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对上述7个豌豆杂交试验结果中所反映出来的、值得注意的三个有规律的现象感到吃惊。事实上,他已认识到,这绝对不是某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遗传上的普遍规律,但对于3∶1的性状分离比,他仍感到困惑不解。经过一番创造性思维后,终于茅塞顿开,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 (1)生物性状的遗传由遗传因子决定(遗传因子后来被称为基因)。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成员来自父本,另一个成员来自母本,二者分别由精卵细胞带入。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又彼此分离,并且各自进入到一个配子中。这样,在每一个配子中,就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成员,这个成员也许来自父本,也许来自母本。 (3)在杂种F1的体细胞中,两个遗传因子的成员不同,它们之间是处在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状态之中,但二者对性状发育所起的作用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一方对另一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之分,随之而来的也就有了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 (4)杂种F1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其数目相等,而雌雄配子的结合又是随机的,即各种不同类型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 麻烦采纳,谢谢!
Jm-R2023-07-21 08:47:402

碗豆为什么是杂交的最好的实验品

形状容易比较
左迁2023-07-21 08:47:393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怎样与假说演绎法各环节对应

杂交、自交是提出假说的根据,测交是对假说的演绎。汨罗一中 朱德文
此后故乡只2023-07-21 08:47:392

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是不是在豌豆开花时去雄和受粉

不是的,要在豌豆开花前去雄,雌蕊成熟后再进行人工授粉。豌豆属于自花授粉类植物,一旦雄蕊成熟,就会直接对本花的雌蕊授粉,因此要在雄蕊未释放花粉前将雄蕊摘除,这样才能再进行此后的杂交试验。
Ntou1232023-07-21 08:47:381

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CC和Cc→CC、Cc应该为2CC、2Cc
左迁2023-07-21 08:47:373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

A、孟德尔在杂交实验前先去除未成熟花(花蕾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带雌蕊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杂交,A错误;B、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的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B正确;C、孟德尔根据亲本的杂交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错误;D、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D错误.故选:B.
gitcloud2023-07-21 08:47:37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子二代的种子实际上是子三代
Ntou1232023-07-21 08:47:374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符号类:P - ;♂- ;♀- ;×- ; F1, ;F2 ;还有一个圈里面画一个叉的是什么

表示后代个体
hi投2023-07-21 08:47:33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这个和教科书上豌豆的YYRR*yyrr是一样的,图可见书。子一代是YyRr,自交后黄甜:黄非甜:红甜:红非甜=9:3:3:1,所以黄非甜:红甜=1:1,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是黄甜和红非甜,共计(9+1):16=5:8但是,这个分析有二个前提:第一,黄色/红色与甜/非甜符合自由组合,如果有连锁,子一代仍然全是黄甜但自交结果就变了;第二,黄色/红色与甜/非甜都是指种皮的性状才行,如果是胚乳的性状,胚乳来自于一个精子与二个极核的受精是三倍体(参见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在玉米还有转座子的不稳定遗传的问题,自交结果就会很复杂。
无尘剑 2023-07-21 08:47:32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对母体怎样处理,然后进行什么授粉

在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为防止自身花粉成熟时传粉,应在花蕾期对母本去掉雄蕊;然后待到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因此对母本的处理为先去雄后授粉. 故选:B.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1 08:47:3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测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故选:C.
苏萦2023-07-21 08:47:3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去雄),(套袋)。2.亲本(高茎,矮茎)F1表现型:高茎F2中的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是:高茎,矮茎,3:13.亲本基因型:DD ddF1基因型:DdF2基因型有(DD Dd dd)三种4.测交可以测定(F1遗传因子)组合测交所选用与F1杂交的类型:隐性纯合子d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 矮茎 1:15.实验结果分析法——(假说-演绎)法
康康map2023-07-21 08:47:30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对母本进行什么处理

在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为防止自身花粉成熟时传粉,应在花蕾期对母本去掉雄蕊;然后待到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因此对母本的处理为先去雄后授粉.故选:B.
余辉2023-07-21 08:47:301

求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详细资料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还是闭花受粉,也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1.分离现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是,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自由组合现象: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孟德尔先是收集了34个各自具有易于识别的形态特性的豌豆品系。为了保证这些品系的独有特性是稳定不变的(即是说每个品系自交繁殖的后代具有一致的特性),他把这些品系先种植了两年,最终挑选出22个有明显差异的纯种豌豆植株品系。 不同的豌豆 在挑选出纯种豌豆后,孟德尔用它们进行杂交,例如把长得高的同长得矮的杂交,把豆粒圆的同皱的杂交,把结白豌豆的植株同结灰褐色豌豆的植株杂交,把沿豌豆藤从下到上开花的植株同只是顶端开花的植株杂交。他的实验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杂交,“观察每一对性状的变化情况,推导出控制这些性状在杂交后代中逐代出现的规律”。 八年时间中,孟德尔一共研究了28000株植物,其中有12835株是经过“仔细修饰”的。通过这些实验,孟德尔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他发现如果把仅有一对性状的品系进行杂交,第一代杂种(F1)只出现亲本一方的性状。比如光滑的圆豆粒与皱的粗糙豆粒杂交,结果得到的完全是光滑的圆豆粒。如果让F1代自交,那么在得到的杂交第二代(F2)中就出现了两种情况:既有光滑的圆豆粒,也有粗糙的皱豆粒。他的一次实验结果是:5474个光滑种子,1850个粗糙种子。两者的比例约为2.96:1。这只是孟德尔所研究的豌豆一种性状的实验结果。孟德尔一共研究了七种性状。孟德尔关于F2代的试验结果如下表: 可以发现,所有的实验都有相似的结果。在F1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而在F2代中亲本双方的性状都将出现,而且在F1代中出现过的性状与F1代中未出现过的性状之比例接近3:1。 孟德尔的实验并没有只停留在F2代上,某些实验继续了五代或六代。但在所有实验中,杂交种都产生3:1的比例。正是通过这些试验,孟德尔创立了著名的3:1比例。但如何解释这样的实验结果呢? 孟德尔引入了孟德尔因子。他假定豌豆的每个性状都有一对因子所控制。如对于纯种的光滑圆豌豆,可以假定它由一对RR因子决定;对于纯种的粗糙皱豌豆,假定它由一对rr因子决定。对于杂交一代来说,是从亲本中各获取一个因子,于是得到Rr。由于性状只是出现圆豆粒,因此就把这种F1中出现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而F1中未出现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相应的,决定显性性状的因子称为显性因子,而决定隐性性状的因子称为隐性因子。而对于具有Rr因子的F1代而言,进行自交的结果就会出现四种结果:RR、Rr、Rr、rr。或者简单记作:RR+2Rr+rr。结合上显性、隐性,显然恰好会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3:1的结果。并且“杂种的后代,代代都发生分离,比例为2(杂):1(稳定类型):1(稳足类型)…” 于是,在孟德尔因子的假定下,实验结果得到了完美的解释。 以上只是单变化因子的实验。如果是多变化因子又如何呢?孟德尔对此也做了一些实验与研究。他做过两个双变化因子杂交和一个三变化因子杂交试验。结果与他根据上述理论的预测非常吻合。各种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假定是正确的。他已经解开了遗传之谜,得到了遗传的重要规律。对孟德尔的发现,后人归纳为两条定律: (1)分离律:基因不融合,而是各自分开;如果双亲都是杂种,后代以3显性:1隐性的比例分离;(2)自由组合律:每对基因自由组合或分离,而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孟德尔的豌豆田 孟德尔的上述杰出研究成果都体现在他1865年的论文与1866年布隆会议录上。这一会议录曾寄给约120个图书馆,此外40本此论文的单行本也曾发给其他的植物学家们。然而,孟德尔的非凡工作除了被德国植物学家福克等个别人提到外,可以说在当时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反响,孟德尔的研究成果被完全忽视了。作为一个插曲,达尔文让提到孟德尔工作的福克的文章在眼皮下滑过:达尔文曾看过福克文章的目录,但没有去注意正文。如果达尔文能认真看一下正文,那结果会如何呢?我们无意做更多的历史遐想了。 这篇伟大的论文在被忽视了30多年后,于二十世纪初被三位植物学家各自独立地发现。于是,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先驱获得了重新评价,他的论文也被公认为开辟了现代遗传学。1965年,英国一位进化论专家在庆祝孟德尔上述论文发表100周年的讲话中,说“一门科学完全诞生于一个人的头脑之中,这是惟一的一个例子”。在同年的另一次演讲中,他更明确地指出:“准确地说出一门科学分支诞生的时间和地点的事是稀奇的,遗传学是个例外,它的诞生归功于一个人:孟德尔。是他于1865年的2月8日和3月8日在布尔诺阐述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
康康map2023-07-21 08:47:30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用了什么方法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用的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1、选用豌豆的原因: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玉米花是单性花,不能自花传粉,故试验不选择玉米花);②豌豆具有容易区分的性状。2、使用范围:①只研究一对相对性状;②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3、方法:假说—演绎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总结归纳)
hi投2023-07-21 08:47:291

孟德尔杂交实验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豌豆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这很符合孟德尔的试验要求。所谓性状,即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所谓相对性状,即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花色有红花与白花之分,种子形状有圆粒与皱粒之分等等。为了方便和有利于分析研究起见,他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观察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这种分析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大家知道,孟德尔的论文的醒目标题是《植物杂交试验》,因此他所从事试验的方法,主要是“杂交试验法”。他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亲本(亲本以P表示),在它们的不同植株间进行异花传粉。如图2-4所示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异花传粉的示意图。结果发现,无论是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还是以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即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它们杂交得到的第一代植株(简称“子一代”,以F1表示)都表现为高茎。也就是说,就这一对相对性状而言,F1植株的性状只能表现出双亲中的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另一亲本的性状——矮茎,则在F1中完全没有得到表现。   又如,纯种的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时,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植株全都是红花豌豆。正因为如此,孟德尔就把在这一对性状中,F1能够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红花,叫做显性性状,而把F1未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如矮茎、白花,叫做隐性性状。孟德尔在豌豆的其他5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都得到了同样的试验结果,即都有易于区别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分离现象及分离比   在上述的孟德尔杂交试验中,由于在杂种F1时只表现出相对性状中的一个性状——显性性状,那么,相对性状中的另一个性状——隐性性状,是不是就此消失了呢?能否表现出来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孟德尔继续着自己的杂交试验工作。   孟德尔让上述F1的高茎豌豆自花授粉,然后把所结出的F2豌豆种子于次年再播种下去,得到杂种F2的豌豆植株,结果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高茎的豌豆(显性性状),一种是矮茎的豌豆(隐性性状),即: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高茎和矮茎性状都表现出来了。孟德尔的疑问解除了,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现象。不仅如此,孟德尔还从F2的高、矮茎豌豆的数字统计中发现:在1064株豌豆中,高茎的有787株,矮茎的有277株,两者数目之比,近似于3∶1。如图2-4A所示。   孟德尔以同样的试验方法,又进行了红花豌豆的F1自花授粉。在杂种F2的豌豆植株中,同样也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红花豌豆(显性性状),另一种是白花豌豆(隐性性状)。对此进行数字统计结果表明,在929株豌豆中,红花豌豆有705株,白花豌豆有224株,二者之比同样接近于3∶1。   孟德尔还分别对其他5对相对性状作了同样的杂交试验,其结果也都是如此。   我们概括上述孟德尔的杂交试验结果,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   (1)F1的全部植株,都只表现某一亲本的性状(显性性状),而另一亲本的性状,则被暂时遮盖而未表现(隐性性状)。   (2)在F2里,杂交亲本的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又都表现出来了,这就是性状分离现象。由此可见,隐性性状在F1里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遮盖而未能得以表现罢了。   (3)在F2的群体中,具有显性性状的植株数与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数,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分离比,其比值近似于3∶1。   3.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对上述7个豌豆杂交试验结果中所反映出来的、值得注意的三个有规律的现象感到吃惊。事实上,他已认识到,这绝对不是某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遗传上的普遍规律,但对于3∶1的性状分离比,他仍感到困惑不解。经过一番创造性思维后,终于茅塞顿开,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   (1)生物性状的遗传由遗传因子决定(遗传因子后来被称为基因)。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成员来自父本,另一个成员来自母本,二者分别由精卵细胞带入。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又彼此分离,并且各自进入到一个配子中。这样,在每一个配子中,就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成员,这个成员也许来自父本,也许来自母本。   (3)在杂种F1的体细胞中,两个遗传因子的成员不同,它们之间是处在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状态之中,但二者对性状发育所起的作用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一方对另一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之分,随之而来的也就有了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   (4)杂种F1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其数目相等,而雌雄配子的结合又是随机的,即各种不同类型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   为了更好地证明分离现象,下面用一对遗传因子的图解来说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及其假说,如图2-5所示。我们用大写字母D代表决定高茎豌豆的显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d代表矮茎豌豆的隐性遗传因子。在生物的体细胞内,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在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内含有一对决定高茎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DD,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内含有一对决定矮茎性状的隐性遗传因子dd。杂交产生的F1的体细胞中,D和d结合成Dd,由于D(高茎)对d(矮茎)是显性,故F1植株全部为高茎豌豆。当F1进行减数分裂时,其成对的遗传因子D和d又得彼此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是含有遗传因子D的配子,另一种是含有遗传因子d的配子,而且两种配子在数量上相等,各占1/2。因此,上述两种雌雄配子的结合便产生了三种组合:DD、Dd和dd,它们之间的比接近于1∶2∶1,而在性状表现上则接近于3(高)∶1(矮)。   因此,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使得豌豆杂交试验所得到的相似结果有了科学的、圆满的解释。   基因型与表现型我们已经看到,在上述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分析中,遗传下来的和最终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如当遗传结构为DD型时,其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高茎豌豆,而遗传结构为Dd型时,其表现出来的也是高茎豌豆。像这样,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形特征和生理特性叫做表现型,如高茎与矮茎,红花与白花;而生物个体或其某一性状的遗传基础,则被称为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由相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叫做纯合体,如DD和dd的植株;凡是由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则称为杂合体,如Dd。   基因型是生物个体内部的遗传物质结构,因此,生物个体的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例如,含有显性遗传因子D的豌豆植株(DD和Dd)都表现为高茎,无显性遗传因子的豌豆植株(dd)都表现为矮茎。由此可见,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由以上分析我们还可知道,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却并不一定相同。例如,DD和Dd的表现型都是高茎,但其基因型并不相同,并且它们的下一代有差别:DD的下一代都是高茎的,而Dd的下一代则有分离现象——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4.分离规律的验证   前面讲到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仅仅建立在一种假说基础之上,他本人也十分清楚这一点。假说毕竟只是假说,不能用来代替真理,要使这个假说上升为科学真理,单凭其能清楚地解释他所得到的试验结果,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这一假说。下面介绍孟德尔设计的第一种验证方法,也是他用得最多的测交法。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按照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杂种子一代F1(Dd)一定会产生带有遗传因子D和d的两种配子,并且两者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类型(dd)只能产生一种带有隐性遗传因子d的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1中遗传因子的作用。所以,测交产生的后代应当一半是高茎(Dd)的,一半是矮茎(dd)的,即两种性状之比为1∶1。如图2-6所示测交实验的方法。   孟德尔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相交,得到的后代共64株,其中高茎的30株,矮茎的34株,即性状分离比接近1∶1,实验结果符合预先设想。对其他几对相对性状的测交试验,也无一例外地得到了近似于1∶1的分离比。   孟德尔的测交结果,雄辩地证明了他自己提出的遗传因子分离假说是正确的,是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   5.分离规律的实质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假说,用他自己所设计的测交等一系列试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亦被后人无数次的试验所证实,现已被世人所公认,并被尊称为孟德尔的分离规律。那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呢?   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hi投2023-07-21 08:47:281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全过程?

是完成科学史话老师的作业吧!
水元素sl2023-07-21 08:47:253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步骤

首先要种植亲代(P)的豌豆,将高茎与矮茎的豌豆杂交,得到F1代豌豆种下F1代豌豆并观察(高茎),并在收获时期得到F2代豌豆(此处豌豆自交,无需处理)种植F2代豌豆并观察(高:矮=3:1)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你的疑问!如有不懂请追问!望采纳!
NerveM 2023-07-21 08:47:24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怎么学??

大学还是高中呢?
meira2023-07-21 08:47:24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用的什么科学方法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用的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1、选用豌豆的原因: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玉米花是单性花,不能自花传粉,故试验不选择玉米花);②豌豆具有容易区分的性状。  2、使用范围:①只研究一对相对性状;②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  3、方法:假说—演绎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总结归纳)
北营2023-07-21 08:47:23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二)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为了便于分析,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研究。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F1)全部为高茎豌豆。F1自交,结果在子二代(F2)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其比例为3∶1。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的假设: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设计了测交试验。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4、分离定律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即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5、基本概念 自花传粉(自交)、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测交。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结出的种子(F1)全部为黄色圆粒的。让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种子,其数量比接近于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实验:①选用两对相对性状:粒色―黄色(Y)和绿色(y),粒形―圆粒(R)和皱粒(r);②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和yr的配子;③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④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数量比各为1∶1∶1∶1;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1。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测交试验,即让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符合预期的设想。4、自由组合定律 人们把孟德尔的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称为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5、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终于揭示了生物遗传的两个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①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②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③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④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黑桃花2023-07-21 08:47:221

谁知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具体步骤

请看 孟德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开紫花的豌豆种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种结合在一起,第一次结出来的豌豆开紫花,第二次紫白相间,第三次全白. 对此孟德尔没有充分的理由作出解释. 后来,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对性状中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原理.虽然还 有不少例外,但它仍然是一个原理. 孟德尔根据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原理,进一步做了推想.他认为决定豌豆花色的物 质一定是存在于细胞里的颗粒性的遗传单位,也就是具有稳定性的遗传因子.他设想在 身体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双存在的;在生殖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例如, 豌豆的花粉是一种雄性生殖细胞,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在豌豆的根、茎、叶等身体 细胞里,遗传因子是成双存在的. 这就是说,孟德尔认为可以观察到的花的颜色是由有关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如果用R代表红花的遗传因子,它是显性;用r代表白花的遗传因子,它是隐性.这 样,豌豆花色的杂交实验,就可以这样解释: 红花×白花 (纯种) RR rr(身体细胞,遗传因子成双存在) ↓ ↓ R r(生殖细胞,遗传因子成单存在) \ / Rr (杂种) 红花 因为杂种的遗传基础物质是由R和r组成的,因此,它的后代(子2)就可能出现白 花(rr)了. 这就是说,隐性的遗传因子在从亲代到后代的传递中,它可以不表现.但是它是稳 定的,并没有消失. 现在,遗传学上把这个遗传因子或遗传单位,叫做基因.研究基因的科学就是遗传 学.基因学说就是现代遗传学的中心理论. 很清楚,基因概念是孟德尔在推想中提出来的,虽然当时他并没有提出“基因”这 个科学名词. 孟德尔认为遗传单位(基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一个显性基因和它相对的隐性基 因在一起的时候,彼此都具有稳定性,不会改变性质. 例如,豌豆的红花基因R和白花基因r在一起,彼此不会因为相对基因在一起而发生 变化,在一代一代的传递中,R和r都能长期保持自己的颜色特征. 孟德尔的结论正好跟长期流传的融合遗传理论相对立. 融合遗传理论是怎么回事儿呢?它的基本论点是:遗传因子或遗传物质相遇的时候, 彼此会相互混合,相互融化,而成为中间类型的东西. 根据融合理论来推理,甲和乙杂交,就会产生出混血儿,甲的遗传因子和乙的遗传 因子,都变成了中间类型的东西.好比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似的,亲代的遗传因子都因 为融合而消失了. 根据融合理论来推理,豌豆的红花遗传因子R跟白花遗传因子r在一起的时候也就会 融合成为新的东西,R和r都不再存在了. 显然,融合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科学事实的支持.它只是一种推测和猜想, 不能解释所有的表现不同的遗传现象. 中间类型是有的.这是相对的基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性状,基因本身并没有改变. 例如,红花的紫茉莉和白花的紫茉莉杂交,子一代的花是粉红色的.可是子二代,这些 粉红色茉莉的后代,却有三种不同的性状:粉红花、红花和白花.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现象和本质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不能简单地把现象和本质等同起来.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还是闭花受粉,也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1.分离现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是,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自由组合现象: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hi投2023-07-21 08:47:2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概念全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是得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通过一对相对性状得出。先是纯和的亲代杂交,得出F1代杂合子。让F1代自交,得出表现型3:1,出现了性状分离,由此总结出控制性状由基因决定,并分为显隐性状。并且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由两个纯和的亲本杂交。产生F1代,再F1代自交,产生了4种表现型,其中两种与亲本相同,另两种与亲本性状不同,说明性状可以进行自由组合,由此说明决定性状的基因可以进行自由组合。想验证基因型,用测交的方法。
水元素sl2023-07-21 08:47: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和二中 以前演绎推理的内容分别是?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在19世纪中叶,孟德尔用豌豆做了许多杂交试验。在观察、记录和数理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杂种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性状,两对和两对相反性状的杂种试验产生了不同的无性别组合现象。他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一个假说,并尝试性地诠释了性分离和不同特质的自由结合。然后他巧妙地设计了检验实验来检验假象,检验实验不可能直接验证假说本身,而是通过假说来验证推论,也就是说,如果遗传因素决定了杂交假说的成立,那么,那么,那么,根据假说,实验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预测性;然后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推导值进行了比较。如果两者一致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则证明假设是错误的。
mlhxueli 2023-07-21 08:47:201

中国科学技术馆里的展项“孟德尔豌豆实验”,具体是讲什么的呢?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人类在探索遗传规律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实验,他发现了遗传定律,并因此成为了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豌豆实验”这一展项由两部分组成。(1)交互式实验操作台:两个操作台上有两种不同性状的种子,且每个操作台分别对应一块贴有光电膜的显示板。当观众同时按压第一阶梯的两个(杂交授粉)不同性状的种子模型时,显示板会逐渐显现豌豆苗长高、开花、授粉的发光图案,而后,在操作台第二阶梯桌下弹出代表第二代的种子模型(4个)。同理,当观众按压第二代种子模型中任意一(自交授粉)个时,可观看到豌豆苗生长、开花、授精发光图案及产出的第三代种子模型(4个)。(2)背景知识介绍:包括孟德尔画像、显示屏和操作台。操作台上是一个豌豆夹形状的滑轨,滑轨中间是一个豌豆形状的滑杆,观众将滑轨中的滑杆拨动到豆夹状滑轨的某一处时,就可看到显示屏上展现孟德尔探索和发现显隐性遗传规律的过程片段的小动画。孟德尔针对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和后代分析,发现每对杂交的子一代都表现显性性状,但子一代自花授粉产生的子二代就发生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分离,而且显性类型数目与隐性类型数目接近3:1。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孟德尔提出颗粒性遗传因子的概念,他认为遗传因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即遗传分离法则: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及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时是彼此自由、随机地被组合到子细胞中。
陶小凡2023-07-21 08:47:191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二)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为了便于分析,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研究。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f1)全部为高茎豌豆。f1自交,结果在子二代(f2)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其比例为3∶1。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的假设: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设计了测交试验。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4、分离定律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即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5、基本概念自花传粉(自交)、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测交。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结出的种子(f1)全部为黄色圆粒的。让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种子,其数量比接近于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孟德尔的实验:①选用两对相对性状:粒色―黄色(y)和绿色(y),粒形―圆粒(r)和皱粒(r);②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和yr的配子;③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④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数量比各为1∶1∶1∶1;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1。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测交试验,即让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符合预期的设想。4、自由组合定律人们把孟德尔的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称为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5、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终于揭示了生物遗传的两个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①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②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③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④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韦斯特兰2023-07-21 08:47:193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将一种开紫花的豌豆种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种结合在一起,第一次结出来的豌豆开紫花,第二次结出来的豌豆紫白相间,第三次结出来的豌豆全为白色。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得出的结论: 1、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ardim2023-07-21 08:47:181

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怎样的

孟德尔于1856年开始了豌豆杂交实验。他卧薪尝胆,默默地进行了8年实验,终于以有力的证据证实了他自己的论点。孟德尔对实验进行了精心设计,选材时充分考虑到尽量避免干扰因素。由于豌豆是严格自花授粉的,因此很适合作杂交试验材料。在性状选择上,孟德尔注重质量性状,使其有严格的可区分性。他挑选的性状共有7对:(1)成熟种子形状—圆润或皱缩;(2)子叶颜色—黄色或绿色;(3)种皮颜色—褐色或白色;(4)成熟豆荚形状—饱满或缢缩;(5)未成熟豆荚颜色—绿色或黄色;(6)花的位置—腋生或顶生;(7)茎的长短—长茎或短茎。根据统计学原理,孟德尔注意到,当实验植株较少时,结果可能发生较大波动,因此必须采用大样本。这就避免了由于对实验数据波动的困惑而导致对实验本身的怀疑。孟德尔的研究态度十分严谨,在得出初步结论后,他又用测交方法对结论进行验证,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后代的基因型。 经过了多年实验,孟德尔对单个性状杂交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假设,综合起来可以阐述为:控制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产生配子时彼此分离,并独立分配到不同性细胞中。这就是遗传学第一定律,或称分离律。同时,在对两对性状杂交的分析中,孟德尔又提出了第二定律,即自由组合律: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到配子里。以上两个定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孟德尔定律。希望采纳
善士六合2023-07-21 08:47:181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每个人的生命起点都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基因,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看起来惊人的相似,而有的却并无太多相似之处,还有某些家庭的某些特征隔代相传。这是什么原因呢?1866年,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通过豌豆试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揭开了千百年来人们最想了解的奥秘,他也因此被尊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遗传学家之称的孟德尔,1822年7月22日出生于奥地利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园艺师。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孟德尔对园艺很感兴趣,但他的志趣始终在科学上面。因为家境贫寒,他没有读完大学就进布隆(现在的布尔诺)奥古斯丁教派的圣托马斯修道院,当了一名修道士。1851年,几经辗转,孟德尔才有机会到维也纳大学深造。在维也纳大学的两年中,孟德尔学习了物理、数学、化学、动物学、埴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并对植物学和植物杂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他日后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53年,完成学业的孟德尔回到修道院,没有直接参加当年的教师资格考试,而是进入了一所刚建成不久的技术学校任教。在这里。他开始了14年的教学生涯,但由于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他只能拿一半的酬薪。教学之余,孟德尔在修道院里开始进行一些实验。19世纪50年代初,他开始对豌豆进行人工授粉,测定生物的形状遗传。1854年,植物杂交研究领域成为布隆农业学会讨论的热点,已成为会员的孟德尔倍受鼓舞,进行了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孟德尔精选纯种豌豆进行杂交。例如把长得高的同长得矮的杂交,把豆粒圆的同皱的杂交,把结白豌豆的植株同结灰褐色豌豆的植株杂交,他的实验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杂交,观察每一对性状的变化情况,推导出控制这些性状在杂交后代中逐代出现的规律。实验发现每一植株都具有两个决定高度的因子,高的显性因子和矮的隐性因子,因此杂交后第一代的值株全都是高的。当这一代自花受精后,这些因子在子代中排列可以是两个高因子在一起,或者两个矮因子在一起,或者一高一矮,一矮一高。前两种组合将会繁育出同样的后代,各自生出全是高的或全是矮的植物,而后面的两种组合则将以三与一之比生出高的或矮的植物来。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孟德尔总结出了生物遗传的两条规律。即同一律和分异律。同一律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植物或动物杂交时,他们的下一代全部是一模一样的情况。例如,一个绿色种子和一个黄色种子杂交,他们的下一代都是黄色的;分异律是不同植物品种统一的新一代被拿来再交配时,他们的下一代便不再是统一的了。他们会发生分离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不同的形式。1865年孟德尔在自然科学学会的会议上先后两次报告了他的发现。但是由于他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所以在当时并未认可。直到他去世了20年后的1900年,这一理论才被人重新发现并得到普遍应用。以杂交试验闻名的孟德尔还是一位气象学家,是奥地利气象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从1857开始,他每天都一丝不苟地观察记录温度、气压、降雨量以及臭氧水平,并将其绘成图表呈交给自然科学会,以作气象资料研究。此外,孟德尔还从事过植物嫁接和养蜂等方面的研究。为了自己的科学事业,孟德尔一生未婚,于1884年1月,因慢性肾脏疾病去世,他的遗体被埋葬在中央公墓的修道院墓地。
拌三丝2023-07-21 08:47:18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2、豌豆的不同性状之间差异明显、易于区别,如高茎、矮茎,而不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高度。3、孟德尔还发现,豌豆的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用这些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进行豌豆品种间的杂交,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4、豌豆一次能繁殖产生许多后代,因而人们很容易收集到大量的数据用于分析。5、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授粉。扩展资料: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 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gitcloud2023-07-21 08:47:18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4、答案是:B 。解:种群中RR:Rr:rr=4:4:1,由于rr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所以剩下的只有RR和Rr的植株,比例是RR:Rr=1:1,在这样的群体中R的基因频率是3/4,r的基因频率是1/4,所以自由交配的下一代中rr=1/4*1/4=1/16……5、答案是:D .由于每个植株既有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所以此题相当于自由交配,由于Aa:aa=1:1,所以A=1/4,a=3/4,子代AA=1/16,Aa=2*1/4*3/4=6/16,aa=3/4*3/4=9/16,具有A表现型的是7/16,具有表现型的是9/16,二者比例是7:9 。
小白2023-07-21 08:47:181

豌豆杂交实验是谁的实验?

豌豆杂交实验是由奥地利的遗传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所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是格雷戈尔·孟德尔所进行的经典实验,主要研究豌豆在繁殖过程中的遗传现象。这些实验围绕豌豆不同特征展开包括花型、种子颜色、种皮形态和宽度等。孟德尔选用了多个豌豆品种,如粉花形豌豆和白花形豌豆、黄色种子及绿色种子的豌豆等。对这些豌豆通过人工授粉方法将它们连锁起来进行交配组合,在一系列复杂的繁殖实验中,孟德尔得出了许多新的遗传学定律,包括了显性和隐性等遗传现象。且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的实验结论成为了遗传学的基础。它揭示了生物遗传规律,为人类对遗传与变异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且开创了统计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豌豆杂交实验因此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源。孟德尔遗传学发现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1、基因的发现和遗传规律的建立:孟德尔的遗传学发现奠定了基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的基础,成为后来遗传学的创始人。2、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孟德尔的研究表明,染色体上有多个遗传特征的因子,并且这些因子可以分离、重新组合和变异,这些重要发现为后来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3、遗传学与进化学的结合:孟德尔的研究为遗传学和进化学的结合提供了基础。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变异概念,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4、遗传病和遗传工程的发展:孟德尔的遗传学发现为遗传病和遗传工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现代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都离不开遗传学的知识和方法。孟德尔的研究成果为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而豌豆杂交实验也成为了重要的遗传学实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和基因工程领域。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1 08:47:171

孟德尔是怎样研究豌豆遗传实验的?

1853年夏,孟德尔又回到了布隆修道院,开始了他艰苦的实验经历。他利用后花园开辟了一块实验地,种植了豌豆、南瓜、紫茉莉、山柳菊、玉米等植物,还饲养了老鼠和蜜蜂,他利用这些植物和小动物作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孟德尔最成功的就是豌豆杂交实验,这项遗传实验从1856年开始,直到1864年才结束,共进行了8年之久。孟德尔在实验方面是非常认真的。他的实验思路谨慎周密,在选材上也很是审慎小心。他选用豌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就不是偶然的,因为豌豆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有许多优点:一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在开花之前就完成了授粉作用,这就避免了由于天然杂交而引起的混杂;其次是豌豆生长期短,容易栽培;还有就是豌豆的花朵较大,便于人工操作,以及豌豆的变异较多等优点。孟德尔反复研究了豌豆的七种相对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而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实验结果,他发现:开红花的豌豆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后,第一代全部开出红花;杂交一代自交产生的杂交二代,开红花的约占3/4,开白花的约占1/4。也就是说,杂交二代豌豆开红花的植株与开白花植株的数量之比是3∶1。孟德尔在解释这一性状的遗传行为时认为,在开红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后,第一代杂交后代全部开红花,这说明豌豆开红花的性状遗传下来了,而且呈显性;而豌豆开白花的性状虽然也存在于豌豆花中,但隐而未现,因此叫做隐性;到了杂交的第二代中,开红花的豌豆占到3/4,其中只含有红花性状的占1/4,同时含有两种性状而红花性状呈显性、白花性状呈隐性的占1/2,开白花的也就是说只含有白花性状的占1/4。这个实验证明,杂交植物的不同性状在它的第一代后代中会全部包含,只不过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第二代之后,这些植物的不同性状会通过一定的规律逐步分离出来,返回到其原来的状态中去。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分离定律。同时,孟德尔还研究了子叶的颜色、种子的圆皱、植株的高矮等性状的遗传和变异行为。他发现,如果同时考察两对性状,如花色和株高时,性状的分离是互不干扰的,在杂交二代里,红花高秆、红花矮秆、白花高秆和白花矮秆的比例接近于9∶3∶3∶1(高秆为显性性状),这就是植物遗传学上著名的孟德尔独立分配法则。孟德尔的工作揭示了生物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人统称为孟德尔定律。孟德尔认为植物的每一性状,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负责传递的。遗传下来的并不是具体性状,而是遗传因子,因为性细胞里并没有红花、白花等具体性状,他还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双存在,而在性细胞内成单,并成颗粒状存在,杂交以后它的颗粒仍保持独立,彼此不融为一体。在杂交产生配子(即性细胞)时,不同遗传因子各自分离开来。并分配到不同的配子里,完整的遗传绐下一代。这就是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因子的概念。孟德尔的法则与遗传因子的概念,是植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也为生物的基因学说奠定了基础,拉开了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帷幕。到20世纪初,在众多科学家的辛勤努力下,遗传学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美国学者摩尔根。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及其研究组用一种双翅目昆虫——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对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大量的遗传学和细胞学的研究,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人们大都是饲养猪、狗、猫、鸡、鸭等等,你有没有听说过有人居然喜欢养蝇类,而且成千上万的饲养呢?有这种喜好的人还真的存在,他们便是摩尔根和他的研究组员们。不过摩尔根和他的弟子们养的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蝇类——果蝇。果蝇的身体很小,饲养成本低、繁殖快,在25摄氏度的时候,果蝇12天就可以繁殖一代,而且一只雌果蝇一次可以生产几千个后代,这就是摩尔根饲养果蝇的原因。事实上,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还有许多优点,这是摩尔根当时没有想到的。摩尔根当时用来做实验的雄果蝇具有黑色的身体、紫色眼睛、残缺翅等性状,并且这些性状是可以真实遗传的隐性性状。它们相对应的野生型果蝇是灰色身体、红眼和长翅,这些性状都是显性性状。用具有隐性性状的雄果蝇和具有显性性状的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得到的第一代杂种,全部表现为灰身、红眼和长翅。当把这种杂交的雄性果蝇和具有隐性性状的雌性果蝇做回交实验时,按照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它们的后代应该表现出相等的十六种不同的组合。可是,事实上,它们的后代仅仅出现了两种组合:与它们的祖父母的性状完全一样,不是黑身、紫眼、残翅,就是灰身、红眼、长翅,此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类型了。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科学家们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但是,越是有困难就越能激发科学家们的兴趣。为此,不少科学家纷纷进行研究,提出各种假说,但是,只有摩尔根才对这个现象给予了一个成功的解释。摩尔根首先假定这三个性状的基因都位于一个染色体上,那么,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按照自由组合规律进行分配的,但是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便不能自由的组合了。摩尔根就把这种现象叫做连锁。后来,科学家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证明了连锁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叫做连锁群,而且他们发现,不少生物的连锁群和单组染色体个数总是相互吻合的,例如果蝇的单倍染色体数目为4,而果蝇恰恰有4个连锁群;玉米有10对染色体,对于玉米已经研究过的400多个基因也刚好属于10个连锁群;孟德尔实验中所用的豌豆有7对染色体,有趣的是孟德尔所用的7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恰好位于仅有的7对染色体上,所以也就表现出了自由组合的规律。后来,摩尔根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具有黄体、白眼两种隐性性状的雄果蝇,同具有显性性状的灰体、红眼的雌果蝇交配,所生出的子女全部都是显性性状;再将杂交第一代的雌果蝇,同具有黄体、白眼两种隐性遗传性状的雄果蝇回交,便会得到4种孙辈个体,4种个体中,有两种和它们的祖父母相同,或者是黄体、白眼,或者是灰体、红眼,占孙代个体总数的99%。这一点说明,亲代联合在一起的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绝大多数还是合在一起的。可令人奇怪的是,在孙辈后代中还出现了两种新的类型:一种是黄体红眼,另外一种是灰体白眼,这两种类型占后代个体总数的1%。摩尔根认为,这两个基因一定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所以绝大部分(99%)后代依然连锁在一起。可是有少数(1%)个体,在配子形成时,在两个基因间曾经发生了交换,以至于产生了新的组合,他把这种现象称为互换。摩尔根和以后的学者们为了验证这1%的新个体不是偶尔得到的,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还做了许多实验,对其加以证实、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基因之间的确是存在着一定的互换,而且互换率实际上是高低不一的,这就是遗传学上著名的连锁与互换规律。真想不到,我们看起来平平常常的豌豆和令人有点讨厌的果蝇,竟然成为人类发现生物遗传规律的载体,看起来,豌豆和果蝇对遗传学发展的贡献可不小呢。
此后故乡只2023-07-21 08:47:171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实验室里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

(1)操作④中过滤速度很慢,其原因较多,例如,制作过滤器时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留有气泡;过滤前浑浊液体没有经过静止沉淀而直接进行过滤等;(2)在操作⑤中容易造成液滴飞溅原因是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可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还可以采取间歇加热的等措施;(3)粗盐的产率=3g5g×100%=60%;(4)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会造成滤液浑浊,则获得的盐中含有泥沙,导致产率偏大;B、蒸发时所得的食盐潮湿,则会由于含有了水分,而导致产率偏大;C、把晶体从蒸发皿移到天平称量时,有少量黏在蒸发皿上,会使获得的精盐减少,而使产率偏低;D、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会流失一部分氯化钠,所以会导致产率降低.故答案为:(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留有气泡;(2)间歇加热;(3)60%;(4)CD.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1 08:46:111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图1所示的操作流程:请

(1)把大颗粒粗盐研细时,可以用研钵.故填:A.(2)折叠好的滤纸,应该是一半是一层,另一半是三层,不能出现D中的情况.故填:D.(3)操作④是蒸发,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把水蒸干.故填:蒸发;出现较多固体.(4)解:溶液的质量为:5g÷10%=50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5g=45g.故填:45.标明相应信息情况如图所示.
九万里风9 2023-07-21 08:45:351

重物自由落体实验怎么做

分类: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高考 问题描述: 是设计实验 解析: 王老师小题大做。 “这要看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难道“通过自由落体测重力加速度”不是“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我看是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且是其中主要事。 若是测重力加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或闪光照相。”不行吗?用一句葛优的话:我看行! “方法也很多,就看给了哪些实验器材”就是让你帮着选一下实验器材,设计一下! 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体,叫“自由落体”。如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由静止状态开始下落的物体。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等于重力加速度g。虽然地球的引力和物体到地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地球的半径远大于自由落体所经过的路程,所以引力在地面附近可看作是不变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即是一个不变的常量。它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体现在“自由”二字上,其含意为:物体开始下落时是静止的即v0=0。如果给物体一个初速度竖直下落,不能算自由落体。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作用力(包括空气阻力)。 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gt;位移的计算公式为h=1/2*gt^2。 通常在空气中,随着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增加,空气对落体的阻力也逐渐增加。当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它所受到的阻力时,落体将匀速降落,此时它所达到的最高速度称为终端速度。例如伞兵从飞机上跳下时,若不张伞其终端速度约为50米/秒,张伞时的终端速度约为6米/秒。
余辉2023-07-21 08:44:411

小球撞击月球实验步骤数据收集

小球撞击月球实验步骤数据收集介绍如下:以下是月球自由落体实验的具体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一个小球、一个测量器(可以使用钟摆或者单摆等)和 一些绳子。2. 将小球系在测量器上,并拉直绳子。3. 松开小球,观察其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需要注意的是,月球上没有空 气阻力,因此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4. 记录小球落地所需的时间。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可以重复实验多次, 取平均值。5. 使用测量器上的数据,计算出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 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6. 对比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可以得出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约 1.67 倍。需要注意的是,月球上没有空气阻力,因此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由于月球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小,因此小球在月球上的下落速度比在地球上慢得多。自由落体法测重力加速度如下: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由重力产生,称为重力加速度g ,根本原因由万有引力产生,它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它是一个重要的地球物理常数.地球上各点的加速度数值,随该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及该地区地质。构造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测量重力加速度对于地质勘探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g 值偏大的地方则可能埋藏着重矿物,反之g 值偏小的地方则可能埋藏着盐类和石油。自由落体仪主要由立柱、吸球器和光电门组成.如图1-1所示.立柱固定在三脚底座上,上端有一个吸球器,立柱上有米尺.两个光电门可以沿立柱上下移动.当用手挤压吸球器内的空气后,其内部压强将小于外部空气的一大气压强,因而大气把钢球托在吸球器口上。又由于钢球与吸球器边缘有缝隙,空气可进入吸球器,慢慢使其内部也等于一个大气压强时,钢球将自动脱落,作自由落体运动.立柱上的光电门与计时仪联接.光电门由一个小的聚光灯泡和一个光敏管组成,聚光灯泡对准光敏管,光敏管前面有一个小孔可以接收光的照射。光敏门与计时仪是按以下方式联接的.即当两个光电门的任一个被挡住时,计时仪开始计时;当两个光电门中任一个被再次挡光时,计时终止.计时仪显示的是两次挡光之间的时间间隔。
u投在线2023-07-21 08:44:401

实验室若用100ml 98%的浓盐酸(密度为1.84g/cm3) 配置20%的稀硫酸,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多少ml

100ml*98%*1.84g/cm3=20%*x x=938.8g 938.8-180.32=758.48g水 需要加入758.48ml水
tt白2023-07-21 08:43:081

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图及步骤及指出每个部分的主要作用?

(1)制备氯气应用浓盐酸,条件为加热,洗气时应长进短出,进气管插入液面以下,应该先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再除去;故答案为:①不能用稀盐酸,而应用浓盐酸;②应有加热装置,应用酒精灯加热;③盛浓硫酸和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位置颠倒; ④两洗气瓶里进气导管和出气导管的长短不对;(2)从发生装置中出来的氯气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答案为:①除去Cl2中的氯化氢;②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③吸收多余的氯气.
tt白2023-07-20 10:52:431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MnO2+4HCL(浓)=MnCL2+2H2O+2CL2↑
kikcik2023-07-20 10:52:424

实验室制备氯气应放在______中进行。

实验室制备氯气应放在(通风橱)中进行。Cl2有毒,需要在通风橱中进行。
mlhxueli 2023-07-20 10:52:401

氯气实验室如何收集和验满?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纸先变红再褪色或者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gitcloud2023-07-20 10:52:401

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最常用MnO2 + 4HCl(浓) ==加热== MnCl2+ 2H2O + Cl2 ↑ 除了MnO2外,实验室里也可用其他氧化剂来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常用的氧化剂有KMnO4,KClO3,Ca(ClO)2等.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由于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所以用KMnO4制Cl2,通常不需加热.
水元素sl2023-07-20 10:52:391

实验室怎么制取氯化氢?

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有三种方法:二氧化氯法、重水水解法、氯化钠与浓硫酸供热法。三种方法具体如下:1、盐酸主要由氯化氢溶于水来制备。而氯化氢可以通过氯气与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作用来制备。反应方程式为:2、用重水水解氯化物(如三氯化磷、二氯亚砜等)或酰氯,可以得到含有氘的盐酸。反应方程式为:3、用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起反应,不加热或稍微加热,分别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然后在500℃到600℃的条件下,继续起反应而生成氯化氢和硫酸钠。扩展资料除了实验室制法,氯化氢在工业上有以下制法(电解法):1、将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除得氢氧化钠外,在阴极有氢气产生,阳极有氯气产生:2、在反应器中将氢气和氯气通至石英制的烧嘴点火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并发出大量热:3、氯化氢气体冷却后被水吸收成为盐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氢
大鱼炖火锅2023-07-20 10:52:371

氯气制取的实验步骤

(1)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直接产生氯气!(2)浓盐酸,二氧化锰A 组装仪器 检验气密性B 烧瓶加二氧化锰,分液漏斗里加浓盐酸C 加热D上方排气取气,或排饱和食盐水取气E 停止加热, 剩余气体碱吸收!
苏萦2023-07-20 10:52:283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

因为二氧化锰多啊,我们学校先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再收集二氧化锰做跟过氧化氢的实验,还有就是制氯气了
黑桃花2023-07-20 10:52:284

实验室制氯气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实验室制氯气用浪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I(浓)=加热=MnCI2+2H2O+CI2(气体符号)离子方程式为:
北境漫步2023-07-20 10:52:27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及步骤

1、实验室里也可用其他氧化剂来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 2、反应原理:最常用MnO2 + 4HCl(浓) ==加热== MnCl2+ 2H2O + Cl2 ↑,常用的氧化剂还有有KMnO4、KClO3、Ca(ClO)2等。 (1)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由于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所以用KMnO4制Cl2,通常不需加热。 (2)KClO3+6HCl==== KCl+3Cl2↑+3H2O。 (3)Ca(ClO)2+4HCl(浓)==== CaCl2+2Cl2↑+2H2O 。 (4)总之,实验室制氯气的办法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氯离子+氧化剂+酸性环境,氧化剂的氧化性不强的话还需不同程度加热。 3、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4、用饱和食盐水出去HCl气体,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5、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尾气。 6、验满: (1)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盛Cl2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3)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常常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小白2023-07-20 10:52:261

实验室制作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4HCl(浓)+MnO2=MnCl2+Cl2↑+2H2O(条件:加热)或者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相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 + 2Cl- + MnO2 = Mn2+ + Cl2↑ + 2H2O(条件:加热)或者16H+ + 10Cl- + 2MnO4- = 2Mn2+ + 8H2O + 5Cl2↑
大鱼炖火锅2023-07-20 10:52:251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为什么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备 其实氯酸钾 高锰酸钾 次氯酸钙也可以和盐酸制备氯气的 解析: 1.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 加热 4HCl + MnO2 == MnCl2 + 2H2O +Cl2↑ 2.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3.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 KClO3+6HCl=KCl+3H2O+3Cl2↑ 但考虑到纯度和经济,安全性,制取的效率所以实验室一般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备
肖振2023-07-20 10:52:251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

1.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加热4HCl+MnO2==MnCl2+2H2O+Cl2↑2.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3.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KClO3+6HCl=KCl+3H2O+3Cl2↑但考虑到纯度和经济,安全性,制取的效率所以实验室一般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备
阿啵呲嘚2023-07-20 10:52:242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步骤?

其实并不要讲那么复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仪器设备: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园底烧瓶、分液漏斗配双孔塞、导气管、集气瓶、小烧杯(2)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二氧化锰(3)步骤:(A)把装置连接好,检查气密性(B)在烧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从分液漏头里慢慢地注入密度为1。19的浓盐酸(C)缓缓加热,使反应加快,有氮气均匀放出。(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E)多余氮气用氢氧化钠吸收。工业上用电解食盐水的立工隔膜电解槽的方法制氮气。
u投在线2023-07-20 10:52:233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是什么?

氯气的实验制法有以下几种:1. 电解法: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电解槽中,经电解可分解出氯气,再用水冷却吸收的氯气。2. 熔融法:将氯化钠放入高熔点的容器中,加热至沸点,氯化钠便会熔融,产生氯气,再用水冷却吸收的氯气。3. 烧碱法:将氢氧化钠与硫酸混合,加热至沸点,氢氧化钠便会与硫酸反应,产生氯气,再用水冷却吸收的氯气。4. 还原法:将氯化钠放入高熔点的容器中,将碳酸钠加入,加热至沸点,氯化钠便会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氯气,再用水冷却吸收的氯气。
善士六合2023-07-20 10:52:23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有哪些?

实验室制取氯气1号装置:生成氯气2号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3号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水4号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5号装置: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环境污染望采纳,点赞!
康康map2023-07-20 10:52:23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有几种?

一、实验室里也可用其他氧化剂来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二、反应原理:最常用MnO2 + 4HCl(浓) ==加热== MnCl2+ 2H2O + Cl2 ↑常用的氧化剂还有有KMnO4、KClO3、Ca(ClO)2等。1、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由于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所以用KMnO4制Cl2,通常不需加热。2、KClO3+6HCl==== KCl+3Cl2↑+3H2O3、Ca(ClO)2+4HCl(浓)==== CaCl2+2Cl2↑+2H2O总之,实验室制氯气的办法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氯离子+氧化剂+酸性环境,氧化剂的氧化性不强的话还需不同程度加热。三、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四、用饱和食盐水出去HCl气体,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五、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尾气。六、验满:1、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盛Cl2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3、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常常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扩展资料:氯气泄漏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和区域性污染,防止氯气泄漏的方法有:1、不能选用存在缺陷的设备和部件,各设备和部件要定期检测和检验;2、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检查和处理;3、加强事故氯处理装置的管理和检修,相关装置采用多路电源供电,定期清洗事故氯处理装置,机泵定期试车;4、为了及时发现氯气泄漏,在生产、储存、输送和使用的岗位都要安装氯气报警器,一旦氯气泄漏,可及早发现,防止事故扩大,并在液化岗位安装电视监控和碱液喷淋装置;5、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污染区人员应迅速撤离至上(侧)风处,并立即设置警戒,小泄漏时,于150米处设置警戒,大泄漏时,于450米设置警戒。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手戴橡胶手套,在上风向进行处置。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中或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具体处置措施为:1、关阀断源。生产装置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熟悉工艺的人员关闭输送物料的管道阀门,断绝物料供应,切断事故源,公安消防队出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并协助操作。2、倒罐转移。储罐、容器壁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用疏导的方法将液氯倒入其他容器或储罐。3、化学中和。储罐、容器壁发生少量泄漏,可采用化学中和的方法,即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生石灰、苏打粉等碱性物质,向罐体、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也可将泄漏的液氯导至碳酸钠溶液中,使其中和,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具体反应为CaO+H2O一Ca(OH)2,2Ca(OH)2+2Cl2一CaCl2+Ca(CIO)2+2H2O。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都没有毒害作用。如果现场温度比较高,则生成氯化钙和氯酸钙。产物的沉降度比较好,不会形成悬浮物,很快降落到地面,对地面植物起到钙肥作用。4、稀释降毒。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壁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但不宜使用直流水或直接对准泄漏点喷射,避免氯气与水作用生成酸,加速对泄漏点的腐蚀。除了使氯气溶解于水外,还可以利用氯气与水的反应加大对空气中氯气的吸收。5、浸泡水解。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氯钢瓶阀门损坏,发生泄漏,又无堵漏器具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氢氧化钙等碱性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6、器具堵漏。管道壁发生泄漏,且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前或阀门损坏,不能够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袋等器具实施封堵。(a)微孔跑冒滴漏可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方法堵漏。(b)罐壁撕裂发生泄漏,可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c)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带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实施内外堵漏。(d)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也可直接使用专门的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堵漏。7、洗消处理。1、化学消毒法。即用氢氧化钠、氨水、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溶于水中,喷洒在污染区域或受污染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毒物性质,成为无毒或低毒物质;2、物理消毒。即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对染毒空气可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暂时封闭,依靠自然条件如日晒、通风使毒气消失;也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参考资
Ntou1232023-07-20 10:52:221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两种方法,相关方程式是?要配平哦~~

1.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加热4HCl(浓)+MnO2==MnCl2+2H2O+Cl2↑2.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但实验室最主要的是用的第一个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mlhxueli 2023-07-20 10:52:223

实验室制氯气方程式反应是什么?

实验室制氯气方程式反应如下:第一种方法是,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第二种方法是,高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KClO4+8HCl=KCl+4H2O+4Cl2第三种方法是,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H2O+3Cl2氯气的用途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氯化铝、三氯化铁、漂白粉、溴素、三氯化磷等无机化工产品,还用于生产有机氯化物,如氯乙酸、环氧氯丙烷、一氯代苯等。也用于生产氯丁橡胶、塑料及增塑剂。日用化学工业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原料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氯气
ardim2023-07-20 10:52:16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有哪些?

实验室的氯气制备方法:1.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加热4HCl + MnO2 == MnCl2 + 2H2O +Cl2↑2.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3.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KClO3+6HCl=KCl+3H2O+3Cl2↑但考虑到纯度和经济,安全性,制取的效率所以实验室一般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备
苏州马小云2023-07-20 10:52:141

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最常用MnO2+4HCl(浓)==加热==MnCl2+2H2O+Cl2↑除了MnO2外,实验室里也可用其他氧化剂来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常用的氧化剂有KMnO4,KClO3,Ca(ClO)2等。(1)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由于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所以用KMnO4制Cl2,通常不需加热。(2)KClO3+6HClKCl+3Cl2↑+3H2O(3)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当Ca(ClO)2和浓盐酸作用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当Ca(ClO)2和稀盐酸作用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ClO:Ca(ClO)2+2HCl=CaCl2+2HClO注意盐酸溶液浓度的不同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韦斯特兰2023-07-20 10:52:13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实验室制氯气方程式反应如下:第一种方法是,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第二种方法是,高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KClO4+8HCl=KCl+4H2O+4Cl2第三种方法是,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H2O+3Cl2氯气的用途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氯化铝、三氯化铁、漂白粉、溴素、三氯化磷等无机化工产品,还用于生产有机氯化物,如氯乙酸、环氧氯丙烷、一氯代苯等。也用于生产氯丁橡胶、塑料及增塑剂。日用化学工业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原料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氯气
北有云溪2023-07-20 10:52:121

实验室制取氯气?

原料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最好用分液漏斗添加浓盐酸,可以随时控制反应进行的程度,注意氯气有毒,要在通风厨中进行,另外收集器配备好
西柚不是西游2023-07-20 10:52:115

如何用实验室制取氯气?

实验室常见的方法有:(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2+4HCl(浓)=MnCl2+Cl2↑+2H2O,(2)高锰酸钾与稀盐酸反应:2KMnO4+16HCl(稀)=2KCl+2MnCl2+5Cl2↑+8H2O,(3)食盐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与浓硫酸共热:2NaCl+3H2SO4+MnO2=2NaHSO4+MnSO4+Cl2↑+2H2O,(4)KClO3+6HCl(稀)=KCl+3Cl2↑+3H2O,注意:本实验不宜加热,否则易发生爆炸。(5)二氧化铅氧化浓盐酸:PbO2+4HCl(浓)=PbCl2+Cl2↑+2H2O,(6)重铬酸钾与浓盐酸共热:2K2Cr2O7 +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7)漂白粉与稀盐酸反应:Ca(ClO)2+4HCl(稀)=CaCl2+2Cl2↑+2H2O,(8)氧气氧化氯化氢制备氯气:4HCl+O2=2Cl2↑+2H2O,(9)氧气通入浓盐酸的饱和食盐溶液制备氯气: 4HCl(浓)+O2==2Cl2↑+2H2O。而工业上制备氯气是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2NaOH+Cl2↑+H2↑
无尘剑 2023-07-20 10:52:101

实验室如何制取氯气?

实验室常见的方法有:(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2+4HCl(浓)=MnCl2+Cl2↑+2H2O,(2)高锰酸钾与稀盐酸反应:2KMnO4+16HCl(稀)=2KCl+2MnCl2+5Cl2↑+8H2O,(3)食盐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与浓硫酸共热:2NaCl+3H2SO4+MnO2=2NaHSO4+MnSO4+Cl2↑+2H2O,(4)KClO3+6HCl(稀)=KCl+3Cl2↑+3H2O,注意:本实验不宜加热,否则易发生爆炸。(5)二氧化铅氧化浓盐酸:PbO2+4HCl(浓)=PbCl2+Cl2↑+2H2O,(6)重铬酸钾与浓盐酸共热:2K2Cr2O7 +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7)漂白粉与稀盐酸反应:Ca(ClO)2+4HCl(稀)=CaCl2+2Cl2↑+2H2O,(8)氧气氧化氯化氢制备氯气:4HCl+O2=2Cl2↑+2H2O,(9)氧气通入浓盐酸的饱和食盐溶液制备氯气: 4HCl(浓)+O2==2Cl2↑+2H2O。而工业上制备氯气是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2NaOH+Cl2↑+H2↑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20 10:52:01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步骤?

MnO2+4HCl(浓)=(加热)MnCl2+2H2O+Cl2↑ (实验室制法)2NaCl+2H2O==2NaOH+H2↑+Cl2↑(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kikcik2023-07-20 10:51:3211

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室制氯气离子方程式

  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 + 2Cl- + 4H+= Cl2 +Mn2+ + 2H2O。其中,二氧化锰的猛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2,化合价降低,作了氧化剂;而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高到了0,作了还原剂。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MnOu2082+4H++2Cl-=Clu2082↑+2Hu2082O+Mn2+   化学方程式:4HCl(浓)+MnOu2082 =加热=MnClu2082+Clu2082↑+2Hu2082O或者16HCl+2KMnOu2084=2KCl+2MnClu2082+8Hu2082O+5Clu2082↑。   氯气简介   氯气的化学式为Clu2082,常温常压下呈黄绿色,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Clu2082可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
meira2023-07-20 10:51:28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仪器

典型非金属性 (强氧化性)Cl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无单质氯存在。二、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有毒气体[公式]时1体积水溶解2体积氯气,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液化密度约为空气的3倍三、氯气的化学性质1. 氯气与金属的反应上表中第二个方程式应为: [公式] 注意: 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故可以用钢瓶储存液态的氯气。氯气可将变价金属([公式])氧化至最高价态。2. 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注意: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实验前氢气要验纯。[公式]为易挥发性酸,工业盐酸因含[公式]略带黄色。3. 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次氯酸性质:弱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不稳定性上面的反应中[公式]化合价既升又降,是歧化反应。[公式][公式][公式][公式]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的比较液氯物质分类: 单质颜色: 黄绿色组成: [公式]化学性质: 氧化性,无漂白性存储方法: 钢瓶新制氯水物质分类: 混合物颜色: 淡黄绿色组成: [公式][公式]化学性质: 酸性、漂白性、强氧化性存储方法: 棕色瓶避光,用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久置氯水物质分类: 混合物颜色: 无色组成: [公式]化学性质: 酸性[公式]不稳定,光照分解。[公式]新制氯水分别滴加到下列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起作用的粒子是什么?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氯水现象:先变红,后褪色起作用粒子:[公式][公式]表现性质:酸性、氧化性向[公式]溶液中滴加氯水现象:浅绿色变黄色起作用粒子:[公式]表现性质:强氧化性向[公式]溶液中滴加氯水现象:[公式] 白色沉淀起作用粒子:[公式]表现性质:沉淀反应向饱和[公式]溶液中滴加氯水现象:产生[公式]起作用粒子:[公式]表现性质:强酸性[公式]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公式]是常见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溶液中容易生成[公式]白色沉淀,该物质具有感光性,在光照下会发生分解反应。4. 氯气与碱的反应[公式][公式]可制漂白液,有效成分是[公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有效成分是[公式],可制漂白粉、漂白精。[公式][公式]与[公式]反应漂白效果更好5. 氯气与盐的反应[公式][公式][公式][公式]还原性:[公式]氧化性:[公式][公式]四、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软锰矿和浓盐酸加热混合[公式][公式]实验室制氯气除杂:饱和食盐水能吸收[公式],同时溶液中大量[公式]能降低[公式]的溶解度。干燥:装浓硫酸的洗气瓶能吸收水分。收集:氯气较空气密度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尾气处理:[公式]溶液吸收多余的[公式]。验满方法: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公式]的集气瓶口,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已集满。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盛[公式]的集气瓶口,看到冒白烟,证明已集满。将湿润的[公式]淀粉试纸靠近盛[公式]的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色,则已集满。氯气的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公式][公式]
阿啵呲嘚2023-07-20 10:51:283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

1 MNO2+4HCL=MNCL2+CL2+2H2O2 KCLO3+6HCL=3H2O+KCL+3CL23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4 CA(CLO)2+4HCL=CACL2+2H2O+2CL2
北境漫步2023-07-20 10:51:274

实验室制备氯气方程式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tt白2023-07-20 10:51:033

实验室氯气的制备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通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1.实验室通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叹氯气:常见的氧化剂有:Mn0z、KMn04、Ca(C10)2、Co203。 孔乙己人物2.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自4HC1 (浓)+Mn0z=加热-MnC1z+Clz1-2Hz016HC1+2KMn04-2KC1+2MnC1z+8Hz0+5C1z 综(这两个反应用的盐酸比较稀的话,反应将不再进行,没有盐酸可用种非还原性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代替)
瑞瑞爱吃桃2023-07-20 10:50:521

实验室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Cl2一般有3种方法:MnO2 + 4 HCl ==△== MnCl2 + Cl2↑ + 2 H2O2 KMnO4 + 16 HCl = 2 MnCl2 + 5 Cl2↑ + 2 KCl + 8 H2OKClO3 + 6 HCl = KCl + 3 Cl2 + 3 H2O第一个最为常用
陶小凡2023-07-20 10:50:511

氯气制备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

工业生产中用直流电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2NaCl+2Hu2082O=(通电)Hu2082↑+Clu2082↑+2NaOH实验室通常用氧化HCl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4HCl(浓)+MnOu2082=(加热)MnClu2082+Clu2082↑+2Hu2082O
tt白2023-07-20 10:50:172

化学 实验室用什么制取氯气?

常温下的话通常是用氯酸钾加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
黑桃花2023-07-20 10:50:142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两种方法,相关方程式是?要配平哦~~

1.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氯气。 加热 4HCl + MnO2 == MnCl2 + 2H2O +Cl2↑ 2.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3.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 KClO3+6HCl=KCl+3H2O+3Cl2↑ 但考虑到纯度和经济,安全性,制取的效率所以实验室一般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备
tt白2023-07-20 10:50:133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及步骤

1、实验室里也可用其他氧化剂来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 2、反应原理:最常用MnO2 + 4HCl(浓) ==加热== MnCl2+ 2H2O + Cl2 ↑,常用的氧化剂还有有KMnO4、KClO3、Ca(ClO)2等。 (1)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由于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所以用KMnO4制Cl2,通常不需加热。 (2)KClO3+6HCl==== KCl+3Cl2↑+3H2O。 (3)Ca(ClO)2+4HCl(浓)==== CaCl2+2Cl2↑+2H2O 。 (4)总之,实验室制氯气的办法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氯离子+氧化剂+酸性环境,氧化剂的氧化性不强的话还需不同程度加热。 3、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4、用饱和食盐水出去HCl气体,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5、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尾气。 6、验满: (1)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盛Cl2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3)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常常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kikcik2023-07-20 10:49:441

实验室怎样制氯气,原理是什么?

实验室常见的方法有:(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2+4HCl(浓)=MnCl2+Cl2↑+2H2O,(2)高锰酸钾与稀盐酸反应:2KMnO4+16HCl(稀)=2KCl+2MnCl2+5Cl2↑+8H2O,(3)食盐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与浓硫酸共热:2NaCl+3H2SO4+MnO2=2NaHSO4+MnSO4+Cl2↑+2H2O,(4)KClO3+6HCl(稀)=KCl+3Cl2↑+3H2O,注意:本实验不宜加热,否则易发生爆炸。(5)二氧化铅氧化浓盐酸:PbO2+4HCl(浓)=PbCl2+Cl2↑+2H2O,(6)重铬酸钾与浓盐酸共热:2K2Cr2O7 +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7)漂白粉与稀盐酸反应:Ca(ClO)2+4HCl(稀)=CaCl2+2Cl2↑+2H2O,(8)氧气氧化氯化氢制备氯气:4HCl+O2=2Cl2↑+2H2O,(9)氧气通入浓盐酸的饱和食盐溶液制备氯气: 4HCl(浓)+O2==2Cl2↑+2H2O。而工业上制备氯气是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2NaOH+Cl2↑+H2↑
凡尘2023-07-20 10:48:591

氯气的制备实验室制氯气方程式是什么?

实验室制氯气方程式反应如下:第一种方法是,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第二种方法是,高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KClO4+8HCl=KCl+4H2O+4Cl2第三种方法是,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H2O+3Cl2氯气的用途化学工业用于生产次氯酸钠、氯化铝、三氯化铁、漂白粉、溴素、三氯化磷等无机化工产品,还用于生产有机氯化物,如氯乙酸、环氧氯丙烷、一氯代苯等。也用于生产氯丁橡胶、塑料及增塑剂。日用化学工业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原料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氯气
ardim2023-07-20 10:48:58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册【初二物理上册

西柚不是西游2023-07-20 10:38:211

长度的测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利用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最短的原理,进行测量。如果是曲线的话,可以进行拉直后再测量。
余辉2023-07-20 10:37:361

水分测定实验的结果是百分数,百分号前面的数字是几位有效数字

通常水分保留一位小数,有效数字可能是一位,如:0.5%;也可能是两位,如:1.2%;也可能是三位,如:12.3%。
肖振2023-07-20 10:29:274

96孔板培养的,实验方法是将细菌放入孔中培养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看的不是很清楚,你前面说是“菌膜染色”,后面又说“限制因子”、“和细胞膜有关”,那么我想清楚的是:你的染色,是对菌的直接染色,还是细菌细胞膜上成分改变造成的反应染色?这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2.关于你的附加问题,这个和你采用的96孔板有关,国内的板子透光率不太均一,若你在扣除空白的时候恰好该孔的透光率差,就会造成测量时出现负数的情况。我只知道,生物细胞研究工程,去问下专家吧
mlhxueli 2023-07-20 10:16:221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