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

等距离平均公式是什么?

等距离平均公式是平均速度v=2v1×v2/(v1+v2),平均速度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的矢量,它粗略地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s/Δt。常见的等距离有:上下坡、往返、一段路中间有个(包子铺、X点等)。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通过v=S/t,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来的。
康康map2023-08-02 14:50:191

初中物理所有计算公式 带上单位

初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北营2023-08-02 14:50:181

F-f=ma这个公式是怎么回事啊,牛顿第二定律不是F=ma吗?高手们详细指点啊

F=ma的F为合外力
大鱼炖火锅2023-08-02 14:50:164

求初中物理符号及公式!

东方纸品有限责任公司
铁血嘟嘟2023-08-02 14:50:154

请详解F=ma公式

公式:F合=ma 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合=ma 3.几点说明: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反正方向。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本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4.牛顿第二定律的三个性质: (1)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 = 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2)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3)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 (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 (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CarieVinne 2023-08-02 14:50:151

上下坡平均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假设上坡v1,路程s1,下坡v2,路程s2则路程为s1+s2,总时间为s1/v1+s2/v2总体平均速度(s1+s2)/(s1/v+s2/v2)若s1=s2,则上下坡的平均速度为2s/(s/v1+s/v2)=2v1v2/(v1+v2)扩展资料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平均速率是物体通过路程与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它是标量。(当是单方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平均速率。)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之比值,比值不能衡量,一般情况下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例如一个物体围绕一个圆周运动一周,花的时间是t,平均速率是2πr/t,而平均速度为0。具体的说,平均速度指的是你所选定的时间内物体位移的速度,而在上面的例子中,t秒后此物体已返回原地,所以它的位移为零,平均速度大小亦为零。
tt白2023-08-02 14:50:151

f=ma是什么公式

“F=ma”是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该定律可以描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左迁2023-08-02 14:50:131

请详解F=ma公式

公式:F合=ma 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合=ma 3.几点说明: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反正方向.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本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4.牛顿第二定律的三个性质: (1)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 = 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2)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3)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 (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 (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陶小凡2023-08-02 14:50:131

f=ma是什么公式

f=ma是什么公式如下:“F=ma”是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该定律可以描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二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公式:F合=ma。3、几点说明:(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反正方向。(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本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4、牛顿第二定律的三个性质:(1)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 = 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2)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3)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5、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Chen2023-08-02 14:50:121

省考公式必背

1.分数比例形式整除若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若a=m/n×b,则a=m/(m+n)×(a+b),即a+b是m+n的倍数。2. 尾数法(1)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优先使用尾数进行判定;(2)所需计算数据多,计算复杂时考虑尾数判断快速得到答案。常用在容斥原理中。3. 等差数列相关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项数=(末项-首项)÷项数+1。从1开始,连续的n个奇数相加,总和=n×n,如:1+3+5+7=4×4=16,……4.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1)单边线型植树公式(两头植树):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2)植树不移动公式: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1)与(n-1)的最大公约数+1棵;(3)单边环型植树公式(环型植树):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4)单边楼间植树公式(两头不植):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5)方阵问题:最外层总人数=4×(N-1),相邻两层人数相差8人,n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5-10:行程问题5. 火车过桥核心公式: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6. 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7. 队伍行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队尾→队首: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8. 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9. 往返相遇问题公式:两岸型两次相遇: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B为S2)单岸型两次相遇: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A为S2);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全程;10.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与 所经历的路程相同,求解平均速度,平均速度=2 × /( + )。11-12:几何问题11.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2.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常用勾股数:(3、4、5);(5、12、13);(6、8、10)。13-1413. 经济利润问题常用公式: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总利润=单利润×销量,售价=进价+利润=原价×折扣;14. 溶液问题基本公式: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溶质=溶液×浓度,混合溶液的浓度=(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
左迁2023-08-02 14:50:121

等距离平均公式是什么?

我们还没学
豆豆staR2023-08-02 14:50:102

关于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公式的推导,请问第二步是怎么推出来的,分母怎么有乘又有加呢,越详细越好,每一

解析写在纸上了
瑞瑞爱吃桃2023-08-02 14:50:101

f=ma是什么公式

“F=ma”是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该定律可以描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牛顿第二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该定律可以描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u投在线2023-08-02 14:50:101

F=ma是什么公式,怎么用?

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是物体受到的合力a加速度m是质量,任意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第三个量。
凡尘2023-08-02 14:50:093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甲前往乙地,速度v1,往返速度v,求从乙地返回甲的速度v2(最好加上公式)1.设总时间为2t则总位移为tV1+tV2所以平均速度就是(tV1+
NerveM 2023-08-02 14:50:091

F=ma是什么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也叫惯性定律。m是质量,a是加速度。F是力的大小。
左迁2023-08-02 14:50:092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总的路程除以总时间
铁血嘟嘟2023-08-02 14:50:093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真么用?

v=s/t 上下坡 设上坡速度为v1,下坡速度为v2 v=s/(s/v1+s/v2)=v1v2/(v1+v2) 同一段路程用不同的速度各走一半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v=v1v2/2(v1+v2) 同一段路程用不同的速度各走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 v=1/2t(v1+v2)/t=(v1+v2)/2
mlhxueli 2023-08-02 14:50:091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这两个有区别吗?傻傻分不清,求大神赐教

底下那个应该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阿啵呲嘚2023-08-02 14:50:074

物理的F=ma是什么公式

F指给于物体加速度的力,m指被加速物体的质量,a就是F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
bikbok2023-08-02 14:50:073

F=ma是什么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
康康map2023-08-02 14:50:077

等距离平均速度问题,参考书上写的公式是2v1v2/(v1+v2)...但是有个行船问题这个公式又不对了,为毛?

其实自己列个方程就OK了。你把结果想成1/8是因为你认为顺水和逆水的行船时间是一样的,水流速度刚好抵消了。实际上逆水的时候整个行船时间比顺水行船时间要长,所以导致平均的行船时间比1/8小。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2 14:50:073

路程分半求平均速度公式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V=2V1V2/(V1+V2)。1,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2,总路程为两倍的两地距离。3,时间=路程÷速度,可以求出来回两趟地总时间。4,用总路程÷总时间可得平均速度。
陶小凡2023-08-02 14:50:071

F=ma是什么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用公式表示为:F=k(ma)其中:F=物体所受合外力m=物体质量a=物体的加速度k=常数k=1(1为常数)若跟随国际单位制,即合外力的单位为N,质量单位为kg,加速度单位为m/s2次方,则此公式可简化成:F=ma
Ntou1232023-08-02 14:50:063

f=ma 是什么公式

如图
北境漫步2023-08-02 14:50:063

高中物理,在求力时总用到F=ma和F=mg+ma请问怎么区别这2条公式

当物体只受到f和重力作用时,f-mg=ma【物体竖直向上运动,f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mg+f=ma【物体竖直向下运动,f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 mg-f=ma 【物体竖直向下运动,f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谢谢采纳
LuckySXyd2023-08-02 14:50:002

物理的F=ma是什么公式?各代表什么物理量??

牛顿第二定律!力F 质量 M加速度 a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考试的重难点!
黑桃花2023-08-02 14:50:003

物理公式:F=ma 怎么理解?还有加速度是矢量吗?

a=f/m加速度等于力除以力作用物体的质量。加速度是矢量。
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2 14:50:005

静摩擦力公式f ma

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个公式跟摩擦力无关,摩擦力f=μmg
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2 14:49:581

牛顿第二定律中F-mg=ma与F=ma怎么区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用那个公式,为什么减了mg也得ma

F-mg(物体在被向上提升时所受合力)=ma
苏萦2023-08-02 14:49:543

请详解F=ma公式

公式:F合=ma 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合=ma 3.几点说明: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反正方向.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本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4.牛顿第二定律的三个性质: (1)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 = 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2)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3)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 (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 (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FinCloud2023-08-02 14:49:531

f ma是什么公式

F单位:牛顿,m单位:千克,a单位:米/秒2公式:F合=maF指给于物体加速度的力,M指加速物体的质量,A就是F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说明: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反正方向。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本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4、虽然在牛顿力学中第二定律被称为定律,但是牛顿第二定律实际上可以看作为牛顿力学中力的定量定义,只有当给出力的具体形式后才能构成动力学方程预测物体的行为。
肖振2023-08-02 14:49:483

小学1-6年级苏教版数学公式(用字母表示)

数学基础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1)一般公式: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工程问题 (1)一般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铁血嘟嘟2023-08-02 14:48:091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乘法分配律它是一种简算定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有涉及: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叫做分配律。北师大版本四年级上册。图形表示:(△+☆)×□=△×□+☆×□字母表示:(a+b)×c=a×c+b×c变式:(a-b)×c=a×c-b×c
Chen2023-08-02 14:48:052

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是什么?

(a+d)×c=a×c+b×c
苏萦2023-08-02 14:48:033

五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公式

乘法分配律没有五种公式,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字母表示: (a+b)×c=a×c+b×c,其中a,b,c是任意实数。相反的,a x b+a x c=a x (b+c)叫作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也叫提取公约数),尤其是a与b互为步数时,这种方法更有用。也有使用到了加法结合律,比如a+b+c,b和c互为步数,就可以把b和c结合起来,再与a相乘。扩展资料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也是做简便运算的一种方法,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它的定义(方法)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它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在日常生活中乘法结合律运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在一些较复杂的运算中起到简便的作用。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用于调换各个数的位置:a×b=b×a;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用于调换各个数的位置: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NerveM 2023-08-02 14:47:501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怎么写,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公式

1.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为:(a+b)×c=a×c+b×c,它的逆运算用字母表示是:a×c+b×c=(a+b)×c。
苏萦2023-08-02 14:47:441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公式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公式如下:田忌赛马就是强弱之分,也可以用大与小来区别,如3/2/1,对方是a/b/c。用最弱的1对拼对方的强马a,这样剩下来的马,可以用3号强马对拼对方的b号中等马,那么剩下的2号中等马对战对方的弱等马c就轻松地赢得了胜利。这里面用到了,知己知彼和偷梁换柱。成语故事齐国的大将田忌常同齐威王进行跑马比赛。他们在比赛前,双方各下赌注,每次比赛共设三局,胜两次以上的为赢家。然而,每次比赛,田忌总是输给齐威王。这天,田忌赛马时又输给了齐威王。回家后,田忌十分郁闷,他把赛马失败引起的不快告诉了孙膑。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足智多谋,熟读兵书战策,深谙兵法,只是曾被魏国将军庞涓谋害造成双腿残疾,不能率兵打仗。他被田忌救到齐国后,很受器重。田忌待他为上宾,请他当了军师。孙膑说:“将军与大王的马我看了。其实,将军的三等马匹与大王的都差那么一点儿。您第一局派出的是上等马与大王的上等马赛,第二局派中等马与大王的中等马赛,第三局派下等马与大王的下等马赛。您这样总按常规派出马与大王的马比赛,您永远会输。”田忌不解地问:“不这样,又怎么办呢?” 孙膑对田忌说:“下次赛马时,您照我说的办法派出马匹,一定会取胜的,您只管多下赌注就是了。”田忌听了,大喜。这次他主动与齐威王相约,择日再进行赛马。齐威王听了,不屑地说:“田将军又想给寡人送银子了,再比,将军也是输。”赛马这一天到了。双方的骑士和马匹都来到赛马场上。齐威王和田忌在看台上饶有兴致地观看比赛。孙膑也坐着车子,坐在田忌的身旁。赛马开始了,第一局田忌派出了自己的下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结果可想而知,田忌输掉了第一局。齐威王十分得意。第二局,田忌派出了自己的上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田忌赢了第二局。第三局,田忌派出自己的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又赢了第三局。三局两胜,田忌第一次在赛马比赛中战胜了齐威王。由于事先田忌下了很大的赌注,他把前几次输掉的银子都赚了回来,还略有盈余。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引自《史记u30fb孙子吴起列传》。故事告诉人们要有全局观念,如果能够在整体上取得重大胜利,就要舍得局部付出一点点牺牲和损失。在整体实力与对手相等或者略低于对手的时候,要想取得胜利,那就要看谁会巧妙地排兵布阵了。如果想不受一点点损失就获得全胜,那只是天方夜谭。
铁血嘟嘟2023-08-02 10:32:281

八年级下册物理概念及公式

八年物理下知识归纳总结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一、电压 电压: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有电流一定有电压,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电压物理量的符号:U。 单位:伏(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3V;1V=103mV;1mV=103μV. 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家庭电路:220V;手机:3.6V;铅蓄电池:2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表:测量电压(分析电路时,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相当于断路)。 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 0-15V(大格:5V,小格:0.5V)。 使用: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2、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用大量程试触,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测量)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电池的串联: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电池的并联: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串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池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 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1、使用优质电池;2、回收废旧电池;3、不要随意丢弃旧电池。 三、电阻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就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物理量符号:R。 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 MΩ=103 KΩ; 1 KΩ=103Ω。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大部分材料温度升高,电阻变大)。(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和长度成正比,和横截面积成反比)。(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控制变量法:物理中对于多个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四、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结构:(电阻丝、绝缘管、滑片、接线柱等) 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铭牌:例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1)、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2)、接线要“一上一下”(不能同时用上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导线】和同时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3)、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电流最小的位置)【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第七章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 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 )。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 = ;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分流作用: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R=U/I)。(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2、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电阻最大位置;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3、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4、算出电阻值;5、分析实验数据中电阻值变小的原因:灯丝电阻受到了温度的影响,通过灯丝的电流越大,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就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就很危险了。 不能用湿手摸电器:对人体来说,比较潮湿的时候电阻小,发生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另外,用湿手摸电器,易使水流入电器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 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放电时,电压和电流极大,放出巨大的热量和引起空气的振动。防雷要安避雷针。 断路:某处断开,没有接通的电路。 短路:电路中两点不该连的两点连到一起的现象。由于电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流会非常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 第八章 电功率 一、电能 电能是一种能量。如:电灯发光:电能→光能;电动机转动:电能→动能;电饭锅工作:电能→热能。 电能的单位:J,KWh。1kWh=3.6×106J。 电能表:测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 几个重要参数:“220V”:这个电能表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A:标定电流为10A,短时间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例子,不同电能表不同) 50HZ:电能表接在50HZ的电路中使用。 600revs/kwh: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电功:电流做的功,等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二、电功率 电功率(P):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用电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单位:w, kw;1kw=103w. 电功率公式: (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②如果W用KWh、t用h,则P的单位是kw。 Kwh的意义: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 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P=UI. 实验电路:(同测电阻) 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2、连接电路(同测小灯泡电阻)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读出电流表的读数,观察灯泡发光情况;4、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灯泡的亮度,测出它的功率;5、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约0.8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出它的功率。 注:实验时,电源电压要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四、电与热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 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 通电时间成正比。 注:不要单纯认为电阻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放热越多。 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J; I→A;R→Ω;t→S。)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Q=UIt;Q=U2t/R。 电热的利用:加热(电饭锅、电熨斗) 电热的防止:温度过高,损坏电器、引起火灾(散热窗、散热片、散热风扇) (串联) (并联)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电流过大的危害:烧保险丝、甚至引起火灾。 电流过大的原因:1、短路;2、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保险丝:保险丝是用铅锑合金制作的,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材料特点)。当电流过大时,它的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作用) 空气开关: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电磁铁起作用,开关断开,切断电路。 注意:1、不能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2、当电路中的保险装置切断时,不要急于更换保险丝或使空气开关复位,要先找出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之后再恢复供电。 六、生活用电常识 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与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插座、用电器、开关等。 电源:发电厂发出的220V交流电,有两根电线。 火线:相对于大地(零线)有220V的电压。 零线:在发电厂接地,在户外接地。 电能表:计量用户消耗电能的多少;单位是千瓦时(kwh),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消耗电能的多少。 总开关:为检修更换电路的安全。(空气开关还能起到保险作用) 保险装置:保险丝(盒)→电流过大时熔断,切断电路。空气开关→电流过大时跳闸,切断电路。 三线插头(座):一线接火线(L),一线接零线(N),另一线(E)接用电器的外壳(大地);为安全用电。 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包括插座),被控制的用电器和开关是串联的。 试电笔:作用→辨别火线、零线。使用→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得导线,发光的是火线。 触电:1、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2、人同时接触到火线和零线。 触电的急救:首先切断电源;再救触电的人。 第九章 电与磁 一、磁现象 我国最早的指南针→司南。 磁性:磁铁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两个磁极)。南极: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地理南极)的磁极(S);北极:静止时指北的磁极(N)。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二、磁场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着看不见、摸不到的,能对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的物质。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带箭头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南极到北极)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地磁场: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 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三、电生磁 奥斯特(丹麦)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做成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一起,磁场就会强很多)。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一样。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四、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内部带铁芯)的螺线管。 电磁铁的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铁芯被磁化,铁芯和线圈磁场的共同作用)。 决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内部是否有铁芯;有铁芯,磁性强。2、电流大小;外形一定,匝数相同,电流越大,磁性越强。3、线圈匝数;外形一定,电流相同,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它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电路的装置。 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低压电源、电磁铁等组成)和高压工作电路(电磁继电器触点、高压电源、用电器)组成。 用途:可实现远距离操作,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扬声器:原理: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 构造:永久磁体、线圈、锥形纸盆。发声过程: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将受到永久磁铁的吸引或排斥,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发声。 六、电动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电流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改变时,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改变) 电动机构造:转子(转动的部分)、定子(固定不动的部分)、换向器。 能量转化:电能→动能。 换向器的构造:两(多)个铜半环跟电动机线圈相连,彼此绝缘。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后,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 电动机种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 电动机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无污染。 七、磁生电 法拉第(英)发现了电磁感应,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电磁感应:由于导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的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既跟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又跟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发电机:动能→电能。(能量转化) 原理;电磁感应。 构造:定子、转子。 交变电流:(交流AC)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地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直流:电流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频率:电流1S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我国电网的频率是50HZ) 发电机发电能量转化: 火力发电:化学能→内能→动能→电能 水力发电:动能→电能。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最简单的电话又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和听筒之间连着一对电话线;话筒把声音转化为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电话交换机:连接电话,提高线路利用率。 两种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方便计算机处理;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它可以传递信息。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传播。C=λf.(c=3×108m/s)。(λ电磁波的波长;单位m)。(f为频率;单位HZ)。1MHZ=103KHZ=106HZ。 无线电波:频率在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电磁波叫无线电波(传递各种信息) 可见光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员。 微波炉:利用微波使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用调制器把它加载在高频电磁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接收机调谐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电子线路把声音信号选出来,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电视的发射与接收与广播相似,既传播声音信号又传递图像信号。 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手机和基地台(站)进行无线电信号传输。 无绳电话的工作原理: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无线电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传输信息越多。微波通信:波长在10m-1mm,频率在30MHZ-3×105MHZ。微波的性质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微波在传输过程中受地面阻挡,每隔一定的距离要建一个中继站进行“接力”。 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中继站;3颗卫星可覆盖全球。 光线通信:让携带信息的激光在纤维里传播;激光的频率高,携带的信息量大。 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利用网络进行通信。
善士六合2023-08-02 10:32:271

2013物理初二下册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压强公式:P=F/S F=PS S=F/P P:压强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ρ=P/GH H=P/ ρG H:高度 F浮=G排=M排g= ρgV排 计算功的公式:W=GH W=FS P=W/T 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100% 大概就这些吧 --
u投在线2023-08-02 10:32:271

求初中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的公式归纳,以及所有推倒式

I=U/R ;U=IXR ;R=U/I;W=UIt ;w=U2/R ;W=I2R; W=Pt ;W=UQP=UI ;P=U2/R ;P=I2R ;P=W/t ;Q=I2Rt
大鱼炖火锅2023-08-02 10:32:264

初二下物理压强公式

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铁血嘟嘟2023-08-02 10:32:261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下册的公式

初二物理所运用的公式U=IRR=U/IP=W/TP=UIP=U^/RP=I^RQ=UIt物理量物理公式电流定义式I=Q/t欧姆定律I=U/R串联电路I=I1=I2并联电路I=I1+I2电压串联电路U=U1+U2并联电路U=U1=U2电阻串联R总=R1+R2并联R总=R1R2/(R1+R2)电功率定义式P=W/t普适公式P=UI电功定义式W=UIt已知电功率W=Pt已知电量W=UQ导体热量焦耳定律Q=I2Rt面积正方形S=a2长方形S=ab圆S=π(D/2)2体积柱体V=Sh排液法V固=V2-V1正方体V=a3浸没时V排=V物速度定义式v=s/t平均速度v=s总/t总密度定义式ρ=m/V重力G=mg浮力公式法F浮=ρ液gV排称重法F浮=G-F"漂浮和悬浮F浮=G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沉底时F浮=G-N压强定义式p=F/S液体内部p=ρgh功率(机械)定义式P=W/t汽车功率P=Fv功(机械)定义式W=Fs总功W总=W有用+W额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同方向F合=F1+F2反方向F合=F1-F2水平桌面上受到物体的压力F=G总液体、气体的压力F=pS机械效率定义式η=W有用/W总提升重物η=Gh/Fs水平移动重物η=fs物/FsQ=U^/RtQ=I^Rt
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2 10:32:262

初二物理下册公式 谁与谁成什么比求告诉 所有的公式呕

路过
小白2023-08-02 10:32:263

八年级上册和下册物理公式

一、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kikcik2023-08-02 10:32:252

八年级上下册物理公式总结

  八年级上下册物理公式同学们整理过吗?如果没有请来我这里瞧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下册物理公式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换算关系:1m/s=3.6km/h。   计算公式:   v=ts   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   t——时间——秒(s);或小时(h)   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   v=ts,变形可得:s=vt,t=vs。   四、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ts。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 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一、(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 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 校零 ;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 垂直 。   7.3重力 (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 又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 地球 5 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 ,   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 相互接触 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 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 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   3种类:A、滑动摩擦 B静摩擦、C滚动摩擦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5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减少压力 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 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船 )。   第九章 压强   9.1、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4、公式: P=F/S   5、单位:帕斯卡(pa) 1pa = 1N/m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力 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   2)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   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1900px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10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拓展阅读:初三上册化学公式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gitcloud2023-08-02 10:32:251

初二下册物理公式及知识点

一, 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 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 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四, 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五,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 六, 电功和电功率 1. 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 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 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 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 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17.P热公式:P=I2Rt ,(式中单位P→瓦(W);I→安(A);R→欧(Ω);t→秒.) 18.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热功率=电功率,可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热功率.(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七,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八,电和磁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进.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 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 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 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 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 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7.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必须闭合; 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换向器: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互换.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真颛2023-08-02 10:32:241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物理所有的公式,压强,功,功率……等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无尘剑 2023-08-02 10:32:241

初二物理下册的公式和转换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F浮=G液排=ρ液gV排 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F1l1=F2l2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Q放=cm⊿t降 Q吸=cm⊿t升 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I=U/R U=IR R=U/I 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meira2023-08-02 10:32:241

初中物理有那些公式

初二下册物理所有公式集锦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17、吸热:Q吸=Cm(t-t0)=CmΔt18、放热:Q放=Cm(t0-t)=CmΔt19、热值:q=Q/m20、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21、热平衡方程:Q放=Q吸22、热力学温度:T=t+273K23、电流强度:I=Q电量/t24、电阻:R=ρL/S25、欧姆定律:I=U/R26、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27、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
苏萦2023-08-02 10:32:241

初二物理人教版下册一至八章所有计算公式和知识点. 求计算公式的整理.各条公式的原型及变形公式.

一、欧姆定律部分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九万里风9 2023-08-02 10:32:241

八年级下册物理所有的公式(人教版的)?

初二物理所运用的公式 U=IR R=U/I P=W/T P=UI P=U^/R P=I^R Q=UIt 物理量 物理公式 电流 定义式I=Q/t 欧姆定律I=U/R 串联电路I=I1=I2 并联电路I=I1+I2 电压 串联电路U=U1+U2 并联电路U=U1=U2 电阻 串联R总=R1+R2 并联R总=R1R2/(R1+R2) 电功率 定义式P=W/t 普适公式P=UI 电功 定义式W=UIt 已知电功率W=Pt 已知电量W=UQ 导体热量 焦耳定律Q=I2Rt 面积 正方形S=a2 长方形S=ab 圆S=π(D/2)2 体积 柱体V=Sh 排液法V固=V2-V1 正方体V=a3 浸没时V排=V物 速度 定义式v=s/t 平均速度v=s总/t总 密度 定义式ρ=m/V 重力 G=mg 浮力 公式法F浮=ρ液gV排 称重法F浮=G-F" 漂浮和悬浮F浮=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沉底时F浮=G-N 压强 定义式p=F/S 液体内部p=ρgh 功率(机械) 定义式P=W/t 汽车功率P=Fv 功(机械) 定义式W=Fs 总功W总=W有用+W额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力 同方向F合=F1+F2 反方向F合=F1-F2 水平桌面上受到物体的压力F=G总 液体、气体的压力F=pS 机械效率 定义式η=W有用/W总 提升重物η=Gh/Fs 水平移动重物η=fs物/Fs 热量 燃料燃烧Q=qm 物体吸放热Q=cmΔt 机械能 机械能=动能+势能 Q=U^/Rt Q=I^Rt 初二物理 复习纲要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
善士六合2023-08-02 10:32:231

八年级下册物理所有公式,及解释

物理量(单位) 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tt白2023-08-02 10:32:221

麻烦帮我弄弄初二下学期的物理公式

这些公式在书上都有,你最好先看看书。浮力=密度,重力加速度,深度的乘积。压强=压力除面积动能=质量乘速度平方的一半。重力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的乘积功=力乘以位移机械效率=有用功除以总功。
NerveM 2023-08-02 10:32:222

请问初中物理所有公式有哪些?

初二下册物理所有公式集锦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17、吸热:Q吸=Cm(t-t0)=CmΔt18、放热:Q放=Cm(t0-t)=CmΔt19、热值:q=Q/m20、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21、热平衡方程:Q放=Q吸22、热力学温度:T=t+273K23、电流强度:I=Q电量/t24、电阻:R=ρL/S25、欧姆定律:I=U/R26、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27、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
FinCloud2023-08-02 10:32:221

初二下册物理,公式及字母含义(就是公式中包含的字母)

G =mg G——重力 m——质量 N kg 单位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 粗 略 计 算 时 取 g=10N/kg。密度公式 ρ=m/v 物理量 ρ ——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V——体积 kg 3.浮力公式:物理量 F 浮——浮力 单位 N 称量法:F 浮=G – F G ——物体的重力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阿基米德法: F 浮=ρ 水 物理量 F 浮——浮力 ρ ——密度 单位 N kg/m3 m3 gV 排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F 浮=G 排=m 排 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平衡法: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Fu fu 物理量 单位 N N F 浮=G F 浮——浮力 G ——物体的重力 ④压力差法: F 浮=F 向上-F 向下 (不要求计算) 4.压强公式: p= 物理量 F S p——压强 F——压力 S——受力面积 单位 Pa;N/m N m2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 指有受 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5.液体压强公式: p=ρ gh6.功与机械效率 功 (W) 物理量 单位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一 2 p——压强 Pa;N/m 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 ρ ——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离; (1)定义 W=Fs 重力做功 W=Gh=mgh 1J=1N.m 功 W=Pt (P) 滑轮组: η 总功,所 G = nF (n 为在动滑轮 以η 总小 于1 上的绳子段数)
FinCloud2023-08-02 10:32:221

八年级下册物理所有公式包括变形公式

如果是老版本物理八年级下是电学 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I=U/R U=IR R=U/I二、电功(或消耗电能)的计算公式W=UIt=U2t/R=I2Rt=PtW=50r÷2500r/kW·h或500imp÷5000imp/kW·h,W=W本月底-W上月底等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UI=U2/R=I2 R四、电流产生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I2Rt=UIt=U2t/R=Pt=W五、串联电路七大物理量的关系(以两个纯电阻R1、R2串联为例)1.等量关系I=I1=I2 U=U1+U2 R=R1+R2t=t1=t2 W=W1+W2 P=P1+P2 Q=Q1+Q22.分配关系I1∶I2=1∶1 U1∶U2=W1∶W2=P1∶P2=Q1∶Q2=R1∶R2(分压原理)六、并联电路七大物理量的关系(以两个纯电阻R1、R2并联为例)1.等量关系U=U1=U2 I=I1+I2 1/R=1/R1+1/R2t=t1=t2 W=W1+W2 P=P1+P2 Q=Q1+Q22.分配关系U1∶U2=1∶1 I1∶I2=W1∶W2=P1∶P2=Q1∶Q2=R2∶R1(分流原理)按教材出现的顺序电学公式可以作如下排列(在两个纯电阻连接的电路为例):Ⅰ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I=I1=I2并联电路:I=I1+I2Ⅱ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串联电路:U=U1+U2并联电路:U=U1=U2Ⅲ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出欧姆定律:  I=U/R其变形公式有:U=IR R=U/I  Ⅳ通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或理论推导的方法来探究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获得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和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  串联电路:R=R1+R2,U1∶U2R1∶R2(分压原理)并联电路:1/R=1/R1+1/R2,I1∶I2=R2∶R1(分流原理)Ⅴ通过学习电能表了解如何利用电能表测量一段时间里消耗的电能:  W=50r÷2500r/kW·h或500imp÷5000imp/kW·h等W=W本月底-W上月底Ⅵ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W=UIt  Ⅶ通过推导得出电功的其它计算公式(对纯电阻而言)以及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的特点:W=U2t/R=I2Rt=Pt串联电路:W=W1+W2,W1∶W2=R1∶R2并联电路:W=W1+W2,W1∶W2=R2∶R1Ⅷ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并推导出电功率的变形公式(对纯电阻而言)  P=W/t=UIP=U2/R=I2 RⅨ通过推导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和用电器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之间的关系:串联电路:P=P1+P2,P1∶P2=R1∶R2并联电路:P=P1+P2,P1∶P2=R2∶R1当U实>(或=、<)U额时,P实>(或=、<)P额当用电器的电阻R不变时,U2实/U2额=P实/ P额,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Q=I2Rt  Ⅺ结合能量的转化推导纯电阻通电时产生的热量的其它计算公式:  Q=UIt=U2t/R=Pt=W  Ⅻ通过推导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特点:  串联电路:Q=Q1+Q2,Q1∶Q2=R1∶R2并联电路:Q=Q1+Q2,Q1∶Q2=R2∶R1 如果是新版本八年级物理下是力学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评论(2)|9 检举|2011-07-09 15:39闻人雪心|四级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希望对你有帮助!
陶小凡2023-08-02 10:32:221

求初二物理下册定理公式

请说明您使用的教材版本,因为不同的版本内容不同。如人教版8下是电学上科版8下是力学
hi投2023-08-02 10:32:222

初二物理人教版下册一至八章所有计算公式和知识点.

P=UI P=I平方R=U平方/R
Ntou1232023-08-02 10:32:21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①重力公式G=mg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g=9.8N/kg(粗略计算为10N/kg)②压强公式p=F/S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
墨然殇2023-08-02 10:32:211

初二下学期人教版物理的所有公式

我都忘了那些是初二的~(≥▽≤)/~啦啦啦我找了初中的行不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 (kg/m3) ρ= m/v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功率P (w) P= w/t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欧姆定律 I= U/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61℃)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CarieVinne 2023-08-02 10:32:191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包括中文的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02 10:32:191

急求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所有公式!!谢啦!!

欧姆定律部分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本册物理知识汇总 本册有关名称概念 名称 含义 符号 单位(常用单位) 单位符号 电流 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大小 I 安培(毫安) A(mA) 电压 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U 伏特(千伏、毫伏) V(kV、mV)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R 欧姆(千欧、兆欧) (k 、M ) 电功率 电流做功的快慢 P 瓦特(千瓦、马力) W(kW、匹) 电能 电流具有的做功的能量 W 焦耳(千瓦时) J(kWh) 波速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C 米每秒(千米每秒) m/s (km/s) 波长 电磁波一个波长的长度 米(千米) m (km) 频率 1秒钟内波长的个数 f 赫兹(千赫、兆赫) Hz(kHz、MHz) 本册有关公式 名称 公式 含义 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 I = U / R 电流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U = I RR = U / I 电功率公式1 P = W / t 电功率与电能正比,与时间成反比(两者要同时考虑) W = P tT = W / P 电功率公式2 P = I U 电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 I = P / UU = P / I 电功率公式3 P = I2 R 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与电阻的乘积 R = P / I2 电功率公式4 P = U2 / R 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R = U2 / P 电磁波速度公式 c = f 波速等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 = c / ff = c / 本册有关科学家 姓名 国籍 事迹 涉及物理学知识 欧姆 德国 1826年总结归纳出欧姆定律 电路物理量的关系 奥斯特 丹麦 1820年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 英国 1831年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规律 电磁感应现象 贝尔 美国 1876年发明了电话 信息的传递 富兰克林 美国 发明了避雷针 安全用电 沈括 中国宋代 发现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 地磁场 梅曼 美国 1960年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激光 莫尔斯 发明了电报 数字通信 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总分关系 连结情况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总分关系 表达式 串联电路 电流各处相等 I总 = I1 = I2 =……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U总 = 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的电阻之和 R总 = R1+R2+…… 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总 = I1+I2+…… 电压各处相等 U总 = U1 = U2 =…… 总电阻的倒数和等于各支路的倒数之和 = + +……
水元素sl2023-08-02 10:32:191

急求八年级上下册的物理公式???(人教版)【好心人,帮帮忙吧!】

I=U/R=P/U=根号下P/RR=U/I=P/I方=U方/PU=IR=P/I=根号下PRP=UI=I方R=U方/RW=PT=UIT=I方RT=U方/R*T=U*Q(电荷量)电阻一定时:P实际/P额定=(U实际/U额定)2串联电阻:R=R1+R2+R3+....+RnI1=I2=I3=...=InP/W=P1/W1+P2/W2+P3/W3+..+Pn/Wn并联电阻:1/R=1/R1+1/R2+....+1/Rn两电阻并联:R=R1R2/(R1+R2)混联时按照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处理串联电路电压分配:U=U1+U2+U3+U4+....+UnU1/U2=R1/R2=P1/P2=W1/W2并联电路电压分配:U=U1=U2=U3=...=UnI1/I2=R2/R1=P2/P1=W2/W1下面是几条有用的规律:电阻一定时,电流越大,电压越大,电功率也越大额定功率一定时,额定电压越大,电阻越大额定电压一定时,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灯泡的亮度只与实际功率有关,与其两端电压、通过电流都无关电荷量串联:Q=Q1=Q2并联:Q=Q1+Q2针对同一导体(电阻R不变,通电时间一样)电流=电量/时间(秒)电功=电流*电压*时间(秒)电功率=电功/时间(秒)=电流*电压串联电路:总电压=导体A两端电压+导体B两端电压+……总电流=通过导体A电流=通过导体B电流=……总电阻=导体A电阻+导体B电阻+……并联电路:总电压=导体A两端电压=导体B两端电压=……总电流=通过导体A电流+通过导体B电流+……总电阻的倒数=导体A电阻的倒数+导体B电阻的倒数+……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焦耳定律:导体产生热量=电流*电压*时间(秒)
肖振2023-08-02 10:32:191

8年级物理公式有哪些?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有如下:1、压力公式:F=P(压强)*S(受力面积)。2、压强公式:P=F(压力)/S(受力面积)。3、质量公式:m=密度*v(体积)。4、功:W=FS=Gh (把物体举高)。5、功率:P=W/t=FV。6、功的原理:W手=W机。7、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8、机械效率:η=W有/W总。
大鱼炖火锅2023-08-02 10:32:191

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主要公式 急求!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液体压强P=ρ液ghh垂直高度浮力:F浮=G排=ρ液gV排漂浮悬浮时:F浮=G物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功:W=FS总功或W=Gh有用功(克服重力)功率:P=W/t=Fv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n为滑轮组的股数)
左迁2023-08-02 10:32:172

初二物理人教版下册一至八章所有计算公式和知识点.

一、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铁血嘟嘟2023-08-02 10:32:171

初二下册人教物理全公式,细一点

重力:G=mg压强:P=F/S(通用)液体压强:P=pgh浮力:F浮=G排=m排g=p液v排gF浮=G-F拉(称重法)上浮:p液>p物悬浮:p液=p物下沉:p液<p物
北境漫步2023-08-02 10:32:171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概念和公式帮我总结一下!谢啦!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mlhxueli 2023-08-02 10:32:171

初二物理,上下册公式,及用法,和各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电能公式:.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密度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ρ×(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2/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QU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2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2T/R(同上) ⑶电功率 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2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2/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 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成电阻乘时间 Q=I2Rt(普式公式)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P=W/t 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1瓦=1焦/秒=1伏·安 符号意义及单位 W—电能—焦耳(J) W—千瓦*时(kW*h) t—时间—秒(s) t— 小时(h)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P—千瓦(kW) 有关电功率的公式还有:P=UI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 P=W/t .因为W=UIt 所以P=UI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2=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欧姆定律公式: I=U/R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I----电流----安培(A) 电功率公式: P=W/t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消耗的电能----焦耳(J) t----所用时间------秒(s) P----用电器功率----瓦特(W) 焦耳定律: Q=I*IRt (I*I表示I的二次幂)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Q----热量----焦耳(J) I----电流----安培(A) t----所用时间------秒(s) R----电阻----欧姆(Ω) 推倒公式:密度 定义式ρ=m/V 浮力 公式法F浮=ρ液gV排 称重法F浮=G-F" 漂浮和悬浮F浮=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产生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沉底时F浮=G-N 功率(机械) 定义式P=W/t 汽车功率P=Fv 功(机械) 定义式W=Fs 总功W总=W有用+W额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机械效率 定义式η=W有用/W总 提升重物η=Gh/Fs 水平移动重物η=fs物/Fs W总=Fs W有用=Gh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Jm-R2023-08-02 10:32:171

请人帮我把初二上下学期的物理公式里面的英文单位各代表什么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06 kg/m06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欧姆定律公式: I=U/R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I----电流----安培(A) 电功率公式: P=W/t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消耗的电能----焦耳(J) t----所用时间------秒(s) P----用电器功率----瓦特(W) 1KW(千瓦)=1000w 电功率导出式: P=W/t=UIt/t=UI P=UI=IRI=I*IR(只适用于发热电路) P=UI=U*(U/R)=U*U/R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电压----伏特(V) I----电流----安培(A) W----消耗的电能----焦耳(J) t----所用时间------秒(s) P----用电器功率----瓦特(W) (上面说过了) 焦耳定律: Q=I*IRt (I*I表示I的二次幂)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Q----热量----焦耳(J) I----电流----安培(A) t----所用时间------秒(s) R----电阻----欧姆(Ω) 电磁波频率: C=λf (λ读:兰不特)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C----波速----单位不限 (电磁波波速为光速 3*10八次方/秒) λ----波长----与波速统一 f----频率----赫兹(HZ) 就学了这么多,别的我就不会了,请见谅. ========================================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公式:v= S t (4)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 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相同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8、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现象 (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如图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七、质量和密度 1、质量 (1) 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是确定的,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 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 )、克(g)和毫克(mg) 1t 103 kg 103 g 103 mg 2、质量的测量 生活中称质量的工具是秤,在物理实验室里,用天平称质量,其中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1) 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 估计被测物的质量,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天平调好后,左右两托盘不能互换,否则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最大秤量 ③砝码要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以免因为手上的汗而腐蚀砝码 ④ 保持天平盘干燥、清洁。不要直接放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体。 (3) 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称量,也叫秤量。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就是标尺上最小刻度所代表的质量数。 3、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用字母“ρ”表示。 (2)密度的计算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实验中常用单位是g/cm3,1g/cm3=103kg/m3 八、力 1、力的定义 (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2、力的概念的理解 (1) 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2)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 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 (2) 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 4、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 5、力的测量 (1) 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2) 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6、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1) 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2) 读数时,视线、指针和刻度线应在同一水平面 7、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9、力的图示的做图方法 (1) 画出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圆圈表示。 (2) 确定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 (3) 确定标度:如用1厘米线段长代表多少牛顿。 (4) 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起,按所定标度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力的大小 (5) 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尾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6) 将所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的附近 10、力的示意图 某些情况下,只需要定性地描述物体的受力情况,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力的大小,则可以画力的示意图。 11、重力的概念 (1) 定义: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 理解: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②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2、重力的三要素 (1) 大小:G = mg (2)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3)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其中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3、合力的概念 (1)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 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 14、力的合成 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述:F合 =F1 + F2 (2)当两下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 F2 )
苏萦2023-08-02 10:32:171

求八年级下册物理所有的公式,谢谢

物理电学公式 1、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电阻R(Ω) R=R1+R2+…… 2、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电压U(V) U=U1=U2=…… 电阻R(Ω) = + +…… 3、欧姆定律 I= 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4、电功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5、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2R 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2/R P1:P2= 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 P1+P2+…Pn 当U实 =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②根据P=U2/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则P′=       如:U实 = 1 2U额 P实 = 1 4P额 当U实 > U额 P实 >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6电热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2t/R=Pt
kikcik2023-08-02 10:32:171

谁有初二下册物理公式???

I=U/R R=U/I U=IRP=I的平方R P=UI P=W/t P=U的平方除以RQ=I的平方.R.T Q=W Q=CU Q=P.T Q=U的平方除以R×TQ=U.I.T
北有云溪2023-08-02 10:32:174

八年级下册物理所有公式

物理高手 告诉你 手抄两张纸 我一直随随身带
苏州马小云2023-08-02 10:32:161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

   1.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   欧姆定律部分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2.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   电功电功率部分   1.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2.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3.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4.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5.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6.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7.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8.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9.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10.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3.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4.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5.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归纳人教版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拌三丝2023-08-02 10:32:151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有哪些?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有如下:1、压力公式:F=P(压强)*S(受力面积)。2、压强公式:P=F(压力)/S(受力面积)。3、质量公式:m=密度*v(体积)。4、功:W=FS=Gh (把物体举高)。5、功率:P=W/t=FV。6、功的原理:W手=W机。7、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8、机械效率:η=W有/W总。
Jm-R2023-08-02 10:32:151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总结,简便点,谢谢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九万里风9 2023-08-02 10:32:151

初二下册物理所有公式

速度公式:v=s/t物理量单位v——速度m/skm/hs——路程mkmt——时间sh公式变形:求路程——s=vt求时间——t=s/v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物理量单位G——重力Nm——质量kg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合力公式:F=F1+F2[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F=F1-F2[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浮力公式:F浮=G–FF浮=G排=m排gF浮=ρ水gV排F浮=G压强公式:p=液体压强公式:p=ρgh帕斯卡原理:∵p1=p2∴或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写成:滑轮组:F=G总s=nh对于定滑轮而言:∵n=1∴F=Gs=h对于动滑轮而言:∵n=2∴F=Gs=2h机械功公式:W=Fs功率公式:P=机械效率:×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cm△t(保证△t>0)燃料燃烧时放热Q放=mq★电流定义式:欧姆定律:电功公式:W=UItW=UIt结合U=IR→→W=I2RtW=UIt结合I=U/R→→W=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如电热器。电功率公式:P=W/tP=IU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分压原理: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分流原理: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余辉2023-08-02 10:32:155

初二物理下册所有公式 苏科版的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v=S/t(S::路程;t::时间)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m:质量/V:体积(m:质量;V:体积)浮力F浮(N)F浮=G物—G液(G液: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G物+G轮)S=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G物+G轮)S=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W有=G物h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100%功率P(w)P=W/t(W:功t:时间)压强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m:质量;q:热值)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电压U(V)U=U1=U2=……电阻R(Ω)1/R=1/R1+1/R2+……欧姆定律I=U/R(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I=Q/t(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W=UIt=Pt(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电功率P=UI=IR=U/R(U:电压I:电流R:电阻
左迁2023-08-02 10:32:151

求广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06 kg/m06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 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v<2f 倒缩小实 照相机 f<u<2f v>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 放大镜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十二、电能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拌三丝2023-08-02 10:32:151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