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而不猛简介
威而不猛的意思
解释:
有威仪而不凶猛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语法:
威而不猛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老舍《小坡的生日》:“却不如看门的印度人这样威而不猛,黑得适可而止。”
成语造句
- 1.君之五美者,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 2.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 3.其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义,和而不谄,廉而不矫,直而不亢,威而不猛。
- 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5.君子患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 6.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dignified but not violent
威而不猛相关词语
- 1 我不犯人
- 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出处:《论政策》:“对于国民党军队,应继续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政策,尽量地发展交朋友的工作。”
- 2 惨不忍闻
-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语法:惨不忍闻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声音凄惨。示例:遥见何家坟中,树木阴森,哭声成籁,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
- 3 不易之地
- 每年可以耕种的肥沃的土地。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晦。一易之地家二百晦。再易之地家三百晦。”
- 4 谲而不正
-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出处:《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语法:谲而不正作谓语、定语;指人狡诈。
- 5 形影不离
-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语法:形影不离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两者关系密切。示例:他们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6 状貌不及中人
- 壮貌:容貌;中人:一般人。容貌不如普通人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语法:状貌不及中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妖不胜德
- 比喻邪不压正。出处:《史记·殷本纪》:“臣闻妖不胜德。”语法:妖不胜德作宾语、定语;指邪不压正。示例:俗话说:“妖不胜德”,总会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 8 力有不逮
- 能力达不到,能力触及不到。
- 9 不绝如带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出处:《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语法:不绝如带作谓语、定语;用于危急时。示例:比来尘网荆榛,偏弦奏响,国学陵迟,不绝如带。卷盦《序》
- 10 忠诚不渝
- 忠:忠诚;渝:改变。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出处:《第二次握手》:“她是你的同事,你的同志,你在今后革命征途上和科学事业上忠诚不渝的伴侣和战友!”语法:忠诚不渝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儿子如此忠诚不渝,郑亲王泉下有知,也该安心瞑目了。”
- 11 不虚此行
- 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幺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语法:不虚此行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张胖子总算不虚此行,欣然告辞。”
- 12 卓尔不群
-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语法:卓尔不群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王朔《橡皮人》:“当我混在街上芸芸众生中这种卓尔不群的感觉比独处一室时更为强烈。”
- 13 乐不可支
-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语法:乐不可支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快乐到极点。示例:兰言夫子听了宝云夫子之话,正中心怀,乐不可支,如何肯去拦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 14 影不离灯
- 影子离不开灯光。没有灯光就看不到影子。比喻两者联系紧密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这老张婆子影不离灯的一般,又不是外头宽快去外,支了他那里去?”语法:影不离灯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