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那个什么F-f=ma是怎么推出来的?
这个式子大概应该写成(F-f)/m=a,受到的力F减去阻力f再除以质量就等于加速度a。(加减中注意阻力f的方向是正还是负,结果是不一样的)Jm-R2023-08-02 14:50:224
高一数学概率类题目,求田忌赛马的获胜概率?
1.双方都随意排马的顺序的话,田忌赢的概率是1/6. 就是田忌自己的那种方法。2.如果田忌知道齐王先出上等马,那么采取措施就是他会出下等马应战,那么相当于是齐王的BC对田忌的bc,田忌会赢的概率,那么就是1/2.豆豆staR2023-08-02 10:32:291
高一物理运动学问题
什么物理意义?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2 10:30:176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基本公式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 sinα cos(2kπ+α)= cosα tan(2kπ+α)= tanα cot(2kπ+α)= 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 —sinα cos(—α)= cosα tan(—α)= —tanα cot(—α)= —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 —sinα cos(2π—α)= cosα tan(2π—α)= —tanα cot(2π—α)= —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以上k∈Z) 【拓展】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解题思路 第一:三角函数的重要性,即使你高一勉强过了,我希望你能在暑假好好学习三角函数知识。 第二:任意角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公式,切化弦公式以后一会常用到,恒等式公式整合了正余弦之间的关系。诱导公式就是一个BUG不用管它,能记住多少算多少,通用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奇偶的辨别是PI/2的整数倍的奇偶决定。 第三: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首先要明白三角函数线的知识,虽然考试不会涉及不过对于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的绘制提供了直观的理解。三角函数的草图一律用五点作图法。三角函数的性质包括最值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三角函数的这五个性质必须好好把握。 第四:正弦函数。这里主要是从基本初等三角函数变换成初等三角函数。Asin(wt+y)+c。关于各个数值的含义你以后会在高中物理中的交流电理论或是简谐振动理论里学习。其中的初相位和圆频率之间的先后变换所产生的"关系必须弄清楚,这里经常会弄错还希望你能注意。 第五:余弦函数。和正弦函数一样,不过还有涉及到余弦的便会涉及到向量的数量积。其实在物理学的功的定义中便接触了。 第六:正切函数。注意它的间断点和周期与正余弦函数的差别。最重要的还是切化弦吧,还有就是直线斜率和正切的关系。 第七:余切,正割,余割,反三角函数,球面三角函数你接触一下吧。虽然高中基本不用对于你的学习还是有好处的。 第八:三角恒等变换。这里是三角函数的难点和重点。八个C级要求这里占了两个。再加上数量积一个,C级要求的三角函数就占了3个。主要思路:变角变名变次数。主要公式:两角和与差公式,二倍角公式及其推论(降幂扩角,升幂缩角),辅助角公式。 第九:两角和与差公式。这个公式如果你不会用,那请好好学。总共六个公式。记住之间正负号和函数的位置。很好记忆的。 第十:二倍角公式。二倍角公式三个。余弦公式中比较复杂,以及由它推导出来的降幂公式升幂公式也是变换的重点。 第十一:辅助角公式。这个其实是两角和函数的逆运算。它的出现频率却不低于二倍角函数,故特引起重视。 第十二:其他变换公式。万能代换就是一个bug,由半角公式推导而来。积化和差和差化积高中应用不多,大学就很重要了,最基本的极限理论就得用到它。三角公式繁多还有其他不列举。 第十二:解三角形。两个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优美公式勾股定理不要遗忘哦。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的方法应该要掌握至少七种吧。 第十二:三角函数的导数。记住三个公式就可以了。 第十三:三角函数的应用。物理问题一般使用正余弦函数居多。实际问题或者是几何问题一般是正切函数居多。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求导公式整理 (sinx)" = cosx (cosx)" = - sinx (tanx)"=1/(cosx)^2=(secx)^2=1+(tanx)^2 -(cotx)"=1/(sinx)^2=(cscx)^2=1+(cotx)^2 (secx)"=tanx·secx (cscx)"=-cotx·cscx (arcsinx)"=1/(1-x^2)^1/2 (arccosx)"=-1/(1-x^2)^1/2 (arctanx)"=1/(1+x^2) (arccotx)"=-1/(1+x^2) (arcsecx)"=1/(|x|(x^2-1)^1/2) (arccscx)"=-1/(|x|(x^2-1)^1/2) ④(sinhx)"=coshx (coshx)"=sinhx (tanhx)"=1/(coshx)^2=(sechx)^2 (coth)"=-1/(sinhx)^2=-(cschx)^2 (sechx)"=-tanhx·sechx (cschx)"=-cothx·cschx (arsinhx)"=1/(x^2+1)^1/2 (arcoshx)"=1/(x^2-1)^1/2 (artanhx)"=1/(x^2-1) (|x|<1) (arcothx)"=1/(x^2-1) (|x|>1) (arsechx)"=1/(x(1-x^2)^1/2) (arcschx)"=1/(x(1+x^2)^1/2)墨然殇2023-08-02 10:29:491
三角函数公式高一
高一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 = sinAcosB+cosAsinB.sin(A-B) = sinAcosB-cosAsinB.三角函数内容在高中,被誉为是公式最多的章节。的确,公式再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接下来的内容,将由基础公式,图解记忆,章节汇总+思维导图构成,一同学习三角函数!三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有: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是: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s)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数学上最常用弧度制,下同)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三角函数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它的两个边的比值相关联,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公元五世纪到十二世纪,印度数学家对三角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尽管当时三角学仍然还是天文学的一个计算工具,是一个附属品,但是三角学的内容却由于印度数学家的努力而大大的丰富了。三角学中”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就是由印度数学家首先引进的,他们还造出了比托勒密更精确的正弦表。bikbok2023-08-02 10:29:461
高一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二英语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我为你推荐英语必修二知识点 总结 ,一起看看吧! 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Unit3 Computers 一、重点 短语 1. in common 共同的in common with 和…一样 We have much/a lot /nothing /little /something in common.我们有很多/没有/几乎没有/有一些相似之处。 2.put… in order把…排序 in order按顺序; 整齐out of order次序紊乱;(机器等)失灵; 出故障 3. compare …with…把…与…想比 compare …to… 把…比作… compared with与…想比 4. over time 久而久之 5.begin as作为…开始 6.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科技革命 7. from then on. 从那时起 from now on 从现在起 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 9. in size and in brainpower 在体积和脑容量上 10.as a result结果as a result of作为…的结果 11. go by(时间)流逝,过去 pass by经过 12. human beings, human race, mankind人类 13. provide sb. with sth.= provide sth. for sb.给某人提供某物 14.be filled with充满 14. a life of high quality高质量生活 15. in reality事实上16. be crazy about…痴迷于,醉心于 17. do research into 进行…的研究 18. have a good shot for a goal. 好好地射一个球 19. a devoted friend一个忠实朋友 20. be connected with …与…有联系 21. get together 聚会 22.make up 组成,构成 be made up of由…组成;编造;弥补 make up for;化妆 23.in the early 1960s在20世纪 60 年代早期 24. on the football team在球队中 25. come true 实现,达到 My dream comes true.我梦想成真。 realize one"s dream 实现梦想 26. in a way=in one way=in some ways从某种程度上说,从某些方面来说 in the/one"s way挡路,碍事 on the/one"s way to …在去…的路上 in this way用这种 方法 by the way 顺便提一下 by way of London 途经伦敦 lose one"s way 迷路, 迷失方向 in no way绝不 27. after all毕竟,终究 in all=in total总共 above all尤其重要的是,首先 first of all首先,起初 not at all根本不,一点也不 all in all 总之 28. by oneself=on one"s own独自 29. watch over 看守,照管,监视 30.mobile phone手机 31. with the help of在…的帮助下 32. what"s more=in addition 更重要的是,而且,另外 二、重点句型 1. …it nearly took two hundred years before I was built as an analytical machine… 差不多到了200年之后我才被做成分析机。 It takes/took/be+时间段+before… “多久之后才…” 2. As time went by. 随着时间的推移。 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一、重点短语 1. decrease减少,降低 decrease by 减少了 decrease to减少到 increase by/to增加了/到 2. endangered animals濒临危险的动物 in danger of有…的危险;垂危 out of danger脱离危险 3. die out 逐渐消失,灭绝(某一物种,也可指疾病、语言、社会习俗custom的灭绝,消失) die off(指一群人或动物等)相继死去 die away(声音,风,光线等)逐渐停止,逐渐消失 die down(火焰,风暴,激烈的情绪等)逐渐减弱,变小 4. in peace安详地,和平地 5. loss损失,丢失,遗失a t a loss困惑不解;不知所措 6. in relief 如释重负 7. a nature reserve 自然保护区 a natural protection zone 自然保护区 8. be distant from…离…很远 in the distance在远处 9. be employed to work被雇来工作 10. long to do sth.渴望做某事 long for sth.想要… 11. respond to 回答,回应 response(n.) 12. turn around回转,转向 turn down减弱,降低;拒绝 turn up出现;露面;把声音开大 turn out关闭(煤气、自来水、电灯等);(常与to, that连用)结果 turn off 关闭,关掉 turn on 打开(煤气、自来水、电灯等) turn to sb. for help想某人求助 13. burst into laughter=burst out laughing突然笑了起来 burst in闯进,突然插嘴 burst into tears=burst out crying突然哭起来 burst into +名词=burst out +doing突然…起来 14. without mercy惨忍地 show mercy to对…同情/怜悯,可怜 at the mercy of听由…摆布 15. a certain number of一定数量的 certain 确定的;某一、某些;一定的 16. the importance of… 。。。的重要性 be of great/much importance 非常重要 17. protect …from…保护…不受…(危害) under the protection of在…的保护下 18. contain含有,包含;容纳;容忍 (事物在里面,或某事物由什么组成) include包括 19. pay attention to注意(to为介词,后跟名词、代词、形容词) Attention, please!请注意 Attract/draw/catch one"s attention 吸引某人的注意 fix one"s attention on集中注意力在…上 20. 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地做某事 success(n.)成功 successful(adj.)成功的 21. be concerned about对…关心 22. have a secure income有固定的收 23. hunt for寻找,搜寻 24. do harm to 伤害,对…有害 do good to对…有好处 25. come into being出现,形成 26. appreciate (v.)欣赏,感激,意识到 appreciate+名词/代词/动名词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如果…我将不胜感激。 27. an unexpected incident一件意外事故 28. for sure确切地,无疑地 29. according to a UN report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 报告 30. in the last 500 years 在过去500年里 31. a start and an ending开头和结尾 32. intend/mean/ plan to …打算//计划做…… 33. to teach sb. a lesson教训某人 二、重点句型 Certain和sure的句型 Sb. be sure/certain of…= Sb. be sure/certain that从句 某人确信… be sure/certain to do sth. 肯定会做… It"s certain that从句 肯定会 例如: It"s certain that he will succeed.=He"s sure/certain to succeed.他肯定会成功的。 I"m sure/certain of his success.= I"m sure/certain that he will succeed. 我确信他会成功的。 英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Unit 5 Music 一、重点短语 1. dream of/ about 梦想,想要 2. at a concert在音乐会上 3. to be honest 老实说,说实话 3. attach v.系上,附上,附加,连接 attach … to …. 附上,连接 attach importance/value/significance/weight to认为…有重要性/价值/意义/分量(to为介词) be attached to连在...上, 附属于;热爱, 依恋 4. form the habit of doing sth.形成…的习惯 5. give performances 演出 6. be paid in cash 得到现金 7. earn v.赚,挣得,赢 earn extra money挣外快 earn/make a/one"s living谋生 make/earn money挣钱 8. rely on/upon=depend on/upon 依靠 rely on sb. doing sth.= rely on to do sth. 指望/依靠某人做… rely on it that从句 相信,指望… reliable (adj.)可依赖的,可靠的 9. during the broadcasts 在播出的时候 live television broadcast实况电视广播, 现场电视广播 10. be familiar to为…所熟悉 get/be familiar with=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熟悉, 通晓, 精通 11. in addition=what"s more 另外,加之,此外 in addition to…=besides除…之外还 12. break up 解散,解体;打碎;(关系) 破碎,;分裂, 结束, 衰落,驱散;分手 break down破坏,损坏;停住运转,出故障;精神崩溃,身体垮掉;(中途)抛锚 break in插话,打断 break into 破门而入 break out突然发生,(疾病、火灾 战争等)爆发 break off 突然停止或中断说话;断裂 break away逃走,脱离出去 13. play jokes on=play a joke on耍弄,开玩笑 make fun of取笑 laugh at嘲笑 14. a year or so 大约一年 15. go away离去, 带走(with) 16. mix up搅匀(拌和,混淆,搞乱) 17. sort out分类;整理;区分;解决(问题) sort…into…把…分类,整理 all sorts of各种各样的 18. in brief简言之,一言以蔽之 in short综上所述 to be brief简单地说 briefly(adv.)简要地 19. devotion (n.)投入,热爱 devoted(adj.) 忠实的,深爱的 devote(v.) 献身,专心于 devote oneself to献身,致力,专心于 be devoted to专心于 devote…to…把…用于/献给 20. afterwards随后,后来 forward(s) 向前 backward(s)向后 21. as soon as一…就… 22. be confident about/of/in对…有信心 23. on a brief tour 短暂的巡演 24. went wrong.出错了 25. be sensitive to对…敏感 26. come up with提出,想出(主意,计划,答案) 27. stick to 坚持,忠于,信守(原则,计划,决定,诺言,意见等) 注:to为介词 insist on坚持(建议,看法,主张等) 28. above all首先,最重要的是first of all首先,第一 29.pretend假装,伪装 pretend to be+ adj./n.假装是 pretend to do假装做 pretend to be doing假装正在做 pretend to have done假装已做过… pretend that从句 假装… 二、重点句型 1.Sometimes they may play to passers-by in the street or subway so that they can earn some extra money for themselves or to pay for their instruments.有时他们可能在街上或地铁里为过路人演奏,这样他们可以为自己或自己要买的乐器多挣一些钱。 They were so popular that their fans formed clubs in order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m. 他们非常走红使得歌迷们为了更加熟悉他们而成立了俱乐部。 So that“以便,为了” so…that…“如此…以致于…” 高一英语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1. 高一英语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3. 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4. 高一英语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笔记 5. 高中英语知识归纳笔记 6.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7. 高中英语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8.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9.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0.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真颛2023-08-02 10:25:171
高一英语 搞不懂?
花被浇是被动语态 只有B是被动语态不要想太多时态问题 多角度分析tt白2023-08-02 10:24:288
高一化学必修一所涉及的物质的颜色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21264.html无尘剑 2023-08-02 10:21:074
高一化学所有物质的颜色 急急急 谢了哈
所有的物质那也太多了水元素sl2023-08-02 10:21:053
高一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帮帮忙
常用物质的颜色:1.氢氧化物:Fe(OH)3为红褐色沉淀,Cu(OH)2为蓝色,其他的沉淀都为白色。2.盐:含Fe3+的溶液为黄棕色,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AgCl沉淀为白色,AgBr沉淀为浅黄色,AgI沉淀为黄色,其他基本为白色沉淀或无色溶液。3.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3O4为黑色晶体,Fe(SCN)3为血红色溶液,FeO为黑色的粉末,FeS为黑色固体,Fe2O3为红棕色粉末。4.铜:单质是紫红色,含Cu2+的溶液为蓝色,CuO为黑色,Cu2O为红色,CuSO4(无水)为白色,CuSO4·5H2O为蓝色,Cu2(OH)2CO3为绿色。5.卤族元素:Cl2、氯水为黄绿色,F2为淡黄绿色气体,Br2为深红棕色液体,I2为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CCl4为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6.黄色:Na2O2为淡黄色固体,Ag3PO4为黄色沉淀,S为黄色固体.7.N2O4、NO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NH3为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肖振2023-08-02 10:20:581
高一化学的所有重要物质的颜色
常用物质的颜色:1.氢氧化物:Fe(OH)3为红褐色沉淀,Cu(OH)2为蓝色,其他的沉淀都为白色。2.盐:含Fe3+的溶液为黄棕色,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AgCl沉淀为白色,AgBr沉淀为浅黄色,AgI沉淀为黄色,其他基本为白色沉淀或无色溶液。3.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3O4为黑色晶体,Fe(SCN)3为血红色溶液,FeO为黑色的粉末,FeS为黑色固体,Fe2O3为红棕色粉末。 4.铜:单质是紫红色,含Cu2+的溶液为蓝色,CuO为黑色,Cu2O为红色,CuSO4(无水)为白色,CuSO4·5H2O为蓝色,Cu2(OH)2CO3为绿色。 5.卤族元素:Cl2、氯水为黄绿色,F2为淡黄绿色气体,Br2为深红棕色液体,I2为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CCl4为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6.黄色:Na2O2为淡黄色固体,Ag3PO4为黄色沉淀,S为黄色固体. 7.N2O4、NO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 NH3为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北营2023-08-02 10:20:382
高一化学常见物质颜色 谢谢
常用物质的颜色:1.氢氧化物:Fe(OH)3为红褐色沉淀,Cu(OH)2为蓝色,其他的沉淀都为白色. 2.盐:含Fe3+的溶液为黄棕色,含Fe2+的溶液为浅绿色,AgCl沉淀为白色,AgBr沉淀为浅黄色,AgI沉淀为黄色,其他基本为白色沉淀或无色溶液. 3.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3O4为黑色晶体,Fe (SCN)3为血红色溶液,FeO为黑色的粉末,FeS为黑色固体,Fe2O3为红棕色粉末. 4.铜:单质是紫红色,含Cu2+的溶液为蓝色,CuO为黑色,Cu2O为红色,CuSO4(无水)为白色,CuSO4·5H2O为蓝色,Cu2(OH)2CO3 为绿色. 5.卤族元素:Cl2、氯水为黄绿色,F2为淡黄绿色气体,Br2为深红棕色液体,I2为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CCl4为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6.黄色:Na2O2为淡黄色固体,Ag3PO4为黄色沉淀,S为黄色固体. 7.N2O4、NO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气体, NH3为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水元素sl2023-08-02 10:20:361
高一 数学! 已知正项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n+1/an=2Sn,求an。【要详细过程!!】
不会,看不懂你写的是什么。是下标还是?铁血嘟嘟2023-08-02 10:12:563
高一生物 对细胞膜的研究为什么从生理功能——膜的通透性开始?
因为这是最基础的陶小凡2023-08-02 10:10:433
怎样理解高一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 速度 速率
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其中位移是个矢量,时间是标量,故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总路程/总时间路程时间都是标量,故平均速率也为标量在同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平均速率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速率数值相等,仅是矢量和标量的区别。mlhxueli 2023-07-30 21:36:001
问一下高一物理中的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和怎样算
一、定义:平均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经过的路线);平均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这段时间内质点首末位置的向量). 二、速率只有一个大小,是标量;速度除了大小还有方向,方向是此时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是矢量; 三、公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可能上面说的比较抽象,下面我举个例子: 你早上上学去学校,途中绕道去了个小吃店吃早饭,也就是说你先从A点到B点再到了C点,那么你的平均速率就是你一共走过的路线除以你用的时间;但平均速度则是你家到学校的向量(相当于连线)/所用时间,也就是说,平均速度与我们到达的方式是无关的. 特别注意的是,速率是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如果相等除了巧合之外就是我们是严格沿着位移向量走的.九万里风9 2023-07-30 21:35:591
高一必修二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历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的博物学家拉马克。 他的基本观点是: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2.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进化论,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3.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不能解释遗传和变异;他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仅限于个体水平。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生物价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2.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3.种群的基因库是该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A1/(A1+A2+u2026u2026+An) 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内容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下列五个条件的情况下:①种群大;②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将在世代遗传中保持稳定不变。(p+q)2=p2+2pq+q2=1 p:等位基因A的频率;q:等位基因a的频率;p2:基因型AA的频率;2pq:基因型Aa的频率;q2:基因型aa的频率。 4.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突变和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5.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6.物种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7.隔离是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隔离有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8.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地理隔离即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9.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及每个环节的作用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量变),物种的形成必须是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质变),方可成立。 10.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arieVinne 2023-07-30 10:04:021
高一生物下册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一# 导语】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艰苦努力,奋发进取,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平凡的人生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无 高一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生物下册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高一生物下册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_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_在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_次。减数_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_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_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_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3、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5、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6、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7、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19、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2.高一生物下册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朴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留意: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3.高一生物下册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一、DNA分子的结构 1、化学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磷、糖在外为骨架,碱基在内。 2、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双链螺旋结构,极性相反平行) 3、结构特点: ①稳定性:外侧是磷 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A-T、C-G配对。 ②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数目成百上千。 ③特异性:每种生物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 二、相关计算 (1)A=TC=G (2)(A+C)/(T+G)=1或A+G/T+C=1 (3)如果(A1+C1)/(T1+G1)=b那么(A2+C2)/(T2+G2)=1/b (4)(A+T)/(C+G)=(A1+T1)/(C1+G1)=(A2+T2)/(C2+G2)=a 三、判断核酸种类 (1)如有U无T,则此核酸为RNA; (2)如有T且A=TC=G,则为双链DNA; (3)如有T且A≠TC≠G,则为单链DNA; (4)U和T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 4.高一生物下册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一、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5.高一生物下册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一、核酸的种类 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结构 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HONP)。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试剂:XX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XX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凡尘2023-07-30 10:03:291
高一生物必修二重要知识点
【一】 1、脂肪(C、H、O)存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是糖类的2倍。 功能:①保温②减少内部器官之间摩擦③缓冲外界压力,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2、(内脂)磷脂构成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重要成分。 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3、固醇包括: 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成的。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连接而成的。氨基酸、核苷酸、单糖分别是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而这些大分子分别是单体的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的形成:C形成4个化学键→成千上万原子形成→碳链→单体→生物大分子 【二】 1、细胞中的水包括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提供液体环境。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2、细胞中的无机盐 3、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三】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选择透过性膜)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4、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5、细胞壁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 6、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7、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NerveM 2023-07-30 10:03:291
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考 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1.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1、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其一般过程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说(假设)、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2.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自花授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2)由单基因到多基因地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3.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1.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从亲代DNA传到子代DNA,从亲代个体传到子代个体。 2.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排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3.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和翻译(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两个过程。 4.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的碱基排序。 5.密码子是指m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7.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基因型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_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_在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_次。减数_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_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_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_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3、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5、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6、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7、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19、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5.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_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17、显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叫显性遗传病。meira2023-07-30 10:03:281
高一生物必修二经常考的零碎知识点
苏萦2023-07-30 10:03:221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 #高一# 导语】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 考 网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大家能谨记呦!!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看完上面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定加深了同学们对于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的认知,也希望同学们以后学习保持知识点总结的良好习惯。FinCloud2023-07-30 10:03:211
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1.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金字塔:可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就叫做能量金字塔。 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渠道: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但对于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5、特点:传递方向: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传递效率: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计算规则: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2.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结构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结构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3.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在减数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两次。减数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3、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5、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6、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7、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19、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2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24、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25、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26、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7、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8、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9、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30、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5.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和铜,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具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tt白2023-07-30 10:03:201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1.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一 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Dd×dd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2.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二 细胞质遗传 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母系遗传(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细胞);后代没有一定的分离比(原因:生殖细胞在减数XX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②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在细胞质内存在着DNA分子,这些DNA分子主要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以控制一些性状。 记忆点: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XX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3.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三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XX,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4.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四 1、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5.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五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6.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篇六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铁血嘟嘟2023-07-30 10:03:191
高一必修二生物重点详解
想学好生物,要自己根据考试重点自己看书写提纲。高中必修二的重点如下:增殖、分化、凋亡、哀老和癌变2.从染色体的形为(形态、数目、位置)等方面,比较”三中”、”三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试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异同4.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和交叉互换5.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杂交、自交和测交及其意义6.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7.孟德尔、萨顿和摩尔根的研究方法;及孟德尔成功的原因8.遗传图谱的分析,如何确定常显、常隐、伴X显和伴X隐;伴X显和伴X隐的遗传特点;9.格里菲斯、艾弗里、蔡斯及烟草花叶病实验所用实验材料名称、实验方法、设计思路和结论10.如何获得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分析放射性检测结果异常的原因11.DNA的结构特点和结构特性12.从时间、场所、条件(4点)和特点等方面,比较D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的异同13.补充后的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传递方式;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1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分析15.DNA结构复制和基因表达相关计算方法(对等关系和倒数关系;复制n次后;631)16.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及其情形17.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实质、范围、结果、意义和应用)18.基因突变的结果、条件和特点19.染色体组的特点及判断方法;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判别20.实验<低温诱导植物保旋保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材料、步骤和现象21.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及其类别22.产前诊断及调查人类遗传病的方法23.试比较诱变、杂交、单倍体、多倍体及基因工程育种 (处理、原理、优缺点及举例)24.基因工程(原理、步骤及举例)25.基因工程的工具、工具酶及其比较2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贡献和局限性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内容(6点)28.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其二者的换算可参考:http://wenku.baidu.com/view/355e8b775acfa1c7aa00cc1c.html康康map2023-07-30 10:03:171
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
建议还是买一本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的书不错,而且很便于携带善士六合2023-07-30 10:03:073
泪求高一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
必修二生物全解: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1)杂交、自交、测交 (2)性状、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2.孟德尔遗传定律: (1)基因分离定律(2)自由组合定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 对象、过程、结果、周期 (2)减I主要特征、减II主要特征 ,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3)精子的形成过程(4)软细胞的形成过程(5)受精作用(6)意义2.有性生殖的有关概念和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3.基因在染色体上 (1)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②基因的自由组合的实质4.伴性遗传(1)概念(2)实例:如常显:多指、并指常隐:白化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隐:色盲、血友伴Y:外耳道多毛症第三章:基因的本质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DNA分子的复制:(1)发生时期(2)发生条件(3)复制的分子基础(4)特点(5)意义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基因与DNA的关系(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4.DNA分子中碱基量的关系第四章:基因的表达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RNA的种类(2)转录(3)翻译(4)密码子(5)反密码子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①概念②实例③特点④意义(2)基因重组①发生因素②意义2.染色体变异(可用显微镜看到)(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①实例②类型③结果(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①染色体组②单倍体:a.概念b.成因c.特点d.应用:单倍体育种③二倍体④多倍体a.概念b.实例c.特点d.人工诱导多倍体: 方法、成因、原理、实例3.人类遗传病(1)概念(2)单基因遗传病①概念②种类:显性遗传病(常显、伴X显)、隐性遗传病(常隐、伴X隐)③特点(3)多基因遗传病①概念②病例③特点(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①概念②种类③特点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①概念②原理③过程④有点⑤缺点⑥举例(2)诱变育种①概念②原理③过程④优点⑤缺点⑥举例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概念(2)原理(3)基因操作工具(4)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①提取目的基因的途径②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2)基因库(3)基因频率(4)进化原材料(5)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2)隔离①概念②种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③意义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①概念②原因(2)生物多样性①层次②形成原因③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通过类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0、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1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3、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14、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16、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7、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18、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19、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20、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21、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2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3、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4、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25、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26、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27、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8、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29、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30、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1、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32、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还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33、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3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3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注意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基因突变重在产生了新基因,基因重组是兄弟姐妹有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染色体变异是唯一可以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到的变异。37、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38、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例:雄蜂)39、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40、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低温处理等。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1、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常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42、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43、遗传病的监测(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44、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45、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盲目性。46、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在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47、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他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些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历史局限性)。48、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手段或动力)、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49、进化理论的发展:从性状水平到基因水平;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到以种群为单位。50、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统称)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5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5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53、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54、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5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5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57、注意遗传系谱图的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58、如果是隐性病,而有父正女病,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如果是显性病,而有父病女正,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遗传。59、可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变异,不一定能够遗传给下代(注意和遗传给下一代的变异相区别)60、三代以内的近亲是指从自己算起,向上推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源而生的亲属。其中直系亲属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的为旁系,注意亲兄弟姐妹也为旁系。瑞瑞爱吃桃2023-07-30 10:03:061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学生需要掌握好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那么具体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u2192 表现型 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水元素sl2023-07-30 10:03:041
高一生物知识点必修二归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我相信,成功一定属于那些付出努力的人。因为今天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所以明天的奋斗依然要继续。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一生物 知识点必修二归纳,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一生物知识点必修二归纳1 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 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 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 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 4、类型: 显性遗传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隐性遗传病伴x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_尿症 (二)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类型: 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注意事项: 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进行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 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 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高一生物知识点必修二归纳2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和铜,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 方法 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具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高一生物知识点必修二归纳3 一、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 1、材料:大肠杆菌 2、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 ①模板: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由ATP提供; ④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 配对 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高一生物知识点必修二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归纳 ★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020 ★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总结康康map2023-07-30 10:03:011
谁有高一地理必修二的复习提纲?
提纲: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三大共性(能根据资料分析) (3)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简单阐述)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它们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磁暴;极光等 注意: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区别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至少掌握三种图形的阅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太阳光照图(侧视、俯视);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 (2)主要知识点: 地球自传和公转方向、周期;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比较;区时的计算(注意北京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比较;主要节气的判读;季节划分的依据;晨、昏线的判断;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简单了解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 (2)会区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⑴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能根据P31的活动,理解大气对地球的作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事例(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课本P37的图,注意图中每个气压带中心纬度位置 (2)能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来读出气候类型,并判断气候成因(只要求跟风压带有关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会根据等压线读出冷、暖锋,高、低压,并分析它们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2)会在等压线图上画出风的方向,会判断风力的大小 (3)会根据等压线和其他知识判断某地的天气特征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会根据有关资料判断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后果 ●以气象灾害(台风和寒潮)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详细内容: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复习课教案(2课时) 1.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几种常见的天体 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的) 3、九大行星和小行星带(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4.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了解) 九大行星的某些特征 三大类行星的结构特征 运动特征 类别 距离 温度 体积质量 密度 卫星 水星 公转轨道偏心率、倾角较大,无卫星 类地行星 距 太 阳 近 高 都 小 大 很少或没有 共面性: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各大行星的轨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都很小。同向性:公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正圆,大多数行星的公转轨道偏心率不超过0.1。 金星 逆向自转,无卫星,距地球最近 地球 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火星 木星 质量,体积最大,有光环 巨行星 距日较远 较低 都 很 大 小 多 土星 卫星最多,有20多颗 天王星 自转方向特殊 远日行星 距太阳远 最低 居中 居中 都有 海王星 冥王星 体积、质量最小,公转轨道偏心率、倾角较大 5、存在生命的星球(日地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液态水的存在)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 000K。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4太阳能量的来源——在高温高压下,太阳中心产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2).光球层厚约500千米,表温约6000度。太阳光基本从这里发出。光球表面的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3).呈现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层为色球层,厚约几千千米。色球层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它们的活动约11年为一周期。 4).最外面的一层,叫日冕。它的亮度仅为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为:黑子和耀斑增多则干扰或中断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离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产生淡绿色和红色的极光;带电离子流还产生“磁暴”现象。 6)太阳的外部结构 层次 位置 概念 厚度 亮度 温度 太阳活动 光球 里 外 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 厚 弱 高 黑子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色球 光球外呈玫瑰色的太阳大气 耀斑 日冕 色球外很稀薄的完全电离的太阳大气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黑子、耀斑增多 影响无线电通讯 干扰 ②带电粒子流 产生“磁暴”现象 ③带电粒子流 产生“极光”现象(两极地区) 1.3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恒星日和太阳日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360 的真正周期,它和太阳日有什么区别?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这是理解地球自转周期的难点。 如图,在E1的位置,★、地心0和P点在一直线上,此时★发的光直射P点所在经线,即★位于P点的上中天,假如地球只自转不公转,自转360 后,P点回到现在的位置,★又位于P的上中天。但地球一边自转一边还在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因此当地球自转360 后到达了E2处,★、P点、地心不在一直线上,★要再次出现在P的上中天必须再转过角a ,所以当选定天空中某一天体作为参照物时,它连续二次出现在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事实上地球是自转了360 +a,参照天体离地球越远,a越小,当选择距地球无穷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时,a趋向于O。 3)地球自转速度 A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都相同 B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2、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可以简单讲述作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巩固 2)地球公转的周期: 365天6时9分10秒 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 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和远日点 (较慢29.3km/s) 3、晨昏线(圈) 1)晨昏圈概念 2)晨昏线的画法(如右图) 4、时区、区时、日界线: ①时区由于地球运动(主要是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便产生了不同的时刻(地方时)。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7.5°,为中时区(或零时区)。中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成东一至东十一区、西一至西十一区。东经172.5°~180°,西经172.5°~180°,各7.5°分别被称为东十二区、西12区,合起来成为一个区。即东西12区。每个时区都从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如:中时区用零度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东8区)用120°E经线的地方时;东西12区用180°经线的地方时。 ②区时(已知两地时区,计算两地时差);相邻时区的时差(区时相差)1小时。时差计算: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相减,即为所求时差。若两地位于东、西不同时区,则两地时区数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当然,用作图的方法求时差则更直观)。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方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即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的时区的东侧时,取:“+”,反之,取“-”。 ③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即东西12区区时相同,日期相差1天。由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日期减一天。反之,日期减一天。需要强调的是: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目的是为了方便某些国家居民生活。而避免通过陆地。例一:当北京时间为9月5日6时,求伦敦、洛杉机(118.5°W)的日期、区时?(见图示)。 伦敦的区时=北京的区时-时差=6-8=-2,即9月4日22点。(24-2)。 洛杉机的区时=北京的区时+时差=6+8=14,即9月4日14点,(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5、公转规律总结: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研究总结为: 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 随纬度而变化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规律 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随季节而变化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情况与上相反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可达最大值 回归线间地区 当地冬至日时达最小值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原因可总结归纳为: 存在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轴指向不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表面热量差异 昼夜长短的变化 同一纬度,不同时间 四季更替 不同纬度,同一时间 形成五带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1) 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17 1000 2900 5000 6370 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地幔 上地幔 ①固态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下地幔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地核 外核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核 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典型例题讲评 读图回答: (1)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是图______________ (2)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图______________ (3)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图___________ (4)北极点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______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相同的是图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问题(1)-(4)首先要判断四幅图分别表示二分二至的哪一天,判断的明显依据是南北极地区的昼夜情况:如晨昏线正好经过南北极点,则该图表示的是春秋分的情况,如图A;如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则该图表示的是夏至或冬至的情况,如图C、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图B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且极圈内出现极昼,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冬至的情况。作出上述结论后,再回答问题就极其简单了。问题(5)太阳直射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在图上该经线正好位于白昼的中间,图上打★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图A为45 E,图B为90 E,图C为45 E,图D为0 答案: (1)A(2)CD(3)B(4)CD (5)A和CLuckySXyd2023-07-30 10:02:142
高一数学必修二(北师大)地理必修一(湖南教育)化学必修一(人教)政治必修一(人教)的复习提纲
是的北有云溪2023-07-30 10:02:021
求高一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必修二生物全解: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1)杂交、自交、测交 (2)性状、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2.孟德尔遗传定律: (1)基因分离定律(2)自由组合定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 对象、过程、结果、周期 (2)减I主要特征、减II主要特征 ,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3)精子的形成过程(4)软细胞的形成过程(5)受精作用(6)意义2.有性生殖的有关概念和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3.基因在染色体上 (1)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②基因的自由组合的实质4.伴性遗传(1)概念(2)实例:如常显:多指、并指常隐:白化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隐:色盲、血友伴Y:外耳道多毛症第三章:基因的本质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DNA分子的复制:(1)发生时期(2)发生条件(3)复制的分子基础(4)特点(5)意义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基因与DNA的关系(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4.DNA分子中碱基量的关系第四章:基因的表达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RNA的种类(2)转录(3)翻译(4)密码子(5)反密码子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①概念②实例③特点④意义(2)基因重组①发生因素②意义2.染色体变异(可用显微镜看到)(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①实例②类型③结果(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①染色体组②单倍体:a.概念b.成因c.特点d.应用:单倍体育种③二倍体④多倍体a.概念b.实例c.特点d.人工诱导多倍体: 方法、成因、原理、实例3.人类遗传病(1)概念(2)单基因遗传病①概念②种类:显性遗传病(常显、伴X显)、隐性遗传病(常隐、伴X隐)③特点(3)多基因遗传病①概念②病例③特点(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①概念②种类③特点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①概念②原理③过程④有点⑤缺点⑥举例(2)诱变育种①概念②原理③过程④优点⑤缺点⑥举例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概念(2)原理(3)基因操作工具(4)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①提取目的基因的途径②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2)基因库(3)基因频率(4)进化原材料(5)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2)隔离①概念②种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③意义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①概念②原因(2)生物多样性①层次②形成原因③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通过类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0、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1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3、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14、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16、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7、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18、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19、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20、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21、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2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3、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4、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25、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26、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27、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8、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29、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30、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1、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32、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还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33、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3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3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注意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基因突变重在产生了新基因,基因重组是兄弟姐妹有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染色体变异是唯一可以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到的变异。37、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38、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例:雄蜂)39、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40、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低温处理等。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1、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常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42、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43、遗传病的监测(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44、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45、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盲目性。46、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在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47、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他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些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历史局限性)。48、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手段或动力)、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49、进化理论的发展:从性状水平到基因水平;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到以种群为单位。50、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统称)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5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52、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53、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54、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5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5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57、注意遗传系谱图的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58、如果是隐性病,而有父正女病,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如果是显性病,而有父病女正,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遗传。59、可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变异,不一定能够遗传给下代(注意和遗传给下一代的变异相区别)60、三代以内的近亲是指从自己算起,向上推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源而生的亲属。其中直系亲属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的为旁系,注意亲兄弟姐妹也为旁系。wpBeta2023-07-30 10:02:001
高一地理 城市主导区位因素有哪些
十五、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为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虽还把有所不同. 土壤:土壤失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市场: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蓄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wpBeta2023-07-30 10:00:271
急需 总结高一地理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
十五、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为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虽还把有所不同. 土壤:土壤失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市场: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蓄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颛2023-07-30 10:00:251
急需 总结高一地理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
农业:自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光照、昼夜温差、社会——劳动力、科技、市场、政策、交通、工业基础工业:自然——水源、土地、农业基础、社会——劳动力、科技、市场、政策、交通、社会环境bikbok2023-07-30 10:00:192
高一地理必修二举例工业,农业区位因素归纳课本工业,农业这两章的案例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原料(临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2.能源;3.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可降低成本);4.水源充足(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经济因素:1.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2.交通(临海或临港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4.技术(科技发达,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者素质高);5.农业基础好(临近商品粮基地等)。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防安全,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因素:风向。大鱼炖火锅2023-07-30 10:00:181
高一地理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 (1)从经济因素看,主要从土地成本(城市中心、边缘、远郊地区的地价差异很大)、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电子、纺织、食品、出版印刷等无污染、高利润的企业一般位于市区;钢铁、石化、火电厂等需要大面积地势平坦的土地,并且要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一般选择在郊外;钢铁、制糖等制成品重量大为减少,原料及运输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应以原材料产地为首要区位因素;有色金属冶炼等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于电子装配、服装、纺织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应接近廉价劳动力;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啤酒饮料、家具制造一般宜接近消费市场;许多交通枢纽城市往往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韦斯特兰2023-07-30 09:59:001
高一地理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资源 交通 市场gitcloud2023-07-30 09:58:595
总结高一地理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
农业区位的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区位的条件:1,经济条件: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2,社会条件:国家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 3,环境条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陶小凡2023-07-30 09:58:551
急需 总结高一地理农业工业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
十五、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为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虽还把有所不同. 土壤: 土壤失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市场: 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蓄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铁血嘟嘟2023-07-30 09:58:521
高一生物题(生命系统包括水、阳光?)
d西柚不是西游2023-07-29 20:17:005
高一必修四数学一度等于多少弧度
π弧度=180° 1°=π/180弧度 1弧度=180/π ,细算的话1度=0.017453292519944弧度苏萦2023-07-28 12:32:181
高一历史必修2的必考知识点?
你就看课本前面的目录吧!分的专题,已经很详细了。主要就是经济。1.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2.新航路的开辟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等。3.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有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然后是改革开放等。4.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然后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的福利制度。5.就是经济全球化。就这么点。其他就是你要细分知识点而已。主要要将其中的几个专题串联起来。LuckySXyd2023-07-28 12:27:512
整句翻译,要人工翻译,不要翻译工具翻译的,高一水平,速度了先10分,好的追加,急,最迟明早要!!!
1. He found himself was heading to his mom"s room when he raised his head2. It was 1896 that the Olympic Games restarted in Athens3. I wonder if you could join us to the picnic in the park this weekend4.Contrary to what you have imagined, her blog is nothing related to gardening5. He hit the theif with a rock on the head6. Apparently, you have mistaken me for somebody else.FinCloud2023-07-28 11:52:574
高一求值域的五种方法
1.直接法:从自变量的范围出发,推出值域。2.观察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可以根据定义域与对应关系,直接得到函数的值域。3.配方法:(或者说是最值法)求出最大值还有最小值,那么值域就出来了。例题:y=x^2+2x+3x∈【-1,2】先配方,得y=(x+1)^2+1∴ymin=(-1+1)^2+2=2ymax=(2+1)^2+2=114.拆分法:对于形如y=cx+d,ax+b的分式函数,可以将其拆分成一个常数与一个分式,再易观察出函数的值域。5.单调性法:y≠ca.一些函数的单调性,很容易看出来。或者先证明出函数的单调性,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6.数形结合法,其题型是函数解析式具有明显的某种几何意义,如两点的距离公式直线斜率等等,这类题目若运用数形结合法,往往会更加简单,一目了然,赏心悦目。7.判别式法:运用方程思想,根据二次方程有实根求值域。8.换元法:适用于有根号的函数例题:y=x-√(1-2x)设√(1-2x)=t(t≥0)∴x=(1-t^2)/2∴y=(1-t^2)/2-t=-t^2/2-t+1/2=-1/2(t+1)^2+1∵t≥0,∴y∈(-∝,1/2)9:图像法,直接画图看值域这是一个分段函数,你画出图后就可以一眼看出值域。10:反函数法。求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函数的值域。例题:y=(3x-1)/(3x-2)先求反函数y=(2x-1)/(3x-3)明显定义域为x≠1所以原函数的值域为y≠1九万里风9 2023-07-28 11:41:271
高一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一)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定义:函数y=f(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二)求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有3类问题:1、已知解析式求使解析式有意义的x的集合常用依据如下:①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②偶次根式被开方式大于等于0; ③对数式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④指数为0时,底数不等于0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问题主要依据复合函数的定义,其包含两类:①已知f[g(x)]的定义域为x∈(a,b)求f(x)的定义域,方法是:利用a②已知f(x)的定义域为x∈(a,b)求f[g(x)]的定义域善士六合2023-07-28 11:41:164
高一数学的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是指什么?
对应法则即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数有意义即可(当然,实际问题要考虑实际情况),主要包括:偶次根号下大于0,分母不为0,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正余切函数的定义域,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等值域:求值域实际上就是求函数的最值问题(如无最值则为无穷大),求最值常用方法又有配方,求导,利用不等式,等等要分函数种类来讨论,与函数单调性有关 整式函数:1次直接代,2次求顶点,3次以上求导 分式函数:利用不等式(如均值不等式,x+1/x >= 2√x*√1/x =2)或求导 三角函数:每种函数都有自己的特点,各不相同 (正余弦函数为[-1,1],正余切函数为R) 指对数函数:结合它们的单调性,分a>0和0<a<1两种情况 (在全体定义域上值域:指数函数:(0,+∞),对数 函数:R,如果不是全体定义域上就要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出最大值与最小值)幂函数:参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331644.htm 反三角函数:和三角函数类似y=x的2/3是幂函数,定义域:将其化成(3次根号下X)^2,可见其定义域为R值域:(3次根号下X)^2>=0,故值域为:[0,+∞)wpBeta2023-07-28 11:40:491
高一倍是多少
不一样,如果说高一倍就是你的两倍,比如说你是10,那么高一倍就是20.高两倍就是30. 如果是:是你的一倍,就是和你一样高,也是10。如果是你的两倍,那么对方就是20kikcik2023-07-28 11:32:351
高一物理,试求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由牛二,GM1m/r1^2=mv1^2/r1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2,由牛二,GM2m/r2^2=mv2^2/r2又M2/M1=1/10,r2/r1=1/2由以上解得v2=此后故乡只2023-07-28 10:51:571
近地卫星发射速度为什么是7.9,高一物理,求推倒过程
给你过程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在被窝里,给你思路,令一物体在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的于重力,你会得到一个等式,物体质量的平方乘速度比地球的半径等于质量乘g,化简一下,得出速度等于地球半径乘g开根号,把地球半径和g的值带入,v就求出来了,这个v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地球上的物体想飞上天,必须大于这个速度。再补充一点,最后算出来的那个式子v等于根号下Rg,最好记住,这个式子是个结论,比如汽车过拱桥时,知道拱桥半径,求汽车的最大速度,直接可以得出来。不知道说了这么一堆,你明白没有,希望能帮到你。可桃可挑2023-07-28 10:51:542
第一宇宙速度推导方法 3种 高一物理水平
F向=F万有引力 (V^2*m)/R地=(G*M地*m)/R地^2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8 10:51:372
高一物理,关于卫星和第一宇宙速度,求速度!!
这里面涉及两个速度,一个是运行速度,又叫轨道速度(顾名思义,是指卫星在轨道内绕地运行的速度),还有一个叫发射速度(是指从地表射出的速度)。你那个图中的数据指的是发射速度。大于11.2km/h时,物体不再绕地运行,而是成了绕太阳运行的物体。大于16.7km/h时,就连太阳也抓不住它了。将脱离太阳系。卫星在轨道(圆轨道)中的运行速度,是不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的。越低的卫星越快,贴地圆周运动的卫星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的轨道速度了。高空卫星的发射速度虽比第一宇宙速度大,但在升空过程中,速度变慢,进入轨道时的速度反而很小(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苏萦2023-07-28 10:51:334
高一物理第一宇宙速度
在地球表面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受,由重力提供向心力mg=mv^2/rv=√rg其中r是地球半径。g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请及时采纳。有问题另行提问。《中学生数理化》团队会随时帮助你。祝你成功。苏萦2023-07-28 10:51:321
高一物理 已知一星球密度是ρ半径是R 求第一宇宙速度
都非常规范各部分的广泛北有云溪2023-07-28 10:51:274
高一 物理 第一宇宙速度 请详细解答,谢谢! (16 9:32:28)
地球重力加速度g=GM/R^2=9.8该星球重力加速度g1=0.81GM/(1.21)^2R^2=0.81/(1.21)^2g=0.554g=5.43m/s^2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7.9km/s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2=0.81GM/1.21R=0.81/1.21V^2v=9/11V=9/11×7。9=6.5km/s九万里风9 2023-07-28 10:51:274
高一物理关于宇宙速度问题求解
有公式 对所有的都试用Jm-R2023-07-28 10:51:275
高一生物题 急!
高一生物题 急! 4^100 因为200个碱基只有100个碱基对,确定了一个碱基就确定了 4的100次方 楼上的懂不懂啊?每个碱基位有4种碱基,agct 是两种碱基对但是TTT,与TAT相同吗?(用三个作说明)但是用你的理解这是一样的,因为都是3个TA基因对! 英语高手请进,急! 1 d take one"s seat是“坐下”的意思,进来按位置坐。 2 C what是问职业的,whose是“谁的” 3 These o are my brothers. Here is your pencil. 帮翻译以下韩语(急!急!急!) uac74uac15ubb38uc81cub85c ubcf5uadc0uac00 ub2a6uc5b4uc9c8 uc218ub3c4 uc788uc5b4uc694 【因健康问题可能回去晚一些。】 ubcd1uc6d0uc5d0uc11c uc0dduac01ubcf4ub2e4 uc88buc9c0 uc54auc740 uacb0uacfcuac00 ub098uc654uc2b5ub2c8ub2e4 . 【医院里的检查出来的结果,比想象的更不好。】 uc77cub2e8 ,uc880ub354 ud070 ubcd1uc6d0uc73cub85c uc62euaca8ubcf4ub824 ud574uc694 . 【一旦要想转大医院去再检查一下】 ub2f9uc5f0ud558uac8c ub098ub294 uc5b4uc81cucc98ub7fc ub0b4uc77cub3c4 . ubaa8ub808ub3c4 .uac74uac15ud560uac70ub77c uc0dduac01ud588ub294ub370 ..uc5b4uc81cuc640 ub2e4ub978 uc624ub298uc774ub450ub835uc2b5ub2c8ub2e4 【当然我以为像昨天一样,希望明天,后天也会很健康,可是很害怕,比昨天不一样的今天。】 ub0b4uac00 uac00uc84cub358 ubaa8ub4e0 uac83ub4e4uc744 uc783uc744 uc218 uc788ub2e8 uc0dduac01uc5d0ub108ubb34 ... ubb34uc11cuc6e0uc5b4uc694...ud558.uc9c0.ub9cc !!uc624ub298 uad50ud68cub97c ub2e4ub140uc624uba74uc11c ub9c8uc74cuc774 ub9ceuc774... ud3b8ud574uc84cuc5b4uc694 ^^ 【一想到我可能失去我拥有的一切,所以很害怕过。。可是今天去教会以后,心情舒服的很多了。】 uba39ub294 uc990uac70uc6c0uc740 uc5c6uc5b4uc84cuc9c0ub9cc ,ubc30ubd88ub9ac uba39uc744uac83uc774 uc788uace0 ,ub530ub73bud55c uc774ubd88uc744 ub36euace0 uc7a0uc774ub4e4uace0.. uc0acub791ud558ub294 uac00uc871uacc1uc5d0uc788uc73cub2c8uae4c...uadf8 uc5b4ub290 ud558ub098 uac10uc0acud558uc9c0 uc54auc740 uac83uc774 uc5c6ub354uad70uc694 ^^ 【虽然没有大吃大喝的 *** ,可是我还有吃的,起码不饿肚子,有人盖上我温暖的被子能入睡,身边有很多亲人们在,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觉得感谢。】 ub0a8ub4e4uc774 ud558ub294 uc598uae30uc5d0 uc2e0uacbduc4f0uace0 uc0c1ucc98ubc1buace0 . ud798ub4e4uc5b4 ud588ub5a4 uc77cub4e4....ub610ub294 uc624ud574ub85c ub0b4uac00 uc11cuc6b4ud558uac8c ud588ub358 uc0acub78cub4e4... ubbf8uc548ud588uc5b4uc694 .ubc18uc131ud569ub2c8ub2e4 . 【因为过去总是对别人说的话发神经,所以伤心过,难受过,还有发生因误解而相互不愉快的事情,现在觉得真对不起大家,借此机会我真心反省。】 uc544ud504uc9c0ub9cc ,ub0a8ub4e4ubcf4ub2e4 uc870uae08 ub354 ubd88ud3b8ud560ubfd0 ubb34uc5c7uc774 ub0b4uac8c ub354 uc18cuc911ud55cuc9c0 uc54cuac8c ub418uc5c8uc73cub2c8uac10uc0acud569ub2c8ub2e4 . uc815ub9d0 ... uc18cuc911ud788 uc544ub07cuace0 uc0acub791ud560uac8cuc694 . 【虽然现在有点不舒服,但是我还是清醒地认识到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最宝贵,所以一定要感谢和珍惜宝贵的爱。】 ub0b4 uc790uc2e0ub3c4 uac00uc871ub3c4 ub0b4 uc0b6ub3c4 ub0a0 uc0acub791ud574 uc8fcuace0 uae30ub2e4ub824 uc8fcub294 uc5ecub7ecubd84ub3c4 .. uace0ub9c8uc6ccuc694 !! 【真心感谢自己,也感谢爱我的亲人们,感谢等待和期待我的朋友们。谢谢大家!】 uadf8ub0e5 uc804ubd80ub2e4 !!!!!!!!!!! 【就那么全部都!】 急!人事局报到??? 赶快去报到吧,放在手上会变成死档,人家是不会接收的~ 一般都会有至少一到两年的免费存放时间... 保管费一般是240左右1年...每个人都是这样存放的,就像工资要被国家扣税一样 上面的时间不是死的,你在报到证的时间1年内去报到是没问题的...劝你还是赶快去报到吧,不然忘了...你的档案就是死档,人家是不会要的! <<档案法>>规定:档案是不可以自带的 关于马航转机!急! 如果你24小时之内转机,则不需要在吉隆坡办理转机手续,香港会把下一段登机牌给你,只需要在吉隆坡机场找相应的登机口。马来西亚有很多华裔会讲中文,机场里也一样,如果不放心,你可以在香港办理手续时申请马航在吉隆坡提供中文转机服务,免费的,马航是5星级航空,服务比较专业,比国内航空强多了,而且吉隆坡机场也有中文提示牌,所以不用担心! 急!求减肥的办法 ?你好,向你介绍香蕉豆浆减肥: ??豆浆+香蕉营养加倍大豆特有的臭味碰上香蕉就消失无踪了,讨厌豆浆的人也能接受喔! 豆浆含有蛋白质、功用近似女性雌激素的异黄酮素,能防止骨骼脆弱、荷尔*失衡,而香蕉含大量食物纤维和维他命E,能分解大豆蛋白,并促进代谢。 豆浆与香蕉的组合能互相提升有益成份的功用,具有惊人的减肥成效。 ??1.1天喝1*2杯餐可正常吃,1天至少喝1*2杯,就能帮你成功瘦下来哦!平常不吃早餐的人,也可喝香蕉豆浆作早餐,香蕉的糖分会在白天的活动被消耗掉。 ??2.晚餐前喝最有效 晚餐前30分钟*1小时喝1杯,能增加饱腹感,减少晚餐摄取的份量。也可用香蕉豆浆代替晚餐,但要注意另外2餐的营养摄取必须要均衡。 ??3.也要摄取贝类和蕈类 香蕉豆浆虽含有许多营养成份,但缺少维他命H、维他命K、D,所以需要在正餐时补充贝类、蕈类。 ??4.不会累积节食的压力 香蕉豆浆是能给予饱足感的饮料,最适合肚子饿的时候饮用,让你不用强忍空腹感,而累积过多减肥压力。 ??香蕉豆浆怎么做 ??材料:香蕉1根无糖豆浆100ml (可随自己的喜好调整豆浆的份量,喜欢清爽口味的可增加20*100ml豆浆。) ??作法: 1.香蕉去皮,切成3cm块状。 2.将豆浆、香蕉放入果汁*。 3.用果汁*榨30秒,直到香蕉变成泥状,与豆浆融合。 4.倒入杯子就完成了。但因香蕉豆浆放置一段时间,就会酸化变成茶色,建议完成后立即饮用。 感叹句的公式...急!!! 1 how + 形容词/副词 + 主语+系动词/动词。 eg:how happy she is. how fast she ran. 2 what+名词/名词词组+主语+系动词/动词。 What a nice day it is! What beautiful flowers they are! What expensive water it is! 关于语文问题.急!!!!!!!!!!!!!!!!!!!!!!!!!!!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在福建泉州永春县城的云龙桥上,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双手紧紧地握住了前来迎接的侄儿余汉星的手,眼里噙满了泪水,久久说不出话来,一旁的外甥女周伊娜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在阔别故乡近七十年之后,余光中终于回到了故乡—福建泉州永春。 [详细内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半个世纪的分离,五十载的隔岸相望。伴随时光的改变,岂是“沧海桑田”四个字可以形容。余光中重返故里之际那一份悲喜,真正能够体会的又有几人。 这不是王维九月登高的岁月,遍插茱萸,少的是台湾六千万同胞。老一辈人逐渐远去,宋美龄在106岁的寿终之时,仍未看到两岸的统一;余光中返乡所寄托的,又何止是一个文人的乡愁。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一道数学题,急、、、 1、设1支钢笔X元,1个本Y元 60(X+2Y)=50(X+3Y) 60X+120Y=50X+150Y 10X=30Y X=3Y 所以,全部买本子=60*3+60*2=300本 全部买钢笔=60+120/3=100支 2、若王老师用这笔钱恰好能买30份同样的奖品,可以选择2支钢笔和4本笔记本作为一份奖品 牙医救命啊!急… 烤瓷和种植是两个概念!如果你要做烤瓷最少需要把缺失两颗牙旁边再磨两颗牙,这样起到了一个固定的作用,这样你就等于镶了四颗牙也就是四颗牙的费用,种植通俗点说就是在你缺失牙齿的牙槽骨处打上两个金属钉,然后再用两个金属钉作为基础在这上面镶牙,所以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烤瓷需要破坏其他的好牙,但是种植需要手术还存在一个是否有排异反应的问题,个人意见还是烤瓷吧~北有云溪2023-07-28 10:49:561
求高一数学数列(等差等比)的全部有用公式
等差中项a1+a3=2*a2等比中项a1*a3=a2^2以此类推左迁2023-07-28 10:39:264
高一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原文
是夜雨寄北和无题吗?分别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另一首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kikcik2023-07-28 10:38:044
续写老人与小鸟的故事高一作文
其实,老人还为森林,为小鸟做出过许多的事,下面,我就来给你讲几件吧! 有一次,老人正在和小鸟玩,忽然闻到了一股刺鼻地味道,打开窗户一看,老人惊呆了:森林中发生了火灾!他顾不得害怕,拿着铲子就去灭火。他不停地用铲子把土扔进火里。老人的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可他顾不得擦,只是一心想着拯救森林,拯救小鸟儿。好在火烧得不大,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就被老人扑灭了。此时,老人已是筋疲力尽,一屁股瘫坐在地上。而小鸟儿也围着老人跳起了舞蹈。 还有一次,森林中发生了地震,顿时,整个山林地动山摇,地震过后,整个山林一片狼藉。老人和小鸟们虽然都幸存了下来,可树木都倒了。鸟儿们无家可归了。老人从袋子中取出许多树苗,种了下去。可树要好几年才能长大,于是,在那几年中,老人的家就是鸟儿的家,他们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十分快活。以至最后树木长大时,小鸟已经舍不得离开老人了。meira2023-07-28 10:29:261
看快乐大本营观后感英语作文高一
I always watch talk shows and entertainment shows. My favorite TV program is Happy Camp. It starts at 19:35 on Saturday. So I watch it every week. Happy Camp is very funny,it has five host,their name are He Jiong,Xie Na,Li Weijia,Du Haitao,Wu Xin. They often make me feel happy. My favorite host is Xie Na. She likes to smile and tell jokes. Happy Camp is an interesting show. I really love it! 我总是看谈话节目和娱乐节目,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快乐大本营。它开始周六晚上7:35,所以我每周都看。快乐大本营很有趣,它有五个主持人,他们的名字是何炅,谢娜,李维嘉,杜海涛,吴欣。他们经常让我感到快乐,我最喜欢的主持人是谢娜。她喜欢微笑,讲笑话。快乐大本营是一个有趣的节目。我真的很喜欢它!瑞瑞爱吃桃2023-07-28 10:24:521
如何激发高一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中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兴应用英语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培养应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中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所以,我认为学好英语应该以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主要目标。关于培养学习兴趣,我采取多元评价方法。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二、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中学生感到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中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比如:“be”的用法我们可以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三、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可以发动中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中学生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中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中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中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教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四、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中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教师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现代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严密组织课堂教学,选择既适合本课堂,又生动有趣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高密度,多变化,使整堂课一环紧扣一环,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课文教学,要训练听力,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要设计出层次不同的问题,不定时地提问没举手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问题可答,都有机会实践。在听新课之前,幻灯出示每段的两、三个问题,分段听后让学生一一回答。这样学生知道自己需要着重掌握哪些重要信息,注意力集中,听的效果就好。我采用给出分数或等级的同时进行定性表述,定性和定量表达相结合的评价,表扬听力强,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同学。这样训练听力的同时也培养提问和问答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总之,兴趣是推动中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启”得有道、“导”得有法,学生思维活跃、思路灵活,潜能得到开发,就能自学、自会、自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中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之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他们的持久学习打下基础。NerveM 2023-07-27 08:47:381
高一化学→气体摩尔体积
刚做完啊,好像是道选择题He是稀有气体,只含一个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为4,2gHe的体积为4g/mo|*2g=0.5mo|,0.5mo|气体是11.2L.同理可得氮气和氧气都是2.24L.所以总体积为15.68L.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27 08:47:113
高一物理 单摆
依据周期T的比,求g的比T=2*Pi根号(l/g)l为摆场根据g的比,求利地心的半径g=GM/R^2九万里风9 2023-07-26 14:41:083
高一—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将未知数x全提到等号一侧。睡提到另一侧。化简求解、LuckySXyd2023-07-26 14:20:353
高一学生如何学习英语?
英语: 一、严肃对待课本规定的内部实质意义,大略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单词。 二、课下完成作业后,挑选一套英语灌音带来听,它应当是让你在随心中就能轻松听下去的灌音带,它不会给你增加太大的压力,但却能让你把课本上学过的句子、单词、语法获得迅速而管用的温习和强化。就是迅速学习法中的“储存、记忆、拿获”三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拿获。 三、在完成了“学好课本”的目标以后,要有“先人一步、捷足先登”的思想,就是挑选一条适应于你自个儿的学英语的近路、譬如利用做完课业闭目养神的歇息时间训练听说,在没察觉中便会说众多地道的英语句子。一年后你忽然发觉你已远远走在其他同学前面了。四、为了对付考试,你要常常多做几套试题。你会认识到,你会说的那一些句子能非常管用地帮你应对五花八门的考试题。五、务必具备自觉实践的认识,捕获一切机缘多听多说,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正确,并坚持不懈,水准能力增长。六、额外多看课外读物也不失是为一种好办法。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方法。祝学习成功!meira2023-07-26 13:41:316
求高一物理有关动能和单摆运动的所有公式!
动能=二分之一质量*速度的平方。。。。。单摆周期=2π乘以根号下摆长比重力加速度拌三丝2023-07-26 13:23:261
球体的表面积推导公式是怎样的?请写详细点。不要太复杂,我才高一
求积分北营2023-07-26 13:04:512
高一化学配平方法;
题在哪里 看不见铁血嘟嘟2023-07-26 12:11:584
我是一个16岁的高一学生翻译成英语
我是一个16岁的高一学生翻译成英语 I am a sixteen-year-old student in Grade one of Senior High School, 我是一个谜 翻译成英语 I"m a riddle 我是一个农场主翻译成英语 我是一个农场主:I am a farmer 重点词汇释义 农场主farmer 1、他对我说他是一个农场主。 He told me that he was a farmer. 2/有时当工作让我沮丧时,我喜欢幻想自己是一个农场主。 At times when my work gets me down, I like to fantasize about being a farmer. 我是一个足球迷.翻译成英语 I am a football fan. 我是一个纯洁的人,翻译成英语 I am a pure person 玛丽是一个16岁的女孩翻译成英语 Mary is a sixteen-year-old girl. Mary is a girl at sixteen. 五年前,我是一个小学生。翻译成英文 I was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 five years ago. “我是一个学生,我的名字是……”翻译成英文 I am a student. My name is 我是一个大男孩也是一个小学生翻译成英文 我是一个大男孩也是一个小学生 I am a big boy and I am also a pupil 我是一个好学生怎么翻译成外语? I am a good student . 哈哈 望采纳善士六合2023-07-26 11:39:061
把高一万的拼音写出来
gao yi wanFinCloud2023-07-26 11:26:372
高一化学 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程式.
NH4CL=加热=NH3(气体)+HCL(气体)u投在线2023-07-26 11:03:551
高一化学问题··
加热氯化铵固体能产生氨气加热饱和氯化铵溶液只能使水蒸发掉,然后析出相应的晶体,并不会产生氨气.无尘剑 2023-07-26 11:03:035
高一化学
1.化学性质不活泼 即惰性2.沸点低3.(1)N2 在空气中量大,易提取 (2) 植物生长需要N元素4.化学性质不活泼 即惰性硫磺硝酸钾(草木灰主要成分)木炭按体积比1:2:3混合。 方程式: 2KNO3 + S + 3C ==== K2S + N2 ↑+ 3CO2 ↑ 氧化剂是硝酸钾无尘剑 2023-07-26 09:55:054
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目录
高一上学期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和必修二两册书,目录和背诵内容如下: 必修一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 ◎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必背) 相信未来/食指/9 六月,我们看海去/潘洗尘/10 ◎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杨子/15 我的四季/张洁/19 ◎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德]马克思/23 我的五样/毕淑敏/29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 ◎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瑞士]赫尔曼·黑塞/41 ◎ 求学之道 劝学(节选)/荀子/46(必背) 师说/韩愈/47(必背) ◎ 从质疑到创新 贵在一个“新”字/王梓坤/50 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 ◎ 古典的乡愁 采薇/《诗经》/61 奥德赛(节选)/[希腊]荷马/62 我心归去/韩少功/65 ◎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老舍/69 乡土情结/柯灵/73 前方/曹文轩/79 ◎ 恒久的烙印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83 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86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 ◎ 谛听天籁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93 晨昏诺日朗/赵丽宏/96 ◎ 感悟白然 前赤壁赋/苏轼/10l(必背)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103 ◎ 湖山沉思 寂寞/[美]梭罗/105 像山那样思考/[美]奥尔多·利奥波德/109 必修二 第一专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本研习) ◎ 生命的强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美]海伦·凯勒/3 渴生者/钱钢/10 ◎ 精神支点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 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22 ◎ 共享幸福 我的邻居胡蜂/苇岸/29 敬畏生命/[法]阿尔贝特·史怀泽/34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研习·探讨·活动) ◎ 遭遇战争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苏联]肖洛霍夫/41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50 ◎ 黑暗中的心迹 安妮日记(节选)/[德]安妮·弗兰克/60 ◎ 历史画外音 图片两组/68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文本研习) ◎ 后人之鉴 六国论/苏洵/75(必背) 阿房宫赋/杜牧/77(必背) ◎ 千古江山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81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82(必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82(必背) ◎ 血与火的记录 血肉筑起的滇缅路(节选)/萧乾/85 东史郎日记(二则)/[日本]东史郎/90 第四专题 如琢如磨(活动体验) ◎ 体味“推敲”的奥妙 咬文嚼字/朱光潜/97 ◎ 追寻名作诞生的印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修改稿品评/103 ◎ 亲历词句锤炼的甘苦 句式调整/111 附:背诵内容 1、毛泽东《沁园春u2022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4、苏轼《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5、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杜牧《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苏轼《念奴娇u2022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辛弃疾《永遇乐u2022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水元素sl2023-07-26 09:43:241
高一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一、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三、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四、小练习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云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郑谷为一字师。 (1)给原文加标点。 (2)此文段有几个人物?人物名为:_________________ (3)诗题为:_________________ (4)改后诗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云:“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郑谷为“一字师”。 (2)两个人物。郑谷,齐己 (3)《早梅》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小白2023-07-26 09:41:231
2017广东高一数学协方差公式
协方差分析是建立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基础之上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2017广东高一数学协方差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数学协方差公式 两个不同参数之间的方差就是协方差 若两个随机变量X和Y相互独立,则E[(X-E(X))(Y-E(Y))]=0,因而若上述数学期望不为零,则X和Y必不是相互独立的,亦即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定义 E[(X-E(X))(Y-E(Y))]称为随机变量X和Y的协方差,记作COV(X,Y),即COV(X,Y)=E[(X-E(X))(Y-E(Y))]。 协方差与方差之间有如下关系: D(X+Y)=D(X)+D(Y)+2COV(X,Y) D(X-Y)=D(X)+D(Y)-2COV(X,Y) 协方差与期望值有如下关系: COV(X,Y)=E(XY)-E(X)E(Y)。 协方差的性质: (1)COV(X,Y)=COV(Y,X); (2)COV(aX,bY)=abCOV(X,Y),(a,b是常数); (3)COV(X1+X2,Y)=COV(X1,Y)+COV(X2,Y)。 由协方差定义,可以看出COV(X,X)=D(X),COV(Y,Y)=D(Y)。 协方差作为描述X和Y相关程度的量,在同一物理量纲之下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样的两个量采用不同的量纲使它们的协方差在数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为此引入如下概念: 定义 u03c1XY=COV(X,Y)/u221aD(X)u221aD(Y),称为随机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 定义 若u03c1XY=0,则称X与Y不相关。 即u03c1XY=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COV(X,Y)=0,亦即不相关和协方差为零是等价的。 定理 设u03c1XY是随机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则有 (1)∣u03c1XY∣u22641; (2)∣u03c1XY∣=1充分必要条件为P{Y=aX+b}=1,(a,b为常数,au22600) 定义 设X和Y是随机变量,若E(X^k),k=1,2,...存在,则称它为X的k阶原点矩,简称k阶矩。 若E{[X-E(X)]^k},k=1,2,...存在,则称它为X的k阶中心矩。 若E(X^kY^l),k、l=1,2,...存在,则称它为X和Y的k+l阶混合原点矩。 若E{[X-E(X)]^k[Y-E(Y)]^l},k、l=1,2,...存在,则称它为X和Y的k+l阶混合中心矩。 显然,X的数学期望E(X)是X的一阶原点矩,方差D(X)是X的二阶中心矩,协方差COV(X,Y)是X和Y的二阶混合中心矩。wpBeta2023-07-25 16:38:541
高一语文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锬稀保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锬稀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秦晋 郑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大鱼炖火锅2023-07-25 14:14:251
高一年级《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 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锬稀保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锬稀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秦晋 郑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Jm-R2023-07-25 14:09:311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在同一坡面中下滑或上升的位移比和时间比
二分之一T物体运动是可逆的从B到C和从C到B时间是一样的,所以有1/2aT2=S1/2at2=1/4S 两式相除消去a,S 得t=1/2Tbikbok2023-07-25 13: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