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或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是语言文字。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而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语文课之“语文”一词原系国语(白话文即语体文)与国文(文言文)之合称。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黑桃花2023-08-03 10:52:596
什么是语文?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文学文化的总和,它既是一门语言,又是一门工具,更是一种文学艺术。meira2023-08-03 10:52:594
语文是什么?什么是语文
语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说、写、演、思、听、读、游等能力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较为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阿啵呲嘚2023-08-03 10:52:5912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豆豆staR2023-08-03 10:52:581
语文的定义是什么
语文的本义是语言文字。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阿啵呲嘚2023-08-03 10:52:573
语文是指什么?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大鱼炖火锅2023-08-03 10:52:571
什么是语文?
反过来问,语文是什么?其实语文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说话是语文,一段音乐是语文,一部电影是语文,广告是语文…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是什么?什么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苏萦2023-08-03 10:52:578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CarieVinne 2023-08-03 10:52:551
语文是什么 诗歌
它是智慧的源泉它是交流的桥梁他是文字的诠释hi投2023-08-03 10:52:552
语文有什么用途?
语文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学习,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学好语文,我们与人交流和交际才会更加顺畅和得体。另外,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语文学习,无论是字词、古诗词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时的记忆背诵。(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可以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记忆、归纳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强化。可以练习《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对语文等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关于写作能力,在掌握了速读记忆的基础上,素材、知识的积累就不是问题了,问题在于多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搜索。可桃可挑2023-08-03 10:52:552
语文是什么 什么什么
语文就是,一种阅读,赏析句子,词语等。也是用一种表达对事物喜爱的赞美,用语言的精妙,来赞美一样事物帮助人们理解以一些语言无尘剑 2023-08-03 10:52:553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语文是精彩的动画,让人乐在其中. 语文是美妙的画卷,让人大饱眼福. 语文是 动人心弦的歌曲 ,让人 如痴如醉 ; 语文是 韵味无穷的景色 ,让人 心旷神怡 ; 语文是 色彩艳丽的图画 ,让人 称赞不已 ; 语文是历史悠久的名胜,让人留恋往返. 语文是久别重逢的故友,让人难舍难分. 语文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 语文是一本有趣的书,让人难以忘怀.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惟妙惟肖的国画,让人赏心悦目。 语文是朗朗上口的诗句,让人陶冶情操。 语文是荡气回肠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bikbok2023-08-03 10:52:552
语文是什么
语文的定义: [哲学]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这些内容其信息原意因语言文字固有的释义格韵等特性可能受到限制改变或得到发挥变化)。wpBeta2023-08-03 10:52:559
语文是什么科?
语文是基础学科,中国语文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口头文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文艺心理学》,《文学批评,》,《自然科学基础》。 学好数理化,语文是基础。----苏步青。数学和语文一样,是描述事物的学科--丘成桐。可见,语文是基础学科。北营2023-08-03 10:52:541
语文是什么 让人怎么样
让人觉得可悲,让人讨厌,让人哭笑不得陶小凡2023-08-03 10:52:531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程请加以简述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是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文课程在依据国家教学大纲,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地域对于在校的中小学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课程。Ntou1232023-08-03 10:52:532
语文是什么,语文有哪些特点
语文就是把一句鬼都明白的话说的鬼都听不懂,望采纳CarieVinne 2023-08-03 10:52:534
语文是( )让人( )把语文比喻成什么
语文是可口泉水让人回味黑桃花2023-08-03 10:52:533
语文是什么科目?
语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说、写、演、思、听、读、游等能力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较为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肖振2023-08-03 10:52:522
语文是什么?
你傻呀/!铁血嘟嘟2023-08-03 10:52:524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造句的技巧1、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豆豆staR2023-08-03 10:52:511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语文,就是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黑桃花2023-08-03 10:52:511
语文是什么东东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更注重常识类的知识,是普及性的,一般像义务教育和高中的基础教育有涉及;考研具有选拔性质,重在选拔人才,会考察内容具有专业性,重在深度。当然也不能绝对地说,考研不考语文,例如 中文的古代文学专业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语文,这是更深层次的“语文”,研究的深度会更深。Chen2023-08-03 10:52:512
什么是语文
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哲学认为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语文具有统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等性质。《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注:“语文”是中国专有学科。)左迁2023-08-03 10:52:511
语文是什么,让人什么;语文是什么,让人什么
语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语文是神秘美丽的花园,让人流连忘.Chen2023-08-03 10:52:513
什么是语文,语文是什么
可以理解成一种语言文章汉字学习墨然殇2023-08-03 10:52:502
语文是什么意思啊?
语文课天天都上。书包中的语文书,书里一些漂亮的文章,以及每周所要写的作文,就构成同学们心中的“语文”了。 但是,这只是对语文的一个直接感觉。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指听和说;“文”就是书面语言,指读和写。对语文的含义,也还有其他一些理解。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也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章。但无论哪种解释,对于语文是工具这一点都无可置疑。 语文这个工具运用于听、说、读、写,起的是交际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各科知识的交流也少不了它。 说“语文是工具”,不同于说“火车是工具”。语言这个工具运用于思考问题,起的是思维的作用。人不能凭空地想,必须凭语言来想象。思想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中只强调思想内容,不管语言文字;作文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不注重拿什么来写,所写的东西从何而来,这都犯了把语言和思维割裂开来的毛病。 此外,语文还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大家都知道,语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都涉及到多方面语文知识的运用,而语文教学又是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就要求人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检索传递各种信息,具备更高的读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一个小学生都要把语文学好,否则,就无法学习好其他课程,不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九万里风9 2023-08-03 10:52:505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语文,就是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meira2023-08-03 10:52:491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语文,就是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Ntou1232023-08-03 10:52:494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一门学科,语文是一门学问,语文是人类交流的方法和工具的结合体,语文包括了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善士六合2023-08-03 10:52:493
语文是什么?
考点通高考语文2023答案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可以搜到。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一是记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知识,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任何语种都属于语文的范畴,文言文和实用文都是语文中的文章体裁,不仅仅是指文学的东西才是语文。“语文”一词,收入词典的时间较晚,1951年才收入有关词典(据《呼吁母语课程重新命名》)。但《辞海》和《辞源》一直未收编作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法是“‘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这些工具书,因都没有把“语文”作学科名来解,对“语文教育问题”几乎不起好作用。语文课学习的“语文”是“中国古今书面语言作品”。tt白2023-08-03 10:52:491
语文是什么意思?
语文课天天都上。书包中的语文书,书里一些漂亮的文章,以及每周所要写的作文,就构成同学们心中的“语文”了。 但是,这只是对语文的一个直接感觉。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指听和说;“文”就是书面语言,指读和写。对语文的含义,也还有其他一些理解。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也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章。但无论哪种解释,对于语文是工具这一点都无可置疑。 语文这个工具运用于听、说、读、写,起的是交际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各科知识的交流也少不了它。 说“语文是工具”,不同于说“火车是工具”。语言这个工具运用于思考问题,起的是思维的作用。人不能凭空地想,必须凭语言来想象。思想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中只强调思想内容,不管语言文字;作文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不注重拿什么来写,所写的东西从何而来,这都犯了把语言和思维割裂开来的毛病。 此外,语文还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大家都知道,语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都涉及到多方面语文知识的运用,而语文教学又是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就要求人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检索传递各种信息,具备更高的读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一个小学生都要把语文学好,否则,就无法学习好其他课程,不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陶小凡2023-08-03 10:52:493
什么是语文?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苏萦2023-08-03 10:52:473
语文是什么?
语文”一词,《辞海》和《辞源》未收编作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法是“‘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这些工具书,虽然作了解释,但并不是把“语文”作学科名来解的。“语文”作学科名来历是这样的,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语文”作为学科,怎么定义?有人说,把“语文”解释为“口头语和书面文”。反对者认为,“口头语”不能包进“语文”中来。不合适!有人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反对者认为,语文课是不是文学课,不是语言课。不准确!有人说,“语文”是“古今中国书面语言作品”——“语体文”和“文言文”——的“联合式简称”,是名词术语,但这一定义时,也没有完全概括语文的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同时,必须听、说、读、写并重。不能把语文课看作是只学习口头语言,也不能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什么是“语文”?50年多来语文教育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u投在线2023-08-03 10:52:4712
语文是什么的?
可以理解成一种语言文章汉字学习北有云溪2023-08-03 10:52:473
语文是什么?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 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 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语言文学 语文的定义是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 口语的文饰,美感的表达 生活的感悟,文字的天地,多姿多彩。 语文就是通过一篇篇优美规范、有教育的文章来学习语言的运用的一门学科。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语文是和煦温暖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 语文是典雅高贵的银盘,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粗莽凌乱的大地,让人视野宽阔 数学是奔流不息的河流,让人开拓创新 语文是通往睿智的道路,让人的思想变得成熟hi投2023-08-03 10:52:461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wpBeta2023-08-03 10:52:462
语文是什么?
可以理解成一种语言文章汉字学习瑞瑞爱吃桃2023-08-03 10:52:464
语文指的是什么?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 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 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语言文学 语文的定义是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 口语的文饰,美感的表达 生活的感悟,文字的天地,多姿多彩。 语文就是通过一篇篇优美规范、有教育的文章来学习语言的运用的一门学科。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 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 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 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语文是和煦温暖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 语文是典雅高贵的银盘,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粗莽凌乱的大地,让人视野宽阔 数学是奔流不息的河流,让人开拓创新 语文是通往睿智的道路,让人的思想变得成熟ardim2023-08-03 10:52:464
请询问小学语文中有关成熟这个词对应的反义词是什么词:
uff1f可桃可挑2023-08-03 10:51:444
语文 古文翻译
我近年来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江青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大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见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去在放在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差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无尘剑 2023-08-03 10:49:441
初中语文版课文所有文言文、字词解释、翻译
你觉得现实么?自己去书店或网上定本初中文言文全解就完事了LuckySXyd2023-08-03 10:49:436
初一语文新支点第8课阅读 火柴天堂
是霍艳的吗大鱼炖火锅2023-08-03 10:49:022
人教版八下语文试卷
凡尘2023-08-03 10:49:021
人教版资源与评价语文六年级下的答案
自己努力,不管对错,只要是自己完成的就好mlhxueli 2023-08-03 10:48:523
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协同学习模式、练习与操作教学模式、动态模拟学习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使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或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其英文缩写为CAI。CAI是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它既代表一个十分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又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科技转化人工的潮流。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历史:1958至1965年:这是CAI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个时期,主要是以大学和计算机公司为中心开展的软件硬件开发研究工作,并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系统。如:PLATO系统。1965至1970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研究规模扩大,并且将以前的研究成果投入应用。斯坦福大学在1966年研制了IBM1500教学系统。1970至1975年:这一时期,CAI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进一步趋向实用化。开发的科目除了数学,物理之外,在医学、语言学、经济学、音乐等多种学科领域均开展了CAI的应用。1975至80年代后期:微型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之后,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使之成为多种教育环境中的理想工具。LuckySXyd2023-08-03 10:48:511
急求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外阅读题目(越多越好)
好像八下课外要求阅读是《水浒传》吧....瑞瑞爱吃桃2023-08-03 10:48:514
语文辅导:第六枚戒指
我17岁那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临时工作。母亲喜忧参半:家有了指望,但又为我的毛手毛脚操心。 工作对我们孤女寡母太重要了。我中学毕业后,正赶上经济大萧条,一个差事会有几十、上百的失业者争夺。多亏母亲为我的面试赶做了一身整洁的海军蓝衣服,才得以被一家珠宝行录用。 在商店的一楼,我干得挺欢。第一周,受到领班的称赞。第二周,我被破例调到楼上。 楼上珠宝部是商场的心脏,专营珍宝和高级饰物。整层楼排列着气派很大的展品橱窗,还有两个专供客人看购珠宝的小屋。 我的职责是管理商品,在经理室外帮忙和传接电话。要干得热情、敏捷,还要防盗。 圣诞节临近,工作日趋紧张、兴奋,我也忧虑起来。忙季过后我就得走,回复往昔可怕的奔波日子。然而幸运之神却来临了。一天下午,我听到经理对总管说:“艾艾那个小管理员很不赖,我挺喜欢她那个快活劲。” 我竖起耳朵听到总管回答:“是,这姑娘挺不错,我正有留下她的意思。” 这让我回家时蹦跳了一路。 翌日,我冒雨赶到店里。距圣诞节只剩下一周时间,全店人员都绷紧了神经。 我整理戒指时,瞥见那边柜台前站着一个男人,高个头,白皮肤,约莫三十岁。但他脸上的表情吓我一跳,他几乎就是这不幸年代的贫民缩影。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有如陷入了他人置下的陷阱。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他用一种永不可及的绝望眼神,盯着那些宝石。 我感到因为同情而涌起的悲伤。但我还牵挂着其他事,很快就把他忘了。 小屋打来要货电话,我进橱窗最里边取珠宝。当我急急地挪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总管先生激动不安地匆匆赶来,但没有发火。他知道我这一天是在怎样干的,只是说:“快捡起来,放回碟子。” 我弯着腰,几欲泪下地说:“先生,小屋还有顾客等着呢。” “去那边,孩子。你快捡起这些戒指!” 我用近乎狂乱的速度捡回五枚戒指,但怎么也找不到第六枚。我寻思它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就跑过去细细搜寻。没有!我突然瞥见那个高个男子正向出口走去。顿时,我领悟到戒指在哪儿了。碟子打翻的一瞬,他正在场! 当他的手就要触及门柄时,我叫道:“对不起,先生。” 他转过身来。漫长的一分钟里,我们无言对视。我祈祷着,不管怎样,让我挽回我在商店里的未来吧。跌落戒指是很糟,但终会被忘却;要是丢掉一枚,那简直不敢想象!而此刻,我若表现得急躁──即便我判断正确──也终会使我所有美好的希望化为泡影。 “什么事?”他问。他的脸肌在抽搐。 我确信我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我能感觉得出他进店不是想偷什么。他也许想得到片刻温暖和感受一下美好的时辰。我深知什么是苦寻工作而又一无所获。我还能想象得出这个可怜人是以怎样的心情看这社会:一些人在购买奢侈品,而他一家老小却无以果腹。 “什么事?”他再次问道。猛地,我知道该怎样作答了。母亲说过,大多数人都是心地善良的。我不认为这个男人会伤害我。我望望窗外,此时大雾弥漫。 “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是不是?”我说。 他长久地审视着我,渐渐,一丝十分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脸上。“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他伸出手与我相握。我低声地说:"也祝您好运。"他推开店门,消失在浓雾里。 我慢慢转过身,将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丽水) 9.“母亲”担心“我”做事毛手毛脚,与下文哪一个细节互成照应?(3分) 10.文中对“高个男子”作了比较细致的外貌、神态描写,试结合文中语句,从某一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11.文中写道:“我确信我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2.故事中的“艾艾”在哪一个方面给你留下美好或深刻的印象?简要说明理由。(4分) 13.展开合理想象,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尾。(限6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 9.(3分)“当我急急地挪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10.(4分) 例如: (1)“他用一种永不可及的绝望眼神,盯着那些宝石”的神态描写,为下文“我”确信戒指就是他偷走的埋下伏笔。 (2)“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的外貌描写,反映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的社会现实。(符合作品主旨、言之成理即可) 11.(3分)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我”确信戒指就在他的手中;二是如果“他”不交还戒指或者事情闹大,“我”必定要失去这份工作。(大意答对即可,只答一个层面给2分) 12.(4分)印象:如机智、沉着、善良、勤快、富有同情心。理由:略。(各2分。谈印象,要求紧扣人物的性格特征;说理由要求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否则酌情扣分) 13.(4分)略。(想象要求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一般逻辑,语言表达要求简洁生动,否则酌情扣分。字数超过60扣1分) 火柴天堂 那天,妈妈看到我在玩游戏,站了很久,轻轻地说:“东东,游戏……还是少玩些吧。”妈妈是在家上班的自由职业者,对我一向还算理解,可能与她这时尚的职业有关吧。 为了躲妈妈,我开始转战网吧。其实,玩久了也有些厌倦,但还是不愿下线,哪怕只待在安全区看热闹也觉得踏实。那天,一行字跳入眼帘:“火柴天堂:出售传奇最可爱女孩一名,愿意收徒的密!” 多么独特的拜师启事!我点了她的名字,就这样,火柴天堂成了我的徒弟。 我急于提升等级,基本没带她练过级。小火柴并不介意:“玩嘛,我不会为此花费太多精力的。”她躲在安全的地方,一边打小怪物练级,一边和我聊天。她说游戏是为人服务,而我投入得本末倒置了。我何尝不知呢?只是迷恋已久…… 两周她只练到15级。然而那天我与一个40级武士PK,她却挺身而出,结果死了N次。我,也屡战屡败。一周后,她买了个42级道士号,我问:“不是说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吗?”“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你的号有没密保啊?要是被黑了怎办?”“啊?”她半晌才回道,“看造化吧!” 从此,有人来犯,我们就下线换号,由我用“清风道士”出战。然而我渐渐发现,传奇与生活不同:纵然我杀死对方N次,他还是可以用脏话骂我。我突然有些厌恶这种生活。 又一晚,她呆站在安全区,半天才说:“清风道士的号,果然被黑了。”我的心猛地就痛了。我明白那是她为我而买的号,是她要给我的保护。 可我不能表现得伤心,我劝她:“你说过的,游戏而已。”“可我真的不想你被欺负。”“是我技不如人,没关系的。游戏里败了就败了,生活中技不如人那才糟糕呢。”没想到,我居然用她的论调来安慰她。但,说着说着,想到日渐荒芜的学业,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心。 最后,我们相约退出传奇,但我还想用QQ视频看看她。 “不,不要!你会吃惊的。”“不会,你是我徒弟嘛。不管你什么样,我都不会吃惊的。” 然而如火柴所说,接通视频,我还是吃惊了:妈妈! 妈妈打过来一个笑脸:生气了?“东东,妈妈只想更了解你,只是想让你明白: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妈妈有没有自作聪明?”妈妈说,“知道我为什么叫‘火柴天堂"吗?有首《火柴天堂》里唱"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妈妈想牵着东东的手,回家……” 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但我还是笑着打出:“得了,还牵我回家呢,你不就是个小火柴嘛,还要我保护呢!” “嗯。"妈妈说,"那么,师父,小火柴等你回家!” (作者:佚名选文有删改) (荆州市) 19.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20.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1.摘取文中的词语,梳理"我"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变化过程(均限用两个字)。 ( )→( )→( )→( ) 22.关于“小火柴”的真实身份,小说在前半部分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简要分析。 2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4.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在“放、管、疏、严”中选一个字填入下面的句子。 教育孩子改掉不良习惯,“______”永远比“堵”更为有效。 参考答案: 19.妈妈匿名拜“我”为师参与网络游戏,帮助“我”戒掉网络游戏习惯(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20.是一个尊重孩子、很有教育方法的开明母亲(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21.迷恋厌倦厌恶彻悟(2分,每对一处给0.5分)ue004 22.本题根据学生的答题实况评改。可以分析的伏笔, 如:开头交代妈妈的职业以及对“我”的理解;“小火柴”成为“我”的徒弟后对“我”沉迷游戏的劝告;“小火柴”挺身而出保护“我”;“小火柴”说自己买号的原因是“我是不愿看到你被欺负”;当“我”提出视频时她说“你会吃惊的”,这些都暗示着“小火柴”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妈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方式的现代,为后文的情节逆转作了充分的铺垫。(2分。学生的分析不必要求与以上文字相同,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23.妈妈(或“小火柴”“火柴天堂”)(2分) 24.疏(2分)以上共12分 不知有花 ①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攻占了所有的山头。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但岁月──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所缔造的。 ②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平日守口如瓶,一旦花开,则所向披靡,灿如一片低飞的云。 ③车子停在一个客家小山村,走过紫苏茂盛的小径,我们站在高大的桐树下。山路上落满白花,每一块石头都因花罩而极尽温柔,仿佛战马一旦披上了绣帔,也可以供女人骑乘。而阳光那么好,像一种叫”桂花蜜酿”的酒,人走到林子深处,不免叹息气短,对着这惊心动魄的手笔感到无能为力,强大的美有时令人虚脱。 ④忽然有个妇人行来,赭红的皮肤特别像那一带泥土的色调。”你们来找人?””我们──来看花。””花?”妇人匆匆往前赶路,一面丢下一句,”哪有花?”由于她并不在求答案,我们也噤然不知如何接腔,只是相顾愕然,如此满山满林扑面迎鼻的桐花,她居然问我们”哪有花──”! ⑤但风过处花落如雨,似乎也并不反对她的说法。忽然,我懂了,这是她的家,这前山后山的桐树是他们的农作物,是大型的庄稼。而农人对它们,一向是视而不见的。在他们看来,玫瑰是花,剑兰是花,菊是花,至于稻花桐花,那是不算的。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竟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说:”花?哪有花?” ⑥我想起少年时游狮头山,站在庵前看晚霞落日,只觉如万艳争流竞渡,一片西天华美到几乎受伤的地步,忍不住返身对行过的老尼说:”快看那落日!”她安静垂眉道:”天天都是这样的!” ⑦事隔二十年,这山村女子的口气,同那老尼竟如此相似,我不禁暗暗嫉妒起来。 ⑧不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的,才是花的主人吧!对那山村妇人而言,花是树的一部分,树是山林的一部分,山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浑然大化的一部分。她与花就像山与云,相亲相融而不相知。 ⑨年年桐花开的时候,我总想起那步过花潮花汐而不知有花的妇人,并且暗暗嫉妒。 (作者:张晓风略有改动) (荆州市) 25.标题”不知有花”是从反面落笔的,请从文中摘取关键语句正面解说它的主旨。 26.文章前三个段落极写桐花之美,从下文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简要说明。 2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夷然”描写的是什么? 28.第⑥段写少年时候看晚霞落日,是否游离了主题?说说你的看法。 29.第⑦段和第⑨段中,画线的两处"暗暗嫉妒",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30.从文中自选一个写景的句子,品析它的妙处。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5.是花的主人,与花相亲相融(2分,主要概括文章第⑧段的内容,表达与此相近即可)ue004 26.反衬,用我们“"为之绝倒发痴”(或“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反衬山村农妇"视而不见"(或:不为所动)(2分,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27.表情(答“神态”也可)(2分) 28.没有游离主题,叙述少年看落霞落日,是为了引出老尼面对晚霞落日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说明这些融入自然造化的人,心理是一样的,这种写法正是散文“形散”的特点体现(2分,答出前一层意思即可,其他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后一层意思可以不说出来) 29.第一处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议论,第二处的作用是收束全文,同时呼应第一处(与此相近的表达亦可)(2分,每对一处给1分) 30.本题根据学生答题实况评改(2分)以上共12分 狗事 陈忠实 幼时爱狗成癖,书包中常装着狗崽,课堂上老师提问:“孔融为什么让梨?”狗崽就抢先回答:“汪汪汪。呜!” 那时候庄稼人吃饭艰难,不养狗;那时的狗性情极温顺,瘦骨嶙峋,走起路也是顺墙溜,轻手轻脚,不曾有过朗叫;撒尿也懒得抬腿;谦恭友好,谁叫跟谁走,不分贵贱,不看身份,走了就把你当主人。怯怯地移近你,躬身依依伏卧,尾巴也夹得紧,眼睛偷偷给你送媚色!很会拍马*,伸出温吞吞的舌舔你手,像小媳妇一样温存。 后来长大成人知道了狗事原是与人事相通。且中国文化关于狗故事极多:狗尾续貂、狗彘不如、鸡鸣狗盗、丧家之犬、狗里狗气、落水狗、狗腿子、狗男女……谁粘上狗名就没了人品!如此,谁敢与狗套近乎?称兄道弟拉哥们关系?看来做狗确实很委屈。 沧海桑田,近年养狗却成时尚。狗事亦有了辉煌巨变。狗口大有赶超人口增长的势头。狗族竞也繁衍得名目繁多,叫价令人咋舌?狗医院、狗商店、狗协会、狗东西繁不胜举,有的竟迂得如同大款、巨星般阔了。走近村堡巷里,一头游狗大刺刺地迎头扑来,满脸的骄横,脾气很火爆,开口就咆哮撒泼,没理可讲的。专拣热闹的十字街头撒尿,一条腿高扬着,大有指点江山的雄姿。屎也绝不吃了,村里就少了唱歌般的呼响声。家家门户紧闭。敲门询问,人未语,狗却叫得热烈!主人开门,那物儿暴跳如雷,更是凶恶,一条铁链绷得钢棍一般,这已是普遍礼遇。邻居往来,门外高声呼叫:"有狗么?"这对往昔的"有人吗?"简直是讽刺。人人自是很少往来,墙越垒越高,狗越来越多晚上睡觉还做恶梦。夜就成为犬吠的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狗声起,万狗呼应!一时狗吠如潮;夜就失去了韵致,月亮也消了清朗,而人却缩得更紧了。 狗事张扬起来了,是人的自我价值的贬值么?是人心隔得太远了么?既是无法沟通,就连心扉也实实地关了!再牵条狗。看守着,他人不得入内。各自守着一方青天,春夏秋冬自是冷暖不同本是融融的浩荡天地却让狗族割据成一块块囚牢!连狗自己也囚于牢中了,一条铁链,一盆狗食一窝起居。也就无法跨出牢门一步了。 前日驱车到八里坪村,却极少见到狗,走近山民家门,山外人高呼:“有狗吗?”主人却在另一山头答道:“没有哟!自己进去喝水!”推门而入,果然无狗。偶尔也碰到一条狗,但却很礼貌,嗅嗅你便是了。然后调转头跑向灌木丛逮蝴蝶去了。山外人心果极妥贴于山野之气,茂林之色,潺潺水声中感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于是便朗语:情愿死在这里!又说回去将狗全打死,煮了,吃了,自己解放自己。这自是废话!世事如此,无狗怎成?这是需要,却亦是人自身的悲哀了。 (内江) 15.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请指出文章的明线和暗线各是什么(各2字以内)?(2分) 明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作者看来,过去的狗和近年的狗的性情是有区别的,请分别指出过去的狗和近年的狗的性情各有什么特点。(4分) 过去的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的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的首尾各描绘了什么场景(各20字以内)?本文写作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分) 场景一: 场景二: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最后说“世事如此,无狗怎成?这是需要,却亦是人自身的悲哀了。”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5.2分狗(事),人(事)(各1分) 16.4分过去的狗:温驯平等(不分贵贱,不看身份)真诚友好(谦恭友好);(2分)近年的狗:骄横火爆无公德(2分)(抓住关键词2个以上得2分) 17.5分狗与人和谐相处的场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对比(场景各2分,特点1分) 18.3分作者的意思是:对于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都市现代人来说,那种和谐的山野之气只是一种梦想,表达了对贬损自我价值的那类人的指责。(语意相近即可,前面2分,后面1分) 玛菲尔的秘密 1四年来,天真的玛菲尔一直深信:父亲之所以一直没有回家,是因为他在宾州经营着一家大型采煤厂而忙得脱不开身。当玛菲尔和两个弟弟想念父亲时,母亲就安慰他们:“采煤厂一般要经营四年才能稳定,到时候父亲就能回来看我们了!” 2圣诞节即将来临。一天,同桌比索问玛菲尔希望得到什么礼物,一心牵挂着父亲的玛菲尔说:“希望父亲开着鲜红的跑车回来看我们!”比索听完她的愿望,睁大眼睛问:“什么?你父亲刑满释放还能从监狱里开一部跑车回来?” 3玛菲尔如遭雷击,泪水迅速涌上刚刚还阳光灿烂的脸庞,她低吼道:“你不能侮辱我的父亲!他在宾州拥有大工厂!”比索白了她一眼说:“不信去问你母亲,谁都知道你父亲在蹲监狱!”玛菲尔抓起书包狂奔出教室,她要拉母亲来跟比索证实:世上没有比父亲更正直的男人,他怎么会蹲监狱呢? 4远远地,玛菲尔就看见花园长凳上熟悉的背影,母亲一定是太累了,又在长凳上打起了盹。四年来,她一个人抚养着三个孩子,此时也一定和自己一样想念父亲了吧?玛菲尔放慢脚步,轻轻绕到母亲面前,她睡着了,唇角带着美丽的微笑,眼角有浅浅的泪痕。 5玛菲尔正要给母亲盖上毛毯,突然发现她怀里躺着一个浅灰色信封,“宾州第71监狱托比斯”,再熟悉不过的字体,却来自如此残酷的地方。毛毯从玛菲尔手中轻轻滑落,她几乎哭出声来,然后踮着脚尖离开了花园。 6玛菲尔背起书包,掩上铁门,回头看看玫瑰怒放的花园,看看孤独憔悴的母亲,她对父亲的鄙视突然减少了几分。善良的父母一定是想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撑起一片干净善良的爱的天空。 7玛菲尔跟比索道歉,并求他:“千万别告诉我弟弟,请你相信,我的父亲回来时,只会还给人们善良和真诚。”听到玛菲尔的话,比索羞愧难当,他说:“如果你父亲回来时需要一辆跑车,我想我父亲可能会借给他的。”比索的父亲埃德华先生,经营着一家大型汽车租赁公司。 8也就是从这时起,玛菲尔开始为迎接父亲做起了准备。以往不怎么做家务的她,现在居然开始学做面包了,为了以父亲的名义为家人准备礼物,玛菲尔还央求邻居考伯太太让她帮忙摘苹果,同时她还动员弟弟亲手为父亲做贺卡。一天,玛菲尔带着父亲四年来发表的文章和他以前赛车得到的奖章,去了埃德华的公司。小姑娘大胆的提议让埃德华先生大吃一惊。他问:“如果你爸爸骗走了我的车怎么办?”小姑娘咬着嘴唇,没有让眼泪流下来:“我发誓他不会这样做,再坏的父亲也绝对不会玷污女儿的尊严。”埃德华先生点了点头。 9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当憔悴苍老的托比斯走出监狱大门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埃德华迎面走过去说:“欢迎您回家,托比斯先生!许多人都跟我说,您是最棒的司机,我等了您四年。"托比斯狐疑地问:"为什么您会相信一个刚出狱的犯人?"埃德华笑着回答:"因为我们都是父亲。” 10快到家时,埃德华将方向盘交给了托比斯,“这车以后由您掌握,行李箱里有四份礼物,回家和孩子们亲热完再来上班。”如坠梦中的托比斯打开行李箱,里面有四个包装精美的盒子,还有崭新的西装和领带。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些是女儿玛菲尔的“杰作”,他在心里对宽厚善良的埃德华充满了感激。 11妻儿早已等在门口,铁栅栏上用玫瑰花拼成的"欢迎回家"四个字异常醒目。两个小儿子欢呼着朝红色跑车狂奔过来,那微笑着流泪的姑娘是玛菲尔吗? 12如果玛菲尔的父母有一天知道:11岁的女儿早就和他们一起以更宽容执著的决心来保护和捍卫爱的话,他们该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动…… (田祥玉编译,有删节) (太原) 17.读完全文,你认为玛菲尔为什么要保守秘密?(2分) 18.小说往往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请结合第⑧段中的一个细节描写,说说玛菲尔有怎样的性格。(3分) 19.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试分析第④段和第11段中的画线句子,比较两处"微笑"与"泪"所表现的人物的不同感情。(4分)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玛菲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说是生活的教科书。《玛菲尔的秘密》一文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那样和谐?请结合文章内容,以下面的句式作为开头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理解。(6分) 和谐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一是不想让两个弟弟受到伤害;而是想让父亲感受到温暖,得到鼓励;三是体贴母亲,为母亲分担忧愁。(评分说明:至少写出两点,大意正确即可。每点1分,共2分) 18.示例1:玛菲尔“咬着嘴唇,没有让眼泪流下来”的神情描写,表现了他坚强的性格。 示例2:玛菲尔拿着父亲四年来发表的文章和他以前赛车得到奖章去说服爱德华先生,希望他相信自己的父亲,表现了她的聪明。(评分说明:结合一个细节1分,正确概括性格1分,语言通顺1分,共3分) 19.母亲:“微笑”表现了她为丈夫即将出狱能与家人团聚而感到高兴;“泪痕”则表现了她四年来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所感受到的艰辛和苦涩。玛菲尔:“微笑”是因为看到父亲在自己的努力下体面地回家而感到欣慰;“流泪”则表现了玛菲尔见到父亲时的激动心情。(评分说明:每个人物的感情分析2分,其中每点1分,共3分) 20.示例1:理解。玛菲尔理解了父母摆手秘密的原因后,便主动保守秘密,并为迎接父亲做起了准备;爱德华父子理解了玛菲尔的愿望后,便主动帮助托庇四,让他们一家人感受到温暖。是理解让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示例2:爱。因为爱,买菲尔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心灵痛苦,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干净善良的爱的天空;因为爱,吗啡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让刚出狱的父亲或的尊严;因为爱,埃德华父子帮助马菲尔,让一家人感到温暖。只有爱才能对抗苦难,创造和谐。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写出和谐来源1分,能结合文章内容至少至少从两个角度分析2分,内容与和谐来源一致1分,语言流畅1分,语言生动1分,共6分。瑞瑞爱吃桃2023-08-03 10:48:511
在语文中“的地得”怎么区分?请造句
、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2、找不到对的人,其实很可能是,改不掉错的自己。3、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4、相爱并非最难,相处才是最大的挑战。5、旁观者清楚的,只是旁观者自己的猜测。6、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7、用漫不经心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8、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9、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10、人生最难吃的三碗面:人面、情面、场面。11、一个人与其在别人指点下规规矩矩行事,还不如让他自己去闯闯,出点差错,反能获得更多的教益。12、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13、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去做。14、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爱,勇敢地去原谅,能慷慨地因为别人的幸福而快乐,能够聪明地知道我们周围有足够的爱,那么我们就完成其他生灵从未知道的完整。15、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16、要多理解别人,前提是你想理解别人的时候。反之,不要天真的以为所有人会理解你,你自认应该理解你的人一定多注意,或许她最不理解你。17、多少次又多少次,回忆把生活划成一个圈,而我们在原地转了无数次,无法解脱。总是希望回到最初相识的地点,如果能够再一次选择的话,以为可以爱得更单纯。18、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背后议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19、生活中促使我们努力向前的往往就是痛苦,因为情有所系,心有不甘,因为不想痛苦,不愿难受。或许,痛苦的后面就是美好,关键是你怎样看待与理解痛苦,并赋予怎样的行动。20、生活之中,我们面对的“一念”很多,若是能深入明理禅机,如果能心存一个“善念”,一念菩提,也就无所谓成败、得失了,那么,即使是失败也是成功,即使是失去也是得到了无尘剑 2023-08-03 10:48:164
语文语法
多做练习北境漫步2023-08-03 10:48:143
在语文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 谓语,是表示动作的词,一般是动词。 宾语,是行为对象或作用对象,一般是名词。 定语,是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状语,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目的等的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如:"我已经吃过大米饭了,真好吃!“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吃是谓语,饭是宾语。已经这个词,是状语。大米这个词,是定语,真好吃是补语。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3 10:48:133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语文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状语、定语? 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定语:用于描述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的词叫做定语, 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 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状语: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 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状语可以由副词, 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次”、“何处”、“何时”、“什么结果”等问题。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主语主语是句子的被陈述部分。大多数实词和词组(介宾词组除外)都可以充当主语。其中,名词性词语作主语最常见。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主语但是不常见,而且还受到限制,用谓词性词语作主语的句子,其谓语一般是判断、评价、描写性质的。主语的意义类型比较复杂,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系事主语、与事主语、工具主语、处所主语、范围主语、关系主语、目的主语、原因主语、描写主语等。中心语中心语就是定语和状语修饰限制的部分。定语修饰限制的一般是名词性成分;状语修饰限制的一般是谓词性成分。除了上面提到的句子成分之外,还有独立语,它不与其他的成分发生结构的关系。位置灵活,可以在句首、句中或句末。包括:插入语、呼应语、感叹语、拟声语等。谓语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即对主语加以判断、说明、描写的部分。大多数实词都可以做谓语,动词和形容词也可以做谓语。光杆的动词、形容词很少作谓语,一般都要附加或连带别的词语。名词作谓语仅限于说明天气、日期、节气、处所、职业等相对简短的句子。名词性词语作谓语一般用来说明人物的年龄、籍贯、相貌、性格或者说明事物的情况、价格等。定语定语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一般实词和词组都可以作定语,根据定语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前者起描写作用,后者起区别作用。当一个句子有多个定语的时候就会遇到排序的问题,一般来说,离中心语的位置由远及近依次为:表示领属和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和词组;指示代词和数量词组;动词性词语、介宾词组;形容词性词语;表示属性的名词。补语补语的意义类型包括: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数量补语、介宾词组补语等。宾语宾语部分是谓语动词支配或陈述的对象。宾语一般也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动词及动词性词组也能作宾语,但对谓语动词有要求。由一些动词专门要求带动词性宾语,例如“加以、遭受”等;有的动词既可以带名词性宾语也可以带动词性宾语,例如“爱、进行”等。形容词作宾语,一般要求谓语动词是表示主观感受或呈现意义的动词,例如“讨厌、恢复”等。主谓词组作宾语,一般要求谓语动词是表示言语活动、心理活动、感受意义、显示意义的,例如“强调、证明”等。宾语的意义类型与主语的差不多,也包括受事宾语、施事宾语等。本文摘自《百度文库》“主谓宾文档”感谢原作者。bikbok2023-08-03 10:48:122
语文语法问题
可以说年龄是多少,年纪多大tt白2023-08-03 10:48:105
语文 语法中补语是怎么回事?
补语有很多,顾名思义,补语就是补充说明的词语或句子,如:我看他很年轻,大概有二三十岁。句子的后半部分就是补语。墨然殇2023-08-03 10:48:102
语文 语法中补语是怎么回事?
补语是对宾语的补充,起修饰宾语作用。肖振2023-08-03 10:48:083
什么是补语(语文)?
补语就是指可谓的“补充成分”,对词语作补充,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一种补充成分。比如说,“拿出来”、“我好得很”。“得很”、“出来”就是补语,意思同“我很好”,但是前者明显意思更加鲜明。类似于英语里的“宾补”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3 10:48:022
关于状语和补语的语文语法~
状语楼上说得很清楚了,说明时间,地点,目的,原因,结果,方式等。还有伴随状语,单独放在分词当中讲的补语比较不容易理解,楼上说的宾补,参透一句话就够了“宾语和宾补之间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CarieVinne 2023-08-03 10:48:023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试卷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最可宝贵的就是今天,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天,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多花时间思考问题,直接抄袭答案会让自己损失很宝贵的思考时间的满意采纳豆豆staR2023-08-03 10:47:391
初二上册语文试卷
自己百度里面搜吧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3 10:47:284
求仿写一篇四年级语文《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她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她一来, 就奏出万种歌声……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 就送走万片渔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 他一吼, 就掀起波浪滔天……FinCloud2023-08-03 10:46:591
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中第一课海上的风是什么,它一来就什么
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中第一课,海上的风是:花神,她一来就:就绽开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琴师,她一来就:就奏出万种歌声。海上的风是:大力士,他一走,就送走万片渔帆。海上的风是:狮子,他一吼,就掀起波浪滔天。u投在线2023-08-03 10:46:56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第六课答案
14wpBeta2023-08-03 10:44:122
六年级下册《语文乐园五》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词语超市:复习巩固会认、会写词语。 2.金钥匙: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物神态描写的一般方法及其作用。 3.咬文嚼字:分辨形近字,让学生知道只有分清字形,理解字义,才能正确运用。 4.古诗诵读:诵读古诗,体会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5.语文生活:把《鸡毛信》这个故事改成一篇短小的故事,练习缩写。 教学重点 掌握识字方法,把《鸡毛信》这个故事改成一篇短小的故事,练习缩写。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复习巩固会认会写词之前,激发起学生掌握词语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练读、练写、练用词语写话。 鸡毛信中人物神态描写很有特色。俗话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一个人的神态与这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就会笑逐颜开或眉飞色舞;一个人骄傲的时候,就会居功自傲、目空一切;一个人悲伤的时候,就会肝肠寸断或悲痛欲绝。我们说,炒一个好菜,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厨师会不会把几种调料适时适量地投入锅里;同样,写一篇描写人物的好文章,关键是作者能否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成功的神态描写,对于塑造出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鸡毛信》一文,人物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同学们找找看。 二、出示课文 1.找出课文中人物神态描写的句子,画上横线,并多读几遍。 2.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三、全班交流 1.指名说自己找到的句子。 2.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教师总结: 所谓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是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如“海娃愣着两眼站住了……”中的“愣着两眼”就是海娃的神态。人物神态描写的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有这么一些规律,即:(1)人物的神态描写一般与人物的语言、动作相结合。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神态的产生一般不会是孤立的,它往往与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相伴相随。如“小胡子瞪圆眼睛就吼叫起来……”句中“瞪圆眼睛就吼叫起来”这部分把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一个凶恶残暴的鬼子形象跃然纸上。(2)人物神态描写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品质。如“海娃一点儿也不怕,故意歪起脑袋说……”句中“歪起脑袋说”充分体现了海娃沉着机智的.品质。(3)人物的神态描写同时也表达出叙事者或人物的内心情感。如“小胡子吼叫的时候,嘴里龇出两颗大金牙”一句,既表现了鬼子的凶恶,也体现了叙事者和海娃对鬼子的厌恶。 四、拓展练习 1.写四个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2.选一个你熟悉的人(同学、老师、亲人),想象一个情境,把当时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神态写具体,争取把这个人物描述得活灵活现,仿佛站在读者的面前。 第二课时 一、咬文嚼字 1.学生自由认读本题中四个形近字。 2.指名说说:你从这四个形近字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四个汉字都是形近字,左中右结构,左右两边都是“辛”字,只是中间有区别。) 3.教学生区分异同的方法:“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言语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驳、辩论。“辫”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编成条状的头发,例如:辫子;方言中也可用作量词,用于编成的像辫子的东西,例如:蒜辫儿。而“瓣”的中间是“瓜”,指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块,有时也用作量词,例如:四瓣橘子。 4.为了便于分辨记忆,我们把这四个字编成歌诀: “辨”“辩”“辫”与“瓣”,须分清,要记牢: 点撇为分辨, 有言是辩论, 绞丝是辫子, 瓜地开花有花瓣; 组词造句练能力, 勤认多用不混乱。 5.教师小结:对于形近字,只要我们分清字形,理解字义,就能正确运用。 6.学生齐读形近字。 二、古诗诵读 1.读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查。 2.读懂。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农村的景象。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梅子,枝头的杏子成熟了。田野里,荞麦已开花,一片雪白;菜花有的已结籽,显得稀稀落落的;路上的人很少,篱笆边,只有蜻蜓和蛱蝶上下翻飞。 3.赏读。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或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4.悟情。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5.诵读背诵。指名背,分组背,全班背。 三、作业 1.把“辨”“辩”“辫”“瓣”填入括号内。 四()橘子()别分()()认 ()驳()论()辞()子 2.背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我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把文章写具体,这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学会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写文章,需要具体就具体,需要简洁就简洁。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我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 1.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2.引导板书: 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要讲清楚。 三、掌握缩写方法 1.怎样缩写课文呢? 2.同桌互相讨论。 3.小结:跟简要复述一样,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把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或某些情节删掉。 4.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再读课文: 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用“”划出重要的句子。 5.学生进行整理、改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把改写好的短文多读几遍。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一、讲评改写的故事 1.出示学生写的故事。 2.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2)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3)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4)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要讲清楚。 二、学生朗读故事 1.听老师、同学讲评后,修改自己写的故事。 2.四人、小组对照上面四点要求,评价同学的改写。 三、自主修改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的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缩写要求。教师强调删去次要内容,保留主要内容。 2.学生按要求缩写全文,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与点评。 四、作业 把修改好的习作抄到作文本上。凡尘2023-08-03 10:44:081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词语超市:复习巩固会认、会写词语。 2.金钥匙: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物神态描写的一般方法及其作用。 3.咬文嚼字:分辨形近字,让学生知道只有分清字形,理解字义,才能正确运用。 4.古诗诵读:诵读古诗,体会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5.语文生活:把《鸡毛信》这个故事改成一篇短小的故事,练习缩写。 教学重点 掌握识字方法,把《鸡毛信》这个故事改成一篇短小的故事,练习缩写。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复习巩固会认会写词之前,激发起学生掌握词语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练读、练写、练用词语写话。 鸡毛信中人物神态描写很有特色。俗话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一个人的神态与这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就会笑逐颜开或眉飞色舞;一个人骄傲的时候,就会居功自傲、目空一切;一个人悲伤的时候,就会肝肠寸断或悲痛欲绝。我们说,炒一个好菜,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厨师会不会把几种调料适时适量地投入锅里;同样,写一篇描写人物的好文章,关键是作者能否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成功的神态描写,对于塑造出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鸡毛信》一文,人物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同学们找找看。 二、出示课文 1.找出课文中人物神态描写的句子,画上横线,并多读几遍。 2.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三、全班交流 1.指名说自己找到的句子。 2.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教师总结: 所谓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是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如“海娃愣着两眼站住了……”中的“愣着两眼”就是海娃的神态。人物神态描写的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有这么一些规律,即:(1)人物的神态描写一般与人物的语言、动作相结合。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神态的产生一般不会是孤立的,它往往与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相伴相随。如“小胡子瞪圆眼睛就吼叫起来……”句中“瞪圆眼睛就吼叫起来”这部分把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一个凶恶残暴的鬼子形象跃然纸上。(2)人物神态描写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品质。如“海娃一点儿也不怕,故意歪起脑袋说……”句中“歪起脑袋说”充分体现了海娃沉着机智的品质。(3)人物的神态描写同时也表达出叙事者或人物的内心情感。如“小胡子吼叫的时候,嘴里龇出两颗大金牙”一句,既表现了鬼子的凶恶,也体现了叙事者和海娃对鬼子的厌恶。 四、拓展练习 1.写四个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2.选一个你熟悉的人(同学、老师、亲人),想象一个情境,把当时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神态写具体,争取把这个人物描述得活灵活现,仿佛站在读者的面前。 第二课时 一、咬文嚼字 1.学生自由认读本题中四个形近字。 2.指名说说:你从这四个形近字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四个汉字都是形近字,左中右结构,左右两边都是“辛”字,只是中间有区别。) 3.教学生区分异同的方法:“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言语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驳、辩论。“辫”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编成条状的头发,例如:辫子;方言中也可用作量词,用于编成的像辫子的东西,例如:蒜辫儿。而“瓣”的中间是“瓜”,指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块,有时也用作量词,例如:四瓣橘子。 4.为了便于分辨记忆,我们把这四个字编成歌诀: “辨”“辩”“辫”与“瓣”,须分清,要记牢: 点撇为分辨, 有言是辩论, 绞丝是辫子, 瓜地开花有花瓣; 组词造句练能力, 勤认多用不混乱。 5.教师小结:对于形近字,只要我们分清字形,理解字义,就能正确运用。 6.学生齐读形近字。 二、古诗诵读 1.读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查。 2.读懂。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农村的景象。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梅子,枝头的杏子成熟了。田野里,荞麦已开花,一片雪白;菜花有的已结籽,显得稀稀落落的;路上的人很少,篱笆边,只有蜻蜓和蛱蝶上下翻飞。 3.赏读。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或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4.悟情。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5.诵读背诵。指名背,分组背,全班背。 三、作业 1.把“辨”“辩”“辫”“瓣”填入括号内。 四()橘子()别分()()认 ()驳()论()辞()子 2.背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我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把文章写具体,这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学会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写文章,需要具体就具体,需要简洁就简洁。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我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 1.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2.引导板书: 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要讲清楚。 三、掌握缩写方法 1.怎样缩写课文呢? 2.同桌互相讨论。 3.小结:跟简要复述一样,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把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或某些情节删掉。 4.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再读课文: 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用“”划出重要的句子。 5.学生进行整理、改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把改写好的短文多读几遍。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一、讲评改写的故事 1.出示学生写的故事。 2.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2)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3)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4)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要讲清楚。 二、学生朗读故事 1.听老师、同学讲评后,修改自己写的故事。 2.四人、小组对照上面四点要求,评价同学的改写。 三、自主修改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的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缩写要求。教师强调删去次要内容,保留主要内容。 2.学生按要求缩写全文,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与点评。 四、作业 把修改好的习作抄到作文本上。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3 10:44:071
谁有六年级上册(新课标语文)中四字词语及意思
在好好找找,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真颛2023-08-03 10:44:033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句子赏析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关于北京的春节的文章,也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分析哪些句子呢?我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句子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句子赏析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u2026u2026)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骄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象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象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而且有的人要到财神庙去借纸元宝,抢烧头股香。正月初八要给老人们顺星、祈寿。因此那时候最大的一笔浪费是买香蜡纸马的钱。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这笔开销,用到有用的地方去。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的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们只有快乐,而没有恐惧——怕神怕鬼。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的过年。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知识点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u2026u2026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FinCloud2023-08-03 10:44:001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词语超市:复习巩固会认、会写词语。 2.金钥匙: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物神态描写的一般方法及其作用。 3.咬文嚼字:分辨形近字,让学生知道只有分清字形,理解字义,才能正确运用。 4.古诗诵读:诵读古诗,体会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5.语文生活:把《鸡毛信》这个故事改成一篇短小的故事,练习缩写。 教学重点 掌握识字方法,把《鸡毛信》这个故事改成一篇短小的故事,练习缩写。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复习巩固会认会写词之前,激发起学生掌握词语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练读、练写、练用词语写话。 鸡毛信中人物神态描写很有特色。俗话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一个人的神态与这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就会笑逐颜开或眉飞色舞;一个人骄傲的时候,就会居功自傲、目空一切;一个人悲伤的时候,就会肝肠寸断或悲痛欲绝。我们说,炒一个好菜,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厨师会不会把几种调料适时适量地投入锅里;同样,写一篇描写人物的好文章,关键是作者能否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成功的神态描写,对于塑造出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鸡毛信》一文,人物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同学们找找看。 二、出示课文 1.找出课文中人物神态描写的句子,画上横线,并多读几遍。 2.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三、全班交流 1.指名说自己找到的句子。 2.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教师总结: 所谓人物的神态,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是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如“海娃愣着两眼站住了……”中的“愣着两眼”就是海娃的神态。人物神态描写的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有这么一些规律,即:(1)人物的神态描写一般与人物的语言、动作相结合。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神态的产生一般不会是孤立的,它往往与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相伴相随。如“小胡子瞪圆眼睛就吼叫起来……”句中“瞪圆眼睛就吼叫起来”这部分把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一个凶恶残暴的鬼子形象跃然纸上。(2)人物神态描写的作用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品质。如“海娃一点儿也不怕,故意歪起脑袋说……”句中“歪起脑袋说”充分体现了海娃沉着机智的品质。(3)人物的神态描写同时也表达出叙事者或人物的内心情感。如“小胡子吼叫的时候,嘴里龇出两颗大金牙”一句,既表现了鬼子的凶恶,也体现了叙事者和海娃对鬼子的厌恶。 四、拓展练习 1.写四个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2.选一个你熟悉的人(同学、老师、亲人),想象一个情境,把当时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神态写具体,争取把这个人物描述得活灵活现,仿佛站在读者的面前。 第二课时 一、咬文嚼字 1.学生自由认读本题中四个形近字。 2.指名说说:你从这四个形近字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四个汉字都是形近字,左中右结构,左右两边都是“辛”字,只是中间有区别。) 3.教学生区分异同的方法:“辨”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例如:辨别、分辨、辨认等。“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言语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驳、辩论。“辫”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编成条状的头发,例如:辫子;方言中也可用作量词,用于编成的像辫子的东西,例如:蒜辫儿。而“瓣”的中间是“瓜”,指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块,有时也用作量词,例如:四瓣橘子。 4.为了便于分辨记忆,我们把这四个字编成歌诀: “辨”“辩”“辫”与“瓣”,须分清,要记牢: 点撇为分辨, 有言是辩论, 绞丝是辫子, 瓜地开花有花瓣; 组词造句练能力, 勤认多用不混乱。 5.教师小结:对于形近字,只要我们分清字形,理解字义,就能正确运用。 6.学生齐读形近字。 二、古诗诵读 1.读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查。 2.读懂。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农村的景象。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梅子,枝头的杏子成熟了。田野里,荞麦已开花,一片雪白;菜花有的已结籽,显得稀稀落落的;路上的人很少,篱笆边,只有蜻蜓和蛱蝶上下翻飞。 3.赏读。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或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4.悟情。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5.诵读背诵。指名背,分组背,全班背。 三、作业 1.把“辨”“辩”“辫”“瓣”填入括号内。 四()橘子()别分()()认 ()驳()论()辞()子 2.背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我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把文章写具体,这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学会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写文章,需要具体就具体,需要简洁就简洁。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我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 1.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2.引导板书: 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要讲清楚。 三、掌握缩写方法 1.怎样缩写课文呢? 2.同桌互相讨论。 3.小结:跟简要复述一样,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把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或某些情节删掉。 4.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再读课文: 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用“”划出重要的句子。 5.学生进行整理、改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把改写好的短文多读几遍。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一、讲评改写的故事 1.出示学生写的故事。 2.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2)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3)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4)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要讲清楚。 二、学生朗读故事 1.听老师、同学讲评后,修改自己写的故事。 2.四人、小组对照上面四点要求,评价同学的改写。 三、自主修改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的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缩写要求。教师强调删去次要内容,保留主要内容。 2.学生按要求缩写全文,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与点评。 四、作业 把修改好的习作抄到作文本上。瑞瑞爱吃桃2023-08-03 10:43:571
六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评讲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评讲教案5篇 教案也是艺术,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六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评讲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评讲教案1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嗡嗡、麋鹿、骏马、雄鹰、潺潺、松脂、婴儿、眷恋”9个词语,并理解“神圣、眷恋”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体会深刻的句子,揣摩优美的语句,来理解土地的神圣。 3、体会人类与自然休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深入感受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关系。 2、理解课文的丰富内涵,深刻寓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 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三、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四、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 (2)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五、重点理解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①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②交流朗读的感受。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六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评讲教案2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 (一)生字: 秒:秒表、秒针 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 拨:拨号、拨弄、拨打 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 怖:恐怖、阴森可怖 (二)正音字: 琴弦(xián) 清脆(cuì) 立即(jí) 玻璃(li) 蝉(chán) (三)多音字: 转:zhuǎn(转弯) zhuàn(转动) 蒙:mēng(蒙蒙亮) méng(蒙蔽) (四)近(反)义词: 立即——马上 呈现——显现 增加——减少 拒绝——接受 (五)生词解释: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三、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课时 一、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5、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二、合作学习,解决:“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三、拓展与运用。 ⒈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 ⒉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 四、读词语、句子,认真体会所要表达的意思,扩充积累。 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 六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评讲教案3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一两件事吗? 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 主要事例 腊八 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 祭灶 除夕 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 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 元宵 悬灯结彩,放花炮 3.交流填表情况,老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 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元宵节) 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五、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朗读了自己喜爱的段落。课文中还有很多生字新词需要大家用心去揣摩,联系上下文记住它们的音形义。下节课我们进行听写比赛。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腊月 熬粥 饺子 腊八 蒜 高 醋 年糕 逛庙会 1.对照课文检查改错,评出本次的听写冠军。 2.讲解易错字。 “熬粥”的“熬”字,左上方的一竖不能和下面的一撇连成一笔;“醋”字的左边不能写成“西”。 二、深入片段,品读课文 1.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有哪几个时间段? 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十九放年假,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元旦,元宵节 2.准备过年。 ①在这五个时间段中,哪个时间段是准备过年的情景?(腊八,正月十九放年假) ②请找出课文中描写人们准备过年的段落。(1—7自然段)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人们准备过年的场面?(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找出文中的“忙乱、紧张”) ③大人在忙些什么?小孩儿在忙些什么?他们这时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④你最喜欢哪一种活动?请找出来读一读。 ⑤指名朗读,读出你的感受。 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节前的这段时间你都会干些什么。 3.过年时。 ①交流: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除夕、元旦、元宵)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都是一样热闹吗?默读思考:除夕、元旦、元宵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找出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元旦:悠闲、快乐;元宵:红火、美丽。 ④品读“除夕”一段,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⑤品读“元旦”一段,进一步体会元旦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写人们“逛庙会”的地方,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⑥重点品味“元宵节”的气氛。 画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重点句子品读:“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三、总结课文,领悟写法 1.总结课文:从腊八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课文却只记叙了五个时间段的主要活动,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写“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课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③如果让你写春节,你打算怎么写?回忆你过春节的情景,写一写。 六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评讲教案4 《夏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想像作者在夏日中午逃避午睡的情景,感受作者对生命世界的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夏日的午后你们曾经到大自然中去吗?去观察过什么呢?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全班交流) 2、师:每个人的心里,都珍藏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罗兰的心里,夏天的中午会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 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生字词。 3.同学们,当我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有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在你眼前出现。请同学们再次走入课文,静静地读一读,在作者描写的画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说说你的感受。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请把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三.理清文章条理。 1.同学们,一幅幅画面是那么生动、可爱,让我们印象深刻。同学们,夏日的午后,人们往往容易困倦,可是作者呢?他对于午睡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请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2.生反馈:“从小,我就逃避午睡。” 3.作者逃避午睡,相关的句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想一想,这种感受分别是作者在什么时候所产生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14)“我”逃避午睡,享受那充满生命快乐的后花园的精彩。 第二部分(15-17)成年后,“我”仍逃避午睡,牵挂窗外的自然。 第三部分(18)逃避午睡,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过渡:罗兰的文字如行云流水,优美流畅;罗兰的童年如美丽的画卷,赏来心情舒畅。让我们走入作者的童年,去感受作者在午后的快乐生活吧! 四.指名读文章1—3段: 1.儿时的作者是怎样逃避午睡,跑到园子去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文章的1——3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学生反馈: 重点句子的赏析: “母亲总是逼着我午睡,而我,却常常在母亲睡着以后,悄悄地爬起来,轻轻地迈过那一尺高的门槛,经过开着荷花的院子,打开通往后花园的小门,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A勾画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B注意作者描写的动作的叠词的运用,再现作者逃避午睡时的动作及神态。 (悄悄爬,轻轻迈,经过,打开,享受) C指导朗读。 D第三段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是下文的总起) 五、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读书,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很好!儿时的作者虽然逃避午睡,可也乐趣无穷。当他悄悄地走到院子里,享受到怎样的快乐?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的作者虽然逃避午睡,可也乐趣无穷。他到底获得了哪些快乐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抓住情趣,赏析画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11自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呢?从作者的文字背后你读到了怎样的情趣?快拿起手中的笔,勾画一下。 2.学生反馈:(在此部分的反馈时,教师要把握住训练的重点,详讲“野花图”“戏蚁图”和“菜园趣”,而对于其它的画面则通过以读带想的方式略处理。) A“野花图“片断精读: “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树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①指名读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引导: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们的鼻子去闻……如果用我们的耳朵去听……) ②你们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还原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 ③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读书的能力又上了一层。请大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④如果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读表现出来,读书的能力更上了一层。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B“戏蚁图”片断精读: “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①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我”观看地上的蚂蚁。) ②根据上个片断的学习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蚂蚁的忙碌和“我”与之亲近的情景。 ③读出作者看蚂蚁时的那种专注和逗蚂蚁的乐趣。 C“菜园趣“片断精读: “花园的左边是菜园,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葱和被一个无形的嘴吹得 越来越肥胖的茄子。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宁静”①你读诗,眼前出现了什么画卷? ②你爱这宁静的菜园吗?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③作者呢?他爱吗?那个词让你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情感?(板书:享受) ④让我一起享受宁静的夏午吧!全班齐读。 3.重点朗读,体会情感。 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出示句子:“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生命快乐的花园。” ①联系上文理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②用相近的词语来替换“总是”、“从不厌倦”,说说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③联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④读句子,读出童年的“我”对快乐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三、品读文章15——18自然段,感受作者成年后对午睡的态度。 1.成年后的作者仍不放弃对午后风光的享受。此时的作者又是看到怎样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指名读15段。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美妙感受)能读出来吗? 3.是啊,在这样的午后,作者在享受着这样美丽的景致,难怪他会说出这样的句子:(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①读句子,说说这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个字?(醒) ②说说喜欢的理由。 ③你们对这三个“醒”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快乐的画面,那么“我也醒着”又是什么意思呢? ④“我也醒着”,这个“醒”的意思是说作者不仅“人”醒着,他的“心”也醒着。你们看,一个看似普通的“醒”字,在罗兰的笔下竟然运用得这么神奇,把她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切,多么让人赞叹!来,让我们读读这个充满夏日诗意的句子。 4.有感情的自由读最后三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到作者和大自然都睁大眼睛,共享这美妙时刻。他们似乎心灵相通,他们彼此欣赏。)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吧。齐读最后一段。指名有感情的读最后一段。 四.全文小结: 夏日午后,也许会让你感到疲倦,可是作者却在这午后感受到了别样的美丽。真好。我想,只要有一颗平静的心,你也会享受到生命的美丽! 五.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的优美文字,积累几个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夏午》的原文,你对罗兰写这篇文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利用班级读书会的时间,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感悟。 六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评讲教案5 《跟祖父学诗》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生字,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回答课后问题。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童真和学诗的乐趣。体会作者与祖父之间的亲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3.学习作者直白而富有童趣的表达,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条理,回答课后思考题,体会文中流露的童真和学诗的乐趣。激发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体会作者选取典型材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全文,读准生字。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条理,体会小作者的童真与可爱,体会作者在学诗过程中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诵文章一至十段。 一.导入新课: 不管学习什么东西,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有时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我们的作家萧红把自己小时候学古诗的故事写了出来。很有趣。看看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二.指名读全文: 1.听听生字的音发准了没有。 2.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 3.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三.全班交流: 1、交流有趣的句子。读一读。 2、提出问题。 3.读了这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思考:我是怎样和祖父学诗的?你觉得作者经历了哪些过程? (跟着祖父念,基本上就是乱叫。然后读的好听的诗就喜欢读,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最后学诗意也是胡猜乱想,流露出童真非常可爱) 五. 细读文章1----10段: 1.最初作者是怎样和祖父学诗的?谁能描绘一下作者学诗的情形呢? 2.体会一下“房盖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 3.请同学分角色有感情的将这部分读一读。也可以讲讲你的体会。 六,课时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文章后半部分,体会作者在学习自己喜欢的诗和学习诗意时的有趣与天真,感受作者的童真与可爱。学习作者选取典型材料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作者开始学习是出于好奇和好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学的呢?哦,原来是在祖父口口相传中学习的,她的学习方法就是乱喊乱叫,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二,那么作者学习也很挑剔,有喜欢念的也有不喜欢念的,看看她喜欢念什么诗?为什么喜欢呢? 1.指名读11—17段。 2.作者喜欢什么诗?我们也来念念。(指名读)你们喜欢吗? 3.下面我们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喜欢呢? (原来是字音好听,还有发音很好玩)你们读到这里有什么感受? (作者通过这个事例写出了孩童的天真可爱,非常有趣) 4.谁有感情的把这部分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诵) 三.读到一定的时候,就有新的要求了。祖父开始讲意思。那么小作者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吗? 指名读最后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小作者完全没有理解意思。只是想着吃的,和凭感觉判断)这一部分更深入的表现出作者的天真可爱。特别是与爷爷的对话显得非常真实,非常有趣。谁能读出这种感情呢? 指名分角色朗诵。教师指导,反复朗诵。 四.学完了作者学诗的经历,你觉得真实吗,有趣吗?谈谈你学诗的体会吧? (全班交流) 五.作者围绕学古诗选取哪些典型事例呢?总结一下。 小结:文章选取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服务的,选择的材料要生动,要准确的表达中心,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集中,表达意思明确。陶小凡2023-08-03 10:43:551
六年级语文下成语单字解释?
一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至二十一课成语及意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成语解释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优哉游哉:优,美好,舒服。游,各处从容地行走。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和睦相处:彼此友好地相处。睦,和好。 勤俭持家;勤劳节俭地料理家务。 一模(mú)一样:形容完全相同没有什么两样。 遮天盖地:遮住了天,覆盖了地,形容事物非常广袤。 清风徐来:指清凉的风慢慢地吹来。徐,慢慢地。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迎风引吭:迎着风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渺渺回荡:渺渺,因距离远而模糊不清。回荡,(声音等)来回飘荡。 肃然起敬:形容一下子在内心深处引起敬意。肃然,十分恭敬的样子。 载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载”又读zǎi,如“一年半载”。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巨大响亮,震动了天地。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五湖四海:本文泛指全国各地。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郑重其事:形容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知足安命: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与世隔绝:与世人隔断,失去往来。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聊以 ***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聊,姑且、暂且。 臭味相投: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嗜好的人投合在一起。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一清二楚:指清清楚楚。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欣喜若狂:欣喜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若,好像。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阔宏大。也用来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美,完美。 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 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积劳成疾: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懈,松懈。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司空见惯: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微, 隐约;著,明显。 出人意料:超出人们的意料。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近义词是“瞠目结舌”。 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饶有趣味:指很有趣味。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发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 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迎着困难攻克它。 集思广益:指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集,集中。群,大家;集体。策,谋划。 革故鼎新: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抒,抒发;发表。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精,完美;好。益,更加。 古为今用:把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用来推动当前社会向前发展。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 从从容容: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无缘无故:没有任何缘由。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独立自主:(国家、民族或政党等)不受外来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 勃勃生机:精神旺盛或欲望强烈的样子。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这里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二 成语解释(小学六年级) 梁:支撑屋顶的横木;栋:最大的梁。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或: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雕梁画栋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巧夺天工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工艺精湛。 独具匠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引人入胜香: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形容器物,书画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韵。表示很有民族古代气息。 古色古香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 余音绕梁窠:鸟兽的窝。臼:一种中间凹下的舂米器具。窠臼:比喻老套子,旧框框。 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不落窠臼旧时把文化水平高的人称“雅”把没文化的人称“俗”。形容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欣赏。 雅俗共赏原来指人人爱吃的美食,现比喻好的事物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和传颂,或是比喻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也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脍炙人口 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鲜有人理解或接受。 曲高和寡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妙笔生花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有难度的歌曲。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走龙蛇 凡响:平凡的音乐。不同于一般的声响。凡,平常的。形容人或事物不平常或很出众,很出色。 不同凡响 别:另外。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味)。 别具一格 三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部成语分类(人教版):写人的,叙事的,绘景的,状物的。。。。。。 写人类:人地生疏 人多手杂 人多嘴杂 人非木石 人浮于事 人欢马叫 人急智生 人给家足 叙事类:多事之秋,朋心合力,说三道四,空前未有,高朋满座 状物类:冰消雪融,风和日丽,山光水色,草长莺飞,山明水秀,明月清风,奇花异草,鸟语花香 绘景类:湖光山色 一衣带水 风和日丽 山清水秀 汹涌澎湃 雕梁画栋 鸟语花香 四 六年级语文成语及四字词语解释练习题 一无所有 yī复wúsuǒ制yǒu [释义]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语出] 《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近义] 空无所有 空空如也 两手空空 身无长物 家徒四壁 [反义] 无所不有 无所不包 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动宾式。 [辨析] ~与“一贫如洗”有别:~是直陈性的;可与比喻配合运用;所指不仅是财物;较为广泛;适用对象也不仅是个人、家庭、范围可扩大至集团、国家等;“一贫如洗”是比喻性的;不能再与比喻配合运用;所指以财物为主;适用对象仅是个人或家庭。 [例句] 解放前;我家是~。 五 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教版)的所有的成语解释 //wenku./view/e0de8b7c1711cc7931b716c8 六 六年级语文上册成语解释意思100个 德高望重、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津津乐道、别有深意、飘然而起、飘飘洒洒、左冲右撞、熙熙攘攘、意味深长、花色斑斓、庞然大物、全神贯注、行色匆匆、悠悠忽忽、断臂悬崖、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绵亘蜿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旁逸斜出、窈窕淑女、年过花甲、返璞归真、高山深涧、狂风怒号、坠入深谷、攀山越岭、………… 七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一得成语,要解释意思。 寒冬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天 北国风光:北国.尚书里指我国的北部,北国风光多用来代指北方的冰雪景色,但并非只指冰雪景色 风刀霜剑:感到风象刀子一样割在身上,霜象利剑一样刺在身上,比喻风霜很大,天气很冷 塞外边疆:塞外指长城以北的地区,边疆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这个词指我国长城以北国界以内的地区 漫天飞舞:漫天:遍布天空;满天地飞 纷纷扬扬:扬:在空中飘动。形容雪花飘落或似雪花般散片细物纷乱飘扬 银装素裹:形容雪景中,户外的东西象穿上了银白色的衣服 或是被白色包起来了,一片白色的景象 雪照云光:描述了一幅白雪覆盖大地,映照着阳光白云的美丽景色 狂风暴雪:形容风雪很大 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苦上加苦。 风卷残云: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八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四字成语的解释(包括成语中单个字的解释) 一成不变yīchéngbùbiàn [释义]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版变或固守陈法。 [语出权]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 成;不能写作“诚”。 [近义] 原封未动 [反义] 千变万化 瞬息万变 变幻莫测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否定句。一般作谓语。 九 六年级下册语文18课的好词和四字词、成语的解释 震耳欲聋 zhèněryùlóng [释义] 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 [辨形] 震;不专能写作“振属”;聋;不能写作“龙”。 [反义] 万籁无声 万籁俱寂 [用法] 形容声音特别大;几乎把耳朵震聋了。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兼语式。 [辨析] ~与“响彻云霄”有别:~侧重于形容声音沉闷;“响彻云霄”侧重于形容声音响亮。 [例句] 枪炮声大起;~;我前线将士向敌人发起了进攻。meira2023-08-03 10:43:551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词语解释
《北京的春节》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一篇介绍了北京过春节风俗的课文,这篇课文有哪些词语需要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的呢?我在此整理了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词语解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词语解释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词语习题 1、理解填空 课文是按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春节差不多在________就开始了,在___________这天,家家都要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小年,差不多是春节的“”彩排。__________真热闹:要做_________、穿_________、贴________、放_______、吃_________,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人们外出________,女人们在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灯结彩,吃元宵。__________春节结束。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热闹( ) 间断( ) 光景( ) 接待( ) 特有( ) 姿态( ) 娴熟( ) 技能( )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中的诗句。( ) (2)《北京的春节》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 ) 4、根据提示写出含“手”字的成语。 形容高兴的:( ) 形容聪明的:( ) 形容容易的:( ) 形容慌乱的:( )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北京的春节》练习题 1、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两幅对联。 2、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 除夕( )腊月 ( )重阳( ) 正月( )元宵节( ) 中秋( ) 3、根据提示写出含“手”字的成语。 形容高兴的:( ) 形容高明的:( )形容容易的:( ) 形容慌乱的:( ) 4、衔接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悬”字的部首是( ),音序是( );“悬”的意思有:①挂 ②公开揭示 ③抬 ④无着落;无结果 ⑤距离大;差别大。文中的“悬”取第( )种解释;“实力悬殊”取第( )种解释。 (2)、找出一个夸张句画上“————”,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 (4)、用“________”划出说明灯的数量多的句子;用“======”划出说明灯的种类多的句子。 (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红楼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桃红柳绿江山如画 燕舞莺歌华夏回春 辞旧迎新喜笑颜开百家悦 冬去春来鸟语花香万里春 2、腊月的最后一天、阴历12月、阴历9月初九、阴历一月、阴历一月十五、阴历八月十五 3、手舞足蹈、妙手回春、手到擒来、手忙脚乱 4、(1)心、X、①、⑤ (2)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灯多而热闹。 (3)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4)数量多: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种类多: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 (5)《水浒传》:林冲、宋江、武松铁血嘟嘟2023-08-03 10:43:541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及教案
【 #六年级# 导语】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老舍,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一两件事吗? 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 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 主要事例 腊八 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 祭灶 除夕 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 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 元宵 悬灯结彩,放花炮 3.交流填表情况,老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 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元宵节) 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五、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朗读了自己喜爱的段落。课文中还有很多生字新词需要大家用心去揣摩,联系上下文记住它们的音形义。下节课我们进行听写比赛。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腊月 熬粥 饺子 腊八 蒜 高 醋 年糕 逛庙会 1.对照课文检查改错,评出本次的听写冠军。 2.讲解易错字。 “熬粥”的“熬”字,左上方的一竖不能和下面的一撇连成一笔;“醋”字的左边不能写成“西”。 二、深入片段,品读课文 1.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有哪几个时间段? 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十九放年假,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元旦,元宵节 2.准备过年。 ①在这五个时间段中,哪个时间段是准备过年的情景?(腊八,正月十九放年假) ②请找出课文中描写人们准备过年的段落。(1—7自然段)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人们准备过年的场面?(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找出文中的“忙乱、紧张”) ③大人在忙些什么?小孩儿在忙些什么?他们这时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④你最喜欢哪一种活动?请找出来读一读。 ⑤指名朗读,读出你的感受。 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节前的这段时间你都会干些什么。 3.过年时。 ①交流: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除夕、元旦、元宵)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都是一样热闹吗?默读思考:除夕、元旦、元宵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找出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元旦:悠闲、快乐;元宵:红火、美丽。 ④品读“除夕”一段,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⑤品读“元旦”一段,进一步体会元旦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写人们“逛庙会”的地方,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⑥重点品味“元宵节”的气氛。 画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重点句子品读:“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三、总结课文,领悟写法 1.总结课文:从腊八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课文却只记叙了五个时间段的主要活动,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写“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课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③如果让你写春节,你打算怎么写?回忆你过春节的情景,写一写。 四、作业 朗读课文,读出过年的喜庆气氛。 板书: 北京的春节 除夕:喜庆、团圆 元旦:悠闲、快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北京的春节》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解放后的1951年1月,发表在当年的《新观察》杂志的第一卷第二期。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三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的春节》这一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同时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FinCloud2023-08-03 10:43:531
谁有六年级下册(新课标语文)中四字词语及意思
1.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灵活的意思。( )3.指众多人家。( )4.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5. 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 ) 6.没有原因( )。7.话说的诚恳,情谊深长。( )8.形容自得,安闲舒适的样子。( )9.旺盛,充满活力。( )10.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11.不丧失举止姿态。( )12.(因受窘或发慌)不知道但该怎么办。( )13.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极大。( )14.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 )15.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16.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17.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18.灯整夜的亮着。( )19.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0.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21.迷信的人指为了求福而做慈善的事(如救人苦难、放生等)。( )22.不停地称赞。( )23.身上没有一点儿钱。( )24.原指创建寺庙的和尚。后比喻一个学术派、技艺的创始人。( )25.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26.形容面貌凶恶狰狞。( )27.没有其他要求。( )28.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后来指同来的实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一次出现。( ) 29.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30.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 )31.高而险峻的山岭。( )32.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平平安安地没有遭受任何的损害。33.彼此友好地相处。( )34.凉爽的风慢慢地吹来。( )35.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 )36.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37.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38.迎着风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39.(声音)因距离远而模糊不清,来回飘荡。( )40.形容由于深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敬佩。( )41.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来不及欣赏。( )42.性情开朗,精神愉快,充满信心。( )43.课文中形容“我”头难简单,问的问题令人发笑。( )44.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 )45.形容声音特别响亮。( )46.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机。( )47.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48. 泛指全国各地。( )49. 形容死的很有意义,有价值。( )50. 就这样罢了,再没有别的。( )51. 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的颤动。( )53.天的边际,海的角落。形容即遥远偏僻的地方。( )54.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 事物新奇罕见。( )55.指对某事物的态度严肃认真。( )56.对以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57.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58.形容(生活上)非常艰难痛苦。( )59.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60.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61.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62.没有什么不会做的。形容神通广大。( )63.比喻思想作风、爱好等相同。多含贬义。( )64.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劳动、工作。( ) 65.十分荒凉,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66.没有任何限制拘束。形容自由自在。( )67.好像没有那回事似的。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或态度镇静、不动声色。( )68.离开战场或大道,向荒原逃去。形容大败而逃。( )69.像游鱼那样一个跟着一个地进入。( )70.指受过箭伤,闻弓弦声而惊坠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事情就害怕惊慌的人。( )71.事后证明是一场不必要的惊慌。( )72.欣喜得像发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73.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74.衣着破烂不堪。( )75.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如同鼎中的水煮沸了一样。( )76.有突出的成绩或效果。( )77.完全跟过去相同。( )78.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79.炎帝的后代,即中华民族。( )80.日夜不停地做某事。多形容十分忙碌、勤奋。( )81.因长期劳累而的病。( )82.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分发誉为的精神面貌。( )83.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84.形容某事常见,不足为奇。3.指众多人家。( )85.追究事情的根源。( )86.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跟它成一对。( )87.反复思考也不能理解。( )88.比喻对问题究根寻底。( )89.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 )90.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话。( )91.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受惊或生气而愣着的样子。( )92.想尽办法。( )93.很有兴趣。( )94.指人的声音、笑容和神情。多用于亲友或死者的怀念。( )95.比喻所教的学生和培养的人才极多。( )96.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 )97.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98.形容突然停止。( )99.吸引人进入优美的境地。形容风景、作品很吸引人。( )100.指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101.身体前后摇晃。多形容因困倦、醉酒或大小引起的难以自持的情态。( )102.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103.一切事物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苏醒过来。( )104.课文指文章写的很平常,没有什么曲折。( )105.明亮的太阳高高的挂在空中。( ) 106.比喻杰出的人才。好文章或精美物品很多。( )107形容光彩流动闪动。. ( )108.天天在一起。( )109.形容很丰富,用不完。( )110.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wpBeta2023-08-03 10:43:52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3页,第28课的字词总结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光大门楣:光耀门庭,光宗耀祖。门楣,门庭、门第。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便觉得正常了。肃然起敬: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大鱼炖火锅2023-08-03 10:43:521
言和语的区别比如语文和文言文
“言”和“语”的本义差别在于,“言”侧重于“说”,“语”侧重于说的内容。从语言学上讲,它们有从属关系。语通常指语言系统,比如:英语、汉语、拉丁语;言通常指同一语种内部的差别,如:北方方言、上海方言。方言也叫“话”,如:东北话、河南话、广东话、普通话。“语文”是语言文字的统称,“文言”是汉语语体的一种形式,与“白话”同属于汉语语种内部的子系统,都属于“言”或“话”的级别。韦斯特兰2023-08-03 10:43:092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草原的词语有哪些
【近义词】 天涯──天际 惊叹──赞叹 柔美──优美 清鲜──新鲜 洒脱──潇洒 疾驰──奔驰 奇丽──秀丽 明朗──晴朗 柔美──柔和 奇丽──瑰丽 无限──无穷 洒脱──潇洒 羞涩──害羞 【反义词】 低吟──高唱 静立──奔驰 团结──分裂 羞涩──大方 洒脱──拘谨 明朗──阴沉 迂回──径直 【翠色欲流】 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渲染】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的形容。 【洒脱】 行动自然,无拘无束。 【迂回】 回旋,环绕。 【一碧千里】 千里:形容宽广。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蒙古包】 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做成。 【奶豆腐】 一种用牛、马、羊奶制成的食品,形似豆腐。 【襟飘带舞】 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鄂温克】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黑龙江省。 【话斜阳】 在夕阳照耀下话别。 【何忍别】 怎么能马上就分别。 【云际】 云彩的边际,这里指天边。 【奶茶】 搀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 【羞涩】 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天涯】 形容极远的地方。 【骏马】 好马,跑得快的马。 【勾勒】 用线条画出轮廓。 【羞涩】 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洒脱】 无拘无束,行动自如。 【迂回】 有点曲折,不呈直线。 【茫茫】 朦胧的样子。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3 10:43:033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草原》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
多音字:蒙、好、似、勒多音字组词:蒙:mēng(蒙骗) 好:hǎo(美好) 似:shì(似的) méng(启蒙) hào(爱好) sì(类似) 勒:lè(勒令) lēi(勒死) 反义词:低吟——高唱静立——奔驰团结——分裂羞涩——大方洒脱——拘谨、拘泥明朗——阴沉、阴暗、昏暗迂回——径直寂静——热闹拘束——解放、自在近义词:天涯——天际 惊叹——赞叹柔美——优美清鲜——新鲜洒脱——潇洒疾驰——奔驰奇丽——秀丽明朗——晴朗、明亮柔美——柔和奇丽——瑰丽无限——无穷洒脱——潇洒 羞涩——害羞愉快——高兴拘束——束缚、约束Ntou1232023-08-03 10:43:01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哇哦!好难哦,还是我们人教版的好!康康map2023-08-03 10:42:584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草原》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
我觉得这些资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可桃可挑2023-08-03 10:42:544
语文文言文《李涉》的答案
很抱歉,由于缺乏上下文,我无法为您提供《李涉》的完整翻译。请提供更具体的原文信息或背景,以便我更好地理解并提供相应的答案。北有云溪2023-08-03 10:42:073
2019年浙江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 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 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 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高的庙堂)(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 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 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 A、甚矣,汝之不惠! 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五、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自比于管佟⒗忠悖比四硪病#ā堵≈卸浴罚?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5)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6)沛**在?(《鸿门宴》) (7)客何为者?(《鸿门宴》)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9)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10)宋何罪之有?(《公输》) (11)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2)何陋之有?(《陋室铭》) (1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14)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5)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1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17)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2.定语后置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之战》)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介词短语倒装句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4.主谓倒装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6)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浪淘沙》)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3.宾语的省略 (1)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具告以事。(《鸿门宴》)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5)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1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12)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4.介词的省略 (1)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39;,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3)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之战》)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八.固定句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bikbok2023-08-03 10: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