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二价简介
口不二价的意思
解释: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出处: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语法:
口不二价作谓语、宾语;用于买卖等。
示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他本在汉时叫做韩康,一向卖药长安市上,口不二价。”
成语故事
- 汉朝时期,出身豪门的韩康不愿入仕当官,经常游名山采药到长安市场上去卖,三十年如一日坚持言不二价。有一次,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讨价还价,女子说她早就知道韩康言不二价,韩康叹息自己隐名避世还是被人认出,就隐遁于霸陵山中
英语翻译
- 英语:
No bargaining. <The prices are fixed.>
口不二价相关词语
- 1 二龙戏珠
-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语法:二龙戏珠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及工艺品等。示例: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 2 勃然不悦
- 勃然:突然;悦:喜悦,高兴。形容突然变脸不高兴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慎子勃然不悦曰:‘必则滑厘所不识也。’”语法:勃然不悦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示例:他勃然不悦,让我们感到莫明其妙
- 3 漫天叫价
- 犹漫天要价。出处:川剧《谭记儿》第四场:“若是旁人呢?我就漫天叫价;是大人吗,就不用你就地还钱,奴家分文不取,权当与大人接风。”语法:漫天叫价作谓语、宾语;指无限度地乱开价码。
- 4 不看金面看佛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不看金面看佛面,冲着不懂事的孩子,你得救救命啦。”语法:不看金面看佛面作谓语,分句;形容宽容某人或某事。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2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
- 5 衣不完采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家无余财,衣不守采,食不重味。”语法:衣不完采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衣着朴素。
- 6 不分上下
- 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语法:不分上下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示例:钱钟书《围城》:“主人说,圆桌子座位不分上下,可是乱不得,又劝大家多吃菜,因为没有几个菜。”
- 7 佛口蛇心
-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出处: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语法:佛口蛇心联合式;作补语、定语;比喻嘴甜心毒。示例: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佛口蛇心。(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 8 临财不苟
-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语法:临财不苟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孰以显廉,临财不苟。”
- 9 人不聊生
- 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出处:《吴越春秋 勾践阴谋外传》:“民疲士苦,人不聊生。”语法:人不聊生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社会腐败。示例:是岁大旱,河水尽涸,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元史·定宗纪》
- 10 口不应心
- 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语法:口不应心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你答应了不卖书,怎么又口不应心,卖了呢?
- 11 不废江河
-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出处: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语法:不废江河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好作品流传广,多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至以仆为‘不废江河’之喻,则不敢当;此自足下阿其所好耳,然得无为他人笑耶?”
- 12 众口相传
- 众人辗转述说。见“众口交传”。出处: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语法:众口相传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片瓦不存
- 一块整瓦也没有了。形容建筑物全部毁坏出处:《宋史·苏易简传》:“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林木匮乏。”语法:片瓦不存作定语、状语;用于战争或灾难等。示例: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36回:“暗中派人把他的宅院放火烧了一个片瓦不存。”
- 14 临难不惧
- 临:到;难:灾难;惧: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出处:《韩非子 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语法:临难不惧作谓语、定语;指临危不惧。示例:世之议公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宋 苏轼《孔北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