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兵息甲简介
偃兵息甲的意思
解释:
偃:放倒。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争
出处:
后魏·高允《征士歌》:“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学。”
语法:
偃兵息甲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偃兵息甲相关词语
- 1 枕戈坐甲
-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出处: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如其首鼠两端,不时奉诏,专戮违旨,国有常刑,枕戈坐甲,指日相见。”语法:枕戈坐甲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掖垣琐闼之地,皆枕戈坐甲之人。清·钱谦益《李遇知》
- 2 妖孽伏息
- 杜绝了坏事或制服了邪恶的人出处:《乐府诗集·西颢》
- 3 偃革尚文
-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出处:《新唐书·萧俛传》:“穆宗初,两河底定,俛与段文昌当国,谓四方无虞,遂议太平事,以为武不可黩,劝帝偃革尚文。”语法:偃革尚文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祸结兵连
-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语法:祸结兵连作宾语、定语;指战乱。示例:一去故乡音耗绝,祸结兵连,娇凤雏鸾没信传。(元 无名氏《梧桐雨》第一折)
- 5 卷甲衔枚
- 谓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出处:《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语法:卷甲衔枚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 6 偃武櫜兵
- 见“偃武息戈”。出处:《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语法:偃武櫜兵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弄兵横池
- 形容捣乱分子无能,造不成反出处:汉·班固《汉书·龚遂传》
- 8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 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 9 解甲休兵
- 见“解甲休士”。出处: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夷陵既烧,黔中方定,旋军反旆,解甲休兵。”语法:解甲休兵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郭勋《英烈传》第46回:“因设计策,令军中也不搦战,趁着三阳佳节,解甲休兵,大吹大擂,一连如此七八个日头。”
- 10 兵革之祸
- 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语法:兵革之祸作宾语;指战争。
- 11 树欲息而风不停
-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出处:宋·陈亮《祭凌存仲母夫人立》:“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语法:树欲息而风不停作宾语、分句;指身不由己。
- 12 曳兵弃甲
-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语法:曳兵弃甲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用于战败。
- 13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出处:《晋书 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语法: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畏惧惊恐到极点。示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的一例。(毛泽东《论持久战》)
- 14 屏声敛息
-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连连~,不敢作声。”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语法:屏声敛息作定语、状语;指悄不出声。示例: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