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志短简介
人穷志短的意思
解释:
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语法:
人穷志短作谓语、补语;指穷人的志向。
示例: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这是不褪毛的马肉,意思很明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成语造句
- 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 2.他来自偏远的农村,虽然很贫穷,却从不干人穷志短的事。
- 3.常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如今我哪里敢和他较量。
- 4.他也知道这样很丢脸,可是人穷志短,没饭吃,还哪有脸可言。
- 5.就是,萧师姐也是寒门出身,手里没啥宝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嘛,能理解!
- 6.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穷就要受人鄙视,穷人就要受压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英语翻译
- 英语:
Poverty stifles ambition. <Poverty takes away pith.>
人穷志短相关词语
- 1 问长问短
- 仔细地问,表示关心。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将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语法:问长问短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鲁迅《南腔北调集·谁的矛盾》:“偏要当他百科全书,问长问短,问天问地。”
- 2 壮志难酬
- 壮志:宏伟的志向;酬:实现。宏伟的志愿难以实现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他端的忠直慷概,壮志难酬。”语法:壮志难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以色事人
- 以姿色来博取他人的欢心。
- 4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语法:人才济济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闺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
- 5 金人三缄
-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出处:《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语法:金人三缄主谓式;作谓语;指缄口不言。示例:于是奉老氏多败之戒,思金人三缄之义。晋·葛洪《抱朴子·重言》
- 6 荆人涉澭
-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出处:《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语法:荆人涉澭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先人夺人
- 夺:争取。先于别人去夺取别人的心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赵盾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语法:先人夺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 疑:不相信。任用一个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一个人,就不要任用他出处:宋·陈亮《论开诚之道》:“臣愿陛下虚怀易盛,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与其位,勿夺其职;任徽事,勿间以言。”语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示例:茅盾《子夜》:“急冲冲地跑到厂里来,便是对于部下的办事人还没有绝对信任的意思,那就不合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 9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出处: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语法:令人作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让人厌恶的言行。示例:他那副装腔作势、故作姿态的样子,真令人作呕。
- 10 揭人之短
- 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语法:揭人之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11 郑人实履
-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 12 说长论短
- 同“说长道短”。出处: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语法:说长论短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嘴多。示例:她的性格有一面很像我的一个妹妹,就是心直口快,对什么都没有顾忌,也不怕别人说长论短。巴金《谈〈秋〉》
- 13 纸短情长
-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出处:徐枕亚《玉梨魂》第八章:“言尽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兰两种,割爱相赠,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为养心之一助焉。临颖神驰,书不成字,纸短情长,伏惟珍重。”语法:纸短情长作宾语、分句;用于书信结尾。示例:纸短情长,还是下次再叙吧
- 14 翻脸不认人
- 比喻不从长远考虑,稍有矛盾,立刻翻脸出处:老舍《骆驼祥子》:“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语法:翻脸不认人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变脸快。示例:王朔《永失我爱》:“你这人怎么就能红一阵儿白一阵儿,说狠就狠,翻脸不认人,什么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