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膝而谈简介
促膝而谈的意思
解释:
促:靠近。靠近坐着谈心里话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40卷:“你看他剖橙而食,促膝而谈,欲去欲留,相调相谑。”
语法:
促膝而谈作谓语;表示说知心话。
示例:
我们兄弟促膝而谈,十分融洽
促膝而谈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促膝谈心
成语造句
- 1.邱禁与宿平二人留守营帐,促膝而谈。
- 2.在你卜居的深山穷野,你宛若处子与生灭大化促膝而谈,抱病独居的信,不改涓涓细流的字迹:“有天半夜不能安睡,出至阳台。山间天象澄明,月光大片大片洒落一地。”。
- 3.几个时辰之后就要与自己促膝而谈、坐而论道。
- 4.前进的路上一路风雨,一路温情,青春的碎影密密麻麻用友谊粘贴,高山流水,也许我们不曾拥有,但与友促膝而谈,我们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5.那孔林也算是满腹经纶,博闻强识,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促膝而谈,直至深夜,方才歇息。
- 6.昨天夜里,我俩促膝而谈,十分投机,只恨相见太晚。
英语翻译
- 英语:
sit side by side and talk intimately
促膝而谈相关词语
- 1 秘而不露
-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语法:秘而不露作谓语;指严守秘密。
- 2 容膝之地
- 形容居室的狭窄出处: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语法:容膝之地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黄老师住的房屋只有容膝之地,无法招待宾客。
- 3 战竦而却
- 形容打败仗后落荒而逃出处:《韩非子·初见秦》
- 4 冲口而出
-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多指说话失于检点。出处: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语法:冲口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说话随便。示例: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面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冲口而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 5 欺人之谈
- 骗人的话。也作“欺人之论”。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可晓得老爷是讲理学的人,凡事有则有,无则无,从不作欺人之谈的。”语法:欺人之谈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他那番话,都是欺人之谈,你不要上当。
- 6 量才而为
- 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语法:量才而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你最好量才而为,不要勉强自己
- 7 凫胫鹤膝
- 指事物各有长短。出处:庄周《庄子 骈拇》:“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语法:凫胫鹤膝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事物各有长短。示例:清·无名氏《帝城花样·琯霞传》:“冠卿年亦有凫胫鹤膝之诮。”
- 8 善刀而藏
-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语法:善刀而藏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交流空涌波,言诸名士之交接,各处炫奇而争胜也。然则此时少陵之真意,早已善刀而藏。(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
- 9 半涂而罢
-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同“半涂而废”。出处: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语法:半涂而罢作谓语、状语、定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 10 迎刃而理
-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出处:清 周在浚《行述》:“潍,剧邑也,事繁丛弊,先大夫以书生受事,迎刃而理。”语法:迎刃而理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很顺利。
- 11 天网恢恢,疎而不漏
- 谓天道如大网,虽稀疏却无有漏失。比喻作恶者逃不出上天的惩罚。语出《老子》:“天網恢恢,疎而不失。”《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衆人齊發起喊來道:‘是天網恢恢,疎而不漏,你與小娘子殺了人,拐了錢財,盗了婦女,同往他鄉,却連累我地方鄰里打没頭官司!’”《红楼梦》第六九回:“自古‘天網恢恢,疎而不漏’,天道好還。你雖悔過自新,新已將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亂,天怎容你安生?”《冷眼观》第二一回:“那旗婆……希圖訛詐銀錢,誰知天網恢恢,疎而不漏,忽被那做現任 孝感 縣知縣 寇若準 當場察破。”
- 12 膝行而前
- 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语法:膝行而前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鲁迅《理水》
- 13 放诸四海而皆准
-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出处:《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语法:放诸四海而皆准作谓语、定语;指普遍性的真理。示例:使人增长其幸福者,谓之善;使人减障其幸福者,谓之恶。此主义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 边沁之伦理说》
- 14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语法:树欲静而风不止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张贤亮《土牢情话》第三章:“'树欲静而风不止'嘛,你们当中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表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