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

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

  数列求和公式七个方法:公式法、列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解法、分组法、倒序相加法、特殊数列求和。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是倒序相加法。而且这个方法可以类推到一般情况,只要前n项具有与两端等距离项的和相等的数列这种特征都可用这种方法求和。
bikbok2023-05-16 22:46:121

数列求和有哪些公式?

解答:Sn=1-1/2+1/3-1/4+1/5-1/6+1/7-1/8+.+1/(2n-1)-1/2n没有求和公式,但是如果 n 趋于 +∞ 时,lim(n->∞) sn = ln2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扩展资料:求Sn实质上是求{an}的通项公式,应注意对其含义的理解。常见的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裂项法、数学归纳法、通项化归、并项求和。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铁血嘟嘟2023-05-16 22:46:121

数列求和公式

数列求和公式:1、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首项为a1,末项为an,公差为d,那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  2、分组求和法  分组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几个等差或等比或可求和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组成,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  3、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通项公式为等差的一次函数乘以等比的数列形式{an}、{bn}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4、裂项相消法  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5、乘公比错项相减(等差×等比)  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其中{an},{bn}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类似于错位相减法。
Ntou1232023-05-16 22:46:111

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q≠1)拓展资料:(1) 等比数列:a (n+1)/an=q (n∈N)。 (2) 通项公式:an=a1×q^(n-1); 推广式:an=am×q^(n-m); (3) 求和公式:Sn=n*a1 (q=1) Sn=a1(1-q^n)/(1-q) =(a1-an*q)/(1-q) (q≠1) (q为比值,n为项数) (4)性质: ①若 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③若m、n、q∈N,且m+n=2q,则am*an=aq^2 (5) "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 ≠ 0)". (6)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ardim2023-05-16 22:46:111

常用的数列求和公式

裂项求和法(用于求等差乘以等比的数列)解:sn=1*1/3+3*1/3^2+5*/3^3+....+(2n-1)/3^n........11/3*sn=1*3^2+3*1/3^3+.......+(2n-3)/3^n+(2n-1)/3^(n+1)..............2由1-2得到2/3*sn=1/3+2*(1/3^2+1/3^3+.......1/3^n)-(2n-1)/3^(n+1)=1/3+2*(1/2*(1-1/3^(n-1)))-(2n-1)/3^(n+1)=1/3+1-1/3^(n-1)-(2n-1)/3^(n+1) sn=2+2/3^(n-2)-(4n-2)/3^n那点不明白可以继续问..过程写的不太详细
Ntou1232023-05-16 22:46:112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是什么?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是T=2π√(L/g)。用一根绝对挠性且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线悬挂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在铅垂平面内作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单摆在摆角小于5°(现在一般认为是小于10°)的条件下振动时,可近似认为是简谐运动。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指摆长,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   公式:单摆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它由理想化的摆球和摆线组成.摆线由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提供;摆球密度较大,而且球的半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这样才可以将摆球看做质点,由摆线和摆球构成单摆。在满足偏角<10°的条件下,T=2π√(L/g)。从公式中可看出,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从受力角度分析,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复力越大,加速度(gsin )越大,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弧长也越大,所以周期与振幅、质量无关,只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在有些振动系统中l不一定是绳长,g也不一定为9.8m/s,物理上有些问题与单摆类似,经过一些等效可以套用单摆的周期公式,这类问题称为“等效单摆”。等效单摆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除等效单摆外。
hi投2023-05-16 22:46:101

数列求和公式

数列求和公式是(首项+末项)×项数/2。1、数列求和对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进行求和。求Sn实质上是求{an}的通项公式,应注意对其含义的理解。2、常见的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裂项法、数学归纳法、通项化归、并项求和。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3、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数列公式的概念: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且每一项都不为0(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3、如果(cn),cn=an·bn,其中(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差比数列。
小白2023-05-16 22:46:101

数列求和公式

数列求和公式:1、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首项为a1,末项为an,公差为d,那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  2、分组求和法  分组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几个等差或等比或可求和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组成,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  3、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通项公式为等差的一次函数乘以等比的数列形式{an}、{bn}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4、裂项相消法  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5、乘公比错项相减(等差×等比)  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其中{an},{bn}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类似于错位相减法。
无尘剑 2023-05-16 22:46:102

关于单摆周期公式的推导

设夹角a线长l拉力T角速度wT-mgCOSa=w^2*l(1)mgSINa=-mdv/dt(2)v=da/dt*l(3)有23式得gSINa/l=-d^2a/dt^2a很小时sin(a)=ag*a/l+d^2a/dt^2=0这是最简单的常微分方程式特征根是A=(g/l)iw^2=g/l所以解a=a0cos(wt+b)周期T=2π/w=2π*(l/g)^1/2
苏州马小云2023-05-16 22:46:091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过程

采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如下图,摆长为l,重物受力为:重力mg和绳子的张力T。取如图所示的二维坐标系,张力T可以分解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二个力。L与垂线的夹角为θ。   F=ma,可以列出重物在x和y二个方向上的运动方程:这二个微分方程相当难解,所以只能采用一种“小角度近似”的方法进行处理,解的物理意义很明确,A是最大振幅,ω是角速度,φ是初相角(视初始条件而定)。扩展资料:科学是严谨的,在此补充在任意角度下单摆的周期公式。在此之前先提出两个概念(这里用Mathematica的定义):第一类不完全椭圆积分: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下面用微分方程进行讨论,设摆长为l,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单摆的运动公式为:令  ,于是有 上式改写成:这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其通解为:给定初始条件 (0≤α≤π),  ,则其特解为:所以考虑t(t是四分之一周期):设  ,则又考虑到便可以化简得到按照前面的定义,便有此处的α就是常说的摆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单摆
wpBeta2023-05-16 22:46:091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是什么?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是:T=2π√(L/g)。用一根绝对挠性且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线悬挂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在铅垂平面内作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单摆在摆角小于5°(现在一般认为是小于10°)的条件下振动时,可近似认为是简谐运动。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指摆长,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说明:质点振动系统的一种,是最简单的摆。绕一个悬点来回摆动的物体,都称为摆,但其周期一般和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密度的分布有关。但若把尺寸很小的质块悬于一端固定的长度为l且不能伸长的细绳上。把质块拉离平衡位置,使细绳和过悬点铅垂线所 成角度小于10°,放手后质块往复振动,可视为质点的振动,其周期T只和长度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即T和质块的质量 、形状和振幅的大小都无关系,其运动状态可用简谐振动公式表示,称为单摆。
拌三丝2023-05-16 22:46:091

单摆的周期公式

在满足偏角小于10°的条件下,单摆运动的近似周期公式为:T=2π√(L/g)。其中,L为摆长,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从受力角度分析,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复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弧长也越大,所以周期与振幅、质量无关,只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扩展资料:单摆它由理想化的摆球和摆线组成.摆线由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提供;摆球密度较大,而且球的半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这样才可以将摆球看做质点,由摆线和摆球构成单摆。若小球只限于铅直平面内摆动,则为平面单摆,若小球摆动不限于铅直平面,则为球面单摆。如果振动的角度大于10°,则振动的周期将随振幅的增加而变大,就不成为单摆了。如摆球的尺寸相当大,绳的质量不能忽略,就成为复摆。
北营2023-05-16 22:46:091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什么?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L/g . 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 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 即得T=2∏√L/g .
mlhxueli 2023-05-16 22:46:091

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是什么怎么推得重在过程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 ,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 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 证明: 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 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 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将k=mg/l代入ω=√(k/m)可得ω=√(g/l).由T=2π/ω可得单摆周期公式 T=2π√(l/g). 弹簧振子 F=-kx a=d�0�5x/dt�0�5 =-(k/m)x=-ω�0�5x ω=√(k/m) d�0�5x/dt�0�5+ω�0�5x=0 解微分方程 得:x=Acos(ωt+φ) ω=2π/T T=2π/ω=2π√(m/k) 单摆: F切=ma=-mgsinθ a=ld�0�5θ/dt�0�5 ma=mld�0�5θ/dt�0�5=-mgsinθ d�0�5θ/dt�0�5+(g/l)sinθ=0 θ<5° sinθ≈θ d�0�5θ/dt�0�5+(g/l)θ=0 令ω�0�5=g/l d�0�5θ/dt�0�5+ω�0�5θ=0 解微分方程:θ=θ0cos(wt+φ) 得:T=2π/ω=2π√(l/g)
善士六合2023-05-16 22:46:091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什么?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L/g . 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 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 即得T=2∏√L/g .
康康map2023-05-16 22:46:091

哪个发现单摆周期公式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π√(l/g),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将k=mg/l代入ω=√(k/m)可得ω=√(g/l).由t=2π/ω可得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希望能帮你的忙!
FinCloud2023-05-16 22:46:091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是什么?

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指摆长,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用一根绝对挠性且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线悬挂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在铅垂平面内作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单摆在摆角小于5°(现在一般认为是小于10°)的条件下振动时,可近似认为是简谐运动。说明:质点振动系统的一种,是最简单的摆。绕一个悬点来回摆动的物体,都称为摆,但其周期一般和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密度的分布有关。但若把尺寸很小的质块悬于一端固定的长度为 l且不能伸长的细绳上,把质块拉离平衡位置,使细绳和过悬点铅垂线所 成角度小于10°,放手后质块往复振动,可视为质点的振动,其周期 T只和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即 而和质块的质量 、形状和振幅的大小都无关系,其运动状态可用简谐振动公式表示,称为单摆或数学摆。如果振动的角度大于 10°,则振动的周期将随振幅的增加而变大,就不成为单摆了。如摆球的尺寸相当大,绳的质量不能忽略,就成为复摆(物理摆),周期就和摆球的尺寸有关了。
陶小凡2023-05-16 22:46:081

单摆的周期公式和应用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π√l/g,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
豆豆staR2023-05-16 22:46:081

单摆周期计算公式

在满足偏角小于10°的条件下,单摆运动的近似周期公式为:T=2π√(L/g)。其中,L为摆长,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从受力角度分析,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复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弧长也越大,所以周期与振幅、质量无关,只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扩展资料:单摆它由理想化的摆球和摆线组成.摆线由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提供;摆球密度较大,而且球的半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这样才可以将摆球看做质点,由摆线和摆球构成单摆。若小球只限于铅直平面内摆动,则为平面单摆,若小球摆动不限于铅直平面,则为球面单摆。如果振动的角度大于10°,则振动的周期将随振幅的增加而变大,就不成为单摆了。如摆球的尺寸相当大,绳的质量不能忽略,就成为复摆。
大鱼炖火锅2023-05-16 22:46:081

如何推导单摆周期计算公式

为什么楼上这么复杂?单摆近似圆周运动则有F=ma=mw^2Lw=2兀/丅摆角很小时,绳子拉力约等于重力,a=g联合上式得周期公式
陶小凡2023-05-16 22:46:084

单摆周期公式是什么 谁发现的与哪些因素有关

1、单摆周期公式是什么?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 2、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 3、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4、单摆周期公式谁发现的?伽利略,摆的等时性原理,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的,通过研究得出单摆的摆动周期跟摆的长度有关,与摆的质量等无关。 5、单摆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单摆的周期,只跟单摆的摆线长度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 6、单摆运动的近似周期公式为:T=2π√(L/g)。其中,L为摆长,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质点振动系统的一种,是最简单的摆。绕一个悬点来回摆动的物体,都称为摆,但其周期一般和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密度的分布有关。但若把尺寸很小的质块悬于一端固定的长度为l且不能伸长的细绳上。把质块拉离平衡位置,使细绳和过悬点铅垂线所成角度小于10°,放手后质块往复振动,可视为质点的振动,其周期T只和长度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即T和质块的质量 、形状和振幅的大小都无关系,其运动状态可用简谐振动公式表示,称为单摆。扩展资料:当质点偏离其平衡位置时,重力的切向分力使摆锤向平衡位置运动,到达平衡位置时,切向分力等于零,但摆锤已获得速度,由于惯性,摆锤将继续向前运动,摆锤渐渐升高,速度减小,到最高点静止,再向反方向摆动,这样往复摆动不已。重力的这种切向分力称为摆的恢复力。如果振动的角度大于10°,则振动的周期将随振幅的增加而变大,就不成为单摆了。如摆球的尺寸相当大,绳的质量不能忽略,就成为复摆,周期就和摆球的尺寸有关了。
肖振2023-05-16 22:46:081

单摆周期公式怎样证明的呢

  设单摆的摆长L.摆球质量m,在摆角小于5°的条件下.  单摆的恢复力 F=-mgsinθ=-mgX/L=-KX  K=mg/L  根据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  T=2π(m/k)=2π(L/g)^1/2
水元素sl2023-05-16 22:46:084

单摆周期公式

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是摆长,g是重力加速度,√虚团代表根号;单摆做简谐运野誉迅动的周期跟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跟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跟颂此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单摆的相关物理知识:1、单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细线的一端栓上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先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摆线长比小球直径大的多,这样的装置叫单摆。2、单摆做简谐的条件:在摆角很小的情况小(θ<10°),单摆所受回复力跟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单摆做简谐运动。3、单摆的周期公式: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跟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跟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跟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5、单摆受到重力和拉力,单摆静止不动时,摆球所受重力和拉力平衡。6、单摆被拉离平衡位置释放时,摆球所受重力和选线的拉力不在平衡。7、重力沿运动方向的分力是摆球机械振动的回复力
meira2023-05-16 22:46:081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是什么?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π√(L/g),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凡尘2023-05-16 22:46:081

单摆周期公式 带单位

T=2π√(L/g) L,长度单位,米 G,重力加速度的单位,米/秒/秒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5-16 22:46:071

单摆周期是什么公式?

单摆公式是T=2π√(L/g),其中,L为摆长,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单摆是能够产生往复摆动的一种装置,将无重细杆或不可伸长的细柔绳一端悬于重力场内一定点,另一端固结一个重小球,就构成单摆。若小球只限于铅直平面内摆动,则为平面单摆,若小球摆动不限于铅直平面,则为球面单摆。具体说明:质点振动系统的一种,是最简单的摆,绕一个悬点来回摆动的物体,都称为摆,但其周期一般和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密度的分布有关。但若把尺寸很小的质块悬于一端固定的长度为l且不能伸长的细绳上,把质块拉离平衡位置,使细绳和过悬点铅垂线所成角度小于10°,放手后质块往复振动,可视为质点的振动。其周期T只和长度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即T和质块的质量、形状和振幅的大小都无关系,其运动状态可用简谐振动公式表示。如果振动的角度大于10°,则振动的周期将随振幅的增加而变大,就不成为单摆了。如摆球的尺寸相当大,绳的质量不能忽略,就成为复摆,周期就和摆球的尺寸有关了。
u投在线2023-05-16 22:46:071

单摆周期公式是什么?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π√(L/g),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wpBeta2023-05-16 22:46:071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什么呢?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π√(L/g),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可桃可挑2023-05-16 22:46:071

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是什么怎么推得重在过程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 ,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 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 证明: 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 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 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将k=mg/l代入ω=√(k/m)可得ω=√(g/l).由T=2π/ω可得单摆周期公式 T=2π√(l/g). 弹簧振子 F=-kx a=d��x/dt�� =-(k/m)x=-ω��x ω=√(k/m) d��x/dt��+ω��x=0 解微分方程 得:x=Acos(ωt+φ) ω=2π/T T=2π/ω=2π√(m/k) 单摆: F切=ma=-mgsinθ a=ld��θ/dt�� ma=mld��θ/dt��=-mgsinθ d��θ/dt��+(g/l)sinθ=0 θ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5-16 22:46:071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什么?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π√(L/g),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左迁2023-05-16 22:46:071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什么?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L/g。这个公式T=2∏√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m/k即得T=2∏√L/g。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π√(L/g),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CarieVinne 2023-05-16 22:46:071

单摆周期公式

我认为原因是推导过程中用了约等。假设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回复力F=mgsinθ,在偏角很小的情况下sinθ≈θ≈x/l(x是小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l是摆长),因此回复力F=mgx/l,由于回复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所以写成F=-mgx/l,又F=-kx,所以,回复力系数k=mg/l。又由简谐运动周期公式T=2π根号下(m/k),将k=mg/l代入公式可得T=2π根号下(g/l)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5-16 22:46:073

单摆周期公式

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是摆长,g是重力加速度,√代表根号;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跟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跟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跟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单摆的相关物理知识:1、单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细线的一端栓上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先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摆线长比小球直径大的多,这样的装置叫单摆。2、单摆做简谐的条件:在摆角很小的情况小(θ<10°),单摆所受回复力跟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单摆做简谐运动。3、单摆的周期公式: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跟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跟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跟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5、单摆受到重力和拉力,单摆静止不动时,摆球所受重力和拉力平衡。6、单摆被拉离平衡位置释放时,摆球所受重力和选线的拉力不在平衡。7、重力沿运动方向的分力是摆球机械振动的回复力。
苏萦2023-05-16 22:46:071

单摆周期公式

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是摆长,g是重力加速度,√代表根号;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跟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跟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跟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单摆的相关物理知识:1、单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细线的一端栓上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先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摆线长比小球直径大的多,这样的装置叫单摆。2、单摆做简谐的条件:在摆角很小的情况小(θ<10°),单摆所受回复力跟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单摆做简谐运动。3、单摆的周期公式: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跟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跟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跟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5、单摆受到重力和拉力,单摆静止不动时,摆球所受重力和拉力平衡。6、单摆被拉离平衡位置释放时,摆球所受重力和选线的拉力不在平衡。7、重力沿运动方向的分力是摆球机械振动的回复力。
bikbok2023-05-16 22:46:071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什么?

采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如下图,摆长为l,重物受力为:重力mg和绳子的张力T。取如图所示的二维坐标系,张力T可以分解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二个力。L与垂线的夹角为θ。   F=ma,可以列出重物在x和y二个方向上的运动方程:这二个微分方程相当难解,所以只能采用一种“小角度近似”的方法进行处理,解的物理意义很明确,A是最大振幅,ω是角速度,φ是初相角(视初始条件而定)。扩展资料:科学是严谨的,在此补充在任意角度下单摆的周期公式。在此之前先提出两个概念(这里用Mathematica的定义):第一类不完全椭圆积分: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下面用微分方程进行讨论,设摆长为l,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单摆的运动公式为:令  ,于是有 上式改写成:这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其通解为:给定初始条件 (0≤α≤π),  ,则其特解为:所以考虑t(t是四分之一周期):设  ,则又考虑到便可以化简得到按照前面的定义,便有此处的α就是常说的摆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单摆
meira2023-05-16 22:46:071

单摆周期公式

  1、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   2、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   3、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墨然殇2023-05-16 22:46:071

单摆周期公式

T=2π√(L/g)
拌三丝2023-05-16 22:46:074

怎样求单摆的周期公式?

采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如下图,摆长为l,重物受力为:重力mg和绳子的张力T。取如图所示的二维坐标系,张力T可以分解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二个力。L与垂线的夹角为θ。   F=ma,可以列出重物在x和y二个方向上的运动方程:这二个微分方程相当难解,所以只能采用一种“小角度近似”的方法进行处理,解的物理意义很明确,A是最大振幅,ω是角速度,φ是初相角(视初始条件而定)。扩展资料:科学是严谨的,在此补充在任意角度下单摆的周期公式。在此之前先提出两个概念(这里用Mathematica的定义):第一类不完全椭圆积分: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下面用微分方程进行讨论,设摆长为l,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单摆的运动公式为:令  ,于是有 上式改写成:这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其通解为:给定初始条件 (0≤α≤π),  ,则其特解为:所以考虑t(t是四分之一周期):设  ,则又考虑到便可以化简得到按照前面的定义,便有此处的α就是常说的摆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单摆
CarieVinne 2023-05-16 22:46:071

单摆周期公式的推导

单摆周期公式是哪个
kikcik2023-05-16 22:46:064

如何单摆周期公式推导

这里我只做一个对比来说明单摆是简谐振动,具体推到你可以去解微分方程,其实也很简单就能算出它的表达式。首先我们知道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振动(要是这个不知道那就没办法了),弹簧的胡克定律是 F=k‘x也就是ma=k"x,则有 a=k‘/m*x=kx即 x"‘=kx (或者写成微分形式:d^2x/dt^2=kx)................(*)只要表达式符合这样的相似条件,那么就是简谐振动。现在我们假设摆动角度为θ,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ɑ,则有θ"=ω,ω‘=ɑ。根据单摆的受力可知:mgsinθ=mθ"‘,即 gsinθ=θ"" ................(#)根据单摆的要求知道,摆角要小于5°,也就是说θ趋近于0,我们知道当θ→0时,sinθ→θ,也就是可以用θ来代替sinθ即 sinθ=θ所以(#)式可以转化为 gθ=θ"" 即 θ""=g θ (或者是d^2θ/dt^2=gθ)这显然与(*)式的表达式是一致的,所以单摆是简谐振动
黑桃花2023-05-16 22:46:061

单摆的周期公式和应用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t=2π√l/g,只与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公式t=2π√l/g是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推导出来的,因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比例系数(f=-kx中的k)k=mg/l代入t=2π√m/k即得t=2π√l/g。
苏萦2023-05-16 22:46:061

单摆的周期公式

由于单摆的形式不同,其单摆的周期公式也不同,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单摆以及公式。1、理想单摆高中学过的单摆小摆角振动的周期公式为T=2πLg.这是把摆球当作质点即假设 r << L 的情况。此时公式中没有 r 的依赖项。2、考虑为复摆如果不把小球看作质点,而是将小球和摆线整体视为刚体,则为小摆动的复摆周期公式为T=2πImgL=2πIc+mL2mgL,式中 L 为摆的悬挂点到球心的距离,Ic=25mr2 为小球过质心轴的转动惯量。I=Ic+mL2 为小球对通过悬挂点的水平轴的转动惯量,满足平行轴定理。3、考虑为双摆更细心的同学可能对于把摆球和摆线整体视为刚性有疑问,认为系统中同时存在两个可变角度,绳子同竖直方向的夹角 α,绳子与球的连接点与球心连线同竖直方向的夹角 β ,二者在摆动时可能并不相等。这个模型较为复杂,要用理论力学的方法来处理。4、双摆解与复摆解的关系双摆小振动严格解很复杂,但是它在 r << L 的近似下给出的领头阶修正 O(r^2/L^2) 与复摆解是一致的。这表明当实验中需要考虑摆球大小带来的周期误差时,复摆解通常是足够好的近似。只有当 r 确实已经大到和 L 可以比拟的程度了,例如 r ≥ 0.2L,才需要用两个自由度的双摆小振动解分析单摆周期。详细情况要做实验才能观察出来。
凡尘2023-05-16 22:46:061

单摆周期公式严格推导过程

第一种:(简单明了)回复力: F=-KX ma=-KX m*X""=-KX 这是一个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 通解为:X=A*cos{√(K/m)*t} ω=√(K/m) T=2π√(m/K)对于“单摆”,F=-(mg/L)*X,即:K=mg/L代入:T=2π√(L/g)第二种:设夹角a 线长l 拉力T 角速度w T-mgcosa=w^2*l (1) mgsina=-mdv/dt (2) v=da/dt*l(3) 有(2)、(3) 式得 gsina/l=-d²2a/dt² a很小时sin(a)=a g*a/l+d²a/dt²=0 特征根是 a=(g/l) i w^2=g/l 所以解a=a0cos(wt+b) 周期T=2π/w=2π*(l/g)^1/2
拌三丝2023-05-16 22:46:061

单摆的周期公式是什么?

单摆公式是T=2π√(L/g),其中,L为摆长,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单摆是能够产生往复摆动的一种装置,将无重细杆或不可伸长的细柔绳一端悬于重力场内一定点,另一端固结一个重小球,就构成单摆。若小球只限于铅直平面内摆动,则为平面单摆,若小球摆动不限于铅直平面,则为球面单摆。具体说明:质点振动系统的一种,是最简单的摆,绕一个悬点来回摆动的物体,都称为摆,但其周期一般和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密度的分布有关。但若把尺寸很小的质块悬于一端固定的长度为l且不能伸长的细绳上,把质块拉离平衡位置,使细绳和过悬点铅垂线所成角度小于10°,放手后质块往复振动,可视为质点的振动。其周期T只和长度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关,即T和质块的质量、形状和振幅的大小都无关系,其运动状态可用简谐振动公式表示。如果振动的角度大于10°,则振动的周期将随振幅的增加而变大,就不成为单摆了。如摆球的尺寸相当大,绳的质量不能忽略,就成为复摆,周期就和摆球的尺寸有关了。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5-16 22:46:051

单摆周期公式 单摆周期公式详解

1、单摆的周期公式是 T=2π√(L/g)。 2、证明:摆球的摆动轨迹是一个圆弧,设摆角(摆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摆球的重力mg沿此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分力为mgsinθ,设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摆长为l,则当摆角很小时,可以认为sinθ=x/l.。所以,单摆的回复力为F=-mgx/l。 3、对于系统而言,m、g、l均为定值,故可认为k=mg/l,则F=-kx。因此在单摆很小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康康map2023-05-16 22:46:051

单摆周期公式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周期公式你知道的吧?我输入根号那个很麻烦,这里就省略了啊,然后关键的是周期公式中的L=L1+摆球直径D=L2+摆球直径DD=(T1平方·g/4π平方)-L1=(T2平方·g/4π平方)然后(T1平方·g-T2平方·g)/4π平方=L1-L2然后g=(L1-L2)·4π平方/(T1平方-T2平方)这就是加速度的公式
tt白2023-05-16 22:46:054

单摆运动的周期怎么算? 好像记得有个固定的公式的

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指摆长,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
无尘剑 2023-05-16 22:46:051

单摆周期的公式什么?

T=2π√(L/g).
北营2023-05-16 22:46:056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是什么?

单摆周期公式推导如下:用一根绝对挠性且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线悬挂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在铅垂平面内作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单摆在摆角小于5°(现在一般认为是小于10°)的条件下振动时,可近似认为是简谐运动。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L指摆长,g是当地重力加速度。单摆应用:当单摆周期T=2s时,由公式推导,摆长大约为1m,这种情况的单摆叫做秒摆。秒摆常见于摆钟上。注意:在当前高中阶段,一般研究摆角小于10°的情况(即近似看做简谐运动),且高中阶段教材中仅涉及在实验中推测公式,不涉及单摆周期公式的推导(因为需要涉及到高等数学)。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5-16 22:46:051

球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半径是r的球的体积计算公式是:V=4/ 3πr。公式中,V为球体体积,π为圆周率3.1415926,r为球体的半径。一个半圆绕直径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空间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半径即是球的半径。球体是有且只有一个连续曲面的立体图形,这个连续曲面叫球面。扩展资料:球体的表面积公式球体表面积公式 S(球面)=4πr^2√表示根号 运用第一数学归纳法:把一个半径为R的球的上半球横向切成n份, 每份等高并且把每份看成一个圆柱,其中半径等于其底面圆半径则从下到上第k个圆柱的侧面积S(k)=2πr(k)×h其中h=R/n ,r(k)=√[R^2;-﹙kh^2;]S(k)=√[R^2;-(kR/n)^2;]×2πR/n=2πR^2;×√[1/n^2;-(k/n^2)^2;]则 S(1)+S(2)+……+S(n) 当 n 取极限(无穷大)的时候,半球表面积就是2πR^2;球体乘以2就是整个球的表面积 4πR^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球体表面积百度百科——体积公式
瑞瑞爱吃桃2023-05-16 22:46:041

球体的体积怎么算?面积公式

楼主你好 :球的体积公式: V球=4/3 π r^3 球的面积公式: S球=4π r^2 *****************************************************************附:推导过程(可能会看不懂(涉及到了大学的微积分),就当学点知识吧,呵呵) 1.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 基本思想方法: 先用过球心 的平面截球 ,球被截面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截面⊙ 叫做所得半球的底面. (l)第一步:分割. 用一组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把半球切割成 层. (2)第二步:求近似和. 每层都是近似于圆柱形状的“小圆片”,我们用小圆柱形的体积近似代替“小圆片”的体积,它们的和就是半球体积的近似值. (3)第三步:由近似和转化为精确和. 当 无限增大时,半球的近似体积就趋向于精确体积. (具体过程见课本) 2.定理:半径是 的球的体积公式为: . 3.体积公式的应用 求球的体积只需一个条件,那就是球的半径.两个球的半径比的立方等于这两个球的体积比. 球内切于正方体,球的直径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内接于球,球的半径等于正方体棱长的 倍(即球体对角钱的一半);棱长为 的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 ,外接球半径为 . 也可以用微积分来求,不过不好写 ====================================================================== 球体面积公式: 可用球的体积公式+微积分推导 定积分的应用:旋转面的面积。好多课本上都有,推导方法借助于曲线的弧长。 让圆y=√(R^2-x^2)绕x轴旋转,得到球体x^2+y^2+z^2≤R^2。求球的表面积。 以x为积分变量,积分限是[-R,R]。 在[-R,R]上任取一个子区间[x,x+△x],这一段圆弧绕x轴得到的球上部分的面积近似为2π×y×ds,ds是弧长。 所以球的表面积S=∫<-R,R>2π×y×√(1+y"^2)dx,整理一下即得到S=4πR^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5-16 22:46:021

魔方左手公式和右手公式图解

魔方左手公式和右手公式图解步骤如下:材料准备:魔方。操作步骤:1、初始状态。2、远:红绿棱色块远离目标位置 ,与第一种情况不同,他是往另一侧远离,因为这回他在目标位置的另一边。3、"切":底面三个白色切开初始状态三个同色 对成一排的那个面。 第二种情况,刚才是三个绿色在右面对成了一排,那就切开右面。4、"回":第一步"远离"那个动作回来。5、"回":第二步"切开"那个动作也回来。你看,这回两个小朋友也在顶层站好队了,下面我们也要接他们回家。
meira2023-05-16 22:46:011

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图解

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图解如下:第一种,顶层做出同色十字:R" U2 R U R" U R第二种,使同色角块归位:R" U"R U"R" U2 R第三种,使中层棱块归位:R U2 R" U" R UR" U" R U" R"第四种,使顶层棱边归位:R2 D" R U2 R" D R U2 R第五种,使顶层棱块归位:xUR"U"LUR U"r第六种,使顶层的角块归位:R U"U"(R"2 U")(R2 U")R"2 U" U"R第七种,使顶层对应角块归位:(l U" l")y(r U R U" r)
黑桃花2023-05-16 22:46:012

三阶魔方公式第五步图解

三阶魔方公式第五步图解 三阶魔方公式第五步图解,在生活中,许多人都是喜欢玩魔方的,可是很多人都会玩到某一步的时候,就不会玩了,我为大家整理好了三阶魔方公式第五步图解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三阶魔方公式第五步图解1 在正式开始教程之前,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本步骤会出现的公式比较多,有两种情况是会经常出现的,而除了这两种基本情况,还会有五种出现率不太高的情况,但是大家不要怕,这五种基本情况的公式是由两种基本情况转化而来的,只要背出两种基本情况的公式,就相当于背出了五种情况公式的80%;看完本步骤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开始教程了 首先来看看两种最常出现的基本情况中的一种:小鱼1。小鱼1如果摆成图中的情况的话,就会有一个黄色的角块在右前方;而基本情况中的另一种:小鱼2则不会出现黄色的角块。小鱼1的对应公式是:R U R U R U2 R 另一种基本情况的另一种:小鱼2。小鱼1如果摆成图中的情况的话,就会有一个黄色的角块在右后方;而小鱼1则不会出现黄色的角块在右后方。小鱼2的对应公式是:R U R U R U2 R 接下来就是剩下的五种情况了。因为这五种情况没有什么规律,所以就不讲摆放的不同之处了。第一种情况,公式:小鱼1公式+小鱼2公式(即小鱼1与2公式各做一遍) 第二种情况,公式:小鱼1公式+U2+小鱼2公式 第三种情况,公式:小鱼1公式+小鱼1公式(即做两遍小鱼1公式) 第四种情况,公式:小鱼1公式+U+小鱼1公式 最后一种情况,公式:小鱼1公式+U+小鱼2公式 背本步骤(三阶魔方还原第五步——顶角翻色)公式的一些小技巧:首先最基本的要背出小鱼1、小鱼2的对应公式,然后再去背剩下的五种基本情况的公式,背剩下五种情况的"公式的时候只需要记住先做小鱼1的公式,然后再判断是小鱼1的情况还是小鱼2的情况,进行顶部调整即可做对应的公式 三阶魔方公式第五步图解2 魔方顶面的四角只可能有8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已经对好,而其他7种如下: 如果你的图案在这8种之外,如下图这些例子,那么肯定是你的魔方组装错了,你需要拆下一个角块,调整黄色的朝向再装回,正确朝向就是上面的8种情况之一就行了。下面只是一些例子,去除旋转 重复,你可能碰到16种错误的情况,不过只要调整过一次,错误的图形就永远不会出现了。组装错误的例子: 现在我们开始说公式了,对于下图的第一种情况,我们看在顶层的那些黄色像不像一个小鱼的形状,顶面已经是黄色那个角就是鱼头,我们 要把他放在最上面(也就是离你最远的"左后角"),这时你不用关心下面两层的哪个颜色朝前,在侧面的三个黄色你应该可以发现他们是一顺的,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小鱼1。 下面这个公式的作用就是保持鱼头的那个角的黄色始终朝上,同时把下面三个一顺的黄色翻到顶面。 公式为:R U R U R U2 R 对于下图的第二种情况,我们应该发现他也是小鱼,但是三个侧面的黄色是向另一个方向顺,我们把他叫做小鱼2。其实你仔细观察,光看黄色,小鱼2和小鱼1有点儿照 着镜子对称的意思,镜子(对称轴)就是鱼头的平分线(这个小鱼1和小鱼2的镜像关系不是重点,有的同学不感兴趣就算了:)),所以他们公式的每一步也都像照镜子一样的一一对应,小鱼1顶层一直在做逆时针旋转,小鱼2顶层就会一直顺时针旋转。 小鱼1和小鱼2非常重要,在第7步也要用到,所以大家一定要记牢。下面的两点和表格里的图是帮助大家记忆的(可选看)。 (1)你要多关注鱼头旁边的两个角,哪个角的黄色在后面,你第一步就用底层的三个白色替换这个黄色( 具体请看下图)。替换这个动作,我们只会旋转前面或者右面,或者说鱼头永远是不会被破坏的。 (2)第二步总是让顶层两个组合好的小色块向鱼头方向转,并且整个公式中两个组合好小色块一直保持着这个方向,在顶层要旅游一整圈,最后被接回底层。 对于3-7情况:你有2/3的概率碰到他们,你可以用上面小鱼1和小鱼2的组合解决他们,你就记住一句话"2后4左"。 先选一个顶面不是黄色的角块放在离你最远的左后角。如果有2个黄色不在顶面(如下面3、4、5情况),你就让左后角的那个黄色冲后(下面的图都是已经摆好了),如果4个黄色都不在顶面(如上面6和7情况),你就让左后角的那个黄色冲左,然后都用小鱼1,3-7情况就会变成小鱼1或小鱼2了。 魔方教程公式口诀七步: 1、右逆,上顺,前逆,上逆; 2、右逆,下逆,右顺,下顺; 3、上顺,右顺,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 4、前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前逆; 5、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6、上顺,右顺,上逆,左逆,上顺,右逆,上逆,左顺; 7、右逆,下逆,右顺,下顺。 魔方练习的时间长了,就熟练了。首先在玩之前,要知道什么是棱块,就是中间的,什么是角块,就是两边的角。在玩之前,一定要先把公式练熟练才行。 还原魔方可以分七个步骤。 第一步,顶层做出绿十字。可用公式:(右逆,上顺,前逆,上逆) (备注)这里逆是指逆时针,顺指顺指针。魔方又分为上下左右前后,所以会出现以上情况。 首先找到中心是绿色的,然后以这个绿色为中心,把他四周的那四个绿色棱块找出来,最后拼成一个绿色十字。要想拼成这绿十字,也得是从中间的绿色棱块找出来的。 第二步,使绿色角块归位。可用公式:(右逆,下逆,右顺,下顺)公式可重复多遍。 第三步,使中间棱块归位。可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公式是:(上顺,右顺,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 第二种情况公式是:(上逆,前逆,上顺,前顺,上顺,右顺,上逆,右逆) 第四步,使顶层棱边归位。可用公式:(前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前逆) 第五步,使顶层棱块归位。可用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第六步,使顶层的角块归位。可用公式:(上顺,右顺,上逆,左逆,上顺,右逆,上逆,左顺) 第七步,使顶层角块归位。可用公式:(右逆,下逆,右顺,下顺)可重复多遍。这时一定要注意,拿着魔方,是红色面在前面,顺时针转动顶层(上顺转一下),然后将需要转动的角转到右上前的位置。按照公式可多几次,做步骤时,下层可能会乱,不要担心,只需按公式继续做就可以。
ardim2023-05-16 22:46:011

魔方七步公式图解

魔方7步还原法口诀:第一步是达成首面十字;第二步是首面顶角归位;第三步是搭建第二层;第四步是完成顶面十字;第五步是顶层棱中间块归位;第六步顶层顶角半归位;第七步顶层顶角归位。具体操作如下:工具:3阶魔方。1、将魔方做一个十字还原,放到底部,这一步也被称为魔方底棱还原。2、将魔方第一层的四个小角块归位,这一步被称为底角归位。3、将魔方的第二层棱块归位,就是前后左右每个面的中间一块,这也被称为中层棱块归位。4、将魔方的顶部调整成一个十字,也叫作顶棱面位。5、将魔方的四个顶角调整至顶面。6、将已经面位的四个顶棱和另一面颜色所对应的另外四个面调整为同色。7、将已经面位的魔方四个顶角的其他颜色调整好,魔方即还原成功。魔方,又叫鲁比克方块,最早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魔方拥有竞速、盲拧、单拧等多种玩法,风靡程度经久未衰,每年都会举办大小赛事,是最受欢迎的智力游戏之一。
豆豆staR2023-05-16 22:46:011

魔方一层一层公式图解

三阶魔方入门的玩法(层先法)复原的基本步骤示意图:第一步:底边返回,又称十字,英文意思是十字归约,选择白色表面为底,十字位于魔方底部。恢复边缘是在每个表面上做一个十字。当做十字架时,它不是由面来的,而是由层来的。第一个是在第一个上面拼出一个十字架。这很简单,但十字必须正确,即十字的四个边和颜色必须与前、后、左、右中央块的颜色相同。第二步:底角归位,就是复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块,下面是5种不同情况:第三步:第二层棱块归位,就是复原魔方中层四个棱块的步骤,下面是3种不同情况:第四步:顶棱面位,也称顶部架十字,就是魔方四个顶棱块与顶面色相同的面全部调至顶面。在这一步里还原步骤会在前面提到的4种情况里从左到右之间切换,也就是说,当遇到“点”的时候,做完动作后会是个“小拐弯”。然后再“一字”,最后才成“十字”。所以做这个步骤的时候就要看手上的魔方是什么状况,比如是“点”:那做完这个动作步骤之后是“小拐弯”。那么要将顶层调整好位置正确的方向再做这个步骤,依此类推,直到将顶层黄色还原出一个十字那我们还原魔方的第四步也就完成了。第五步:顶角面位,就是使魔方的四个顶角的顶面色全部调至顶面。第六步:顶棱归位,使已经面位的魔方四个顶棱的另一面的颜色和所在的另四个面的颜色同色。对好魔方顶层四个角的顺序的第6步也就完成了。第七步:顶角归位,就是使已经面位的魔方四个顶角的其他两面颜色也和对应面所在的颜色同色。这个就是出现上面3种情况按步骤还原后仍不能还原整个魔方的6面,而是在上面的第一和第二种情况中出现情况间死循环,也就是出现情况一做完后变成情况二。出现情况二做完又变成情况一这样的死循环现象,这种特殊情况确实存在但很几率很小,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给大家的建议是:继续按魔方顶层棱快的排列顺序重复情况一或情况二,一般来说重复3到5次就能复原魔方。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5-16 22:46:011

魔方顶层公式是什么?

魔方顶层还原公式。顶层十字架(颜色)左下、上左、前右、上右、前左、左上。顶层角块(颜色)左手:左上、上右、左下、上右、左上、上180、左下。右手:右上、上左、右下、上左、右上、上180、右下。顶层角块(位置)左手:左180、前180、左下、后左、左上、前180、左下、后右、左下。右手:右180、前180、右下、后右、右上、前180、右下、后左、右下。顶层棱块(位置)左手:左上、上右(后接第二层左手公式)、左下。
Ntou1232023-05-16 22:46:012

求数字魔方中心块还原公式图解

首先,破解魔方,我们就要先了解它的结构,魔方共6色6面,每面又分为中央块(最中间的块6个)、角块(4角的块8个)和边块(4条边中间的块12个)。其中中央块只有1个面,他们是固定的结构,所以中央是红色的块,那么其他的红色都要向这个面集中。而且红色的中央块对面永远是橙色中央块(国际标准是这么规定的)。而边块有2个面2个颜色,角块则有3个面3个颜色。接下来我们将每个面都用字母代表,然后破解功略里会用字母来说明要转动的1层或1面,以及方向:例如:R(代表右面顺时针转90度),R`(代表右面逆时针转90度),R2(代表右面顺时针转2次90度)下面是图示:最后要说明的是:每面的名称是相对的,例如F是前面,就是手拿魔方时面向自己的一面,若把模仿旋转到另一面,那么就有新的一面成为前面。好了下面就让我们尝试下7步将魔方还原吧!1.先将中间是白色块的一面(有个rubiks logo的那块)对着上面,然后在顶部做出白十字,就是其他颜色的块都到相应的位置(小复杂,见图示,注意上面标的口诀哦,照做无误)2.然后是将白色的角块归位(秘籍说的很复杂,还是看图比较容易理解啦)3.然后让中层边块归位。把白色面转向下,找出红绿边块,若红绿边块在顶层则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顶层,直到边块与图上的1个情况相同,在按照口诀转动魔方,使边块归位。若红绿边块在中间某层,但位置错误或颜色错误,则先使红绿边块在右前方的位置,再重新按照下面其中一个次序旋转1次。4.然后将顶层(应该是黄色)边块调整向上,做出黄十字。若按照口诀转动1次后,顶层仍未出现黄色十字,可重复按口诀转动,直到黄色十字出现为止。5.然后将黄色角块调整到十字周围,有点难度,看口诀提示吧。6.通常这时候黄色块,和侧面的颜色会有错位产生,根据口诀(我还没吃透)将四角的黄色块定位。7.最后将边上的色块再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大功告成!!兴奋下。------------------------------------------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5-16 22:46:011

魔方公式 新手入门图解

魔方公式 新手入门图解如下:第一、做一个白十字;第二、第一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第三、第二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第四、第二层公式相反情况: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顺、右顺、上顺、右顺;第五、第三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扩展资料:三阶魔方的变化数原理如下:一、8个角块:可以互换位置( 8! ),也可以翻转方向( 38 ),但无法单独翻转一个角块( 1/3 ),所以有 8! × 37 种变化。二、12个棱块:可以互换位置( 12! ),也可以翻转方向( 212 ),但无法单独交换一对棱块( 1/2 ),亦无法单独翻转一个棱块( 1/2 ),所以有 12! × 212 / ( 2 × 2 ) 种变化。三、6个中心块:固定不可移动。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5-16 22:46:011

三阶魔方第一层公式图解

三阶魔方公式图解:第一阶段:对顶层十字,还原顶层棱块。第二阶段:还原顶层角块。第三阶段:还原中层棱块。第四阶段:对底层十字,还原底层棱块。第五阶段:翻转底层角块,对齐底层颜色。第六阶段:调整底层角块位置,还原完成。三阶魔方第一层公式是:F D F"和R" D" R。这个公式主要用于第一层转十字架之后的四个角块,选好中心块之后把相同颜色的色块转到这个平面上来,架出一个十字花架,这一步是没有公式的。两个公式分别对应了不同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十字架四周的角块顺色,第二种是十字架旁边的角块不顺色。比方说,如果角块是在第一层了,但是方向不对,这个时候就通过转动底层或者应用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公式中的符号就是英文单词的缩写,U就是英文单词UP的缩写,代表了顶面的意思。D就是英文单词DOWN的缩写,代表的是底面的意思。F就是英文单词FRONT的缩写,代表了前面的意思。B就是英文单词BACK的缩写,代表了后面的意思。L就是英文单词LEFT的缩写,代表了左面的意思。R就是英文单词RIGHT的缩写,代表了右面的意思。单个字母表示的是顺时针旋转九十度,字母加"表示的是逆时针旋转九十度,字母加二就代表顺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
hi投2023-05-16 22:46:011

四阶魔方说明书以及四阶魔方公式图解

建议楼主去学习降阶法。去魔方小站观看视频教程。图解真的不太好
meira2023-05-16 22:46:002

三阶魔方公式的图解是什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4iWQfn-D-t5NoTRR7-VpA 提取码: gpaf 玩魔方可以锻炼你的七种能力:1.眼力;在最初期,玩最基础的三阶魔方时就有多种变化,用眼睛去观察、辨别每一颗魔方的位置。2.耐力;玩魔方时,没有掌握方法,琢磨出方法,我们会一直转不回来,越着急想转出来,越不能转出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定的耐心去克服,慢慢去了解。3.手力;转魔方需要双手并用,可以很好的锻炼手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4.记忆力;在开始复原魔方时,就需要很好的记忆力去记住一些公式,在你想提高自己的还原速度时,就会多加练习了。5.空间判断能力;转魔方时,总要去想象,那个魔方怎么样能还原,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你就从中锻炼了自己的空间判断能力。6.注意力;还原魔方的我们,需要专注,如果是自己琢磨,更会乐在其中,沉浸于还原魔法的世界里。7.反应速度;在专业魔方比赛竞速时,锻炼选手的反应速度。魔方尤其能迅速的锻炼空间思维能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脑体育活动。玩魔方更是象征智慧和时尚的休闲活动。
大鱼炖火锅2023-05-16 22:46:003

魔方公式口诀七步一步一步图解

上左下右逆左顺,你也可以让魔方,还原
水元素sl2023-05-16 22:46:002

专业的魔方公式看不懂……告诉一下这些分别代表什么(中空魔方公式,找不到图解)

R代表右就是右边那一层顺时针转90度.R"就是逆时针90度.R2就180度.L:左 U:上 D:下 F:前 B:后.M:中间 S:中间(横着的).那个图代表:箭头指着的2个块相换.
黑桃花2023-05-16 22:46:003

三阶魔方的公式图解是什么?

简单版三阶魔方的公式图解。详解版三阶魔方的公式图解。常用的换角公式图解。
余辉2023-05-16 22:45:592

三阶魔方七步还原法公式图解

3×3魔方还原需要依靠公式口诀,具体如下:第1、做一个白十字;第2、第一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第3、第二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第4、第二层公式相反情况: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顺、右顺、上顺、右顺;第5、第三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三阶魔方的变化数原理如下:一、8个角块:可以互换位置(8!),也可以翻转方向(38),但无法单独翻转一个角块(1/3),所以有8!×37种变化。二、12个棱块:可以互换位置(12!),也可以翻转方向(212),但无法单独交换一对棱块(1/2),亦无法单独翻转一个棱块(1/2),所以有12!×212/(2×2)种变化。三、6个中心块:固定不可移动。
瑞瑞爱吃桃2023-05-16 22:45:591

奇艺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图纸

奇艺三阶魔方还原公式是:1、顶层十字架(颜色)左下、上左、前右、上右、前左、左上。2、顶层角块(颜色)左手:左上、上右、左下、上右、左上、上180、左下。3、右手:右上、上左、右下、上左、右上、上180、右下。4、顶层角块(位置)左手:左180、前180、左下、后左、左上、前180、左下、后右、左下。5、右手:右180、前180、右下、后右、右上、前180、右下、后左、右下。6、顶层棱块(位置)左手:左上、上右(后接第二层左手公式)、左下。7、右手:右上、上右(后接第二层右手公式)、右下。8、还原完成。
九万里风9 2023-05-16 22:45:591

四阶魔方公式图解七步

四阶魔方公式图解七步如下:1、四阶魔方第一步:复原中心块,按照上黄、下白、前蓝、右红、左橙、背青的顺序做中心块,中心块就是中间的4个小方块。2、四阶魔方第二步:复原中棱,一共十二个中棱,可以用普通方法或者八四法,就可以复原中棱3、四阶魔方第三步:做底面白色十字架,方法和三阶魔方十字架方法一样。4、四阶魔方第三步:复原一二三层,也是用三阶魔方高级手法F2L直接就可以复原,速度也很快5、四阶魔方复原第五步:复原顶面,顶面就跟容易,直接涌三阶魔方高级玩法,初级玩法都可以复原。6、四阶魔方第六步:顶角归位,一共八个角用三阶魔方初级手法就可以复原。7、四阶魔方第七步:复原整个魔方,最后一步和三阶魔方复原方法一样,用三阶魔方公式就可以复原了。魔方,又叫鲁比克方块,最早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魔方拥有竞速、盲拧、单拧等多种玩法,风靡程度经久未衰,每年都会举办大小赛事,是最受欢迎的智力游戏之一。通常意义下的魔方,是指狭义的三阶魔方。三阶魔方形状通常是正方体,由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常规竞速玩法是将魔方打乱,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广义的魔方,指各类可以通过转动打乱和复原的几何体。魔方与华容道、法国的单身贵族(独立钻石棋)同被称谓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5-16 14:52:591

三阶魔方还原口诀 万能公式图解

三阶魔方还原口诀 万能公式图解如下:第一层:1、相对棱对调 R"L U2 R L";2、相邻棱对调 R"U"R U R"。第二层:U"F"U F U R U"R"。第三层的棱架十字(棱调色向):R"U"F"U F R。第四层顶面翻色(余下角块调色向):R U2 R"U"R UR"U"R U"R"。第五层调整棱块的位置:R2 U S"U2 S U R2。第六层调整角块位置:R2 F2 R"B"R F2 R"B R"。三阶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Cube,也就是用鲁比克教授的名字命名的,是当前最普遍的魔方种类。它每个边有三个方块,官方版本魔方边长为57毫米,三阶魔方的总变化数是(8!x3^8x12!x2^12)/(2x2x3)=43,252,003,274,489,856,000或者约等于4.3x10^19。三阶魔方由一个连接着六个中心块的中心轴以及8个角块,12个棱块构成,当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转动而不影响到其他方块。
九万里风9 2023-05-16 14:52:591

三阶魔方公式图解说明书

三阶魔方公式图解说明书 三阶魔方公式图解说明书,在我们的生活中,魔方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也是我们的解压方式,魔方玩法有很多,很多人都是特别喜欢玩的,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玩的。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三阶魔方公式图解说明书吧。 三阶魔方公式图解说明书1 1.第二层棱块归位: 2.顶层十字 3.顶层棱中间块归位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顶层的4个棱中间块全部归位。 转动顶层(U),若可以使一个棱中间块归位(如下图左,这里以[红-黄]块为例),而其他3个都不能归位,则将[红-黄]所在这一面(红面)定为正前面(F)。按照图示步骤转动,可使4块棱中间块全部归位,或出现下一种情况。 转动顶层(U),若只有2个相邻面的棱中间块可以归位,则将这两块棱中间块所在的两面定为右面(R)和后面(B)。按照同样的步骤转动,可使棱中间块全部归位。 转动顶层(U),若只有2个相对面的棱中间块可以归位,则任选一个方向按下图转动,即会出现上面两种情况。 Note:当按照上述两种情况操作却仍不能不能全部归位时,则再重复1~2次该步骤,即可4个棱中间块全部归位。 4.顶层面位归位 4.1 顶层十字变为小鱼状态 4.2 小鱼状态到顶角面位 4.3 顶角面位到顶棱归位 三阶魔方公式图解说明书2 1、第二层棱块归位,运用公式URURUFUF。 2、顶层十字,运用公式FRURUF。 3、顶层棱中间块归位,运用公式RURURUUR。 4、使顶层十字变为小鱼状态,运用公式RURURU2R。 5、将小鱼状态还原为顶角面位,运用公式RULURULU。 6、将顶角面位还原为顶棱归位,运用公式F2URLF2RLUF2。 7、将顶棱归位还原为顶角归位,运用公式R2B2RFRB2RFR。 三阶魔方公式图解说明书3 口诀一:“上左下右上”将底部十字对齐之后,再找到任意两面相邻的"侧面,每个面上面部分两个颜色一样,应用这个口诀可以将四面,每一个面上面部分的两个颜色都变成一样,主要是处理棱块颜色。 口诀二:“上左下右”,底面十字做好之后,将立方体转180度,底面朝下,通过这个口诀,将底面的颜色全部做好。 口诀三:上面左移,右手做“上左下右”,立方体向左转90度,左手做“上右下左”。这是找顶层没有浅黄色的块儿,将其中一面色长条对齐,看另一面的颜色,如果这个颜色和右面中心块的颜色一样的话,可以用这个口诀。 口诀四:上面右移,左手做“上右下左”,立方体向右转90度,右手做“上左下右”。这是找顶层没有浅黄色的块儿,将其中一面色长条对齐,看另一面的颜色,如果这个颜色和左面中心块的颜色一样的话,可以用这个口诀。 口诀五:前面顺时针旋转90度,应用口诀“上左下右”再将前面逆时针旋转90度。这个口诀用于做出“顶层十字”。 口诀六:“下右上右下右右上”这个口诀主要做出顶层小鱼形状,再继续做出顶面全部颜色。 口诀七:“上右上,下面顺时针转180度,下左上,下面顺时针旋转180度,右侧面逆时针旋转180”这个口诀主要用于做好侧面棱块。 口诀八:“下左下右下右下左上左,逆时针旋转180度”,这个口诀是将其中一个好的侧面,对着自己,顶面是做好的状态,做好这个口诀,魔方就还原了。 拓展阅读:3阶魔方公式 3阶魔方的底角归位公式是(R U R")、(F"U"F),中棱归位公式是(U" F" U F)、(U R U" R"),(U R U" R")、(U" F" U F),顶棱面归位的公式是F(R U R" U")F",顶角面归位的公式是R" U2 R U R" U R、U" R U"U" R" U" R U" R",顶棱归位的公式是(R U" R)(U R U R)(U" R" U" R2)。 3阶魔方在拼的时候要先拼出一个顶层十字,然后将整个面拼好,再拼其他的四个角块,拼的时候注意颜色要一一进行对应。 然后中层边块归位,把白色面转向下,找出红绿边块,按照口诀转动魔方,使得边块归位。 将顶层边块调整向上,做出黄十字,顶层没有出现黄色的十字,可按照公式重复转动。 将魔方的黄色角块调整到十字周围,将四角的黄色块定位,将边上的色块再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就完成了。 3阶魔方七步还原法公式有R"UF"U"、R"D"RD X,3OR5,R U R",(RU R"U"),(RU R"U")3,U" L" U L U F U" F",U R U" R" U" F" U F,F(R U R" U")F",(R U R" U")2和(R U R" U")5,还有R2 D2 R" U" R D2 R" U R",R U", L" U" L U2 R U" R",U"L" U L。 U、R、F、D、L、B这六个字母分别代表上层,右层,前层,底层,左层,后层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字母上面带撇的就是逆时针90度转,后面有2就是顺时针或者是逆时针转一百八十度。
meira2023-05-16 14:52:591

五魔方公式详细图解

五魔方公式详细图解如下:魔方,又叫鲁比克方块,最早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魔方拥有竞速、盲拧、单拧等多种玩法,风靡程度经久未衰,每年都会举办大小赛事,是最受欢迎的智力游戏之一。通常意义下的魔方,是指狭义的三阶魔方。三阶魔方形状通常是正方体,由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常规竞速玩法是将魔方打乱,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广义的魔方,指各类可以通过转动打乱和复原的几何体。魔方与华容道、法国的单身贵族(独立钻石棋)同被称谓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魔方广为大众喜爱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1980年到1982年,总共售出了将近200万只魔方。1981年,一个来自英国的小男孩,帕特里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写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够复原魔方》(ISBN 0-14-031483-0)的书,总共售出了将近150万本。据估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在玩魔方。
苏州马小云2023-05-16 14:52:591

三阶魔方公式口诀图解

三阶魔方公式口诀图解如下所说。首先对好一面十字,然后根据步骤找到中点和棱,对好与第一面之后,根据步骤将四个面的T字转出来, 根据公式转出前两层,将魔方翻过来得到一个新的黄色十字,颜色和白色相对,找到小鱼,根据公式调整至还原魔方。要先以黄色为中心做一个面,因为黄色刚好是白色的对面,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对齐侧面的颜色,直接把四个小棱块一个个对好侧面的颜色就可以了。先找到一个面使两边黄块隔空连接黄中块,然后前面顺时针转得到图1,右侧再次顺时针旋转得到图2,然后顶层顺时针旋转得到图3,右侧逆时针旋转得到图4,顶层逆时针旋转得到图5,前面这层逆时针旋转最后得到图6,剩下的以此类推。三阶魔方:三阶魔方(别名:魔术方块、扭计骰,英文名:Rubik"s Cube),是由鲁比克·艾尔内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三阶魔方是由富于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的6面正方体,核心是一个轴,并由26个小正方体组成。包括中心方块有6个,固定不动,只有一面有颜色。边角方块(角块)有8个(3面有色)可转动。边缘方块(棱块)12个(2面有色)亦可转动。鲁比克·艾尔内是匈牙利的建筑学和雕塑学教授,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所以他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个魔方的雏形来,其灵感是来自于多瑙河中的沙砾。1979年九月,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带至全世界,并于1980年一、二月在伦敦、巴黎和美国的国际玩具博览会亮相。
凡尘2023-05-16 14:52:591

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口诀图解

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口诀图解如下:口诀一:“上左下右上”将底部十字对齐之后,再找到任意两面相邻的侧面,每个面上面部分两个颜色一样,应用这个口诀可以将四面,每一个面上面部分的两个颜色都变成一样,主要是处理棱块颜色。口诀二:“上左下右”,底面十字做好之后,将立方体转180度,底面朝下,通过这个口诀,将底面的颜色全部做好。口诀三:上面左移,右手做“上左下右”,立方体向左转90度,左手做“上右下左”。这是找顶层没有浅黄色的块儿,将其中一面色长条对齐,看另一面的颜色,如果这个颜色和右面中心块的颜色一样的话,可以用这个口诀。口诀四:上面右移,左手做“上右下左”,立方体向右转90度,右手做“上左下右”。这是找顶层没有浅黄色的块儿,将其中一面色长条对齐,看另一面的颜色,如果这个颜色和左面中心块的颜色一样的话,可以用这个口诀。口诀五:前面顺时针旋转90度,应用口诀“上左下右”再将前面逆时针旋转90度。这个口诀用于做出“顶层十字”。口诀六:“下右上右下右右上”这个口诀主要做出顶层小鱼形状,再继续做出顶面全部颜色。口诀七:“上右上,下面顺时针转180度,下左上,下面顺时针旋转180度,右侧面逆时针旋转180”这个口诀主要用于做好侧面棱块。
FinCloud2023-05-16 14:52:591

三阶魔方速拧公式图解

魔方cfop公式是cross(底部十字)、f2l(前两层)、oll(上层翻色)、pll(上层复原)这四步。cfop是玩魔方的人在世界上公认的速拧的公式。世界上有专门的魔方比赛,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去挑战,在国际上有人会创造历史记录,也会有人打破这种记录。魔方分为很多个种类,在日常生活当中大众最常玩的就是三阶魔方,三阶魔方相对于其他奇奇怪怪形状的魔方更加被众人接受,并且也更早的出现在大众的生活当中,自然而然被接受的程度也会越高。关于这种方法的来源,一种说法是由外国人Jessica Fridrich于1997年将该方法上传至互联网,在同一年三阶魔方速拧世界纪录突破了20秒。一种说法是Jessica Fridrich是它的发明人,还有一种说法是该公式由数量众多的魔方速拧选手于20世纪80年代发明。这种方法通过119个公式,采用4个步骤对魔方进行还原。世界上的一流高手使用的几乎都是CFOP及其改进方法。Jessica Fridrich同时也是一个魔方高手。用CFOP公式还原魔方的思路:先搭好底层十字,再同时对好前两层,之后调整好最后一层的朝向,最后调整好最后一层的顺序,魔方就还原完成了。
ardim2023-05-16 14:52:581

魔方最后一步公式口诀上左下右

魔方最后一步公式口诀上左下右 魔方最后一步公式口诀上左下右。相信大家对魔方并不陌生,很多人都喜欢玩魔方,还原三阶魔方最难的就是最后一步。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下魔方最后一步公式口诀上左下右的相关内容。 魔方最后一步公式口诀上左下右1 魔方最后一句口诀是右上,左手食指回拨顶层,右上,右手食指回拨顶层(后边简写成右手拨),右上,右手拨。右上,左手拨,右下,左手拨,右层转180度。 魔方,英文名为Rubiks Cube,又叫魔术方块,也称鲁比克方块。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三阶魔方系由富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的6面正方体,共有26块小立方体。魔方与中国人发明的“华容道”,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一块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而魔方受欢迎的程度更是智力游戏界的奇迹。 魔方最后一步公式口诀上左下右2 把第一层的颜色玩一致,并让第一层的边上的颜色和魔方4侧边的颜色一致。 第二层公式:上顺—右顺—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 第三层公式(起十字):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右顺 第三层公式(四角块):右顺—上顺—右逆—上顺—上顺180°—右顺—右逆 第三层公式(还四角):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前顺—右顺18°—上逆—右逆—上逆—右顺—上顺—右逆—前逆 第三层公式(还中心):右顺—上逆—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顺—下逆—右逆—上逆—右180° 注!:顺:顺时针转九十度 逆:逆时针转九十度 魔方上左下右公式图解 初始状态 远:红绿棱色块远离目标位置 ,与第一种情况不同,他是往另一侧远离,因为这回他在目标位置的另一边。 "切":底面三个白色切开初始状态三个同色 对成一排的那个面。 第二种情况,刚才是三个绿色在右面对成了一排,那就切开右面。 "回":第一步"远离"那个动作回来。 "回":第二步"切开"那个动作也回来。你看,这回两个小朋友也在顶层站好队了,下面我们也要接他们回家。
豆豆staR2023-05-16 14:52:581

移棱魔方还原公式图解

三阶魔方一共有二十六块,分为三个部分.六个中心块,这是不动的.八只角和十二条棱.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分层法,角先法和棱先法.不过我认为还是棱先法比较简单和实用的.还原棱就是在每一个面上都拼出个十字,拼十字时不是按面来的,而是按层来的.先还第一层的,也就是在第一面上拼出个十字.这个很简单,不过拼出来的十字一定要正确 也就是十字的那四条棱侧而的颜色一定要跟前后左右中心块的颜色一致.对了.忘了跟你说方向的定位了.朝上的称为上,右手边的为右,左手边的为左之类的,这 在以后的公式里是能用的上的.第一面好了之后.现在还原第二层,这也很简单的.公式也就是前+下+前- 前+下-前- 一类的很简单的,还原这后,前后左右四面会出现四个倒着的T.现在该把魔方倒过来了,也就是把下层变为上层.这时如果够幸运的话,底下的一层也已经好了.如果没有的话.现在就真的要用上公式了.拼十字公式 公式1 右-上-前-上+前+右+ 公式2 右-前-上-前+上+右+ 用这两个公式时.用1分拼出两个相对的棱,这时需要有2了.把魔方的上层看作一个时钟 把它的两条已经转到上方的棱看作时针和分针,应该放在六点整的们置上.这样才能用公式2 当用2时会拼出相邻的两条棱,再用公式1时,就要把魔方放在九点整的位置上,这时拼出的十字位置不一定对.有可能对一个,出有可能对两个.也可能一个也不对,因为上层可以 自由转动.这时就要换公式了.在用公式的时候要把十字放在只有一条棱对的时候.也就是其它三个都不对时 转十字公式 公式1 右-上-右+上-右-上2 公式2 左+上+左-上+左+上2 用公式1会把那三个错们的棱按顺时针挪动一个位置.公式2则为逆 完成之后.六面的十字就已经拼好了,现在要把角复原过来 转角公式 公式1上+右+上-左-上+右-上-左+ 公式2上-左-上+右+上-左+上+右- 用法,用公式1是为了要把左前 左后 右后这三个角按逆时针挪动一个位置,但主要还是要把左后角转到左前 公式2是为了把右前 右后 左后这三个角顺时针挪一下位置.但主要是为了把右后转到右前 用1时会把右后角挪动.如果这时这个角已经复原过了.只要把右手边的旋转一下就行了.用2则会把左后角打乱 处理方法和1的原理一样.当还原了五只角时.这时剩下的三只角就可以一次转过来了,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新手来说,还是 再还原一只角吧,这时会出现几种情况,第一种,相邻的两只角 位置不对.把那两只错乱的角放在左前角和左后角 这两个位置,这时你会发现两只角会出现有两只颜色一样的在同一面.应该把那颜色一样的面朝上,你还会发现这各颜色 和左面的颜色是一致的.也就是直接可以翻转到左边.先用公式1 之后.再后+.再把魔方整体顺时翻转九十度,是整体啊.不是一面.再用公式2.如果你完成了上述步骤的话.恭喜你.完工了.第二种情况.剩下相对的两只角,这时只要把两只角转到相邻的位置,就会变成了第一种情况了.当然了,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魔方的两只对角,不是一个面的,是对整个魔方来说的.处理方法和上面的一样
无尘剑 2023-05-16 14:52:581

五阶魔方还原公式大全图解

五阶魔方还原公式大全图解如下:1、对第一面的中心九片,如下图所示:2、对第一面对面的中心九片,如下图所示:3、对四个侧面中前两个面的中心九片,如下图所示:4、对四个侧面中最后两个面的中心九片,如下图所示:5、棱合并,如下图所示:6、像还原三阶魔方一样还原五阶魔方,如下图所示:五阶魔方各层的表示方法:U:上层u:上数第二层D:下层d:下数第二层L:左侧层l:左数第二层R:右侧层r:右数第二层F:前层f:前数第二层B:后层b:后数第二层
Jm-R2023-05-16 14:52:581

三阶魔方新手入门公式图解

第一步、做一个白十字;第二步、第一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第三步、第二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第四步、第二层公式相反情况: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顺、右顺、上顺、右顺;第五步、第三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相关玩法首先要定魔方的中心,在6种颜色中选出一种你所喜爱的颜色,然后,给那个有此种颜色的中心方块的平面上4个边缘方块定位和定向,即顶面边缘。目的是要给属于顶平面的4个边缘位置的方块定位和定向。这4个顶面边缘方块都是逐一被安放和定向的。给选出的顶平面上的4个边角方块定位和定向,即顶面边角。这一步的目的是,在保持已经安放好的顶面边缘方块的同时,给4个应属于顶面上边角位置的方块定位和定向。在这一系列转动中,顶面边缘方块将被暂时移动,但都会适当还原的。首先要确认颜色与相邻三边都相同的白色顶角块的位置。如下图,最靠近你的那个顶角块颜色理应为[白-蓝-红],所以要找到[白-蓝-红]的实际位置,并将它移动到顶层顶角。当[白-蓝-红]的实际位置位于底层那一圈(非底面)的时候,先水平旋转底层,使[白-蓝-红]顶角块位于它的目的位置的下层顶角(如图所示),然后按照图示旋转即可使底面顶角块与同一列的上层顶角块互换,从而完成一个顶面顶角。若[白-蓝-红]位于顶层那一圈:用下图中任意一种方式,把底层任意一个顶角块与该顶角块互换,即可得到下图的两种情况。若[白-蓝-红]位于底面:用下图中任意一种方式,把该块与一个颜色不搭配的顶面顶角(非[白-蓝-红])互换,即可得到下图的两种情况。致新人:建议一开始先多多练习转出一个面,先不管上两层颜色是否对齐。既培养手感又培养观察魔方的眼力。
CarieVinne 2023-05-16 14:52:581

求三阶魔方的十字转法,要公式,步骤,详解,最好有图片

魔方小站里有
瑞瑞爱吃桃2023-05-16 14:52:586

三阶粽子魔方公式图解全步骤

三阶魔方详细步骤图解1这里讲一下三阶魔方的基础公式,就不拆开了,首先公式很简单,就是“右上左下”。作用就是最上一角的魔方格子和相邻的最下一角格子互换。按着“右上左下”的.公式重复做6次,就会还原至最初的样子。具体有,第一步:要求底面成十字图案。第二步:底面角块;上左上;上右下;上左左下右上左下。第三步:中层棱块;左上右下右逆左顺;右逆左顺左上右下。第四步:顶层十字;顺上左下右逆,第五步:顶面角块;上左下左上左左下。第六步:上后顺上顺顺上后逆上顺顺上上,第七步:上右上左上左上右下右上上。三阶魔方详细步骤图解2第一步,我们首先构建顶层十字架。第二步,我们在顶层十字架的基础上,将第一层进行还原。第三步,还原顶层后,我们将中心边块第儿还原,完成二层还原。第四步,当两层还原之后,我们将魔方翻转过来,在底层构建十字架或鱼。第五步,当十字架或者鱼构建完成后,我们将最底层一面进行还原。第六步,当最底层面还原后,我们将中心边角块进行调整。第七步,最后,我们还原整个魔方即可。
FinCloud2023-05-16 14:52:571
 首页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