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烛施明简介
偶烛施明的意思
解释:
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语法:
偶烛施明作宾语、定语;用于两者之间。
偶烛施明相关词语
- 1 远见明察
- 目光远大,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见识很广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孤愤》:“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语法:远见明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更令明号
- 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语法:更令明号作谓语、宾语;指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 3 首施两端
- 见“首鼠两端”。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训传》:“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语法:首施两端作谓语、定语;指左右摇摆。
- 4 明罚敕法
-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出处:《周易 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语法:明罚敕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治政。示例:然后明罚敕法,以肃理官,克厌天心,慰塞人事。《晋书·郭璞传》
- 5 明珠生蚌
- 比喻出色的父亲生出出色的儿子出处:《三辅决录》:“昨日仲将来,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语法:明珠生蚌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百顺记·王曾得子》:“荷皇天宠赐,一子承宗,纵休夸佳兆为熊,尤幸似明珠生蚌。”
- 6 明公正义
- 见“明公正气”。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正义问他要。”语法:明公正义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7 布德施恩
- 布:给予;施:施舍。给人们以道德和恩惠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则为你积功累行阴功厚,布德施恩神天佑。”语法:布德施恩作谓语、宾语;用于为人。
- 8 风清月明
- 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风清月朗”。出处:明 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语法:风清月明作定语、补语;形容夜景。示例:今夜月明风清,我们一家人饭后散步,欢乐的笑声在路上传出好远好远。
- 9 炳烛夜游
- 炳:点燃。珍惜光阴。比喻及时行乐出处: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语法:炳烛夜游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及时行乐。示例: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唐 李白《春夜宴从桃花园序》)
- 10 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语法:知人之明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前任督宪是兄弟同门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阁下不以兄弟不才,时加教诲,为幸多矣!(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
- 11 明刑弼教
-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出处:《尚书 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语法:明刑弼教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明刑弼教,道尊老氏。(唐 张说《起义堂颂》)
- 12 神而明之
-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出处:《周易 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法:神而明之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表面玄妙的事理。示例: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虽曰神而明之,匪可言喻,亦由勉强而臻自然。”
- 13 乐善好施
-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语法:乐善好施联合式;谓语、定语;用于赞扬心地善良的人。示例:宋湜懿文多识,名动人主,至与李沅同命。虽去沅远甚,然乐善好施,士类归之,亦可尚也。(《宋史 陈彭年传论》)
- 14 学行修明
- 修明:昌明。学问和品行都很特出出处:《北史·崔鉴传》:“父绰,少孤,学行修明。”语法:学行修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