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聪目明简介
耳聪目明的意思
解释: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语法:
耳聪目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头脑清楚。
示例:
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
成语造句
- 1.奶奶虽然八十多岁了,但还耳聪目明,身板硬朗。
- 2.爷爷八十多岁了,依然耳聪目明。
- 3.老人虽八十多岁了,但身体健康,耳聪目明,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 4.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依然耳聪目明。
- 5.这个人看起来耳聪目明的,却自称什么都看不见。
- 6.这个人耳聪目明,什么事也瞒不住他。
英语翻译
- 英语:
have good ears and eyes <have a thorough grosp of the situation>
- 日语:
耳がよく聞こえ,目がよく見える,耳が聰(さと)くて目がするどい
- 其他:
<法>esprit éveillé,alerte
耳聪目明相关词语
- 1 耳鬓厮磨
-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语法:耳鬓厮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男女相恋。示例:自此耳鬓厮磨,亲同形影。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 2 酒酣耳熟
-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 3 众所瞩目
- 瞩目:注视。为大家所注视出处:克非《春潮急》:“最近在这块小天地里,虽然又成了众所瞩目的人物,但到底还没经历过大场面,主持过像今天这样上百人的会议。”语法:众所瞩目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眼跳耳热
- 眼皮跳动,耳朵发热。指内心感到不安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中卷:“三日前甲申日,见此景祥,姬昌眼跳耳热,心神不安。”语法:眼跳耳热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5 奉如神明
- 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出处: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语法:奉如神明作谓语、定语;指极其尊重。示例:这件事荒唐得很!这么一条小蛇,怎么把他奉如神明起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
- 6 学行修明
- 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出处:《北史·崔鉴传》:“父绰,少孤,学行修明。”语法:学行修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魂销目断
- 谓情思凄苦。出处:唐·严休复《唐昌观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怅然成二绝》诗:“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语法:魂销目断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冰心《往事》:“有多少魂销目断,是耶非耶?只她知道!”
- 8 目如悬珠
- 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出处:《汉书·东方朔传》
- 9 目定口呆
- 同“目瞪口呆”。出处:《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语法:目定口呆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吃惊的神态。示例:那伙计听说,抬头一看,只见不是同仁堂了,不禁气得目定口呆。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
- 10 偶烛施明
- 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语法:偶烛施明作宾语、定语;用于两者之间。
- 11 远见明察
- 目光远大,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见识很广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孤愤》:“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语法:远见明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2 更令明号
- 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语法:更令明号作谓语、宾语;指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 13 过耳春风
- 经过耳边的春风。比喻听话的人不重视,或认为不值得听。出处:孙伏园《长安道上》:“这句话我们听了都当作过耳春风,谁也不去理会话中的意义。”
- 14 迅雷不及掩耳
-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出处:《晋书 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语法:迅雷不及掩耳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示例:因此我给他个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一口把他吃掉,是完全有可能的。(曲波《林海雪原》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