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盔弃甲简介
丢盔弃甲的意思
解释: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语法:
丢盔弃甲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示例:
三元里的武装村民打得英国侵略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成语造句
- 1.这一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也作“丢盔卸甲”。
- 2.这几个小混混在众人的谴责声中丢盔弃甲地溜走了。
- 3.这一仗,打得敌人人仰马翻,丢盔弃甲而逃。
- 4.英勇的解放军叔叔打得敌人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 5.这一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 6.三元里的武装村民打得英国侵略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英语翻译
- 英语:
throw away one's shield and armour
丢盔弃甲相关词语
- 1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 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语法: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作谓语、定语;指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示例:这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千万不能要
- 2 彼弃我取
- 别人摒弃的我拿来。指不与世人共逐名利而甘于淡泊。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任安》:“性以洁白为治,情以得志为乐,性治情得,体道而不忧,彼弃我取,与时而无争。”语法:彼弃我取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与众不同。
- 3 弃文存质
-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语法:弃文存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抛妻弃孩
-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语法:抛妻弃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逃难慌乱时。
- 5 丢三忘四
- 见“丢三落四”。出处:《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语法:丢三忘四作宾语、定语;指粗心。示例:她经常丢三忘四,打坏东西,青稞在锅里炒糊了,牛乳挤不干净,甚至割着草会把刀丢了。刘克《央金》
- 6 偃兵息甲
- 偃:放倒。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争出处:后魏·高允《征士歌》:“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学。”语法:偃兵息甲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枕戈坐甲
-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语法:枕戈坐甲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掖垣琐闼之地,皆枕戈坐甲之人。清·钱谦益《李遇知》
- 8 卷甲衔枚
- 谓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出处:《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语法:卷甲衔枚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 9 扣屎盔子
- 10 解甲休兵
- 见“解甲休士”。出处: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夷陵既烧,黔中方定,旋军反旆,解甲休兵。”语法:解甲休兵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郭勋《英烈传》第46回:“因设计策,令军中也不搦战,趁着三阳佳节,解甲休兵,大吹大擂,一连如此七八个日头。”
- 11 明弃暗取
- 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出处:《海上花列传》
- 12 曳兵弃甲
-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语法:曳兵弃甲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用于战败。
- 13 躬擐甲胄
- 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语法:躬擐甲胄作谓语;用于战争等。示例:既而王躬擐甲胄,吐诚师旅,誓在尽尽敌,以报前雠。唐·张说《论神兵军大总管功状》
- 14 弃故揽新
- 抛弃旧的,吸收新的。出处:清·曾国藩《黄仙峤前辈诗序》:“间以其余发为诗章,又能弃故揽新,约言丰义,而先生曾不以自鸣,退然若无以与于古者。”语法:弃故揽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