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迹蓬飘简介
梗迹蓬飘的意思
解释:
比喻漂泊流离。梗,断梗;蓬,飞蓬。
出处:
明·范受益《寻亲记·相逢》:“梗迹蓬飘,跋踄山川岂惮劳。”
语法:
梗迹蓬飘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梗迹蓬飘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梗迹萍踪
梗迹蓬飘相关词语
- 1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语法:湖海飘零作谓语、定语;指飘泊。示例:我不想再过这种湖海飘零的生活
- 2 茅室蓬户
- 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出处:《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语法:茅室蓬户作宾语、定语;比喻住房简陋。
- 3 茅椽蓬牖
- 屋顶、窗子都是用茅草、蓬蒿搭盖。形容居住条件简陋,生活贫困。
- 4 暗中作梗
- 暗自从中阻挠、破坏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四回:“殊不知地主是贤大夫,早知成邑本届田赋收不到,必然是公克在暗中作梗争权,便令他的庶兄敬叔密往调查。”语法:暗中作梗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5 蓬牖茅椽
- 蓬:蓬草;牖:窗。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用茅草做椽子。指贫苦人家的住房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以妨我襟怀。”语法:蓬牖茅椽作宾语;指贫苦人家的住房。
- 6 飘蓬断梗
- 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断树枝。比喻到处漂泊,行踪无定出处:宋 宗泽《上郑龙图求船书》:“全家百指,如飘蓬断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语法:飘蓬断梗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示例:惊岁月之逝波,伤美人之迟暮,飘蓬断梗,不复问人世事矣。吴梅《风洞山·旅吟》
- 7 斧凿痕迹
- 原指用斧头、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
- 8 潜踪蹑迹
- 谓藏匿行踪。出处:明·徐元《八义记·锄麑触槐》:“听得谯楼鼓二更,是我潜踪蹑迹,欲刺权臣。”语法:潜踪蹑迹作谓语、宾语;用于隐居。示例:明·徐元《八义记》:“听得谯楼鼓二更,是我潜踪蹑迹,欲刺权臣。”
- 9 避影敛迹
- 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出处:宋 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镱见象,奸民未尝不避影敛迹也。”语法:避影敛迹作谓语、宾语;指隐藏自己。
- 10 墨迹未干
- 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语法:墨迹未干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示例:《双十协定》的墨迹未干,国民党军队就大举进犯我晋冀鲁豫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童小鹏《毛主席到重庆》)
- 11 魄散魂飘
- 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语法:魄散魂飘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看的人惊得四分五落,魄散魂飘。”
- 12 浪迹天涯
- 浪迹:到处流浪、漂泊;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到处流浪;走遍天下。形容人生漂泊无定。出处:唐 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语法:浪迹天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生飘泊。示例:我们做这体面憋脚生意,浪迹天涯,那社会上奇闻怪事,与此事相仿的,也说不尽许多。清·壮者《扫迷帚》
- 13 飘然若仙
- 飘然:神形潇洒的样子。神形潇洒好像神仙。形容人的动作潇洒自如轻盈优美语法:飘然若仙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示例:她那飘然若仙的样子让人着迷
- 14 梗顽不化
- 谓十分顽固,无法感化。出处:《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山东有名绿茶,可知道他们形状否;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还有梗顽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请教。”语法:梗顽不化作谓语、定语;指为人。示例:孟遂奔还县城,投函咨议局,声称烟民梗顽不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西交城文水两县乡民暴动》
大家在问
飘 字的笔顺写法
飘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飘 ”字共有15画,笔顺写法是:横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横 横 竖钩 撇 点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撇 点
2、飘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