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弹雀简介
明珠弹雀的意思
解释:
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出处:
汉 扬雄《太玄 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语法:
明珠弹雀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前提》:“彩凤随鸦,明珠弹雀,乐府凄凉咏采芜。”
成语故事
- 鲁哀公听说颜阖非常贤明,就派人给他送礼物请他出山。贫穷的颜阖不受。庄子就此事发表感慨,颜阖无意于富贵,富资送上门,他不欢迎。这样的人难得。而那些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富贵就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一样不值得
英语翻译
- 英语:
pay dear for one's whistle <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
明珠弹雀相关词语
- 1 明月不常圆
- 比喻人生不能事事完美无缺。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明月不常圆,彩云容易散,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自然之理。”
- 2 丈夫有泪不轻弹
- 丈夫:男子汉;弹:用手挥洒。大丈夫不轻易流泪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37出:“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语法:丈夫有泪不轻弹作宾语、分句;指男人很坚强。
- 3 兼听则明
- 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示例:做干部的应兼听则明,果断行事。
- 4 持枪实弹
- 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出处:邹韬奋《抗战以后·笔杆暴动》:“我们的门口……以及后门,都有好几位持枪实弹的武装同志防守着。”语法:持枪实弹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人等。
- 5 悬珠编贝
- 悬:吊挂。悬挂的明珠,编排整齐的贝壳。形容人眼睛明亮美丽和牙齿洁白整齐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语法:悬珠编贝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老蚌生珠
-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出处:《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语法:老蚌生珠作谓语、宾语;指老年得子。示例:已见熊罴入梦,行看老蚌生珠。(明 赵弼《蓬莱先生传》)
- 7 赏信罚明
- 同“赏罚分明”。出处:《新唐书·李光弼传赞》:“遭禄山变,拔任兵柄,其策敌制胜不世出,赏信罚明,士卒争奋,毅然有古良将风。”语法:赏信罚明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明教不变
- 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出处:《商君书·赏刑》:“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语法:明教不变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明鼓而攻之
- 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10 鱼目间珠
- 见“鱼目混珠”。出处:《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芜。”语法:鱼目间珠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以假乱真。
- 11 十斛量珠
- 以重金购买美女为妾。
- 12 用晦而明
- 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
- 13 翠围珠绕
- 翠:翡翠;珠:珍珠。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听一派凤管鸾箫,见一簇翠围珠绕。”语法:翠围珠绕作谓语、定语;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
- 14 明鉴万里
- 明:眼睛亮;鉴:洞察。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准确,识见高明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语法:明鉴万里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有预见性。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老哥真真是明鉴万里!怎么一猜就猜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