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痛哭简介
西台痛哭的意思
解释: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出处:
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语法:
西台痛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风流十年无遗爱,谁解西台痛哭诗。叶叶《书壬子宫驼记后》诗
成语故事
- 宋朝末年,爱国将领文天祥抗元失败后被害在西台。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上西台缅怀与祭奠文天祥,痛哭流涕,并作挽词《登西台恸哭记》记述其事,抒发亡国之痛及对文天祥的崇拜之情
西台痛哭相关词语
- 1 指东骂西
- 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指东骂西。”语法:指东骂西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22回:“一点笑容也没有,摔匙打碗、指东骂西,连饭也不给男子吃。”
- 2 东捞西摸
- 谓盲目地四处求索。出处: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语法:东捞西摸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3 一路哭
- 宋 范仲淹 为相,锐意改革吏治,取诸路监司名册,将不称职者姓名一笔勾去。
- 4 章台之柳
- 章台:长安章台下街名。指妓女或不洁之妇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章台之柳,虽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语法:章台之柳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东鳞西爪
- 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出处: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语法:东鳞西爪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比喻零散不全。示例:苏东坡有一首诗好象就是在这凌云山上做的,我只东鳞西爪地记得几节。(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 6 西河之痛
- 痛:悲伤。指丧子之痛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语法:西河之痛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疾首痛心
- 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 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语法:疾首痛心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对某事的痛恨。示例:天下愚夫愚妇莫不疾首痛心,愿得伸锄奋挺以致死于敌。宋 岳飞《奏乞本军进计刘豫札子》
- 8 东冲西撞
- 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出处: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语法:东冲西撞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乱撞。
- 9 琼台玉宇
- 琼:美玉;宇:屋檐,引申为楼房。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出处:元·无名氏《登瀛洲》第四折:“遥望见宝殿珠楼,琼台玉宇见,凤翥鸾飞又,不比那龙蟠虎踞。”语法:琼台玉宇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物等。
- 10 东闪西挪
-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语法:东闪西挪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1 东奔西走
-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出处: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语法:东奔西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到处奔波。示例:强如在中国东奔西走,受尽腌臜的气。(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回)
- 12 东诓西骗
- 指到处说谎诈骗。出处:《孤本元明杂剧 东篱赏菊》第二折:“若论我,半个字也不识,若说道抵换官物,盗使印信,东诓西骗,天下绝魁。”语法:东诓西骗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欺骗。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只不叫他打着我的旗儿,在外边东诓西骗。”
- 13 东怒西怨
- 比喻迁怒于人。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语法:东怒西怨作谓语、宾语;指怨恨别人。
- 14 东驰西骋
- 同“东奔西走”。出处:清·贯公《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语法:东驰西骋作谓语、状语;指四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