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明号简介
更令明号的意思
解释:
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语法:
更令明号作谓语、宾语;指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更令明号相关词语
- 1 明罚敕法
-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出处:《周易 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语法:明罚敕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治政。示例:然后明罚敕法,以肃理官,克厌天心,慰塞人事。《晋书·郭璞传》
- 2 明珠生蚌
- 比喻出色的父亲生出出色的儿子出处:《三辅决录》:“昨日仲将来,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语法:明珠生蚌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百顺记·王曾得子》:“荷皇天宠赐,一子承宗,纵休夸佳兆为熊,尤幸似明珠生蚌。”
- 3 明公正义
- 见“明公正气”。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正义问他要。”语法:明公正义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4 风清月明
- 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风清月朗”。出处:明 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语法:风清月明作定语、补语;形容夜景。示例:今夜月明风清,我们一家人饭后散步,欢乐的笑声在路上传出好远好远。
- 5 利令志惛
- 见“利令智昏”。出处:《镜花缘》第九二回:“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所谓‘利令志惛’能不浩叹!”
- 6 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语法:知人之明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前任督宪是兄弟同门世好,最有知人之明。阁下不以兄弟不才,时加教诲,为幸多矣!(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
- 7 明刑弼教
- 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出处:《尚书 大禹漠》:“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语法:明刑弼教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明刑弼教,道尊老氏。(唐 张说《起义堂颂》)
- 8 神而明之
-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出处:《周易 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语法:神而明之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表面玄妙的事理。示例: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虽曰神而明之,匪可言喻,亦由勉强而臻自然。”
- 9 心开目明
- 犹心明眼亮。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憾。”语法:心开目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苏轼《读坛经》:“近读《六祖坛经》,指说法报化三身,使人心开目明。”
- 10 幽明异路
- 幽明:阴间和阳间。阴间和阳间是不同的道路出处:唐·朱庆余《冥音录》:“幽明异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语法:幽明异路作宾语、定语;指阴阳相隔。示例:金·元好问《续夷坚志》第一卷:“君已知我,复何言也,幽明异路,亦难久处。”
- 11 明鉴万里
- 明:眼睛亮;鉴:洞察。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准确,识见高明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语法:明鉴万里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有预见性。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老哥真真是明鉴万里!怎么一猜就猜着了!”
- 12 明珠弹雀
- 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出处:汉 扬雄《太玄 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语法:明珠弹雀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嬴宗季女《六月霜·前提》:“彩凤随鸦,明珠弹雀,乐府凄凉咏采芜。”
- 13 远见明察
- 目光远大,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见识很广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孤愤》:“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语法:远见明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偶烛施明
- 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语法:偶烛施明作宾语、定语;用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