安琪、刘静、周威、赵佳佳等学生基础特差,对他们狠抓计算题、基础应用题和一些定义性问题。4、复习教材期末总复习的教学模式及题型。 四、复习时间与内容的安排 6.3——6.5复习《因数和倍数》 6.6——6.8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6.9——6.10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6.11——6.15复习《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6.16——6.17综合复习,根据本册内容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灵活的多为学生准备一些综合练习题目,全面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迎接考试。铁血嘟嘟2023-08-14 16:49:501
二年级数学旋转的定义
旋转基本定义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如地球绕地轴旋转,同时也围绕太阳旋转。旋转概述:1、数学中,旋转是图形运动的一种。在平面内,将某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2、也就是说旋转是物体在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的现象,因此摆动也是旋转,所以秋千、钟摆、跷跷板的运动是摆动,同时也是旋转。3、旋转还是指图形的变换,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4、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为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旋转作图步骤:1、明确题目的要求,弄清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2、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3、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对应点的找法是将各点与旋转中心连接;以旋转中心为顶点,以上述连线为一边,向旋转方向作角的另一边,使这些角都等于旋转,且使另一边长度都等于对应线段到旋转中心的长度,在这些“另一边”的端点就是对应点。4、作出新图形,按照顺序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把各点连接起来。5、写出结论,说明作出的图形。苏萦2023-08-14 16:49:481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数据的整理教案怎么写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 黄 蓝 白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人数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姓名 张三 李四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姓名 张三 李四票数 第3课时 练习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板书设计练习一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康康map2023-08-14 16:47:401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行程问题
640/5=128128-70=58陶小凡2023-08-14 16:45:085
小学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两人骑自行车沿着900米长的环形跑道行驶,他们从同一地点反向而行,那么经过18分钟后就相遇一次,若他们同向而行,那经过180分钟后快车追上慢车一次,求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4、兄妹两人同时离家去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多远? 5、马路上有一辆车身为15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马路一旁的人行道上有甲、乙两名年轻人正在练长跑,甲由东向西跑,乙由西向东跑。某一时刻,汽车追上了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了甲;半分钟之后,汽车遇到了迎面跑来的乙;又过了2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过多少秒后,甲、乙两人相遇? 6、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货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客车每小时40千米,货车到达乙地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地,问从甲地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7、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又行了8小时到达乙地。慢车还要行多少小时到达甲地? 8、两地相距380千米。有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原计划甲汽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但开车时甲汽车改变了速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出,问在相遇时,乙汽车比原计划少行了多少千米? 9、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在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镇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10、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相遇后又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客车到乙站后立即返回,货车到甲站后也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16千米。求甲乙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1、“八一”节那天,某少先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往相距17千米的解放军营房去慰问,出发0.5小时后,解放军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少先队员快2千米,再过几小时,他们在途中相遇? 12、甲、乙两站相距440千米,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从两站相对开出,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小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大车同时出发,向小车飞去,遇到小车后又折回向大车飞去,遇到大车又往回飞向小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13、两地的距离是1120千米,有两列火车同时相向开出。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48千米。在第二列火车出发时,从里面飞出一只鸽子,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向第一列火车飞去,在鸽子碰到第一列火车时,第二列火车距目的地多远? 14、两辆汽车上午8点整分别从相距21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第一辆在途中修车停了45分钟,第二辆因加油停了半小时,结果在当天上午11点整相遇。如果第一辆汽车以每小时行40千米,那么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小刚和小勇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小刚跑完全程的5/8时与小勇相遇。小勇继续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2.5小时跑完余下的路程,求小刚的速度? 16、甲、乙两人在相距90千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钟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钟跑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共相遇了多少次? 17、男、女两名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顶为A,坡底为B)。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A、B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如果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每秒5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每秒2米,下坡速度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多少米?黑桃花2023-08-14 16:45:061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行程问题应用题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题:行程问题应用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两人骑自行车沿着900米长的环形跑道行驶,他们从同一地点反向而行,那么经过18分钟后就相遇一次,若他们同向而行,那经过180分钟后快车追上慢车一次,求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4、兄妹两人同时离家去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多远? 5、马路上有一辆车身为15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马路一旁的人行道上有甲、乙两名年轻人正在练长跑,甲由东向西跑,乙由西向东跑。某一时刻,汽车追上了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了甲;半分钟之后,汽车遇到了迎面跑来的乙;又过了2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过多少秒后,甲、乙两人相遇? 6、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货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客车每小时40千米,货车到达乙地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地,问从甲地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7、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又行了8小时到达乙地。慢车还要行多少小时到达甲地? 8、两地相距380千米。有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原计划甲汽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但开车时甲汽车改变了速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出,问在相遇时,乙汽车比原计划少行了多少千米? 9、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在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镇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10、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相遇后又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客车到乙站后立即返回,货车到甲站后也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16千米。求甲乙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1、“八一”节那天,某少先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往相距17千米的解放军营房去慰问,出发0.5小时后,解放军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少先队员快2千米,再过几小时,他们在途中相遇? 12、甲、乙两站相距440千米,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从两站相对开出,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小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大车同时出发,向小车飞去,遇到小车后又折回向大车飞去,遇到大车又往回飞向小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13、两地的距离是1120千米,有两列火车同时相向开出。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48千米。在第二列火车出发时,从里面飞出一只鸽子,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向第一列火车飞去,在鸽子碰到第一列火车时,第二列火车距目的地多远? 14、两辆汽车上午8点整分别从相距21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第一辆在途中修车停了45分钟,第二辆因加油停了半小时,结果在当天上午11点整相遇。如果第一辆汽车以每小时行40千米,那么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小刚和小勇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小刚跑完全程的5/8时与小勇相遇。小勇继续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2.5小时跑完余下的路程,求小刚的速度? 16、甲、乙两人在相距90千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钟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钟跑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共相遇了多少次? 17、男、女两名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顶为A,坡底为B)。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A、B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如果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每秒5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每秒2米,下坡速度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多少米?真颛2023-08-14 16:45:061
小学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 #三年级# 导语】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的一大基本问题。行程问题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近十种,是问题类型较多的题型之一。 行程问题包含多人行程、二次相遇、多次相遇、火车过桥、流水行船、环形跑道、钟面行程、走走停停、接送问题等。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 2、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126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甲船每小时航行22千米,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甲、乙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汽车的速度是拖拉机速度的4倍,相遇时,汽车比拖拉机多行多少千米? 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960千米的A、B两地相向开出,8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4千米,求甲车的速度是多少?相遇时乙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8、某零件加工厂要加工零件1200个。第一车间每天能加工190个,比二车间每天少加工20个。现在两个车间共同加工这批零件,要加工多少天?完成时每个车间各加工了多少个? 9、自行车商店要装配2380辆自行车,甲组每天装配120辆,乙组每天装配140辆。两个组共同装配7天后,由乙组单独装配。乙组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10、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4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78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1、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现在羊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问:羊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 2、甲乙辆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来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两人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多少分钟? 4、慢车车长125米,车速每秒行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行22米,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来,那么,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 5、在3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个人同时同向并排起跑,甲平均速度是每秒5米,乙平均速度是每秒4.4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几米? 6、一个人在铁道边,听见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在经过57秒火车经过她前面,已知火车鸣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直的),声音每秒传340米,求火车的速度(得出保留整数) 7、猎犬发现在离它10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野兔,马上紧追上去,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问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 8、AB两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4:5,如果甲乙二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行使,40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行,这样,乙到达A地比甲到达B地要晚多少分钟? 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是AB全程的1/5。已知甲车在第一次相遇时行了1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一船以同样速度往返于两地之间,它顺流需要6小时;逆流8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 【篇三】小学三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两人骑自行车沿着900米长的环形跑道行驶,他们从同一地点反向而行,那么经过18分钟后就相遇一次,若他们同向而行,那经过180分钟后快车追上慢车一次,求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4、兄妹两人同时离家去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多远? 5、马路上有一辆车身为15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马路一旁的人行道上有甲、乙两名年轻人正在练长跑,甲由东向西跑,乙由西向东跑。某一时刻,汽车追上了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了甲;半分钟之后,汽车遇到了迎面跑来的乙;又过了2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过多少秒后,甲、乙两人相遇? 6、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货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客车每小时40千米,货车到达乙地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地,问从甲地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7、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又行了8小时到达乙地。慢车还要行多少小时到达甲地? 8、两地相距380千米。有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原计划甲汽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但开车时甲汽车改变了速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出,问在相遇时,乙汽车比原计划少行了多少千米? 9、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在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镇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10、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相遇后又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客车到乙站后立即返回,货车到甲站后也立即返回,两车再次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16千米。求甲乙两站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tt白2023-08-14 16:45:041
求助,Matlab利用幂级数计算指数函数e^x
Matlab利用幂级数计算指数函数e^x,可以用软件自带的taylor()泰勒级数展开函数。使用方法如下:>>syms x,taylor(exp(x))运行结果陶小凡2023-08-13 09:26:191
风的级数是怎样计算的?
一级风风速相当于0.3-1.5m/s,1.1-5.4公里/小时二级风风速相当于1.6-3.3m/s,5.5-11.9公里/小时三级风风速相当于3.4-5.4m/s,12.0-19.4公里/小时四级风风速相当于5.5-7.9m/s,19.5-28.4公里/小时墨然殇2023-08-12 08:46:351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的奇偶性》教学反思
【 #教案# 导语】“数的奇偶性”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过了质数、合数等知识,也认识了奇数、偶数概念以及特征,本节的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不难,本节课主要目标是学生对规律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在教学中积极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 准备了以下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数的奇偶性”一节内容,我的设计思路是:多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探索方法;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和趣味性。为此,我的教学目标定格为: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后,教研组组织了所有老师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既肯定了我的教学风格,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非浅。我也及时的自省,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思考。 1、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没有目的性的为了游戏而游戏,应该在游戏中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启发。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两两结对入座的游戏、翻杯子游戏、“开心乐”等三个游戏,都是结合了教学内容而安排的,第一个游戏重在感受数的奇偶性,第二个游戏重在应用数的奇偶性,第三个游戏重在解释数的奇偶性,游戏的重心最后都落到了“数的奇偶性”上,因此起到了预想的效果。 2、现行的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课前的准备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容量。本节课,教材上仅有两个活动和两个“试一试”,练习几乎没有,两个活动的探索过程也非常简单,学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课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将“翻杯子游戏”和“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进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练习,使内容更加丰满,但是练习的典型性、层次性仍然不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新课后的应用新知,不能单纯的是例题的改版,还应该有所变化,有所突破,注入新的元素,这样才能让学生灵活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练习就过于程式化,没有跳出固有的“圈”,顺向思维练得多,逆向思维练得少,学生很难推陈出新。 4、数学课上的板书必须要能诠释重点,疏通难点。我在这堂课上的板书做到了前者,而疏漏了后者。“探索整数加减法得数的奇偶性”是本节课的重点,我特意将探索结果板书罗列了出来;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完全归纳的思维过程,本是难点,但我没有把算式板书出来,就有点“空对空”的感觉了。 以上仅是我现有的一点感触,我想,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和学生的不断磨合,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等着我去解决,我会以的状态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篇二 1.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 数形结合就是用图形与数联系起来,通过图形,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用多种感觉器官充分感知,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联想。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理解数学概念,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实践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 在新课标理念下,依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让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例如:在探索前,通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补一补等活动,观察能否拼成长方形的手段来认识这一特性,避免数与数抽象枯燥的比较。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自主、平等、开放地去探索,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在做中学,做中发现创造。 3.联系生活,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篇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问题。所以在上《数的奇偶性》一课时,我觉得,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成了这节课关键。在这一点上我下了很大功夫。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学生能够感觉得到的情景——旅游。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一定去过笔架山吧!今年夏天,老师也去了一次笔架山,可不巧,海水淹没了天桥,我只好坐船上山了,这些船从北岸到笔架山,在从笔架山回到北岸,不断往返,老师选了一条船,买了往返船票(边说边在黑板上画简图),老师在回来时,想正好到达山下时,船也正好到山下,船摆渡10次后,还是11次后,我赶到山下,能正好坐上船啊? 这个问题情境,不仅展现了本节课知识,而且接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感到提出的问题也是生活的需要,这个情境中的事物,学生也很熟悉,觉得很有意思,很亲近,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兴致盎然的主动投入到思考当中来。 这个情境的创设,也正是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到数学,同时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这个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到可以应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升华——引导学生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去发现规律。 在这部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两个练习,一个是翻硬币练习。另一个是教室关灯问题,这些练习,很有生活性,不是枯燥的,而是很有情趣的,学生很用以接受,乐于思考。 在这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数的奇偶变化规律中,我设计了一个有奖游戏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去探讨问题,从而发现规律。游戏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玩过有奖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奖游戏,游戏规则是:掷色子,掷到几,就从转盘上的数下一格向前走几,走到有奖的格子奖品就归你了。 学生在游戏几次后就会发现这个游戏是不能赢得,是个*,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会很自然的在学生头脑中产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了问题,再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个问题,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生感受到思考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增强。 在应用数学中,我还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素材,设计了这样个练习: 小华买了一支铅笔,两块橡皮,付了两角钱,售货员阿姨找给他3角钱,小华知道橡皮、铅笔单价都是整角,而且铅笔是4角钱一支,他马上对售货员说:“阿姨,你把账算错了。”你知道,小华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吗? 这节课,我重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生活,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课上学生的反应很好,课后几位老师又逐一加以点评,在设计上给与了肯定,自己也进行了反思,感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应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处理好课堂生成的随机情境,加强对学生及时准确恰当的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习,不断地钻研,使自己的教学上个新台阶。Jm-R2023-08-12 08:41:171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数的奇偶性》
【 #课件# 导语】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数的奇偶性》,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一:《数的奇偶性》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愿意)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 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 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呢?100次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培养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11387+131 268+1024、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后,汇报反馈。 3、数学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 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玩游戏。) 这样玩下去,能获得奖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将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二:《数的奇偶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3、在活动中培养等毛生的观察、推理和归纳能力。 4、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规律,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盒子,奖品。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提问或列举等形式,复习奇、偶数的意义。) 活动1:数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激趣导入。 清早,笑笑第一个走进了教室,像往常一样把门打开后就去开灯,结果灯未亮,于是,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声“停电了”就走到座位上坐下。不一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了教室,看到教室里光线有些暗,都下意识地伸手去按电灯开关,却都像笑笑一样无奈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你知道第11个同学按过开关后,“开关”是打开的还是关闭了?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汇报交流。 方法:用文字列举出开、关的情况 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开、关…… 让学生数数,直观地发现第11个人按过开关后,开关是打开的。 2、增加人次,深入探究。 如果是第47个同学或第60个同学进去,用列举的方法判断“开关”的开、关情况还方便吗?你还能想出什么好方法? 3、第二次汇报交流。 投影下表: 用列表的方法启发学生总结规律并作答:当人数是1、3、5、7……的时候,开关处于开启状态,而当人数是2、4、6、8……的时候,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进来的是奇数个同学时,开关被打开;进来的是偶数个同学时,开关被关闭。因为47是奇数,开关被打开;108是偶数,开关被关闭。 (三)巩固应用。 1、看书学习并解决小船的靠岸问题。 2、解决杯子上下翻转,杯口的朝向问题。 3、举例说说数的奇偶性还能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四)活动小结。 当一个事物只有两种(运动或变化)状态时,运动奇数次后,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反,运动偶数次时,状态与初始状态相同。 活动2:探索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一)有奖游戏。 1、出示分别装有奇数卡片和偶数卡片的两个盒子。宣布游戏规则:从自己喜欢的盒子里任意抽取两张卡片,如果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为奇数,你就可以领取一份奖品。 2、游戏开始。部分学生按规则抽取卡片,并将卡片上两个数相加的算式及得数写在黑板上。上来的同学无一人获奖。 3、引发思考。 师:是你们运气不好,还是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想一想:如果继续抽下去,你们有获奖的可能吗? 4、发现规律。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发现其中的“秘密”:两个奇数相加和是偶数;两个偶数相加和也是偶数。如此抽取卡片,永远无法获奖。 5、举例验证。 6、修改游戏规则。 (1)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发现了不能获奖的原因了,那么,你能不能修改游戏规则,保证你们能够获奖呢? (新规则:在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两张卡片上数的和是奇数可获奖。) (2)请学生按修改后的规则试抽几次,并发奖以资鼓励。 (3)举例验证:奇数+偶数=奇数 (二)总结奇、偶数相加的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04、11387+131、268+1024 2、把5颗糖(全部)分给两个小朋友,能否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偶数颗糖?奇数颗呢?结果是什么? 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u投在线2023-08-12 08:41:161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十三分之四加十三分之三乘七分之十三。谢谢了。
先算乘法康康map2023-08-11 09:00:1814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1/3+2/7)*5怎么计算
(1/3+2/7)*5=(7/21+6/21)*5=13/21 *5=65/21无尘剑 2023-08-11 09:00:125
一到六年级数学所有图形的公式?急!急!急!
小学图形公式可以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来分类,具体如下:第一种:平面图形1.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S=a×h÷2。周长=三边之和,即L=a+b+c。2.圆面积=π×半径的平方,即S=π*R^2=π*D^2/4= l^2/4π ,(D:直径,l:周长)。周长=直径×π,即L=2πR=πD。3.扇形面积S=nπ*R^2/360=aR^2 ,(n:为扇形的圆心角,a:扇形的圆心角弧度制)。周长L=nπR/180+2R=aR+2R。4.正方形面积=边长的平方,即S=a^2。周长=四边之和,即L=4a。5.长方形面积S=ab。周长l=2(a+b)。6.平行四边形面积S=ah=absinx ,(a:为底,h:为高,b:是a的邻边,x:是a、b边的夹角)。周长L=2(a+b)。7.菱形面积S=ab ,(a、b为两对角线的长)。周长L=4x (x为边长)。8.梯形面积S=(a+b)h/2 ,(a,b 为上下底,h 为高)。等腰梯形面积S=csinA(a+b)/2, (c 为腰,A 是锐角底角)。9.圆环面积S=(R^2-r^2)π ,(R 外圆半径,r 内圆半径)。第二种:立体图形1.球表面积S=4*π*R^2。体积V=4πR^3/3。2.正方体表面积S=6a^2。体积V=a^3。3.长方体表面积S=2(ab+bc+ac)。体积V=abc。4.棱柱体积V=Sh, (S:为底面积,h:高)。5.圆柱表面积S=2πRh+πR^2 ,(R:底面圆的半径,h:侧面高)。体积V=Sh (S:为底面积,h:高)=πR^2 h。6.圆锥、棱锥圆锥的表面积S=πRh+πR^2, (R:底面圆的半径,h:侧面长)。圆锥、棱锥的体积V=Sh/3, (S:为底面积,h:高)。7.棱台设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1、S2,高为h,体积:V=(1/3)[S1+√(S1S2)+S2] ×h, (√ 表示平方根)。8.圆台体积V=[S+S′+√(SS′)]h÷3=πh(R^2+Rr+r^2)/3,(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拌三丝2023-08-08 09:24:101
一到六年级数学所有图形的公式?急!急!急!
★长方形周长 =(长+宽)×2 长方形面积 =长×宽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2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或 底面积×高 ★正方形周长 = 边长 × 4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 6 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三角形面积 = 底×高÷2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梯形面积 = (上底 +下底)×高÷2 ★圆的周长=∏×直径 即 C =∏d ∏×半径×2 即 C = 2∏r★圆的面积=3.14×半径的平方★环形的面积=3.14×(大半径的平方- 小半径的平方)★半圆的周长 = 圆的周长的一半 + 直径 即:∏ r + 2 r★圆柱体的表面积=2个底面积 + 侧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圆锥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3FinCloud2023-08-08 09:24:107
几何图形的几何级数公式
S=a,aq,aq^2,aq^3....aq^n (1)qS=aq,aq^2,aq^3...aq^(n+1) (2)(2)-(1)得(q-1)S=aq^(n+1)-aS=[aq^(n+1)-a]/(q-1)Chen2023-08-08 09:24:101
小学二年级数学爷爷比爸爸大36岁,比妈妈大38岁
36+38=74可桃可挑2023-08-08 09:18:0814
五年级数学方阵问题公式是什么?
五年级数学方阵问题公式如下:(1)实心方阵:(外层每边人数)2=总人数。(2)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中空方阵的人数。或者是:(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总人数÷4÷层数+层数=外层每边人数。例如,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解一先看作实心方阵,则总人数有:10×10=100(人)再算空心部分的方阵人数。从外往里,每进一层,每边人数少2,则进到第四层,每边人数是:10-2×3=4(人)所以,空心部分方阵人数有:4×4=16(人)故这个空心方阵的人数是:100-16=84(人)解二直接运用公式。根据空心方阵总人数公式得:(10-3)×3×4=84(人)康康map2023-08-08 09:13:481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目:运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目:运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跑50米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总的来说,正常人心跳60--100次/分,呼吸20次/分。360问答小学三年级数学题运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gesjawe LV92018-01-15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 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 展开满意答案warriordongLV92018-01-17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常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6~20次。女性较男性稍快2~3次。新生儿呼吸频率最快,为每分钟40-~44次,1岁时为30次,4~7岁为22次。 1,运动员可以呼吸次数略少,一般少于10次会造成缺氧。2,在重度缺氧的情况下,呼吸次数反而减少、变得微弱,一般缺氧次数可以增快。 3,重症肌无力不会导致呼吸次数减少。拌三丝2023-08-08 09:05:501
3年级数学题:一个女生运动前,1分钟心跳约( )下,呼吸约( )次.跑80米,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 )下,呼吸约( )次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总的来说,正常人心跳60--100次/分,呼吸20次/分。 一个女生运动前,1分钟心跳约( 70)下,呼吸约(70 )次.跑80米,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90 )下,呼吸约( 35)次。豆豆staR2023-08-08 09:05:471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目:跑50米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目:运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跑50米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总的来说,正常人心跳60--100次/分,呼吸20次/分。360问答小学三年级数学题运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gesjawe LV92018-01-15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 动前,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运动后,1分钟心跳约几下,呼吸约几次? 展开满意答案warriordongLV92018-01-17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常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6~20次。女性较男性稍快2~3次。新生儿呼吸频率最快,为每分钟40-~44次,1岁时为30次,4~7岁为22次。 1,运动员可以呼吸次数略少,一般少于10次会造成缺氧。2,在重度缺氧的情况下,呼吸次数反而减少、变得微弱,一般缺氧次数可以增快。 3,重症肌无力不会导致呼吸次数减少。无尘剑 2023-08-08 09:05:431
三年级数学题,运动前,1分钟心跳约多少下,呼吸约多少次
大约是70 16肖振2023-08-08 09:05:364
八年级数学: 某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m,B种布料52m,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80套
(1)0.6x+1.1(80-x)≤700.9x+0.4(80-x)≤52(2)40≤x≥365种情况:M N36 4437 4338 4239 4140 40wpBeta2023-08-08 08:59:084
小学六年级数学题
解:设语文分数为x 数学为94-x 英语为92-[94-x]=x-2得x+[x-2]=90 x=44数学=94-44 英语=44-2 语文=44 =50 =42kikcik2023-08-08 08:48:4014
小学六年级数学题
(94×2+92×2+90×2)÷2=276(分)。。。。。总分276-94×2=88(分)。。。。。。。外语276-92×2=92(分)。。。。。语文276-90×2=96(分)。。数学无尘剑 2023-08-08 08:48:315
在下面的图形加一条直线,将其分为两个三角形,4年级数学题.......
这个问题无解,直线没有宽度ardim2023-08-07 09:22:055
五年级数学,分解质因数是什么。?
16=2*2*2*212=2*2*318=3*3*230=3*2*546凡尘2023-08-07 09:15:001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为使二年级学生更好地准备语文期末复习, 无 为大家准备了2017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一 一、填空。(23分) 1、36÷4=9,这个算式读作( ),其中除数是( ),商是( )。 2、8+22=30,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 3、72÷8=9 可以表示72里面有( )个( );也可以表示72是( )的( )倍; 4、32除以8的商是( ),再乘7得( )。 5、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其中有一个( )角,两个( ) 角。 6、将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填在合适的( )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 >( ) >( ) 8、 9的3倍是( ),32是4的( )倍。 9、 妈妈今年35岁,小红今年5岁。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 ( )倍。 10、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简便算式是( ) 二、判断下面的话对吗?(4分) 1、 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 ) 2、 风车转动和拉抽屉都是旋转现象。 ( ) 3、 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 4、 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 三、选择。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 )。(5分) 1、 下面图形( )通过平移可以和 重合。 ① ② ③ 2、 96-32+28= ,正确答案是( )。 ① 29 ② 60 ③ 92 3、 36+28 ○ 6×9比较, ○ 内应填( )。 ① ② > ③ = 4、 12÷4读作:( ) ①12除4 ②12除以4 ③4除以12 5、 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 )倍。 ①3 ②4 ③5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 54÷9= 5×8= 54+6= 7÷7= 64-8= 16÷2= 7×3= 32÷8= 36÷6= 48÷6= 45÷5= 56÷8= 3×8÷4= 4×9÷6= 9×8+15= 8×7-32= 2、列式计算(9分) (1) 7个3相加,和是多少? (2) 45是5的多少倍? (3) 甲数是6,乙数是甲数的4倍,乙数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12分) 1、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并写出它们的名称。 2、在方格里画出下图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七、解决问题。(31分) 1、填一填。(6分) 二年级各班人数情况统计表 班级 男生 女生 合计 二(1) 18人 比男多7人 二(2) 比女生少4人 24人 二(3) 25人 27人 2、(5分) 把上面的萝卜平均分给5只 ,每只小兔能分得几个萝卜? 3、(5分) 4、动物园里有8只黑鸽子,24只白鸽子。(15分) 1、 白鸽子的只数是黑鸽子的几倍?(5分) 2、 一共需要多少个窝?(5分) 3、 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试着解答出来。(5分)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二 一、填一填。(20分) 1、在算式45÷5=9中,45是( ),5是( ),9是( )。 2、12÷3=4读作( )。 3、一个算式有小括号,必须先算( )。 4、用口诀“六八四十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 □÷□=□ □÷□=□ 5、一周有7天,( )周有56天;42天是( )周。 6、把3×6=18和34+38=5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7、在○里填上“+”、“-”、“×”或“÷”? 24○3=8 42○6=48 7○3=21 18○5=13 72○8=9 5○6=30 二、辨一辨。(12分) ( )1、计算9×3和27÷3用同一句口诀。 ( )2、□×5<45,□里填8。 ( )3、车轮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 )4、电梯的升降是平移现象。 ( )5、10-4×2=6×2=12。 ( )6、把12块巧克力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3块,是平均分。 三、选一选。(8分) 1、利用“三六十八”计算的算式是( )。 A.6÷3 B.6×3 C.6+3 2、把24个月饼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6盒,列式为( )。 A.24÷6=4 B.24÷4=6 C.4×6=24 3、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4、下面的图形是由平移现象得到的是( )。 A. B. C. 四、算一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54÷9= 28÷7= 9×7+5= 15÷3+2= 32÷4= 72÷8= 8×3÷2= 48÷6÷2= 2、看图列式计算。(4分) (1) □÷□=□(个) □÷□=□(束) (2) □÷□=□(盘) □÷□=□(个) 3、脱式计算。(18分) 12+3×6 70-50+20 54-6×4 56÷8+67 40+(58-21) 48÷(16÷2) 五、连一连。(哪两架飞机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把能重合的连起来。)(4分) 六、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6分) 运动项目 跳皮筋 踢足球 踢毽子 跑步 人数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跳皮筋和踢毽子的一共有( )人。 3、最喜欢跳皮筋的比最喜欢踢毽子的多(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七、解决问题。(20分) 1、18个同学跳绳,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地里有24个白萝卜,32个红萝卜,把这些萝卜平均分给8只小兔。平均每只小兔分几个? 3、教室里有8行 ,每行3张,又搬进20张,现在教室里有多少张? 4、54生租车去春游,租了6辆车,每辆车上正好有一名老师,平均每辆车上有几名学生?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三 一、听写词语。(16%)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二、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大写字母。(13%) C G Q O D B P R N M W U J V A X Y T Z F E K S H I L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4%) 四、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8%) 望( )( ) 进( )( ) 忘( )( ) 近( )( ) 五、看拼音,写句子。(16%) 1.ma ma ba xi gan jing de tai bu pu zai zhuo sha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jin nian dai jia ren te bie gao xing, shi yin We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ng ai de zhou zong li lai dao li ming cheng,he t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en yi qi guo po shui ji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造句。(10%) 1.茂盛 ── 2.越……越…… ── 七、选词填空。(5%) 发明 发生 发现 1.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 )在很早以前。 2.鲁班( )小草叶子边上有小齿。 3.瓦特( )了蒸汽机。 爱护 保护 4.同学们要( )视力。 5.人人都应该( )花草树木。 八、把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4%) 1.孔雀浑身湿淋淋的。 孔雀还在发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真清。 河水映出了岸边的青山和绿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在完整句后面的括号里打"√",加上标点,不完整的打"×"。(4%) 1.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 ( ) 2.骆驼长得很高 ( ) 3.在学校里做了一件有趣的事 ( ) 4.6月1日是儿童节 ( )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 变 形 金 刚 我有一个变形金刚,它是塑(su)料做的,长20厘(l0)米,宽3厘米,如果把它的翅膀张开,就将近7厘米宽了。变形金刚变机器(qi)人的时候,身体是白色的;当它变成战斗机时,就变成紫色的;如果把它变成火车,全身又变黑了,真有趣。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身上涂(t*)了荧(ying)光粉,夜晚关上灯后,还闪闪发光,能照亮周围3厘米以内的东西。 1.文中变形金刚可以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颜色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在原文中划出变形金刚能发光的句子。 十一、看图写话。(12%) 奶奶,赔(pei)您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四 一、听写句子4% 二、看拼音写词语10% chèng gǎn zhí xíng yǎn zòu jiān bǎng yuǎn jìn wén míng jí xiáng kuáng fēng chuán xián mì mì má má chuī xī là zhú 三、选字填空9% 诞 蜓 挺 艇 庭 1、蜻( )飞得很低,看来要下雨。 2、种子把身子( )一下,啊,他看到了光明的世界。 3、圣( )节到了,一棵站在( )院中的松树上挂满了彩灯。 辩护 辩驳 辩论 1、有人说张华可以当中队长,有人说应该让李勇当,大家展开了激烈地( )。 2、老大爷是被人冤枉(yuān wang)的,郭律师免费为他( )。 3、善于( )的小明用了巧妙的方法说服了爸爸,使他不再吸烟。 摸 摆 捡 1、我们弯下腰,( )起地上的纸屑。 2、大家一边用手( )着大象,一边议论着:这象到底有多重? 3、老师把我们做的手工作业( )在桌子上。 四、填写合适的词语6% 舒缓的( ) 凄婉的( ) 新颖的( ) 强烈的( ) 美妙绝伦的( ) 优雅的( ) 五、连一连8% 三十六计 里外不是人 ︱ 不急躁,很稳重的样子 诡计 八戒照镜 走为上策 ︱ 永远不变 恭敬 投石下水 各显神通 ︱ 对尊长严肃有礼貌 永恒 八仙过海 试试深浅 ︱ 狡诈的计策 不紧不慢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1、第六单元我们认识了许多聪明人,有巧妙回答出国王三个问题的( );有善于辩驳保住大槐树的( );有想出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 )。 2、老人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知道它的( )。老人看见( ),知道它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老人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知道( )。 3、奥地利的作曲家( ),为了让乐师们回家过圣诞节,向公爵交出了一张优雅的( ),乐声强烈的( ),深深打动了所有的听众,这首乐曲就是的《 》。 七、连句成段。5% ( )过了几天,绿色的小芽从土里钻出来了。 ( )秋天,向日葵成熟了,看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花盆,我们高兴地笑了。 ( )小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绿油油的,真可爱。 ( )春天,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向日葵。 ( )每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给向日葵浇水、上肥、锄草、捉害虫。 八、阅读理解 (一)小花猫 一天晚上,我刚想上床睡觉,一(幅、副)奇异的情景出现在我的眼前。只见我家的小花猫咪咪蹲在墙角里,(睁、挣)着两只绿灯泡似的大眼睛,(坚、竖)起一对尖耳朵,留心着周围的动静。老鼠很狡猾,在鼠洞里吱吱几声,试探一下外面有没有猫。猫注视着鼠洞,一动也不动。老鼠慢慢地从鼠洞里伸出脑袋,鬼头鬼脑地向四处张望,然后,窜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没等老鼠窜出一尺远,咪咪就扑了上去,用爪子把老鼠死死地压在下面。这时,我几乎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我想,咪咪一定会把老鼠一口吃掉。但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它并没有马上吃老鼠,只是用锐利的爪子把老鼠举起来,狠狠地往地上一摔,老鼠想趁机逃跑,没跑几步,就又被咪咪捉住了。这样一连几下,摔得老鼠半死不活,咪咪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了,它舔舔舌头,又回到墙角里,警惕地(注、住)视着鼠洞,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汉字。4% 2、猫捉老鼠的过程分成四步:等鼠→( )→( )→( )。3% 3、找出描写咪咪等鼠时的动词 _________ ________ 3%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警惕( ) 锐利( ) 5、“我想,咪咪一定会把老鼠一口吃掉。但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是指____________的意思。2% 6、“(咪咪)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句中的“战斗”是指_________。2% (二)多彩的贺卡 森林送给我绿色的贺卡,那是一片碧绿的树叶。森林祝愿我,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每一片叶子都是欢乐的歌…… 蓝天送给我白色的贺卡,那是一片洁白的云朵。蓝天呼唤我,把白云当作翅膀,变成一只飞翔的白鸽…… 大海送给我蓝色的贺卡,那是一枚蓝色的贝壳。大海嘱咐我,把贝壳变成小船,迎着风浪,把宝藏收藏…… 太阳送给我红色的贺卡,那是红霞闪闪烁烁。太阳希望我□在阳光下长大成人□把智慧献给我们亲爱的祖国□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祝福( ) 叮咛( ) 2、用直线画出有关大海送我贺卡的句子。2% 3、给短文最后一节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 4、仿写句子。5% (1)森林送给我绿色的贺卡,那是一片碧绿的树叶。 (2)果园送给我( )的贺卡,那是( )。 (3)( )送给我( )的贺卡,那是( )。 5、你打算送给谁贺卡呢?想写上什么心愿呢?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营2023-08-07 09:08:231
小学六年级数学方程题要100道(要有过程和答案)
1. 甲船载油595吨,乙船载油225吨,要使甲船的载油量为乙船的4倍,必须从乙船抽多少吨油给甲船?设从乙船抽出x吨油,则595+x=(225-x)×4 595+x=900-4x 4x+x=900-595 5x=305 x=61答:必须从乙船抽出61吨油给甲船.2.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西镇出发去东镇,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甲行30分钟后,因事用原速返回西镇,在西镇耽搁了半小时,又以原速去东镇,结果比乙晚到30分钟,试求两镇间的距离. 解:设甲第二次从西镇出发到东镇所用的时间为x小时,则 15x=10×(0.5×3)+10(x-0.5) 15x=15+10x-5 15x-10x=15-5 5x=10 x=2 代入15x=15×2=30 答:东西两镇的距离是30千米.3. 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30岁,问哥哥、弟弟现在多少岁? 解:设哥哥现在的年龄为x,则 方程两边同乘以3,得 6x-90=90-3x-x 6x+4x=90+90 10x=180 x=18 代入30-x=30-18=12 答:哥哥现在的年龄是18岁,弟弟现在的年龄是12岁.4. 小红、小丽、小强三位同学,各用同样多的钱买了一些练习本.小红买的每本是0.6元,比小强少2本,小丽买的每本是0.4元,比小强多3本,问小强买了多少个练习本?每本的价格是多少? 解:设小强买了x个练习本,则 0.6×(x-2)=0.4×(x+3) 0.6x-1.2=0.4x+1.2 0.6x-0.4x=1.2+1.2 0.2x=2.4 x=12 代入0.6×(x-2)=0.6×(12-2)=6 6÷12=0.5 答:小强买了12个练习本,每本价格0.5元.5. 粮库内存有大米若干包,第一次运出库存大米的一半多20包,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少10包,第三次运进200包,粮库还有260包,求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包?解:设粮库里原有大米x包,则 x=240答:粮库原有大米240包.6. 李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先骑一段上坡路,再骑一段平坦路,他到乙地后,就立即返回甲地,来回共用了3小时,李钢在平坦路上比上坡路每小时多骑6千米,下坡路比平坦路每小时多骑3千米.已知第一小时比第二小时少骑5千米(第二小时骑了一段上坡路,一段平坦路),第二小时比第三小时少骑3千米,那么:(1)李钢上坡路上用了多少分钟?(2)下坡路上用了多少分钟?(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1)因为上坡路比平坦路每小时少骑6千米,而第一小时比第二 小时,所以上坡路共用时间: (2)设第三小时走了x小时平坦路,则下坡路走了1—x小时,所以 6x+(6+3)(1-x)=8 6x+9(1-x)=8 6x+9-9x=8 9-3x=8 3x=9-8 所以下坡路共用60-20=40(分钟). (3)设上坡路每小时走x千米,则平坦路每小时走x+6千米,下坡路每小时走x+6+3千米,于是: 方程两边同乘以6,则 7x=4(x+9) 7x=4x+36 3x=36 x=12(小时) (千米答:上坡路共用70分钟,下坡路共用40分钟,甲乙两地相距24.5千米.)苏萦2023-08-06 10:54:401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题
1·设男生人数为x人,则女生人数为(2x+1)人3(2x+1)-x=18x=3 ,2x+1=7答:男生人数为3人,女生人数为7人2·九万里风9 2023-08-06 10:54:3210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题100道
这么多,怎么联系你墨然殇2023-08-06 10:54:216
小数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一年级数学教案3篇 在数学课中,老师要紧紧围绕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一年级数学老师离不开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支持着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数一年级数学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小数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 一 教学内容分析 《跳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同时,结合学生一些日常的活动,将解决问题的思想也渗透在计算的学习中。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 二 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看到一幅图写出四个不同算式的过程,体验和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 上体育课了,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跳绳。(课件出示) 1、同学们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说说看。 4个男生和4个女生;1个戴帽子的、7个没戴的;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 然后完成有关算式: □+□=□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你还能说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同桌合作,边说边写,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整理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说、写,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二:画一画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 1.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画画。今天,我们就和小象一起当一名小画家。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画家”卡),先看小象怎样涂方格,并帮它把算式填完整;再想还可以有哪几种不同的涂法和算式,请完成在卡片上。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并及时作出评价) 3.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又聪明又能干,不但方格涂得漂亮,而且列出了很多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再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吗?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课本35页的练一练。(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先涂方格,再列算式,然后小组再交流。不仅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还要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活动三:练一练 (通过练一练,进一步巩固新知。) 1.说一说,填一填。(1题是开放型习题,只要学生的解释、想象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2.算一算(综合练习) 3.数学游戏:找朋友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找朋友的游戏情境中,轻松的练习并巩固了9的分解与组成。】] 活动四:试一试(34页的内容) (通过“试一试”这一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1.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棒。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大家愿意吗? 2.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如8+□=□或□-4=5(教师可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试一试,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活动五:数学故事 课件出示第35页八戒吃瓜图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看图编故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好。回家后,把你今天所学的本领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小数一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 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 20+10= 10+( )=30 ( )+20=30 ( )+10=15 ( )+( )=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知识点拔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 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 1、 摆一摆,算一算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a、30+5= b、6+40= c、46-6=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价,集体纠正。 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 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 2、 看图列算式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如图: 先摆 摆出 再摆 拿走 一共 □○□=□ 还剩 □○□=□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 五、巩固与拓展 1、 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已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 2、小结 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小数一年级数学教案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二、说教学法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二)讨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10.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 36 +23 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 教研组材料 公开课说课稿 2010.3.30 3 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总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 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bikbok2023-08-06 10:52:101
四年级数学考试重要知识点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 5÷0得不到商.(无意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知识点 近似数知识点 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 方法 。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典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3、3465的位是( )位,是( )位数。“6”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 4、100里面有( )十,一千里面有( )百,10个一是( )。 5、的四位数是( ),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 ),差是( )。由( )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 )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位上是几就读( )千;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 )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数与代数 一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意义: ①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 ②能正确读、写小数。 ③能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 ④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 ⑤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 ⑥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 ⑦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 ⑧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 二.小数的运算 1.小数的加减法 ①不进位、不退位。 1.2+3.4 6.6-1.3 ②进一位、退一位。 20.6+3.7 19.1-2.7 ③连续进位,连续退位。 12.75+2.25 71.13-16.55 ④位数不同。 16.3+2.75 60-2.88 2.小数的乘法 ①一般情况。 2.8×1.1 ②乘数中间有“0”。 1.06×3.3 ③乘数末尾有“0”。 1.06×470 ④积末尾有“0”。 8.5×0.88 ⑤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0.49×0.9○0.49 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⑦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 3.小数的除法 ①除数是整数。 ②除数是小数。 ③商中间有“0”。 ④商末尾有“0”。 ⑥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⑦循环小数。 会判断循环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⑧余数问题。(把一段长3.6米的绳剪成长为0.6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 ⑨近似数。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 4.混合运算。 要求:能简算要简算。 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观察数据特点,看能否简算。 1.会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公式及运算律。 3.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方程。 4.会解以下形式的方程:(a、b、c表示常数) x+a=b x-a=b ax=b x÷a=b ax+b=c ax-b=c ax+bx=c ax-bx=c 5. 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注意方程的格式) 会找等量关系,利用等量关系准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四年级数学考试重要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考试常考知识 ★ 四年级考试必备重点知识 ★ 小学四年级数学基本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学习重点知识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6 10:52:051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练习题3000道
给你一个程序要不要!出题的铁血嘟嘟2023-08-06 10:51:586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练习题3000道
U0001f44fU0001f44fU0001f44fU0001f44fU0001f44f墨然殇2023-08-06 10:51:588
小学五年级数学练习与测试第23页小数加减法第7题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
结果是10.26kikcik2023-08-06 10:51:54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减法教学设计
瑞瑞爱吃桃2023-08-06 10:51:531
四年级数学 小数加减法练习
呃Jm-R2023-08-06 10:51:524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小数加减法计算 6.9+4
6.9+4=10.9北境漫步2023-08-06 10:51:525
4年级数学小数点加减法计算题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1、口算 2.5+0.9 = 3.6+4.9 = 5.6 4.8 = 31.6= 3.06+ 4.4 = 8.8 +4.5= 5.2 + 4.8 = 32.9=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3.64+1.48 22.32 +12.59 7.85 +11、口算 2.5 + 0.9 = 3.6 + 4.9 = 5.6 — 4.8 = 3—1.6= 3.06 + 4.4 = 8.8 + 4.5= 5.2 + 4.8 = 3—2.9=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3.64+1.48 22.32+12.59 7.85+13.6 65+6.358.24-7.58 10.21-5.59 32-14.57 48-0.26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5 元6角3分+三元零九分 1吨30千克+980千克 4米35厘米+5米70厘米10千克+4千克800克 4千米800米- 3千米50米 6千米-4千米860米一、口算。2.1+0.2= 0.3+0.7= 3.6+1.6= 7.5-0.5=3.7-0.9= 2.13-0.02= 3.51+0.2= 102+0.3=1.12-1.02= 4.5-0.01=二、火眼金睛辩对错,并且改正。(1)12.45-1.35-0.65(2)21.32-(6.32+8.3)= 21.32-6.32+8.3 = 12.45-(1.35+0.65) = 15+8.3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1)27.3+73.2+72.7(2) 585+189+215(3) 5.85-1.75-0.25(4)768-274-126(5) 5.85+1.89+2.15(6)24.8+14.6+15.4(7)42.5-22.17-7.83(8)3.8+1.37+6.2+12.63四、火眼金睛辩对错。(1)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练习题: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2)4.72+0.1-4.72+0.1=0 -----------------------------( )(3)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 )(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五、解决问题。1、某天早上气温是6.5℃,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晚上比中午降低了4.5℃,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2、妈妈买水果花了5.8元,买蔬菜花了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3、前楼中心小学的同学利用周日采集树种,第一周采集2.8千克,第二周采集比第一周的少0.13千克,两周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4、小明爸爸买了一瓶色拉油,连瓶共重3.4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重1.9千克,你知道这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瓶有多重?5、小芳去书店买书,付了30元,找回了26.4元,小芳发现售货员多找给了她21.8元,问售货员实际应该找给小芳多少钱?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6、前楼中心小学四年级男子平均身高122.8厘米,三年级男子平均身高比四年级矮14.2厘米,吴浩然是三年级二班的一名男同学,他的身高是1.26米,问吴浩然比三年级男子平均身高高多少?韦斯特兰2023-08-06 10:51:461
课程导报小学四年级数学排队的问题答案
78333333333333阿啵呲嘚2023-08-06 10:43:591
谁有课程导报期末复习合刊人教八年级数学的答案?求解答
嗯嗯,先去釆#后给你详细解答无尘剑 2023-08-06 10:43:591
我要七年级数学下人教课程导报41期答案!
啊左迁2023-08-06 10:43:572
九年级数学课程导报答案 全部哦 人教版滴
不给,抄了对你学习不好!Jm-R2023-08-06 10:43:54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课程导报第7期的全部答案最好是图片 文字也行 2014—2015学年的
我不想发给你真颛2023-08-06 10:43:391
201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程导报期末复习合刊11版部分答案
七年级数学中学生理化报,第19期至26期2016,至2017学年上册,期末复习合刊人教版。NerveM 2023-08-06 10:43:381
2010-2011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课程导报期末复习合刊16版答案
几何图形和正负数都是最重要的复习点,字母代替数字也要记熟wpBeta2023-08-06 10:43:362
课程导报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合刊答案
那么多,自己做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06 10:43:353
八年级数学课程导报第五期答案
第5期二版参考答案 12.3等腰三角形(1) 1.D. 2.C. 3.105°. 4. 75°. 5.设∠C=α,则∠B=∠CAD=α,∠BDA=∠BAD=2α,于是α+2α+2α=180°,解得α=36°.故∠ADB=72°. 6. 80°,50°,50°或50°,65°,65°或130°,25°,25°. 7.(1)∵DA= DC,∴∠A=∠ACD=30°, ∴∠CDB=60°. ∵DB=DC,∴∠B=∠DCB=60°, ∴∠ACB=90°; (2)∠ACB=90°; (3)不论∠A等于多少度(小于90°),∠ACB总等于90°. 12.3等腰三角形(2) 1.C. 2.2cm. 3.3. 4.连接CD.∵AD=BC,AC=BD,DC=CD. ∴△ADC≌△BCD.∴∠ACD=∠BDC. ∴OD=OC. 5.6. 6.证明:在DC上截取DE=DB,连接AE.则AB=AE,∴∠B=∠AEB.∵∠B=2∠C,∴∠AEB=2∠C. ∵∠AEB=∠C+∠EAC,∴∠C=∠EAC. ∴AE=EC.∴DC=DE+EC=BD+AB. 12.3等腰三角形(3) 1.150m. 2.B. 3.D. 4. 120°. 5.(1)∵△ABC为等边三角形, ∴∠B=∠ACB=60°,BC=AC. 又∵BE=CD. ∴△BCE≌△CAD(SAS). ∴CE=AD. (2)由(1)得∠ECB=∠DAC. ∴∠APE=∠DAC+∠ECA=∠ECB+∠ECA=∠ACB=60°. 6.(1)∵△ACD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 ∴CA=CD,CE=CB,∠ACD=∠BCE=60°. 于是∠DCE=60°.∠ACE=∠DCB=120°. ∴△ACE≌△DCB(SAS). ∴AE=DB. (2)由第(1)问的结论得∠CAE=∠CDB. ∵CA=CD,∠ACG=∠DCH=60°. ∴△ACG≌△DCH(ASA). ∴CG=CH.而∠DCE=60°. ∴△CGH是等边三角形. 12.3等腰三角形(4) 1.12. 2.6cm. 3. 30. 4.过点P作PC⊥OB于点C. ∵PE⊥OA,OP平分∠AOB,∴PE=PC. ∵PD‖OA,∴∠OPD=∠POA. ∵∠POB=∠POA,∴∠OPD=∠POB.∴PD=OD. ∴∠PDC=∠AOB=30°. 又∵OD=4cm,∠PCD=90°, ∴PC= PD=2 cm.∴PE=PC=2 cm. 5.(1)当∠BQP=90°时,BQ= BP. 即t= (3-t),t=1(s); (2)当∠BPQ=90°时,BP= BQ.即3-t= t,t=2(s). 故当t=1 s或t=2 s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12.3测试题 基础巩固 1.C.2.B.3.B.4.C.5.B. 6.B.提示:设∠DCA=α,则∠BCA=∠A=2α,在△DAC中,α+2α+120°=180°,解得α=20°.在△ABC中,∠B=180°-4α=100°. 7.480. 8.50°或80°. 9.15cm. 10.80.提示:△ABC≌△ADE.于是∠EAD=∠CAB,∠EAC=∠DAB.△ACE是等腰三角形. 11.在△ADE中, ∠DAE=180°-(60°+70°)=50°. ∵CA=CD,∠ADE=60°, ∴∠DAC=60°.∴∠EAC=60°-50°=10°. ∵BA=BE,∠AED=70°, ∴∠BAE=70°. ∴∠BAC=∠BAE+∠EAC=70°+10°=80°. 12.(1)∵BF=CE,∴BC=EF. ∵AB⊥BE,DE⊥BE,∴∠B=∠E. ∵AB=DE,∴△ABC≌△DEF. (2)由第(1)问可知∠GFC=∠GCF,∴GF=GC. 13.证明:连接FA, ∵AB=AC,∠A=120°,∴∠B=∠C=30°. ∵EF垂直平分AC,∴FA=FC. 于是∠FAC=∠C=30°,∠BAF=90°. 在Rt△BAF中得,∵BF=2FA.∴BF=2CF. 14.证明:∵△ABC和△AQP都是等边三角形,∴∠BAC=∠QAP=60°.∴∠BAQ=∠CAP. ∵AB=AC,AQ=AP, ∴△BAQ≌△CAP(SAS). ∴∠ACP=∠B=60°=∠BAC.∴AB‖PC. 15.过点D作DG‖AE交BC于点G.则∠DGB=∠ACB. ∵AB=AC,∴∠B=∠ACB. ∴∠B=∠DGB.∴DB=DG. ∵BD=CE,∴DG=CE. ∵∠FDG=∠FEC,∠DFG=∠EFC, ∴△FDG≌△FEC.∴DF=EF. 能力提高 1.D. 2.C.提示:两条对角线的交点P0满足条件.以AB为边向正方形内作等边三角形P1AB,则P1也满足条件.同理可作出P2、P3、P4.因此,在正方形内共可找到5个满足条件的点P(注:在正方形外还可以找到4个满足条件的点P) . 3.40°.提示:∠APQ+∠AQP=2(∠B+∠C)=2(180°-110°)=140°. 4.①②③④.提示:连接AC,由SAS知△PCA≌△PCB,于是可知PC平分等腰三角形CAB的顶角,所以PC⊥AB. 5.过点A作AG⊥DE于点G,则 AG‖BC,∠FGA=∠FEB,∠AFG=∠BFE. ∵FA=FB.∴△FAG≌△FBE. ∴FG=FE=3,AG=BE=4. 易知△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知△AG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G=AG=4.∴DF=DG+FG=4+3=7. 6.答:AB与AF,CF之间的等量关系是:AB=AF+CF. 证明:分别延长AE,DF相交于点M.则△EAB≌△EMC. ∴AB=CM,∠BAE=∠FMA. ∵∠BAE=∠FAM, ∴∠FAM=∠FMA. ∴AF=FM. ∴AB=CM=CF+FM=CF+AF.阿啵呲嘚2023-08-06 10:43:331
课程导报八年级数学第6期答案
第十二章综合测试题(一)一、精挑细选,一锤定音1.A.2.A.3.B.4.D.5.A.6.D.7.D.8.B.提示:需经过6次反射.9.B.10.C.提示:当点D在BC边上时,易证△AOP≌△CDO. 二、慎思妙解,画龙点睛11.相等.12.21∶05.13.答案不唯一,如BD=CE或∠BAD=∠CAE等.14.6cm.15.经过点(-5,- )且和横轴平行的直线(直线y= ).16.56°.提示:∵∠AED=90°-48°=42°,∴∠B+ ∠B=42°,∠B=28°,∠ACD=2∠B=56°.17.70°或20°.提示:有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18.40°.三、过关斩将,胜利在望19.解:设∠BCD=x,则∠BDC=x,∠B=∠ACB=x+15°,∠A=x-15 (∠BDC是△ADC的外角).在△ABC中,x-15+2(x+15)=180.解得x=55.于是∠B=x+15=70.故∠B的度数是70°.20.如图1.21.延长AD,BC相交于点E,则△CDE是等边三角形.在Rt△ABE中,∵∠A=30°,∴AE=2BE.设CD=x,则4+x=2(1+x).解得x=2.故CD的长为2.22.同意. 理由:∵点E在BO的垂直平分线上,∴ .∵ △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OB平分∠ABC,∴∠OBE=∠ABO=30°.∴∠OBE=∠EOB=30°.∴∠OEF=60°. 同理∠OFE=60°.∴△OEF是等边三角形.23.连接BD,AF,则BD⊥AF(或连接AF,CE,则AF⊥CE).先用HL证Rt△AFD≌Rt△AFB,再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证垂直关系24.(1)证明:连接MB,∵∠B=90°,BA=BC,∴∠A=∠C=45°.∵MA=MC,∴BM⊥AC,∠MBA=∠MBC=45°.∴∠A=∠MBA=∠MBC=∠C.∴MA=MB=MC.∵AD=BE,∴△MAD≌△MBE(SAS).∴MD=ME,∠AMD=∠BME.∵∠AMD+∠DMB=90°,∴∠BME+∠DMB=90°.∴△M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2,结论仍然成立.四、附加题25.(1)如图3,A2(5,2)、B2(4,0)、C2(6,-1);(2)P1(-m,n)、P2(m+6,n);(3)平移变换,且平移距离等于两平行线间距离的2倍.26.(1)证明:∵CD⊥AB,∠ABC=45°,∴△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CD.第十二章综合测试题(二)一、精挑细选,一锤定音1.D.2.B.3.A.4.C.5.C.6.C.7.B.提示:∠PBC+∠PCB=∠PCA+∠PCB=∠ACB=65°.8.B.提示:△ABC是等边三角形.9.C.提示:其中第②③个是正确的.10.C.提示:三角形的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或三角形的一边上或三角形外.二、慎思妙解,画龙点睛11.90°.12.13.13.30.14.6.15.(1,-1) .16.10°.17.30°,60°,90°.18.8.三、过关斩将,胜利在望19.答案不唯一,从图1中任选两个即可.20.(1)如图2;(2) .21.解:∵∠A=∠B,∴AC=BC=5.∴EC=AC-AE=5-3=2.∵DE‖BC,∴∠ADE=∠B.∴∠A=∠ADE.∴DE=AE=3.∵DE‖BC,∴∠EFC=∠FCB.∵∠FCB=∠FCE.∴∠EFC=∠FCE.∴FE=EC=2.∴DF=DE-FE=3-2=1.22.证明:如图3,连接AM,AN,∵AB=AC,∠BAC=120°,∴∠B=∠C=30°.∵ME垂直平分AB,∴BM=MA.于是∠MAB=30°,∠BMA=120°,∠AMN=60°.同理,NC=AN,∠ANM=60°.∴△AMN是等边三角形.∴MA=MN=AN.∴BM=MN=NC.23.已知:①③(或①④,或②③,或②④).证明:在△ABE和△DCE中,∵∠B=∠C,∠AEB=∠DEC,AB=DC.∴△ABE≌△DCE(AAS).∴AE=DE,即△AED是等腰三角形.24.(1)∵△ABC为等边三角形,∴∠BAE=∠C=60°.在△BAE和△ACD中,∴△BAE≌△ACD.∴AD=BE.(2)由(1)得∠ABE=∠DAC.∴∠BPD=∠ABE+∠BAP=∠DAC+∠BAP=∠BAC=60°.∴∠PBQ=30°.在Rt△BPQ中,BP=2PQ=6.∴BE=BP+PE=6+1=7.∴AD=BE=7.四、附加题25.点Q到ON的距离QB不变,这个距离是3cm.解:过点A作AC垂直于OM于点C,∵∠PAQ=30°,∴∠QAB+∠OAP=150°.∵∠O=30°.∴∠OAP+∠APC=150°.∴∠QAB=∠APC.又∵∠QBA=∠ACP,AP=AQ,∴△QAB≌△APC.∴BQ=AC.∵∠O=30°,∠ACO=90°,OA=6,∴AC=3.∴QB=3cm.26.(1)AD=BE;(2)AM+CM=BM.证明:在BM上截取BN=AM,连接CN.易证△BCN≌△ACM,得到CN=CM,∠BCN=∠ACM.∴∠NCM=∠NCA+∠ACM=∠NCA+∠BCN=∠BCA=60°.∴△CMN为等边三角形.∴MN=CM.∴AM+CM=BM.(3)AM+CM=BM.记得要采纳哦~~~~~~铁血嘟嘟2023-08-06 10:43:331
跪求40道六年级数学应用题 不要太简单 也不要太复 杂 谢谢
http://wenku.baidu.com/view/21e25a956bec0975f465e2a4.html不错的,我也读六年级苏萦2023-08-05 17:43:094
七年级数学题
设大车一次运货X吨,小车Y2X+3Y=15.55X+6Y=31解得X=4. Y=2.5此后故乡只2023-08-05 17:43:045
请问,小学五年级数学里面的,约数,是什么意思?请各位大神赐教。
约数就是因数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a称为b的倍数,b称为a的约数。在大学之前,"约数"一词所指的一般只限于正约数。约数和倍数都是二元关系的概念,不能孤立地说某个整数是约数或倍数。一个整数的约数是有限的。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05 17:41:141
指数函数级数求和 请问类似y=2^x这样的指数函数级数,有没有个通用的求和公式?
当x在级数的收敛域内,n趋于无穷大时,幂级数会收敛于某一函数,它是部分和函数(含指数n)的极限函数,所以是不含指数n的.求和函数的方法很多,比如1、豆豆staR2023-08-05 17:38:081
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83分家长意见怎么写
分数不是十分理想,接下来会督促孩子多努力,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05 17:33:352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1 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算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于分数乘法的计算:可在乘的过程中约分,也可将积的分子分母约分,提倡在计算过程中约分,这样简便。 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别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2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11×3 表示: 求3个2/11是多少? 求2/11的3倍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3、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5×1/4表示:求3/5的1/4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找单位“1”的`方法 (1)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作单位“1”。 (2)一般把“比”字、“是”字、“占”字、“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注意: 找单位“1”在分率句里找,有分率的句子称为分率句。 分率不带单位,具体数量带有单位。 2、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5的3/5是多少? 15×3/5=9 3、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 单位“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注意:(1) 乘上什么样的分率就等于什么样的数量。 (2) 乘上谁占的分率就等于谁的数量。 (3) 是谁的几分之几,就用谁乘上几分之几。 4、已知A比B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的解题方法 5、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大于1的数,积大于A。 A(0除外)乘上 小于1的数,积小于A。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5 17:32:081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本课时是第1小节分数乘法计算的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学习分数乘分数,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3.养成计算仔细、书写规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理念: 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最近胡老师家在装修房子(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提出问题:装修工人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4小时可以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学生列式解答:1/5×4=4/5 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刚才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算? 4.揭示课题: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是怎样涂的。 2.师: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小组讨论一下,1/5的1/4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3.师:从纸上可以看到,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4.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再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就是这张纸的1/20。所以,1/5×1/4=1×1/5×4=1/20(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1/5×3/4表示什么?(表示1/5的3/4是多少)你能涂色表示1/5的3/4吗?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有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2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5×3/4=1×3/5×4=3/20(板书)。 3.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归纳的出: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师: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吗?介绍蜂鸟的相关知识,出示例4。 2.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3.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重点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4.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水元素sl2023-08-05 17:31:421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力目标: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会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它?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二、探索新知 1、 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 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 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 三、 课堂总结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睁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你打算怎么做?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 2 3 4 5 6 7 8 9 10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2、熟练掌握100以内不进、不退位加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巩固100以内不进(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理所学知识,系统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计算时我们强调得最多的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整理与复习”的第一题。 学生口算后,抽一个学生汇报答案,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改错。 出示题目:6+33=93 56—20=54 67—43=4 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个地方算错了,并说说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三)拓展练习 1、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34+43时,该怎样写竖式呢?同学们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50页第4题。 检查这些小朋友写的竖式对不对,如果有错误,错在什么地方。 3、及时练习。 (1)p50第5题。 (2)p50-51第6—7题。 (四)小结概括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怎样才能提高自己计算的正确率。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 0)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图片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 开始的) 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3.出示图片。 教师:0度可以这样表示。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黑板。 1.教师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 (二)出示图片 1.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3.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 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表示:一个也没有 0 刻度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材简析:本册教材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1-20各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二年级的认识万以内的数打基础。这个阶段的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1到例3的教学内容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开端,正是牢固的掌握了数数和数的组成,才能更有助于比较数的大小和计算,所以本课的知识尤为的重要。 设计理念: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学目标: 1.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的一个一个的或一十一十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观察操作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理解100以内的组成。 教学难点:数数过程重,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教学准备:每人100根小棒,10根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一数 从9数到20,再从20数到1. 2.填一填 1个十和3个一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板书课题:数数数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1 请同学们快速整齐的从20数到100.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边数边拿,一根一根的数,数出十根用橡皮筋困一捆。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个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十根困一捆。 师:如果再接着数出九根,现在一共有几根?(29根) 29根小棒再添加一根是多少?(30根)满十根又要困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接着数到39根,再加上一根是几根?(40根)40根小棒是4捆,接着数到49,再加上一根又怎么办?(捆一捆)是多少根?(50根)为什么是50根小棒呢?如果再加4捆是多少捆?(9捆)接着数91,92,93“..99,再添1根是多少根?是几捆?(10捆)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小结:数物体的个数可以一个一个的数,还可以10个10个的数,十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学生数十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用刚才学的知识,数数可以十个十个的数,这样会比较快。数百羊图,看谁能最快的数出来。 抢答:一十一十的数,从一十数到一百;从三十数到七十;从六十数到一百。 2.教学例2 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师:拿35根小棒,你怎么拿,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 42.(39再多一根是多少?)(42根是几捆又几根?)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注意:满十根就捆成一捆)不摆小棒直接数一数,从七十八数到八十八,再数到一百。(同桌轮流数,再指名数.)问:79、89、99后面是几? 3.教学例3 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35根)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35根小棒是由3个十5个一组成的)3个十5个一组成多少?(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出示4捆又7根小棒,引导学生自己说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师说生来口答:27、46、58、分别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巩固练习 1.课本33页下面的”做一做‘指导学生板演,再说想法。填一填。 2.谁是小老师(做一做,说一说) 3.连一连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一个十一捆 10个十是一百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第一课时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5等于13,13减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10—2=8 8+1=9即:11—2=9 lo-5=5 5+3=8即: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课堂练习。 1、口算题. 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第二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loo以内的数,掌握ioo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通过复习,使生比较熟练地口算loo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loo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数的组成、顺序、比大小的课件、计数器. 复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以及加、减法。板书课题:loo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填空题: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 (3)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4)100里有( )位数,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loo.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三、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 1.看图读数、写数。(出示计数器) 分别拨45、33、60、loo四个数 (1)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2)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 2.发散练习. (1)45的`个位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 板书:15、25、35、45、55、65、75、85、9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 板书:ll、22、33、44,55、66、77、88、99. (3)60这个两位数有何特点?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 板书;10、20、30、40、50、60、70、80、90。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的数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100,三位数) 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1、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问: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十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再问:如果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如果一样大小,再看个位数,个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3.课堂练习。 课本第95页1、2、3、4补充完整。 五、复习20以内加、减口算题,100以内加减口算题。 14-5= 15-9= 16-8= 7+8= 12-5= 6+9= 11-9= 13-4= 25+3= 47-5= 34+20= 25+8= 47-9= 68-50= 85+5= 74-5= 说一说怎样算: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六、复习100以内的笔算。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应注意什么?(注意三点:①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进位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l,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只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课本第96页第7、8题补充完整。 第三课时元角分的认识 复习目的 1、使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有关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们来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板书:元角分的认识。 2.师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币 (1)说出各人民币的名称. (2)回答它们间的进率. ①1张2元可以换几张1元? ②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 ③1张1元可以换几张1角? ④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⑤1张1角可以换几张1分? (3)总结进率 (4)1元2角=( )角15角=( )元( )角 3、课本96页第9题填写完整。 二、课堂练习。 1、课本第96页第10题。 第四课时图形分类统计 复习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1.课件:位置图及对话内容、统计图. 2.实物方块。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七巧板。(课本第94页第2题图)。 (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 二、复习分类。 出示课本第94页的图形。 师:该怎么分呢? 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 三、练习巩固 1、课本97页第14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 2、课本98页第15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回答问题。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复习过程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wpBeta2023-08-05 17:29:221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下面是由我带来的“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人。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总复习。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7.常到教室做课外辅导,为学生决绝疑难问题。北有云溪2023-08-05 17:29:191
1年级数学题
999999999999+1=1000000000000豆豆staR2023-08-05 17:29:134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卡上册还是下册好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卡下册好。一年级数学口算题下册的知识点和思维训练题、练习题多一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上册的没思维训练题。苏萦2023-08-05 17:29:081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口算10000题
自己找找吧水元素sl2023-08-05 17:29:087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最大能填几
您好。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口算题最大是一般不会超过一百的呢,也就是说都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8-05 17:29:05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timune大鱼炖火锅2023-08-05 17:29:041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参考小数之家人教论坛,借鉴借鉴吧!tt白2023-08-05 17:29:02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 #一年级# 导语】口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能培养学生快速的计算,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口算熟练后有助于笔算,且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90+7= 21-10= 55-21= 80-22= 29+41= 39-35= 54-14= 43+50= 58-9= 19-5= 89-28= 69-64= 54-1= 19+1= 29-17= 60+13= 92-12= 49-5= 2+22= 63+6= 42-35= 0+96= 42-32= 62+17= 76-30= 91-70= 24+6= 85-24= 85-9= 40-2= 66+13= 35-3= 46+23= 99-92= 88-78= 93-53= 38-3= 36-13= 78+1= 55+41= 97-37= 42+8= 95-24= 91-30= 98-15= 11+9= 80-3= 95-4= 64+3= 98-4= 25+7= 62-2= 83+5= 83+10= 10+8= 2.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30-20= 5+()= 1371-70= 11-8= 11-3= 54-4= 3+()= 1446-6= 36-6= 27-7= 11-4= 9+()= 1411-4= 13-5= 18-9= 12-5= 6+()= 1312-5= 73-70= 2+90= 8+30= 4+()= 1433-3= 12-6= 17-8= 45-40= 7+()= 1450-20= 4+50= 12-7= 11-5= 4+()= 1311-5= 26-20= 93-90= 12-3= 2+()= 1412-3= 13-6= 16-8= 65-50= 8+()= 1440-60= 11-4= 37-7= 26-6= 7+()= 13100-80= 100-90= 14-9= 12-4= 5+()= 1412-4= 14-6= 50+8= 13-5= 9+()=15 6+30= 30+70= 14-7= 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26-24= 80-20= 65+24= 81-6= 26+50= 80-60= 68-31= 23-1= 62+2= 68-60= 72-30= 35-32= 50-39= 7+23= 90-3= 49-11= 87-73= 48+22= 82-16= 32-12= 90-6= 37+41= 86-82= 4+70= 45-21= 31-8= 5+11= 76-43= 42+54= 86-46= 37-32= 25+42= 52-20= 59-22= 26-1= 0+58= 61+32= 17+70= 89-46= 35+43= 89-78= 0+52= 71-57= 74-20= 93-52= 81-11= 11+81= 51-6= 56-45= 3+51= 99-31= 58-22= 23+24= 67-4= 37+21= 4.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2+70= 8+()=13 70+5= 10-8= 5+60= 53-50= 3+()=13 13+50= 15-6= 14-8= 14-5= 8+()=15 14-5= 30+4= 57-7= 11-7= 2+()=13 11-7= 60-20= 16-9= 62-60= 9+()=13 32-30= 11-5= 83-80= 10-4= 6+()=14 50-40= 39-30= 16-7= 73-70= 3+()=13 13-7= 10-6= 7+60= 13-4= 7+()=15 13-4= 62-2= 12-8= 12-5+7= 14-5+9= 13-7+6= 12-4+8= 15-8+9= 14-7+6= 11-6+5= 14-7+6= 11-2+8= 13-5+9= 15-9+4= 12-3+9= 15-9+4= 12-6+8= 16-7+5= 13-8+7= 14-6+5= 14-5+9= 13-6+5= 11-5+6= 12-4+8= 12-3+9= 15-6+7= 11-8= 11-3+7= 5.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56+20= 64+6= 65+3= 15-3= 30-3= 32+6= 29-7= 35+2= 73+4= 25+4= 43+5= 87+10= 39-3= 48-30= 95-40= 81-2= 60+8= 39+10= 76+10= 70+30= 48-9= 47-8= 52-4= 43-8= 68-9= 40-2= 27-9= 32-4= 41-2= 38-9= 50-8= 63-9= 37-8= 56-20= 88-9= 75-9= 92-3= 42-7= 71-6= 58-10= 47-8= 26-7= 52-3= 69-10= 63-5= 80-2= 36-9= 78-4= 65-8= 99-9= 72-2= 45-9= 86-8= 96-2= 24-9= 40-2= 46-9= 43-4= 18-2= 38-8= 35+5= 85+2= 59-4= 78+10= 82-5= 64+6= 32+7= 49-5= 63+3= 84-2= 60-4= 11+20= 45-3= 30+8= 60-7= 25+4= 36-5= 84+4= 52-3= 71+9= 88-4= 76+0= 93-3= 18+5= 70-5= 56+20= 64+6= 65+3= 15-3= 30-3= 12+6= 29-7= 33+2= 3+40= 15+4=LuckySXyd2023-08-05 17:29:011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口算题
20+5= 64-32= 87-72= 88-8= 48-29= 62+26= 86-77= 39-36= 75+24= 51+27= 8+91= 24+43= 13+74= 89-53= 74-55= 80+18= 6+67= 1+18= 93-33= 55+5= 100-57= 34+53= 23-17= 76-65= 72+23= 43+42= 75-14= 40-33= 68+15= 10+32= 76+14= 64-4= 62+32= 83-62= 68-11= 78-15= 69-8= 10+15= 50+16= 98-44= 2+94= 76+4= 65+9= 21+5= 100-56= 29+67= 34-16= 36+49= 39-23= 95-83= 45+13= 82+13= 17+43= 13+55= 93-38= 91-37= 59-54= 73+23= 78-57= 4-1= 95-26= 68-44= 84+1= 57+19= 71-17= 3+67= 39+9= 9+5= 54+46= 90-29= 22+38= 52-11= 89-42= 27-14= 33-9= 44-28= 29+30= 58-8= 8+10= 83-31= 12+7= 50-19= 74-68= 58+16= 18+56= 27+70= 53-4= 79-32= 24+49= 23-10= 20+26= 45-43= 21+35= 34-13= 65-23= 48+7= 27+34= 100-28= 2+55= 89-67= 37+47= 44-31= 5+48= 42+2= 59+3= 96-43= 48-7= 16-14= 92-63= 17+1= 30+41= 48-47= 50+18= 67+12= 53+22= 63+10= 65-21= 16+70= 59-38= 23+24= 46-29= 23-6= 8+72= 12+58= 80-6= 9+54= 99-45= 68-6= 51-49= 7+5= 59-5= 32-1= 2+75= 81+18= 92-83= 95-75= 24-3= 39-13= 17+3= 78+4= 81-2= 72+10= 55-16= 74-49= 70+26= 26+50= 69-29= 39+45= 80-61= 83+7= 45-35= 29+24= 72+7= 48+27= 60-29= 21+55= 1+35= 31-20= 71+25= 94-25= 23+41= 20+55= 43+1= 68+6= 57-44= 97-7= 50+23= 83-22= 25+58= 49+25= 46-28= 47-6= 5+91= 66+34= 61-55= 15+77= 29+68= 60+6= 2+61= 50+20= 29+71= 12+17= 86-38= 51-33= 68+20= 92-58= 94-39= 47-29= 11+87= 41-11= 86-73= 91-73= 97-38= 97-34= 44+5= 11+66= 73+26= 41+34= 9+57= 94-54= 20+20= 97-62= 2+81= 65+24= 44-37= 43+53= 4+20= 69+31= 8+6= 45+40= 55-54= 87-34= 49+49= 73-37= 62-3= 25+45= 84-50= 79-68= 84-71= 13+84= 17+46= 80-66= 13-4= 39+55= 80-70= 16+71= 74-33= 33+25= 94-81= 94-47= 93-68= 51-11= 64-11= 31+27= 76-14= 65-50= 99-71= 90-38= 88-10= 51-3= 43+23= 65+12= 99-14= 62+3= 43+41= 4+76= 63-24= 20+33= 20+53= 56+14= 92-49= 75-6= 81+1= 19+76= 9+23= 19+10= 98-86= 52+28= 96-41= 65+2= 37+47= 25+10= 80+1= 61-48= 100-89= 84-10= 7+36= 61+9= 57-19= 33-15= 9+16= 75+13= 61-25= 4+35= 66-45= 52-5= 12+2= 21+25= 27+68= 16+68= 27+34= 62-61= 46-4= 83-35= 90-89= 58-33= 71-58= 16+84= 50-42= 90+3= 45+55= 73+15= 68-52= 68+15= 49+30= 43-30= 45+17= 43-27= 80-54= 91-25= 20+75= 79-56= 79+8= 99-29= 36+64= 59+37= 19+56= 7+35= 4+54= 33+55= 34+8= 68-9= 35+46= 59-36= 57+15= 34+13= 59-27= 94-34= 59-13= 67+19= 90-33= 99-22= 20+16= 27+45= 98-63= 64+17= 50+11= 49+31= 37+55= 94-20= 91+2= 78+11= 34+24= 92-40= 17+43= 95-75= 86-26= 98-92= 39-15= 54-46= 81-9= 30+12= 69-3= 16+43= 54-5= 74-70= 58+13= 45+36= 79-68= 92+3= 16+7= 45+21= 63-39= 31+28= 11-6= 65-39= 48+51= 23+36= 62+12= 51+25= 23+28= 83-35= 8+81= 90+9= 27-12= 79+6= 25+75= 35+27= 41+39= 10+34= 65-17= 91-20= 84+3= 57-46= 14+12= 57+31= 45+45= 92-79= 79-65= 34+65= 80-20= 84-38= 72-4= 38-15= 87-31= 41-21= 55-39= 60+22= 35+53= 20+22= 50+9= 60+16= 33-3= 56-6= 15-11= 47-22= 68-57= 90-5= 69-36= 96-90= 81+2= 10+3= 15+83= 18+3= 72-30= 81+14= 71-69= 33+30= 47+34= 50+36= 72-6= 99-65= 27+71= 8+23= 32+65= 82+6= 89-51= 19+12= 55-21= 20-6= 48+18= 98-25= 8+57= 45-35= 7+46= 71-20= 74+24= 25+6= 13+41= 87-16= 65-4= 5+15= 93-13= 7+61= 18+28= 46-41= 53+3= 90+5= 58-47= 31+4= 29+54= 38-20= 76-65= 67-64= 95-14= 68-55= 81-25= 57+5= 15+42= 23-9= 50-24= 32+14= 61+27= 68-26= 12+76= 28-22= 42+49= 69-30= 92-2= 67-56= 20+59= 47+22= 86+12= 55-15= 2+73= 100-10= 19+49= 58+28= 48-16= 98-11= 88+4= 64-42= 31-3= 90-5= 39+28= 9+2= 21+37= 14+13= 58+29= 100-58= 17+59= 54+25= 28+48= 28+34= 35+35= 42-27= 21+37= 60+6= 100-7= 66+30= 29-14= 37+45= 98-96= 48+7= 66-63= 38+38= 80-33= 79-55= 33+41= 75-63= 51-25= 84-53= 84-31= 46-7= 82-50= 93-21= 82-27= 2+45= 23+64= 82+15= 16+21= 58-46= 4+20= 34-18= 59+5= 84-74= 5+31= 11+46= 43-7= 25+73= 57+35= 69-11= 75-29= 68-25= 52+43= 32+49= 59-35= 14+42= 14+3= 2+3= 77+9= 76-57= 28+28= 55+21= 27+69= 48+16= 28+53= 65-17= 70-47= 83-76= 52-1= 27+39= 19-15= 1+81= 76-58= 83-40= 90+6= 61-3= 50-19= 51-27= 89-56= 89-10= 12+52= 87+3= 56+9= 54+1= 87+5= 89-70= 43+32= 2+48= 22-10= 22+62= 91-57= 44-32= 90-87= 87+11= 64-42= 8+6= 83-23= 8-3= 14+38= 25+72= 78-16= 9+82= 61+29= 82-35= 19+72= 17+28= 8+31= 53+33= 64-61= 71-68= 32+18= 86-30= 8+91= 83-82= 34+50= 24+18= 99-41= 77+9= 76-12= 78+2= 96-31= 25+8= 20-8= 65+21= 17+40= 65+25= 9-5= 37-32= 41+39= 89-88= 74-33= 79+8= 36+22= 92-66= 91-11= 58-12= 61+25= 42+20= 92-36= 80-2= 65-59= 33+58= 100-44= 32+64= 48+13= 39-4= 96-38= 57+13= 89-54= 18-1= 24+53= 91+1= 43+33= 100-71= 79-35= 100-64= 33-30= 65+34= 3+49= 14-1= 76+22= 88-32= 25+29= 96-27= 38+35= 57+41= 75-15= 54+31= 60-4= 95-52= 12+54= 85+6= 88-47= 36+17= 8-3= 41-8= 9+35= 59+17= 35-15= 27+55= 98-71= 84-76= 4+16= 63-5= 88-10= 47+35= 93-8= 56-1= 35+20= 6+7= 41+2= 83+13= 24+42= 19-17= 46-9= 67-30= 20+1= 56+16= 74+15= 48-25= 33-17= 71-58= 14+14=北有云溪2023-08-05 17:29:011
求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口算练习题?
35+64 77+12 53+6 81-35 54+12 12-9 62-47 45+54 36-8 74+7 49-44 73-25 55+34 36+48 79-59 80-45 76-21 90-73 45-23 98-89 95-69 78+3 81-7 99-64 66-48 21+54 59-41 98-13 54+31 79-11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5 17:28:596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
8+3= 9+3= 6+4= 7+9= 5+8= 4+8= 6+8= 4+3 13+21= 61+21= 36+41= 97+45= 52+40= 931+26= 81+53= 37+49= 9+58= 40+52= 49+78= 62+84=meira2023-08-05 17:28:572
一年级数学一卡通下册答案悦然口算题卡4+9=6()
4+9=6+7余辉2023-08-05 17:28:573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口算题
12-311-915-613-714-813-518-9陶小凡2023-08-05 17:28:563
一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
口算本大鱼炖火锅2023-08-05 17:28:5212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大全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大全如下: 5+4= 7+5= 14+4= 5+8= 20-5= 12-6= 9-3= 10-6= 5+2= 16+2= 8-3= 4-0= 7+6= 6+5= 5-5= 20-7=北有云溪2023-08-05 17:28:512
小学一年级数学什么叫平十法和破十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什么叫平十法和破十法 1. 平十法又称为凑十法,意思就是将20以内的数字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小学一年级学生所熟悉的十加几的题目,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例如9+7的计算,首先要将7分成1和6,因为9凑十正好缺1,所以要分出7当中的1。因此9+7,就应当用两步分解计算9+1=10、以及10+6=16,最终算出9+7=16 因此,要让孩子记清楚“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这几个口诀。 2. 破十法是指当个位数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例如16-9 ,首先要把16分成10和6,当破十法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即用10减去9,把10-9算出的1再与前面的6加到一起,得出最终结果1+6=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破十法怎么算 因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很熟了,所以用破十法来算。举例说明:13-6这道题,先把13分成3和10,然后用10去和6相减,把10-6得到的4再与前面的3加到一起( ),现在比较提倡想加算减。 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破十法。 举例说明:17-9这道题,先把17分成10和7,然后用10去和9相减,把10-9得到的1再与前面的7加到一起。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13-7平十法的演算法 平十法 7分成4和3,先用13-3=10,再用10-4=6 所以,13-7=6 小学一年级数学一般都学什么?一年级数学?? 懦颇想往更深层次的学习 不忘激励和馈赠祖国同胞。他在1980年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吐玫滋 绷能不能在网上学呢? 他们拥有诸多物质财富,而精神上却处于赤贫。允胺 小学一年级教的扩十法和平十法怎们算 99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O十O=4 0+4=4 1+3=4 2+2=4 3+1=4 4+0=4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7=5十()=()-1=() ()=()-() 7=5十(2)=(8)-1=(1)+(6)=(3)+ (4)=(9)-(2)=(10)-(3) 小学一年级破十法98-63 小学一年级破十法98-63 98-63 =98-60-3 =38-3 =35Ntou1232023-08-04 11: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