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狗马简介
声色狗马的意思
解释: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语法:
声色狗马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于是童贯朱勔辈复导以声色狗马宫室苑囿之乐。(鲁迅《唐宋传奇集 李师师外传》)
成语造句
- 1.他怎么不早死呢?因为他经常纵情于声色狗马,再加之有病。声鼓雷鸣。
- 2.但君王留你在身边,是希望你辅助君王走正道,而不是把你当作声色狗马的朋友。
- 3.隋朝末年,隋炀帝纵情于声色狗马,加深对人民的剥削,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
- 4.殊不知佛祖是要世人摆脱罪恶苦难的红尘世界,他自己以身作则把过眼烟云的王朝荣华富贵、声色狗马,抛弃如同敝履。
- 5.荒淫无耻荒淫无度搔头弄姿声色狗马声色犬马水性杨花。
- 6.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玉液琼浆,玩的是风花雪月,声色狗马,乐的是诗词歌舞,吹打弹拉,真是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英语翻译
- 英语:
song and women, hunting and racing
声色狗马相关词语
- 1 乌头白,马生角
-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语法:乌头白,马生角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轰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乌头白,马生角,也不能成功!”
- 2 土鸡瓦狗
- 见“土鸡瓦犬”。出处:延波真《五四前后山东人民的爱国斗争》:“凶恶军警呆住了,一个个手足无措,像土鸡瓦狗一样蜷伏在路旁。”语法:土鸡瓦狗作宾语、定语;指无实用的东西。
- 3 东风吹马耳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出处: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语法:东风吹马耳复句式;作分句;指漠不关心。示例:我当初劝谏你多少来,你就当东风吹马耳,反被旁人说我是苛待侍妾的,今日你可省得了。(《晚清文学丛钞 廿载繁华梦》第四十回)
- 4 狗盗鸡鸣
-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出处: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语法:狗盗鸡鸣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本事。示例: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狗盗鸡鸣、遮遮掩掩。《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 5 阒然无声
- 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
- 6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 负:亏欠;惭:羞愧。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表情也就会很坦然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唐史》:“若以爱惜库物,遭大王杀死,仆见先王于地下,面无惭色矣。”语法: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有什么好怕的
- 7 狐群狗党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语法:狐群狗党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勾结一气的坏人。示例:在哥哥这几年在外头相与的都是些什么人!连一个正经的都没有,来一起子,都是些狐群狗党。(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
- 8 风马牛不相及
- 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语法:风马牛不相及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事情。示例: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郭沫若《百花齐放 杜鹃花》)
- 9 人语马嘶
- 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出处:唐 卢纶《送韦判官得雨中山》:“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元 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军,收拾什物,不许人语马嘶。”语法:人语马嘶作谓语、定语;形容一片喧闹的景象。示例:却说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
- 10 狗鼠不食汝余
-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语法:狗鼠不食汝余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人品坏。
- 11 匹马单鎗
- 见“匹马单枪”。
- 12 一鞍一马
- 比喻一夫一妻。
- 13 无颜落色
- 失色,面无人色。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唬得他无颜落色,惊得他手脚难抬。”语法:无颜落色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掞藻飞声
- 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出处:唐·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语法:掞藻飞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