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远引简介
高翔远引的意思
解释:
形容避世隐居。
出处:
汉·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语法:
高翔远引作谓语;指避世隐居。
示例:
象您这样的人才,要是高翔远引,就太可惜了。
高翔远引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高翔远翥
高翔远引相关词语
- 1 高步云衢
- 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出处:《晋书 郤诜阮种等传论》:“郤诜等并韫价州里,袖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语法:高步云衢动宾式;作谓语;指官居显位。示例:唐·耿湋《许下书情寄张韩二人》诗:“故人高步云衢上,肯念前程杳未期。”
- 2 引短推长
- 谓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出处:《南史·刘峻传》:“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时范云、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帝乃悦,加其赏赍。”语法:引短推长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李贽《读史·曹公二首》:“况沈、谢引短推长,僧虔秃笔自免,孝标空续《辨命》哉?”
- 3 天高听下
- 谓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出处:《南齐书·王融传》:“皇鉴烛幽,天高听下,赏片言之或善,矜一物之失时。”语法:天高听下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引古喻今
- 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引古喻今,言微理举。”语法:引古喻今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言高旨远
- 旨:题旨。言语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出处:《宋史·田锡传》:“《六经》则言高旨远,非讲求讨论,不可测其渊深。”语法:言高旨远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才高行洁
- 洁:清白。才能高;品行好。出处:汉 王充《论衡 逢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语法:才高行洁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德才兼备的良好素质。示例:改革开放的大业,需要大批才高行洁的青年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
- 7 远谋深算
- 犹言深谋远虑。出处:叶圣陶《冥世别》:“他们这样说,就见得我们的行动都出于他们的计划,他们有何等的远谋深算。”语法:远谋深算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8 凤引九雏
- 《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后以“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出处:《晋书·穆帝纪》:“(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语法:凤引九雏作宾语、定语;用于时局。示例: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唐·顾况逸句
- 9 鞭长驾远
- 指路途遥远。出处:清 魏源《严公神道碑铭》:“故自古梁州自为一道……距省会远者或二千里,鞭长驾远,稂莠丰茂。”语法:鞭长驾远作谓语;指路途遥远。
- 10 贵人眼高
- 贵人:地位显贵的人;眼高:藐视一切。指地位高贵的人瞧不起他人出处:鲁迅《故乡》:“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语法:贵人眼高作宾语、定语;用于讥笑等。
- 11 引而不发
- 引:拉引;发:射箭。拉长了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比喻作好一切准备;等待时机;也可比喻善于启发引导。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语法:引而不发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12 瓜连蔓引
- 比喻人事上辗转牵连。出处:明 刘若愚《酌中志 忧危竑议后记》:“四明藉此挑激圣怒,瓜连蔓引,是以摈李太宰,逮周嘉庆。”语法:瓜连蔓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3 明鉴未远
- 明鉴:明显的鉴戒。明显的教训没过多久,不要忘记。出处:《后汉书·陈蕃传》:“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近习之权,复相扇结。”
- 14 远引深潜
- 引:离开。远远地离开,深深地潜沉。比喻逃离困境出处:宋·苏舜钦《答范资政书》:“某昨得罪后,都下沸腾未已,其谤皆出人情之外,而往往信而传之,自念非远引深潜,则不能快仇者之意。”语法:远引深潜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