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妻弃孩简介
抛妻弃孩的意思
解释: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望烟尘一派,抛妻弃孩,团圆难再。”
语法:
抛妻弃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逃难慌乱时。
抛妻弃孩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抛妻弃子
抛妻弃孩相关词语
- 1 荫子封妻
- 妻子得到封号,子孙获得世袭官爵。指建立功业,光耀门庭。出处:明 汤显祖《邯郸记 东巡》:“我暂把洛阳绕一遭,专等你捷音来报。那时节呵重叠的荫子封妻恩不小。”语法:荫子封妻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世袭特权。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我累代将家,若得志,为国家提一枝兵马,斩将搴旗,开疆展土,博一个荣封父母,荫子封妻。”
- 2 明弃暗取
- 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出处:《海上花列传》
- 3 曳兵弃甲
-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语法:曳兵弃甲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用于战败。
- 4 弃书捐剑
-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语法:弃书捐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弃公营私
- 丢弃公益,谋求私利。出处:《元史·泰定帝纪》:“四方代祀之使,弃公营私,多不诚洁,以是神不谙格,请慎择之。”语法:弃公营私作谓语、宾语;指谋私利。示例:共产党人不能弃公营私
- 6 娱妻弄子
- 和妻子儿女玩乐。出处:《西游补》第九回:“如今天下有两样待宰相的,一样是吃饭穿衣,娱妻弄子的臭人……一样是卖国倾朝,谨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玺。”语法:娱妻弄子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同好弃恶
- 同修前好,抛弃旧怨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
- 8 糟糠之妻
-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语法:糟糠之妻作主语、宾语;指患难发妻。示例:他一朝发迹,就把糟糠之妻忘得一干二净。
- 9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语法: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作定语、分句;指贤人不被所用。示例:郭沫若《批评——欣赏——检察》:“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对于瓦釜加以不恤的打击。”
- 10 背恩弃义
-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未通》:“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语法:背恩弃义作谓语、定语;指不记恩德。示例:反之,丢掉革命传统,对人民背恩弃义,一阔脸就变,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便为人民所诅咒了。管桦《关于的复信》
- 11 妻梅子鹤
-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表示清高。出处: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三:“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矣。”语法:妻梅子鹤作宾语、定语;指隐士的生活。
- 12 出家弃俗
- 弃:放弃;俗:尘俗。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2回:“我已出家弃俗,家中之事,公主自为主之,我何苦又去管他?”语法:出家弃俗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 13 弃文存质
-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语法:弃文存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家生孩儿
- 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出处:元·陶宗仪《辍耕录》第17卷:“奴婢所生子,亦曰家生孩儿。”语法:家生孩儿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这个阿承,同丫环小凤一样,也是龚鼎孳的家生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