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兼优简介
品学兼优的意思
解释: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语法:
品学兼优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成语造句
- 1.想起品学兼优的儿子,父亲不禁喜上眉梢。
- 2.姐姐品学兼优,有着如花似锦的前程。
- 3.同桌小华品学兼优,是我学习的表率。
- 4.他弟弟本来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后来受到同儕的影响,明珠暗投,竟成为黑道中的小流氓。
- 5.老师认为我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 6.白雪是位天资聪颖、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a good student of good character <excellent in character and learning>
- 日语:
品行(ひんこう)も学問(がくもん)も優秀(ゆうしゅう)である
- 其他:
<法>remarquable autant par le caractère que par le savoir
品学兼优相关词语
- 1 孤学坠绪
- 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出处:清·龚自珍《语录·书戴氏定本〈水经〉》:“是本孔氏继涵刻入《微波榭丛书》中,不为矣孤学坠绪。”语法:孤学坠绪作宾语、定语;用于学问等。
- 2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语法:困而不学作谓语;指遇到困难却不肯学习。示例:困而不学,终于不知,斯为下尔。(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七卷)
- 3 道学先生
-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恼的是道学先生。”语法:道学先生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迂腐。示例:你怎么也是这么个道学先生!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九回
- 4 自学成才
- 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出处: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文化大革命’前大专学校毕业的和自学成才达到同等水平的知识分子,总有几百万吧。”语法:自学成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
- 5 贻误后学
- 后学:后来的学习者。 错误遗留下去,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出处:《后汉书·蔡邕传》:“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贻误后学。”
- 6 好学深思
- 好:喜爱;深:深入。好学而心细,勤于思考。比喻心力并用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何仙》:“有乐陵李忭,乃好学深思之士,其相好友在座,出其文,代为之请。”语法:好学深思作谓语、定语;指人好学。
- 7 兼功自厉
- 兼:加倍;功:功夫;厉:同“励”,劝勉。指做事加倍努力,并自我劝勉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丹传》:“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语法:兼功自厉作谓语;用于处事。
- 8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 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9卷:“陈辛曰:‘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语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9 淫学流说
- 淫:浮华;流说:指不合正道的邪说。浮华的学问,不合正道的邪说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淫学流说。”语法:淫学流说作宾语、定语;多用于说话。
- 10 纪昌学射
- 表达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11 兼年之储
- 兼年:指两年以上;储:积蓄。有两年以上的储备粮食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语法:兼年之储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2 独学寡闻
-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出处:《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语法:独学寡闻作谓语、宾语;指见识不多。示例:宋·张孝祥《与池州守周尚书》:“某独学寡闻,涉道甚浅。”
- 13 九品中正
- 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出处: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查差第之乎?”语法:九品中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品竹弹丝
-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语法:品竹弹丝作宾语、定语;指吹弹乐器。示例: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八回:“日日擎鹰走马,品竹弹丝,好不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