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足适履简介
削足适履的意思
解释: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语法:
削足适履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是借用,就难免有“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闻一多《四杰》)
成语造句
- 1.我们要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 2.为迁就少数人的意见,随便更改符合大眾利益的方案,无异是削足适履的作法。
- 3.不考虑自己的国情,照搬外国的做法,削足适履,一定会失败。
- 4.学习外国长处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如削足适履。
- 5.对于信奉教条,就有削足适履的可能。
- 6.为了迎合一些读者的口味而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有一次楚灵王亲自率领战车千乘,雄兵10万,征伐蔡国。这次出征非常顺利。楚灵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弃疾留守蔡国,全权处理那里的军政要务,然后点齐10万大军继续推进,准备一举灭掉徐国。楚灵王的这个弟弟弃疾,不但品质不端,而且野心极大,不甘心仅仅充当蔡国这个小小地方的首脑,常常为此而闷闷不乐。弃疾手下有个叫朝吴的谋士,这个人非常工于心计,这一天,他试探道:“现在灵王率军出征在外,国内一定空虚,你不妨在此时引兵回国,杀掉灵王的儿子,另立新君,然后由你裁决朝政,将来当上国君还成什么问题吗!”弃疾听了朝吴的话,引兵返楚国,杀死灵王的儿子,立哥哥的另一个儿子子午为国君。楚灵王在征讨途中闻知国内有变,儿子被弟弟杀死,顿时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没有意思,就上吊自杀了。在国内的弃疾知道楚灵王死了,马上威逼子午自杀,自立为王,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楚平王。另一个故事是:晋献公宠爱骊姬,对她的话真是言听计从。骊姬提出要将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齐立为太子,晋献公满口答应,并将原来的太子,自己亲生的儿子申生杀害了。骊姬将这两件事做完了,但心中还是深感不踏实,因为晋献公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个儿子。此时,这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人,骊姬觉得这对奚齐将来继承王位都是极大的威胁,便建议杀了重耳和夷吾兄弟俩,晋献公竟欣然同意。但他们的密谋破一位正直的大臣探听到,立即转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听说后,立即分头跑到国外避难去了。《淮南子》的作者刘安评论这两件事说:“听信坏人的话,使父子、兄弟自相残杀就像砍去脚指头去适应鞋的大小一样(犹削足适履),太不明智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take improper measures
- 日语:
無理(むり)に調子(ちょうし)を合(あ)わせる
- 俄语:
подгонять ноги под сапог <втиснуть в прокрустово ложе>
- 其他:
<德>von den Füβen ein Stück abschneiden,damit sie in die Stiefel passen--etwas in ein Schema zwingen
削足适履相关词语
- 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出处:《诗经 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语法: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示例: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2 如履如临
-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语法:如履如临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林则徐《答龚定盫书》:“弟则虑多口之不在彼也,如履如临,曷能已已?”
- 3 削木为吏
-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语法:削木为吏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讼狱》:“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 4 止足之戒
- 止:懂得适可而止;足:知道满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不要不知满足出处:南朝·梁·任荤《王文宪集·序》:“安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语法:止足之戒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人给家足
- 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语法:人给家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
- 6 伐树削迹
- 比喻正人君子不为世所容出处:庄子·天运
- 7 削尖脑袋
- 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三回:“南京政府里的官员,大都削尖脑袋,使出浑身解数钻门路巴结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语法:削尖脑袋作谓语、状语;指拚命钻营的丑态。示例:他削尖脑袋想望上爬
- 8 不合适宜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 9 言以足志
- 足:完成;志:意愿。言语能够用来表达意愿。指思想可以通过言语反映出来。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 10 裂裳裹足
- 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出处: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语法:裂裳裹足动宾式;作谓语;形容急切奔走。示例:老兄忧时之切,惓惓不忘,窃计裂裳裹足不俟屦而就徒矣。宋·朱熹《答吕伯恭书》
- 11 涉危履险
- 涉:经历;履:踩踏。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语法:涉危履险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 12 复公折足
- 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出处:鼎折足,覆公餗。 《周易·鼎》
- 13 威风十足
- 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 14 翘足引领
- 踮塌郐,伸长脖子。形容盼望殷切。出处: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语法:翘足引领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盼望殷切。
大家在问
履 字的笔顺写法
履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履 ”字共有15画,笔顺写法是:横折 横 撇 撇 撇 竖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撇/横钩 捺
2、履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