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透镜焦距测试中,物距,像距,焦距,满足如下哪个公式
1/u+1/v=1/f其中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此后故乡只2023-07-17 08:34:541
求焦距,列出公式
1)f=h 61D/H (2)f=u 61D/U f:镜头焦距、H:景物实际高度、U:景物实际宽度、D:镜头至景物实测距离、h:图像高度、u:图像宽度左迁2023-07-17 08:34:531
初二物理相距和焦距的公式
透镜的成像中,物距、像距、焦距的计算公式是:1/f=1/u+1/v 。说明:在利用公式 1/f=1/u+1/v 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上式适用于各种透镜,在运用此公式解题时,如果成的是虚像,则像距v应以负值代入;如果是凹透镜,焦距也应以负值代入。相反,通过计算,得出某像的像距是负值,其像必为虚像;得出某透镜的焦距为负值,该透镜必为凹透镜;水元素sl2023-07-17 08:34:531
用自准法测量凹透镜的焦距的数据处理公式
两块镜的厚度```与焦点的距离``mlhxueli 2023-07-17 08:34:531
在薄透镜焦距测试中,物距,像距,焦距,满足如下哪个公式
在薄透镜焦距测试中,物距,像距,焦距,满足如下公式:1/u+1/v=1/fChen2023-07-17 08:34:521
初中物理焦距公式是什么?
初中物理焦距公式是:f=u*v/(u+v)。物理中焦距是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算出来的。透镜成像公式:1/f=1/u+1/v。物距u 像距v,实像v取正值,虚像v取负值。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而言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照相机中焦距f<像距<2f才能成像。相关信息:凸透镜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时,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在空气中的薄透镜,焦距是由透镜的中心至主焦点的距离。对一个汇聚透镜(例如一个凸透镜),焦距是正值,而一束平行光将会聚集在一个点上。对一个发散透镜(例如一个凹透镜),焦距是负值,而一束平行光在通过透镜之后将会扩散开。NerveM 2023-07-17 08:34:521
更普遍的光焦度公式是什么?怎么来的?
单个折射面的焦距公式:f=(-nr)/(n"-n),f"=(n"r)/(n"-n),单个透镜的光焦度公式:φ=(n-1)(1/r1-1/r2)+(n-1)^2*d*(1/r1)*(1/r2)/ntt白2023-07-17 08:34:511
密接透镜的焦距公式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算密接,都在哪些情况下应用呢?
如果所有的透镜都是薄透镜,就是厚度可以忽略的,那么只要他们靠着放置,就可以算密接,公式是 总焦距的倒数等于各透镜焦距的倒数和 就像并联电阻一样,但这里要注意透镜焦距的正负号左迁2023-07-17 08:34:511
二次成像法焦距公式的推导
几何法∵△ABO∽△A"B"O∴AB:A"B"=u:v∵△COF∽△A"B"F∴CO:A"B"=f:(v-f)∵四边形ABOC为矩形∴AB=CO∴AB:A"B"=f:(v-f)∴u:v=f:(v-f)∴u(v-f)=vf∴uv-uf=vf∵uvf≠0∴(uv/uvf)-(uf/uvf)=vf/uvf∴1/f-1/v=1/u即:1/u+1/v=1/f扩展资料生活中的运用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屏幕。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而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像公式凡尘2023-07-17 08:34:511
有什么公式可以计算焦距和视角的关系
焦距计算公式:f=v×d/v---(1)f=h×d/h---(2)f:镜头的焦距长度v:拍摄对象的纵向尺寸h:拍摄对象的横向尺寸d:镜头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苏州马小云2023-07-17 08:34:502
焦距物距像距关系公式
焦距物距像距关系公式是1/u+1/v=1/f,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物距,像距是凸透镜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像距。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照相机中焦距fbikbok2023-07-17 08:34:491
凸透镜怎么求焦距,公式
可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进行计算:1.公式:1/f=1/u+1/v,其中,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2. 焦距f=uv/(u+v).gitcloud2023-07-17 08:34:492
算焦距公式?????
2u=2fu=f水元素sl2023-07-17 08:34:482
双曲线的焦距公式是什么?
双曲线的焦距公式:焦距=2√(a-b)。双曲线的离心率公式:e=√(a-b)/a。其中a是椭圆的半长轴长度,b是椭圆的半短轴长度。在数学中,双曲线是定义为平面交截直角圆锥面的两半的一类圆锥曲线。它还可以定义为与两个固定的点(叫做焦点)的距离差是常数的点的轨迹。这个固定的距离差是a的两倍,这里的a是从双曲线的中心到双曲线最近的分支的顶点的距离。a还叫做双曲线的实半轴。焦点位于贯穿轴上,它们的中间点叫做中心,中心一般位于原点处。gitcloud2023-07-17 08:34:481
物距像距焦距的公式
物距像距焦距的公式介绍如下:物距像距焦距的公式是:1/f=1/u+1/v。其中f为焦距,凸正凹负;u为物距;v为像距,实正虚负。物距像距焦距的公式又叫做“成像公式”,即透镜成像公式、高斯成像公式。是由物理学家“高斯”所提出的一种理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1/u+1/v=1/f(即: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焦距的倒数。)一共有两种推导方法 。分别为“几何法”与“函数法”。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照相机中 焦距f<像距<2f 才能成像。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7 08:34:471
初二物理相距和焦距的公式
透镜的成像中,物距、像距、焦距的计算公式是:1/f=1/u+1/v。说明:在利用公式1/f=1/u+1/v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上式适用于各种透镜,在运用此公式解题时,如果成的是虚像,则像距v应以负值代入;如果是凹透镜,焦距也应以负值代入。相反,通过计算,得出某像的像距是负值,其像必为虚像;得出某透镜的焦距为负值,该透镜必为凹透镜;墨然殇2023-07-17 08:34:471
什么是椭圆焦距?公式是什么?
椭圆焦距的意思:椭圆两个焦点间的距离。计算公式:焦距=2c。椭圆是平面内到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动点P的轨迹,F1、F2称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其数学表达式为:|PF1|+|PF2|=2a(2a>|F1F2|)。椭圆的焦距是椭圆的第一定义: 其中两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F1F2│=2c,焦距=2c。北有云溪2023-07-17 08:34:472
初二的焦距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焦距: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其中物距u恒取正值。像距v的正负由像的实虚来确定,实像时v为正,虚像时v为负。凸透镜的f为正值,凹透镜的f为负值。对在空气中厚度为d,曲率半径为R1和R2的透镜,有效焦距为:1/f=(n-1)[1/R-1/R+(n-1)d/nRR]此处n是透镜材料的折射率,数值1/f就是这个透镜的光学倍率,f是焦距。已知折射率n、曲率半径R就可根据公式求出焦距f。凸透镜的焦距通常以f表示。凸透镜球面半径越小,焦距越短。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在焦点上时不会成像。在2倍焦距上时会成等大倒立的实像。苏萦2023-07-17 08:34:471
如何用公式计算焦距?
可根据凸透皮埋镜成像公式进行计算:1.公式:1/f=1/u+1/v,其中,u是物距,v是像距,槐握瞎f是焦距;2.焦铅空距f=uv/(u+v).[sport.jsdhgd.cn/article/374102.html][tele.aiplace.cn/article/402657.html][sport.jsdhgd.cn/article/830641.html][sport.msbaby.cn/article/908432.html][tele.hacnit.cn/article/508129.html][sport.msbaby.cn/article/401983.html][tele.hacnit.cn/article/174236.html][tele.amchzp.cn/article/647205.html][sport.suma315.cn/article/160243.html][tele.iyysj.cn/article/871046.html]北境漫步2023-07-17 08:34:461
计算焦距的公式是什么?
1/f=1/u+1/v.f:焦距;u:物距;v:像距。意思是:透镜焦距的倒数,等于物距倒数与像距倒数之和。左迁2023-07-17 08:34:461
同比和环比的计算公式
同比的计算公式:同比增长=(本期统计周期数据-去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去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100%;环比的计算公式:环比增长=(本期统计周期数据-上期统计周期数据)÷上期统计周期数据×100%。同比指的是本期统计数据与去年同期统计数据相比较;环比指的是本期统计数据与上期统计数据相比较。同比和环比所反映的虽然都是变化速度,但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其反映的内涵也不同;一般来说,环比可以与环比相比较,而不能拿同比与环比相比较;对于同一个地方,考虑时间纵向上发展趋势的反映,则往往要把同比与环比放在一起进行对照。苏萦2023-07-17 08:32:421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同比增长计算公式:1、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 |同期数|×100%例子: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还是同比增长300%?本题=(300-100)÷100=200%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二、环比增长计算公式: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同比与环比的区别同比、环比与定基比,都可以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定基比发展速度,也简称总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这两者所反映的虽然都是变化速度,但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其反映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而对于同一个地方,考虑时间纵向上发展趋势的反映,则往往要把同比与环比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拌三丝2023-07-17 08:32:391
统计学上同比与环比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环比增长率,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比较,今年和去年比,去年和前年比,不可以跨着比。(一)本期环比增长(下降)率计算公式 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 本期价格 本期环比增长(下降)率(%) = (—————— — 1 )× 100% 上期价格 说明:(1)如果计算值为正值(+),则称增长率;如果计算值为负值(-),则称下降率。 (2)如果本期指本日、本周、本月和本年,则上期相应指上日、上周、上月和上年。 (二)本期同比增长(下降)率计算公式 本期价格 本期同比增长(下降)率(%) = (—————— —1) × 100% 上年同期价格 说明:(1)如果计算值为正值(+),则称增长率;如果计算值为负值(-),则称下降率。 (2)如果本期指本日、本周和本月,则上年同期相应指上年同日、上年同周和上年同月FinCloud2023-07-17 08:32:371
同比和环比计算公式?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 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简单地说,就是同比、环比与定基比,都可以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定基比发展速度,也简称总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同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同比和环比,这两者所反映的虽然都是变化速度,但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其反映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一般来说,环比可以与环比相比较,而不能拿同比与环比相比较;而对于同一个地方,考虑时间纵向上发展趋势的反映,则往往要把同比与环比放在一起进行对照。gitcloud2023-07-17 08:32:2910
怎么算铝合金重量,比如60×80×85,求一个计算公式
1.先求出你的铝合金的体积,是长方体的就用公式:长 ×宽×高2.再乘以铝合金的比重(密度)2.7如果以米,分米和厘米为长度单位算出的体积,再乘以2.7得出的重量就分别对应是吨,千克(公斤)和克西柚不是西游2023-07-17 08:30:022
关于棱台公式的解释、
棱台类比于圆台而来。圆台最特殊的是圆柱。因为它上下一样。上底面积=下底面积,所以对圆柱而言:上下底面积之和的算术平方根=上底面积=下底面积。圆柱体积的公式:v=sh。s指上底面积或下底面积。也就是1/3*h*3s(即解释的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上下底面积之和的算术平方根,因为对圆柱而言全一样啊)依据类比,推出棱台公式。看得懂吗??不懂问啊。CarieVinne 2023-07-17 08:28:281
棱台体积计算公式是多少?
设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1、s2,高为h,则棱台的体积=棱台上、下底面面积之和加上下底面面积乘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和与高的1/3的乘积.就是v=(1/3)[s1√(s1s2)s2]×h(√表示平方根)小白2023-07-17 08:28:261
棱台的体积公式
S1和S2-上、下底面积 h-高V=h[S1+S2+(S1S2)^1/2]/3不知道对不对?NerveM 2023-07-17 08:28:264
棱台计算公式是什么?
1/3*底面积*高黑桃花2023-07-17 08:28:267
棱台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V=1/3H(S1+S2+√S1S2)。棱台的体积取决于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棱台的高),以及原来棱锥的体积。设H为棱台的高,S1S2为棱台的上下底面积,V为棱台的体积。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时,截面的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小棱锥和原棱锥的高的比的平方。假设原棱锥的高是H,那么小棱锥的高是H-h。棱台组成:两个平行的面分别叫做上底面和下底面,其余的面叫做侧面,侧面相交的线段叫做侧棱,3条侧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正棱台各侧面的高叫做棱台的斜高。随着棱锥形状不同,棱台的称呼也不相同,依底面多边形而定,例如底面是正方形的棱台称为方棱台,底面为三角形的棱台称为三棱台,底面为五边形的棱台称为五棱台等等。棱台是平截头体的一类,也是更广义的拟柱体的一种。北有云溪2023-07-17 08:28:241
棱台体积公式是什么?
用平行棱台底面的平面截棱锥截去一个小棱锥得一个棱台。且棱台的高h=棱锥的高H-截去的小棱锥的高h1。设棱台的下底面积,亦棱锥的底面积为s,棱台的上底面积,亦小棱锥的底面积为s1。由棱锥截面定理有。s1/s=[h1/(h+h1)]^2得h1/(h+h1)=√s1/√sh1=h*√s1/(√s-√s1)棱台的体积=棱锥的体积-截去的小棱锥的体积。=(1/3)*s*H-(1/3)*s1*h1=1/3[s*(h-h1)-s1*h1]=1/3[s*h+(s-s1)*h1]=1/3{s*h+(s-s1)*[h*√s1/(√s-√s1)]}=(h/3){s+(s-s1)*√s1/(√s-√s1)}=(h/3){s+(√s+√s1)*√s1}=(h/3)(s+√s*√s1+s1)随着棱锥形状不同,棱台的称呼也不相同:棱台依底面多边形而定,例如底面是正方形的棱台称为方棱台,底面为三角形的棱台称为三棱台,底面为五边形的棱台称为五棱台等等。棱台是平截头体的一类,也是更广义的拟柱体的一种。棱台的体积取决于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棱台的高),以及原来棱锥的体积。设h为棱台的高,为棱台的上下底面积,V为棱台的体积。由于棱台是由一个平面截去棱锥的一部分(也就是和原来棱锥相似的一个小棱锥)得到,所以计算体积的时候,可以先算出原来棱锥的体积,再减去和它相似的小棱锥的体积。u投在线2023-07-17 08:28:241
棱台的表面积公式
棱台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S=0.5 x(c+c")x h" 棱锥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截面间是四边形的棱台叫做四棱台。由正棱锥截得且截面间是正方形的棱台叫做正四棱台。扩展资料1、正棱台的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各等腰梯形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台的斜高。2、正棱台的两底面以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相似正多边形。3、正棱台的两底面中心连线、相应的边心距和斜高组成一个直角梯形;两底面中心连线、侧棱和两底面相应的半径也组成一个直角梯形。铁血嘟嘟2023-07-17 08:28:211
棱台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上图的不算“棱台”,下图的才算。因为根据有关定义,棱台是:“棱锥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所以,棱台也称“平截角锥体”,这个“角”字,就是强调它的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上图的不知叫什么,它是“一个楔形体的底面和平行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 楔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见附图。根据附图公式也可以算出上图几何体的体积。二、工程上棱台型状土方量计算公式为“V=(1/6)*H*(ab+AB+(A+a)(B+b))”,其适用范围是棱台的底面是矩形的,这种棱台也称“平截长方棱锥体”。三、以上第二所说的棱台是四棱台,我们知道棱台还可以有三棱台、五棱台……,这此棱台的体积计算公式就用到:V=(1/3)[S1+√(S1S2)+S2] ×h这个公式,它适用于任意棱台(即其底是任意多边形的),甚至还有圆台。大鱼炖火锅2023-07-17 08:28:201
各位朋友:谁知道四边形棱台的计算公式呀?
棱台的计算公式:棱台的体积公式:V台体=1/3【S+S"+√(S*S")】*h。S:上底面积S":下底面积h:高即棱台体积=1/3*【棱台底面积+顶面积+开根号(棱台底面积乘以顶面积)】*棱台高棱台的底面和顶面近似时,棱台的上底面面积S加下底面面积S‘除以2的平均面积1/2(S+S")的一个乘以高h,就是棱台体积:V=1/2(S+S‘)hNerveM 2023-07-17 08:28:191
棱台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棱台的体积公式可以根据棱台的形状进行不同的计算。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下的棱台体积公式:1. 对于正棱台(底面为正多边形): V = (1/3) * A * 其中,A 表示底面的面积,h 表示棱台的高度。2. 对于直棱台(底面和顶面平行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V = (1/3) * A * h 其中,A 表示底面的面积,h 表示棱台的高度。3. 对于斜棱台(底面和顶面不平行的四边形): V = (1/3) * (A1 + A2 + √(A1 * A2)) * h 其中,A1 和 A2 分别表示底面和顶面的面积,h 表示棱台的高度。请注意,在计算体积时,需要确保所使用的长度单位保持一致。陶小凡2023-07-17 08:28:191
棱台侧面积公式
S正棱台侧=1/2(c+c')h'S圆台侧=π(r+R)lS圆台表=π(r+R)l+πr^2+πR^2V棱台=1/3(S+√(SS')+S')hV圆台=1/3π(R^2+Rr+r^2)h小白2023-07-17 08:28:183
棱台的计算公式麻烦老师说一下。
设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1、S2,高为h,则棱台的体积=棱台上、下底面面积之和加上下底面面积乘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和与高的1/3的乘积.就是 V=(1/3)[S1+√(S1S2)+S2] ×h (√ 表示平方根)阿啵呲嘚2023-07-17 08:28:132
棱台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四棱台体积公式中V=1/3H(S1+S2+√S1×S2)中的 (S1+S2+√S1×S2)S1、S2分别是四棱台的上下底面积。 一个侧面积=利用平形四边形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 四棱台侧面积=一个侧面积*4墨然殇2023-07-17 08:28:111
棱台的表面积公式
棱台的表面积公式,没有一般公式。正棱台的表面积公式:S=S上+S下+斜高×上下底周长和/2北营2023-07-17 08:28:112
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S正棱台侧=1/2(c+c")h" S圆台侧=π(r+R)l S圆台表=π(r+R)l+πr^2+πR^2 V棱台=1/3(S+√(SS")+S")h V圆台=1/3π(R^2+Rr+r^2)h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7 08:28:092
棱台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设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s1、s2,高为h,则棱台的体积=棱台上、下底面面积之和加上下底面面积乘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和与高的1/3的乘积.就是v=(1/3)[s1+√(s1s2)+s2]×h(√表示平方根)1/3(上底+下底+根号上底*下底)*h左迁2023-07-17 08:28:091
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 推导过程是什么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两种运动方式,那么,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地球自转线速度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结论为: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快,且向两极减小,极点为零。这一结论是在没有考虑地形起伏的条件下得出的,由于地形起伏的实际存在,则计算地球上某点线速度大小的公式为: V=COSθ*(R+h)*2π/T v是线速度,T是自转周期,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高度,θ为地理纬度。此式说明线速度的大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随地理纬度增加而减小( θ的余弦为减函数) 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是什么 1.计算地球上某点线速度大小的公式为: V=COSθ*(R+h)*2π/T v是线速度,T是自转周期,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高度,θ为地理纬度。此式说明线速度的大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随地理纬度增加而减小( θ的余弦为减函数) 2.纬线长度=赤道周长*cos纬度=平均赤道半径*2π*cos纬度=6738.14*2π*cos纬度(千米).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赤道上=赤道周长/24=平均赤道半径*2π/24=6738.14*π/12(千米每小时),记为A;在其他纬线上=A*cos纬度;在两极为0. 3.地球的自转速度分角速度和线速度两种 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度 约24个小时 所以角速度360/24=15度/小时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则因各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赤道为1670km/h 北纬30度为1447km/h 北纬60度为837km/h 地球自转线速度推导过程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质点通过的弧长(S)和通过这段弧长所用的时间(△t)的值.即v=S/△t. 地球某纬度(α)纬线圈的长度S=cos∠α×赤道长度 某纬度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V=cos∠α×赤道长度/24小时 推算过程: 地球半径=赤道的长度/2π 地球某纬度(α)纬线圈到地轴的距离=cos∠α×地球半径=cos∠α×赤道的长度/2π 地球某纬度(α)纬线圈的长度=2π地球某纬度(α)纬线圈到地轴的距离=2πcos∠α×赤道的长度/2π=cos∠α×赤道的长度无尘剑 2023-07-17 08:26:501
热量的吸收和放热公式?
热量的吸收和放热公式都是: Q=cm△t式中Q为热量,正表示系统吸热,负表示放热;C为比热;m为质量;△t为温度变化,△t=t2-t1,所以,温度升高,△t为正,Q也为正的,这一过程为吸热;温度下降,△t为负,Q也为负的,这一过程为放热。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的计算公式Q=cm(T初-T末)。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热的计算公式Q=cm(T末-T初)。Q代表热量 C代表比热容 M代表质量。热传递的理解:1、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是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2、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3、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否接触都无关。4、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差消失,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达到相同的温度。北营2023-07-17 08:26:111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热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两个物体之间或者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之间能够发生热条件,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存在温度差.火焰与水壳之间能发生热传递,就是因为火焰的温度比水壶的温度高.水开始烧后不久,就能看到壳中的水在对流,也就是因为下面的水比上面的水的的温度高了些.热量计算公式:Q=G·C·(tg-th)真颛2023-07-16 13:30:301
毫克和克怎么换算公式
一毫克等于0.001克。根据查询百科经验网得知,毫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质量单位间的换算是千进制,因而一毫克等于0.001克。而在宝石里常用克拉作为一个计量单位,一克拉等于0.2克,也就是说一克拉等于200毫克。克(g)是一个质量单位,千克(kg)的千分之一,一克是0.501×10^23个C-12原子的质量。Jm-R2023-07-16 13:24:59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1.证:Sn=(m+1)-manSn-1=(m+1)-ma(n-1)an=Sn-Sn-1=(m+1)-man-(m+1)+ma(n-1)(m+1)an=ma(n-1)an/a(n-1)=m/(m+1)m为常数,且m>0,分数有意义,an/a(n-1)为常数。令n=1a1=S1=(m+1)-ma1(1+m)a1=m+1a1=1数列{an}为等比数列,首项为1,公比为m/(m+1)。2.q=f(m)=m/(m+1)b1=2a1=2bn=b(n-1)/[b(n-1)+1]b2=b1/(b1+1)=2/3b3=b2/(b2+1)=(2/3)/(2/3+1)=2/5假设n=k时,bk=2/(2k-1),则当n=k+1时b(k+1)=bk/(bk+1)=[2/(2k-1)]/[2/(2k-1)+1]=2/[2+(2k-1)]=2/(2k+1)=2/[2(k+1)-1],仍然满足同样的表达式bn=2/(2n-1)3.cn=2^(n+1)/[2/(2n-1)]=2^(n+1)(2n-1)/2=2^n(2n-1)c1=2c2=12cn-c(n-1)=(2n-1)*2^n-2^(n-1)(2n-3)=2^(n-1)[4n-2-2n+3]=2^(n-1)(2n+1)=2^(n+1)(2n+1)/4=c(n+1)/4c(n+1)=4[cn-c(n-1)]cn=4[c(n-1)-c(n-2)]...c3=4(c2-c1)连加c3+c4+...+cn=4[c(n-1)-c1]c1+c2+...+cn=4c(n-1)+6Tn=4c(n-1)+6=4*2^(n-1)(2n-3)+6=(2n-3)2^(n+1)+6墨然殇2023-07-16 13:14:492
等差数列求和通项公式是什么?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字母描述)其中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项数为n,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中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项数为n,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扩展资料:知识点:等差数列基本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项:第一位数项数:一共有几位数和:求一共数的总和无尘剑 2023-07-16 13:14:49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来着?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推广式 an=am+(n-m)d 第一个公式n指第n项, 第二个中,m和n分别指第m和n项,am和an分别代替数列中的任意2项(用于已知数列中一项求另一项)kikcik2023-07-16 13:14:48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an=a1+(n-1)*d。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通项公式推导:a2-a1=d;a3-a2=d;a4-a3=d……an-a(n-1)=d,将上述式子左右分别相加,得出an-a1=(n-1)*d→an=a1+(n-1)*d。在等差数列中:S = a,S = b (n>m),则S = (a-b)。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若a >0,公差d<0,则当a ≥0且a +1≤0时,S 最大;若a <0 ,公差d>0,则当a ≤0且 +1≥0时,S 最小。若等差数列Sp=q,Sq=p,则Sp+q=-p-q,并且有ap=q,aq=p则ap+q=0。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的,若项数为奇数,还等于中间项的2倍。西柚不是西游2023-07-16 13:14:481
等差数列的公式 包括求首项,末项,数列和,公差,项数等
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1) 前n项和公式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 (2) 推论 1.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2.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3.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Sm-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数列,等等. 若m+n=2p,则am+an=2ap 4.其他推论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推论3证明 若m,n,p,q∈N*,且m+n=p+q,则有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 如am+an=a1+(m-1)d+a1+(n-1)d =2a1+(m+n-2)d 同理得, ap+aq=2a1+(p+q-2)d 又因为 m+n=p+q ; a1,d均为常数 所以 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 注:1.常数列不一定成立 2.m,p,q,n大于等于自然数 等差中项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且为数列的平均数.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hi投2023-07-16 13:14:481
等差数列的前n项积通项公式?
没有NerveM 2023-07-16 13:14:48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或Sn=n(a1+an)/2,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nbsp;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1),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2),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ne;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ne;0)或一次函数(d=0,a1ne;0),且常数项为0。nbsp;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hellip;=ak+an-k+1,kisin;{1,2,hellip;,n},若m,n,p,qisin;N*,且m+n=p+q,则有am+an=ap+aq,Sm-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hellip;,Snk-S(n-1)khellip;或等差数列,等等。善士六合2023-07-16 13:14:47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Sn=n[a1+a1+(n-1)d]/2。设一等差数例为{an},公差为在则,a2-a1=a3-a2=an-a(n-1)=d所以,a2=a1+da3=a2+d=a1+2da4=a3+d=a1+3d。an=a(n-1)+d=a1+(n-1)d即通项:an=a1+(n-1)d则:Sn=a1+a2+a3+a或可写成:Sn=an+a(n-1)+a3+a2+a1两式相加,2Sn=(a1+an)+[a2+a(n-1)]+[a(n-1)+a2]+(an+a1)=[a1+an]+[a1+d+a(n-1)]+[a(n-1)+a1+d]+[an+a1]=n(a1+an)所以:Sn=n(a1+an)/2(公式一)又:an=a1+(n-1)d代入公式一要Sn=n[a1+a1+(n-1)d]/2=na1+[n(n-1)d/2]所以前n项和公式有两个,即:Sn=n(a1+an)/2=na1+[n(n-1)d/2]。康康map2023-07-16 13:14:471
等差数列的公式 包括求首项,末项,数列和,公差,项数等
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1) 前n项和公式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 (2) 推论 1.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2.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3.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Sm-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数列,等等. 若m+n=2p,则am+an=2ap 4.其他推论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推论3证明 若m,n,p,q∈N*,且m+n=p+q,则有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 如am+an=a1+(m-1)d+a1+(n-1)d =2a1+(m+n-2)d 同理得, ap+aq=2a1+(p+q-2)d 又因为 m+n=p+q ; a1,d均为常数 所以 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 注:1.常数列不一定成立 2.m,p,q,n大于等于自然数 等差中项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且为数列的平均数.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左迁2023-07-16 13:14:471
等差数列sn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sn的通项公式:Sn=A1+A2+a3+…+An。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数列(sequenceofnumber),是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以此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通常用an表示。苏州马小云2023-07-16 13:14:46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前n项和公式是Sn=na1(q=1)。数列公式前n项和是Sn=na1(q=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且每一项都不为0(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如果{cn},cn=an·bn,其中{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差比数列。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特点在等差数列中,若Sn为该数列的前n项和,S2n为该数列的前2n项和,S3n为该数列的前3n项和,则Sn,S2n-Sn,S3n-S2n也为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注意以上整数。陶小凡2023-07-16 13:14:45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究竟是怎么用的????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an = a1 + (n-1)dCarieVinne 2023-07-16 13:14:413
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和通项公式?
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an=am+(n-m)d ,若已知某一项am,可列出与d有关的式子求解an。例如 a10=a4+6d或者a3=a7-4d。前n项的和Sn=首项×n+项数(项数-1)公差/2。公差d=(an-a1)÷(n-1)(其中n大于或等于2,n属于正整数)。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当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数列为偶数项,前n项的和=(首尾项相加×项数)÷2。注意。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2]。注意: 以上整数。左迁2023-07-16 13:14:411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n-1)d。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FinCloud2023-07-16 13:14:401
等差数列有哪些通项和公式呢?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是:1、Sn=n*a1+n(n-1)d/2。2、Sn=n(a1+an)/2。等差数列的应用:1、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2、数列是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以此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通常用an表示。瑞瑞爱吃桃2023-07-16 13:14:391
怎么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Sn=[n(A1+An)]/2;Sn=nA1+[n(n-1)d]/2 。等差数列的公式:公差d=(an-a1)÷(n-1)(其中n大于或等于2,n属于正整数)。项数=(末项-首项来)÷公差+1。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前n项的和Sn=首项×n+项数(项数-1)公差/2。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等差数源列中知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差数列。相关信息: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的,若项数为奇数,还等于中间项的2倍,项数为奇数,和等于中间项的2倍,另见,等差中项。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6 13:14:37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等差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 若公差d=1时:Sn=(a1+an)n/2 若m+n=p+q则:存在am+an=ap+aq 若m+n=2p则:am+an=2ap 以上n均为正整数文字翻译 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 前n项的和Sn=首项+末项×项数(项数-1)公差/2 公差d=(an-a1)÷(n-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 数列为偶数项,求首尾项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 等差中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差数列善士六合2023-07-16 13:14:361
如何判断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等差数列基本公式: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 和=(首项+末项)*项数÷2 末项:最后一位数 首项:第一位数 项数:一共有几位数 和:求一共数的总和。2、Sn=na(n+1)/2 n为奇数sn=n/2(A n/2+A n/2 +1) n为偶数3、等差数列如果有奇数项,那么和就等于中间一项乘以项数,如果有偶数项,和就等于中间两项和乘以项数的一半,这就是中项求和。4、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当n为奇数是时,等差中项为一项,即等差中项等于首尾两项和的二分之一,也等于总和Sn除以项数n。将求和公式代入即可。当n为偶数时,等差中项为中间两项,这两项的和等于首尾两项和,也等于二倍的总和除以项数n.扩展资料1、用前n项和公式法判定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判断数列是 否为等差数列的方法:若数列{an }的前n项和S =an^2+bn+c,那 么当且仅当c = 0时,数列{an }是以a + b为首项, 2a为公差的等差 数列;当c ≠ 0时,数列{an} 不是等差数列。2、求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 对称项设法.当等差数列{an }的项数为奇数时,可设中间一项为a,再以 公差为d向两边分别设项: u22ef, a u2212 2d, a u2212 d, a, a + d, a + 2d, u22ef;当 等差数列{an }的项数为偶数时,可设中间两项分别为a u2212 d, a + d, 再以公差为2d向两边分别设项: u22ef, a u2212 3d, a u2212 d, a + d, a + 3d, u22ef康康map2023-07-16 13:14:36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怎么推导出来的。
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an=am+(n-m)d ,若已知某一项am,可列出与d有关的式子求解an。例如 a10=a4+6d或者a3=a7-4d。前n项的和Sn=首项×n+项数(项数-1)公差/2。公差d=(an-a1)÷(n-1)(其中n大于或等于2,n属于正整数)。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当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数列为偶数项,前n项的和=(首尾项相加×项数)÷2。注意。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2]。注意: 以上整数。阿啵呲嘚2023-07-16 13:14:35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设原等差数列首项为a,公差为d。原等差数列依次为a,a+d,a+2d,a+3d,……,a+2nd奇数项为:a,a+2d,a+4d,……,a+2nd奇数项和:S奇 = [a + (a+2nd)](n+1)/2 = (a+nd)(n+1)偶数项为:a+d,a+3d,a+5d,……,a+(2n-1)d偶数项和:S偶 = [(a+d) + (a+2nd-d)]n/2 = (a+nd)n拓展资料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通项公式为:an=a1+(n-1)*d。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16 13:14:351
等差数列的公式是什么?
等差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或an=am+(n-m)d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a1+an)n/2 若m+n=p+q则:存在am+an=ap+aq 若m+n=2p则:am+an=2ap 以上n均为正整数 文字翻译 第n项的值=首项+(项数-1)*公差 前n项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公差=后项-前项拌三丝2023-07-16 13:14:35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a1为首项,d为公差。 2、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任意相邻两项之差为一个常数,那么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称这一定值差为公差,记为d,从第一项a1到第n项an的总和,记为Sn。 3、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而将数列{an}的第n项用一个具体式子(含有参数n)表示出来,称作该数列的通项公式。这正如函数的解析式一样,通过代入具体的n值便可求知相应an 项的值。而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通常是由其递推公式经过若干变换得到。余辉2023-07-16 13:14:34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等差公式是: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若公差d=1时:Sn=(a1+an)n/2若m+n=p+q则:存在am+an=ap+aq若m+n=2p则:am+an=2ap等差数列的判定:(1)a(n+1)--a(n)=d (d为常数、n∈N*)[或a(n)--a(n-1)=d,n∈N*,n≥2,d是常数]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2)2a(n+1)=a(n)+a(n+2)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3)a(n)=kn+b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4)S(n)=A(n)^2 +B(n)等价于{a(n)}为等差数列。无尘剑 2023-07-16 13:14:32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什么?
an=au2081+(n-1)dau2081是首项,d是公差。n是正整数。an是第n项。Ntou1232023-07-16 13:14:26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或an=am+(n-m)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a1+an)n/2若m+n=p+q则:存在am+an=ap+aq若m+n=2p则:am+an=2ap以上n均为正整数文字翻译第n项的值=首项+(项数-1)*公差前n项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公差=后项-前项【lja.dddss4.icu/news/342765.html】【mdz.dddss5.cyou/news/032956.html】【qhg.dddss4.cyou/news/927314.html】【lsc.dddss2.cyou/news/082935.html】【lvc.dddss3.icu/news/792514.html】u投在线2023-07-16 13:14:25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Sn=[n(A1+An)]/2;Sn=nA1+[n(n-1)d]/2 。等差数列的公式:公差d=(an-a1)÷(n-1)(其中n大于或等于2,n属于正整数)。项数=(末项-首项来)÷公差+1。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前n项的和Sn=首项×n+项数(项数-1)公差/2。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等差数源列中知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差数列。相关信息: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的,若项数为奇数,还等于中间项的2倍,项数为奇数,和等于中间项的2倍,另见,等差中项。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6 13:14:241
请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什么?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an=a1+(n-1)*d。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通项公式推导:a2-a1=d;a3-a2=d;a4-a3=d……an-a(n-1)=d,将上述式子左右分别相加,得出an-a1=(n-1)*d→an=a1+(n-1)*d。在等差数列中:S = a,S = b (n>m),则S = (a-b)。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若a >0,公差d<0,则当a ≥0且a +1≤0时,S 最大;若a <0 ,公差d>0,则当a ≤0且 +1≥0时,S 最小。若等差数列Sp=q,Sq=p,则Sp+q=-p-q,并且有ap=q,aq=p则ap+q=0。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的,若项数为奇数,还等于中间项的2倍。mlhxueli 2023-07-16 13:14:23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an=a1+(n-1)*d。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通项公式推导:a2-a1=d;a3-a2=d;a4-a3=d……an-a(n-1)=d,将上述式子左右分别相加,得出an-a1=(n-1)*d→an=a1+(n-1)*d。在等差数列中:S = a,S = b (n>m),则S = (a-b)。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若a >0,公差d<0,则当a ≥0且a +1≤0时,S 最大;若a <0 ,公差d>0,则当a ≤0且 +1≥0时,S 最小。若等差数列Sp=q,Sq=p,则Sp+q=-p-q,并且有ap=q,aq=p则ap+q=0。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的,若项数为奇数,还等于中间项的2倍。瑞瑞爱吃桃2023-07-16 13:14:22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公差d=﹙a9-a5﹚÷﹙9-5﹚=[﹣15-﹙﹣3﹚]÷4=﹣3A1=A5-4d=﹣3-﹙﹣3×4﹚=9An=a1+﹙n-1﹚d=12-3n﹣48=12-3n n=20大鱼炖火锅2023-07-16 13:14:164
怎样用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
数列待定系数法,是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只要先设好公差和首项,按照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列两个方程组,就可以解出公差和首项,然后通项公式出来了,前n项和也出来了。一般用法是,设某一多项式的全部或部分系数为未知数,利用两个多项式恒等式同类项系数相等的原理或其他已知条件确定这些系数,从而得到待求的值。例如,将已知多项式分解因式,可以设某些因式的系数为未知数,利用恒等的条件,求出这些未知数。求经过某些点的圆锥曲线方程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待定系数法是将某个解析式的一些常数看作未知数,利用已知条件确定这些未知数,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求函数的表达式,把一个有理分式分解成几个简单分式的和,求微分方程的级数形式的解等,都可用这种方法。待定系数法使用条件:待定系数法要设计出函数的形式,得到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值,最后就写出函数的解析方式。待定系数求未知数的方法,把一个多项式表示成另外一种待定系数的形式,得到恒等式。待定系数法步骤要设出函数形式、代入解析式得出方程。求出待定系数值。写出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的用法;用两个多项式恒等式相等的原理确定这些系数。得到待求值。meira2023-07-16 13:14:141
等差数列各种公式
在等差数列{}中,a4+a7+a10+a13=20,问a16=多少。此题根据等差数列中项来计算设通项公式为an=a1+(n-1)da4+a13=a7+a10=a1+a16=10a4+a13=2a1+15d=10条件不足只能得出a16+a1=10我再想想a在等差数列{}中,a1+a2+a3+a4=68,a7+a8+a9+a10=30,问a10=多少。设an=a1+(n-1)da1+a2+a3+a4=68,=>4a1+6d=68a7+a8+a9+a10=30=>4a1+30d=30联立解得a1=155/8,d=-19/12a10=155/8+9*-19/12=5+1/8已知等差数列110,116,122.....,则大于450而不大于602的各项之和为多少。已经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为110通项公式为an=6n+104450<an=6n+104《60258《n《83各项和为a58+a59+a60+...+a83(共26项)=13×(a58+a83)=13×[110×2+139×6]=5902Ntou1232023-07-16 13:14:122
等差数列公式通项公式是什么
等差数列是常见的一种数列。那等差数列公式通项公式?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等差数列公式通项公式 例如:已知数列1,4,7,10…,问58应该是其中的第几项? A、20B、18C、19D、21 解析:首先识别题型特征,等差数列比较显著的题型特征就是相邻两项做差,差值相等。观察已知数列可知,相邻两项做差,差值为3,属于等差数列的考点,首项是1,公差是3。问题问的是58是其中第几项,相当于求等差数列的第n项。根据通项公式,1+3*(n-1)=58,解得n=20,故选择A选项。 等差数列口诀 等差数列有特点,相邻两数差不变。 欲求公差位值减,除以位差才算完。 求和首尾和一半,乘以位数再运算。 混合数列求和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高斯算法补长短,单独运算和相连。 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数学的学习时间应该占全部总学科的50%左右; 数学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学科,无论文理。对于文科和理科来说,数学的高考成绩都是重中之重。比如文科,鲜有听到一个班文综成绩能差60分以上的,但数学别说60,80都能差出来。 对于理科,物理,化学都需要大量的运算,数学的学习又是提供一种工具与思维。因此,对于之前的文理科,抑或是现在取消文理以后的偏文,偏理科来说,数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每一道数学题都值得做三遍; 对于每一道数学题(特别特别简单的除外),都要做三遍。第1遍就是正常做,然后对照参考答案与解题思路,更正答案。 第2遍做一般是隔天效果最好,重新再快速地把之前所有的题目全部都重新做一遍,这个“做”不是和第1遍一样1字不差,从头到尾地演算。而是要针对关键步骤,关键思路进行整理。第3遍做,最好是7天以后。时隔七天,这个时候再做一遍,你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要有一个自己的错题记录本; 错题本的意义,不是把每一道你做错的题目都誊写一遍,而是要把那些反复做不对,反复做都有差错的题目保存下来。错题本的本质,是对我们思维方式,思考习惯的一个纠正。在这个错题本上的题目都应该是做了3遍还会出错的题目。kikcik2023-07-16 13:14:12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共有多少种方法
一、题目已知或通过简单推理判断出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直接用其通项公式。例:在数列{an}中,若a1=1,an1=an2(n1),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an。解:由an1=an2(n1)及已知可推出数列{an}为a1=1,d=2的等差数列。所以an=2n-1。此类题主要是用等比、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是较简单的基础小题。二、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用公式s1(n=1)sn-sn-1(n2)例: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9n,第k项满足5(a)9(b)8(c)7(d)6解:∵an=sn-sn-1=2n-10,∴5<2k-10<8∴k=8选(b)此类题在解时要注意考虑n=1的情况。三、已知an与sn的关系时,通常用转化的方法,先求出sn与n的关系,再由上面的(二)方法求通项公式。例: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an=snsn-1(n2),且a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an=snsn-1(n2),而an=sn-sn-1,snsn-1=sn-sn-1,两边同除以snsn-1,得---=-1(n2),而-=-=-,∴{-}是以-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sn=-,再用(二)的方法:当n2时,an=sn-sn-1=-,当n=1时不适合此式,所以,-(n=1)-(n2)四、用累加、累积的方法求通项公式对于题中给出an与an1、an-1的递推式子,常用累加、累积的方法求通项公式。例:设数列{an}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满足(n1)an12-nan2an1an=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n1)an12-nan2an1an=0,可分解为[(n1)an1-nan](an1an)=0又∵{an}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an1an≠0,∴-=-,由此得出:-=-,-=-,-=-,…,-=-,这n-1个式子,将其相乘得:∴-=-,又∵a1=1,∴an=-(n2),∵n=1也成立,∴an=-(n∈n*)五、用构造数列方法求通项公式题目中若给出的是递推关系式,而用累加、累积、迭代等又不易求通项公式时,可以考虑通过变形,构造出含有an(或sn)的式子,使其成为等比或等差数列,从而求出an(或sn)与n的关系,这是近一、二年来的高考热点,因此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例:已知数列{an}中,a1=2,an1=(--1)(an2),n=1,2,3,……(1)求{an}通项公式(2)略解:由an1=(--1)(an2)得到an1--=(--1)(an--)∴{an--}是首项为a1--,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由a1=2得an--=(--1)n-1(2--),于是an=(--1)n-1(2--)-又例:在数列{an}中,a1=2,an1=4an-3n1(n∈n*),证明数列{an-n}是等比数列。证明:本题即证an1-(n1)=q(an-n)(q为非0常数)由an1=4an-3n1,可变形为an1-(n1)=4(an-n),又∵a1-1=1,所以数列{an-n}是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若将此问改为求an的通项公式,则仍可以通过求出{an-n}的通项公式,再转化到an的通项公式上来。又例:设数列{an}的首项a1∈(0,1),an=-,n=2,3,4……(1)求{an}通项公式。(2)略解:由an=-,n=2,3,4,……,整理为1-an=--(1-an-1),又1-a1≠0,所以{1-an}是首项为1-a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得an=1-(1-a1)(--)n-1水元素sl2023-07-16 13:14:111
等差数列n项相乘通项公式
不是前n项和吗,推推试试Chen2023-07-16 13:14:112
等差数列求项数、公差、首相、和的公式是怎么从通项公式推出来的
已知a1,a2,a3成等差数列 项数:an = a1+(n-1)d 补充一个公式: an=am+(n-m)d 公差:d = a2-a1 首相:a1 和的公式: Sn=n(a1+an)/2 Sn=na1+n(n-1)d/2 根据公式把已知量代进去,求未知量CarieVinne 2023-07-16 13:1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