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瑞爱吃桃
-
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主旨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么理解
现代意思理解:考虑的比别多,但并没有什么卵用,想的多,并不代表能先解决事情。2023-08-07 12:45:405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
我的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天下人忧虑前忧虑 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虑前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这句话是范仲淹说的,体现了范仲淹为天下人着想、爱国爱民的精神。 希望能帮到你2023-08-07 12:45:561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
为民思想2023-08-07 12:46:032
怎样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本句意为“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这句体现了本文主旨。同时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反面说,后从正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与之类似的句子还有: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位卑未敢忘忧国。2023-08-07 12:46:241
在《陈嘉庚》这篇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什么意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这句话意思是一个仁人志士应该在天下人之前忧虑,在天下人之后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2023-08-07 12:47:005
《岳阳楼记》中作者为什么要“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是啊!“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抒发了有志之士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为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奋斗的慷慨感情,它激励了无数的人为国捐躯.2023-08-07 12:47:15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这两句谈谈认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和豁达胸襟。是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讲究无为心态。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结合到个人即是处事的淡定和从容。不因外界的纷扰而放弃追逐梦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享福之后才享福。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是当今时代执政为民之人首要强调的部分。2023-08-07 12:47:241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什么意思?
应该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2023-08-07 12:47:371
范仲淹为什么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古代文人士大夫传承有序的家国天下的情怀。2023-08-07 12:47:59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用对比突出了以国家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对不对
对分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脍灸人口的名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两句话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跳动着民族的脉搏,孕育着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幼芽。“先天下之忧而忧”,好就好在一个“先”字上,“后天下之乐而乐”,妙就妙在一个“后”字上。“先”“后”对比,何等鲜明,真能启人深思,发人深省。 自古及今,确实有不少人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启迪下,英勇地奋斗着。宋代名将岳飞,为了抗金保国,收复失地,驰骋沙场。他不畏奸臣谗言,不顾国君昏庸,在被召回朝廷遇害之前,还念念不忘“直捣黄龙,救回‘二圣",收复大好河山”。此“忧”可谓“先”,其“乐”却在“后”。正因为如此,他才名垂千古,为后世称颂。再如,我国现代文坛上的巨星茅盾先生,他一生为党为人民辛勤工作,写出了许多不朽之作。解放前,他在国统区用手中笔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解放后,他更加勤奋写作,尽情讴歌人民的新生活。他在临终之前,将自己节省下来的25万元稿费上交国家,献出一颗赤胆红心。茅盾先生身体力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对待“忧”与“乐”的态度,孰“先”孰“后”异常鲜明。历史上这样的人太多了,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他们的英名都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流芳千古,为后人称颂。 为什么这些人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从他们的事迹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只有从内心里、从灵魂深处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才能先忧国忧民,后考虑自己,甚至不考虑自己。假如没有这种爱国爱民之心,很可能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历史上祸国殃民的也是不乏其例的,像宋代的秦桧、明代的吴三桂、清代的李鸿章等等。他们卖国求荣,残害忠良,将祖国大好河山拱手送给民族的敌人,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种人哪有一点中国人的气味!他们的作为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背道而驰,他们早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今天,建设“四化”,振兴中华,仍然需要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四化”大业,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勤勤恳恳,冲锋在前,为“四化”大厦增砖添瓦,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只有这样,才算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化”建设,成功在望,振兴中华,前程似锦。我们要为祖国“四化”多做贡献,必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正是:忧国忧民品质高,自私自利众人抛,若问原因在何处,“先”“后”二字见分晓。2023-08-07 12:48:06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
现在,我们正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如果说和平建设是“乐”,那么我们先应该看到“忧”,因为国家还很贫穷,先天下之忧而忧才会未雨绸缪。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小康社会简介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23-08-07 12:48:161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什么意思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的远大政治抱负。同时,他也在勉励后人发愤读书。2、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_四年(1052年)。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_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_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2023-08-07 12:48:34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什么意思
先吃苦,后享福。小时吃苦了,大的时候就会有好工作了。2023-08-07 12:49:037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嗯对天下人有路之前嗯我先有嗯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我的快乐也就说是嗯为天下人来哟嗯人日快乐2023-08-07 12:49:247
怎么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怎么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23-08-07 12:49:454
怎么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就是考虑问题先于别人,尤其是当社会问题突出时,想到的是怎样让别人摆脱困难。当大家都快乐了,自己也才感到快乐!2023-08-07 12:49:54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么解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这句话意思是一个仁人志士应该在天下人之前忧虑,在天下人之后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2023-08-07 12:50:162
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胸怀天下,为天下计.2023-08-07 12:50:264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的话,不是近代和现代人说的,而是九百年前范仲淹说的。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是啊!“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抒发了有志之士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为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奋斗的慷慨感情,它激励了无数的人为国捐躯。 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吗?2023-08-07 12:50:496
咋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比百姓先考虑他们担心的然后解决以此来让百姓无忧,在百姓都太平快乐享乐后自己再享乐(望采纳,不是翻译是理解)2023-08-07 12:51:072
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什么意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2023-08-07 12:51:17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赏析
表达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忧世情怀和以民乐为己乐的爱国,爱民深情2023-08-07 12:52:033
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怎样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的话,不是近代和现代人说的,而是九百年前范仲淹说的。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是啊!“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抒发了有志之士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为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奋斗的慷慨感情,它激励了无数的人为国捐躯。 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吗? 在我们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忧国忧民的志士更是浩如烟海了。无数的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以鲜血染红红旗,目的是“天下之乐”。斗争的幸存者,当他们看到革命胜利,人民翻身了,感到无比欣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还为了祖国人民进一步的“乐”――实现四化,正在“老骥伏枥”,真是“烈士墓年,壮心未已”呀! 要“后天下之乐而乐”,必然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只有行“先天下之忧而忧”,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说过,要成为自己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就必须先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当他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时,他便成了自己幸福的创造者。此话正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具体解说。 我们这些小青年,高中刚毕业,对幸福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投身到为人民服务、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洪流中去,吃苦耐劳;在临终的时候,想到自己没有庸庸碌碌地虚度年华,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时,就会感到自豪,感到幸福。 现在有些人对“幸福”的理解,只囿于一己之利,报考大学“一不出省,二不渡江,三不过河”,丝毫也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打算。这种人最后只会到处碰壁,其“幸福”是最渺茫的,对社会不能有所裨益,甚至成为社会的蛀虫。我劝告这种人,“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当死于过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尔,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女手中邪?”千万别做得比古人送差!2023-08-07 12:52:21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什么意思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2、出自《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意思就是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2023-08-07 12:52:381
怎样理解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这句话意思是一个仁人志士应该在天下人之前忧虑,在天下人之后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2023-08-07 12:52:491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2023-08-07 12:53:1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本文中应怎样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2023-08-07 12:53:192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赏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本义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但是,作者在这句话中也同时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春秋史学家左丘明曾说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南宋大诗人陆游也说“未卑未敢忘忧国。”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而“国富”不等于“国强”,如果国防不巩固,国民沉醉于和平安宁生活之中,即使生产发展了,也有可能毁于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就是一例,由于粉饰太平的风气弥漫,仅经过六个星期的战斗,号称强国之一的法兰西就在首都巴黎城头挂起了白旗。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放松警惕,而应居安思危,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当然,这句名言还有它的寓意,那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现在的中学生生在福中不知福,实在令人痛惜。俗话说:“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从没有放松过对身体和意志的锻炼,常通过游泳、登山、露宿、长途步行来砥砺自己艰苦奋斗的品格。我们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尚能“主动找苦吃”,我们又为什么不能“踏尽崎岖路”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另一个引申义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化学家诺贝尔为研制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实验,最后一次实验他甚至负了重伤,但他却成功了。由此可见,纵然理想与现实常有矛盾,青年们仍应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远非如此,但经常保持这种观点,却能使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不断鞭策自己、警戒自己、完善自己。2023-08-07 12:53:30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再乐。告诫后人以天下为重,心怀百姓,先忧后乐。范仲淹岳阳楼记。2023-08-07 12:53:405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l回答很正确,顶2023-08-07 12:53:55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谈认识?
这句话说得很好,就是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把心态放好,心态放好了,事情自然就会好。2023-08-07 12:54:15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请写下你的认识.(可理解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甘于奉献精神是好的,或说以天下为己任也是好的.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这里自己消失了不存在了,他被自己的崇高精神淹没了,全世界的人如是都这样,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古人可以这样说,这不是现代人主体思想2023-08-07 12:54:243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抒发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近千年来,这句格言一直影响、教育着后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历史上的文天祥在国家危亡之时,置个人生命于不顾,明知凶多吉少,念及“国家至此”,毅然前往和元军谈判;被捕后,几度挣脱敌人魔掌,以期重整旗鼓,收复大宋江山,表现了这种精神;1958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元帅冒着丢官舍命的危险,反映民情,说出真话.他为人民忧,为人民愁,为人民大声疾呼,尽管被罢官,仍然矢志不移,真正做到了忧在百姓前,为人民鞠躬尽瘁. 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私欲这组矛盾,从古到今始终在拷问着每个人的灵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这种忧乐观的人,理想远大,精神崇高,追求真理,视国家民族的振兴为己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文天祥、彭德怀不正是这样不平凡的人吗?相反,有的人经不起物欲的引诱,享一时之乐,贪一己之利,而置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不顾,鬼迷心窍,灵魂丑恶,行径肮脏,犯下了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罪行.原广西自治区主席成克杰,为了个人多攫取“好处费”,竟然下令压低土地出售价格,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他眼里、心里,哪有“天下人”的位置?只有他自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反映.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品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向历代民族英雄和志士仁人学习,汲取其精神滋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各种诱惑接踵而来.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尤其是领导干部,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时刻记住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并代表着人民,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且慢行乐,切勿忘忧,更不能大肆挥霍,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为一己之乐,造成百姓之忧、国家之忧.2023-08-07 12:54:32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什么?
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2023-08-07 12:54:4110
咋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释义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享福之后才享福。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典故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等结构:复句式近义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同韵词:千沟万壑、怡颜悦色、人心难测、成日成夜、噎噎咽咽、建功立业、精雕细刻、罗曼蒂克、开基立业、十恶不赦年代:古代成语故事宋朝时期,滕子京因遭诬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州,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托写一篇《岳阳楼记》:“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美景而高兴,也不因处境坏而哀伤,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语示列在被贬外逐时,还念念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2023-08-07 12:55:241
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也就是先于天下人忧患天下的忧患,后于天下人享受天下的快乐。2023-08-07 12:55:353
何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意思是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应该先关注民生疾苦、社会动荡等问题,对当下的困难和挑战保持警觉和忧虑;在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国家利益满足的基础上,才能享受后世的欢乐和安定。这句话主要是在强调一个公仆或者领袖应该对国事时刻心存忧虑,不断地思考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并以此为行动指引。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和人民需要的方针政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目标。同时,后半句“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反映了一个领袖应该有不断追求、积极开拓创新和奋斗进取的精神风貌,努力创造更为优美、幸福和充实的生活。这种精神贡献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瑰宝,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增添了不少珍贵的能量与贡献。2023-08-07 12:55:443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什么意思?
"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那他忧的是什么呢?上忧朝廷,下忧百姓。岳阳楼记文中原句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23-08-07 12:55:59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
大家讲得很对2023-08-07 12:58:0813
精选关于春节的古诗阅读
【篇一】关于春节的古诗阅读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会中赋得新年》 [唐]顾非熊 万古如昨日,一年加一晨。暗生无限事,潜老几多人。 归路旧侣尽,故乡回雁新。那堪独惆怅,犹是白衣身。 《悲新年》 [唐]卢仝 新年何事最堪悲,病客遥听百舌儿。 太岁只游桃李径,春风肯管岁寒枝。 《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 [唐]白居易 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 老过占他蓝尾酒,病余收得到头身。 销磨岁月成高位,比类时流是幸人。 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 《新年呈友》 [唐] 许棠 一月月相似,一年年不同。清晨窥古镜,旅貌近衰翁。 处世闲难得,关身事半空。浮生能几许,莫惜醉春风。 《新年》 [唐] 无可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篇二】关于春节的古诗阅读 《江外除夜》 唐.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除夜》 唐.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 唐.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除夜作》 唐.薛能 和吹度穹旻,虚徐接建寅。 不辞加一岁,唯喜到三春。 燎照云烟好,幡悬井邑新。 祯祥应北极,调燮验平津。 树欲含迟日,山将退旧尘。 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 祝寿思明圣,驱傩看鬼神。 团圆多少辈,眠寝独劳筋。 茜旆犹双节,雕盘又五辛。 何当平贼后,归作自由身。 【篇三】关于春节的古诗阅读 《故乡除夜》 唐.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 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除夜》 唐.徐铉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2023-08-07 12:51:451
111111111/12345679巧算
111111111/12345679=(123456790-12345679)/12345679=123456790/12345679-12345679/12345679=10-1=92023-08-07 12:51:471
古代关于感恩的诗
人来自古就懂得感恩,感恩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古代关于感恩的诗,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1、《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2、《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4、《谢五开府番罗袄》 宋·黄庭坚 叠送香罗浅色衣,着来春色入书帷。 到家慈母惊相问,为说王孙脱赠时。 5、《初望淮山》 宋·黄庭坚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2023-08-07 12:51:521
111111111的平方等于多少?
找规律,1*1=1 11*11=121 111*111=12321 以此类推就可以算出了2023-08-07 12:51:541
苏轼说过有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苏轼有哪些关于读书的诗句 1、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2、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宋代: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如今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译文: 读过的旧书要一遍遍的再去诵读,读熟了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深思明了其中的意思。你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个有名望的大官,今天的飘泊失意你也不要去介意。 我曾经在家里断掉一切的交际应酬,著书到了连院子里的花草都没空去看一下。离开家后东游求官,抛开旧学,同从儿辈们胡闹。 算计百出却事事成空,到现在只有头上的白发如期而来。想起在故乡手种的松柏,到我还乡的时候怕是要两手合抱了。 如果每件事早知道是命中注定的,那我十年来的浪迹求官行为不是极度无知。现在我和你说千万别去计较一时的得失,在这临别时和你说这些又让我感慨长叹了。 3、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宋代:苏轼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译文 好诗如同脱逃之兔,下笔之前如同将落之鹘。寻一知音如周郎,言论谈吐意气风发。著文是自己之事,学习道行如探寻玄妙至极的窟洞。 4、稼说送张琥 宋代:苏轼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译文 我从小就有用功学习的志向,不料能早早地与您同科考中,不过您的成功,也不能说不早啊!我现在虽然想到自以为还很不够,但众人却已经胡乱地称颂我了。 唉,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我能告诫您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5、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宋代: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译文: 门外的东风把春雪吹洒在先生您的衣襟上,当您登上太行山头时一定会回过头来眺望三吴故乡。既然做了学官。 就不应计较被派到了那艰苦的地方。上党地势险要,历来被人称作天下之脊,先生志向远大,原来就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恰逢太平之时也是您不被重用的原因。 2.苏轼的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____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2.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3.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____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____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5.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____张俞《蚕妇》 6.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____刘方平《春怨》 7.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8.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9.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1.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12.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____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13.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4.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5.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6.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17.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____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8.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____杜甫《哀江头》 19.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____高适《除夜作》 20.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____李商隐《春雨》 21.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____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2.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24.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25.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____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26.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____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27.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____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28.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29.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0.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31.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____张籍《征妇怨》 32.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____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33.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____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34.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5.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36.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7.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38.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39.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 3.有关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4.苏东坡有关读书的诗词 婉约的:水龙吟【宋】苏轼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 5.苏东坡有关读书的诗词 婉约的: 水龙吟 【宋】苏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2023-08-07 12:52:001
描写乡愁的古诗词阅读
描写乡愁的古诗词 1、《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4、《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无题·其四》 唐·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6、《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7、《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8、《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润州听暮角》 唐·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10、《秋江》 宋·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夕阳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1、《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2、《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扩展阅读:思乡的诗句 0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02.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 0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04.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0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06.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0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0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09.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10.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 11.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 1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14.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9.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2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22.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2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2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2023-08-07 12:52:071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阅读
【篇一】 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 3.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篇二】 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6.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1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度大庾岭》 1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1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篇三】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26.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度大庾岭》 7.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 9.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 1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2023-08-07 12:51:381
七个字111111111
等我亲自说爱你2023-08-07 12:51:2111
111111111的第二大的约数是多少
啦啦啦啦啦啦!2023-08-07 12:51:132
12345679乘9有什么规律?
共同点:第一个乘数都是12345679。不同点:第二个乘数分别是9的1倍,9的2倍,9的3倍。12345679x1=11111111112345679x2=22222222212345679x3=333333333规律:12345679乘以9的几倍就等于111111111乘以几。【解析】本题考查找规律。观察式子,被乘数都是12345679,乘数分别是9的1倍、2倍、3倍,计算三个式子:12345679x9=111111111、 12345679x18=222222222、12345679x27=333333333。发现当乘数是9的1倍时,积是111111111的1倍;当乘数是9的2倍时,积是111111111的2倍;当乘数是9的3倍时,积是111111111的3倍。扩展资料:找规律题型的小技巧:1、先观察,有什么特点,然后依次排查几种常用的方法,比如差值,相邻的三项有什么运算关系,如果数变化剧烈,可以考虑平方、立方,还要熟悉常用的一些平方值和立方值。2、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或2n、3n有关。3、求通项的数列时,能够通过前几项快速准确地猜测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再用数学归纳法或反证法或其它方法加以证明。2023-08-07 12:50:491
111111111打一成语
独一无二2023-08-07 1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