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课文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做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FinCloud2023-07-07 06:50:2211

五年级下册语文1,2单元课文主要内容

人教版的吗?课文复习提纲1《草原》A作者老舍,老舍的代表作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B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2《丝绸之路》:选自万翰的《世界五千年》,是一条文化之路、经济之路、友谊之路3《白杨》选自《风帆》,作者袁鹰。文章采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A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B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C含义深刻的句子: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D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5《古诗词三首》 三首诗歌的异同《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描绘了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A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留恋。B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皮毛、询问骆驼去向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7《祖父的园子》A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B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8《童年的发现》A作者:俄国 费奥多罗夫B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C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D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9《儿童诗两首》A《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B《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10《杨氏之子》选自 南朝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C杨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1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的能言善辩。A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B《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齐国大夫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C晏子:机智、勇敢、爱国12《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13《打电话》A本文是一段相声,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B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14《再见了,亲人》A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B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C大娘: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志愿军: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起侵略者。E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答: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然后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从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
大鱼炖火锅2023-07-07 06:50:211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

Ⅰ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的全部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 目录 1 桂林山水 2 林海 3 古诗三首 墨梅 竹石 石灰吟 积累.运用一 4 开国大典 5 荔枝 6 狱在联欢 7梅花魂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积累.运用二 8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9 只有一个地球 10 宇宙生命之谜 积累·运用三 11长征 12 争画 13 一夜的工作 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积累.运用四 15 古诗两首 泊船瓜洲 游子吟 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7童年的发现 积累.运用五 18 鸟的天堂 19 第一场雪 20 索溪峪的“野” 21 鹿和狼的故事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积累.运用六 22凡卡 23 小抄写员 24 向命运挑战 积累.运用七 25 学弈 36 两小儿辩日 27 牛郎织女(一) 28 牛郎织女(二) 积累.运用八 选读课文 1 生活是多么广阔 2 21世纪社会集锦 3 冬阳·童年·骆驼队 4 生命的林子 生字表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 第一组 1 卜算子咏梅 2 十六年前的回忆 3*灯光 4 为人民服务 5*延安,我把你追寻 积累·运用一 第二组 6 向往奥运 7 詹天佑 8*宋庆龄和他的保姆 9*走向生活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积累·运用二 第三组 10 古诗三首 11 草船借箭 12 将相和 13*景阳冈 积累运用三 第四组 15 古诗两首 16 匆匆 17*难忘的启蒙 18*三克镭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积累运用四 第五组 19 卖火柴的小女孩 20 穷人 21*鲁滨孙漂流记 22*奴隶英雄 积累运用五 第六组 23 世纪宝鼎 24*清明上河图 25 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 郑人买履) 26*关尹子教射 积累·运用六 选读课文 有的人 难忘的一课 科林的圣诞蜡烛 半截蜡烛 *** 古城 名碑荟萃 生字表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 第一组 1 卜算子咏梅 2 十六年前的回忆 3*灯光 4 为人民服务 5*延安,我把你追寻 积累·运用一 第二组 6 向往奥运 7 詹天佑 8*宋庆龄和他的保姆 9*走向生活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积累·运用二 第三组 10 古诗三首 11 草船借箭 12 将相和 13*景阳冈 积累运用三 第四组 15 古诗两首 16 匆匆 17*难忘的启蒙 18*三克镭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积累运用四 第五组 19 卖火柴的小女孩 20 穷人 21*鲁滨孙漂流记 22*奴隶英雄 积累运用五 第六组 23 世纪宝鼎 24*清明上河图 25 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 郑人买履) 26*关尹子教射 积累·运用六 选读课文 有的人 难忘的一课 科林的圣诞蜡烛 半截蜡烛 *** 古城 名碑荟萃 生字表 生字表 Ⅱ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课文(人教版) 《山中访友》 李汉荣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和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Ⅲ 小学课程1---6年级的课程表 一年级:周一:上午:语文、数学、语文、音乐。下午:美术、健康教育。 周二:上午:数学、语文、语文、美术。下午:体育。 周三:上午:语文、音乐、数学、思品。下午:体育。 周四:上午:数学、语文、思品、音乐。下午:校本课程。 周五:上午:语文、数学、语文、体育。下午:班队。 二年级:周一:上午:语文、数学、语文、阅读指导。下午:音乐、健康教育。 周二:上午:语文、数学、语文、音乐。下午:思品、美术。 周三:上午:数学、语文、音乐、写字。下午:语文、体育。 周四:上午:语文、数学、语文、健康教育。下午:美术、思品。 周五:上午:数学、数学、语文、体育。下午:写字、班队。 三年级:周一:上午:英语、语文、数学、体育。下午:信息、品社。 周二:上午:语文、语文、英语、数学。下午:美术、体育。 周三:上午:数学、语文、信息、体育。下午:英语、品社。 周四:上午:数学、英语、科学、语文。下午:探究、音乐。 周五:上午:语文、数学、体育、英语。下午:自然、班会。 四年级:周一:上午:班队、语文、数学、英语。下午:思品、科学。 周二:上午:数学、语文、语文、体育。下午:信息、英语。 周三:上午: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下午:美术、体育。 周四:上午:语文、数学、科学、语文。下午:体育、班队。 周五:上午: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下午:劳技、思品。 五年级;周一:上午:语文、语文、英语、数学。下午:科学、常识。 周二:上午:数学、语文、英语、美术。下午:科学、信息。 周三:上午:思品、语文、数学、体育。下午:劳技、科学。 周四:上午:数学、音乐、语文、语文。下午:美术、班队。 周五:上午:语文、数学、体育、音乐。下午:英语、思品。 六年级:周一:上午:语文、数学、劳技、语文。下午:思品、美术 周二:上午:语文、数学、科学、英语。下午:音乐、体育。 周三:上午:语文、数学、思品、科学。下午:美术、英语。 周四:上午:数学、体育、音乐、语文。下午:语文、班队。 周五:上午:数学、科学、英语、体育。下午:语文、信息。 Ⅳ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第六课全文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ōu)。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fàn)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lǘ),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xián)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 *** 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1],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Ⅳ 六年级语文课程内容 六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 2* 山雨 3 草虫的村落 4* 索溪峪的“野”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一 回顾u2022拓展一 第二组 5 詹天佑 6 怀念母亲 7* 彩色的翅膀 8* 中华少年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二 回顾u2022拓展二 第三组 9 穷人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11 唯一的听众 12* 用心灵去倾听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三 回顾u2022拓展三 第四组 13 只有一个地球 14* 大瀑布的葬礼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 青山不老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四 回顾u2022拓展四 第五组 17 少年闰土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 一面 20* 有的人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五 回顾u2022拓展五 第六组 诗海拾贝 诗经u2022采薇(节选) 春夜喜雨 西江月u2022夜行黄沙道中 天净沙u2022秋 天上的街市 白桦 与诗同行 我们去看海 致老鼠 爸爸的鼾声 给诗加“腰” 诗中的“秋” 第七组 21 老人与海鸥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23 最后一头战象 24* 金色的脚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七 回顾u2022拓展七 第八组 25 伯牙绝弦 26 月光曲 27* 蒙娜丽莎之约 28* 我的舞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八 回顾u2022拓展八 选读课文 林海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小抄写员 鹿和狼的故事 军神 我们的方阵 军犬黑子 看戏 六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2 匆匆 3 桃花心木 4* 顶碗少年 5* 手指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一 回顾u2022拓展一 第二单元 6 北京的春节 7* 藏戏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9* 和田的 *** 尔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二 回顾u2022拓展二 第三单元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灯光 12 为人民服务 13* 一夜的工作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三 回顾u2022拓展三 第四单元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15 凡卡 16* 鲁滨孙漂流记 17* 汤姆u2022索亚历险记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四 回顾u2022拓展四 第五单元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1* 我最好的老师 词语盘点 口语交际u2022习作五 回顾u2022拓展五 第六单元 成长足迹 依依惜别 古诗词背诵 Ⅵ 六年级有哪些课程 六年级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技等。 1、语文 语文是语言以及文学、文化的简称,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2、数学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3、英语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 4、科学 科学是小初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17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科学课(未分科);在小学,科学课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世界的兴趣,从2017年9月开始,小学一年级将科学课作为基础性课程。 5、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 Ⅷ 小学六年级语文 课文生字词及成语 1.荡涤 灌溉 2.逊色 洋溢 玉屑银末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玫瑰 一盏 美妙绝伦 挺拔俊秀 3.石凳 蔚为壮观 嬉笑 崇山峻岭 过滤 恬静 如痴如醉 湛蓝 气势汹汹 前赴后继 锲而不舍 水平如镜 世世代代 威武壮观 4.罗甸 杜鹃 臀部 漆黑 石笋 盘曲而上 突兀森郁 变化多端 练习一: 寒冬腊月 兆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银光 狂风暴雨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5.烽火 变图 伪军 咽喉 凌晨 欲耳震聋 星光暗淡 万籁俱寂 恼羞成怒 同仇敌忾 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 猝不及防 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 夜以继日 如火如荼 众寡悬殊 狼狈而逃 6.半截 诺言 熄灭 厨房 烛芯 干嘛 楼梯 7.姓聂 无辜 和蔼 菩萨 和蔼可亲 至仁至义 由始至终 8.妖怪 斋饭 蛤蟆 咒语 隐瞒 自言自语 长生不老 峰岩重叠 9.藕花 10.螳螂捕蝉 诸侯 禀报 乘虚而入 自由之自在 不堪设想 11.通俗易懂 日新月异 因人而异 练习三: 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 12.蝙蝠 障碍 自由自在 东碰系碰 13.慷慨 蕴藏 锰钢 硫磺 威胁 浪涛汹涌 无边无际 喜怒无常 望洋兴叹 大显神威 无穷无尽 14.一副 牺牲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15.武夷山 颇有 褪色 扫帚 瘦削 说罢 飘飘悠悠 自在悠闲 顶天立地 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半途而返 炯炯有神 豁达开朗 望而却步 16.麦垄 如梦初醒 不失时机 东张西望 错失良机 17.魁伟 女贞 帐篷 枝丫 苍翠挺拔 完好无损 忙天飞舞 练习五; 水滴石穿 一心一意 感激涕零 百感交集 深思熟虑 匪夷所思 时光荏在 白驹过隙 鉴往知来 莫忠一是 迷途知返 恍如隔世 18.荡漾 玉琢冰雕 内涵 绽放 花蕊 婴儿 圆茎 铁锈 含羞待放 迫不及待 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 热热闹闹 微呈波状 19.楡叶 熏透 凄清 荇藻 夜蛾 乍起 花团锦簇 满园生辉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花开花落 万紫千红 夜影参差 花影迷离 叶影吹动 20.的、焚烧 砚池 21.简陋 吆喝 烙印 咖啡 孜孜不倦 烈日炎炎滔滔不绝 仔细观擦 用心揣摩 22.风筝 连翘花 眯眼 蜈蚣 倘若 仰望天穹 不由自主 各式各样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 翱翔盘旋 功德无量 23.桃红柳绿 草色青青 波澜起伏 意味深长 奔流不息 和顺温柔 司空见惯 话音未落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飘逸 凿石 蹲下 24.眷恋之情 依偎 矫健 教诲 雏鹰 炽热 天真烂漫 和蔼可亲 五彩斑斓 博大精深 朝夕相处 茁壮成长 日夜操劳 参天大树 侧耳倾听 情不自禁 手舞足蹈 练习7: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有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三.人物特点 第5课:顽强抗战的我军战士 第6课:机智勇敢的母子三人 第7课:宽仁大义的聂将军 第8课:机智勇敢的孙悟空 狡猾贪婪的白骨精 善良的唐僧 嘴馋的猪八戒 第10课:聪明才智的少年 第12课:不断实验的斯帕拉杰 第15课:自强不息的扫路人 第16课:教导有方、循循善诱的苏格拉底 第21课:酷爱事业的莫泊桑 关心文学青年的福楼拜 第22课:意志顽强的刘老师 第23课:循循善诱的孔子 四.造句 无...不:我无日不完成作业。 无不...:我们班的同学无不戴红领巾。 意味深长:老师意味深长地对同学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啊。” 司空见惯:见义勇为的好事在我国已是司空见惯了。 深思熟虑:小明深思熟虑地说:“我长大后要当科学家。” 从容不迫:小明从容不迫地说:“我长大后要当科学家。” 情不自禁:看完精彩的节目后,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五.单元练习 练习一:寒冬腊月 兆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银光 狂风暴雨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练习二:《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活着的时候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 死亦为鬼雄。 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 至今思项羽, 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回江东偷 不肯过江东。 生。 表现了项羽不屈不挠、悲壮豪迈的人格魅力。 练习三: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 练习四:古今贤文(真理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预知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练习五:水滴石穿 一心一意 感激涕零 百感交集 深思熟虑 匪夷所思 时光荏在 白驹过隙 鉴往知来 莫忠一是 迷途知返 恍如隔世 练习六: 《马诗》(其五)—李贺 大漠沙如雪, 在燕山大漠,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燕山月似钩。 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 何当金络脑, 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 快走踏清秋。 时节任意驰骋。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练习七: 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见到远方来的老朋友,不是一种很高兴的事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并经常去温习,不是很快乐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实的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之读书而不肯动脑脑筋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便会对思想有害。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有功读书边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便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过去所学的知识,能有新的收获、新的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整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的给他举例了。 成语: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有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六.各科课主要内容 1.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没有是些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她的“丰采”“气概”“情怀”。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赞美、依恋之情。 2.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的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 3.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进化双龙洞的经过,表表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5.本课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讴歌了我国军名同仇敌忾抗击侵越者的顽强精神。 6.本文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一家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美了法国一家妇女及其子女三人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的精神。 7.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从而表达了聂荣臻将军的宽仁大意。 8.本文节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表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想要触摸的本领。 9.《如梦令》词人回忆了一场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池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渔歌子》通过描述春天秀丽水乡风光,塑造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0.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的祸患。 Ⅸ 小学六年级的有什么课程!! 六年级课程和之前年级差别不大。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技等。 六年级是五年级和七年级之间的年级,也是六年制小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年级,最后一个年级(五四学制的学校为初一年级)。小升初的来临将使小学生忙碌起来,此时家长也会带着孩子到各种中学参加考试。 六年级学生要仔细复习以前的所有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好牢固的基础。时刻准备,万万不可怠懈,不可松懈。六年级的学生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引导和帮助他们正确的认知人物及社会。 (9)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扩展阅读 为配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推广工作的实施,满足广大教师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迫切需求,精选了小学数学的优秀课例。这些课例是近两年来实验区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工作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课例由教师讲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专家点评三部分组成。 要小学六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NerveM 2023-07-07 06:50:201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代求知若渴、寻根探究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在人长大或变老后,常常会回乡起童年的事情。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   二、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三、就下面三个问题中感兴趣的问题与同伴交流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之所以有个发现,一是敢于提问,二是反复思考,三是大胆想象。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第3——13自然段。   2、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俄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1)结合作者的故事,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2)结合知道的其他事情。谈谈理解。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   五、选择觉得有趣的段落读一读   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六、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过有趣的发现。   七、总结   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候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正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再组词。   {钩( )  构( )    {防( )  妨( )    {竞( )  竟( )    {婴( )  樱( )    {遥( )  摇( )    {躯( )  驱( )   二、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补充的成语在课本中找。   唐憎念佛——   傻子堆积木———   孙猴子耍金箍棒——   走路摔胳膊——   三、写近义词。 奇妙—— ( ) 妨碍—— ( ) 祸患——( ) 情不自禁——( ) 绞尽脑汁—— ( ) 随心所欲——( )   四、缩句。   1、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   ——————————————————   2、我在九岁的时候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   3、我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某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   1、老师同意。 / 汪波小组组织这次班会。   ——————————————————   2、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她。 / 他不小心。   ——————————————————   3、同学们欢迎潘晴。 / 潘晴给大家讲故事。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澄澈、困窘、天赋”三个词语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大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出示一些关于胚胎发育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自由回答)师:“这叫做胚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这么小小的一个胚胎发育形成的。人胚胎发展的规律现在对你们来说还比较难懂,但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究竟他真的发现了什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他童年的发现。”(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正音。   澄(chéng)澈、胚(pēi)胎、天赋(fù)、岂(qǐ)止、绞(jiǎo)尽脑汁(zhī)困窘(jiǒng)   理解“澄(chéng)澈、天赋(fù)、困窘(jiǒng)”的意思   2.带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我”的“发现”是什么,画出相关句子。   生汇报: “我”的“发现”集中在第十三段   三、循果查因,理解“发现”的过程   1.师:“作者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呢?是谁告诉他的呢,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2.仔细阅读第三到十三自然段,画出“发现”过程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发现”的流程图。(10分钟)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做必要的指导并维持课堂纪律和注意时间的把握)   3.推选小组代表自由回答得出的答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一个清晰的过程   ① 我做梦总回梦到自己在飞翔,而且发现其他同学也一样,于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借助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是否有过同样或类似的经历,大胆想象)   ② 我们一起请教老师,请老师回答我们的问题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通过这些一连串的句子让学生感受“我”的求知若渴。)   ③ 老师的回答没有完全揭开“我”心中的谜,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于是通过抓鱼等的活动进行探究。   ④ 通过自我思考,终于找到的答案。   流程图:我和同学都梦中飞翔,产生好奇   请教老师,老师解答问题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   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得出“发现”   从图中的信息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这一伟大的“发现”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平时要大胆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举例科学家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我和同学都梦中飞翔,产生好奇   请教老师 老师解答问题 勇于发现问题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么来的 思考问题   对九月怀胎进行思考,得出“发现”篇三   教学目标:  1、能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一本正经、不怀好意”等词语。能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几乎”、“似乎”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运用。   2、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   3、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发现,在训练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发现与探索的兴趣,并懂得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会有新的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文章主线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老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1、 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不怀好意。   2、 查找资料(任选其一):a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b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我们的小脑袋中会有奇思妙想,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也会不懈地探索那些有趣的疑问……前苏联有一位叫费奥多罗夫的天文学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写了一篇文章——《童年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说明   从课题入手,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   提出问题——请教问题——发现规律——得到证实   2、联系课文第1、2节,理解“几乎”,并说说“我”探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   借助全文的线索整体进入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明确“我”所提出的疑问,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了解探究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么一步步探究的?我对人体起源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怎么变化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集体探讨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第1节)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随机理解 “似乎”)   说明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优美的语句,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快乐。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启发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补充。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第2—9节)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呢?”   说明   让学生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一次次提问的语气,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3)“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第10-11节)   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这就跟……正好九个月。”(随机理解“绞尽脑汁”)   说明   理解“绞尽脑汁”使学生能够感知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执着探索的精神。   四、抓住“发现”, 精读深究   1、学习第11节,明白“发现”的具体内容   (1)指名读第11节,理解“眉目”,划出“眉目”的具体内容。   (2)交流所划的句子,想想童年的发现究竟是什么?   (3)引读相关句子,了解“我”是如何进行推算的。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①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从生物最简单的单细胞开始,我将每一百万年折合成一个月,从细胞变成小鱼,大概经过一百万年,这是胚胎在母体中的第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经过一万年,这是胚胎在母体中的第二个月,以此类推,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这就是我的发现。)   ②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说明   引导学生将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等词语体会这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到发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竟如此简单明了”的感慨。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学习第12节,明白“我”的发现哪些得到了证实。   (1)听了生物老师的讲课,我为什么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   (2)“我”的发现与达尔文的理论有哪些异同之处?(可结合课文和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人的起源的资料谈一谈)   说明   关于人的起源进化论的知识,“我”作为一个儿童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有限的知识去推论、去思索,得出的结论难免幼稚、简单化、绝对化,那位低年级的老师为了让9岁的学生听懂,对这个问题作了通俗化的解释,有些话就不十分精确了。而这位生物老师引用的达尔文的话是比较缜密的、科学的,学生通过比较应该可以感受到。   3、学习13节,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1)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说明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科学家的故事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   五、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从“我”探究“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强、执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六、概括主要内容 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把课文的内容说给大家听一听。   说明   要求学生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地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表达时让学生借助板书进行概括,可以使他们在逻辑上更有条理,表达更准确。   2、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说明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创造”、 “我们也要对身边的事物有探索和发现的兴趣”“因为作者敢于提问、留心观察、反复思考、大胆想像才有了这样的一个发现”……   3、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梦里飞行   童年的发现 请教问题 追问探究   胚胎发育的规律 发现规律 折合推算   得到证实 达尔文的观点
wpBeta2023-07-07 06:50:191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的知识点

1作者简介 费奥多罗夫(1873—1936),俄国儿童文学作家、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学毕业后进入敖德萨贵族学校学习。 2相关背景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草履虫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纵行排列,用以行动。 3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童年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我”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9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我”童年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写“我”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老师后仍没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验证了“我”的发现。“我”情不自禁笑出声,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教室。
北营2023-07-07 06:50:181

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 min后,,小明的爸爸都发现他忘带了语文书。于是,爸爸以180米/min的去

追上的时候,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同……用方程解……第二个小问,没说家距学校的总距离,怎么算的出来……
LuckySXyd2023-07-07 06:49:384

语文中“血”的两个读音怎么区分?

一般情况下读xuè,但口语中也读作xiě。 下面是网络字典中查到的关于这个的读音和注释,不知道能否帮到你。 血 xiě 【名】 〖口〗∶“血”(xuè)的口语读音(多单用)〖blood〗。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另见xuè 血豆腐 xiědòufu 〖bloodcurd〗用动物的血制成的豆腐状的食品 血糊糊 xiěhūhū 〖bloody〗流出的鲜血与皮肉或其他物体相混模糊一片的样子 这位伤员浑身血糊糊的 血淋淋 xiělínlín 〖drippingwithblood〗∶鲜血不断流出的样子 〖bloody〗∶比喻非常惨痛或严酷 血淋淋的事实 血淋淋的教训 血晕 xiěyùn 〖bruise〗受伤后皮肤未破,呈红紫色 血 xuè 【名】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blood〗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扬雄《法言》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指妇女的月经〖menses〗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悲痛的泪水〖grievedtears〗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又如:血泪 血脉〖bloodvessel〗 气血俱动。——唐·李朝威《柳毅传》 血 xuè 【动】 用鲜血涂沾〖paintwithblood〗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杀伤,杀害〖kill〗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沈光《李白酒楼记》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染,涂〖dye〗 血 xuè 【形】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berelatedbyblood〗 亲附疏,割犯血。——汉·扬雄《太玄》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喻赤诚〖sincere〗。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喻红色〖red〗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另见xiě 血癌 xuè"ái 〖leukaemia〗白血病 血案 xuè"àn 〖murdercase〗凶杀案件 血本 xuèběn 〖principal〗靠血汗辛苦积蓄的本钱 血崩 xuèbēng 〖flood〗中医指不在月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 血沉 xuèchén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新鲜的血液放在特制的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中,静置一定时间后,红血球即从血浆中分离出来而下沉,红血球下沉的速度叫血球沉降率 血仇 xuèchóu 〖abloodfeud〗指有亲人被杀害而结下的仇恨 报血仇 血蛋白 xuèdànbái 〖hemalbumen〗含有白蛋白铁的血制剂,用于治疗萎黄病及贫血 血滴虫 xuèdīchóng 〖blooddrop〗蛰尤介属的吸血虫 血点 xuèdiǎn 〖bloodspot〗出血所致的斑点 血窦 xuèdòu 〖hemalsinus〗某些棘皮动物体内沿着消化道的两个主腔隙 血管 xuèguǎn 〖bloodvessel〗血液流通的管道 血海 xuèhǎi 〖aseaofblood;bloodbath〗活体心血汇成的海 血海深仇 血海深仇 xuèhǎi-shēnchóu 〖ahugedebtofblood;bloodfeud;intenseanddeep-seatedhatred〗指因杀人欠下的血债造成的深仇大恨 血汗 xuèhàn 〖bloodandsweat;sweatandtoil〗血和汗,比喻辛勤的劳动 血红 xuèhóng 〖bloodred〗鲜红 血红蛋白 xuèhóngdànbái 〖hemoglobin,haemoglobin〗一种含铁的蛋白色素,存在于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内,主要功能在于从肺运输氧气到全身各组织 血花 xuèhuā 〖spaysofspurtingblood〗飞溅的鲜血 血环 xuèhuán 〖hemalring〗某些棘皮动物体内的管道,位于不同的部位,与体腔和轴腺相连 血迹 xuèjì 〖bloodstain〗血留在物体上的痕迹 血祭 xuèjì 〖bloodsacrifice〗杀牲取血以祭神,是古代吉礼的一种 血浆 xuèjiāng 〖plasma〗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区别于悬浮的物质(如细胞),血浆不同于血清之处是它含有纤维蛋白原 血竭 xuèjié 〖dragon"sblood(Daemonoropsdraco)〗指由各种树木得来的几种树脂的任何一种,大多数呈暗红色物质 血口 xuèkǒu 〖one"sbloodymouth〗野兽因吃生肉而沾满动物血的嘴 血口喷人 xuèkǒu-pēnrén 〖venomouslyslander;makeunfoundedandmaliciousattacks〗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辱骂别人 一向不曾错待你,只要你的良心,休血口喷人。——清·李绿园《歧路灯》 血库 xuèkù 〖bloodbank〗采集、贮存和供应血液或血浆的医疗救护设备 血亏 xuèkuī 〖anaemia〗即“贫血症” 血泪 xuèlèi 〖tearsofblood〗∶带血的眼泪。一般指极度悲痛而流的泪 我行其道,鞠为茂草。我履其房,物存人亡。抚膺涕泣,血泪彷徨。——晋·陆机《赠弟士龙诗》 〖bloodandtears〗∶血与泪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明·方孝儒《绝命词》 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清·吴伟业《阆州行》 又如:血泪史;血泪账。又比喻惨痛的遭遇 血泪家史 血淋淋 xuèlínlín 〖drippingwithblood;bloody〗鲜血淋漓的样子 血流 xuèliú 〖bloodstream〗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血液 血流漂杵 xuèliú-piāochǔ 〖somuchbloodbeingshedastofloatthepestles-greatmassacre〗所流的血足以浮起木杵。形容杀人极多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汉·贾谊《益攘》 血流如注 xuèliú-rúzhù 〖shedbloodlikewater〗形容血流得多且来势很急 血瘤 xuèliú 〖angioma〗因血结气滞,经络不通,复受外邪所搏而致.瘤体皮色紫红,软硬间杂,隐约若有红丝缠绕,偶有擦破则血流不止,常发于唇、颈、四肢。相当于血管瘤 血路 xuèlù 〖adesperateway〗俗称血脉为血路,也指战斗中拼命冲杀出来的道路 血脉 xuèmài 〖bloodvesselinwhichthebloodandqicirculate;circulationofblood〗体内流动血液的脉络 血尿 xuèniào 〖hematuria〗尿中含一定量的红细胞 血泊 xuèpō 〖poolofblood;bloodbath〗流在地上大滩的血 血气 xuèqì 〖bloodandbreath〗∶血液与气息;血的气味 〖blood〗∶指血统 〖courageanduprightness〗∶勇气或血性 有血气的青年 血气方刚 xuèqì-fānggāng 〖fullofsap〗形容年青气盛,感情易于冲动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论语·季氏》 血亲 xuèqīn 〖bloodkin;bloodrelation〗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 血清 xuèqīng 〖serum〗∶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尤指含有特异性免疫体(如抗毒素或凝集素)的免疫血清(抗菌素血清) 〖bloodserum〗∶纤维蛋白已被除去(如通过血凝或去纤维蛋白法)的血浆 血球 xuèqiú 〖hemocyte;bloodcorpuscle〗血细胞,尤指无脊椎动物的 血肉 xuèròu 〖fleshandblood〗血液和肌肉。指人类躯体。因人体有血与肉,为生命所系,故言 血肉横飞 xuèròu-héngfēi 〖fleshandbloodflyinginalldirections—descriptiveofafiercebattleorcarnage;beblowntopieces〗形容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 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清·陈天华《狮子吼》 血肉相连 xuèròu-xiānglián 〖ascloseasfleshandblood;belinkedbyflesh-and-bloodties〗像血和肉一样连在一起。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互相分不开 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宋·洪迈《雷击王四》 血色 xuèsè 〖color;rednessoftheskin〗身体壮或精神好的肤色或是至少曾经在室外正常活动过的肤色 血史 xuèshǐ 〖bloodywrittenhistory〗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形容悲壮的历史 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血书 xuèshū 〖aletter(expressingone"sdeterminationlastwish,etc.)writteninone"sownblood〗为了表示有极大的仇恨冤屈或决心而用自己的血写成的遗书、诉状、决心书等 血栓 xuèshuān 〖thrombus〗在活体心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凝固或某些成分凝集形成的固体块 血水 xuèshuǐ 〖thinblood〗流出的稀薄血液 血田 xuètián 〖Aceldama〗引起极不愉快联想的场所 血统 xuètǒng 〖bloodline;bloodlineage〗血缘形成的亲属关系 血污 xuèwū 〖bloodstain〗血在身体或衣物上形成的污痕 杀人者抹去了凶器上的血污 血吸虫 xuèxīchóng 〖bloodfluke;schistosome〗一种灰白色寄生虫,雌雄常合抱在一起,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在水中孵化成毛蚴进入钉螺体内变成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后,就会钻入进到水里的人畜体内,变成成虫。成虫寄生于肝肠内而导致血吸虫病 血洗 xuèxǐ 〖bloodpurge;massacre;slaughter〗像用血洗过一样,形容极其残酷的屠杀 血细胞 xuèxìbāo 〖haemocyte〗∶在血液淋巴内游动的细胞 〖bloodcell;thrombocyte〗∶血液中的红细胞(红血球)或白细胞(白血球) 血象 xuèxiàng 〖bloodpicture〗∶由血球计数、血色素测定以及其他各种化学和物理试验所表示的血液的状况和性质 〖hemogram〗∶血液检查所见的系统报告 血小板 xuèxiǎobǎn 〖bloodplatelet;thrombocyte〗血液中由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无核小体,双凸圆盘状,参与凝血作用并认为来自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细胞浆碎片 血腥 xuèxīng 〖reekingofblood〗人或其他动物被杀后的血肉,因其有腥臊味,故称 血型 xuèxíng 〖bloodgroup;bloodtypes〗基于红细胞表面有无某种抗原可将人血划分为某一类型,标准的ABO血型系统可将人血分为O、A、B、AB四型 血性 xuèxìng 〖courageanduprightness〗忠义赤诚的性格 血性汉子 血胸 xuèxiōng 〖hemothorax〗胸膜腔中有血液 血压 xuèyā 〖bloodpressure〗血液施加于血管壁的侧压力,随心肌的效能、血容量及粘稠度、年龄和血管壁的状况而不同,一般用血压计在挠动脉部位测量,以毫米汞柱为单位 血压计 xuèyājì 〖sphygmomanometer〗测量血压(尤其动脉血压)的器械 血液 xuèyè 〖blood〗简称“血”。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血液病 xuèyèbìng 〖hemopathy〗血液或造血组织的病理状态(如贫血或粒细胞缺乏症) 血衣,血衫 xuèyī,xuèshān 〖bloodyshirt;bloodstaindgarment;clothescoveredwithblood〗沾满血迹的衣衫 血印 xuèyìn 〖bloodstain〗血迹 血友病 xuèyǒubìng 〖hemophilia〗一种男性的伴性遗传性血液缺陷病,特征为血凝固时间的迟延,从而在即使是轻微的血管损伤后也难于制止出血 血雨 xuèyǔ 〖bloodrain〗被空气中的灰尘染红了的雨 血郁 xuèyù 〖bloodstagnancy〗中医指血在体内运行不畅、发生停滞,主要症状为四肢无力、便血等 血缘 xuèyuán 〖consanguinity;bloodrelationship;tiesofblood〗人类由生育而自然形成的血统 血缘关系 xuèyuánguānxi 〖consanguinity〗由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的或血缘上相关联的性质或状态 血晕 xuèyūn 〖bruise〗妇人生产后因失血而头晕的病症 血晕 xuèyùn 〖bruise〗受伤的地方没有破损,而呈现红晕状态 血债 xuèzhài 〖blooddebt〗犯了使人死亡的严重罪行 血战 xuèzhàn 〖bloody(或sanguinary)battle〗残酷激烈的战斗 血账 xuèzhàng 〖blooddebt〗血债 血证 xuèzhèng 〖evidenceofmurder,asbloodstainedclothesthings〗带有被害者血迹的,作为杀人证据的遗物 血肿 xuèzhǒng 〖hematoma〗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出,聚集在软组织内,使局部出现肿胀 血渍 xuèzì 〖bloodstain〗血迹 血渍斑斑 血族 xuèzú 〖flesh〗构成同一血缘的一个整体的家族或种族
无尘剑 2023-07-07 06:48:541

关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第十二册语文书所有文言文与古诗的意思与注解

您可以浏览www.pep.com.cn 很权威!
FinCloud2023-07-07 06:48:3114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赏析

1. 小学文言文大全(有题目,译文,简短)最佳答案 《杨氏之子》 选自人教版语文书五年级下册10课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伯牙绝弦》 选自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课文: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课文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伯牙心中的想法,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初中要学文言文,如果从小接触,打好基础以后会学的很好很轻松。 2. 小升初最爱考的文言文阅读字词和古诗 教学内容:古诗文阅读 课前小测: 一、古诗词填空。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古朗月行》唐·李白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王安石 5、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翰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李白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 10、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唐·李商隐 1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唐·卢纶 1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唐·刘禹锡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唐·韩翃 1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3. 中小学所有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 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 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 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 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 4.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古文阅读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注释 ]【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足】够。 【北】向北。 【大泽】大湖。 【至】到达。 【道】中途,半路。 【弃】遗弃。 【邓林】桃林。 【夸父追日(成语)】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①,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⑥?”虎以为然⑦,故遂与之行⑧。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⑨,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 [ 注释 ] ①求——搜求,寻找。 ②无敢——不敢。 ③长(zhǎng)——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 ④逆——违反。命——命令,意志。 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对的。 ⑧遂——于是,就。 ⑨畏——害怕。 [ 译文 ]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 寓意 ] 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坠--落。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 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 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但都是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与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fán: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①/出淤泥而不②,濯③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直:挺立),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①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②染:沾染(污秽)。 ③濯(zhuó):洗涤。 ④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⑤妖:美丽而不庄重。 ⑥通:贯通;通透。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蔓:。 5. 小升初的语文,诗歌鉴赏怎么讲 二、阅读理解(40分)1、诗歌赏析答题格式:内容结构+ 修辞+炼字+表现手法+创作风格+思想感情1)炼字——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诗眼等2)表现手法——象征、用典、想象联想、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3)创作风格——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等4)思想情感——四类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残暴 ;反映离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这是朋友原创整理的中考复习冲刺攻略小升初也要考诗歌鉴赏?只能说你们那地方还真先进了。 6. 急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5)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托:假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⑧值:当。 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2.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 【注释】①于:向。②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猎。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⑤使:让。引:拉。 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⑦起:赶起。 ⑧发:跑出来。⑨交:交错。 ⑩鹄(hú):天鹅。⑾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 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⒀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 注,附着。⒁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 ⒂置:放。 【参考译文】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 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 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 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之:代“禽”。 ④射:射箭时。 2.翻译: ①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译文: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译文: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3.次非杀蛟 【原文】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 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释】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回,归。 ④中流:江中心。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 ⑥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 ⑦尝:曾经。⑧攘(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⑨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 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 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 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在; ②反:同“返”,回,归; ③全:保全; ④复:又。 2.翻译: 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
bikbok2023-07-07 06:48:271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古诗大比拼答案。不要题目。在今天九点之前

学生必背古诗80首 1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41 寒食 韩 翃 2 七步诗 曹 植 42 滁州西涧 韦应物 3 敕勒歌 北朝民歌 43 塞下曲 卢 纶 4 咏鹅 骆宾王 44 游子吟 孟 郊 5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 45 竹枝词 刘禹锡 6 咏柳 贺知章 46 乌衣巷 刘禹锡 7 凉州词 王之涣 47 望洞庭 刘禹锡 8 登鹳雀楼 王之涣 48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9 春晓 孟浩然 49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10 宿建德江 孟浩然 50 忆江南 白居易 11 凉州词 王 翰 51 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 绅 12 出塞 王昌龄 52 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 绅 13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余辉2023-07-07 06:46:093

语文标点符号里的“.”是什么作用?

在语文标点符号中,“.”号是句号,也称为句点。它起到标志句子结束的作用,通常用在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结尾。句子结束后,我们需要使用句号来表示一段完整意思的结束。相反,如果我们想表达意思并未结束,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分号、冒号等,来连接或区分不同的句子成分,以表达更加丰富的意思。
meira2023-07-07 06:46:053

语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是什么?

句号。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顿号、1.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CarieVinne 2023-07-07 06:46:042

三十年的重量 答案 1、通过作者的回忆,你觉得作者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很傻因为你很傻
北有云溪2023-07-07 06:44:253

卢伽雷氏症的伽读什么?ga还是jia??语文书拓展阅读上读ga,可我不信

jia
u投在线2023-07-07 06:43:263

语文有哪些词是叠词啊?

皑皑、蔼蔼、暗暗、斑斑、潺潺等。一、皑皑 [ ái ái ] 形容洁白(多用于雪)。陈其通《万水千山》第二场:“乌云密布,雪山皑皑。”二、蔼蔼 [ ǎi ǎi ] 1、形容树木茂盛。2、形容昏暗。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遇学师赵,相见蔼蔼。”三、暗暗 [ àn àn ] 在暗中或私下里,不显露出来。巴金《观察人》:“他们却没有想到我暗暗地在观察他们。”四、斑斑 [ bān bān ] 形容斑点很多。王汶石《风雪之夜》:“他们在掐指头,拨算盘,商量一阵,争辩一阵,那份计划书被涂改得墨迹斑斑了。”五、潺潺 [ chán chán ] 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冰心《寄小读者》十四:“如今呢……过的是水的生活,自在的潺潺流走。”
阿啵呲嘚2023-07-06 08:42:454

类似“英语不及格 因为我爱国. 数学不及格 那是我本色. 语文不及格 突出我性格. 因为相信耶酥 所以藐视物

你长大以后看这些会很尴尬的哦
hi投2023-07-06 08:42:144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字词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十分幽寂,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啊。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未选择的路费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但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留下一条等改日再见,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恐怕我难以再回返,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它荒草凄凄
ardim2023-07-06 08:35:212

西游记 语文

从百度上查
此后故乡只2023-07-06 08:32:244

高考语文阅读中 大多数和绝大多数是一个概念吗

“绝大多数”的“绝”应该是什么意思?“绝大多数”的“绝”是指”大多数”的程度,表明已经接近全部绝 jué 【释义】 ①断:绝交|隔绝|络绎不绝。 ②完全没有了;穷尽:绝种|灭绝|斩尽杀绝。 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绝路|绝境|绝处逢生。 ④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绝技|绝招|绝色。 ⑤极;最:绝妙|绝密|绝大多数。
苏萦2023-07-06 08:28:231

语文aabb式词语大全

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自带有九万条词汇。其中符合题意的词汇有:断断续续;出出进进;缝缝补补;峨峨汤汤;峨峨洋洋;纷纷扬扬;红红火火;比比划划;隐隐约约;层层迭迭;随随便便;熙熙攘攘;原原本本;层层叠叠;详详细细;进进出出;遮遮掩掩;祖祖辈辈;迷迷糊糊;道道地地;许许多多;认认真真;说说笑笑;密密匝匝;普普通通;家家户户;密密麻麻;安安稳稳;冷冷清清;闪闪烁烁;前前后后;安安静静;实实在在;瓶瓶罐罐;客客气气;羞羞答答;颤颤巍巍;高高兴兴;疙疙瘩瘩;疯疯癫癫;庸庸碌碌;方方面面;敲敲打打;磨磨蹭蹭;弯弯曲曲;痛痛快快;辛辛苦苦;方方正正;端端正正;疯疯颠颠;甜甜蜜蜜;分分秒秒;千千万万;稀稀拉拉;妥妥贴贴;妥妥当当;稳稳当当;顺顺当当;忿忿不平;爸爸妈妈;和和气气;磕磕绊绊;严严实实;确确实实;磕磕碰碰;臻臻至至;三三两两;融融洽洽;磕磕撞撞;吞吞吐吐;破破烂烂;形形色色;仔仔细细;从从容容;偷偷摸摸;舒舒服服;含含糊糊;漂漂亮亮;淅淅沥沥;洋洋洒洒;沸沸扬扬;满满当当;浩浩荡荡;清清白白;浑浑噩噩;源源本本;清清楚楚;慌慌张张;扎扎实实;热热闹闹;拉拉扯扯;拖拖拉拉;挑挑拣拣;摇摇晃晃;指指点点;拉拉杂杂;唯唯诺诺;吵吵闹闹;踏踏实实;别别扭扭;吹吹打打;吹吹拍拍;跌跌撞撞;叽叽喳喳;叽叽嘎嘎;吱吱嘎嘎;咿咿呀呀;哜哜嘈嘈;哭哭啼啼;嘁嘁喳喳;嘻嘻哈哈;踉踉跄跄;蹦蹦跳跳;骂骂咧咧;吃吃喝喝;吵吵嚷嚷;口口声声;曲曲弯弯;曲曲折折;紧紧张张;服服帖帖;风风火火;风风雨雨;影影绰绰;畏畏缩缩;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恩恩爱爱;晃晃悠悠;是是非非;团团圆圆;明明白白;星星点点;恩恩怨怨;里里外外;男男女女;忙忙碌碌;半半拉拉;慢慢腾腾;懵懵懂懂;懒懒散散;堂堂皇皇;快快乐乐;堂堂正正;慌慌张张;地地道道;老老实实;坑坑洼洼;坎坎坷坷;坛坛罐罐;花花绿绿;勤勤恳恳;恭恭敬敬;蓬蓬勃勃;鬼鬼祟祟;躲躲闪闪;卿卿我我;昏昏沉沉;袅袅婷婷;反反复复;干干净净;平平安安;虚虚实实;平平稳稳;零零碎碎;歪歪斜斜;噩噩浑浑;平平淡淡;点点滴滴;歪歪扭扭;平平常常;工工整整;平平静静;战战兢兢;村村寨寨;林林总总;彬彬济济;模模糊糊;……。〖友情提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未委托任何网站提供下载。现已发现某些网站提供假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的软件下载,并没有多元输入法的功能,且纯属侵权和欺骗行为,请网友们注意,不要受骗上当!
北营2023-07-06 08:26:471

题菊花黄巢是在语文书的第几册?

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左迁2023-07-06 08:25:321

语文语法中什么是冠词

a an the
墨然殇2023-07-06 08:24:293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的主要内容?我明天要交了,快快快快快!我好急急急@!#¥%……&*()——+|

讲了钱学森经过不断地困难终于他成为了一名科学家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06 08:21:302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课文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理清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课文原文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开始翻看南面一排社会科学杂书。翻了一会,觉得没有什么合意的,就踱到北面。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定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谢叫“先生”的,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   “一块四。”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像我,穿着一身黄卡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 conductor x x”蓝磁牌的制帽戴在后脑勺上,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   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我红了脸说:   “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扬着眉毛,一半正经一半好像故意逗人笑似的,用他那肥厚的手拿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嗤啦嗤啦地捻那张发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   “哪里贵?你看这纸u2026u2026”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板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楼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u2026u2026”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u2026u2026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课文解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课文教学反思   《一面》这篇课文是通过作者回忆自己与鲁迅的一面之交,把鲁迅对青年的爱护写的很细致,如“他的眼神就像慈父的抚摸一样,让我感到了温暖和严肃u2026u2026”及一面对作者带来了无穷的力量等,足以可见鲁迅在广大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学习这篇课文,在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时学习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因为是略读课文,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透课文,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之后,交流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然后找出文中的六次外貌描写,主要抓住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训练之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肖振2023-07-06 08:21:291

能帮我找一篇介绍中国房地产业的英语文章吗?谢谢!

In 2005, the nation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ccumulated to RMB 1575.93 billion, increasing by 19.8% compared with 2004, but the growth rate decreased by 8.3%. Of these, state-owned and state-owned holding enterprises invested RMB 263.625 billio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6.8%, and the proportion in the total investment decreased from 21.5% of 2004 to 16.7% of 2005. In Jan-Sep 2006, the national investment o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totaled at RMB 1290.24 billion, up 24% over the same period of 2005, and the growth rate rose 1.7%; t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shared 23.1% of total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growing by 0.1%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of 2005. In addition, the tot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 in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ere respectively RMB 829.782 billion, RMB 228.595 billion and RMB 231.862 billion, each accounting for 64.31%, 17.71% and 17.97% of the total. In Q3 2006, the real estate sales price in 70 large-medium cities rose by 5.5% comparing with the same period of 2005, rental price up 1.1%, land transaction price up 4.9% and property service price slightly up 0.1%.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macro-control policies, the overinvestment in real estate has been under the control in some degree. However, such problems as excessive investment scale in real estate, sharp rise in commercial housing price, irrational supply structure and disordered market still exist in some regions.In order to control the overheating real estate industr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arries out the macro-control measures featured by "administrating the lands and tightening the credits", and in this way, the government can firmly hold the land and capitals in its hand. Henceforth, the integration ability of land and capitals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On Apr 28, 2006,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raised the lending rate by 0.27%. The benchmark rate on over-five-year housing loan rose also from 6.12% to 6.39%. This was the second interest increase of the central bank since the first interest increase over one year ago, and this interest increase aimed to restrict the investment demand and further stabilize the price of real estate. On May 17, 2006, Premier Wen Jiabao presided over a standing conference, and put forward six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which focused on to better control real estate, adjust housing structure, guide consumption reform, reduce the real estate bubble,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and to ensure the financial order. In 2006, the sales revenue of top 10 Chines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shared only 5.2% of total market amount. And the scale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 represents the ability of controlling the market, which not only includes the ability to gain lands but also the ability to finance and operate capital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ompanies specializing in real estate, when a company achieves a certain business scale and is able to operate the market steadily, the expansion via M & A and cooperation will be rather feasible.It is a sound approach for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ir presence by scale development. Meanwhile, being strong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large-scal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can establish their own brands in the market in an easier way. Moreover, they take absolute advantages in various financing means over small-size enterprises. From the view of bank loans, it is much easier for large-scal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to obtain the commercial loans, and the large number of commitment loans is the powerful back of the enterprises. The well-developed large-scal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can finance through listing, and moreover, the overseas funds also prefer the large and strong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ly, only the large-scal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re able to fully perform themselves in security market, no matter by equity financing or by debt financing, because they are more prestigious and attractive and can be accepted by investors.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state macro-control policies, the real estate market will appear two trends, the first is that some medium-small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with lands but not strong in capital are anxious to develop the land, they need to be merged by large enterprises with abundant assets. The second is that some strong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spare no effort to purchase and merge the medium-small enterprises with land resources and the excellent land projects for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hen to realize the continuous scale expansion. The M&A for the markets will accelerate the integration and enhance the concentration, so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will compete in quality, brand and capital. The scal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has three trends. One is horizontal reorganization, i.e. establishing large-sized enterprises groups. It aims to combine the enterprises with the same business together and then to establish large-sized group enterprise engaging in specialized production, and thus reduce the additional costs caused by interior competition and enlarge the enterprise scale through concentration of production capacity, then make it achieve the scale economy and finally reduce the costs of the products.Another is vertical reorganization, i.e. establishing cross-industry enterprise groups. Making use of the high connection degree and the extended industrial chain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it can integrate the enterprises with related businesses together to form the cross-industry enterprise groups and establish the design-development-production-distribution-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This system not only can ensure the enterprises with stable market demands, smooth supply and demand channels and reduction of the risks, but also can provid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system innovation, which helps to establish new production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mands of modern industry, to form the new pattern of serial development, scale production and supporting supply, and to create advantages for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differentiated strategy. The last one is the mixed reorganization, i.e. realizing the poly-angular operation. As a high-risk industry, real estate industry almost experiences a downturn-midseason-downturn process every five years. Thus,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can extend to other industries through mixed reorganization, and make use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cycle of the industries to achieve the mutual complementarities and then reduce the investment risks.
肖振2023-07-06 08:18:012

小学六年级语文加偏旁组新字大全

且:组(组织)租(出租)祖(祖国)阻(阻止)蛆(蛆虫)诅(诅咒)风:疯(疯癫)枫(枫树)讽(讽刺)分:份(成份)芬(芬芳)粉(花粉)纷(纷繁)忿。
北营2023-07-06 08:17:001

初三语文 什么是道理论证 事实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理论论据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拌三丝2023-07-06 08:16:422

小学六年级语文加偏旁组新字大全

且:组(组织)租(出租)祖(祖国)阻(阻止)蛆(蛆虫)诅(诅咒)风:疯(疯癫)枫(枫树)讽(讽刺)分:份(成份)芬(芬芳)粉(花粉)纷(纷繁)忿。
康康map2023-07-06 08:16:383

小升初复习资料语文(另加一到六你级的古诗,日积月累)

给您一个学习和下载的网址:http://hi.baidu.com/%D3%F1%C1%B5%C4%BE/blog/item/3a33e524b544196935a80f29.html
瑞瑞爱吃桃2023-07-06 08:15:283

求小学语文阅读.古诗.名人名言.成语考卷!!!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 一、成语部分(共24分) (一) 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8分) 1、 含有动物名称的: 叶公好龙、_虎假狐威、闻鸡起舞、马到成功、 2、 表示知识渊博的:才高八斗、博览群书、博学多闻 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博学多才 3、填成语 爸爸是个博学多闻(有学问)的人,他 博览群书(看书多),常常 一目十行 (看书快),读书甚至使他 废寝忘食 (不吃不休息) 4、用一个字写出下列成语的共同点 肃然无声 悄无声息 万籁俱寂 鸦雀无声 (静) 极目远眺 屏息凝视 东张西望 亲眼目睹 (看) 各抒己见 议论纷纷 畅所欲言 自言自语 (说) 豁然开朗 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 灵光乍现 (想) 兴高采烈 手舞足蹈 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 (乐) 5、一语双关 热爱人民的总理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特别富裕。 炒肉丝 目前,中国正在举办(08)年(29)届奥运会而积极努力,中国体育健儿勇于拼搏,请写出几位奥运冠军并写出其从事的项目。 李宁 体操 邓亚萍 乒乓球 伏明霞 乒乓球 用重音符号标出重读的关键词。(一个季度就生产了500台影碟机,这句话至少有两种解释。) 1、生产的太少了:一个季度就生产了500台影碟机。 2、生产的太多了:一个季度就生产了500台影碟机。 (二) 给下列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8分) 一箭双雕( 一石二鸟 )飞蛾投火(以卵击石 ) 水落石出(柳暗花明)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 虎头蛇尾(头重脚轻 )掩耳盗铃(一叶障目) 过河拆桥( 卸磨杀驴 )螳臂挡车(蚍蜉撼树 ) (三) 照样子,成语接龙(8分) 例:洗心革面 —→ 面目全非 —→ 非同小可—→ …… 1、 握手言欢 —→ (欢声笑语) —→ (语无伦次 )—→ ( ) —→ ( ) 2、 人一己百 —→ ( ) —→ ( ) —→ ( ) —→ ( ) 6、熟悉你的语文老师吗?请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成语说说他(她)给你的印象。 二、常用语部分(共24分) (一) 照样子,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4分) 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10分)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 翻手为云——( ) 福无双至——( ) 捡了芝麻——( )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 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填出来(10分) 猫哭耗子——( ) 太阳底下点灯——( ) 泥菩萨过河——( ) 狗咬吕洞宾——( ) 猪鼻子里插大葱——( )太平洋的警察——( ) 大姑娘上轿——( ) 起重机吊鸡毛——( ) 水中捞月——( ) 千里送鹅毛——( ) 三、古诗文部分(共22分) (一) 填写下列古诗和古文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0分) 1、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世人若被明月累,___ 春去秋来老将 至____________________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 7、书到用时方恨少_,是非经过不知难。 8、 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9、 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10、_______________,朋友相处心连心。 (二)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12分)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唐 《忆江南》 王冕 明 《墨梅》 于谦 明 《石灰吟》 苏轼 宋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 唐 《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天祥 宋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课内外阅读部分(共30分)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_精卫填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三顾茅庐》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 1、《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1、( 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2、( 林冲 )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3、( 孙武 )用兵——以一当十 4、( 曹操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5、( 孔明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6、( 包公 )断案——铁面无私 7、( 孙猴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8、(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二、 破折号的用法。 ① 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转折;③表示声音的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2 ) (2)街上飘着一股烤蛾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3 )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1 ) (4)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12亿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 (5)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 ) 三、课文感知与理解。 (一)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 根据词补充完整。 (2) 《咏梅》是一首词。其中,次词牌名是 ,题目是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 朝 的咏梅词以后写的。 (3) 说说下;列句子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1、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 解释加点的词语。 1、 犹有花枝俏。 犹 花枝 俏 2、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她 丛中笑 烂漫 (二) (1)“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这几句诗选自《 》,这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借 来比喻光阴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 。从中,你体会到 。 (2)“萁在 ,豆在 。本自 , 何太急?”诗句选自曹植的《 》,诗人以 作比喻,控诉做了皇帝的哥哥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 。 (3)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 ,万里长征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 。 1、 根据古诗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 2、 “塞”的意思是 ,“但使”的意思是 ;“教”的意思是 ;“龙城飞将是指” “胡马”是指 。 3、《出塞》是一首 。诗人从写景入手,“ ”这句诗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色;从“ ”这句诗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 的情感。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 。 、 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九、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 十、 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 1256789( ) 1+2+3( ) 333 555( ) 3.5( ) 5 10( ) 9寸+1寸=1尺( ) 六年级古诗词竞赛卷 级______姓名_______成绩______ 一、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 )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 ) 二、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 2、 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 4、 ,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 6、我劝天公重抖擞, 7、 ,没在石棱中。 8、 ,北风吹雁雪纷纷。 9、 ,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 。 四、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六、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 )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 )边野草花,( )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 七、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故人西辞( )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 )飞,桃花流水( )肥。 3、枯( )老树昏( ),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才能没( )蹄。 5、儿童急走追( ),飞入( )无处寻。 6、泥融飞( ),沙暖睡( )。 7、柴门闻( )吠,风雪夜归人。 8、( )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 )先知。 9、( )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10、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 )阴学种( )。 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 12、留恋戏( )时时舞,自在娇( )恰恰啼。 七、按诗意填空: 1、翁卷的《 》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 、 、 、 、寥寥几笔就把水乡 时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 ,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 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2、唐代诗人 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 ”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赞美了(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这首赞美了( ),诗中描写景色的著名句子是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本诗描写了( )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 。 七、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 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 。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 。 3、 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 。 4、 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 5、 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 八、认真品读《村居》一诗,并将这首诗改写成优美的散文。 村 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后,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诗专项训练 1、写诗题 (1)李白的诗有: (2)王维的诗有: (3)杜甫的诗有: (4)陆游的诗有: (5)苏轼的诗有: (6)白居易诗有: 2、 写出作者及诗题 (1)送别诗有: (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 春: _________ ________ 夏:_________ __________ 秋: _________ ________ 冬: _________ _________ (3)与月亮有关的诗有: (4)与流水有关的诗有: (5)与战争有关有: (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 (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 3、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3)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 (4)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 (5)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二、补充诗句 1、( ),后不见来者 2、( ),悠然见南山。 3、( ),燕山月似钩。 4、( ),只是近黄昏。 5、( ),一览众山小 6、 明月几时有,( )。 7、 随风潜入夜,( )。 8、 生当作人杰,( )。 9、 海内存知己,( )。 10、少壮不努力,( )。 11、本是同根生,( )。 12、谁知盘中餐,( )。 13、野火烧不尽,( )。 14、谁言寸草心,( )。 15、青山遮不住,( )。 16、欲穷千里目,( )。 17、但愿人长久,( )。 18、十指不沾泥,( )。 19、国破山河在,( )。 20、百川东到海,( )。 21、感时花溅泪,( )。 22、大江东去,( )。 23、人有悲欢离合,( )。 24、山重水复疑无路 ,( )。 25、春花秋月何时了, ( )! 26、问君能有几多愁? ( )。 27、黄沙百战穿金甲, ( )。 28、劝君更尽一杯酒, ( )。 29、粉身碎骨全不怕, ( )。 30、南朝四百八十寺, ( )。 31、独在异乡为异客, ( )。 32、桃花潭水深千尺, ( )。 33、不知细叶谁裁出, ( )。 34、莫愁前路无知己, ( )。 35、天苍苍,野茫茫, ( )。36、青箬笠,绿蓑衣, ( )。 37、横看成岭侧成峰, ( )。 38、毕竟西湖六月中, ( )。 39、等闲识得东风面, ( )。 40、遗民泪尽胡尘里, ( )。 41、问渠那得清如许, ( )。 42、竹外桃花三两枝, ( )。 43、欲把西湖比西子, ( )。 44、东边日出西边雨, ( )。 45、路人借问遥招手, ( )。 46、洛阳亲友如相问, ( )。 47、绿阴不减来时路, ( )。 48、蒌蒿满地芦芽短, ( )。 49、( ), 人间能有几回闻。50、( ), 西湖歌舞几时休。 51、( ), 巴山夜雨涨秋池。52、( ), 八千里路云和月。 53、( ), 留取丹心照汗青。 54、( ), 一枝红杏出墙来。 55、( ), 立根原在破岩中。 56、( ), 路上行人欲断魂。 57、( ), 一行白鹭上青天。 58、( ), 只缘身在此山中。 59、( ), 烟花三月下扬州。 60、( ), 早有蜻蜓立上头。 61、( ), 西出阳关无故人。 62、( ), 欲饮琵琶马上催。 63、( ), 不教湖马度阴山。 64、( ), 疑是银河落九天。 65、( ), 五千仞岳上摩天。 66、( ), 飞入菜花无处寻。 67、( ), 春风送暖入屠苏。 68、( ), 隔江犹唱后庭花。 69、( ), 独怆然而涕下。 70、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古诗趣味小练习: 1.填颜色: (1) __毛浮__水,__掌拨清波。(2) __日依山尽,__河人海流。 (3) 日暮__山远,天寒__屋贫。(4) 两个__鹏鸣__柳,一行__鹭上__天。 (5)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桔__时。 2.填数字: (1) 不知细叶谁裁出,__月春风似剪刀。(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__月下扬州。 (3) 飞流直下__尺,疑是银河落__天。(4) 朝辞自帝彩云间,__里江陵__日还。 (5) 碧玉妆成__树高,__条垂下绿丝绦。 3.填植物: (1) 离离原上__,一岁一枯荣。(2) 人间四月劳菲尽,山寺__花始盛开。 (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花村。 (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少一人。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__渔火对愁眠。 下边所选古诗句中,每句都有一个动物名,请你把它们填出来。 1.柴门闻( )吠 2.千山( )飞绝 3.射人先射( ) 4.不是养( )人 5.牧童骑( ) 6.意欲捕鸣( ) 7.处处闻啼( ) 8.但爱( )美 9.两个( )鸣翠柳 10.一行( )上青天 11.两岸( )声啼不住 12.故人西辞( )楼 13.月落( )啼霜满天 14.添得( )四五声 15.早有( )立上头 16.怕得( )惊不应人 复习成语 根据要求填成语 最大的嘴( ) 最 长 的腿 ( ) 最大的手术( ) 最荒芜的地方( ) 2、成语接龙(填上适当的字,使成语首尾相连,并仿写一组)。 暗无天( )新月( )想天( )门见( ) 低声下( )象万( )军万( )到成( ) ( ) ( ) ( ) ( ) 2、学习成语要会自己归纳总结,请你尝试着写出以下几类成语各两个。试试看吧! 写出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 ) 写出AABC式成语:( )( ) 写出四个字中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 ) 写出形容很专心的四字词语:( )( ) 1、按要求写成语。(至少写三个,多写一个加0.5分,每小题可加1分) ⑴、写出带有"风、雨"这两个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与实现自己理想相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春回大地,到处充满生机,望着满园的春色,你想到的成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接龙(填上适当的字,使成语首尾相连,并仿写一组)。 暗无天( )新月( )想天( )门见( ) 低声下( )象万( )军万( )到成( ) ) ( ) ( ) ( ) 2、学习成语要会自己归纳总结,请你尝试着写出以下几类成语各两个。试试看吧! 写出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 ) 写出AABC式成语:( )( ) 写出四个字中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 ) 写出形容很专心的四字词语:( )( ) 五、同学们,你们看了不少的课外书,积累了不少的知识,看看下面的题目会做吗?(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李逵这一形象出自( ) A、《水浒传》B、《封神演义》C、《隋唐演义》D、《西游记》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 A、 泰山的壮观景象B、庐山的壮观景象C、黄山的壮观景象D、华山的壮观景象 B、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 4、"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 E、 A、李白和杜牧B、李商隐和杜牧C、李白和杜甫D、李商隐和杜甫 六、精彩的回忆。 1、小学六年中你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了,想必你们一定记忆犹新吧, 下面请你默写出一首诗或词,并写清它的作者是谁,并说说这一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描写四季特征的古诗,任选两句写下来,并在诗后标清写的是哪个季节。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宝贵,用你所知的名人名言劝告他们一下吧! 4、你还积累了哪些谚语、歇后语,各选你最喜欢的一条写下来,并试着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1、按要求写成语。(至少写三个,多写一个加0.5分,每小题可加1分) ⑴、写出带有"风、雨"这两个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与实现自己理想相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春回大地,到处充满生机,望着满园的春色,你想到的成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写诗句。(至少写一句,多写一句加1分,每小题可加1分) ⑴写内心愁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含有数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描写冬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3+4+2+2+4+5=20分) 1、新鲜(描写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人和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使它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看看你能让每一句生出几种诗情。 例: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阳光 _________________大海。 黄昏_________________ 村庄。 春天_________________ 小鸭。 月光__________________树梢。 3、想一想,这些广告好在哪儿。 庄重一身,吉祥一生……(庄吉西服) 穿奥康,走四方…… (奥康皮鞋) 你能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广告词吗?试试看,你一定很棒! 商品名称:______________广告创意词:_____________ 4、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接到信后,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停顿,结果一个笑一个哭。读了后笑了,是因为这么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后哭了,是因为这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白2023-07-06 08:15:111

初中语文书里《出师表》的原文是什么?

先帝开创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一分为三,蜀汉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关键时期啊。然而侍卫大臣在皇宫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战场上舍生忘死,这都是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陛下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臣子忠言劝谏的道路。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奖惩他们的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如果有作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或尽忠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评定他们的奖惩,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偏袒、有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再实行,就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成效。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端正,通晓军事,在从前试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所以大家商量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够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达。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又遇上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接受命令,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任命以来,早晚忧虑叹息,担心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英明,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并率领三军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我有限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室,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有所兴革,进尽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请)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如果您能这么做,那)我就感恩戴德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将要远离陛下,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泪不止,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
北境漫步2023-07-06 08:13:582

谁能跟我讲讲初中的语文知识(比如:初中生应掌握的八种修辞等)

修辞格即修辞手法,它是修辞格上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结构方式,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逐渐定型化的语言格式。(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比喻的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③表示想像。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比喻的种类由于本体、喻体、比喻词的情况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1)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且比喻词——般是“像”、“好像”、“好似”、“仿佛”等。例如: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陆定一《老山界》)②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高尔基《海燕》)上面这些例子中,本体分别是“星星”、“海燕”,喻体分别是“宝石”、“闪电”。比喻词分别是“好像”、“像”。(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两者之间用“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比喻词连接的一种比喻。例如:①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②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茅盾《白杨礼赞》)上面这些例子中,本体分别是“夺取全国胜利”、“高原”,比喻词分别是“是”、“是”,喻体分别是“第一步”、“大毡子”。暗喻还有以下几种变体:第一种是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③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第二种是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④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第三种是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3)借喻。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例如: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亡.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高尔基《海燕》)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例①的“翡翠”是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硬玉,这里用来比喻海浪。例②的“厚障壁”借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形成的隔阂。(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①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上面的例子本体只有一个“不可捉摸的声响”,喻体分别是“春蚕在咀嚼桑叶”、“野马在乎原上奔驰”、“山泉在呜咽”、“波涛在澎湃”。5.比喻与比喻义的区分比喻义往往是由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比喻义跟修辞上的比喻不同。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的用法产生出来的新义;而比喻是临时使用的,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个意义就不存在了。例如:①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②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第一句中的“光明”是指进步的、有前途的,这个比喻义是固定的,还可以说“追求光明”。第二句里的“一座山”是临时用来比喻“枪和子弹”的沉重,并不是固定的用法,只是修辞上的比喻。返回(二)比拟1.概念比似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2.种类(1)拟人。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拟物。例如,敌人夹着尾巴跑了。3.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返回(三)夸张1、概念夸张就是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特意夸大事实或缩小事实的一种修辞方法。2.种类(1)缩小夸张。例如: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2)扩大夸张。例如:②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③柏油路晒化了,甚至店铺门前的铜牌也要晒化。(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⑤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例①把“五岭”看做“细浪”,把“乌蒙”看做:“泥丸”;如实地突出了红军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例②、例③从侧面写出了天气炎热酌程度,为下文写样子拉车之艰辛作了铺垫。例④中,“白发”不会有三干丈,但诗人这么一夸张,强调了愁的深沉,就给读者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增强了感染力。例⑤中,“从鲜绿的苗”中“嗅出了白面包子的香味”,表现了农民们展望丰收的喜悦心情。3.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下面运用的夸张就不合事理: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返回(四)排比排比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句,把相关的意思连续地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①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陶铸《松树的风格》)②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例①是单句排比,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描写松树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暗含着对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革命者的热情歌颂。例②是成分排比(状语),作者运用相同的句式,写我们正处在幸福之中。返回(五)反复反复是为了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种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有两种形式: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1.连续反复。例如:①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纪念刘和珍君》)②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例①“沉默”反复出现,突出表达了作者激发人们在沉默中爆发,继续革命的坚决意志和强烈感情。例②“在这里”连续出现五次,既高度地颂扬了周总理的高贵品质、光辉业绩,也深情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缅怀的感情。2.间隔反复例如:①好个“友邦人士”! 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华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严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鲁迅《“友邦惊诧”论》)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一种平凡的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一种不平凡的树。(茅盾《白杨礼赞》)例①“他们不惊诧”三次出现,构成间隔反复,作者以大量的事实为根据,义正辞严地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罪行和投降媚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例②属于隔段反复,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形象有力地赞美和歌颂了北方的农民,歌颂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的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返回(六)对偶对偶就是把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格言)上面的例子中,①②⑤为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③为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④为串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正对和反对统称严对,串对又叫宽对。例①从不同侧面对“没有科学态度”、“徒有虚名并无实学”之类的人进行画像。例②两句意思相似,描写了农村青山绿水的优美景色。例③上句表明对敌人的态度,下句表明对人民的态度,一憎一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④前后两句有假设关系。例⑤用对偶形式,地表明学生贵在“勤”和“苦”。(七)反问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①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吴伯萧《记一辆纺车》)②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的面前倒下去了吗?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例①否定加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意思“是一种享受”。例②也一样,表达了肯定的意思“都倒下去了”。
Ntou1232023-07-06 08:13:331

语文问题

1.令人陶醉的西湖 ,(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使旅客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醉人心魂的桂林,(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使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
可桃可挑2023-07-06 08:13:312

急!急!急!初一的语文试卷题目有些不会啊~!!高分悬赏!!

1赏竹,赏乐吧 2
北有云溪2023-07-06 08:13:246

求一份2007陕西中考语文试卷!!

tt白2023-07-06 08:12:501

语文八年级《桃花源记》翻译

解释  晋朝太元年间,一个武陵人把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遥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两岸足达到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交错杂乱。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入。开始非常狭窄,仅仅能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眼前一下子开阔敞亮起来。(呈现在眼前的是)(这里)平坦的土地,整整齐齐的房屋,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在其中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全都和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的样子。  ( 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然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都详尽地回答了。他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询问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隔离不通音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桃源里的人)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都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他出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之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到处做标记。到了郡城下(武陵郡城),拜访了太守,说了在桃花源的奇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还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通往桃花源)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名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没有实现(愿望),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FinCloud2023-07-06 08:12:242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2011年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数学卷子。急急急!!生死关头啊,各位好心人帮帮忙。

什么事都要自己做
凡尘2023-07-06 08:10:462

小学课内外语文知识

笔称种种 刚开始学写或画叫“学笔”,有感而写的短文叫“随笔”; 无拘无束地写来叫“信笔”,旧时诉讼的状文叫“刀笔”; 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 字句笔画不好的叫“败笔”,多余无用的文字叫“赘笔”; 与题意不紧的话叫“闲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 意在言外的文字叫“曲笔”,精雕细刻的文字叫“工笔”; 为后段埋伏线索叫“伏笔”,引人入胜的文字叫“妙笔”; 特别精彩的文字叫“神笔”,谴词造句的风格叫“文笔”; 集体拟定一人写叫“执笔”,写字时笔刚挨纸叫“落笔”; 写文章的开头时叫“起笔”,文章最后写完时叫“收笔”; 临摹名人的字帖叫“摹笔”,用笔飞快地书写叫“走笔”; 拿起笔作文或画画叫“命笔”,古代称稿费叫“润笔”; 谦称自己的文章叫“拙笔”,写作能力不高明的叫“秃笔”; 受人之托的文字叫“嘱笔”,练习性的写或画叫“练笔”; 写作中断或停止叫“搁笔”,敬称别人手迹叫“手笔”; 与世决别的文字叫“绝笔”,生前的文字叫“遗笔”。
Chen2023-07-06 08:10:353

语文古文中什么叫宾语 定语 介词啊 请用简洁易懂的给我讲解一下 谢谢了

第八节 特殊的语序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的顺序,“定语”则用在名词之前。 例如: 《战国策u2022赵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上面这段短文,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除了“赵氏求救于齐”一句中的补语“于齐”要译成状语放在“求”字之前外(“赵国向齐国请求救援”),其他各句几乎都可以按原来的语序翻译。 但是,古汉语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语序,现介绍如下: 一、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就是指为了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用法,如“光荣啊,人民的军队!”“多美啊,祖国的山河!”但古汉语中谓语前置的现象更为常见。古汉语中的谓语前置句,主要用于感叹句和疑问句,通常在谓语后面缀以语气词。 1 谓语前置的感叹句 例如: 《列子u2022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战国策u2022赵策》:“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吕氏春秋u2022去秋》:“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孟子u2022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2 谓语前置的疑问句 例如: 《论语u2022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 《孟子u2022梁惠王上》:“何哉,君所谓逾者?” 司马迁《报任安书》:“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安在”即“在安 ”,意为“在哪里”) 等等。 二、宾语前置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宾语无条件前置的情况较少。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有四种,下面分别加以ue008介绍。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1)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基本情况 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谁”、“何”、“胡”、“奚”、“曷”、“安”、“焉”、“恶”、“孰”等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必须前置,要求很严,很少例外。例如: 《论语u2022子罕》:“吾谁欺?欺天乎?”(“欺”是动词,“谁”作宾语时前置,名词“天”作宾语时不前置) 《孟子u2022告子上》:“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敬”是动词,宾语“谁”前置,“兄”不前置)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论语u2022子路》:“既富矣,又何加焉?” 贾谊《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胡”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庄子u2022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晏子春秋u2022晏子使楚》:“缚者曷为者也?” 《韩非子u2022难一》:“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 《孟子u2022离娄上》:“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荀子u2022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乎”是介词,作用同“于”) 《论语u2022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与”是介词)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即助动词),那么疑问代词宾语要放到能愿动词前面。例如:《左传u2022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动词后面的名词叫宾语,比如“怒而杀之”,这里杀是动词,后面的之代表一个人或物,是名词,因此充当动词的宾语。可以跟英语比照一下。而是连词,连接两个动词 怒和杀。介词也和英语一样,比如苛政猛于虎,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这里“于”就是介词,“比”的意思,表示比较。定语自然就是修饰名词的了,苛政中,苛修饰政,表示严苛的政策。其实古文就像英语一样。使动,就是“使之如何”,意动就是形容词做动词:比如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这里“来”,意为“使之来”,是使动用法;安,形容词做动词,是意动用法。古文一共就那么几个算是语法的东西,比现代文容易多了,题也很有规律。
凡尘2023-07-06 08:09:055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词语盘点是哪些

第一单元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精致蕴含奥秘 侠客 静谧 追随 小巷 俏丽 烘烤 音韵 演奏 探索 勤勉 漫游 亲吻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 凝聚恶作剧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2、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第二单元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毅然铲平 勉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勘测 调节 沉闷 分享 抚养 春节 热烈 刚劲领略复苏 先驱 迷恋 装点 惊叹 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牙牙学语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鲁迅)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第三单元舒适 搁板 勉强 抱怨 倾听 掀起 魁梧 撕破倒霉严肃 忧虑 神圣 悠悠 庄重 仪式 抱歉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声望 割舍 湿淋淋 心惊肉跳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缝缝补补大吃一惊残疾 瘦削 宽厚 张皇 竭力 泰然 强制 茫然劝阻焦黄 着迷 耐心 修理 如愿 流连忘返 身无分文 溜之大吉 十指连心 怒目圆睁 兴高采烈1、 轻诺必寡信。《老子》2、 民无信不立。《论语》3、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也,人之道也。《礼记》5、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第四单元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威胁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眷恋 和蔼可亲 闪闪发光葬礼 主持 语调 悲剧 治理 归宿 荡漾领悟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纷至沓来 世外桃源 从天而降 生命垂危 风雨同舟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2、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4、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5、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第五单元厨房 刺猬 畜生 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情节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明晃晃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殷勤 失业 窘相 厚实 苗头 面孔 轻视 陡然艰苦软绵绵 牛毛细雨 结结巴巴 大病新愈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3、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第六单元:1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春夜喜雨【唐】 杜 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朝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天净沙.秋 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第七单元塑料 饼干 节奏 乐谱 吉祥 企盼 急速 日寇华贵英武 气概 伤感 苍茫 石碑 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 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浴血搏杀储备 干脆 失踪 闲逛 镌刻 缘故 黯淡 消瘦知觉空落落光秃秃 冷清清 直勾勾 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 长途跋涉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马诗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第八单元谱写 幽静 蜡烛 失明 纯属 陌生 清幽 琴键陶醉苏醒 飞奔记录 莱因河 霎时间 微波粼粼探访 交涉 风采 赴约 淡雅 捉摸 衬托 幻觉深远降生 模仿 身段 造就 抗议 风度 炼就 毅力 有朝一日 大洋彼岸 不解之缘 暗无天日 眼冒金星一反常态 为所欲为 暑去寒来不在话下窃窃私语 无言以对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古色古香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 雅俗共赏 美不胜收 脍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笔生花阳春白雪 笔走龙蛇 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LuckySXyd2023-07-06 08:05:026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

  额,累死人的!!!!!!!!!!!!!!ufeff
阿啵呲嘚2023-07-06 08:04:428

一年级语文abab词语

一年级语文abab词语 一年级语文abab词语,ABAB是一种词语的格式,一般是指第一、第三字一样,第二和第四个字一样。而这类词语也是小学语文考试必考内容,下面来看一年级语文abab词语有哪些吧。 一年级语文abab词语1 1、雪白雪白:像雪那样的洁白。 举例:茉莉花那细长的花瓣雪白雪白的,像冰片一样透明,水灵灵的。 2、火红火红:像火一样红。 举例:太阳露出了头顶,火红火红的,像半个烧红的铁球,又像半个熟透了的橙子。 3、扑通扑通: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举例:一声呼喊,一群孩子扑通扑通跳进水里。他们像鱼儿似的,在冰凉的塘水里快乐地游着,享受着塘水的爱抚。 4、蔚蓝蔚蓝: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 举例:头顶上的云是蔚蓝蔚蓝色的,脚下还是灰蒙蒙的云海,我们站在云海之上,真有种神仙的感觉。 5、咣当咣当:形容撞击振动的.声音。 举例:火车咣当咣当进了小站,开门后,下来各地的旅人。 一年级ABAB词语有:琢磨琢磨、享受享受、了解了解、打探打探、打听打听、分析分析、娱乐娱乐、紧张紧张、暖和暖和、凉快凉快、学习学习、精神精神、放松放松、活跃活跃、热闹热闹、飘扬飘扬、鼓励鼓励、表扬表扬、尝试尝试、积极积极、参与参与、伺候伺候、彼此彼此。 例句: 1、有空多琢磨琢磨下,法者之境,进度可能缓慢,可不要一日落下,孜孜不辍不辍,终有一朝顿悟。 2、看来,有空我也得好好去研究研究,不然很有可能会阻碍我以后到那些个仙人那里借法宝的,当然是永久性的借了,有借无还的那种。 3、只听见那珠帘后面响起女子那莺莺雀雀的声音,非常十分多好听,大皇子过奖了,您如今不也是成为了这世上的绝顶高手吗?咱们都是彼此彼此罢了。 (ABAB式)的词语 火红火红 大口大口 努力努力 了解了解 打探打探 打听打听 紧张紧张 暖和暖和 凉快凉快 学习学习 放松放松 活跃活跃 热闹热闹 飘扬飘扬 鼓励鼓励 练习练习 高兴高兴 开心开心 辛苦辛苦 打扮打扮 商量商量 清醒清醒 常见的有这些: 火红火红 湛蓝湛蓝 金黄金黄雪白雪白 通红通红 葱绿葱绿 蜡黄蜡黄 漆黑漆黑蔚蓝蔚蓝 草绿草绿 abab式颜色的词语大全 带颜色的abab类词语有:碧绿碧绿,雪白雪白,乌黑乌黑黄金黄,银白银白蓝湛蓝,血红等。 一年级语文abab词语2 1、忽悠忽悠。 2、热闹热闹。 3、懒懒散散。 4、病病泱泱。 5、调查调查。 6、高兴高兴。 7、溜达溜达。 8、比较比较。 9、暖和暖和。 10、收拾收拾。 11、观察观察。 12、教训教训。 13、整顿整顿。 14、忽悠忽悠。 15、热闹热闹。 16、说道说道。 17、打扫打扫。 18、溜达溜达。 19、打扮打扮。 20、清醒清醒。 21、搅和搅和。 22、拨拉拨拉。 23、商量商量。 24、研究研究。 25、乐呵乐呵。 26、锻炼锻炼。 27、琢磨琢磨。 28、考虑考虑。 29、教育教育。 30、教训教训。 31、活动活动。 32、比划比划。 33、练习练习。 34、努力努力。 35、享受享受。 36、了解了解。 37、打探打探。 38、打听打听。 39、分析分析。 40、格支格支。 41、白胖白胖。 42、争渡争渡。 43、铁达铁达。 44、花差花差。 45、哇喇哇喇。 46、雅鹿雅鹿。 47、格绷格绷。 48、彼哉彼哉。 49、洼凉洼凉。 50、格吧格吧。 51、于思于思。 52、吸溜吸溜。 53、哗啦哗啦。 54、彼此彼此。 55、悠哉悠哉。 56、客到客到。 57、沙拉沙拉。 58、忽闪忽闪。 59、咕噜咕噜。 60、米修米修。 61、丑萌丑萌。 62、沙啦沙啦。 63、咴儿咴儿。 64、叮咚叮咚。 65、瘪煞瘪煞。 66、意思意思。 67、享受享受。 68、了解了解。 69、打探打探。 70、打听打听。 71、分析分析。 72、娱乐娱乐。 73、紧张紧张。 74、暖和暖和。 75、凉快凉快。 76、学习学习。 77、精神精神。 78、放松放松。 79、活跃活跃。 80、热闹热闹。 81、飘扬飘扬。 82、鼓励鼓励。 83、表扬表扬。 84、说的说的。 85、尝试尝试。 86、积极积极。 87、参与参与。 88、伺候伺候。 89、孝敬孝敬。 90、炫耀炫耀。 91、安静安静。 92、按摩按摩。 93、透露透露。 94、照顾照顾。 95、安排安排。 96、整理整理。 97、布置布置。 98、打扫打扫。 99、清理清理。 100、叫唤叫唤 一年级语文abab词语3 说道说道 打扫打扫 溜达溜达 打扮打扮 清醒清醒 搅和搅和 拨拉拨拉 商量商量 研究研究 乐呵乐呵 锻炼锻炼 琢磨琢磨 考虑考虑 教育教育 教训教训 活动活动 批评批评 比划比划 练习练习 切磋切磋 糊弄糊弄 整顿整顿 考验考验 学习学习 比试比试 火红火红 修理修理
北有云溪2023-07-06 08:03:451

银杏水杉为什么是活化石(银杏水杉为什么是活化石二年级语文)

银杏水杉之所以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历史悠久,与它们同期的动植物早就灭绝了,而且树形美观,具有很好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所以它们是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银杏树的种子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据近年调查,重庆万州、重庆石柱县、湖北利川和湖南龙山、桑植均发现300余年的巨树。
北营2023-07-06 07:55:091

语文中的横折弯钩怎么写

横折弯钩
铁血嘟嘟2023-07-05 06:57:554

英语文章

楼上传的都很经典,但按照中国的教育传统,对初中生肯定是不妥的,仍然给与鼓励!
北营2023-07-05 06:53:002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山雨》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山雨是有当代散文家赵丽宏创作的,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分浓浓的喜爱之情。课文是按雨来(1-4段)、雨中(4-7段)、雨后(8-10段)的顺序写的。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非常传神。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⑴认识本课2个生字。   ⑵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大家看看窗外,地上湿漉漉的,昨晚一定是──生接   那你们喜欢下雨吗?(多个学生说)   看来大家对雨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场奇妙的雨──山雨。   学生写课题。把自己写的课题读一读。欣赏了这场雨,也许你对雨会多一份新的感受。   二、打开书,自己读读阅读提示   (点课件)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初读感知   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这场山雨,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四、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雨前景象)请看!你能用文中的语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吗?学生朗读一段。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词、读体会)让我们一起用读书声请出山雨,让他悄然无声地来到、让大家都无法发觉。(学生读)   2、自学雨中: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感受到了山雨飘然而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中,你可以去听听山雨的声音,也可以去欣赏雨中的颜色,通过朗读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者欣赏到的颜色美美地展现出来。   3、小组交流:   把你听到的山雨的声音或欣赏到的颜色在小组里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4、集体汇报。说到哪句点哪句:   ⑴沙啦啦,沙啦啦……   ①(谈感受)当你听到山雨的声音,心情怎样?   ②这么动听的雨声我们一起去听听吧!(点课件)   ③和着山雨的声音,我们一个大组,一个大组接力读读吧!(在雨声中再读一读)   ⑵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①几个学生谈感受。   ②听,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点课件)我能感受到这山雨是无字的歌谣,那样动听,你能感受到那是怎样的歌谣?(学生说)说到神奇,问,他会是怎样神奇呢?   ③是的,的确是──的歌谣。把你们感受到的歌谣读给同桌听听吧!谁来试着读读?(可以请同学老师一起读)听了他的朗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好。再请,不好,示范读。)   ④喜欢这无字歌谣的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⑶雨声里,山中的没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有幻想的色彩。   ①学生谈感受。   ②真是动人的乐曲,(点课件)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弹奏这首小曲,你们是琴键,我就是轻捷柔软的手指。第一个逗号一组读,第一个顿号二组加进来,第二个顿号三组加进来,后面的四组加进来一起读。(配合读。)你觉得咱们一起演奏的曲子怎么样?(学生说)   ③相信你们还能弹奏出更美的旋律。赶快和同桌一起演奏演奏,然后互相说说你又想到了什么?(你会幻想些什么?)   ⑷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谈感受)   ①(点课件)正像你们说的一样,阳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斓,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绿。(引读)瞧,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有──有──也有──,然而雨中的山林,所有的色彩都──绿得──,这清新的绿仿佛在──流进──流进──   ②听出来了这清新的绿色已经流进了你们的眼里、流进了你们的心里,我多么希望你们用优美的朗读声让绿色也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里,可以吗!学生再读。   ③此时,我和作者的感受一样,(点课件)我们的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色随着丝丝屡屡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你们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同桌互相说。请学生说。   ④我建议我们一起再读读吧,让我们此时的记忆在脑子里化开,化开……(一起读) 5、雨后:   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山雨过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赶快去读读吧!。(汇报)   雨后是怎样的画面?   ⑴鸟。歌声为什么那么动听?它会唱些什么呢?谁能用轻松愉快的朗读把小鸟的歌声引出来?(读后点课件)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喜欢的孩子,一起读一读吧!   ⑵雨滴。点课件,一起来演奏。   五、拓展   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篇二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四、课前准备   录有雨声以及轻柔舒缓音乐的磁带或光碟   五、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   2、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1、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练习说话,朗读品评。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u201eu201e)   (2)就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1、雨就这样悄悄地起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磁带或光碟),竖耳听,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或看见了什么?   2、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4、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u201eu201e   (1)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u201eu201e”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2)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   (2)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教师配乐范读。)   (3)带着遐想朗读。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1)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   (2)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五)、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理解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的山林雨景图;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山林雨景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林雨景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   2、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   《山雨》这篇散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作者通过合理而新奇的和,并运用   一( )歌谣 一( )岩石 一( )树叶 一( )音符   三、出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1、借助字典学习生字、新词,采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山林雨景的喜爱之情。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借助字典学习生字、新词,   采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并拿起手中的笔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汇报交流:   1、 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2、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   教师板书:   雨起、雨中、雨后   五、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自学指导(二)   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汇报交流:   练习说话,朗读品评: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⑴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   ⑵就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   六、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1、雨就这样悄悄地起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磁带或光碟),竖耳听,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或看见了什么?   2、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4、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   ⑴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①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   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②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⑵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①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   ②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   教师配乐范读。
Ntou1232023-07-05 06:50:431

小学人教实验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山雨》学习指导!!!!!!!!!!!!!!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水淋淋(ABB)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阵阵 一缕缕  一首首 一丛丛  一歌谣 一岩石  一树叶 一音符  3、读比喻句,找出打比方的部分,体会它们的好处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作者将   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  及  、由  及  的动态过程。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  ”,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      ”,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   美。  4、熟读课文后填空  《山雨》这篇散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作者通过合理而新奇的   和   ,并运用   、  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带来的   美和   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____之情。  晌午,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小树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蝉在枝头拼命地叫着。一阵大风吹过,吹得树枝乱摆。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正在忙碌地搬家。不一会儿,风卷乌云,滚滚而来,天像是到了傍晚,一阵比一阵暗。刹那间,闪电似金鞭乱挥,这儿一道,那儿一道,煞是怕人。雷声像爆炸似的,“轰隆隆,轰隆隆”响起来。在这电闪雷鸣之中,“哗哗哗”,大雨从天上倒下来了,越下越大,天地间像挂上了无数的大珠链。雷雨中,行人打着伞在泥泞的小路上吃力地走着。白亮亮的雨点打在雨伞上,“啪啪”直响。渐渐地,雷声小了,雨点也小了。云散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美丽的彩虹高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中,一股股清新的空气中夹带着泥土香味迎面扑来,天地间变得凉爽极了。  1.短文按下雨的过程,写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雨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内容,将短文分成三层,用“/”在文中标明。  3、从文中各找出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抄在下面。  比喻句:  拟人句:  写雨诗句集萃  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这是课堂练习,请认真完成(责任编辑:陈佳佳)
北有云溪2023-07-05 06:50:422

跟我学语文六年级上第三课《山雨》欣赏佳句,掌握句式

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全文共10个自然段,第1至4自然段写雨来,主要描写了山雨来得突然,由远而近的雨声如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第5至7自然段写雨中,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绘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声,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第8至10自然段写雨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如,将雨来时由远而近、逐渐清晰的声音比作“无字的歌谣”,将雨至时雨丝飘洒在山林的声音比作“优雅的小曲”,将雨过时雨珠滴落的声音比作“一场山雨的余韵”,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不同时段的山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突出了山雨所特有音韵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文是略读课文,选编意图一是感受有声有色的山雨的韵味,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是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积累;三是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这句话着笔于声音,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相对应,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来得突然”“悄悄地来”。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突出了雨来时一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并给人以无限遐想。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作者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琴键”,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这部分描述作者又一次采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的美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音符”是指手指触摸琴键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在这里可理解为是雨丝飘洒在不同的地方所发出的不同声音,有落在岩石上的“丁冬”声,有飘洒在绿草丛的“沙沙”声……,而“带着幻想的色彩”,突出了雨至山林时声音的丰富多变,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③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句中“流动”一词写出了山林的“ 绿”在雨中所独有的特点:这种“绿”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的色彩”,表现了山雨带给山林的色彩变化。连用两个“流进”则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2)对词语的理解。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三、教学建议1.课前,教师可以准备课文插图的彩色挂图以及优美的轻音乐,以创设情境,辅助朗读。有条件的还可以剪辑制作类似本课所描绘的山林雨景的录像片或简单的动画片段。2.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上,教师无须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可以按以下思路展开教学:(1)初读课文,梳理内容。通过初读,使学生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在梳理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再读课文,品味赏析。可以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然后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这部分教学,教师无须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讲解,重点要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赏析语言、体味情感都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落实。(3)背诵积累,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甚至可以摘录优美的句段。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也可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其他美文,丰富积累。3.本课教学应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感受、体验,从不同角度进行自读交流。如,描写雨中山林的部分(第5~7自然段),从理解内容的角度看,可体会山雨连续不断地洒向山林的岩石、树叶、绿草,声音如“优雅的小曲”般动听,使山林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绿”之中;从体会表达的角度看,作者是通过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引发了独特的联想,采用比喻等手法写出了雨声的音韵美和山林的色彩美,把山雨写活了;从领悟情感的角度看,可以悟出因为作者爱山雨,所以普普通通的雨声在他听来才会像“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所以那绿色才能“流进眼睛”“流进心胸 ”。此外,要让学生运用不同方法交流,可以用自己的话谈阅读感受,也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4.有的学生囿于生活体验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对山雨、雨中山林的描写可能会有陌生之感。对此,教学中可引导他们一边读一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大胆想象,还可利用插图或影视资料为他们提供帮助。四、教学案例《山雨》这篇课文,我以指导朗读贯穿全文的教学,先由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然后问:“谁能把优美动听的雨声变成朗读声来告诉大家?”孩子们在同学们的配乐朗读声中,闭上眼睛想象。当孩子们睁开眼时,纷纷描述着自己的想象:“我幻想自己是一滴一滴的雨,在树叶上丁当丁当地敲着,实在太好听了。”“我幻想着山雨把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都淋湿了。”“我幻想着当山雨落在每一片树叶、每一棵绿草的时候,它一定非常开心!”一个又一个学生富有韵味的朗读声,让大家描绘出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山林雨景图。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编辑本段]【整体感知】 《山雨》作者:赵丽宏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分浓浓的喜爱之情。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赵丽宏,出生年月: 1951, 汉族 青年散文家,民进成员。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赵丽宏:书是永远的朋友 按常理说,专业作家是以写作为生的。然而,先后著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专著四十余部,作品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大奖的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却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在新近出版的《赵丽宏读书随笔》一书的自序中,赵丽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 出生于上海的赵丽宏,从小就是个“书虫”,读书从来不管时间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赵丽宏往往是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从连环画、童话、神话,到《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再到《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红楼梦》,赵丽宏总觉得“这些书要比课本上学的历史有趣得多”,常常读得入迷了,大人的一声叫喊才把他从痴梦中惊醒。 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赵丽宏开始接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无论什么书,他拿到就读,平时除了读鲁迅,读茅盾,读巴金,读冰心,他还把上高中的姐姐从图书馆里借回家的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都读了一遍,如《安娜·卡列尼娜》、《唐·吉诃德》和《复活》、《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以及《基督山恩仇记》、《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特别是赵丽宏在上海旧书店里淘得的一套平明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丛,更令他兴奋不已。这一套新诗丛都是普希金的诗歌,译者是查良铮,出版于一九五五年。它们成了赵丽宏中学时代最喜爱的书。可以说,赵丽宏后来写诗,和当初读这几本诗集有很大的关系。这几本书,赵丽宏很珍惜,为减少磨损,他就用透明的纸很仔细地将封面包起来,但它们还是被赵丽宏翻得很旧。赵丽宏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我读得多而杂,读得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然而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中学毕业后,赵丽宏离开上海市区去崇明岛“插队落户”,简单的行囊里寥寥几本印刷品中,有一本《野草》。现实中,很多小说往往读第一遍时觉得新鲜,看第二遍便觉无味。《野草》这样的书却可以让赵丽宏“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因为读这样的书“可以让你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的韵味来。”当时,赵丽宏就想,“倘若鲁迅先生没有那厚厚的十几本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漫长岁月中,赵丽宏“曾感到过孤苦无援,前途渺茫。”可就是那些和赵丽宏朝夕相处的书,使他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在一盏飘忽不定的油灯下,是书伴他“度过了许多温馨而愉快的时光”,使他“逐渐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也是书“帮助他选定了人生目标”。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赵丽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可供赵丽宏选择的好书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样,多得叫人眼花缭乱”。一九八一年赵丽宏毕业后到《萌芽》工作。那时,赵丽宏住在浦东,每天坐公共汽车经过黄浦江隧道,要花很长的时间到市区上班。由于“在车上的时间是特别难熬”,赵丽宏每天手握一本好书,便把难熬的时光化为愉快的瞬间。在公共汽车上,赵丽宏总能聚精会神地读书,任何噪声都不能干扰他的情绪,即使有人挤他,有人推他,他都木然无知,因为他正“躲进书里作一次愉快的旅行”。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读书是永远的》、《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沧桑之城》,报告文学集《心画》等六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行世。作品曾数十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其中,《山雨》等文就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编辑本段]【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之分,有细雨、暴雨、雷雨、骤雨等之别,又有落在平原的雨、山区的雨与江河湖海的雨等之异。雨景,既是自然的,又往往是奇异的。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大都喜欢以雨入诗,吟就了不少传世之作。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宋代诗人苏轼《有美堂暴雨》)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咏雨名句。 《山雨》结构上通篇紧扣诗题《山雨》,按雨前之景、雨中之景、雨后之景顺序写来,令人一目了然。开篇两句,写雨前之景,着重写诗人头戴以竹篾编织而成的圆形雨帽在秋天初凉时节漫行于山野林间,不时地闪避着树枝,字里行间透露出如此信息:秋高气爽,行者也心旷神怡。中间四句转入写雨中之景。“溪云到处自相聚”一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写未雨转入下文写遇雨。“山雨”句开始写山雨,“忽来”二字明言山雨骤来之特点,继之以“人不知”三字,则进一步凸现此特点。“马上”两句续写雨中之景,也完全切合秋日山雨之特征。最后两句写雨后之景,突出雨过天晴,山峰重现青翠,山野间万瀑齐飞。其景物描写,场面转换自然,与翁诗各具特色。 《山雨》写山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溪云”两句,写溪上云雾,写山雨,用的是正面描写之法。“马上”两句,写雨水打湿了诗人的衣巾,淋得村边的瓜豆枝叶散乱纷披,似亦可理解为以正面描写为主。而“新晴”两句,则主要是侧面描写。“新晴尽放峰峦出”与“万瀑齐飞”,这些都是山雨所赐。山雨的洗礼,使得山峰在雨过天晴时更为青翠,而山雨的注入,又使得山野间万瀑齐飞。可见,写雨过天晴,山峰青翠重现,山野间万瀑齐飞,正是从侧面写山雨。诗中“放”、“飞”等字下得精妙,使画面动了,活了,尤其是结句“万瀑齐飞又一奇”,语奇景妙,从侧面写活写足了山雨, 《山雨》感情更为丰富,诗人是以一个山行者、山雨的亲身体验者的身份写的。其感情也随着雨前、雨中、雨后景物描写的变化而变化。雨前,诗人野行,心旷神怡,这从“宜”字等可感受到。雨中,他“马上衣巾任沾湿”,委婉地表达了遇雨而喜雨之情。雨后,目睹山峰青翠重现、万瀑齐飞的奇景,诗人直抒胸臆,以一“奇”字,既明言雨后山景之奇妙,又直抒诗人的惊奇之情。全诗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将诗人的感情抒写得淋漓尽致。 《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读书是永远的》、《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沧桑之城》 山雨 作者:翁卷 年代:宋 体裁:七绝 一夜满林星月白,且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前两句描写雨前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青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为后两句作者的惊异之情作铺垫。描写手法上采用侧面描写,通过雨前、雨后之景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抒情手法上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编辑本段]【山雨抒情】 陈建宽 到乡下度假,正逢高温时期,但乡下的气候却温暖如春,仿佛昨日的春天还停留在人间,来不及赶回家。 每年暑假来临后,我对乡下温和的气候都会感到恋恋不舍,隔三差五地,总会到乡下与那青山绿水见面。 我喜欢穿过白桦林,在山顶的古厝看午后的乡村:轻轻的薄云迤逦前来,为跟前的山头披上薄纱;涧底清越的鸟音,响彻空山;山脚下水田边大小不一的房舍,在阳光的照耀下拉长了身影,与水田相辉映着,闪烁着迷人的光。此情此景,使人觉得似乎不在人间…… 正当我看得出神,顷刻间,远处的山骤然变暗,云也暗了,雾也暗了,鸟音也隐没了。渐渐地,整个山村被一围灰色的布包裹。 不知不觉地,空中有翅膀闪动,数不清的蜻蜓,突然占据了整个山头;几百只蜻蜓,或许是几千只蜻蜓,在空中飞舞旋转,穿梭在昏黄的阳光中,它们好似在上演着一场盛大华美的舞会,一片璀璨、壮丽! 这是山雨来临前的预兆! 须臾,远处的山色转成了墨黑。脚下的枯枝败叶开始翻飞,五颜六色的落叶,弥漫着整个天空,乡村顿时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紧接着,雷鸣电闪,犹如古战场上的呐喊声,惊天动地。我只好躲在屋里,望着窗外的景象,静默地等待着这狂大的山雨到来。 远处黑色的山头渐渐化成白茫茫的一片,那就是山雨!由远及近地来了。 山雨夹杂着低沉的脚步声,从西边遥远的山头,穿过树林,越过山涧,踩过水田,一步步地向我伫立的古厝踏来。 那庞大的雨,犹如万千的银柱,密密麻麻,由空而降,笔直地落在草地上、田野里、山林中……大颗的雨滴砸在坚硬的谷坪上,开了花的雨点如珍珠般地滚动着,闪烁着亮光,耀眼夺目。雨滴随着风扑进窗棂打在脸上,冰凉的雨珠让人浑身直起疙瘩…… 看到这么大的场面,我默默无声,等待心情平静,我感觉:这是乡村夏季以来最壮观的山雨,可惜只有我一个人看见! 山雨的滂沱、巨大,来势之猛,速度之快,是我所生活的平板的城市中所不能见到的。在乡村的山雨面前,我们竟显得如此渺小、卑微,只能凭窗叹息、惊呼、动容! 突如其来的山雨,让我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原汁原味。 仅仅一个小时的山雨停歇了。这是一场充满乡村自然之美的山雨,美得淳朴、美得简单、美得真实。 带着一身的清凉,带着雨后山路上散发的泥土的气息,我轻轻走下山,山风吹拂着脸颊,山风温柔无语,带着一股凉凉的芬芳穿过来、穿过去,木槿花的红,玉兰花的白,白桦林的绿,也随山风迎面飘来。 微微清风中,感觉身心进入了一个澄明之境…… 这醍醐般的山雨呵,让人心清,让人神怡![编辑本段]【课外链接】 雨声 赵丽宏 雨声,彻夜在我的耳边响着…… 它们是从天上伸下来的无数手指,抚弄着黑暗的大地。在淅淅沥沥、唧唧喳喳的声响中,我默默地倾听它们和大地的接触。 它们轻轻拍打着我的茅屋的屋顶,这声音是轻柔的:茅草吸吮着雨水,还没等雨珠在屋顶上拍打出清脆的声音,柔软的草已经把它们吸干,只在夜色中留下细微的咝咝声,犹如低声的叹息…… 它们落在窗外的树叶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像是很多人在远处鼓掌,掌声一阵接一阵。这不是热情的掌声,而是温和的、有节制的,似乎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不停地继续着。在这寂寞的寒夜,有什么值得如此鼓掌呢? 它们落在河里,发出清脆的沙沙声。这是水和水的接吻,晶莹而清澈,天和地的激情在这千丝万缕的交接中弥漫扩散…… 它们也敲打着我的门窗。这没有规律的声音仿佛是在不停地对我絮语:哎,你龟缩在屋顶下干什么?到雨里来吧,我们会洗净你身心的疲惫。你出来吧。 突然,它们走进了我的屋子。起先是在地上,“嘀嗒”一声,又“嘀嗒”一声,像交响乐中的小号。是我屋顶漏雨了,雨水浸湿了屋顶的茅草,渗进了屋子。很快,这清脆的“嘀嗒”声扩展到我床边的桌子上,变成浊重的“笃笃”声,又扩展到我的蚊帐顶上,变成沉闷的“噗噗”声……接下来,就该扩展到我的被褥和身体脸面了。 我不想阻止它们的造访,也无法阻止它们的进入。由它们去吧,让这屋子里的声音和屋外天地间的千万种声音融为一体,让我也变成雨的一部分,湿润自己的同时,也湿润了世界……
水元素sl2023-07-05 06:50:4110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山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课文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先写山雨悄然而至,描绘了由远而近的歌谣般动听的雨声,接着突出描写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最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余韵无穷。   文章首尾呼应,主要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主次分明,摹声状物细致入微。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为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本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教学本篇课文要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优美语言,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有声有色的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资源   配乐朱自清《春》片段   设计思想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上。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如诗如画的山林雨景,欣赏优美抒情的语言,归纳其中蕴涵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来展示学习的体会,朗读的形式要多样:竞赛读、个人读、男女分读、分组读……教师可恰当地渗透朗读技巧,如急缓轻重、抑扬顿挫。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   师生背诵描写雨的诗句。   师:咱们今天又将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韵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图片和诗句的吟诵开始一篇充满韵味的课文的学习,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生自由读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   2、指名三名同学分别读第1至4自然段,第5至7自然段,第8至10自然段,即雨来、雨中、雨后的相关段落。教师相机正音。理解“啼啭”的意思。   3、指名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场山雨的。揭示出请刚刚三位同学读书的用意。   4、指名说说阅读的初步感受。   师:这样一幅有声有色的山雨图就是作者细致观察、用心倾听的收获。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为下文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字里行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并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2、体会情感,感悟写法   (1)感悟山雨的音韵美。   ①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请一组学生读,其余的孩子边听边感受。   师:在你们读的时候,我也在幻想。我幻想着我现在就是一滴雨,我任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上、树叶上、绿草上弹奏着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稍停)孩子们,闭上眼睛,和姜老师一起来幻想吧!   b、师配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   C、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   师: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贴切的比喻呀!作者把自己对山雨的热爱融进了字里行间。   d、生带着感受齐读。   (2)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师:大自然琴技高超,让我们聆听到了一篇无与伦比的山雨乐章。自然还是位美术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它所描绘的山林色彩。   a、(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读。   b、学生交流都看到了哪些颜色,对哪种颜色印象最深。   师:正像你们说的一样,阳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斓,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绿。   c、师引读本段。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画面,一方面交给学生入情入境朗读课文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悟到作者恰当的比喻和奇妙的想象,从而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山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学生齐读全文。(配乐)   2、师:雨后的丁冬声给山林留下余韵,而你们的朗读在老师的心中也留下了余韵。如果你就是这图画中的一个孩子,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听到如此动听的声音,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想象拓展训练,既检验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为后面的语文实践打下基础。   3、(课件出示《赏雨》及朱自清《春》相关语段),学生自由读,指名说感受。   五、布置作业,积累运用   1、学生写写自己眼中的雨,试着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摘抄优美句段。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的设计践行“大语文观”的理念,使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为学生蓄积文化底蕴,奠定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趁热打铁,不失良机。   板书设计   山雨   雨来   雨中音韵美用心倾听喜爱   色彩美细致观察   雨后   课堂反馈   本课教学中,教师主要抓住了“读”和“悟”两方面,力求在阅读和想象感悟中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雨天。在重点赏读阶段,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描述画面的过程亦是感悟写法、体会情感的过程,此时再去读读感触最深的部分,一定是美轮美奂。课文孩子们富有韵味的朗读,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还引导学生对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摘录优美的句段,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积累。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具的准备】   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教学录音,注意字音。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in) 啼啭(zhuan) 倾吐(tu)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⑴ 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 “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 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⑵ 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 “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 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 “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⑶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① 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 组内朗读比赛。   ③ 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   【板书设计】   雨前   山 山林 鲜   雨中 喜爱   雨 雨声 美   雨后   【课后反思】   教学本课很成功的是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的.感悟,通过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想象了如诗如画的山林雨景,欣赏了优美抒情的语言,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细心观察和学习表达方法;给诗加题目和最后山雨诗欣赏,使学生感受到精炼语言的魅力。   六年级语文《山雨》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⑴、认识本课2个生字。   ⑵、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大家看看窗外,地上湿漉漉的,昨晚一定是──生接   那你们喜欢下雨吗?(多个学生说)   看来大家对雨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场奇妙的雨──山雨。   学生写课题。把自己写的课题读一读。欣赏了这场雨,也许你对雨会多一份新的感受。   二、打开书,自己读读阅读提示   (点课件)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初读感知   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这场山雨,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四、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雨前景象)请看!你能用文中的语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吗?学生朗读一段。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词、读体会)让我们一起用读书声请出山雨,让他悄然无声地来到、让大家都无法发觉。(学生读)   2、自学雨中,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感受到了山雨飘然而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中,你可以去听听山雨的声音,也可以去欣赏雨中的颜色,通过朗读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者欣赏到的颜色美美地展现出来。   3、小组交流:   把你听到的山雨的声音或欣赏到的颜色在小组里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4、集体汇报。说到哪句点哪句:   ⑴、沙啦啦,沙啦啦……   ①、(谈感受)当你听到山雨的声音,心情怎样?   ②、这么动听的雨声我们一起去听听吧!(点课件)   ③、和着山雨的声音,我们一个大组,一个大组接力读读吧!(在雨声中再读一读)   ⑵、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①、几个学生谈感受。   ②、听,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点课件)我能感受到这山雨是无字的歌谣,那样动听,你能感受到那是怎样的歌谣?(学生说)说到神奇,问,他会是怎样神奇呢?   ③、是的,的确是──的歌谣。把你们感受到的歌谣读给同桌听听吧!谁来试着读读?(可以请同学老师一起读)听了他的朗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好。再请,不好,示范读。)   ④、喜欢这无字歌谣的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⑶、雨声里,山中的没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有幻想的色彩。   ①、学生谈感受。   ②、真是动人的乐曲,(点课件)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弹奏这首小曲,你们是琴键,我就是轻捷柔软的手指。第一个逗号一组读,第一个顿号二组加进来,第二个顿号三组加进来,后面的四组加进来一起读。(配合读。)你觉得咱们一起演奏的曲子怎么样?(学生说)   ③、相信你们还能弹奏出更美的旋律。赶快和同桌一起演奏演奏,然后互相说说你又想到了什么?(你会幻想些什么?)   ⑷、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谈感受)   ①、(点课件)正像你们说的一样,阳光下的山林色彩斑斓,雨中的山林一片嫩绿。(引读)瞧,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有──有──也有──,然而雨中的山林,所有的色彩都──绿得──,这清新的绿仿佛在──流进──流进──   ②、听出来了这清新的绿色已经流进了你们的眼里、流进了你们的心里,我多么希望你们用优美的朗读声让绿色也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里,可以吗!学生再读。   ③ 此时,我和作者的感受一样,(点课件)我们的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色随着丝丝屡屡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你们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同桌互相说。请学生说。   ④、我建议我们一起再读读吧,让我们此时的记忆在脑子里化开,化开……(一起读)   5、雨后:   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山雨过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赶快去读读吧!。(汇报)雨后是怎样的画面?   ⑴、鸟。歌声为什么那么动听?它会唱些什么呢?谁能用轻松愉快的朗读把小鸟的歌声引出来?(读后点课件)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喜欢的孩子,一起读一读吧!   ⑵、雨滴。点课件,一起来演奏。   五、拓展   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   这是老师眼里的雨,(师读)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
kikcik2023-07-05 06:50:401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仿写,要自然现象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山雨)

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那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并且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想起了李商隐的诗:“潇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气凉先动竹,点细未开萍.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仿佛就是写着我此刻的感觉.雨,使这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阕又一阕优雅的、带着幻想色彩的小曲……“此曲只应天上有”呵! 雨使山林改变了颜色.在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去得也突然——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远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继续往下滴着,滴落在路畔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咚——叮——咚……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左迁2023-07-05 06:50:321

太原市2007-2008学年八年级第四次测评语文

为什么没有答案,?
bikbok2023-07-05 06:48:593

2013年湖南语文高考文言文

1. 湖南13年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找不到最后一段的,互相抄袭原文 原文: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译文: 我之前接受了陛下的诏书,命我搜集三国时期多方面的史料,来注释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的书权衡轻重得当,史实大多精审而正确,实在是像一座适宜游览观赏的园林,是近代的一部难得的史书。然而此书的缺点在于太过简略,常常有遗漏的地方。我奉旨寻求历史的详情,致力于完备周全。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旁征博引遗事逸闻。我考察三国时代虽然经历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它的历史却关涉到汉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对于那些陈寿没有记载,但却应该记录的史料,我就全部选取,来弥补他的缺漏。或者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言辞却背离交错的,或者对于发生的事情本来就说法不一,存疑不能下论断的,我就一并记录在书中来保存不同的说法。如果是错误非常明显的,言辞不符合常理的,就在错误之处予以纠正,来警戒他的荒诞。对他记录的时事不知恰当与否应该存疑之处和陈寿有小的失误的地方,就多按我自己的意思来做分析。自从我编辑完成此书,至今已经将近一月。写作校勘刚刚完成,恭敬地封合好呈给陛下。 2. 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 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考试古诗文默写篇目 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氓 《诗经》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对酒当歌) 曹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 兰亭集序 王羲之 赤壁赋 苏轼 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 蜀道难 李白 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 杜甫 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 登高 杜甫 琵琶行 白居易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腾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陈情表 李密 湘夫人 屈原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鲍照 蜀相 杜甫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登岳阳楼 杜甫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 阁夜 杜甫 李凭箜篌引 李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阿房宫赋 杜牧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3. 求2013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要文字版的 201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C 】A.惬意qiè 静谧bì 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ěB.乘势chng 戏谑xuè 可塑性suò 跬步千里kuǐ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独辟蹊径xī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D 】A.扮靓 商贾 关怀倍至 余音绕梁B.辐员 魁梧 天花乱坠 彪炳千秋C.联袂 眈误 沧海一粟 插科打诨D.寒暄 遴选 克勤克俭 针锋相对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B 】A.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 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 "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 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 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 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 写校始讫,谨封上呈。(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A . 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B. 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C. 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7.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 B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C 】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
hi投2023-07-05 06:48:581

形容歌声的词语文言文

1. 描写歌声的古文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2. 描写歌声动听的诗句或文言文 《老残游记》里有一篇,好像叫《绝唱》,描写了一位歌艺非同一般的白妞: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3. 描写歌声动听的诗句或文言文 形容歌声动听的词语至高评价就是绕梁三日。词语的由来本就是篇文言文。 其次诗句的话第一的当属白居易的琵琶行, 附上两篇由来 绕梁三日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 形容歌声嘹亮的成语 成语名称 响遏行云 成语拼音 xiǎng è xíng yún 成语释义 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与响遏行云的意思相同的成语有:成语名称 声动梁尘 汉语拼音 shēng dòng liáng chén 成语释义 形容歌声嘹亮动人.成语名称:高遏行云 成语发音:gāo è xíng yún 成语释义:形容歌声高亢嘹亮.成语出处:宋·晏殊《山亭柳》词:“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5. 求文言文描述美妙的歌曲或歌声的词语 文言文描述美妙的歌曲或歌声的词语—— 余音绕梁:歌声的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余音袅袅:形容声音绵延不绝,非常柔美。 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声动梁尘: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还有宛转悠扬、天籁之音、娓娓动听、悦耳动听、清脆悦耳、歌声绕梁、朗如珠玉、宛如天籁、三日不绝、不绝如缕、莺声燕语、曲尽其妙…… 或者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的《绝唱》就有很详细的描写: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6. 形容歌声.的成语 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 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歌声绕梁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 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高唱入云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千回百折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 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声动梁尘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声振林木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 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燕语莺声莺:黄鹂。 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 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一串骊珠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 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燕语莺啼莺:黄鹂。 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莺啼燕语莺:黄鹂。 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游响停云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珠圆玉润润:细腻光滑。 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遏云绕梁遏: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 凤吟鸾吹比喻极为美妙的歌声。高遏行云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鹤膝蜂腰①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 后来用“鹤膝蜂腰”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②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惊起梁尘《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聋者之歌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妙舞清歌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清歌曼舞清亮的歌声,柔美的舞蹈。 清歌妙舞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绕梁之音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 参见“余音绕梁”。笙歌鼎沸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一字一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 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玉润珠圆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 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北有云溪2023-07-05 06:48:551

在语文作文中,题记与后记的写作方法,适合于哪类文章?格式怎样?怎样写好?

题记适合于各类文章
tt白2023-07-05 06:47:382

2017小升初语文常考文言文大全

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托:假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郁离子》   【注释】   ①于: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猎。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⑤使:让。引:拉。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⑦起:赶起。⑧发:跑出来。⑨交:交错。⑩鹄(hú):天鹅。⑾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⒀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⒁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⒂置:放。   【参考译文】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之:代“禽”。 ④射:射箭时。   2.翻译:   ①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译文: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译文: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3.次非杀蛟   【原文】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释】   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回,归。④中流:江中心。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⑥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⑦尝:曾经。⑧攘(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⑨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在; ②反:同“返”,回,归; ③全:保全; ④复:又。   2.翻译:   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4.大脖子病人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④哉人之颈也,焦⑤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⑥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   【注释】   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②其:那里的。③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④异:奇怪。⑤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⑥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参考译文】   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其:代词,那里的;②辄:就; ③异:奇怪; ④然:这样。   2.翻译:   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译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答: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5.高阳应造屋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⑾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⑾败。   (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五 别类》)   【注释】   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专指木工。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④涂:泥。⑤挠(náo):弯曲。⑥败:毁坏。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⑧益:更加,越发。⑨枯:干。⑩劲:坚固有力。⑾任:担负。果——果然,果真。   【参考译文】   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为:造; ②以:用; ③善:好; ④益:更加。   2.翻译: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匠人没有话可以回答他,只好听从他的吩咐来造屋。   3.你认为文中的高阳应是个怎样的人?   答:善于诡辩却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   6.竭泽而渔   【原文】   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   ①竭:使…干涸。②渔:捕鱼。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⑤薮(sǒu):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猎   【文言知识】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参考译文】   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竭:使…干涸②渔:捕鱼;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   2.翻译: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7.功名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   ①归:归顺,归附。②务:致力。   【参考译文】   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则:那么;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④令:让,叫。   2.翻译:   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8.目贵明   【原文】   目贵①明②,耳贵聪③,心贵智④。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⑤并进⑥,则明不可塞⑦。   (选自《管子u2022九守》)   【注释】   ①贵:以……为贵。②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③聪:听力好。④智:思维敏捷。⑤辐辏:车轮的辐条。⑥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   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   【参考译文】   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贵:以……为贵; ②聪:听力好; ③智:思维敏捷; ④塞:受蒙蔽。   2.翻译: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译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问题,就能无所不知。   3.与引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是:耳聪目明,其意思是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觉灵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   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   释“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知:认识; ②岂:难道;③道:遵循;④怪:异端。   2.翻译: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10.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   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着。④故:从前。⑤耳:耳朵听。⑥鸣:鸣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直。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LuckySXyd2023-07-05 06:42:321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1. 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毋败我面,且祸尔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 2. 魏徵传.八下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2008年镇江市【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 政道: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⑤劳:慰劳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l)孰视之(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王之蔽甚矣( )(4)思竭其用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文:15.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 乙】 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 ( 2 分)16.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答:17.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2 分)答:13.( 4 分)( 1 )同“熟”,仔细 (2 )认为 (3 )受蒙蔽 (4 )完,尽(答对一个给l 分)14 .( 2 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美”“私”等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l 分)15.(2分)(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16.(3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要点:①设喻、暗示或委婉,得2分.②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或“敢于直谏”得1分.意思对即可)17. ( 2 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要点:① 答“唐太宗对魏征的思念和感徽之情”,得l 分;② 答“魏征是敢于讲真话的忠吞、贤臣” ,得l 分. 惫思对即可)戴震难师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先生是年乃能言/ 乃不知有汉B.师应之曰/不应有恨C.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D.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春冬之时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日数千言不肯休.译文;每天阅读并背诵几千字还不愿意停下来.B.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译文:(戴震)问私塾先生:“这些话凭什么知道是孔子说的,又是曾子记述的?”C.曰:“几二千年矣.”译文:(私塾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译文:“然而朱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震很迟才会说话,但他很聪明,跟随老师读书,读过的文章都能背下来.B.戴震不仅勤奋,而且好问,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喜欢寻根究底问为什么.C.私塾先生被戴震的问题问住了,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他说:“你真是个不寻常的孩子.”D.戴震自幼读书即不能不唯师,不唯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很值得我们学习.11.对下面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贯中以天下是汉家的天下的立场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孙权和曹操这三个主要人物形像.B.“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上梁山后对宋江说的一句慷慨激昂的话.C.“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帝子神孙,富豪将吏,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赞颂的理想人间.D.石猴、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神佛等都是《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称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8.D 9.D 10.C 11.D。 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1—7题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 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事物者,窥谷忘反( )。 横柯( )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2.理解填空。(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6.翻译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7、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1—6题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亦不详( )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 )置酒而招之;造饮辄( )尽,期( )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 )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 )乎?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翻下列句子。 (1)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中哪句话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4、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5、赞中的哪句话与传文中的“不慕荣利”相照应?6、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课外阅读所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三、阅读《马说》,回答1~5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①故虽有名马 ②不以千里称也 ③才美不外见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⑤策之不以其道 ⑥其真无马邪 2. 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理解填空。 ①突出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 。②叙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③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的理解: 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必都答)。 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②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我选第 题,我的看法是: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5题。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弗之怠 ②门人弟子填其室 ③援疑质理 ④卒获有所闻 ⑤同舍生皆被绮绣 ⑥腰白玉之环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我的概括: 4. 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 4.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车胤囊萤》 晋之车胤(yìn),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 《晋书·车胤传》。 晋朝有个人叫做车胤,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但是他白天要耕田,又因为没有油灯而无法在夜里读书.逢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布做成的透光的袋子,装着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间勤奋地读着书,学习不知疲倦。时间长了,他学识渊博了,那时的人就都称赞他。 字词解释 1.油:煤油 2.盛:装 3.倦:厌倦 4.誉:称赞 5.博学:学识广泛 6.时:经常,常常。 7.誉:称赞,赞扬。 8.日:白天。 9.贫:贫穷,贫困。 10.夏月:夏季 文言常识 1.“以夜继日”和“日以继夜”两成语现已通用,均指白天接着晚上继续干。但早期含义“以夜继日”为晚上接着(当天)白天干,“日以继夜”为白天接(上一个)晚上干。如以夜继日地复习功课,也可以说成日以继夜地复习功课。 2.练:指白布,“练囊”即用白色的布做成的袋子。 解说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车浚,三国时期作过东吴的会稽太守。因灾荒请求赈济百姓,被昏庸的吴主孙皓处死,此后车胤的家境就一贫如洗了。车胤立志苦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因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一个夏天的晚上,他正坐在院子里默默背书,见到许多萤火,象许多小灯在夜空中闪动,心中不由一亮,他立刻捉来一些萤火虫,把他们装在一个用白布做的口袋里,萤光就照射出来。车胤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的亮光,夜以继日地苦读。 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著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 寓意道理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要学会利用周边的事物,将困境也能转变为快乐。 5. 语文八下浙教版第22课《五柳先生传》答案阅读理解的第二篇古文的 原 文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土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土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译 文 徐渭,表字文长,是山阴生员,声名很盛,薛公蕙作浙江试官时,对他的才华感到震惊,视之为国士.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应试屡次落第.中丞胡公宗宪听说后,把他聘作幕僚.文长每次参见胡公,总是身着葛布长衫,头戴乌巾,挥洒自如,了无顾忌地谈论天下大事,胡公听后十分赞赏.当时胡公统率着几支军队,威镇东南沿海,部下将士在他面前,总是侧身缓步,跪下回话,不敢仰视.而文长以帐下一生员对胡公的态度却如此高傲,好议论的人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一流人物.恰逢胡公猎得一头白鹿,以为祥瑞,嘱托文长作贺表,表文奏上后,世宗皇帝很满意.胡公是以更加器重文长,所有疏奏计簿都交他办理.文长深信自己才智过人,好出奇制胜,所谈论的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肯綮.他恃才傲物,觉得世间的事物没有能入他眼目的,然而却总是没有机会一层身手. 文长既然不得志,不被当道看重,于是乃放浪形骸,肆意狂饮,纵情山水.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他所见的山如奔马、海浪壁立、胡沙满天和雷霆千里的景象,风雨交鸣的声音和奇木异树的形状,乃至山谷的幽深冷清和都市的繁华热闹,以及奇人异士、怪鱼珍鸟,所有前所未见,令人惊愕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他都一一化入了诗中.他胸中一直郁结着强烈的不平奋争精神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所以他的诗有时怒骂,有时嬉笑,有时如山洪奔流于峡谷,发出轰雷般的涛声,有时如春芽破土,充满蓬勃的生机.有时他的诗像寡妇深夜的哭声那样凄厉,有时像逆旅行客冲寒启程那样无奈.虽然他诗作的格调,有时比较卑下,但是匠心独运,有大气象和超人的气概.那种如以色事人的女子一般媚俗的诗作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徐文长于为文之道有真知卓见,他的文章气象沉着而法度精严,他不为默守成规而压抑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也不漫无节制地放纵议论以致伤害文章的严谨理路,真是韩愈、曾巩一流的文章家.徐文长志趣高雅,不与时俗合调,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的文字没人推重,名气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这实在令人为之悲哀! 文长喜好书法,他用笔奔放有如他的诗,在苍劲豪迈中另具一种妩媚的姿态跃然纸上,欧阳公所谓的美人迟暮另具一种韵味的说法,可用之于形容文长的书法.文长以诗、文、书法修养的余绪,涉笔成花鸟画,也都超逸有情致. 后来,文长因疑忌误杀他的继室妻子而下狱定死罪,张元汴太史极力营救,方得出狱.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于是有意作出一种更为狂放的样子,达官名士登门拜访,他时常会拒绝不见.他又经常带着钱到酒店,叫下人仆隶和他一起喝酒.他曾拿斧头砍击自己的头胪,血流满面,头骨破碎,用手揉摩,碎骨咔咔有声.他还曾用尖利的锥子锥入自己双耳一寸多深,却竟然没有死.周望声称文长的诗文到晚年愈加奇异,没有刻本行世,诗文集稿都藏在家中.我有在浙江做官的科举同年,曾委托他们抄录文长的诗文,至今没有得。
北有云溪2023-07-05 06:42:091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1.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的答案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2. 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毋败我面,且祸尔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 3. 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毋败我面,且祸尔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 4. 求八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题 要经典的 符合考试题型的 (一)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与,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师而还,一郡并获全。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1)值胡贼攻郡( ) (2)贼既至( ) (3)一郡并获全( )2、用现代汉语将下列句子译出。(4分)(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请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巨伯的行为。(3分)(二)王冕传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1)父命牧牛陇上( ) (2)琅琅达旦(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3、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4分)(1)第一件事 (2)第二件事 (3)启发 (三)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加点的字。 (2分)(1)问于师旷( ) (2)如日出之阳( )2、晋平公想学习,但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为何他有这样的担心?(2分)3、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为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2分)4、师旷的劝说效果如何?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2分)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3分)(四)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外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使侄录之( )(3)侄罔然而止( ) (4)执所书问曰(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2)丞相熟视外之,亦不自识。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2分)(五)多多益善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十万。” 上曰:“子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1、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君何如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臣多多而益善耳 陈康肃公善射 C、此乃信之所以击队 乃不知有汉 D、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2、下列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常从容 “常”通“尝”,曾经 B、诸将能不 “不”通“否”,坏 C、何为为我禽 “禽”通“擒”,擒获 D、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竟”通“尽”,完3、刘邦和韩信谈论的话题是: (2分)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1)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 (2)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5、本文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2分)成语: 意思: 6、刘邦能取胜韩信的原因,在韩信看来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3分)(六)李惠判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仗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主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与“以仗击之”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2、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3、李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2分)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简要的说一说。(2分)(七)吴起守诺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1)起之不食以俟者( ) (2)欲服三军( )(3)起之不食以俟者( )2、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2)故人暮不来,起不食待之。3、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成语,它是 ,意思是 (2分)4、读了这个故事,你对守信有了什么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 5.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练习 [长歌行] 汉 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 王绩 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唐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李白 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 刘禹锡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浣溪沙] 苏轼 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mlhxueli 2023-07-05 06:42:081

八上语文创新阅读课外文言文答案

1.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的答案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2. 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毋败我面,且祸尔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 3. 谁有所有八年级上 现代文品读 文言文点击 的答案 快 这是一本八年级《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答案,由于吴淞找不到,所以上网打听一下。 文言文点击答案--------------------------------------------------------------------------------1 祖父和我 第一题:1蚂zha 2jiu菜(第三声) 3谷穗sui第四声 4倭瓜wo第一声 5蚌壳bang第四声 6闪烁shuo第四声 7绒毛 8菜籽 9锄头 10玩腻 11戴草帽 12遮在脸上 第二题:(1)瓢piao第二声 瓢虫 漂piao第四声 漂亮 飘piao第一声 飘荡 (2)栽zai第一声 栽培 载zai第四声 装载 裁cai第二声 裁兵 (3)拔ba第二声 拔河 拨bo第一声 拨付 跋ba第二声 跋涉。 第三题:水汪汪 亮晶晶 慢吞吞 红彤彤 轻盈盈 选择两个叠词是:慢吞吞 红彤彤 造句1:小明做事总是慢吞吞的,整天要被老师留下。 造句2:果园里刚摘下的新鲜苹果红彤彤的,看上去很美味。 第四题:我没做 第五题:词语:新鲜漂亮、健康、自由、随意。 依据: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一直到)……,都是自由的。(把课文里的这段抄一遍) 第六题:这个人物给我的印象是乐观、慈爱、勤劳、耐心、宽容。 第七题:也没做 第八题:选c。 这段文字主要用了拟人手法。 这样能描写花园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活得,要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其他都没做中考文言文点击答案--------------------------------------------------------------------------------七年级上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 第二单元 课外阅读中的第二篇 《闸(节选)》的答案2011文言文点击答案--------------------------------------------------------------------------------1(1)萦(2)竭 2C 3小河是故乡的象征,寄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4D 5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季河水充沛、涨潮时河水冲刷点的情状。 应该是这样吧?现代文品读.文言文 内容理解 1本文以时空顺序描写白洋潮的全过程,表现时空变化的词语有 潮稍近 、潮渐近 、潮再近 、潮到塘 、旋卷而右 等。 2文中第一段说三江“实无潮看”,其目的是 强调了潮的不好看,为后文作者看到汹涌的潮水激动的心情做铺垫。 3本文不仅对白洋潮展开了充分的正面描写,而且还作了侧面描写,试举两例。 ①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②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4从全文看,末段的作用是什么? ① 点明白洋潮的大 ② 对白洋潮的潮水的大表示疑惑愚公移山文言文答案--------------------------------------------------------------------------------谢谢啦 不过晚了点蝙蝠 文言文答案--------------------------------------------------------------------------------一、文学常识 《白洋潮》选自__明末清初(朝代)文学家张岱__(人名)所著《陶庵梦忆_》一书。 二、词语解释 1、颜始定( 才 ) 2、世陪踵只至 ( 脚后跟 ) 3、尽力一礴 (撞击) 4、岁岁如之 (年 ) 5、故事,三江看潮 ( 旧例,旧俗 ) 6、公问其故 ( 原因 ) 7、余遄往( 急速 ) 8、蹴起如百万雪狮( 蹦跳 ) 9、看者辟易(惊退 ) 10、擘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 11、镞镞(同“簇簇”,攒聚之貌 ) 12、漱激(冲刷激荡 ) 13、喧传(哄传 ) 14、旋卷而右(很快 )( 连词 ) 三、指出“之”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1、看之惊眩 (代词,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2、岁岁如之 (指示代词,这样,这里指代暗涨潮的现象: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3、怒雷鞭之 (代词,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百万雪狮) 4、则飓风逼之 (代词,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白洋潮) 四、课文理解 1、概括本文主旨: 本文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得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 。 2、本文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白洋潮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正面描潮水的特点,逐步推进,从远及近,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越来越密。 侧面描写观潮者的反应:坐立不安、心惊胆战。 作者这样写,衬托了白洋潮的声势巨大,让人恐惧,突出潮水的威力无比,颇有 *** 。 3、找出本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① 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② 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 ③ 炮碎龙湫,半空雪舞。 4、“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句中的“雪狮”为什么不能改作“雄师”? 因为“雪狮”不仅写出潮水的声威气势,还显示其洁白如雪的色彩。而“雄师”只能写出潮水的声势,但无法显示其色彩。 5、如何理解“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的作用? 以疑问句结尾语气比较强烈,内容与开头的“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形成对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潮的壮美的赞叹之情,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探索原因。 6《白洋潮》篇幅短小,章法严谨。 文章的主体描写白洋潮的壮观景象,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写得次第井然。文中先以“立塘上”作观察点,以一“见”字统领下文描写的内容,然后启开镜头,调整焦距,分摄了以下六个画面:“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是远景;“稍近,则稳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是一组中景;“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是第二组中景;“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是近景;“潮至塘,尽力—礴,才击射溅数丈,著面皆湿”是一组特写;“旋卷而。 4. 30篇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一.《诗画皆以人重》(王士禛)( 潍坊市200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敦、京、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④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选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注:①王士禛,清代诗人。②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③章敦、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④颜鲁公,即颜真卿。 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18.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则弛然而卧 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而前陈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一钱不直 直: (2)后世见者必宝之 宝: 20.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后人粪土视之译文:(2)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译文: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敦、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22.填空。(4分)(1)“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 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2分)(2)永叔,即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初中课本里,他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2分)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4~13题。(15分)(2002年太原市中考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4在(甲)段横线上填写原文。 (1分)5(甲)段描写的内容是 (1分)6“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 (1分)7 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2分)答: 〔乙〕余闻而愈悲。 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8(乙)段引用了孔子的名言:“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还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请写出你在初中课内学过的一句。 (1分)答: 9 (乙)段中有《捕蛇者说》一文的主旨句,请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2分)答: 10 (乙)段“今以蒋氏观之”的“观”与(甲)段 一句中的“观”,表意相同。(1分)〔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1请由(丙)段联系全文,写出《马说》的主旨句。 (1分)答: 12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见”字的古诗名句,其中的“见”与(丙)段画线句中的“见”用法相同。 (2分)答: 13联系今天的现实生活,请你换一个角度,谈谈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3分)答: 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熟读精思》,理解大意,然后答题。(7分)阅读提示: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有丰富的治学和讲学的经验。 “熟读精思”是作者吸收前人的读书经验,概括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文章虽是文言,却明白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熟读精思(节选) □ 朱熹(2002年湖北宜昌市中考)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吉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④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①[详缓]仔细从容。 ②[子]通“仔”。下同。 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 ④[漫浪]随随便便。 ⑤[急]要紧。1.给“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注上拼音。 (1分)________2.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写一个。(1分)_____________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方框内各填一个字。 (1分)______ _ _________4.写出“不待解说,自晓其义”这句话的大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书要善于积累。 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 5. 课外文言文练习 八上 (一)文言文阅读(1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0、《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21、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2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3分)A、林尽水源 欲穷其林 B、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中人语云C、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D、莲之爱 渔人甚异之23、对课文《桃花源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B、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和他们一起生活。 C、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D、“见渔人,乃大惊”表现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人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社会。 2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 课外文言文练习 八上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0、《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21、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2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3分) A、林尽水源 欲穷其林 B、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中人语云 C、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D、莲之爱 渔人甚异之 23、对课文《桃花源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B、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和他们一起生活。 C、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 D、“见渔人,乃大惊”表现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人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社会。 2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苏州马小云2023-07-05 06:42:051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题及其答案

1.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的答案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 [注释] (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 孟子辍然中止( ) ②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处士笑而然之(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术( ) 过( )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3)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多动笔。今天读来,不无启迪。 2. 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文言文阅读以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昔者仲民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②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③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④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⑤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是什么?这里的“小康”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小康”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①以前,孔子有次作为礼宾参加蜡祭。祭事结束后,他到城门观台上游览,不禁感叹起来。 ②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几位英明人物在位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但那时的情景古书上还记载了一些。③君主世袭成为制度,修筑城郭沟池以加强防御。 制定礼义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用以端正君臣之分,加强父子感情,促进兄弟和睦,使夫妇关系和顺,用以设立各种制度,划分田地和住地的疆界,使勇力和智力得到尊重,使个人建立的功劳属于自己。④他们用礼来显示正义,考验信实,指明错误,确立仁让典范,给人们指示永远遵循的原则。 ⑤如果有人不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使他有权有势,也要把他罢免,使人们都知道他是危害社会的人。 3. 8年级课外古文阅读及答案 (一)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 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 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 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 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 1解释文中黑体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2)问其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 ③馔: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字。 (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3)旁置菜羹而已 (3)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黑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而退(表转折,但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田不满怒斥髑髅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叱曰:“谁遣尔当路?” 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 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公之意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髑髅{独楼}: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毋败我面,且祸尔败: 祸: 2“且祸尔”与“戆且悍”中的“且”,分别作何解释? 3翻译文中画线句。 尔何不祸移尔者? 4作者写这段志怪文字的用意是为了批评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从原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参考答案 (一) 1(1)放置,放下(2)给……看,让……看(3)洗,洗涤(4)离开 2C 3(1)第二天拿出来读一读,就发现毛病很多。 (2)一会儿,那个又狂奔回来。 4“一”字表明梅花只开一枝,极言数量之少;也可能是第一枝,更能体现“早”的特点。 5前文:作诗要反复修改;后文:作诗炼字很重要。 (二)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 4. 求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 第六单元 21、小石潭记(柳宗元) 西宁市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1—14题。 (9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2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4分)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1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 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 1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40字以内)(2分) 【参考答案】 11.(1)鱼的影子。(:)忧伤(的样子)。 2分,各1分。 1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每小题只要意思表达基本符合原意,语句通顺,即可得分。各2分,共4分) 1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全写对给1分,写对1个或书写有错不给分,共1分) 14.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1分,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给1分。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 (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4分) 答: 答案: 5.(1分) 柳宗元 6.(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4分) 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8.(2分) 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 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4分)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 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2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 文学成就:诗:宋诗的代表。词:与辛弃疾齐名。 是豪放派的开创者。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二、理解句子 1、写月光如水景象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本文中心(作者心情):月夜闲游的情调和宁静脱俗的心境。 3、点睛之笔:闲人。 4、本文结构:一层:庭院漫步,交待夜游原因、时间、地点、人物。二层:描写月光清澈。 三层:叹息赏月人少,暗示世人为俗务所累,表明自己的高洁。 5、表达方式:记叙‖景物描写‖抒情 6、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山西课改)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 5. 【八年级上册语文内容文言文和古诗急 2013 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八年级上册)答案1. ①到 ②犯罪 ③只,仅仅 ④它们的果实2. 译文:不可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反而自讨没趣了.3. 随机应变,善于辞令.4 .《世说新语》 笔记 刘义庆5 .( 1 )(病)重 ( 2 )全,完全 ( 3 )向来、一向 ( 4 )死6 .( 1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 )(子猷)就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7 .略(可以从珍惜亲情方面来谈,合理即可.)8.D9.C10.D11. 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能说出不同点在“与民同乐”即可12. 苏轼,唐宋.1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14. 盖/竹柏影也15.① 考虑,想到 ② 散步 ( 或漫步、走、行走 )16.①( 我 ) 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 ( 十分优美 ) ,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②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117.①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② 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 旷达18.(1) 端起洒杯 (2) 考虑 或:想着19.B20.(1)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21.C22. 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 —— 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23 .①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②古代的典章制度 ③随意 ④水停聚的地方24 .①也不可以随意轻信别人的言语.②所以必须要亲自登山涉水.25 .第二段介绍了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的事.用海瑞的事例证明作者在第一段提出的论点.26 .末句话从反面讲不躬亲、怕吃苦的后果,与上文形成对比,共同论证本文论点.27 .略快速回复。 6.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题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三峡、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uf026 桃花源记 uf031 基础知识 uf0d8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uf0d8 文言词语 【一般词语】 [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夹,在两旁。 [数]几。[芳]香花。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乃]竟然。 [具]详细。[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延]邀请。 [语(yù)]告诉。[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及]到。 [诣]到。[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 [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今:这样。 [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uf031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
肖振2023-07-05 06:42:041

浙江温州中考语文文言文诗词从那些课文里选啊?

ntnt
豆豆staR2023-07-05 06:41:564

初三语文 陈涉世家翻译

你自己找啊.他们也是在网上找的.
Chen2023-07-05 06:40:478

语文课文陈涉世家整理所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特殊句式。

通假字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适”通“谪”, 强迫 (在这儿“适"是繁体字,百度无法显示繁体字)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同样  今义: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可怜  【夜篝火】  古义:用竹笼罩着火  今义:篝火晚会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走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下,偷着  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集会.见面等  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皆指目陈胜】  指:指指点点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为……而死  【乃丹书】  丹:用丹砂  【法皆斩】  法:名词做介宾短语,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以……而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二世杀之(代词,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  士卒多为用者(成为)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写)  得鱼腹中书(丝绸条)  数:  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卒数万人(几)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韦斯特兰2023-07-05 06:40:411

初三语文 文言文《陈涉世家》 古今异义

1、亡古义:逃跑,逃走今义:(1)死;(2)灭;(3)失去2、等古义:同样今义:(1)种、类;(2)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3)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4)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5)候,待3、间古义:私自,偷着今义:(1)空隙;(2)隔开,不连接;(3)挑拨使人不和4、往往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九万里风9 2023-07-05 06:40:371

初三语文上册《陈涉世家》里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有哪些?和解释?

【发闾左讁戍渔阳】“讁”通“谪”,驻守,发配。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一样,同样 今义: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到处 今义: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拥戴,爱戴 今义:怜惜,怜爱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逃走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中 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篝火】 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尉果笞广】 笞: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以......痛苦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子罩 【狐鸣呼曰】 狐: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乃丹书】 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法皆斩】 法:名词做介宾短语,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失期,法皆斩】 法:名词作“斩”的状语,依法一词多义 之: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的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作为)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写) 得鱼腹中书(书信,这里指丹书) 数: 广故数言欲亡(几次) 卒数万人(几) 以数谏故(屡次) 数有功(多次)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 号为张楚(国号)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与: 与战谯门中(和) 尝与人佣耕(与……一起) 与皆来会计事(全,都) 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乃行卜(进行) 行收兵(行军) 故: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上: 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上使外将兵(名词,皇上) 道: 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仁道,道义) 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苏州马小云2023-07-05 06:40:301

语文题 《史记-陈涉世家》 1.古今异义 往往的古意是什么 2.翻译 辍耕之垄上的之

处处,到处 去,到
ardim2023-07-05 06:40:305

初三语文 文言文《陈涉世家》 古今异义

第一题亡:古义丢失今义死亡
Jm-R2023-07-05 06:40:272

语文aabb式词语大全

明明白白,家家户户,里里外外
凡尘2023-07-05 06:40:0512

高一年级语文阿房宫赋翻译及赏析

【 #高一# 导语】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沃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需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无 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一年级语文阿房宫赋翻译及赏析》希望你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乎一作:不知其;西东一作:东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有不见者一作:有不得见者)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及注释】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远观鸟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宫妃和王子王孙。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   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注释】   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三百余下里,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300里地,即150公里,现代人也无法做到,夸张过度,难以令人信服)。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廊腰缦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盘盘焉,囷囷(qūn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冥迷:分辨不清。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19)妃嫔媵嫱(feīpínyìng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杳:遥远得踪迹全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缦立:久立。缦,通“慢”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数,形容阿房宫很大,有36年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宫女。   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   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摽,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倚叠:积累。   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逦迤(lǐ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奈何:怎么,为什么。   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庾(yǔ):露天的谷仓。   九土:九州。   *: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固:顽固。   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使:假使。   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族:使……灭族。   不暇:来不及。   哀:哀叹。▲
bikbok2023-07-05 06:39:591

高一语文必修二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 为你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乎一作:不知其;西东一作:东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有不见者一作:有不得见者)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XX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译文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远观鸟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宫妃和王子王孙。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   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XX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   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3.注释   (1)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2)一:统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三百余下里,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300里地,即150公里,现代人也无法做到,夸张过度,难以令人信服)。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5)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8)廊腰缦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0)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11)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12)盘盘焉,囷囷(qūn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1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1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15)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18)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19)妃嫔媵嫱(feīpínyìng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20)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2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23)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24)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25)杳:遥远得踪迹全无。   (26)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27)缦立:久立。缦,通“慢”   (28)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数,形容阿房宫很大,有36年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宫女。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   (31)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摽,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32)倚叠:积累。   (33)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34)逦迤(lǐ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36)奈何:怎么,为什么。   (37)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38)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40)庾(yǔ):露天的谷仓。   (41)九土:九州。   (42)XX: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43)固:顽固。   (44)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45)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46)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47)使:假使。   (48)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49)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50)族:使……灭族。   (51)不暇:来不及。   (52)哀:哀叹。 4.知识点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骊山,从骊山,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谁得而族灭(族,灭族,名作动)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名词作动词。)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16.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1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炬。放火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1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19.燕赵之收藏(收藏,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语后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④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⑤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⑥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   一词多义   一: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全都。)   5、用心一也(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   8、一肌一容(每一)   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一样)   爱: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家族)   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2、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4、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6、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造,折向西面。)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1、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5.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XX,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统治者。
水元素sl2023-07-05 06:39:501

高一语文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 为你整理的《高一语文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翻译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3.赏析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12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像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先写“妃嫔”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能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   从艺术手法上,此赋运用了以下手法。   一、想像、比喻与夸张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见“有关资料”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引文)也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像。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像,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此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三、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4.注释   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廊腰缦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盘盘焉,囷囷(qūn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冥迷:分辨不清。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妃嫔媵嫱(feīpínyìng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杳:遥远得踪迹全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缦立:久立。缦,通“慢”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数,形容阿房宫很大,有36年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宫女。   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   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剽,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倚叠:积累。   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逦迤(lǐ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奈何:怎么,为什么。   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庾(yǔ):露天的谷仓。   九土:九州。   XX: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固:顽固。   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使:假使。   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族:使……灭族。   不暇:来不及。   哀:哀叹。 5.知识点   一、古今异义   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7、直走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8、气候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二、常见实词归类   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5、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6、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7、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三、文言虚词   1.焉   (1)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盘盘焉,囷囷焉   (2)句末语气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连词,表承接。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连词,表转折。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其   (1)代词。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代词,自己的",作定语。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介词,到。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介词,表比较。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   (1)动词,往,去。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助词,的。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代词。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1、辇来于秦(乘坐辇车)2、朝歌夜弦(奏乐)   3、鼎铛玉石(把鼎当做;把玉当做)4、金块珠砾(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5、楚人一炬(火把)6、族秦者秦也(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二)名词用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名词作动词。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   (4)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5)动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五、文言句式   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   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   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   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瑞瑞爱吃桃2023-07-04 07:15:321

四年下册语文专一字词精湛的近义词

1、“精湛”的近义词:精深、高深、精通2、“精湛”的意思:1)精熟深通;2)某样技艺十分娴熟;3)精微深奥。4、“精湛”的出处:【精湛】1.精熟深通。某样技艺十分熟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於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以师法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招集天下之能通经者,皆隶焉。公家月廪饩之。日省月试,必待精深,然后官之。”2.精微深奥。《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 甫 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清 吴德旋 《初月楼古文绪论》十八:“《老》、《列》、《庄》三子:《老》虽道其所道,而最精深;《庄子》亦超妙;《列子》较浅。”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同时她想他是着眼在更精深更切实的处所了;眼前的愁烦是蜕化期间应有的苦闷。”5、造句示例她的棋艺精湛,次次能赢过对手。老师傅别的不能说,就是会修车,技艺精湛。
LuckySXyd2023-07-04 07:15:071

语文阅读咖啡毁眼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咖啡毁眼阅读答案 ①“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邓丽君甜美的歌声,加深了人们对咖啡的印象,也激发了一些人品尝咖啡的欲望。 ②咖啡的益处主要是,它能滋养皮肤,有助于消除疲劳,可预防胆结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开胃促食、活血化瘀、息风止痉等作用;此外,咖啡可能还有解酒作用。当然,其害处也不能忽视,就是它会造成人神经过敏,加剧高血压,诱发骨质疏松,饮用过量会有致癌危险,咖啡中所含的物质会让人上瘾…… ③不管咖啡是功大于过,还是相反,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咖啡一大“危害”,那就是:咖啡“毁”眼。 ④我们知道,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青光眼的起因是眼内压不稳定,出现了间断或持续性升高,其压力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后,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了损害,造成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甚至引发失明——在急性发作期一两天即可完全失明。而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带有毁灭性的眼病竟然和咖啡有一定因果关联。 ⑤为了搞清楚喝咖啡是否影响眼睛,美国一个科研小组曾专门进行了实验,探讨饮用一杯容量为237毫升的咖啡——这个非常有限的咖啡饮用量对眼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眼睛的不良刺激不明显,但对患有眼部疾病的人,特别是青光眼患者,有轻微的不良影响,但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⑥但长期饮用过量的咖啡,会对眼睛有什么影响呢? ⑦另外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则依据1980年到2008年的医学资料分析,对40岁以上、没有青光眼或癌症病史且有眼科检查报告的人群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人员每4年对他们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此来评估这些人日常的咖啡因摄入量,并进行多种可能性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原本没有眼病的人当中,有一少部分因过量饮用咖啡,逐渐患上了青光眼。 ⑧最近,美国一个研究学会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75000多名女性的`健康数据,结果显示,重度咖啡饮用量与青光眼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日常饮用量越大,患青光眼的可能性就越高,而且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比没有家族史者,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高。这表明,基因和咖啡对诱发青光眼都有作用,而过量饮用咖啡会“毁”眼,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⑨看来喜好喝咖啡的朋友真的是要谨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2016年第3期《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以《美酒加咖啡》的歌词开篇,有什么好处?(3分) 答: 2.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两段之间最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 但是,关于咖啡这种饮品,科学家们曾站出来发言:咖啡对人有益也有害。 答: 3.文章结尾,作者对喜爱喝咖啡的两种人提出了诚恳的建议,请联系全文补写出建议的内容。(4分) 答: 4.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们酒后可以适量喝点咖啡,因为咖啡有解酒的作用。 B.美国研究小组的研究证明,原本没有眼病的人过量饮用咖啡都会患青光眼。 C.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的眼睛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不会造成任何危害。 D.重度咖啡饮用量与青光眼的产生关系密切,日常饮用量与患病可能性成正比。  参考答案:   1.(3分)引出说明对象,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2.(3分)第①②段间(1分),这段文字承上启下(1分),与第①段内容构成转折,与第②段所表述的内容(咖啡对人的益处与害处)一致(1分)。   3.(4分)健康的人想喝要适量;有眼部疾病的人,最好对咖啡说再见。(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近即可)   4.(3分)D(A原文是“咖啡可能还有解酒作用”;B原文是“这些原本没有眼病的人当中,有一少部分因过量饮用咖啡,逐渐患上了青光眼”;C原文是“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眼睛的不良刺激不明显”)
九万里风9 2023-07-04 07:14:031

语文阅读答案?

  阳光从没有一丝裂隙一点小洞的窗玻璃外面窜了进来,几乎窜到我扔在椅子里的裤管上,那时我赤膊躺在被窝里,右手正在挖右眼角上的眼垢。而此刻我的左眼正闲着,所以就打发它去看那裤子。这时有一丝阳光来到了裤管上,那一点跳跃的光亮看上去像一只金色的跳蚤。于是我身上痒了起来,便让那闲着的左手去搔,可左手马上就顾不过来了,只能再让右手去帮忙。   有人在敲门了。   起先我还以为是在敲邻居的门,可那声音却分明是直冲我来。于是我惊讶起来。我想谁会来敲我的门呢?大概是敲错门了。我就不去答理,继续搔痒。   这时那门像是要倒塌似地剧响起来。我知道现在外面那人不是用手而是用脚了,随即还来不及容我考虑对策,那门便沉重地跌倒在地,发出的剧响将我的身体弹了几下。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 来到床前,怒气冲冲地朝我吼道:“你的朋友快死了,你还在睡觉。”   这个人我从未见过。我对他说:“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他坚定地回答:“绝对不会错。”   他的坚定使我疑惑起来,疑惑自己昨夜是否睡错了地方。我赶紧从床上跳起来,跑到门外去看门牌号码。可我的门牌此刻却躺在屋内。我又重新跑进来,在那倒在地上的门上找了门牌。上面写着——虹桥新村26号3室我问他:“这是不是你刚才踢倒的门?”   他说:“是的。”这就没错了。我对他说:“你肯定是找错地方了。”   现在我的坚定使他疑惑了。他朝我瞧了一阵,然后问:“你是不是叫余华?”我说:“是的,可我不认识你。”   他听后马上又怒气冲冲地朝我吼了起来:“你的朋友快死了!”“但是我从来就没有什么朋友。”我也吼了起来。   “可他是你的朋友,你休想赖掉。”他朝我逼近一步,像是要把我一口吞了。“可是他是谁呢?”他说出了一个我从未听到过的名字。   “我从来就不认识这个人。”我马上喊了起来。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市民。”他伸出像我小腿那么粗的胳膊,想来揪我的头发。我赶紧缩到床角落里,气急败坏地朝他喊:“我不是小市民,我的书籍可以证明。如果你再叫我一声小市民,我就要请你滚出去了。”他的手突然往下一摆伸进了我的被窝。我整个人被他从被窝里提了出来,他将我扔到地上。他说:“快点穿衣服,否则我就这么揪着你去了。”我知道跟这家伙再争辩下去是毫无意义的,于是我就说:“既然一个快死的人想见我,我当然是乐意去的。”   此刻屋外的西北风正呼呼地起劲叫唤着。   街上的西北风像是吹两片树叶似地把我和大汉吹到了朋友的屋门口。我看到屋门口堆满了花圈。大汉转过脸来无限悲伤地说:“你的朋友死了。”   我还来不及细想这结果是值得高兴还是值得发愁,就听到了一片嘹亮的哭声。大汉将我推入这哭声中。   于是一群悲痛欲绝的男女围了上来,他们用一种令人感动不已的体贴口气对我说:“你要想得开一点。”   而此时我也只能装作悲伤的样子点着头了。   一个老态龙钟的女人走了上来,眼泪汪汪地抓着我的手说:“我的儿子死了。”   我告诉她:“我知道了,我很悲伤,因为这太突然了。”我本来还想说自己昨天还和她儿子一起看太阳。   她于是痛哭起来,开始用我的手擦她的眼泪。她那混浊又滚烫的泪水在我手上一塌胡涂地涂了开来。我想抽回自己的手,可她抓得太紧了。哭了一阵她对我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可他死了。现在你就是我的儿子了。”   我使劲将手抽了回来,装作要擦自己的眼泪。我根本没有眼泪。然后我告诉他:“其实很久以来我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母亲。”   然后她牵着我的手来到一个房间的门前,她对我说:“你进去陪陪我儿子吧。”我推开门走了进去。死人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块白布。旁边有一把椅子,像是为我准备的,于是我就坐了上去。   我在死者身旁坐了很久,然后才掀开那白布去看看死者的.模样。我看到了一张惨白的脸,这张脸是我从未见到过的。我随即将白布重又盖上,心里想:这就是我的朋友。我就这样坐在这个刚才看了一眼但又顷刻遗忘的死人身旁。   (有删节)    12.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情节。(2分)    13.文章开头写“我”在床上的种种,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4分)    14.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①既然一个快死的人想见我,我当然是乐意去的。   ②街上的西北风像是吹两片树叶似地把我和大汉吹到了朋友的屋门口。    15.许多评论常常将余华和卡夫卡联系在一起。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与卡夫卡《骑桶者》之间的相同点。(6分)    16.文章的标题为“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有人认为以“我的朋友”为题更能够体现小说的旨意。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12.参考答案:在一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我”莫名地被人强行拖去见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将死的“朋友”,并为已死的他守灵。   13.参考答案:文章开篇写“我”在床上挖眼垢搔痒,表明在故事发生的时刻,“我”正处在无聊而平静的状态之中,为后文写彪形大汉突然闯入,“我”被拉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葬礼上做铺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给全文创设了荒诞的叙事基调。   14.参考答案:①虽然“我”根本不认识这个所谓的朋友,但是迫于彪形大汉的压力,为避免受到伤害,“我”决定放弃反抗,跟着彪形大汉去看那个“快要死了的朋友”。②参考答案: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西北风风势之大,暗示了“我”的身不由己。   15.参考答案:卡夫卡的《骑桶者》通过写主人公骑着木桶去借煤遭拒,最后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起,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的故事。小说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形象,深刻思考了人与社会的不通融性这一主题。   余华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显示出一种卡夫卡式的荒诞与诡异,小说主人公在一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步步退让,以致最后被人强行拖去为一个素不相识“朋友”守灵,并去充当死者母亲的孝子。荒诞不经的行为道出了一种心理体验的真实,即人生在世的不由自主和无可奈何的尴尬境遇。   两部作品都是在虚构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以荒诞来再现虚构意义的本质:一种想象的艺术,一种心灵的真实。   16.参考答案:“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做标题更为合适。以“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为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便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将小说荒诞情节的推进,放在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背景之下,使得小说的荒诞意味更为浓重。而以“我的朋友”为题,则适合写人物为主的作品,显然与本文的旨意不符。
苏州马小云2023-07-04 07:13:462

小升初语文阅读题,多一点!带题目!要美一点,蕴涵深刻的哲理的

我们在悦思上公益课,那里有很多老师给的建议。还有在论坛里有樊大虾老师每天发的阅读理解。
肖振2023-07-04 07:13:443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六年级上册23课最后一题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六年级上册23课最后一题 我个人理解,“在”,即“在这里”之意。“我在”,即表明张晓风本人的现实存在。“在”在此处,实无它意!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语段训练第四课最后一题 我个人理解,“在”,即“在这里”之意。“我在”,即表明张晓风本人的现实存在。“在”在此处,实无它意! 2011年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指要5课最后一题答案 时间 资料题目 获取资料的渠道 类别 自己填 祖国的世界之最 电脑 网络 祖国建设新成就 问长辈 口头 爱国名言 书籍 书面 祖国的伟大人物 电脑 网络 英雄事迹 书籍 书面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六年级真题演练一答案 ①隔壁住了一户爱尔兰籍的夫妻,一住13年。两年前移居澳洲,临走之际,我“敝帚自珍”地在家做了几道菜,为他们饯行。 ②酒酣耳热之际,夫妻俩忽然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这番远去,最怀念你家两样东西,我们担心,少了它们,可能短期内睡不着觉。” ③受宠若惊,忙问是啥。 ④双眸笑意闪烁的珍妮慢条斯理地说道:“约翰很习惯在你电脑打印机发出的那种富于节奏的声音里入睡;我呢,常常在蛋糕飘出的香味里进入梦乡。”顿了顿,又说,“不过,有时,也挺懊恼的,夜半被那诱人的香味侵袭,醒来之后,只闻其香,不见其形,怔怔忡忡,数多少绵羊去你家把蛋糕衔过来哪!” ⑤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从善如流。次日,立刻将家中24针的老打印机换成操作无声的激光机;但是,夜半烘焙蛋糕的 *** 惯却改不掉,老实说,也不想改。 ⑥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 ⑦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坐立难安之际,索性撇下多如蝼蚁的琐事,一头钻进厨房,专心致志地烘蛋糕。烘出一个好蛋糕,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个性全无的面糊,白着一张令人生厌的面孔,静静地等待热气的蹂躏。随着面糊的膨胀,那种让人口舌生津的香气,像泛滥的洪水,在夜半无人私语时,放肆地流满了天和地。这时,背上的重压、心里的焦躁,全都像被扎了一针的气球,慢慢地消了。烘好后,橘子蛋糕澄亮如金,香兰蛋糕翠绿似玉,香蕉蛋糕状如满月,乳酪蛋糕貌似丝绸。凌晨时分坐在桌边大块朵颐的我,好似一个苦尽甘来、事业有成的富翁,大口大口地吃着时,觉得这样实实在在的人生真是快乐,刚才究竟为了什么事烦恼,竟不复记忆了。 ⑧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她们脸上的笑意,是我心情永远的釉彩。 ⑨吃过蛋糕后,有人戏谑地劝我改行,哇,想到日后我家门口或将有人排起长龙抢购每天新鲜出炉而“ *** 供应”的蛋糕,顿觉前景灿烂,兀自微笑。 1、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从善如流。”你觉得珍妮说的“话中之话”是指什么呢?(2分) 2、指出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 ②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 3、联系全文,说说“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分) 4、作者是借“烘蛋糕”来“烘焙心情”的,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烘焙心情”的?(3分) 5、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请从文中摘抄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加以品析。(从语言表达、修辞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任选一角度。)(4分) 示例: 我喜欢的句子: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 我的品析: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烘蛋糕其实是一个精雕细琢、满怀爱心的过程,正如文中所说,“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 (二) 万分之一加万分之一等于百分之百 那天,我去火车站送朋友。在火车站的广场上,看到一个大男孩蹲在那里,一脸痛苦的表情。男孩面前有一个小石块,石块下压着一张纸,纸上写着两行字:本人是一名大学生,钱包被人偷走,渴望好心人能资助我回家,定当加倍酬谢。 我走过去,打量男孩,男孩也抬起头来,看我。我看见男孩的眼里有泪花。“大姐,你能帮助我吗?”男孩低声说。 “你家在哪里?” “江苏,我在沈阳读书,要在北京转车回家,不知道钱包什么时候被偷走了,身上连一分钱也没有了。大姐,你能给我点钱,买张火车票吗?”男孩说完,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 我心里一颤,还没说话,朋友一把把我拉到一旁,小声说:“别听他的,现在骗钱的太多了。” 我想了一下,又看了一眼男孩,说:“我看他不像骗子,帮他一把吧。”朋友劝我:“你太善良了,这男孩十有八九是骗子。”我摇摇头说:“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你看他的表情不像假的。”朋友说:“哪个骗子不会伪装,我告诉你,你被骗的可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那也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没被骗呀,也许这万分之一的希望就是真的。”我对朋友说。 我决定要帮助这个男孩,我相信自己的直觉,他是真的丢了钱包。我从口袋里拿出钱包,掏出200块钱走过去。“小兄弟,我相信你不是骗子,这个你拿上去买车票吧,再买些吃的东西。”男孩双手接过钱,激动地说:“大姐……谢谢,谢谢……你给我留个地址吧,我到家后一定把钱加倍还给你…… ”“不用了,我相信你,赶快去买票吧。”我笑着说。 “大姐,你就留个地址给我吧,如果不把钱还给你,我心里会不安的。”男孩坚定地说。 在男孩的一再要求下,我把自己的地址和姓名留给了男孩。送走朋友后,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和家人说了,没想到家人众口一词,说我被骗了。我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为什么没有人支持我呢?难道我真的是被骗了吗?我也开始有些怀疑自己,怀疑那个男孩。 就在这件事过去七天后,我收到了一张400元的汇款单,汇 款人正是那个男孩。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汇款单拿到家人面前,骄傲地说:“我没有受骗吧!”那一刻,我觉得很欣慰。 就在收到汇款单的第三天,我收到了男孩写来的一封信。男孩说:“当我决定在广场上向人求助的时候,我想过,肯定会有许多人认为我是骗子,而不会伸手帮助我。但是我没有办法,我 想在一万个人中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会不信任我,但是,只要还有一个人可能信任我,我也要去求助。见到你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从我面前经过,没有一个人停在我面前,直到你的出现。谢谢你,大姐,你给我的不仅仅是200块钱,而是难得的信任,同时也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读着男孩的信,我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来。那个男孩怀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向他人求助,而我是怀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去相信他不是在骗我,两个万分之一相加,就等于百分百的信任和完美。 当我们处于困难中时,向人求助,也许会一次次被拒绝,请不要心灰意冷,仍然要对他人充满期待和信任。或许,在生活中,我们一次次受骗,但请不要用怀疑的眼光去打量每个人,以冷漠的心态看待我们生活的世界。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仍有温暖,有善良,有友爱。 1、 请用简要语言概括这篇文章讲述一个什么故事?(不超过20字) 2、 本文刻画男孩时主要运用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3、 七天以后收到男孩的400元汇款单时,“我觉得很欣慰”,请揣摩 一下“我”的心理并描述出来。 4、 “读着男孩的信,我不由自主地落下泪来。”“我”为什么竟会不 由自主地落泪?联系全文回答。 5、 男孩在困境中得到了陌生人“我”的信任,受到了我的帮助,想 象一下,这会给男孩的一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 张了格 去年的深秋,我和朋友一起沿着川藏线进入藏区,奔赴四川阿坝自治州的小金县,我们这次要攀登的是那座耸立在高原之上的四姑娘山。 我们坐飞机来到成都,然后搭上小金县的班车前往日隆镇。这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旅程,汽车需要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盘旋一天的时间,越过那海拔4500多米的巴朗山脉,那里空气稀薄,冰雪覆盖,将有恶劣的高原环境等待着我们一车人。 汽车驶入巴朗山脉的时候,就开始有乘客感觉身体不适了,因为公路总是弯弯转转,搅翻了大家的胃,有人就开始呕吐了。特别是我身旁坐着的那位头发灰白的老人,她身体似乎难受得厉害,以至于司机不得不停下车来让她休息一下。她却强忍着难受,请司机继续前行。于是,我们的汽车就继续前进了。 汽车驶到巴朗山山腰的时候,老人已经呼吸急促,头昏眼花了,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发作,于是立即掏出红景天给她喝了一小瓶,她轻轻地对我说了一声谢谢,似乎已经连大声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汽车继续前行,慢慢地向山顶进发,老人的呼吸越发急促起来,高原反应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请司机停下车来。司机这次走过来一看她,就马上紧张地问道:“您有哮喘病?” 老人点着头,已经不能说话了,司机慌忙拿来小液体氧气罐给她吸氧,她吸着氧气才慢慢平静下来。但是我们的路途还很遥远,山还很高,于是我们开始趁老人清醒的时候,劝她下车搭便车回去。因为一旦进入贫僻的藏区,如果身体过于不适,那将是很危险的事情。 但是老人强装微笑地说,没关系,我翻过这座山,我一定能挺过去的…… 老人就这样昏睡着,与我们一道穿过了巴朗山,终于来到了日隆。到达日隆的时候,前来接待来客的小旅店老板拥了上来,请我们去住他们的家庭旅馆。当一位 *** 妇人一看到老人时,居然惊叫起来,对她说,陈阿妈,你今年怎么又来了! 那位老太太疲惫的脸上浮起微笑,说,我来给儿子送件棉衣!我猛然惊诧,原来她的儿子在藏区啊,我们松了一口气,心里踏实了许多。而那位 *** 妇人见到她,像是接到亲人一样,也不再招呼别的客人了,而是搀着老人回去了。 我们选择了另一家家庭旅馆住下,准备明天的登山行动,我们这次准备征服四姑娘山中的幺姑娘山,那是一座我们一直渴望征服的大雪山。 第二天清晨,我们就背着装备骑着马向雪山进发,我们将穿越原始丛林,顺着沟子,经过海子,踏过小草原。我们期待着看到雪山底下一片片新落的白雪…… 但是当我们来到雪山底下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头发灰白的老人和一位牵马的妇人早已经来到山脚下了。 老人见到我们来了,脸上忽然浮起了笑容,她远远地问:是你们啊,你们是登山去吗?我回答说,是啊!我们要登山…… 老人的眼角激动得渗出泪花,说,太好了,那请你帮我一个忙,你们给我儿子捎件棉衣好吗? 说着,老人从袋子里抽出一件厚实的棉衣来,递给我。我早已经目瞪口呆了,我完全没有明白过来——因为这雪山之上不可能还有别人在,看上去也不可能有人比我们早。这时,那位 *** 妇人拉着我来到一边,说,小伙子,你也帮忙劝劝这位陈阿妈……她的儿子4年前在这里登山遇难了,可是她忘不了自己的儿子,每年都从北京来这里送棉衣啊! 我猛然惊醒,想起曾经听说过的一件事情,在4年前的这个季节,曾经有一个登山队在攀登这座雪山时遭遇了雪崩,不幸的是几位年轻的队员遇难了,难道她就是其中一位遇难队员的母亲? *** 妇人证实了我的猜想,果然是其中的一位母亲。 *** 妇人告诉我们,在她儿子去世之后,这位母亲,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拖着年迈的身体,克服艰苦的高原反应,千里迢迢为儿子送来一件棉衣,这已经是第四年了。 我顿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拉着队友开始围在老人身边,慢慢地劝慰她。我说,阿姨,您的儿子和我们一样都喜欢这项运动,即使留在这里也不会遗憾的,您以后就不要再送棉衣了…… 那位老人的脸忽然抽搐起来,老泪纵横地指着大雪山对我说,是啊,他从小就喜欢登山,可这里是雪山,全是雪啊,雪山那么冷,他却永远回不来了…… 她的一句话,我便无语了。我知道我说再多的话也是无用的。因为这位母亲的爱与思念已经超越生死的界线了,即使她知道儿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却仍然记挂他的冷暖,这是多么深切多么难舍的爱啊…… 那天我们继续了登顶活动,爬上了幺姑娘山的山顶,那天我们爬得格外小心,爬得格外默契。 在登上山顶之后,我们将一件厚厚的棉衣展开,覆盖在山顶白色的雪地上,我想那冰雪下沉睡的英雄,和那冰雪覆盖下的山脉,都应该能感觉到这人世间最最温暖的母爱吧! (摘自 《青年文摘》2008年3月) 1、为短文加一个题目。 2、文章讲述了一个朴实而又感人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3、文章为何从漫长而艰难的赴藏旅程写起?(3分) 4、为何登山队员在攀登幺姑娘山时“爬得格外小心,爬得格外默契”?(3分) 5、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将你的感悟写在“品味”栏中(不少于30个字)。(4分)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六年级 真题备考11和训练51 :wenku.baidu./view/8ee60b0cba1aa8114431d93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3课 预习 熟读课文是第一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第二步;抓住重点句段品读课文是第三步;最后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 六年级真题备考4答案 1.天使意味着善良和爱心。文中指的是企业家无意中将“天使”的石膏送给了残疾的孩子,打动了他,他同意捐献骨髓拯救企业家孩子的生命。 2.开始买天使是想送给自己的孩子。后来改变主意送给残疾孩子,是想借此让他改变注意,同意捐献。 3.(1)“冷漠”既写出了他态度的冷淡,也突出了他内心的冰冷。 (2)“无价之宝”突出了残疾孩子对礼物的珍爱,更突出了他对关心和爱的渴望。 4.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里都蕴含着善良和爱心。 5.精神的关爱、支持和理解胜过物质和金钱的帮助。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4课课文读最后一段的体会 读过这遍课文后,我感到有些吃惊. 狼,在我们记忆中是十恶不赦的。恨不得早日将它们杀掉。但读过这篇课文后,我的想法变了…… 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没有好坏之分的。或许你看过一些童话、传说,那里的狼都是罪恶的象征,那些食草动物都是善良的化身……但是你错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有的动物都是维护生态均衡的必要环节,不是万事万物都是唯一的,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但是必定会给你开一扇窗。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所有的事都追求绝对的好与坏,我们应该在看到它的坏的同时也考虑到客观好的一面。这样我们才能客观理智的去面对任何人和事,才能冷静的去决策自己的将来道路。 只有全面认识自然法则,才能更好的生活。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六年级答案 真题备考1、2、3 1、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而逃生,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 (挣脱、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 (坚固、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不去看他怎样打开锁。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那锁簧弹开的声音。他 (精疲力竭、竭尽全力)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老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故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曾经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 (果然、竟然)越过。 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选词填空。 2、据义写词。(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语。)(1)、特别打制。 ( ) (2)、小镇居民故意将牢门没有上锁,让胡汀尼搞不清其中的缘由,由此考验了这位大师。 ( ) 3、用“ ”划出短文中揭示中心的语句。 4、认真读短文,完成填空。 胡汀尼是一位 ,他的绝活是 ,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的居民的挑战,他 。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 。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 。5、写出你读了短文后,从下列句子的悟出了什么,注意加点的词语。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6、由胡汀尼的失败,你想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失败了吗?短文中说“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或者你的见闻,对这位一代魔术大师讲讲自己的看法或对他提些建议,可以举个事例谈 。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母亲对我___________;父亲对我___________。 4.从下词语选出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过程3个词语,填入括号。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 )→( ) 5.用文中原句回答,能够体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我等待父母归来的急切心情。 2、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3、热情鼓励 严格要求5、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3、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按要求写近义词。 广阔( ) 疑惑( ) 2、用“ ”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3、荠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4、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个地方体会到的? 5、按要求回答。(1)联系全文回答。“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句子,联系生活经验或运用想象回答。“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这个活动室会有哪些活动? 6、在你的家乡春天有哪些有趣的活动?请你回忆一下,观察一下,然后用几句话介绍一下。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20课最后一题怎么做啊? S版的吗?表达了作者深切怀念祖国的古老文化,对民族命运深感忧虑的思想感情。
墨然殇2023-07-04 07:13:431

谁有五年级语文的期末卷子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或看拼音写词语 xuàn rǎn fēn biàn xīn jiāng yòu zhì tiān fù dǎn qiè ( ) ( ) ( ) ( ) ( ) ( ) è hào shēnyín pò zhàn chuān suō jǐ liang chuán cāng ( ) ( ) ( ) ( ) ( ) ( ) jīn piāo dài wǔ jiǎo jìn nǎo zhī xuě zhōng sòng tàn wán bì guī zhào ( ) ( ) ( ) ( ) chà zǐ yān hóng yìng jiē bù xiá shén jī miào suàn nài rén xún wèi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辩( ) 掏( ) 泡( ) 摇( ) 壁( ) 寨( ) 辨( ) 淘( ) 袍( ) 遥( ) 璧( ) 塞( ) 辫( ) 陶( ) 炮( ) 谣( ) 臂( ) 赛( ) (三)给词语中变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浑黄一体 ①浑浊 ②糊涂,不明事理 ③天然的 ④ 全,满 2.随心所欲 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 ④(副词)将要 3.负荆请罪 ①背 ②担负 ③背弃,辜负 ④亏欠、拖欠 4.攻无不克 ①能 ②克服,克制 ③战胜 ④ 消化 5.神机妙算 ①神话中的人物 ②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 ③精神,精力 ④ 神气 6.手疾眼快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 急速7.面不改色 ①颜色 ②神色 ③种类 ④ 情景 8.安居乐业 ①住 ②住的地方 ③在(某种位置) ④ 当 9.花团锦簇 ①聚集 ②聚集成的团或堆 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 10.同心协力 ①和谐 ②共同 ③协助 二、语言积累 1.默写《牧童》或《杨氏之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材料一: 医生的心思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 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 ;“他们”指的是 。“添油加醋”是指。 3.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4.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材料二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 荧)火虫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慕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在括号里删去不恰当的字。 2. 这篇短文是按照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其中: 春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 ,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 夏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 秋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 冬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___________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感情。 习作 春天,冰雪融化,处处莺歌燕舞;夏天,绿树成荫,万物勃发;秋天,天高气爽,瓜果飘香;冬天,白雪纷飞,银装素裹……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样的情景?把你的体验和感受用笔写下来吧!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字数400个左右。 材料三: 街头艺术家 在巴黎香榭丽大道第一眼看见这个装扮成卓别林式的街头艺术家时,我还以为他是个“机器人”呢! 那时,他正定定站在一个长圆形的石墩上,涂成泥巴色的五官,一动也不动。黑礼帽、白手套、宽黑裤、大皮鞋,还有唇上一瞥小黑胡,远远看去,真像个橡皮娃娃。 蓦地,音乐响了起来,一个强烈的节奏跟着一个分明的动作,泥娃娃的眼睛转动了,慢慢的,嘴唇咧开,脖子缓缓向右转,笑了。他是个真人!这还用得着说吗?录音机边上那个“讨赏”的小盒子证明了一切。行人好奇地拢了过去,很快地,“机器人”抢走了那个街头画家的生意。 长袜子皮皮 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皮皮自己缝的。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皮皮不得不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1.用横线画出具体说明街头艺术家外貌像“机器人”和“橡皮娃娃”的语句。 2.你能根据片段一的描述,用简笔把街头艺术家的样子画下来吗? 3.片段二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材料四: 老师的手 感恩节那天,有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让班上同学画出他们感恩的东西。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们多半会画一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时,她惊讶不已,上面画了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班上的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猜测:“这一定是赐给我们食物的上帝的手。”一个小孩说道。“是农夫的,他用这只手喂养了火鸡。”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一阵猜测后,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继续画画。这时老师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弯下腰问他那是谁的手。“那是您的手,老师。”他怯怯地回答。 道格拉斯个子矮小,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去牵牵他的手。她常这样握同学们的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这对道格拉斯来说,意义重大。也许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于接受礼物,而是借此机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1.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1)女教师喜爱每一个孩子,并不会因为生理上的不足而歧视任何一个孩子。(2)女教师习惯下课时握着每一个孩童的手,包括道格拉斯。 (3)道格拉斯虽然长得矮小,但老师认为他长大以后会成才,所以通过牵手去安慰他。 3.假如让你画感恩的东西,你想画什么?写出理由。 习作 我最_______的一个人。 写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他的感激、钦佩、怀念、愧疚……先想好写谁,写他(她)的什么事,然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400字左右。 四、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下面两篇文章,记录下所用的时间。 材料一 齐天大圣 孙悟空离开天宫,回到了花果山。御马监的官员立刻向玉皇大帝报告:“新任的‘弼马温"孙悟空,嫌官职太小,反下天宫去了。”玉皇大帝命令托搭李天王为大元帅,会同哪吒三太子,调派天兵天将,往下界擒拿孙悟空。 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带领天兵天将,赶到花果山,派巨灵神前去挑战。巨灵神提起斧子来到水帘洞外,只见洞门外许多猴子在那里弄枪使棒。巨灵神喝道:“快去报与‘弼马温"知道,我是玉皇大帝派来的天将,要擒拿造反的妖猴孙悟空,叫他快快出来投降!” 众猴连忙进洞去报告孙悟空:“祸事来了!祸事来了!门外来了一员大将,说是玉皇大帝派来的,叫你快快出去投降。”孙悟空听了说:“把我的披甲拿来!”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黄金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带领猴兵猴将冲出门外,摆开了阵势。 巨灵神大声喊道:“你这‘弼马温",认得我吗?”孙悟空答道:“你是哪路毛神?老孙不认识你,快报上名来!”巨灵神道:“我是托塔李天王帐前先锋巨灵天将,奉命到这里来擒拿你这妖猴。你快快放下兵器,免得一死;如果敢说半个‘不"字,立刻把你砍成肉酱!” 孙悟空听了大怒,喝道:“休得夸口!我原想一棒把你打死,又怕没人给我去报信;暂且留下你的性命,你快回去告诉那个玉帝,问问他为什么看轻老孙,叫我做个管马的官。你抬头看看旗杆顶上,旗子上写的是什么字号!如果依那字号封官,我就不动刀枪;如果说半个‘不"字,我就打上灵霄殿,叫他做不成天宫里的皇帝!” 巨灵神睁大双眼,抬头观看,果然看见水帘洞口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顶上挂着一面旗子,旗子上写着“齐天大圣”四个大字。巨灵神冷笑一声,说道:“你要做‘齐天大圣",好好地吃我一斧!”他抡起斧子朝孙悟空头上砍去。孙悟空不慌不忙,舞起金箍棒跟他斗起来。巨灵神哪里敌得过孙悟空。孙悟空劈头一棒打过去,巨灵神慌忙举起斧头招架,只听见“喀嚓”一声,斧柄折成了两截。巨灵神拔腿就跑。孙悟空笑道:“我暂且饶了你,快去报信!” 巨灵神见了李天王,垂头丧气跪下道:“‘弼马温"果然神通广大,小将打不过他,败阵回来了。”站在一旁的哪吒三太子听了不服,立刻穿上盔甲,整好兵器,跳出营盘,直向水帘洞奔去。 孙悟空正要收兵,只见风烟滚滚,哪吒三太子气势汹汹地赶来了。悟空喝道:“谁家小鬼,敢来这里胡闹?”哪吒三太子道:“我乃李天王三太子哪吒,奉玉皇大帝派遣,特来擒拿你!”悟空笑道:“怎敢说大话!看你年纪尚幼,留你一条性命。你看看这旗杆顶上,叫玉皇大帝依旗子上的字号封我,我便罢休;倘若不称我意,定要打上灵霄宝殿去。” 哪吒三太子抬头一看,那“齐天大圣”的旗子正呼啦啦地在风中飘荡。哪吒喝道:“你有多大神通,敢称这个名号!吃我一剑!”悟空冷笑道:“小毛神,你有多大本事,随你砍就是。”哪吒叫声“变”,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拿着六般兵器,朝悟空扑面打来。悟空跟着也喊声“变”,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晃一晃,变做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架住。这场恶战真是地动山摇。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变做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做万万千千,两人在半空中混战,密如雨点,疾似流星。斗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悟空眼明手快,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就变做他的本相,拿着金箍棒抵住哪吒三太子。他的真身却赶到哪吒脑后,看正左臂一棒打去。哪吒三太子听得棒头风响,不及躲避,重重地着了一下,只得回头逃走。 哪吒三太子吃了败仗,回去报告李天王道:“父王,我不是他的对手,吃了大亏。”李天王大惊失色道:“快去启奏玉皇大帝,要多派些兵将来方可取胜。” 李天王与哪吒三太子来到灵霄宝殿,启奏道:“我等奉令出兵擒拿孙悟空,哪晓得他神通广大,我们连吃败仗。他还在洞门外挂了一面旗子,上面写着‘齐天大圣"四个字,说要封他这个官衔,他就收兵;如果说个‘不"字,还要打上灵霄宝殿来呢!”玉皇大帝听了,气得浑身哆嗦起来。可是他还真怕孙悟空打上灵霄宝殿,就叫太白金星传旨,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让他看管王母娘娘的蟠桃园。 时间统计:( ) 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孙书真常常为自己毫不出众的相貌而烦恼。都快小学毕业了,她从来都没有被老师和同学们重视过----当别的同学在舞台上跳着优美的天鹅舞时,她总是默默地呆在角落里做孤独的丑小鸭。她常常自卑地想:“谁让我生得不美呢!” 所以,那天在地铁里,那位名闻四海的大画家和蔼地走过来说想为她画张像,并送给她一盒精美的巧克力时,她简直受宠若惊。 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重视她,并且是个大画家!人们都说画家的眼光是独特的,他们总能发现常人无法看出的美。难道我……想想那个一直与自己无缘的“美”字,书真突然有些心跳。 “别紧张,自然地看着我的眼睛。”画家迅速铺开纸在双膝托举的画板上,边和她交谈边开始画起来。 画家的目光慈爱而温柔。看着他的眼睛,书真的紧张感逐渐消失了。 “给知名画家当模特,说明我不丑。”书真想着,“说不定我还很漂亮呢!下次遇到那些常背着画夹到处写生的同学时,我可以炫耀一下了。”她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 可能是画家注意到书真不断变化的表情,他突然停手了。 “小姑娘,知道我为什么画你吗?”画家的问题让书真愣了一下。她的思路乱了,旋即摇了摇头。 “刚才你把自己的座位让给那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了,全车厢的人都那么坐着,只有你站了起来,而你还只是一个孩子。”画家缓缓地说,“所以我想画你,我认为你很美。” 书真的心中一下子明亮了----画家认为有那种行为的她很美丽,才给她画像的,所以他的目光是那么慈爱和温柔。 画完成时,书真和画家都到站了。画上的女孩一脸纯真,笑容明媚。 书真走出地铁,看到外面阳光灿烂。她把画家的名片又还给了他,而非常珍惜地收好了那张画像。她已经给画像起好了名字。 时间统计:( ) 1.画家为什么给女孩画像? 2.请你给画像取个名字 3.读了这个故事,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课外阅读(选做题) 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二: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或看拼音写词语 如果采用听写词语的方式,测试时,教师用中等速度,每个词语读两三遍,使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听写。所有词语写完之后,教师再完整地读一遍,让学生检查订正。 如果采用看拼音写词语的方式,参考答案如下: 渲染 分辨 新疆 幼稚 天赋 胆怯 噩耗 呻吟 破绽 穿梭 脊梁 船舱 襟飘带舞 绞尽脑汁 雪中送炭 完璧归赵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神机妙算 耐人寻味 写对18-20个词语,可评为“优”;写对14-17个词语,可评为“良”;写对10-13个词语,可评为“合格”;写对9个以下(含19个)的词语,评为“不合格”。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组对16-18个评为“优”;组对13-15个评为“良”;组对10-12个评为“合格”;组对9个以下(含9个)的评为“不合格”。 (三)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参考答案:1④;2②;3①;4③;5②;6④;7②;8①;9②;10② 选对9-10个评“优”;选对7-8个评“良”;选对6个评“合格”;选对5个以下(含5个)的评“不合格”。 二、语言积累 正确答案见教材中相关课文。 古诗和文言文默写部分一句算一处。全部默写正确评为“优”;错一句评为“良”;错两句评为“合格”。只默写正确一半(含一半)评为“不合格”。如有错别字,酌情降低等级。 文章部分一处横线为一处。8处全部填对评为“优”;填对6-7处评为“良”;填对4-5处评为“合格”;只填对3处(含3处)评为“不合格”。如有错别字,酌情降低等级。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提供的四篇材料,任选一组(两篇材料含习作)对学生进行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如下。(学生回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应视为正确) 材料一: 1.(“ ) (,”) (,“)(,)( ,或。)( 。”) 2.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只想知道最重要的情况;不能体谅医生心思的病人;叙述事情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本没有的内容。 3.格里辛格医生给人看病,希望病人能告知最重要的情况,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他的心思。 4.那位夫人说话简洁、得体,既节省自己的时间,也节省了医生的时间。 材料二: 1.删去“漂” “荧” “慕”。 2.时间先后;黎明,天空、彩云;夜晚,萤火虫;黄昏,归鸦、大雁、风声、虫鸣;早晨,炭火、火盆。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材料三: 1.那时,他正定定站在一个长圆形的石墩上,涂成泥巴色的五官,一动也不动。黑礼帽、白手套、宽黑裤、大皮鞋,还有唇上一瞥小黑胡,远远看去,真像个橡皮娃娃。 2.(略) 3.(略) 材料四: 1.他画的是老师的手。老师经常用这只手牵着他,这给了他极大的安慰。 2.(1) 3.(略) 每组文章共有6道题,每题算1处。答对6处者,可评为“优”;答对5处者,可评为“良”;答对3-4处者,可评为“合格”;答对0-2处者,评为“不合格”。 习作: 教师可以从阅读后的两个习作要求中选择一个,对学生进行测试。习作测试时间为40分钟左右。 在评价时,建议按以下标准酌情评级。 1.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达到或超过400字,可评为“优”。 2.表达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达到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合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字数不到350字。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合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四、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下面两篇文章,记录下所用的时间。 教师从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对学生进行测试。建议将文章单独列印,注意记录学生阅读所用的时间(按照300字/分钟的默读速度,评定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否符合要求。这个时间不包括做题的时间)。 在符合要求的时间里,文章后面的问题,全部回答正确,可评为“优”;如回答问题时有缺失,可评为“良”;材料一中的问题答对了部分,或者材料二中的问题回答对了两道,可评为“合格”;所有问题均没有答对,评为“不合格”。 学生阅读的时间如果拖延,教师酌情评定。 参考答案如下。 材料一: 孙悟空嫌“弼马温”的官职小,离开天宫,回到了花果山。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擒拿孙悟空。巨灵神首先去挑战,被孙悟空打败。接着,哪吒三太子又带兵前去,仍然被孙悟空打败。玉皇大帝只好叫太白金星传旨,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材料二: 1.全车厢的人都坐着,只有她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那位老人,体现了一种心灵的美。 2.(略) 3.(略) 以上问题,如果学生回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应视为正确。 课外阅读(选做题) 重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激励学生不间断地进行课外阅读。对填写了书名并清楚陈述理由者,可评为“优”;对填写了书名但未能清楚陈述理由者,可评为“良”;对仅填写了书名者,可评为“合格”;对两项均未填写者,评为“不合格”。
无尘剑 2023-07-04 07:10:507

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是什么?

三年级下册语文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纸的发明由来: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蔡伦(约62--121)东汉造纸术发明家。字敬仲。发明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105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所以纸张有“蔡侯纸”之称。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墨然殇2023-07-04 07:03:171

语文,第三人称转述句是什么意思?

把第一,第二人称的句子改写成第三人称的句子。
左迁2023-07-04 07:02:548

语文倒装句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廖叶勇语文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4)介宾结构后置(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a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
余辉2023-07-04 07:02:332

语文倒装句的类型

倒装句常见于文言文,主要类型有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1、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例如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2、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第一种情况,、“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第二中情况,“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Chen2023-07-04 07:02:331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