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高中物理加速度比例式
加速度比为k位移 1:k^2速度 1:kLuckySXyd2023-07-25 13:12:433
高中化学药品俗名及常见成分
化学是繁琐复杂的一门学科,有很多实验,会用到很多化学试剂,那么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性质你知道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化学药品俗名及常见成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 非有效成分CaCl2) 黄铁矿 FeS2 芒硝 Na2SO4·10H2O) 黑火药C, KNO3, S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 明矾KAl(SO4)2 ·12H2O; 绿矾FeSO4 ·7H2O 蓝矾(胆矾)CuSO4·5H2O 皓矾 ZnSO4·7H2O 重晶石BaSO4 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白垩CaCO3 王水(浓硝酸浓盐酸3∶1) 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石英.水晶,硅藻土SiO2 菱镁矿MgCO3 菱铁矿FeCO3 光卤石KCl·MgCl2·6H2O 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 锅垢CaCO3和Mg(OH)2 铁红,赤铁矿Fe2O3 磁性氧化铁,磁铁矿Fe3O4 铅笔芯材料—粘土和石墨 煤—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焦炭—含少量杂质的单质碳 石油—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脉石SiO2 高炉煤气CO,CO2,N2, 炼钢棕色烟气Fe2O3,CO 沼气,天然气CH4 焦炉气H2,CH4,少量CO,CO2,C2H4,N2 裂解气—乙烯,丙烯,丁二烯还有甲烷,乙烷等 碱石灰CaO,NaOH 氯仿CHCl3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电石气C2H2 汽油C5~C11的烃 分子筛—铝硅酸盐 煤焦油—含大量芳香族化合物 木精CH3OH 甘油—丙三醇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甲醛溶液 肥皂—高级脂肪酸的钠盐 蚁酸:HCOOH 硝镪水:HNO3 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熟石灰,消石灰 :Ca(OH)2 波尔多液:CuSO4+Ca(OH)2 碱石灰:NaOH+CaO(干燥剂)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主要成分) ; 胆矾、蓝矾:CuSO4.5H2O ; 纯碱:Na2CO3 ; 铜绿:Cu2(OH)2CO3(铜锈) 食盐:NaCl 皓矾:ZnSO4.7H2O 钡餐,重晶石:BaSO4毒重石:BaCO3 绿矾:FeSO4.7H2O 芒硝:Na2SO4.10H2O 明矾:KAl(SO4)2.12H2O 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 铁锈,赤铁矿:Fe2O3 ; 磁铁矿:Fe3O4 生石灰:CaO; 煤气:CO 水煤气:CO+H2 笑气:N2O 沼气:CH4 酒精:C2H5OH 钻石(金刚石):C (蚁醛):HCHO 氯仿: CHCl3 水银 汞 Hg 白金 铂 Pt 硫磺 硫 S 金刚石、石墨、木炭 碳 C 白磷、红磷、黄磷 磷 P 盐酸、盐镪水 氢氯酸 HCl 硝镪水 硝酸 HNO3 硫镪水 硫酸 H2SO4 王水 浓硝酸、浓盐酸(1:3) HNO3,HCl 双氧水 过氧化氢 H2O2 铅丹、红丹、红铅 四氧化三铅 Pb3O4 砒霜、信石、白砒、砷华 三氧化二砷 As2O3 升汞、高汞 氯化汞 HgCl2 朱砂、辰砂、丹砂、银朱 硫化汞 HgS 烧碱、火碱、苛性钠 氢氧化钠 NaOH 苛性钾 氢氧化钾 KOH 消石灰、熟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碱石灰、钠碱石灰 氢氧化钠、氧化钙混合 NaOH,CaO 碳铵 碳酸氢铵 NH4HCO3 盐脑、电气药粉 氯化铵 NH4Cl 硫铵 硫酸铵 (NH4)2SO4 碳酸气、干冰 二氧化碳 CO2 笑气 氧化二氮 N2O 硅石、石英、水晶、玛瑙 砂子 二氧化硅 SiO2 矾土、刚玉 氧化铝 Al2O3 生石灰、煅烧石灰 氧化钙 CaO 锌白、锌氧粉 氧化锌 ZnO 苫土、烧苫土 氧化镁 MgO 苏打、纯碱 碳酸铵 Na2SO4 小苏打、重碱 碳酸氢钠 NaHCO3 大苏打、海波 硫代硫酸钠 Na2S2O3.5H2O 褐铁矿 2Fe2O3.3H2O 芒硝、皮硝、马牙硝 结晶硫酸钠 Na2SO4.10H2O 泻盐、苦盐 硫酸镁 MgSO4.7H2O 口碱 结晶碳酸钠 NaCO3.10H2O 明矾 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 皓矾 硫酸锌 ZnSO4.7H2O 胆矾 硫酸铜 CuSO4.5H2O 红矾 重铬酸钾 K2Cr2O7 无水芒硝、元明粉 硫酸钠 Na2SO4 水玻璃、泡花碱 硅酸钠 NaSiO3 硫化碱、臭碱 硫化钠 Na2S 钾碱、草碱、草木灰 碳酸钾 K2CO3 硝石、火硝、土硝 硝酸钾 KNO3 灰锰氧、PP粉 高锰酸钾 KMnO4 冰晶石 氟铝酸钠 Na3AlF6 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 白垩 碳酸钙 CaCO3 萤石、氟石 氟化钙 CaF2 钙硝石、挪威硝石 硝酸钙 Ca(NO3)2 电石 碳化钙 CaC2 铜绿、孔雀石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重晶石、钡白 硫酸钡 BaSO4 钠硝石、智利硝石 硝酸钠 NaNO3 生石膏、石膏 硫酸钙 CaSO4.2H2O 熟石膏、烧石膏 硫酸钙 2CaSO4.H2O 普钙、过磷酸钙 磷酸二氢钙、硫酸钙 Ca(H2PO4)2,CaSO4 重钙 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漂白粉 次氯酸钙 Ca(ClO)2 氯仿、绿仿 三氯甲烷 CHCl3 木精 甲醇 CH3OH 甘油 丙三醇 C2H5(OH)3 石炭酸 苯酚 C6H5OH 蚁酸 甲酸 HCOOH 草酸 乙二酸 HOOC-COOH 甲醛溶液(30%~40%) HCHO 尿素 碳酰胺 CO(NH2) 安息香酸 苯甲酸 C6H5COOH 赤铜矿 氧化亚铜 Cu2O 软锰矿 二氧化锰 MnO2 菱铁矿 碳酸亚铁 FeCO3 辉铜矿 硫化亚铜 Cu2S 愚人金 硫化亚铁 FeS2 铁丹、铁红、赭石、赤铁矿 三氧化二铁 Fe2O3 磁铁矿、铁黑 四氧化三铁 Fe3O4 绿矾 七水合硫酸亚铁 FeSO4.7H2O 保险 粉 连二亚硫酸钠 Na2S2O4 醋酸 乙酸 CH3COOH 高中化学药品俗名及常见成分相关 文章 : ★ 高一化学常见物质俗名北营2023-07-25 13:00:421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俗名
碳酸钠: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碳酸氢钠:小苏打硫代硫酸钠:大苏打二水合硫酸钠:石膏(生石膏)半水合硫酸钠:熟石膏(烧石膏)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氧化钙:生石灰氯化钠:食盐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氟化钙:萤石硫酸钡:重晶石(五毒)碳酸氢铵:碳铵七水硫酸钠:芒硝(缓泻剂)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十二水硫酸铝钾:明矾过氧化氢:双氧水漂白粉: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二氧化硅:硅石、石英氧化铝:刚玉硅酸钠: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氧化铁:铁红、铁矿四氧化三铁:磁铁矿二硫化铁:黄铁矿、硫铁矿碱式碳酸铜:铜绿、孔雀石碳酸亚铁:菱铁矿氧化亚铜:赤铜矿水煤气: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甲烷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碳酰二胺:尿素、碳酰胺铝热剂:铝和氧化铁或其他氧化物干冰:二氧化碳乙醇:酒精甲醇:木精二乙基醚:乙醚韦斯特兰2023-07-25 12:58:081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那些具有俗称 俗名的物质都有哪些?越多越好!
氧化钙,生石灰碳酸钠,熟石灰氯化钠,盐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5 12:56:384
跪求。。高中地理名师伴你行必修三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的答案 请各位能帮帮忙……
有答案,但没有电子版的北有云溪2023-07-25 12:54:452
比较好的高中练习册
试题调研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PK高考也不错 都是专项练习的小册子大一点厚一些的书有 名师伴你行 导与练 走向高考 和状元之路都是我高中用的比较好的 望采纳哦~~~CarieVinne 2023-07-25 12:54:137
我今年新上高中,买什么参考书合适?
《绿色通道>>,《导学教程》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25 12:53:323
求很多很多高中数学和物理复习资料~
首选 世纪金榜 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然后是 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 还有 名师伴你行 绿色通道 衡水中学讲义 都不错的!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5 12:52:542
高中参考书用哪个好呢????
步步高系列这个不错FinCloud2023-07-25 12:52:536
该上高中了,辅导书是暑假就买还是等到开学后再买呢?有没有推荐的?
该上高中了,辅导书是暑假就买还是等到开学后再买呢?有没有推荐的? 暑假可以现在就适当买点,还有那种高中前的适应班,可以上下,因为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刚上高一,学习节奏突然变快,确实一开始会有点脱节。但不建议天天上,毕竟假期还是要好好放松身心的。 建议开学后再大量购置辅导书。因为大多数的高中老师会建议学生买什么样的辅导书的,所以开学后,在老师指导下,再去大量购买,因为我当时就是见了书就买,而很多辅导书都是以前的题目凑起来的,很不规范,买了等于白买,白花钱不说,做题也不出什么效果。 推荐的书:哈哈 今年我刚大学毕业 所以都不知道现在高中都用什么书啦 我们当时都是用什么红皮书 还有 五年 三年 真题那种 高考真题还是最管用的啦 但是高一还是基础 建议适当买点那种教材配套的高一的练习册就好 其他的还是开学后老师推荐买吧 毕竟高中作业很多 自己做习题的时间其实不多 要利用好时间做最有效的习题啊~~ 希望对你有帮助啊 加油~~~ 明年上高中了,有没有暑假的辅导班啊? 你在哪里啊,东莞这边的搏众教育有免费的暑假辅导班哦,是名师管卫东讲的课程。 该上高中了,辅导书是学校订还是自己买?自己买的话,哪种比较好? 我今年高二。学校一般会统一订一些,但根据自己的经验,感觉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统一订的书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建议还是自己买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我去年用了《中学教材学习讲义》,内容讲解细致,题目也还不错,用起来很顺手。今年打算再买一套。 高一数学有没有推荐的辅导书? 提高性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高一物理,化学有没有推荐的辅导书? 如果高一高二的话,辅导书可以买倍数学习法、教材解析与拓展或者尖子生学案,都是可以的。个人比较认同教材解析与拓展;如果练习的话,小题狂做,还可以。 初三辅导书要开学之前买还是开学之后再买 初三不要买,学校的资料你装不下,还要初三千万不要打题海战,放松,像平时一样,初中很简单 马上要上高中了,推荐点辅导书啊,急啊 你首先要搞清楚他们是知识面比你广还是能力比你强。你选参考书可以选择延边出版社的创新设计,符合现在新课改理念,对于你的学习一定有帮助。 有没有推荐的南京的暑假日语一级辅导班 我也建议学日语的话去南京大学~我就在那学的 南大暑假有2级班但是1级没有…… 我家孩子上高二,现在一做题就没思路,有没有推荐的数学辅导书? 我们家孩子也是,跟学校的老师谈了好多次,每次都说孩子做题少,不认真,多做题就好了。孩子回到家之后就拼命刷题,数学题做了好多,也没见成绩提高。所以,根本不是辅导书的问题,其实现在市面上的引数考题都很全面,完全没必要做太多的题。我跟东 方优 播的老师聊过之后,老师跟我说,现在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会归纳总结,做几道题就是几道题,做的多了后,同样的题再出现时,依旧会错,原因很简单,归纳总结能力太差。后来孩子一直在他们那上课,他的成绩再没由 *** 过心。 上高中了,请推荐一些好的练习册和辅导书。谢谢! 你是刚上高中吧,我其实不是很推荐你买太多的参考书,因为老师会逼着你买很多的,所以其实做那些也就不少了。 五三的话你高一用有一点太早了,这个到了高三你不用都不行,不过高一用有一点浪费啊,太早了。 点拨就像你说的,前面有一堆的梳理,一个字——烦! 典中点的话理科类的用用还不错,而且答案确实很详细。 文科的话你就用三尺讲台(特别是高一化学,三尺非常赞啊),因为文科本身就是梳理性很强的东西,所以真的是很好用的东西。此外红对勾,名师伴你行和步步高这几本你斟酌的用吧,都是我高三用过的,感觉上题啊什么的还真的是很不错。meira2023-07-25 12:52:521
请大家推荐一些比较好的高中数学练习册!
名师伴你行 这个不错 有例题 讲解 练习题也很多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这主要是高考题LuckySXyd2023-07-25 12:52:154
上高中了,请推荐一些好的练习册和辅导书。谢谢!!
搜“一点通教学网高中”, 有一些好的练习册和辅导书免费凡尘2023-07-25 12:52:154
今年高中毕业的谁能借我全套高中教材,我要复读
加油 书可以让高复班解决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25 12:52:146
关于高中新生买书的问题
不要买很多参考书的要跟随老师的要求和讲课gitcloud2023-07-25 12:51:352
高中数学用哪本书自学?
基本上没这个可能黑桃花2023-07-25 12:51:349
高中数学好的参考书,我已经买了薛金鑫的中学教材全解了,想买一本可以练习的书,有难度的,答案要有解析
53不用解释北有云溪2023-07-25 12:51:337
《名师伴你行》高中数学必修4课时作业4答案
找老师要啊西柚不是西游2023-07-25 12:49:252
高中必修五英语《名师伴你行》课时作业与综合微评答案
这不会有人答的,因为都没有黑桃花2023-07-25 12:49:231
请问,高中必修三的历史的第一课"名师伴你行'有没有人知道答案
这是哪版的苏萦2023-07-25 12:49:231
谁有名师伴你行高中同步导学案物理选修3-1人教版的答案?
整理了答案,看下: https://www.kuaiduizuoye.com/codesearch/m/bookview?bookId=fbd21495d4f43ce002a2872ebfaa92b8tt白2023-07-25 12:49:201
急需名师伴你行高中语文必修五答案 实在没有 只有第一课就行 还有课时作业
你拍一,我拍一,南昌起义八月一; 你拍二,我拍二,西安事变双十二; 你拍三,我拍三,会宁会师三·二三; 你拍四,我拍四,青年运动五月四; 你拍五,我拍五,日军投降八·一五; 你拍六,我拍六,武汉解放五·一六; 你拍七,我拍七,卢沟事变七月七; 你拍八,我拍八,日本侵华九·一八; 你拍九,我拍九,学生抗日一二·九; 你拍十,我拍十,你我不能忘国耻。小白2023-07-25 12:48:342
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高中政治
走资本主义道路瑞瑞爱吃桃2023-07-25 11:38:293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篇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比喻生动形象; 3、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篇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本文的古今异义词与多义词,提高文言翻译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字典、朗读、讨论、比读等环节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魅力,进一步明确“民言”关系到国家政事善败好坏的道理及人民力量的伟大,树立爱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翻译课文;了解民本思想,探究劝说的艺术。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预习作业: 1、借助注释、工具书,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查古汉语字典,说出“防、谤”的义项及在本文中的解释。 2、国人为什么“谤王”?王用什么办法来“弭谤”?结果怎样? 3、认真阅读第二段,分出它的层次,并说明分层的依据。 4、召公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堵塞民言的危害性? 5、召公又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宣之使言”的好处? 6、召公全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说出它的意思。 8、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活用的词及特殊句式。 9、翻译“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10、“流王于彘”这四个字只点明厉王不听劝告的结果,想一想,这中间至少隐含了哪些史实?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课件篇三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比喻生动形象; 3、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黑桃花2023-07-25 11:23:291
高中英语 动词的过去分词就是形容词的英语单词有哪些? 例如 depress.depressed
amuse,annoy,astonish,boil,bore,charm,confuse,convince,close,crowd,determine,development,discourage,disgust,disillusion,dress,depress,disappoint,drink,excite,encourage,endanger,frighten,freeze,frustrate,heat,horrify,honour,hurt,interest,impress,injure,lose,lock,mislead,marry,man(ned),move,please,press,puzzle,qualify,refresh,satisfy,seat,shock,strike,surprise,terrify, thrill,tire,trouble,unite,unfinish,worry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25 11:18:201
急求人教版初中、高中现行语文教材中所有小说篇目的名称!
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祝福……………………………………………………鲁 迅 3.*老人与海…………………………………………… 海明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河夫 3.*边城………………………………………………………沈从文在现行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初中语文课本中小说所占容量并不大,所有篇目加起来(寓言、童话、神话故事除外)共十四篇,不足全六册教材的十分之一。其中中国古代经典小说节选四篇(《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近现代小说六篇(《故乡》、《孔乙已》、《芦花荡》、《蒲柳人家》、《孤独之旅》、《心声》);外国小说四篇(《荒岛余生》、《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热爱生命》)。从中可以看出,所选篇目一为经典长篇节选,二为经典短篇,三是切合时代及中学生生活的短篇。这些课文,容量都较小,人物集中,个性鲜明,情节单纯,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情感性强,针对性强,可读性强,文质兼美,易为学生接受与理解。因此,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抓住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特的特点,遵循“新课标”中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要求,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阅历、认知水准、思维能力、情感体能、想像思考所能达到的水平,紧扣小说的三要素,避免教学内容的“繁、难、偏”,简简单单地进行小说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也能轻轻松松地读小说,学知识,懂做人,养情趣,明事理,提素养。 大家都知道,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已不单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素养中,文学素养的培养则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源于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另一方面,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许多,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途径。小说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也应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目的。小说,不管古今中外,都以它各自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体现其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们都是有其共性的。因此在初中小说的教学方法上也应有其相通之处,如对小说三要素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线索的勾连等;还如它与记叙文、散文在写法上的相似等。但若千篇一律地采用同一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难免也会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感,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这无疑有悖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本意。所以,在进行小说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小说的文本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对于选自于我国的古典小说,其语言准确简练、故事精彩,人物性格鲜明,所以可采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和阅读能力;所选现、当代小说的语言相对浅近,具有通俗性、大众性、民族性的特点,教师只需稍加指点,学生就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领悟小说意味,所以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较为理想;所选择外国小说因其故事的精彩、人物性格的多样及情节的跌宕起伏,往往还会有出人意外的结局则更适合采取情境教学法。采取以上这些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自己进入小说的情境,通过自己的探究去体悟小说,从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其实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文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的进行小说的教与学,才能达到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各自的多项能力。在日常教学中,通常我是这样来进行小说篇目的教学活动的: 一、读故事,写提要。读一篇小说,我认为首先你得弄明白:你读的是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它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以为,做到这一点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写提要了。因为在写的过程中,你要在规定时间内弄明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又如何?文本短小情节单一主人公明确的用一句话,反之则多写几句,既要写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还要求语言精炼。一般情节线索人物较简单的选文要这样做,如《孤独之旅》《心声》等;情节线索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的选文更要这样做如《故乡》《智取生辰纲》等。这样做一是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速度,二是在把握文意,概括要点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力、概括力等,三是为下一步的学习如赏析人物,学习写法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找线索,理情节。一篇小说,无论长短,都是有其相关线索来一线贯之,始终全文的。在阅读中,只有理清了情节线索,才能理清故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才能理清人物成长过程、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等等,为以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情感的把握作好铺垫。在所选文本中,故事情节其实都是比较单一的,如《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只是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梳理文本,寻找线索,列出文章的情节提纲来。 三、感形象,悟真情。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的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可以说读小说其实是在读人物读主人公,你把人物读懂了,才能通过他的成长过程,生活经历,情感历程,思想变化等,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状况、人文特点、民族风情等,也才能通过这些去感悟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从而丰富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的知识,熏陶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境界。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因为他们对历史及文学史的了解还有着许多的缺陷,所以对作品产生的背景,对作者的思想状况等方面的了解不够透彻,以致对作者到底要反映一个什么问题,对文中到底谁是主人公还是有些把握不准的。对哪些人物较单一的一般没问题,如《心声》中的主人公是李京京,《孤独之旅》中的主人公是杜小康,《芦花荡》中的主人公是老头子,《变色龙》中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等。但对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的文本,学生在把握中就会出现一些分歧了,如《孔乙己》中到底是“我”还是“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是于勒还是菲利蒲夫妇?等。通常情况下,学生能会把文章中出现频率高,作者着墨多的人物看做小说的主人公,而不是从文本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及时代意义来确定。如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学生就出现了《皇帝的新装》(虽非小说)中的主人公是皇帝还是骗子的争论。而对于主人公情感的把握,我们对学生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如学生能读出闰土的“苦”情,孔乙己的“悲”情,老头子的“壮”情,菲利普夫妇的“绝”情等,基本情感就行了,而对于小说中哪些“深奥的地方”和“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则需要老师去启发、指点来让学生开“窍”了。 四、析写法,学作文。课本中所选的小说,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内容上都是典范之作,写作上当属作文大全。因此,它们除了在思想上给予我们启迪教诲,在情感上给予我们熏陶感染之外,在写法更能给予我们极大的启发。如《芦花荡》清新质朴的语言,《孔乙己》中人物外貌的描写,《热爱生命》中人物心理的刻画,《变色龙》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蒲柳人家》中的风物人情,《智取生辰纲》中人物鲜明的个性等等,这些写法都是我们在文本教学中进行了作文教学的上上佳例。 总之,无论是小说的教学还是其他文体的教学,其教学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设身处地”也好,“多元解读”也好,“知人论世”也好,“情景再现”也好……借用其他文体的教学方式也好,教无定法,总之应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生成来确定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老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LuckySXyd2023-07-25 10:54:265
高中化学:绿矾不属于盐类么
七水硫酸亚铁,俗称绿矾,化学式为FeSO4·7H2O属于水合物单独的FeSO4是盐西柚不是西游2023-07-25 10:51:211
高中所有沉淀化学式和颜色? 如题
有色固体 红色:Cu、Cu2O、Fe2O3、红磷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CuCO3、CuSO4.5H2O 黑色:CuO、FeO、Cu2S、FeS、CuS、Ag2S、PbS、Fe3O4、I2(碘,紫黑色)O3(固态)、MnO2、C、Si 浅黄色:S、AgBr、Na2O2 黄色:AgI、Ag3PO4(可溶于稀硝酸)、FeS2、CuCl2(棕黄色)、AgBr、Mg3N2 白色:Fe(OH)2、CaCO3、BaSO4、BaSO3、AgCl、Al(OH)3、H4SiO3、H2SiO3、白磷(白色或黄色) 绿色:Cu2(OH)2CO3(碱式碳酸铜)、FeSO4.7H2O(绿矾) FeCl3·6H2O 棕黄 Na3P 红 FeSO4·9H2O 蓝绿 NaBiO3 黄 Fe2(SO4)3·9H2O 棕黄 MnCl2 粉红 Fe3C 灰 MnSO4 淡红 FeCO3 灰 Ag2CO3 黄 Fe(SCN)3 暗红 Ag3PO4 黄 CuCl2 棕黄 AgF 黄 CuCl2·7H2O 蓝绿 AgCl 白 CuSO4 白 AgBr 浅黄 CuSO4·5H2O 蓝 AgI 黄 Cu2(OH)2CO3 暗绿kikcik2023-07-25 10:50:531
人教版高中英语全部单词汇总表(带音标)的文档?
请到这里:下载【人教版必修1--选修8单词表.doc】链接:http://pan.baidu.com/s/1sj1EuAh密码:aurxmlhxueli 2023-07-25 10:49:582
绿矾作用高中化学
绿矾作用:绿矾可以用来制造铁盐,墨水,磁性氧化铁、净水剂、消毒剂、铁触媒催化剂。也可以用作煤染剂、鞣草剂、漂水剂、木材防腐剂及和复合肥料添加剂以及加工一水硫酸亚铁等。绿矾学名是硫酸亚铁、硫酸铁,是化学式为FeSO4的无机化合物,最常使用的是它蓝绿色的七水合物。生产:钢铁在电镀或加涂层前,会先放入硫酸中酸洗,产生大量的硫酸亚铁副产物。以钛铁矿生产二氧化钛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硫酸亚铁,化学式为Fe+H2SO4→FeSO4+H2↑。此外,硫酸亚铁还可从黄铁矿的氧化,或铁与硫酸反应制备。其他用途:园艺中使用硫酸亚铁来杀灭苔藓。19世纪后半叶,硫酸亚铁曾被用作柯罗酊法的照相显影剂。硫酸亚铁与黄铜质的涡轮机凝汽器接触,会在其内管表面生成抗腐蚀性的保护层。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七水硫酸亚铁拌三丝2023-07-25 10:49:571
高中数学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今天我就来为广大高中同学们总结一下高中数学参数方程的知识点,参数方程和函数很相似:它们都是由一些在指定的集的数,称为参数或自变量,以决定因变量的结果。例如在运动学,参数通常是“时间”,而方程的结果是速度、位置等。下面为具体内容,供参考。 高中数学知识点之参数方程定义 一般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x=f(t)、y=g(t) 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上述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上述方程则为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y的变数t叫做变参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注意:参数是联系变数x,y的桥梁,可以是一个有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的变数,也可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变数。 高中数学知识点之参数方程 圆的参数方程x=a+rcosθy=b+rsinθ(a,b)为圆心坐标r为圆半径θ为参数 椭圆的参数方程x=acosθy=bsinθa为长半轴长b为短半轴长θ为参数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x=asecθ(正割)y=btanθa为实半轴长b为虚半轴长θ为参数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x=2pt2y=2ptp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t为参数 直线的参数方程 x=x"+tcosa y=y"+tsina,x",y"和a表示直线经过(x",y"),且倾斜角为a,t为参数 高中数学知识点之参数方程的应用wpBeta2023-07-24 10:43:511
高中数学有关于双曲线的公式
定义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元二次方程f(x,y)=ax^2+bxy+cy^2+dx+ey+f=0满足以下条件时,其图像为双曲线。 1.a、b、c不都是零. 2. b^2 - 4ac > 0. 3.a^2+b^2=c^2 在高中的解析几何中,学到的是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图像关于x,y轴对称的情形。这时双曲线的方程退化为:x^2/a^2 - y^2/b^2 = 1. 上述的四个定义是等价的,并且根据建好的前后位置判断图像关于x,y轴对称。2 标准方程编辑本段 1,焦点在X轴上时为: x^2/a^2 - y^2/b^2 = 1 2,焦点在Y 轴上时为: y^2/a^2 - x^2/b^2 = 13 主要特点编辑本段3.1 1、轨迹上一点的取值范围: │x│≥a(焦点在x轴上)或者│y│≥a(焦点在y轴上)。3.2 2、对称性: 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3.3 3、顶点: A(-a,0), A"(a,0)。同时 AA"叫做双曲线的实轴且│AA"│=2a. B(0,-b), B"(0,b)。同时 BB"叫做双曲线的虚轴且│BB"│=2b. F1(-c,0)F2(c,0).F1为双曲线的左焦点,F2为双曲线的右焦点且│F1F2│=2c 对实轴、虚轴、焦点有:a^2+b^2=c^23.4 4、渐近线: 焦点在x轴:y=±(b/a)x. 焦点在y轴:y=±(a/b)x. 圆锥曲线ρ=ep/1-ecosθ当e>1时,表示双曲线。其中p为焦点到准线距离,θ为弦与x轴夹角。 令1-ecosθ=0可以求出θ,这个就是渐近线的倾角。θ=arccos(1/e) 令θ=0,得出ρ=ep/(1-e),x=ρcosθ=ep/(1-e) 令θ=PI,得出ρ=ep/(1+e),x=ρcosθ=-ep/(1+e) 这两个x是双曲线定点的横坐标。 求出它们的中点的横坐标(双曲线中心横坐标) x=[(ep/1-e)+(-ep/1+e)]/2 (注意化简一下) 直线ρcosθ=[(ep/1-e)+(-ep/1+e)]/2 是双曲线一条对称轴,注意是不与曲线相交的对称轴。 将这条直线顺时针旋转PI/2-arccos(1/e)角度后就得到渐近线方程,设旋转后的角度是θ" 则θ"=θ-[PI/2-arccos(1/e)] 则θ=θ"+[PI/2-arccos(1/e)] 代入上式: ρcos{θ"+[PI/2-arccos(1/e)]}=[(ep/1-e)+(-ep/1+e)]/2 即:ρsin[arccos(1/e)-θ"]=[(ep/1-e)+(-ep/1+e)]/2 现在可以用θ取代式中的θ"了 得到方程:ρsin[arccos(1/e)-θ]=[(ep/1-e)+(-ep/1+e)]/2 现证明双曲线x^2/a^2-y^2/b^2=1 上的点在渐近线中 设M(x,y)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点,则 y=(b/a)√(x^2-a^2) (x>a) 因为x^2-a^2<x^2,所以y=(b/a)√(x^2-a^2)<b/a√x^2=bx/a 即y<bx/a 所以,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点都在直线y=bx/a下方 根据对称性第二、三、四象限亦如此3.5 5、离心率: 第一定义:e=c/a 且e∈(1,+∞). 第二定义:双曲线上的一点P到定点F的距离│PF│ 与 点P到定直线(相应准线)的距离d 的比等于双曲线的离心率e. d点│PF│/d线(点P到定直线(相应准线)的距离)=e3.6 6、双曲线焦半径公式 (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P(x,y)到焦点距离) 左焦半径:r=│ex+a│ 右焦半径:r=│ex-a│3.7 7、等轴双曲线 一双曲线的实轴与虚轴长相等 即:2a=2b 且 e=√2 这时渐近线方程为:y=±x(无论焦点在x轴还是y轴)3.8 8、共轭双曲线 双曲线S"的实轴是双曲线S的虚轴 且 双曲线S"的虚轴是双曲线S的实轴时,称双曲线S"与双曲线S为共轭双曲线。 几何表达:S:(x^2/a^2)-(y^2/b^2)=1 S":(y^2/b^2)-(x^2/a^2)=1 特点:(1)共渐近线 ;与渐近线平行得线和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焦距相等 (3)两双曲线的离心率平方后的倒数相加等于13.9 9、准线: 焦点在x轴上:x=±a^2/c 焦点在y轴上:y=±a^2/c3.10 10、通径长: (圆锥曲线中,过焦点并垂直于轴的弦) d=2b^2/a 11、过焦点的弦长公式: d=2pe/(1-e^2cos^2θ)3.11 12、弦长公式: d = √(1+k^2)|x1-x2| = √(1+k^2)(x1-x2)^2 = √(1+1/k^2)|y1-y2| = √(1+1/k^2)(y1-y2)^2 推导如下: 由 直线的斜率公式:k = (y1 - y2) / (x1 - x2) 得 y1 - y2 = k(x1 - x2) 或 x1 - x2 = (y1 - y2)/k 分别代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 = √[(x1 - x2)^2; + (y1 - y2)^2; ] 稍加整理即得: |AB| = |x1 - x2|√(1 + k^2;) 或 |AB| = |y1 - y2|√(1 + 1/k^2;) ·双曲线的标准公式与反比例函数 X^2/a^2 - Y^2/b^2 = 1(a>0,b>0) 而反比例函数的标准型是 xy = c (c ≠ 0) 但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确实是双曲线轨迹经过旋转得到的 因为xy = c的对称轴是 y=x,y=-x 而X^2/a^2 - Y^2/b^2 = 1的对称轴是x轴,y轴 所以应该旋转45度 设旋转的角度为 a (a≠0,顺时针) (a为双曲线渐进线的倾斜角) 则有 X = xcosa + ysina Y = - xsina + ycosa 取 a = π/4 则 X^2 - Y^2 = (xcos(π/4) + ysin(π/4))^2 -(xsin(π/4) - ycos(π/4))^2 = (√2/2 x + √2/2 y)^2 -(√2/2 x - √2/2 y)^2 = 4 (√2/2 x) (√2/2 y) = 2xy. 而xy=c 所以 X^2/(2c) - Y^2/(2c) = 1 (c>0) Y^2/(-2c) - X^2/(-2c) = 1 (c<0) 由此证得,反比例函数其实就是双曲线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是双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另一种摆放形式.3.12 13.双曲线内、上、外 在双曲线的两侧的区域称为双曲线内,则有x^2/a^2-y^2/b^2>1; 在双曲线的线上称为双曲线上,则有x^2/a^2-y^2/b^2=1; 在双曲线所夹的区域称为双曲线外,则有x^2/a^2-y^2/b^2<1。苏萦2023-07-24 10:42:561
法语介绍高中生活的作文,要简单,初学者,各位大神,求解,急!
你可以先把中文意思写出来真颛2023-07-24 10:41:431
高中物理3
15/(V1+v2)=0.75(15-9)/v1=9/(v2-v1)解上述两个方程,得:v1=40/7 km/h,v2=100/7 km/h肖振2023-07-24 10:39:591
高中 物理 有关电容器公式
1.通用公式C=Q/U 2.平行板电容器专用公式: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C=εS/4πkd 3.两只电容器串联的公式:1/C=1/C1+1/C2 4.两只电容器并联的公式:C=C1+C2水元素sl2023-07-24 10:31:361
高中 物理 有关电容器公式
1.通用公式C=Q/U2.平行板电容器专用公式:电容器电容决定式C=εS/4πkd3.两只电容器串联的公式:1/C=1/C1+1/C24.两只电容器并联的公式:C=C1+C2九万里风9 2023-07-24 10:28:211
高中物理热学分子动理论:当温度升高时,所有分子都运动的更激烈了。 这句话答案为什么是错误的?
A、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故A正确;B、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所以当分子从大于r0处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C、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分子可以从距离小于r0的处增大分子之间距离,此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越大,因此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故D正确.故选:AD.tt白2023-07-24 10:00:282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求物质所含分子数的公式
物质所含分子数n=n0*N n0阿伏伽德罗常数 N物质的量N=m/m0 m物质质量 m0m物质摩尔质量标准状况下理想气体 N=V/22.4L小白2023-07-24 09:58:29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分子动理论是物理选修3-3课本的内容,高中生要重点关注其中的知识点。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Ⅰ.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Ⅱ.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u03c1. 特别提醒: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2)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 (3)图像: 理解+记忆: 4、温度 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内能 ①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 ②物体的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取决于温度) ③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与热传递都使物体的内能改变 特别提醒: (1)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就越大,如0 ℃的水结成0 ℃的冰后体积变大,但分子势能却减小了。 (2)理想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为零,故分子势能忽略不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3)内能都是对宏观物体而言的,不存在某个分子的内能的说法,由物体内部状态决定。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 理想气体 宏观上:严格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实验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微观上: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即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看所用分子动能,没有分子势能)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大量分子频繁的撞击器壁的结果 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①气体的平均分子动能(宏观上即:温度) ②分子的密集程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宏观上即:体积) 高中物理选修3-3重要知识点 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1)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力可以忽略,因此分子间除碰撞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故气体能充满它能达到的整个空间。 (2)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且时而变化,大量分子的速率按“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 (3)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增加,分子的平均速率将增大(并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但速率分布规律不变。 单晶体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九万里风9 2023-07-24 09:58:251
求高中物理所有理论知识(定律.定理) 比如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F=maChen2023-07-24 09:57:363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
因为分子力而吸引、表明a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分子力最大、a的动能不一定最大、速度还在增加、动能还在增大、除非此瞬间分子力突变为0或方向改变、否则怎么正确?肖振2023-07-24 09:57:363
求高中出现最多的词汇包括词组除英语书外
,100个单词 1 accelerate vt. (使)加速,增速 【例】accelerate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加速经济增长 【派】acceleration n. 加速 accelerating a.加速的 2 account n. 账户、考虑 【考】take sth. into account 把…考虑在内 3 accustom vt.使习惯 【考】be accustomed to 4 adapt vi. 适应 【考】adapt to…适应 5 adjust vi.适应 【考】adjust to...适应… 6 advocate vt. 宣扬 7 affluent a.富裕的 【派】affluence n.富裕 8 annoy vt.使烦恼, 使恼怒 【派】annoying a. 令人恼人的; annoyance n. 烦恼; ?annoyed a.颇为生气的 9 ascribe vt.把…归咎于 【考】ascribe..to 归因于 10 assess vt.评估 【派】assessment n. 评估 11 assign vt.指派,选派;分配,布置(作业) 【派】assignment 作业 12 assume vt.假象、假定 13 attain vt.获得 【考】attain one"s ideal 达到理想 14 attribute vt. 把…归因于 【考】attribute sth.? to 把...归咎于 15 attribute vt.归咎于 【考】be attributed to? attribute sth. to … 16 automatically ad. 自动地 17 boost vt.提高,推动,使增长 n. 推动,增长 【例】boost the economy 推动经济增长 【派】booster n.支持者,推动器 18 brilliant a.光辉的、辉煌的 【派】brilliance n. 19 collaborate vi.合作 【考】collaborate with. sb. 20 comprehensive a. 综合的 【考】综合性大学 21 conscious a. 有意识的 【考】be conscious of sth. 对 …有意识 22 conserve vt.保存、节省 【考】conserve energy 保护能源 23 considerate a. 考虑周到的 24 contribute vt.贡献 【考】contribute to 导致、带来、为…贡献 25 convenient a.方便的 n.convenience 方便 26 convey vt.传达 27 cooperate vt.合作 【考】cooperative a.合作的 28 coordinate vt.合作 29 cultivate vt.培养 30 derive vt. 出自、源于 【考】derive from … 31 despair vi.绝望; n. 绝望 【考】despair of 绝望; sb. be in despair 某人处于绝望中 32 disapprove vt. 不批准、不赞同 【派】disapproval n. 不赞同 【考】 express strong disapproval 33 dismiss vt.撤销、免职 【考】be dismissed by one"s company 被公司解雇 34 distinguish vt.辨别 【派】distinguished a.? 突出的 35 distribute vt.分配、分发 【考】distribution n.分配、分发 36 dominate vt. 支配、统治 【考】male-dominated society 男性主导社会 37 embarrass vt.使窘迫, 使尴尬; 【派】embarrassed a.(某人)尴尬的; embarrassment n. 沮丧 embarrassing a. (某事)令人尴尬的 38 employ vt. 雇佣;使用 【考】in the employ of 受雇于 【派】employer n. 雇主;employee n.雇员 employment n. 雇佣, 工作 unemployment n. 失业 39 engage vt. 从事、订婚 【考】be engaged in sth. 从事… 40 enhance vt.加强 41 enroll vt.注册、使…入会 【派】enrollment 42 evacuate vt. 撤走、疏散 43 evaluate vt.评价、估计 【派】evaluation n. 44 evaluate vt.评价、估计 45 excessive a.过度的 46 frustrate vt.使沮丧, 使灰心 【派】frustration n. 挫折; frustrating a. 令人沮丧的 47 genetic a.遗传的 48 guarantee vt. 保证 49 identify vt.鉴别、验明 【考】idenfity theft 辨别偷窃 50 immigrate vt. 移民 【派】immigrant n.移民immigration 51 implement vt.实施 【派】implementation n. 52 incline vi.倾向 【考】be inclined to do sth. 倾向于做某事 53 inferior a.下级的、下等的 【考】be inferior to 比…低级 54 injure vt. 受伤 【派】injured a.受伤的; injury n. 受伤 55 inquire vi. 询问 56 instinct n.本能、直觉 【考】human instinct 人类本能 57 integrate vt. 使结合、使一体化 【派】integral a.一体的;integration n.一体 【考】as an integral whole 作为一个整体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全球经济一体化 58 internship n.实习 59 inverse a.倒转的、反转的 60 justify vt.证明…是正当的 61 launch vt. 发射、开展 【考】launch the spacecraft 发射飞船launch a movement 发起一项运动 62 negative a.消极的 63 notify vt.通知、告诉 【派】notification n. 64 obligation n.? 责任、义务 【考】legal obligation? 法律责任 65 obstacle n.障碍 66 optimistic a. 乐观的 【考】be optimistic about sth.对…很乐观 67 originate vt.由…产生 【考】originate from 由…产生 68 overcome vt.战胜, 克服 【例】overcome difficulties 克服困难 69 phenomenon n.现象 70 positive a.积极的 71 potential a.潜在的 【考】potential customer 潜在客户 72 preferable a. 更好的 73 prevail vt.压倒、胜过 【派】prevailling a. 流行的 74 priority n. 优先 【考】sth. is the top priority 优先考虑… 75 proceed vi.进行、着手 76 prompt vt.刺激、推动 【考】prompt sb. to do sth. 77 proportion n.比例 【派】proportional a.相应的、成比例的 78 pursue vt. 追求 【派】pursuit n. 追求 【考】pursue one"s dream 79 qualify vt. (使)胜任,(使)具有资格 【考】qualify for sth. 使具有…的资格 【派】qualification n.资格,条件;qualified a.有资格的 80 recommend vt.推荐 81 reference n.参考 82 remind vt.提醒某人注意 【考】be reminded of sth. 83 relevant a. 有关的,切题的 【考】be relevant to 与…有关 【派】relevance n. 有关,相关;irrelevant a. 不相关的;不切题的 84 restore vt. 恢复、修复 【考】restore reputation 恢复名誉 85 restrain vt.遏制 【考】be restrained to do sth. 86 resume n.简历 87 reverse vt.颠倒、反转 88 sacrifice vt.牺牲 89 starvation n.饿死 90 submit vt. 提交 【考】submit sth. to sb. 把…提交给某人 91 subsidy n.津贴、补助 【考】provide subsidy for sb. 为…提供津贴 92 superior a.高级的、高等的 【考】be superior to 比…高级 93 survive vt.幸免于… 【考】survive sth. 从…中幸免 94 transmit vt. 传播 95 tropical a.热带的 96 undertake vt. 承担,着手做;保证,同意 【考】undertake sth. 从事… 【派】undertaking n.事业,任务 97 vanish vi. 消失 98 victim n. 受害者 99 visiable a.可看见的 100 vision vt. 视力、眼光100个短语 1. at the thought of一想到… 2. as a whole (=in general) 就整体而论 3. at will 随心所欲 4. (be) abundant in(be rich in; be well supplied with) 富于,富有 5. access(to) (不可数名词) 能接近,进入,了解 6. by accident(=by chance, accidentally)偶然地,意外. Without accident(=safely) 安全地, 7. of one"s own accord(=without being asked; willingly; freely)自愿地 ,主动地 8. in accord with 与…一致 . out of one"s accord with 同…。不一致 9. with one accord (=with everybody agreeing)一致地 10. in accordance with (=in agreement with) 依照,根据 11. on one"s own account 1) 为了某人的缘故, 为了某人自己的利益 2) (=at one"s own risk) 自行负责 3) (=by oneself)依靠自己 12. take…into account(=consider)把..。考虑进去 13. give sb. an account of 说明, 解释 (理由) 14. account for (=give an explanation or reason for) 解释, 说明。 15. on account of (=because of) 由于,因为。 16. on no account(=in no case, for no reason)绝不要,无论如何不要(放句首时句子要倒装) 17. accuse…of…(=charge…with; blame sb. for sth. ; blame sth. on sb. ; complain about) 指控,控告 18. be accustomed to (=be in the habit of, be used to)习惯于。 19. be acquainted with(=to have knowledge of) 了解; (=to have met socially) 熟悉 20. act on 奉行,按照…行动; act as 扮演; act for 代理 21. adapt oneself to(=adjust oneself to) 使自己适应于 22. adapt…(for) (=make sth. Suitable for a new need) 改编, 改写(以适应新的需要) 23. in addition (=besides) 此外, 又, 加之 24. in addition to(=as well as, besides, other than)除…外 25. adhere to (=abide by, conform to, comply with, cling to, insist on, persist in, observe, opinion, belief ) 粘附; 坚持, 遵循 26. adjacent(=next to, close to) 毗邻的, 临近的 27. adjust..(to) (=change slightly)调节; 适应; 28. admit of (=be capable of, leave room for) …的可能,留有…的余地。 29. in advance (before in time) 预告, 事先 30. to advantage 有利的,使优点更加突出地 31. have an advantage over 胜过 have the advantage of 由于…处于有利条件 have the advantage of sb。知道某人所不知道的事 32. take advantage of (=make the best of, utilize, make use of, profit from, harness)利用 33. agree with 赞同(某人意见) agree to 同意 34. in agreement (with) 同意, 一致 35. ahead of 在…之前, 超过…;……………. ahead of time 提前 36. in the air 1)不肯定, 不具体. 2)在谣传中 37. above all (=especially, most important of all) 尤其是, 最重要的 38. in all (=counting everyone or everything, altogether) 总共, 总计 39. after all 毕竟,到底; (not) at all 一点也不; all at once(=suddenly)突然; once and for all 只此一次; above all 最重要的; first of all 首先; all in all 大体上说; be all in 累极了; all but 几乎 40. allow for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ake into account) 考虑到, 估计到 41. amount to (=to be equal to) 总计, 等于。 42. answer for (undertake responsibility for, be liable for, take charge for) 对…负责。 43. answer to (=conform to) 适合,符合。 44. be anxious about 为…焦急不安; 或anxious for 45. apologize to sb. for sth. 为…向…道歉 46. appeal to sb. for sth. 为某事向某人呼吁. appeal to sb. 对某人有吸引力 47. apply to sb. for sth. 为…向…申请; apply for申请; apply to 适用。 48. apply to 与…有关;适用 49. approve of (=consent to, be in favor of, favor, agree to, consider good, right) 赞成, approve vt. 批准 50. arise from(=be caused by) 由…引起。 51. arrange for sb./sth. to do sth. 安排…做… 52. arrive on 到达; arrive at 到达某地(小地方);得出,作出; arrive in 到达某地(大地方); 53. be ashamed of (=feel shame, guilt or sorrow because of sth. done) 以…为羞耻 54. assure sb. of sth. (=try to cause to believe or trust in sth.) 向…保证, 使…确信。 55. attach(to) (=to fix, fasten; join) 缚, 系 ,结 56. make an attempt at doing sth. (to do sth.) 试图做… 57. attend to (=give one"s attention, care and thought)注意,照顾;attend on(upon)(=wait upon, serve, look after) 侍候,照料 58. attitude to/ toward …对…的态度。看法 59. attribute…to…(=to believe sth. to be the result of…)把.。归因于.., 认为.。是.。的结果 60. on the average (=on average, on an average) 平均 61. (be) aware of (=be conscious of , having knowledge or consciousness)意识到,知道。 62. at the back of (=behind) 在…后面 63. in the back of 在…后部(里面); on the back of 在…后部(外面); be on one"s back(=be ill in bed) 卧病不起。 64. at one"s back(=supporting or favoring sb.) 支持,维护; have sb. at one"s back 有…支持, 有…作后台 65. turn one"s back on sb. (=turn away from sb. in an impolite way) 不理睬(某人),背弃,抛弃 66. behind one"s back 背着某人(说坏话) 67. be based on / upon 基于 68. on the basis of 根据…, 在…基础上 69. beat…at 在…运动项目上打赢 70. begin with 以…开始. to begin with (=first of all) 首先, 第一(经常用于开始语) 71. on behalf of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以…名义 72. believe in(=have faith or trust in; consider sth./sb. to be true) 相信,依赖,信仰。 73. benefit (from) 受益,得到好处。 74. for the benefit of 为了…的利益(好处) 75. for the better 好转 76. get the better of (=defeat sb.) 打败, 胜过。 77. by birth 在出生上,论出身,按血统 at birth 在出生时; give birth to 出生 78. blame sb. for sth. 因…责备某人 . blame sth. on sb. 把…推在某人身上 79. in blossom开花(指树木) be in blossom开花(强调状态) come into blossom开花(强调动作) 80. on board 到船上, 在船上, 上火车或飞机 81. boast of (or about) 吹嘘 82. out of breath 喘不过气来 83. in brief(=in as few words as possible)简言之 84. in bulk 成批地,不散装的 85. take the floor 起立发言 86. on business 出差办事。 87. be busy with sth。于某事。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88. last but one 倒数第二。 89. but for (=without) 要不是. 表示假设 90. buy sth. for…money 用多少钱买 91. be capable of 能够, 有能力 be capable of being +过去分词:是能够被…的 92. in any case(=for love or money, at any rate, at any price, at any cost, whatever happens; anyhow)无论如何 93. in case (=for fear that) 万一; 94. in case of (=in the event of)如果发生…万一 in the case of 至于…, 就…而言 95. in no case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句首倒装句) 96. be cautious of 谨防 97. center one"s attention on(=focus one"s attention on) 把某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上 98. be certain of (=be sure of) 有把握, 一定。 99. for certain of (=for sure )肯定地,有把握地 100. by chance(=accidentally, by accident)偶然墨然殇2023-07-24 09:48:231
高中英语阅读常见的单词和词组
接不定式或动名词作宾语意思不同的动词 (1) rember to do sth记住要做某事 rember doing sth记得曾做过某事 (2) forget to do sth忘记要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忘记曾做过某事 (3) regret to do sth后悔(遗憾)要做某事 regret doing sth后悔(遗憾)做过某事 (4) try to do sth设法要做某事 try doing sth做某事试试看看有何效果 (5) mean to do sth打算做某事 mean doing sth意味着做某事 (6) can"t help to do sth不能帮助做某事 can"t help doing sth忍不住做某事 (7) go on to do sth做完某事后接着做另一事 go on doing sth继续做一直在做的事 (8) want /need to do (人)需要做某事 want / need doing (物)需要被做= want/ need to be done 只能接动名词的短语动词: put off 推迟 give up 放弃 can"t help(stand) 忍不住 insist on 坚持要 feel like 想要 介词to结尾的短语动词要跟动名词作宾语 look forward to be/get used to object to prefer doing sth to doing sth devote…to… pay attention to refer to turn to get down to 常见须跟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 请记住这个词:Mepscarfid 音译为:"妹不食咖啡的"。 这是个并不存在的单词,但它的每一个字母都代替一个或几个只能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 m-mind, miss, e--- enjoy, escape p-practise, s---suggest, stop c---consider, a-avoid,admit, allow, advise r-risk, resist f-finish, forbid i --imagine, include d-dislike, delay, deny ? fear的常用短语: in fear害怕地 (be) in fear of 害怕 for fear of/ that担心;生怕 ? concentrate 的常用短语: concentrate on 专心… concentrate one"s mind on 专心于… 类似的短语: fix one"s mind upon focus on put one"s heart into focus one"s mind on ?surprise常用短语: in surprise惊讶地 to one"s surprise 使某人惊讶的是 be surprise at/to do/that对某事感到惊讶 ?表示"穿衣"的动作或状态的词和短语 1.表示动作的有: put on dress dress sb 2. 表示状态的有: wear be in be dressed in have … on ?常见表"喜欢"的短语和单词 like care for be keen on be fond of take delight in… ? trouble的常用短语: have much trouble / no trouble (in) doing 在…有/没有困难 take great trouble to do不辞辛劳做某事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doing …为难某人做某事 make trouble捣乱 be in (great) trouble 惹麻烦;处在困境中 help sb. out of trouble帮某人摆脱困境 ? end的常用短语: come to an end……结束 put an end to 结束…… on end竖起, 连续 in the end终于; 最后 end up (by) doing…以……结束 make both ends meet收支相抵 ? 表示"导致"、"由…引起"的短语: 1. 导致 cause sth. (to do) result in lead to 2. 由……引起 be caused by result from grow out of lie in ?表"全力以赴"的短语: do / try one"s best spare no efforts to do take great pains to do go all out to do do what somebody can (do) to do do all somebody can (do) to do ? direction常用短语: in (the ) direction of….朝……方向 under the direction of ...在…的指导下follow the directions照说明去做 ? far常用短语: far from (being)离……要求相差很远 far from +(a place)距离某地很远 far away遥远 so far 到目前为止; 那么远 as far as sb. knows/sees据某人所知 by far (最高级前,比较级后)起强调作用 ? distance常用短语: in the distance在远处 from/ at a distance从远处 keep sb. at a distance 与某人保持一定距离 It is no distance at all.不远 ? use常用短语: used to do过去曾经、常做 be used to doing …习惯于…… be used to do被用来做…… make good/ full use of充分利用…… come into use开始使用…… it is no use doing …干……没有用 ?"出了什么事"的几种不同表达 What"s wrong with….? What"s the matter with…? What"s the trouble with…? What happened (to sb.) ? ?"众所周知"常用表达法: It is known to all that…主语从句,that不能省 As is known to all,定语从句,置于句首 We all know (that)后接宾语从句 Everyone knows (that)后接宾语从句 , which is known to all.非限定从句,置于句末 ?表"同意某人意见"的常用短语 : agree with sb. /what sb. Said agree to sth. approve (of) sth. in favour of sth. be agreeable to sth. be for sth. "不同意" disagree with sb./ what sb. Said object to sth. disapprove (of) sth. be against sth. ? sign的常用短语: sign one"s name签名 sign to sb (not) to do sth. 示意某人(不)做某事 signs of ………的迹象 ?would rather 与 prefer 的区别 1.宁愿做……而不做…… would rather do A than do B prefer A to B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2. would rather 主语 + 过去式,表示"宁愿" eg. I would rather you came tomorrow than today. should prefer sb. to do sth./ should prefer 主语 + 过去式,表示"比较喜欢……" eg. I should prefer you not to go there alone. OR: I should prefer that you did not go there alone. ?trap常用短语 be caught in a trap落入圈套 be led into a trap中圈套 set a trap to do sth.设圈套…… be trapped in sth.被…..所围困 ? grow常用短语 in the grow of在….成长中 grow up长大; 成长 grow rich on靠….. 变富 grow into长成…… grow out of由…..引起/滋生出 ? supply, provide, offer 的区别: 1.表示"向某人提供某物" supply / provide sb. with sth. supply / provide sth. for sb. supply sth. to sb. offer sb. sth. 2. 表示"主动提出做某事" offer to do sth. 3. 表示"倘使"、"假如" provided / providing that= on condition that=only if 4. 表示"满足需要"supply / meet a need. ? supply的常用短语 in short supply 缺乏,不足 medical/military supply医疗/军用品 supplies of…许多 ? lack的常用短语 be lacking in sth. 在……不足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弥补……的不足 for/by/from/through lack of…由于…不足,缺乏 have no lack of不缺 ?damage的常用短语 do damage/harm to 对……有害 cause damage to 对……造成损害 ask for damage要求赔偿 ?threaten常用短语 threaten sb. with sth.用……威胁某人 threaten to do…威胁做…… under the threat of…在……的威胁下 ?speed常用短语 speed up加速 at the speed of…以…..的速度 with great speed迅速 ?aim常用短语 take aim at瞄准 reach an aim达到目的 aim at瞄准、针对 ?permit与allow 的区别 表"允许做某事"或"允许某人做某事"用法基本相同。 permit/allow doing sth. permit/allow sb. to do sth. permit /allow of sth 一般在独立主格结构中表示"时间、条件等许可",多用permit Time/Weather permitting, I"ll drop in on her. allow 还可以表示"承认"、"考虑到"。例如: 1.We allow him to be wronged. 2. will take an hour to go there, allowing for traffic delays. ?means常用短语 by means of通过….., 靠…… by this means/ in this way用这种方法 by no means/in no case决不 by all means用一切办法 ?mark常用短语 make one"s mark成功、出名 be marked with标明 gain/get full marks for ……得满分 ?seat常用短语 take one"s seat坐下 have a seat请坐 see/find sb. seated看见/发现某人坐在…. be seated就座, 坐着 seat oneself in/at/on使自己坐在…… ?部分 动词+ to + doing 的用法 look forward to get down to object to devote… to… pay attention to prefer…to… ?fit常用短语 be fit for适合 keep fit/keep healthy保持健康 be fit to do 适合于….. fit in with适应…… a nice fit合身的衣服 …fit sb.某人穿….. 合身 ?reach 常用短语 reach an agreement达成协议 reach for…伸手去拿/够…… within / out of reach够得到/够不着 reach sb"s understanding 使某人明白 ?feed常用短语 feed sth. to sb/feed sb. on sth. 用……喂养…… be fed up of…/ be tired of…/ be bored with… 对……感到厌倦 feed on以……为食 ?mercy常用短语 without mercy残忍地 have mercy on /upon 对……表示怜悯 at the mercy of任凭摆布 beg for mercy 乞求饶恕 ? exist常用短语 exist in/lie in/consist in存在于…… in existence 现存的 come into existence/ come into being 形成 ? opinion常用短语 in one"s opinion =in the opinion of sb.在某人看来 have a high/ low opinion of 对……评价高/低 give one"s opinion on对……谈自己的看法善士六合2023-07-24 09:48:231
高中语文作文
猪流感 SARS 禽流感 传播途径 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经基本证实,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近距离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病人 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造成传播。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症状 人类感染猪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发高烧高于38℃(100.4℉)和 一个或是更多个下列的呼吸症状: 咳嗽、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低 氧症、 肺炎。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潜伏期 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2至7天不等,最常见者为3-5天,谨慎起见,潜伏期观察可延长至14天。 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死亡率 猪流感的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各年龄层不同,致死率自0-50%不等,整体而言则在14-15%;24岁和以下人群死亡率小于1%,25到44岁死亡率为6%,45到64岁死亡率15%,65岁以上的死亡率则超过 50%。 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0%。 易感染人群 猪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不分年龄、性别,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发病概率的大小取决于接触病毒或暴露的机会多少。高危人 群是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病人的家属和到过疫区的人。 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其属于易感人群。 防治疫苗 人类已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猪流感都无效,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目前尚无成熟的疫苗,正在研发中。 各国已在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左迁2023-07-24 09:47:341
高中作文 关于经济危机,H1N1热点话题怎么写!谢谢
人们对猪流感认识的误区 该病毒是一种混合体,它集中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特征。虽然猪流感病毒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把目前出现的流感简单地命名为猪流感是不准确的。 截至目前,这种病毒只攻击人类,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猪等动物身上尚未发现。而在墨西哥,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也受到感染,他们与动物并没有直接接触,这再次说明病毒不是从动物直接传播到人身上的。因此,如果要预防这种疾病,只能从人入手,阻止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接触。 所谓的猪流感与禽流感有很大区别,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毒,而且攻击和传播的对象也不一样。他说,禽流感在4年间造成上百万鸟类感染,约200人死亡,人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因此禽流感归根结底还是动物疾病,并极少在人际间传播。 现在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快找出这种流感病毒的来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将目前的流感称为猪流感显然不确切,因为真正的猪流感极少传染给人类。tt白2023-07-24 09:47:142
物理的高中会考的主要公式都有什么呢?
极简单,不用费太多心思bikbok2023-07-24 09:45:001
求:高中所有物理公式
好多哦善士六合2023-07-24 09:44:581
高中物理所有守恒定律和公式
动量守恒定律公式: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可表述为: m1v1+m2v2=m1v1′+m2v2′(等式两边均为矢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在有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也有类似的结论成立,这个规律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其数学表达式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 E机o=E机t(或mgho+1/2mv^2o=mght+1/2mv^2t), △Ek=-△Ep。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是物质的属性,它不是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bikbok2023-07-24 09:44:551
高中物理上面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怎么用?
0.5mgh=0.5mv^2机械能守恒!这个是最简单的解释,要加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话就要向楼下的那个说的那些条件。(质点(或质点系)在势场中运动时,其动能和势能的和保持不变;或称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注意是有先决条件的,这是高中的宏观物理的一些条件限制!!!凡尘2023-07-24 09:44:162
高中物理公式?
你的问题太空洞,应该说江苏的学业水平测试今年是很简单的。所用公式都是课本上黑体字中的,你把必修一、二看完,选修1-1基本没有公式。只要认真听课,一定能过关的。如果要考A的话,要多下点功夫。肖振2023-07-24 09:43:043
高中物理会考主要公式
力学公式: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基础的东西,重点!)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选择题总是见到)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不经常考)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电学公式: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u2022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动量守恒不太重要,动能守恒很重要ardim2023-07-24 09:42:462
初高中物理公式(人教版)
你去买本公式本不就解决了吗 几块钱余辉2023-07-24 09:42:392
高中虚数计算
|x i|表示(x,1)模长,是根号x^2 1NerveM 2023-07-24 09:40:092
高中英语,求完形填空的答案
DADCBACCABCDDACCDBCDCarieVinne 2023-07-24 09:26:052
英语语法.高中。
1.langua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是一个整体,语言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Jm-R2023-07-24 09:23:474
一个高中简单化学问题
CH3CHO+2Ag(NH3)2OH→(水浴加热)CH3COONH4+2Ag↓+3NH3+H2O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很常见的银镜反应 CH3COONH4差不多可以写成这样子 CH3COOHNH3(不太专业 但是这样应该容易理解) 说句题外话 .化学轻松点学很有意思的 我现在高一 高中三年的都差不多弄了一遍了 没什么压力的真颛2023-07-24 09:22:054
求高中水解的所有反应
常见水解反应 一.简单水解反应 水解物质 水解化学方程式 水解离子方程式 1.硫化钠水解 Na2S+H2O NaHS+NaOH S2-+H2O HS-+OH-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Na2CO3+H2O NaHCO3+NaOH CO32-+H2O HCO3-+OH- 3.AlCl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AlCl3+3H2O Al(OH)3+3HCl Al3++ 3H2O Al(OH)3+3H+ 4.NaHS溶液中发生水解 NaHS+H2O H2S+NaOH HS-+H2O H2S+OH- 5.NH4Cl NH4Cl+H2O NH3.H2O+HCl NH4++H2O NH3.H2O+H+ 6.CH3COONa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CH3COO-+H2O CH3COOH+OH- 7.Fe2(SO4)3 Fe2(SO4)3+6H2O 2Fe(OH)3+3H2SO4 Fe3++3H2O Fe(OH)3+3H+ 8.NaF NaF+H2O HF+NaOH F-+H2O HF+OH- 9.NaCN NaCN+H2O HCN+NaOH CN-+H2O HCN+OH- 10.NaClO NaClO+H2O HClO+NaOH ClO-+H2O HClO+OH- 11.CuSO4 CuSO4+2H2O Cu(OH)2+H2SO4 Cu2++2H2O Cu(OH)2+2H+ 12.ZnCl2 ZnCl2+2H2O Zn(OH)2+2HCl Zn2++2H2O Zn(OH)2+2H+ 13.NaHCO3 NaHCO3+H2O H2CO3+NaOH HCO3-+H2O H2CO3+OH- 14.Na3PO4 Na3PO4+H2O Na2HPO4+NaOH PO43-+H2O HPO4-+OH- 15.Na2SO3 Na2SO3+H2O NaHSO3+NaOH SO32-+H2O HSO3-+OH- 16.HCOONa HCOONa+H2O HCOOH+NaOH HCOO-+H2O HCOOH+OH- 17.Na2SiO3 Na2SiO3+2H2O H2SiO3+2NaOH SiO32-+2H2O H2SiO3+2OH- 18.MgCl2 MgCl2+2H2O Mg(OH)2+2HCl Mg2++2H2O Mg(OH)2+2H+ 二.双水解 (一)不是彻底水解,比单一离子水解要强,用 表示,例: 1.(NH4)2CO3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NH4++CO32- +H2O HCO3-+NH3.H2O 2.CH3COONH4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H3COO-+NH4++H2O CH3COOH+NH3.H2O 3.NH4HCO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 - +H2O H2CO3+NH3.H2O (二)彻底水解,用“=”,例: 1.泡沫灭火器原理:(药品为Al2(SO4)3和NaHCO3) 水解化学方程式为: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6CO2↑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2.Al3+与S2-[如AlCl3、Al2(SO4)3、Al(NO3)3与Na2S、K2S溶液混合.]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2Al3++3S2-+6H2O=2Al(OH)3↓+3H2S↑ 3.Al3+与CO32-[如AlCl3、Al2(SO4)3、Al(NO3)3与Na2CO3、K2CO3溶液混合.]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 4.Al3+与AlO2-[如AlCl3、Al2(SO4)3、Al(NO3)3与NaAlO2、KAlO2溶液混合.] Al3++3AlO2-+6H2O=4Al(OH)3↓ 5.Fe3+与ClO-[如FeCl3、Fe 2(SO4)3、Fe(NO3)3与NaClO溶液混合.] Fe3++3ClO-+3H2O=Fe(OH)3↓+3HClO 6.Fe3+与HCO3 -[如FeCl3、Fe 2(SO4)3、Fe(NO3)3与NaHCO3 溶液混合.] Fe3++3HCO3-=Fe(OH)3↓+3CO2↑凡尘2023-07-24 09:19:101
高中化学中为什么中性的ch3coonh4(即醋酸铵)也会影响水的电离(有道题就是这么说的)
因为醋酸铵有醋酸根和铵根两个弱离子,都要水解,使得水的电离向右移动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24 09:18:232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掌握答题技巧和熟悉问题模式铁血嘟嘟2023-07-24 09:12:233
高中常见的各种酸碱盐
楼上的有些错误,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氢钠NaHCO3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常见如硫酸铜CuSO4氯化铵NH4Cl氯化铁FeCl3氯化铝AlCl3等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常见的如醋酸钠NaAc(Ac表示醋酸根离子)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亚硫酸钠Na2SO3偏铝酸钠NaAlO2等另外补充几点:弱酸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亚硫酸根离子SO32-,硅酸根SiO32-,偏铝酸根AlO2-,醋酸根CH3COO-等强碱离子:如Na+,K+,Ca2+,Ba2+等强酸:化学六大无机强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氢碘酸,氢溴酸,高氯酸弱碱:NH3·H2O(一水合氨(氨水))难溶于水的碱,比如Fe(OH)3,Cu(OH)2,Mg(OH)2,Al(OH)3此后故乡只2023-07-24 08:58:471
我想问问高中常用的酸碱盐有哪些
酸碱盐是高中化学要学习主要的物质之一常见的酸有:强酸:硫酸:H2SO4 盐酸:HCl 硝酸:HNO3 氢溴酸:HBr 氢碘酸HI 高氯酸:HClO4(最强酸)等弱酸:次氯酸:HClO,碳酸:H2CO3 亚硫酸:H2SO3 亚硝酸:HNO2 磷酸:H3PO4 氢氟酸:HF 醋酸:CH3COOH 甲酸 HCOOH等常见的碱强碱:第一主族金属元素形成的碱(LiOH NaOH KOH等)及Ba(OH)2,氢氧化钙一般也认为是强碱弱碱:NH3H2O及其他难溶性的碱如: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铜:Cu(OH)2 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镁:Mg(OH)2等常见的盐:(按照构成盐的阴阳离子份)氯化物:NaCl CaCl2等硫酸盐:BaSO4 Na2SO4等硝酸盐:AgNO3 KNO3等碳酸盐:NaHCO3 Na2CO3等硅酸盐:Na2SiO3 及水泥的主要成分铵盐:NH4Cl等钾盐、钠盐、钙盐等等,就不一一详述了meira2023-07-24 08:53:102
酸碱盐都有哪些,高中常用到的
酸碱盐是高中化学要学习主要的物质之一 常见的酸有: 强酸:硫酸:H2SO4 盐酸:HCl 硝酸:HNO3 氢溴酸:HBr 氢碘酸HI 高氯酸:HClO4(最强酸)等 弱酸:次氯酸:HClO,碳酸:H2CO3 亚硫酸:H2SO3 亚硝酸:HNO2 磷酸:H3PO4 氢氟酸:HF 醋酸:CH3COOH 甲酸 HCOOH等 常见的碱 强碱:第一主族金属元素形成的碱(LiOH NaOH KOH等)及Ba(OH)2,氢氧化钙一般也认为是强碱 弱碱:NH3H2O及其他难溶性的碱 如: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铜:Cu(OH)2 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镁:Mg(OH)2等 常见的盐:(按照构成盐的阴阳离子份) 氯化物:NaCl CaCl2等 硫酸盐:BaSO4 Na2SO4等 硝酸盐:AgNO3 KNO3等 碳酸盐:NaHCO3 Na2CO3等 硅酸盐:Na2SiO3 及水泥的主要成分 铵盐:NH4Cl等 钾盐、钠盐、钙盐等等,就不一一详述了陶小凡2023-07-24 08:51:411
高中英语,两道选择题?
audience 是集合名词,做主语时,其谓语可用单数或复数(作为整体用做主语时,谓语单数;考虑集体中的成员时,谓语用复数)。如: The audience is [are] listening attentively. 听众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 The audience was [were] enjoying every minute of the performance. 观众对演出非常欣赏。个人认为:第一题A/B均可(一般过去时)。第二题A/B均可。原因是既可视作整体,也可看成个体。阿啵呲嘚2023-07-24 08:32:302
高中英语小问题几个谢谢
1.是的,可数的2.give a glimpse of通常是give sb. a glimpse of意思是让...看到,让某人看一眼;catch a glimpse of是瞥见,看见的意思和get a glimpse of的意思一样3.可以,attend a lecture听关于....的讲座,attend a meeting出席会议,attend exhibition参加展销会左迁2023-07-23 19:36:292
高中有哪些表示'用...方式/方法'的英语短语
By doing sth with sth in the way of小白2023-07-23 19:33:515
高中英语词义辨析 approach和method都是方法啊,用法和词义上有什么区别?
method 为正式用语,method +of,前面接with(He earns money with the method of stealing money) approach指待人接物或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态度, 常用approach to sth approach to+n. /doing(the approach to the question)水元素sl2023-07-23 19:33:242
问一道高中物理题,关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B大鱼炖火锅2023-07-23 19:29:224
急需高中全部语文背诵重点句子和古文翻译句子
有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那上面就有,去买本吧,很方便的。黑桃花2023-07-23 19:29:044
我是一名高中生,英语超烂,现在想补,要怎嘛办了?求解答。
报个英语补习单tt白2023-07-23 19:27:095
人教版 高中《劝学》原文
《劝学》是必备文言文,但他是节选,不是全文!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23 19:18:1810
纳整理高中文言文中“连用两个单音词”的句子 并解释次的古义和今义 比如: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 (
1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2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3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4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 今义:害羞、不好意思。5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 今天表示品德低下。6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 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7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8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 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9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 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10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 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11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 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 他利益,褒义词。 12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 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13股:古代指大腿,现在指臀部、屁股。 14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15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用于指感谢16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17.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18.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19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20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21.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22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23.稍稍? 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24更衣? 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25.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 古义:不久。26.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27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叹息声。28.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有声望、地位的人。29往往? 今义:常常; 古义:①处处。30.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31.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32陇断? 今义:把持独占;古义:山川阻隔。33美人? 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歌伎、宫妃。34.具体? 今义:明确,不抽象,细致;?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35.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整装。36约束? 今义:限制;古义:①盟约。37以往? 今义:从前; 古义:从这里开始,向那里……38.感激? 今义:深深的感谢。?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39.因而? 今义:表示结果的连词;? 古义:趁此。善士六合2023-07-23 19:18:112
求高中语文的虚词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 图穷而匕见4、? 余闻而愈悲5、? 庄宗受而藏之6、? 温故而知新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参考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二、1.C(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答案:1、 连词,并列关系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2何以哉?(《曹刿论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文言虚词练习(二)1、疑问代词(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3.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答案:1、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2、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 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 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7、 可译为凭什么 8、 可译为怎么样文言虚词练习(三)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肴之战》)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五人墓碑记》)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文言虚词练习(三)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3—4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5、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6—7介词,相当于“于”。8—9形容词词尾。二.D(①比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 ④词尾)乎文言虚词练习(四)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文言虚词练习(四)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2—3.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4—5.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文言虚词练习(五)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5、? 童微伺其睡 6、?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7、? 独其为文犹可识 8、?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文言虚词练习(五)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jiˉ)表示疑问语气。二、B(①他的 ②其中的 ③那 ④那 ⑤其中的 ⑥他,他们 ⑦我,自己 ⑧他,他们) ⑨大概三、1、 代词,可译为他2、 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3、 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 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5、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6、 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7、 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8、 代词,可译为其中9、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文言虚词练习(六)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1、?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3、?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4、?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5、?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6、?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7、? 不出,火且尽8、? 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9、?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10、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三、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 “存者1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2且委政非人。则李唐3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4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文言虚词练习(六)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2连词,表递进“况且、而且”;3—4连词,表并列;5—6连词,让步,“尚且”;7—8,副词,“将要”;9—10副词“姑且、暂且”。二、9.CEF(A将近。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要,马上 D尚且 E将要,马上 F将要,马上)三、1、 副词,可译为暂且2、 连词,可译为递进,并且3、 副词,可译为将要4、 连词,可译为并列5、 连词,可译为尚且文言虚词练习(七)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3、? 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 4、? 曾不若孀妻弱子5、? 以为莫己若者 6、? 为蛇将若何?7、? 亦使之若何? 8、? 国其若之何?9、?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10、若毒之乎?11、若属皆且为所虏 12、若臣,则不可以入矣13、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14、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15、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16、若使烛之武见秦君1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9、叔父若能光裕大德 20、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21、以万人若郡降者,封万户 22、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23、舍之,吾不见其毂觫,若无罪而就死也 24、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25、夫晋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以为朝夕之急2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7、望洋向若而叹三、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2若人之思,3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龙之一爪也。6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文言虚词练习(七)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3“如同、像、相似”;4—5比得上;6—8“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9—11“你、你的”;12—13至于;14—15“才”;16—19表假设“假如,如果”;20—21或、或者;22—23表近指,“这样、如此”;24“与、和”;25表选择;26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27海神的名字。二、C(①如,像 ②如,像 ③假如 ④假如 ⑤你 ⑥像,如 ⑦及,比得上 ⑧你)三、1、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2、 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3、 动词,可译为像,如,及4、 代词,可译为你5、 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6、 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文言虚词练习(八)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2、? 某所,而母立于兹3、?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4、?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5、?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7、? 则以兵围所寓舍8、?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9、?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0、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11、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1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3、所以遣将守关者14、所以游目骋怀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17、父去里所,复还18、离宫别馆,三十六所二、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三、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吾1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钦。以其3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以教人向上者也。文言虚词练习(八)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3名词,场所、位置;4—6“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7—8“所”字结构做定语;9—11“为……所”表被动;12—13“所以”,表原因;14—16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17左右;18“座、套”。二、CD(A地方 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 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三、1、可译为……的原因2、表示被动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tt白2023-07-23 19:18:094
文言文省略句高中例句
1. 在线等文言文省略句例句 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 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主语省略 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当需要第三人称作主语时,或重复前句名词,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汉语中主语省略就比较多。 1、承前省。 如: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 译为: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是承前宾省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 2、蒙后省。如: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蒙后主省主。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如: 蔺相如固止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二)谓语省略 一般情况下,谓语省略较少,但古汉语时有所见。译时一般要补出。 1、承前省。如: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承前谓省谓。译为: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2、蒙后省。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蒙后谓省谓。译为: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3、对话省。如: 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孙膑》)对话环境中省略谓语“将”。译为: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膑刑的人,不能(担任主将)。” (三)宾语省略 1、动词的宾语的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叶公好龙》)承前宾省宾。译为:叶公看见它,连忙躲开(它)逃走。 如果动词后已有介宾短语作补语,它的宾语(代词)也往往省略。如: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译为: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檐下。 否定句中,代词作的宾语也常省略。 如: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指南录〉后序》)译为: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 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 介词“以”“与”“为”等之后的代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 如: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译为:齐国的使者把(他)当作奇才,秘密的用车子载着,同(他)一起到齐国。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缶。 (四)兼语省略 在兼语句中,使令动词“使”“令”等后的代词兼语常常省略。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译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边境去带兵打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 (五)介词省略 现代汉语的介词一般不省略,但古汉语的“以”“于”在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时,常被省略,如果同时有宾语,更易于被省略。 1、介词“于”的省略。如: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于咸阳”作“聚”的补语,同时有宾语“之”,因此,介词“于”省略。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这些武器集中(到)咸阳。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现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见我。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译为:屈原来到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湖边,一边走着一边吟诗。 2、介词“以”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u2022燕策》)译为: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是活马呢?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促织》)译为: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 (六)分句的省略 古汉语中,有时也出现分句省略的情况,要通过上下文来分辨,翻译时要补出来。 如: 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译为:吓得乱叫乱嚷的,(不仅是人),即使是猪狗也不得安宁呀。 项伯杀人,( ),臣活之。(《鸿门宴》)译为:项伯杀了一个人,(按律当斩),我救活了他。 2. 高中文言文句式, 例句.、、 一、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汝是大家子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且相如素 ***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二、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省略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成语有:夜以继日 3. 文言文的四种句式分别是什么 [编辑本段]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编辑本段]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编辑本段]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5.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例如: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③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编辑本段]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 4. 高中必修一,二的所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u2022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四、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无尘剑 2023-07-23 19:18:071
师说高中文言文教案
师说 教学目的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 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 苌(cháng) 聃(dān) 郯(tán) 欤(yú)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 (释“传道”“解惑”) “师道” ↓ “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要加强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2.划分层次。 方式: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这段话中的“众人”(从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阶层说的)。 (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湖涂帐,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的高位置的人(还有一些例子,可参见前面的分析)。 三、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 2.准备诵读第3、4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个命题,他的意图是什么? ②写作缘由可以放在最后写,也可以放在开头写。如果将第4段移至开头,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安排?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二、诵读第3段。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 2.学生练习背诵3—4遍后进行检查。 3.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讨论方式同前。 小结要点:(1)“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4.齐诵一遍。 三、诵读第4段。 此段更易成诵,无须提示,先背下来,然后讨论有关全篇宏旨的问题。 1.学生练习2—3遍后,检查背诵。 2.讨论:(1)作者用哪些话明确地表示了他的立场?(“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2)韩愈所说的“道”是指什么说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统”,本段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可证;上段说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学习官职名称、礼、乐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统”之内;第二段说“彼童子之师……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显地表示出这个意思。至于说“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则是仅就从师风尚而言,所以下文用“术业有专攻”来照应,这不过是附带论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明确上述认识后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题: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 3.连贯背诵第3、4段。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方式: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文中说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写作方法。 (1)从全篇看,用的是“立”与“破”相结合的写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进行步骤:先列出第1、2、3段的论述方式,然后归纳出上述写法。 第1段:由教师职责推论出择师标准。 (立) 第2段:分层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 (破) 第3段:由“圣人无常师”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 (立) 归纳后再提问: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样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2)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诵读中已经涉及,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练习第二题(即填空题),要求答得简要;对表中某些繁琐项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指出门第观念是这种坏风气的根源,这是全文分论点之一,从反面论证以“道”为师、“从师而问”的正确性。 ②“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正是为了提出这个分论点。“众人”,主要指士大夫阶层。 ③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更有力地证明了上述分论点,因为这里指出了“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来源于门第观念。 [说明]学文章就要学文理。填表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可滥用,既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语言积累。 关于一词多义(练习三) ①道:(按练习排列的顺序,例句略,下同)A.(儒家的)思想体系。B.说。 C.道路。 D.方法。 (按:此题无相同的义项,练习题有误。) ②传:A.流传。B.传授。C.(zhuàn)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D.同 A。 补充:E.(zhuàn)古时供来往行人住宿的旅舍。例:舍相如 广成传舍。 ③圣:A.具有极高智慧的。B.同A。 C.圣人。 D.封建统治阶级对帝王的谀称。补充:E.旧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人,如诗圣、棋圣等。 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如动词后意义的变化: ① 耻:以……为耻。 ② 师:以……为师;向……请教(学习)。 ③ 羞:以……为羞。 ④ 小:以……为小。 ⑤ 奇:以……为奇。 宾客:以……为宾客(把……当作客人来招待)。 ⑥ 粪土:以……为粪土(把……看得一钱不值)。 补充通假字: ① 受:通“授”。 ② 不:通“否”。 五、留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问说》(要求见该课“预习安排”)。北境漫步2023-07-23 19:18:051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学习中,怎样理解词类活用、句式判断?
买一本高中的5-3,上面全有Chen2023-07-23 19:18:013
高中文言文省略句例句
1. 在线等文言文省略句例句 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 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主语省略 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当需要第三人称作主语时,或重复前句名词,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汉语中主语省略就比较多。 1、承前省。 如: 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是承前主省主。 译为: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是承前宾省主。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怪蛇,(蛇)身黑色的底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 2、蒙后省。如: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蒙后主省主。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如: 蔺相如固止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二)谓语省略 一般情况下,谓语省略较少,但古汉语时有所见。译时一般要补出。 1、承前省。如: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承前谓省谓。译为: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2、蒙后省。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蒙后谓省谓。译为: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3、对话省。如: 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孙膑》)对话环境中省略谓语“将”。译为: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膑刑的人,不能(担任主将)。” (三)宾语省略 1、动词的宾语的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叶公好龙》)承前宾省宾。译为:叶公看见它,连忙躲开(它)逃走。 如果动词后已有介宾短语作补语,它的宾语(代词)也往往省略。如: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译为: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他)到檐下。 否定句中,代词作的宾语也常省略。 如: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指南录〉后序》)译为: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 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 介词“以”“与”“为”等之后的代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 如: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译为:齐国的使者把(他)当作奇才,秘密的用车子载着,同(他)一起到齐国。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缶。 (四)兼语省略 在兼语句中,使令动词“使”“令”等后的代词兼语常常省略。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译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边境去带兵打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为:就邀请(渔人)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 (五)介词省略 现代汉语的介词一般不省略,但古汉语的“以”“于”在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时,常被省略,如果同时有宾语,更易于被省略。 1、介词“于”的省略。如: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于咸阳”作“聚”的补语,同时有宾语“之”,因此,介词“于”省略。译为:收没天下的武器,把这些武器集中(到)咸阳。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现在我到了,大王(在)偏殿接见我。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译为:屈原来到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湖边,一边走着一边吟诗。 2、介词“以”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u2022燕策》)译为: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是活马呢?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促织》)译为:又(用)鸡试验斗蟋蟀,果真像成名说的。 (六)分句的省略 古汉语中,有时也出现分句省略的情况,要通过上下文来分辨,翻译时要补出来。 如: 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译为:吓得乱叫乱嚷的,(不仅是人),即使是猪狗也不得安宁呀。 项伯杀人,( ),臣活之。(《鸿门宴》)译为:项伯杀了一个人,(按律当斩),我救活了他。 2. 高中文言文句式, 例句.、、 一、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汝是大家子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且相如素 ***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二、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省略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成语有:夜以继日 3. 文言文的四种句式分别是什么 [编辑本段]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编辑本段]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编辑本段]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5.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例如: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③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编辑本段]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 4.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把它分得清楚些.用法和意义.还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苏萦2023-07-23 19:17:591
捕蛇者说高中文言文阅读
1. 语文文言文 捕蛇者说 : 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嗜好。 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睡者则读先秦百家著作和各种杂记,入厕的时候则读小令。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古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大概只有这样才更能集中思想写作罢了。” : 1.嗜好:爱好,这里指特殊不良的爱好 2.西洛:洛阳 3.语:告诉 4.僚属:属,部属。 僚属即同僚部属。 5.辞:辞赋 6.盖:大概 7.顷刻:时间短 8.尤:更 9.可:能 10.属:集中 11.思尔:集中思想写作;尔,罢了 12三上:指“马上”、“枕上”和“厕上”。 13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 14西洛:西京洛阳。小说:指先秦百家著作以及后来的各种杂记。 小辞:指词典、小令。15琅然:声音清脆。 笃学:十分好学。16属思:思考,构思。 希望对你有用。 2. 文言文 捕蛇者说译文 永州的山野间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而有着白色的花级;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救治。但捉到它并且把它晾干,用蛇肉干制成药丸,可以用来治疗麻风,手足痉挛、颈肿、毒疮等病;还能去掉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蛇的人,用蛇顶替他们的租税去缴纳。于是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地干这件事。 有一家姓蒋的,享有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就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父亲也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现在我继续干这事已经十二年了,几乎丧命好几次了。”他讲到这些,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我可怜他,并且对他说:“你怨恨捕蛇这项差事吗?我打算去对主管收税的官吏讲一讲,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姓蒋的听了大为伤心,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那末 *** 这个差使的不幸,还不及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严重。假使当初我不应这个差,早已经困顿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居住此乡,累计至今有六十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在赋税逼迫之下,他们竭尽田里的出产,罄空室内的收入,哭哭啼啼地迁离乡土,饥渴交加地倒仆在地,吹风淋雨,冒寒犯暑,呼吸着毒雾瘴气,由此而死去的人往往积尸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同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而我却因为捕蛇独能留存。每当凶横的差吏来到我乡,从东头闹到西头,从南边闯到北边,吓得人们乱嚷乱叫,连鸡狗也不得安宁。这时候,我便小心翼翼地爬起身来,探视一下那只瓦罐,见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于是又安然睡下。平时精心喂养,到时候拿去进献,回家就能美美地享用土田里的出产,来安度我的天年。这样,一年里头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便怡然自得,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这种危险呢!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了,又怎么敢怨恨呢?” 我听了愈加难过。孔子说过:“苛政比老虎凶猛。”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拿蒋姓的事例来看,说的还是真情。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对这件事加以述说,留待考察民情风俗的官吏参考。 3. 文言文 捕蛇者说 翻译 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医治蛇毒的办法。但是捉住它后,把它晾干用来做为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和恶疮;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腐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凭借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准许/可以用蛇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先恐后的忙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独享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有三代了。我问他此事,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有好几次险些死掉。”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忧伤。 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蒋氏(听了),十分悲伤,眼泪汪汪夺眶而出的说:“您是想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但是我这差事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积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的、家里的收入全拿去交税,(仍不够),只好(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地跌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瘟疫气体,死去人的尸体一个个叠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家中只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剩下不到两三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只有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单独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的家乡,到处吵嚷叫喊,到处冲撞破坏,(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间的气势,即使是鸡狗也不能安宁啊。我小心谨慎的起身,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又躺下了。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献蛇的)时候,把它献上去。(献蛇)回来(我)就可以有滋有味的吃着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过完我的岁月。我一年里冒着死亡的威胁只有两次;其余的日子都能快乐地渡过。哪里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有这样的事(指冒死亡的威胁)!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们就已经(死)在(他们)后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差役)呢?” 我听了(蒋氏的诉说)更加悲伤了。孔子说:“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才相信。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所以我(为此)写了这篇文章,以希望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官员从这里得到一些实情。 参考资料 在那个网址里还有很多资料 4. 文言文《 捕蛇者说》的翻译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幸:这里是形容词。 翻译:我这件差事的不幸,还不像恢复我缴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永州的郊野有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有白色的斑纹,它碰过的草木全得枯死;(若)咬了人,就没有医治的办法。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却可以治好麻风、手脚麻痹、脖子肿和癞疮等恶性疾病;还可以消除烂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它的人,(准许)他们用蛇抵应缴的租税。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干这件差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专享这种好处有三代了。我向他打听,他却说:“我爷爷死在捕蛇上,我爹死在捕蛇上,我接着干这件差事十二年了,险些送了命也有好几次了。”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好像很悲伤。 我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件差事吗?我打算告诉主管人,免掉你这件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姓蒋的(一听)更觉得悲苦,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吧!可(您不知道,)我这件差事的不幸,还不像恢复我缴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要是我过去不干这件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从我家三代定居在这个村子,算起来,到现在有六十年了,(这些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苦。地里的出产缴光了,家里的收入用完了,(大家)哭着喊着,四处逃亡,又饥又渴,常常跌倒在地,(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吸着有毒的瘴气,死者遍野,尸骨成堆。从前跟我爷爷住一块儿的,如今十家中连一家也没有;跟我爹住一块儿的,十家中没剩下两三家,跟我一块儿住了十二年的,如今也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光就是逃荒去了。可我靠着捕蛇独自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一到我们村子来,就到处乱闯乱嚷,吓得人们哭天叫地的,甚至连鸡狗也不得安宁啊。我提心吊胆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子,我的蛇还在里面,这才安心地睡下。我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回来后,心满意足地吃我地里出产的东西,来过完我这一辈子。其实呢,我一年里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的日子却能高高兴兴地过,哪里像我的邻居们天天都这么难熬呢!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邻居的死已经晚多了,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 听了这些话,我更加悲痛。孔子说:“横征暴敛比老虎还要凶狠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是真实可信的。唉,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所以我为此事写了这篇“说”,我期待着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了解这种情况。 5. 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 捕蛇者说: 唐·柳宗元 选自《柳河东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òu )、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它咬了人,(就)没有能够医治的办法。但是捉住它后,把它晾干用来做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风病、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和恶疮;还可以去除坏死的腐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 起初,太医凭借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这种蛇的人,(准许/可以用蛇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忙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独享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优惠已经有三代了。我问他此事,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 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差点儿被毒蛇咬死的情况(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神情像是很悲伤。 我很同情他,就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政事的人,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您是想要哀怜(我),让我活下去吗?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及上恢复我赋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积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家里的收入全部拿去交税,(仍不够),只好(被苛税所迫)哭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地跌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瘟疫气体(毒气),死去人的尸体一个个叠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家中只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剩下不到两三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家中只有不到四五家了。 (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逃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单独活了下来。 凶暴的官吏来到我的家乡,到处吵嚷叫喊,到处冲撞破坏,(悍吏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间的气势,即使是鸡狗也不能安宁啊。我小心谨慎的起身,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又躺下了。 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献蛇的)时候,把它献上去。(献蛇)回来(我)就可以有滋有味的吃着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过完我的岁月。 我一年里冒着死亡的威胁只有两次;其余的日子都能快乐地渡过。哪里像我的乡邻们那样天天冒死亡的威胁!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们就已经(死)在(他们)后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差役)呢?” 我听了(蒋氏的诉说)更加悲伤了。 孔子说:“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是真实可信的。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所以我(为此)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出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6. 中考古诗文命题题源捕蛇者说答案 历年有关中考《捕蛇者说》练习与答案 1、《捕蛇者说》的作者是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_________,他的字是_____,他的作品收集在《____________》.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名,《捕蛇者说》的意思是 .唐宋八大家是指 、、、、、、、. 2、给加点字注意 啮( ) 腊( ) 挛( ) 踠( ) 瘘( ) 疠( ) 当( )其租入 嗣( ) 几( )死者数( )矣 莅( ) 蹙( ) 殚( ) 踣( ) 死者相藉( ) 曩( ) 隳( ) 恂( ) 缶( ) 谨食( )之 熙( ) 以俟( )夫( ) 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足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1)、解释下列字词 a、质( ) b、章( ) c、以( )d、啮( ) e、得( )f、以为( )g、可以( )h、已( ) i、赋( ) j、焉(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a.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b.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 d.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e.言之,貌若甚戚者. 4.问答题(1)文章开头从哪几方面写蛇之异? (2)为什么要写蛇之“毒”? (3)如此之毒(危险),永州的人为什么还要争着去做? (4)蒋氏的家况如何?说明什么?作者的反映如何?说明什么? 《捕蛇者说》练习2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类活用) 得而腊之以为饵: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哀而生之乎: 汪然出涕( ) 乡邻之生日蹙( )谨食之( )安敢毒耶( ) 2、辨下列词的不同用法及意思 而 黑质而白章: 得而腊之以为饵: 而吾以捕蛇独 恂恂而起 于 告于莅事者 吾祖死于是 积于今六十岁矣 苛政猛于虎 之 无御之者: 哀而生之乎: 言之 余悲之: 若毒之乎: 得而腊之 悍吏之来吾乡: 今以蒋氏观之: 毒 若毒之乎: 赋敛之毒: 以 以啮人: 以王命聚之: 以尽吾齿 腊之以为饵: 今以蒋氏观之: 吾以捕蛇独存: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 争奔走焉: 时而献焉: 犯死者二焉: 不复出焉: 赋 岁赋其二: 复若赋: 入 当其租入: 竭其庐之入: 岁 岁赋其二: 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 貌若甚戚者: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 貌若甚戚者: 若毒之乎: 生 君将哀而生之乎: 而乡邻之生日蹙: 是 吾祖死于是 吾尝疑乎是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3、翻译句子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3)君将哀而生之乎? (4)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5)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7)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填空 (1) 课文的中心句 表明作者写作动机的一句是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记述蒋氏祖孙三代的遭遇,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3)、文中写蒋氏的自述,始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___________”相对比;以他“_______________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的“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____________ ”相对比;以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乡邻的“先死”说明捕蛇的不幸. (4)、蒋氏用对比的方法回答作者向他提出的问题,具体说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请用原文回答: 回顾过去,六十年以来,乡邻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邻们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 (5)、从《捕蛇者说》全文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毒蛇之害衬托 用乡邻的生活之苦与捕蛇者的生活的“乐”对比突出 的主题 5. 阅读《捕蛇者说》3——5节.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 A而乡邻之生日蹙 B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D向吾不为斯役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 E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而吾以捕蛇独存 2.“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中的“是”指的是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宗元虽然被贬永州,但他依然关心百姓的疾苦,同情百姓的遭遇;虽然他有职而无权,但依然积极寻求帮助百姓之法.文中哪些语句能透露这些背景信息?请摘录.【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二段中“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这句子中的“是”和“之”这两个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6.选文第一段写了蒋氏血泪陈述,通过哪几方面的对比,表明了蒋氏对于捕蛇的差役怎样的看法?作者通过蒋氏的悲痛的哭诉,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对比:① 以他“。 7. 《捕蛇者说》柳宗元翻译和答案 捕蛇者说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译文: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用牙齿咬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方法。 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用来作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去除死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 文言现象一词多义者有蒋氏者:…的人几死者数矣:…的情况貌若甚戚者:…的样子若若毒之乎:你更若役,复若赋:你的貌若甚戚者:好像徐公不若君之美:比得上为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作为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做,干故为之说:写,写作。已可以已大风:止,这里指“治愈”的意思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已经则久已病矣。 写作背景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还写了不少政论和哲学论文;在诗歌创作上,善于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唐顺宗时期,唐朝国势日衰,柳宗元胸怀济世之抱负。 赏析蒋氏在自述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这里说的“六十岁”,指的是唐玄宗天宝中期(746—750)到唐宪宗元和初期(805—810)这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战乱频繁,先后发生过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泚叛乱等等,全国户口锐减,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写作特点一. 使用衬托突出重点。 本文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二. 使用对比表现主题。文章从多角度进行对比,从各层面揭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死亡与生存的对比:文章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水元素sl2023-07-23 19:17:081
关于《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的200至300字的小描述作文或抒情作文,要高中水平的
在学习了“万方多难造就的诗圣-杜甫”这一课之后,我对杜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后世被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杜甫的一生是充满磨难的,他曾经读书、漫游;困居长安;陷贼、为官;西南漂泊。他传奇的一生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经历风雨难见到彩虹,古人已深悟了这方面的道理。你看那吴承思写《西游记》让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把真经取到说。这难道不是作者的弦外之音吗?脍炙人口的散文《海燕》的作者高尔基,五岁边浪迹天涯,但可贵的是他把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作一所社会的大学,孜孜不倦,滴水穿石,终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一代文豪。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大海就是布满暗礁,越是以险恶出名,我越觉得通过重重危难寻求不朽是一种开心乐事。”正因为杜甫有这样的心态和面对人生的精神,才能铸就他“诗圣”的伟大成就!当今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一些青少年中滋生了不同程度的好逸恶劳的思想,遇到困难绕着做,贪图安逸坐想其成、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挫折。一些家长更是处处包办代理,把风雨留给自己,把彩虹让给孩子,这里面潜藏着一种危机。一种失去承受人生磨难的能力危机,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风雨彩虹的人生哲学,在人生的道路上用于面对挫折,成就人生事业! 大王留 嘿嘿北有云溪2023-07-23 19:12:521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
2.1 光反应 条件:光照、光合色素、光反应酶。 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过程:①水的光解: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②ATP的合成:ADP+Pi→ATP(在光、酶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CO2浓度、水分供给、温度、酸碱度等。 意义:①光解水,产生氧气。②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③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NADPH。 2.2 暗反应 暗反应的实质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条件:暗反应酶。 场所:叶绿体基质。 影响因素:温度、CO2浓度、酸碱度等。 过程:不同的植物,暗反应的过程不一样,而且叶片的解剖结构也不相同。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暗反应可分为C3、C4和CAM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是因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过程的不同而划分的。对于最常见的C3的反应类型,植物通过气孔将CO2由外界吸入细胞内,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C5。起到将CO2固定成为C3的作用。C3再与NADPH及ATP提供的能量反应,生成糖类(CH2O)并还原出C5。被还原出的C5继续参与暗反应。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物质变化)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变化)。meira2023-07-23 19:09:561
高中物理简单问题
1 假设每个电池电动势为U ,内阻为r,那么n个串联,E=nU,总电阻=R+nr I=nU/(R+nr)如果并联,总电压为U,内阻r/n I=U/(R+r/n) 由于电流相等 解出r=R2 E/(R+r) =I 2E/(R+2r) =1.5I 可以解出R/r=2/13 I=2/(1+R)=2.5/(2.5+R)=4/(r+R) 解出 R=5欧姆 c的内阻r=7欧姆gitcloud2023-07-23 19:07:234
高中物理问题
老师是这么讲解的:克服大气压强做的功:W1=1.2*101300*0.0005=60.78向上提起水银柱做的功:W2=0.5*13600*9.8*0.0005*1.2*1.2=47.98W=W1+W2=60.78+47.98=108.8 J这样就符合答案了.倒!!!等下周问下老师再结贴铁血嘟嘟2023-07-23 19:07: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