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穷则齧简介
兽穷则齧的意思
解释:
指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兽穷则齧相关词语
- 1 穷极思变
- 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出处:宋·程颐:“热极生风,穷极思变。”语法:穷极思变作宾语、定语;指思考改变现状。示例:穷极思变,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走出困境
- 2 穷本极源
-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出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语法:穷本极源作谓语;指探求事物的本源。
- 3 井养不穷
- 比喻不断得到别人的恩惠。出处:《周易·井》:“井养而不穷也。
- 4 极古穷今
- 谓穷尽古今。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气质之秉,虽有善恶之不同,然极古穷今论之,则性未尝不善也。”语法:极古穷今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5 不预则废
-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出处:此句出自于《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作“ 预 ”。示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选集·论持久战》)
- 6 计穷力尽
- 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出处:南朝 梁 萧绎《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语法:计穷力尽作谓语、定语;指计策和力量都用完。示例:臣已计穷力尽,只好整兵与他决一死战。(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二回)
- 7 人穷志短
- 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语法:人穷志短作谓语、补语;指穷人的志向。示例: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这是不褪毛的马肉,意思很明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 8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语法: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示例: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臣闻峻高者聩,茂叶者摧,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 9 君子固穷
-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语法:君子固穷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示例:鲁迅《孔乙己》:“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 10 居穷守约
- 居穷:处于穷困的境地;守约:简朴。指过着穷困简朴的生活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晋·潘岳《杨仲武谏》:“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语法:居穷守约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示例:唐·韩愈《上宰相书》:“居穷守约,亦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
- 11 穷凶极暴
- 穷:极。形容极端残暴凶恶出处:宋·陆游《上殿札子》:“故自金虏猖獗以来,靖康、建炎之间,穷凶极暴,则有绍兴之和。”语法:穷凶极暴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端残暴。示例:明·方孝孺《梁武帝》:“虽穷凶极暴之人,能幡然自悔,则可以成佛。”
- 12 民穷财匮
-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一回:“本处万山环列,易于哨聚,又值水旱频仍,民穷财尽,人心思乱。”语法:民穷财匮作宾语、状语、定语;指国力衰竭。示例:《清史稿·长庚传》:“当时民穷财匮之时,尤不可轻战。”
- 13 月盈则食
- 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出处:《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语法:月盈则食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宋书 律历志下》:“月盈则食,必在月冲。”
- 14 好问则裕
-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出处:《尚书 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法:好问则裕连动式;作谓语;指勤于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示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书》曰:好问则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