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

一队伍长150m,一通讯员从队未到队首再返回队尾。此间队伍走200m。通讯员走几米? 还有位移多少

哈哈 骚年 姐姐做了两遍这题了。。设队伍的速度为U队 通讯员速度为U人 t去=150÷(U人-U队) t回=150÷(U人+U队) 最后拉 最后一步:U队×( t去+ t回)=200 带进去算出来就ok了!!!!!
余辉2023-07-09 08:32:272

高一关于位移的物理题(急,有加分)

前面说很多了,我觉得你最好是在试卷上画个图,不画图也可以,麻烦就是了解:由题意可得,通讯员位移大小等于整只队伍前进的长度则为200m,第一段路程为300m,第二段路程为150m-[200m-(300m-150m)]=100m,所以总路程为400m(物理题不是数学题,不用太仔细)
豆豆staR2023-07-09 08:32:263

关于时间与位移的物理题

以队伍前进的方向为正向,则位移为200米。路程赶到队首是300,这时队伍行进了150米,所以到队尾这个过程队伍走了200-150=50米,所以它只走了100米,总路程是300+100=400米,
北境漫步2023-07-09 08:32:261

位移和路程

1、位移 200米2、路程 400米
Chen2023-07-09 08:32:262

一道位移与路程计算题

位移:200 下一个算式麻烦,你单独问我吧!
meira2023-07-09 08:32:234

高一物理位移和路程问题 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员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

位移为200m,路程为400m。图已经传了,稍等。
meira2023-07-09 08:32:182

物理题 位移部分的

简单:通讯兵前进300米到队首,说明部队前进了150米通讯兵返回队尾,不对前进了共200米,说明部队有前进了50米。第一,通讯兵从队尾回到队尾,位移跟部队的位移一样,就是部队前进的距离:200米。第二:通过的路程是300 + 100 = 400因为部队前进50米,通讯兵就从队首到队尾,说明通讯兵走了150-50=100米(150是部队长度)步骤图解:———(此长度为部队长度)。为通讯兵1) 。———2) ———。3) 。———一看便知!
拌三丝2023-07-09 08:32:133

一道关于位移和路程的高一物理题,求解析

通信员的位移大小等于队尾前进的距离,是 200米。(从通信员的出发点到他回到队尾位置的距离)通信员跑到队伍头时,他运动距离是300米,说明队伍前进距离(300-150)=150米通信员从队伍头回到队尾时,队伍必然是再前进 (200-150)=50米所以通信员再运动的距离是 (150-50)=100米所以通信员共通过的路程是 L=300+100=400米
善士六合2023-07-09 08:32:111

角动量和角位移的关系是什么

动量, 是一个大壮撞人的时候, 你有多重 乘以 你有多快.角动量, 是一个胖子转起来的时候, 你有多肥, 你有多快(角速度)对于每一坨肉而言, 仍然是不断变化的速度矢量;但是对于你的整体刚体而言, 就是你的角动量, 和你的角速度的关系.
韦斯特兰2023-07-08 10:17:511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4ac=8点p从b点出发沿b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移动,点q从a出发沿

设运动时间为t,则AP=4-t,AQ=2t,因为角A是共用的,所以相等,且AC/AB=2,所以,只要AP/AQ=2或者AQ/AP=2就相似,即(4-t)/2t=2或者2t/(4-t)=2,解出t=0.8s或2s。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望采纳~~
u投在线2023-07-07 15:22:371

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2m被接住,求位移,方向,

位移3m,方向竖直向下
苏萦2023-07-06 08:29:443

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3s末落回到抛出点,则小球在第2秒内的位移,回答得详细点,详细加分

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对称,所以1.5s是最高点
铁血嘟嘟2023-07-06 08:29:422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第3秒内的位移是零,再过2,5秒小球落至地面问小球的初速庋。

208.25米/秒
阿啵呲嘚2023-07-06 08:29:422

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一物体,在抛出后第4s内位移的大小为3m,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g=

- - 仅供参考前3秒的位移为 S1=Vot+0.5at的平方前4秒的位移同上,设为S2第四秒内的位移S2-S1=V0+0.5a,求得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剩下的你会了吧,无非就是分解了两个过程
此后故乡只2023-07-06 08:29:391

从5m高处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地面上反弹2m后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

A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X=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是指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s=5+2=7m,所以A对。
西柚不是西游2023-07-06 08:29:391

全过程的总位移等于什么?

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方向均以向上为正: 初值位置:3m (相对地面) 末值位置 0m (相对地面) 全过程的总位移: = -3m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初值位置:0m (相对抛出点) 末值位置 -3m (相对抛出点) 全过程的总位移: = -3m
康康map2023-07-06 08:29:331

在一定位置抛小球总位移是多少

以地面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方向均以向上为正: 初值位置:3m (相对地面) 末值位置 0m (相对地面) 全过程的总位移: = -3m 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方向均以向上为正: 初值位置:0m (相对抛出点) 末值位置 -3m (相对抛出点) 全过程的总位移: = -3m
NerveM 2023-07-06 08:29:331

小球从3m高处自由下落,被水平地板弹回后在1m高处接住,则小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B 试题分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总长度,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此可知位移为负值-2m,路程为4m,B对;点评:难度较小,要分清位移与路程的不同点,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陶小凡2023-07-06 08:29:301

一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离地12m高处竖直上抛,在第三秒内的位移大小为3m,求该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落地时

三秒S1=3Ms1=vt+1/2gt^2求得V1V=GT1因为上抛T2=2*T1S2=1/2gt^2在空中运动时间T=t+T2落到的速度是V=g(T1+t)
凡尘2023-07-06 08:29:272

关于位移的正负问题

(3)(8)(0)(5)(0)(5)(-3)(5)(-8)(-3)(-8)(-3)
NerveM 2023-07-06 08:29:262

关于位移的物理题~~

出发点坐标:以地面为原点(0,3) 以抛出点为原点 (0,0) 最高点坐标:以地面为原点(0,8) 以抛出点为原点 (0,5) 落地点坐标:以地面为原点(0,0) 以抛出点为原点 (0,-3) 朝上为正上升过程位移:以地面为原点(5m) 以抛出点为原点 (5m) 下落过程位移:以地面为原点(-8m) 以抛出点为原点 (-8m) 全过程总位移:以地面为原点(-3m) 以抛出点为原(-3m)
余辉2023-07-06 08:29:256

已知纸带,有位移.时间.加速度有几种求法 有五段,位移差不同,怎么求加速度

)另一种做法:用加速度定义式求—— a=(Vt-V0)/t (不用舍弃一段位移) 具体过程:已知位移与时间,则可以用“中点时刻的
meira2023-07-03 11:10:309

什么是周期比?剪重比?位移比?楼层最小剪力系数?

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以SATWE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1.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定 计算开始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新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初始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但有几个参数是关系到整体计算结果的,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取值,才能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些参数包括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和结构基本周期等,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1)振型组合数是软件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2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一般而言,振型数的多少于结构层数及结构自由度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应当取得多些,如有弹性节点、多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可以看软件计算书中的x,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具体操作是,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预设一个振型数计算后考察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若小于0.9,可逐步加大振型个数,直到x,y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为止。必须指出的是,结构的振型组合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最大值不能超过结构得总自由度数。例如对采用刚性板假定得单塔结构,考虑扭转藕联作用时,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倍。如果选取的振型组合数已经增加到结构层数的3倍,其有效质量系数仍不能满足要求,也不能再增加振型数,而应认真分析原因,考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2)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是指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映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各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值最大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设计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设计人员如发祥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度,应将该数值回填到软件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里并重新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3)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的重要指标。设计人员如果不能事先知道其准确值,可以保留软件的缺省值,待计算后从计算书中读取其值,填入软件的“结构基本周期”选项,重新计算即可。 上述的计算目的是将这些对全局有控制作用的整体参数先行计算出来,正确设置,否则其后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别很大。2.确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新规范特别强调内容。新规范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等。(1)周期比是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重要指标。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的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至出现过大的扭转。也就是说,周期比不是要求就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局合理。《高规》第4.3.5条对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的要求给出了规定。如果周期比不满足规范的要求,说明该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设计人员需要增加结构周边构件的刚度,降低结构中间构件的刚度,以增大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 设计软件通常不直接给出结构的周期比,需要设计人员根据计算书中周期值自行判定第一扭转(平动)周期。以下介绍实用周期比计算方法:1)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的判断:从计算书中找出所有扭转系数大于0.5的平动周期,按周期值从大到小排列。同理,将所有平动系数大于0.5的平动周期值从大到小排列;2)第一周期的判断:从列队中选出数值最大的扭转(平动)周期,查看软件的“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看该周期值所对应的振型的空间振动是否为整体振动,如果其仅仅引起局部振动,则不能作为第一扭转(平动)周期,要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周期进行考察,以此类推,直到选出不仅周期值较大而且其对应的振型为结构整体振动的值即为第一扭转(平动)周期;3)周期比计算:将第一扭转周期值除以第一平动周期即可。(2)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是控制结构平面不规则性的重要指标。其限值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规》中均有明确的规定,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新规范中规定的位移比限值是按刚性板假定作出的,如果在结构模型中设定了弹性板,则必须在软件参数设置时选择“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以便计算出正确的位移比。在位移比满足要求后,再去掉“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选择,以弹性楼板设定进行后续配筋计算。 此外,位移比的大小是判断结构是否规则的重要依据,对选择偶然偏心,单向地震,双向地震下的位移比,设计人员应正确选用。(3)刚度比是控制结构竖向不规则的重要指标。根据《抗震规范》和《高规》的要求,软件提供了三种刚度比的计算方式,分别是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和地震力与相应的层间位移比。正确认识这三种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是刚度比计算的关键:1)剪切刚度主要用于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转换结构及对地下室嵌固条件的判定;2)剪弯刚度主要用于底部大空间为多层的转换结构;3)地震力与层间位移比是执行《抗震规范》第3.4.2条和《高规》4.3.5条的相关规定,通常绝大多数工程都可以用此法计算刚度比,这也是软件的缺省方式。(4)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也是控制结构竖向不规则的重要指标。其限值可参考《抗震规范》和《高规》的有关规定。(5)刚重比是结构刚度与重力荷载之比。它是控制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重力二阶效的主要参数。该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可能引起结构失稳倒塌,应当引起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6)剪重比是抗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规范之所以规定剪重比,主要是因为长期作用下,地震影响系数下降较快,由此计算出来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动态作用下的地面加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但采用振型分解法时无法对此作出准确的计算。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各楼层水平地震力的最小值,该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说明结构有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薄弱部位,必须进行调整。 除以上计算分析以外,设计软件还会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整体结构地震作用进行调整,如最小地震剪力调整、特殊结构地震作用下内力调整、0.2Q0调整、强柱弱梁与强剪弱弯调整等等,因程序可以完成这些调整,就不再详述了。3 对单构件作优化设计 前几步主要是对结构整体合理性的计算和调整,这一步则主要进行结构单个构件内力和配筋计算,包括梁,柱,剪力墙轴压比计算,构件截面优化设计等。(1)软件对混凝土梁计算显示超筋信息有以下情况:1)当梁的弯矩设计值M大于梁的极限承载弯矩Mu时,提示超筋;2)规范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限制:四级及非抗震:ξ≤ξb二、三级:ξ≤0.35( 计算时取AS "=0.3 AS )一级: ξ≤0.25( 计算时取AS "=0.5 AS ) 当ξ不满足以上要求时,程序提示超筋;3)《抗震规范》要求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2.5%,当大于此值时,提示超筋;4)混凝土梁斜截面计算要满足最小截面的要求,如不满足则提示超筋。(2)剪力墙超筋分三种情况:1)剪力墙暗柱超筋:软件给出的暗柱最大配筋率是按照4%控制的,而各规范均要求剪力墙主筋的配筋面积以边缘构件方式给出,没有最大配筋率。所以程序给出的剪力墙超筋是警告信息,设计人员可以酌情考虑;2)剪力墙水平筋超筋则说明该结构抗剪不够,应予以调整;3)剪力墙连梁超筋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抗剪不够。规范中规定允许对剪力墙连梁刚度进行折减,折减后的剪力墙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基本上都会出现塑性变形,即连梁开裂。设计人员在进行剪力墙连梁设计时,还应考虑其配筋是否满足正常状态下极限承载力的要求。(3)柱轴压比计算: 柱轴压比的计算在《高规》和《抗震规范》中的规定并不完全一样,《抗震规范》第6.3.7条规定,计算轴压比的柱轴力设计值既包括地震组合,也包括非地震组合,而《高规》第6.4.2条规定,计算轴压比的柱轴力设计值仅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下的柱轴力。软件在计算柱轴压比时,当工程考虑地震作用,程序仅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的柱轴力设计值计算;当该工程不考虑地震作用时,程序才取非地震作用组合下的柱轴力设计值计算。因此设计人员会发现,对于同一个工程,计算地震力和不计算地震力其柱轴压比结果会不一样。(4)剪力墙轴压比计算:为了控制在地震力作用下结构的延性,新的《高规》和《抗震规范》对剪力墙均提出了轴压比的计算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软件在计算断指剪力墙轴压比时,是按单向计算的,这与《高规》中规定的短肢剪力墙轴压比按双向计算有所不同,设计人员可以酌情考虑。(5)构件截面优化设计:计算结构不超筋,并不表示构件初始设置的截面和形状合理,设计人员还应进行构件优化设计,使构件在保证受力要求的德条件下截面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并节省材料。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截面优化设计时,应以保证整体结构合理性为前提,因为构件截面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刚度,从而对整体结构的周期、位移、地震力等一系列参数产生影响,不可盲目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使结构整体安全性降低。4. 满足规范抗震措施的要求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还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措施要求。《混凝土规范》、《高规》和《抗震规范》对结构的构造提出了非常详尽的规定,这些措施是很多震害调查和抗震设计经验的总结,也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设计人员不可麻痹大意。(1)设计软件进行施工图配筋计算时,要求输入合理的归并系数、支座方式、钢筋选筋库等,如一次计算结果不满意,要进行多次试算和调整。(2)生成施工图以前,要认真输入出图参数,如梁柱钢筋最小直径、框架顶角处配筋方式、梁挑耳形式、柱纵筋搭接方式,箍筋形式,钢筋放大系数等,以便生成符合需要的施工图。软件可以根据允许裂缝宽度自动选筋,还可以考虑支座宽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3)施工图生成以后,设计人员还应仔细验证各特殊或薄弱部位构件的最小纵筋直径、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箍率、箍筋加密区长度、钢筋搭接锚固长度、配筋方式等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措施要求。规范这一部分的要求往往是以黑体字写出,属于强制执行条文,万万不可以掉以轻心。(4)最后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生成的配筋结果作合理性审核,如钢筋排数、直径、架构等,如不符合工程需要或不便于施工,还要做最后的调整计算。
wpBeta2023-07-01 13:07:331

内力组合和位移组合的项目以及分项系数、组合系数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以SATWE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1.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定 计算开始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新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初始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但有几个参数是关系到整体计算结果的,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取值,才能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些参数包括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和结构基本周期等,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 (1)振型组合数是软件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2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一般而言,振型数的多少于结构层数及结构自由度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应当取得多些,如有弹性节点、多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可以看软件计算书中的x,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具体操作是,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预设一个振型数计算后考察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若小于0.9,可逐步加大振型个数,直到x,y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为止。必须指出的是,结构的振型组合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最大值不能超过结构得总自由度数。例如对采用刚性板假定得单塔结构,考虑扭转藕联作用时,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倍。如果选取的振型组合数已经增加到结构层数的3倍,其有效质量系数仍不能满足要求,也不能再增加振型数,而应认真分析原因,考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 (2)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是指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映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各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值最大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设计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设计人员如发祥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度,应将该数值回填到软件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里并重新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3)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的重要指标。设计人员如果不能事先知道其准确值,可以保留软件的缺省值,待计算后从计算书中读取其值,填入软件的“结构基本周期”选项,重新计算即可。 上述的计算目的是将这些对全局有控制作用的整体参数先行计算出来,正确设置,否则其后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别很大。 2.确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新规范特别强调内容。新规范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等。 (1)周期比是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重要指标。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的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至出现过大的扭转。也就是说,周期比不是要求就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局合理。《高规》第4.3.5条对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的要求给出了规定。如果周期比不满足规范的要求,说明该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设计人员需要增加结构周边构件的刚度,降低结构中间构件的刚度,以增大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 设计软件通常不直接给出结构的周期比,需要设计人员根据计算书中周期值自行判定第一扭转(平动)周期。以下介绍实用周期比计算方法:1)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的判断:从计算书中找出所有扭转系数大于0.5的平动周期,按周期值从大到小排列。同理,将所有平动系数大于0.5的平动周期值从大到小排列;2)第一周期的判断:从列队中选出数值最大的扭转(平动)周期,查看软件的“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看该周期值所对应的振型的空间振动是否为整体振动,如果其仅仅引起局部振动,则不能作为第一扭转(平动)周期,要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周期进行考察,以此类推,直到选出不仅周期值较大而且其对应的振型为结构整体振动的值即为第一扭转(平动)周期;3)周期比计算:将第一扭转周期值除以第一平动周期即可。 (2)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是控制结构平面不规则性的重要指标。其限值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规》中均有明确的规定,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新规范中规定的位移比限值是按刚性板假定作出的,如果在结构模型中设定了弹性板,则必须在软件参数设置时选择“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以便计算出正确的位移比。在位移比满足要求后,再去掉“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选择,以弹性楼板设定进行后续配筋计算。 此外,位移比的大小是判断结构是否规则的重要依据,对选择偶然偏心,单向地震,双向地震下的位移比,设计人员应正确选用。 (3)刚度比是控制结构竖向不规则的重要指标。根据《抗震规范》和《高规》的要求,软件提供了三种刚度比的计算方式,分别是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和地震力与相应的层间位移比。正确认识这三种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是刚度比计算的关键:1)剪切刚度主要用于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转换结构及对地下室嵌固条件的判定;2)剪弯刚度主要用于底部大空间为多层的转换结构;3)地震力与层间位移比是执行《抗震规范》第3.4.2条和《高规》4.3.5条的相关规定,通常绝大多数工程都可以用此法计算刚度比,这也是软件的缺省方式。 (4)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也是控制结构竖向不规则的重要指标。其限值可参考《抗震规范》和《高规》的有关规定。 (5)刚重比是结构刚度与重力荷载之比。它是控制结构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重力二阶效的主要参数。该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可能引起结构失稳倒塌,应当引起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 (6)剪重比是抗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规范之所以规定剪重比,主要是因为长期作用下,地震影响系数下降较快,由此计算出来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动态作用下的地面加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但采用振型分解法时无法对此作出准确的计算。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各楼层水平地震力的最小值,该值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说明结构有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薄弱部位,必须进行调整。 除以上计算分析以外,设计软件还会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整体结构地震作用进行调整,如最小地震剪力调整、特殊结构地震作用下内力调整、0.2Q0调整、强柱弱梁与强剪弱弯调整等等,因程序可以完成这些调整,就不再详述了。 3 对单构件作优化设计 前几步主要是对结构整体合理性的计算和调整,这一步则主要进行结构单个构件内力和配筋计算,包括梁,柱,剪力墙轴压比计算,构件截面优化设计等。 (1)软件对混凝土梁计算显示超筋信息有以下情况:1)当梁的弯矩设计值M大于梁的极限承载弯矩Mu时,提示超筋;2)规范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限制: 四级及非抗震:ξ≤ξb 二、三级:ξ≤0.35( 计算时取AS "=0.3 AS ) 一级: ξ≤0.25( 计算时取AS "=0.5 AS ) 当ξ不满足以上要求时,程序提示超筋;3)《抗震规范》要求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2.5%,当大于此值时,提示超筋;4)混凝土梁斜截面计算要满足最小截面的要求,如不满足则提示超筋。 (2)剪力墙超筋分三种情况:1)剪力墙暗柱超筋:软件给出的暗柱最大配筋率是按照4%控制的,而各规范均要求剪力墙主筋的配筋面积以边缘构件方式给出,没有最大配筋率。所以程序给出的剪力墙超筋是警告信息,设计人员可以酌情考虑;2)剪力墙水平筋超筋则说明该结构抗剪不够,应予以调整;3)剪力墙连梁超筋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抗剪不够。规范中规定允许对剪力墙连梁刚度进行折减,折减后的剪力墙连梁在地震作用下基本上都会出现塑性变形,即连梁开裂。设计人员在进行剪力墙连梁设计时,还应考虑其配筋是否满足正常状态下极限承载力的要求。 (3)柱轴压比计算: 柱轴压比的计算在《高规》和《抗震规范》中的规定并不完全一样,《抗震规范》第6.3.7条规定,计算轴压比的柱轴力设计值既包括地震组合,也包括非地震组合,而《高规》第6.4.2条规定,计算轴压比的柱轴力设计值仅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下的柱轴力。软件在计算柱轴压比时,当工程考虑地震作用,程序仅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的柱轴力设计值计算;当该工程不考虑地震作用时,程序才取非地震作用组合下的柱轴力设计值计算。因此设计人员会发现,对于同一个工程,计算地震力和不计算地震力其柱轴压比结果会不一样。 (4)剪力墙轴压比计算:为了控制在地震力作用下结构的延性,新的《高规》和《抗震规范》对剪力墙均提出了轴压比的计算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软件在计算断指剪力墙轴压比时,是按单向计算的,这与《高规》中规定的短肢剪力墙轴压比按双向计算有所不同,设计人员可以酌情考虑。 (5)构件截面优化设计:计算结构不超筋,并不表示构件初始设置的截面和形状合理,设计人员还应进行构件优化设计,使构件在保证受力要求的德条件下截面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并节省材料。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截面优化设计时,应以保证整体结构合理性为前提,因为构件截面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刚度,从而对整体结构的周期、位移、地震力等一系列参数产生影响,不可盲目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使结构整体安全性降低。 4. 满足规范抗震措施的要求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还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措施要求。《混凝土规范》、《高规》和《抗震规范》对结构的构造提出了非常详尽的规定,这些措施是很多震害调查和抗震设计经验的总结,也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设计人员不可麻痹大意。 (1)设计软件进行施工图配筋计算时,要求输入合理的归并系数、支座方式、钢筋选筋库等,如一次计算结果不满意,要进行多次试算和调整。 (2)生成施工图以前,要认真输入出图参数,如梁柱钢筋最小直径、框架顶角处配筋方式、梁挑耳形式、柱纵筋搭接方式,箍筋形式,钢筋放大系数等,以便生成符合需要的施工图。软件可以根据允许裂缝宽度自动选筋,还可以考虑支座宽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 (3)施工图生成以后,设计人员还应仔细验证各特殊或薄弱部位构件的最小纵筋直径、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箍率、箍筋加密区长度、钢筋搭接锚固长度、配筋方式等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措施要求。规范这一部分的要求往往是以黑体字写出,属于强制执行条文,万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4)最后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生成的配筋结果作合理性审核,如钢筋排数、直径、架构等,如不符合工程需要或不便于施工,还要做最后的调整计算。
左迁2023-07-01 13:07:313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秒的位移是最后一秒的一半,怎么通过等时公式1.3.5.7.9算出时间?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第一秒的位移很容易算出S=(1/2)gt^2=(1/2)*9.8=4.5米,那么最后一秒的位移是 4.5*2=9米,根据公式S=v0t+(1/2)gt^2, 其中S=9, t=1(最后1秒), g=9.8, 得:最后一 秒初速度为 v0=4.1m/s则速度达到4.1m/s经历的时间根据公式vt=gt,算出,此处的vt就是刚才算出的v0,4.1=9.8*t, 则 t=0.418 s, 则自由落体运动总时长为 0.418+1=1.418s
铁血嘟嘟2023-06-30 09:02:092

自由落体连续时间内位移的增加量的公式

s1-s2=1/2*g*(t1^2-t2^2) t1,t2表示时刻,s1-s2表示位移增加量
NerveM 2023-06-30 09:02:091

平均速度乘瞬时时间等于瞬时的位移吗 物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是指质点在运动中大体上的速度.. 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是:位移是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就是你所走的所有的路程.. 瞬时速度是指质点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顺势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也叫速率.. 在匀速直线运动时..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说得虽然没有1L的那么多..但是都是老师的原话吖..
tt白2023-06-30 08:56:171

高中物理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加速度 平均速率 位移 区分和联系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1],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瞬时速度的方向,即是这一时刻(或经过一位置时)物体运动的方向。如果物体做瞬时直线运动,他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那么他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也相同。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它是矢量,有方向性。  或者说是表示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加速度加速度(Acceleration)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V/△t),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单位是m/s^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平均速率路程比时间,是标量,无方向位移 用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九万里风9 2023-06-30 08:55:281

是位移与时间图像中的切线斜率

切线斜率就是曲线某一点处做切线y=kx+b,切线的斜率k. 这个斜率代表了纵坐标相对于横坐标的变化快慢. 比如在s-t.位移时间图像中,切线斜率就是那一时刻的速度. 在v-t图像中,切线斜率就是那一时刻的加速度.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6-30 08:45:191

高中必修一物理能求出 位移 的所有公式

a=v/tv=v0+atx=v0t+1/2a*t平方v2-v02=2axv=gth=1/2gt平方V2=2gh实话说我真忘了怎么导了!你把上述公式带入自己来一下巴......
真颛2023-06-29 09:05:541

物理必修一中的位移公式的推导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设物体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a,则s1=vtat^2/2;s2=v(2t)a(2t)^2/2-s1=vt3at^2/2依次类推,s3=vt5at^2/2....sn=vt(2n-1)at^2/2所以δs=s2-s1=s3-s2=....=at^2
北有云溪2023-06-29 09:05:492

求高中必修一物理关于位移的公式。

x=1/2at^2; x=V0t-1/2at^2; 2ax=V^2-V0^2
北营2023-06-29 09:05:491

什么是质点和位移

质点是指将物体的所有质量集中于一点,对于形状过不规则物体常用 同时也常用于物体的受力分析 通常受力分析时所画出的那一个中心点就可理解为质点 另外 位移指物体水平方向的直线移动 位移距离与行走路线无关 至于距离有关 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可看做位移距离
康康map2023-06-26 09:53:464

大学物理第一节,位移r变量的绝对值为什么不等于变量r?

向量的绝对值表示长度,向量本身还有方向虽然没太看明白你问什么不过目测是这个意思……
西柚不是西游2023-06-13 07:19:312

大学物理第一节,位移r变量的绝对值为什么不等于变量r?

因为矢量的大小,规定了正方向后,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用正值表示与正方向一致的矢量,负值表示与正方向反向的矢量。例如3牛和-5牛,-5牛的绝对值就表示这个与正方向反向的作用力的大小。所以位移r变量的绝对值不等于变量r。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物理量有符号,但是是标量的,比如功这个量。把物体举高,重力对物体做负功,比如做了-10J的功,此时-10J的绝对值表示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数值。扩展资料:反应变量 ( Response Variable) 、(R variable)又称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是函数和统计学中的专业名词,函数关系式Y=f(x)。中,Y会随X的变动而变动,Y就称为反应变量(因变量),X是自变量。反应变量有不同的称呼,如因变量、被解释变量、预测子、回归子、响应变量、内生变量;变量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占位符,用于引用计算机内存地址,该地址可以存储Script运行时可更改的程序信息。例如,可以创建一个名为Click Count的变量来存储用户单击Web页面上某个对象的次数。使用变量并不需要了解变量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地址。只要通过变量名引用变量就可以查看或更改变量的值。在VB Script中只有一个基本数据类型,即Variant,因此所有变量的数据类型都是Variant。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应变量
可桃可挑2023-06-13 07:19:051

弹性绳,为什么平衡位置时,型变量最大,最大位移时,无形变?如图

平衡位置时+=二力平衡,如mg=kx,x形变量最大,最大位移时F=0,x=0无形变
hi投2023-06-11 08:52:122

结构力学位移法里面的刚臂是什么?

在外力作用下,刚臂上的弯矩和支座上的剪力和由于固定部分运动后产生的力和弯矩叠加之后肯定为0,(因为原来的固定部分就不受力和弯矩作用吧?)因此我可以先让固定部分按单位位移移动,求出这种情况下的剪力和弯矩,然后将位移变量视为未知量,进行列方程就可以了。
NerveM 2023-06-10 07:59:359

结构力学中位移法

首先要明白位移法的意义,先将所有可动部分用刚臂或者支座固定住,然后通过单一变量法,让每个固定部分动起来,刚臂则让他旋转,支座则让他沿支座方向运动,则刚臂上会出现弯矩和支座上出现沿支座的力,(轴力不在我们求解范围,其实也是可以通过最后求出的受力图求解出来的……)但是还有外力的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刚臂上的弯矩和支座上的剪力和由于固定部分运动后产生的力和弯矩叠加之后肯定为0,(因为原来的固定部分就不受力和弯矩作用吧???)因此我可以先让固定部分按单位位移移动,求出这种情况下的剪力和弯矩,然后将位移变量视为未知量,进行列方程就可以了……另外再难一些,就是里面有刚度的部分,大刚度杆件,这个要考虑几何意义了,就是单纯的转动所产生的沿支座方向的位移为多大?这样可以减少未知量,因为两个未知量可以用一个转角表示吧???……位移法就是这么用的,但是要学好,没有力法那么好懂的,但是很有用的,后面学到的矩阵位移法,都要用到位移法的结论的……其实多考虑下叠加法,很有用的,位移法力法都是叠加法的产物,先将单一变量找出,再考虑每个变量的影响,然后再叠加,无论力法位移法基本思路都是这个
真颛2023-06-10 07:59:271

结构力学位移法中提到的刚臂如何理解?

对!钢性连接,游泳馆的10米跳台就是的
大鱼炖火锅2023-06-10 07:58:585

跪求 结构计算有害位移角占总位移角的百分比例是什么意思?如何控制? 多谢

每层的转角包含两部分,由下层的转角引起的和有本层水平力作用引起的本层的转角。前者对本层而言是无害转角,后者为有害转角。规范中的转角含两部分
北营2023-05-29 09:44:251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详细

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物理量,位移为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即没有方向只有大小的物理量。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是直线轨迹的长度;在曲线运动中,路程是曲线轨迹的长度。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路程不为零,位移则等于零。扩展资料矢量(vector)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又称为向量。一般来说,在物理学中称作矢量,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等等就是这样的量。舍弃实际含义,就抽象为数学中的概念──向量。在计算机中,矢量图可以无限放大永不变形。矢量是数学、物理学和工程科学等多个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指一个同时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几何对象,因常以箭头符号标示以区别于其它量而得名。直观上,矢量通常被标示为一个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矢量的大小,而矢量的方向也就是箭头所指的方向。物理学中的位移、速度、力、动量、磁矩、电流密度等,都是矢量。与矢量概念相对的是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标量。在数学中,矢量也常称为向量,即有方向的量。并采用更为抽象的矢量空间(也称为线性空间)来定义,而定义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大小和方向的向量概念则需要引进了范数和内积的欧几里得空间。矢量对标量求导后结果为矢量。而标量对标量求导结果仍为标量。标量(scalar),亦称“无向量”。有些物理量,只具有数值大小,而没有方向,部分有正负之分。物理学中,标量(或作纯量)指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的物理量。用通俗的说法,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亦称“无向量”。有些物理量,只具有数值大小,而没有方向,部分有正负之分。这些量之间的运算遵循一般的代数法则,称做“标量”。如质量、密度、温度、功、能量、路程、速率、体积、时间、热量、电阻、功率、势能、引力势能、电势能等物理量。无论选取什么坐标系,标量的数值恒保持不变。矢量和标量的乘积仍为矢量。标量和标量的乘积仍为标量。矢量和矢量的乘积,可构成新的标量,也可构成新的矢量,构成标量的乘积叫标积;构成矢量的乘积叫矢积。如功、功率等的计算是采用两个矢量的标积。W=F·S,P=F·v。力矩、洛仑兹力等的计算是采用两个矢量的矢积。M=r×F,F=qvB。物理学中,标量(或作纯量)指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的物理量。例如,欧几里得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相对论四维时空中时空间隔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以此相对的矢量,其分量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值,例如速度。用通俗的说法,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以此相对,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位移百度百科-路程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5-24 18:37:171

为什么引入电场,电位,电位移

求力:电场保守力:电势能——电势边界连续性:电位移
北有云溪2023-05-24 18:36:593

位置矢量和位移什么情况下两者一致

位移和位矢虽然都是矢量,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位矢是在某一时刻,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运动质点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而位移是在一段时间间隔内,从质点的起始位置引向质点的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是带有方向的位移.矢量是有方向性的,位置矢量大小的数值才是位移位置矢量是状态量位移式过程量位置矢量是表示质点位置的矢量,它始端是坐标原点,末端是质点位置位移是质点初末位置的位移矢量之差,是个矢量。
LuckySXyd2023-05-21 12:53:441

位移向量方程如何求速度

对时间求导,v=ds/dt
拌三丝2023-05-21 12:53:442

位移与位置矢量大小的增量有什么关系

A、B两点的位移等于A、B两点的位置矢量的矢量差. 矢量的大小就是矢量的模长,或者说是长度. A、B两点的位置矢量大小的增量等于B点的位置矢量的模长减去A点的位置矢量的模长.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5-21 12:53:441

位置矢量对时导数是速度还是位移对时间导数是速度

搞清楚,位置坐标对时间的导数,别犯表述性概念错误
CarieVinne 2023-05-21 12:53:432

矢径和位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矢径,又称位置矢量,位置矢量是在某一时刻,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运动质点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和位矢虽然都是矢量,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位矢是在某一时刻,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运动质点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而位移是在一段时间间隔内,从质点的起始位置引向质点的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扩展资料:矢径与位移的区别,位矢描述的是在某一时刻运动质点在空间中的位置;而位移描述的是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质点位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位矢与时刻相对应;位移与时间间隔相对应。相对位置矢量可表示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R是以P"点为起点、P点为终点的空间矢量,它的模表示P点相对于P"点的距离,它的方向表示P点相对于P"点所处的方位,则称R为P点相对于P"点的相对位置矢量。矢径与位移的区别,位矢描述的是在某一时刻运动质点在空间中的位置;而位移描述的是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质点位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位矢与时刻相对应;位移与时间间隔相对应。相对位置矢量可表示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R是以P"点为起点、P点为终点的空间矢量,它的模表示P点相对于P"点的距离,它的方向表示P点相对于P"点所处的方位,则称R为P点相对于P"点的相对位置矢量。
北境漫步2023-05-21 12:53:431

位置矢量的与位移的区别

【与位移的区别】位移和位矢虽然都是矢量,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位矢是在某一时刻,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运动质点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而位移是在一段时间间隔内,从质点的起始位置引向质点的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矢描述的是在某一时刻运动质点在空间中的位置;而位移描述的是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质点位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位矢与时刻相对应;位移与时间间隔相对应。
北境漫步2023-05-21 12:53:421

位置矢量和位移矢量有什么区别

矢量是带有方向的位移.矢量是有方向性的,位置矢量大小的数值才是位移 位置矢量是状态量位移式过程量 位置矢量是表示质点位置的矢量,它始端是坐标原点,末端是质点位置 位移是质点初末位置的位移矢量之差,是个矢量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5-21 12:53:421

位置矢量和位移矢量有什么区别

例如:A从B地到C地再到D地,那么A的速度就是矢量,A途中走的所有路的长度就是路程,B地与D地的距离就是A的位移。
铁血嘟嘟2023-05-21 12:53:421

为什么位移矢量AB是位置矢量的增量

A、B两点的位移等于A、B两点的位置矢量的矢量差。矢量的大小就是矢量的模长,或者说是长度。A、B两点的位置矢量大小的增量等于B点的位置矢量的模长减去A点的位置矢量的模长。
豆豆staR2023-05-21 12:53:421

怎样选取坐标原点可以是位置矢量与位移矢量一致

把原点放在位移矢量的起点上
余辉2023-05-21 12:53:414

位移是一个矢量吗?

位移是矢量。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ΔX=X2-X1(末位置减初位置) 要注意的是 位移是直线距离,不是路程。在国际单位制(SI)中,位移的主单位为:米。此外还有:厘米、千米等。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1/2·at^2匀变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推论:x=Vot+½at²注:v0指初速度vt指末速度。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5-21 12:53:411

位移与位置矢量大小的增量有什么关系

A、B两点的位移等于A、B两点的位置矢量的矢量差。矢量的大小就是矢量的模长,或者说是长度。A、B两点的位置矢量大小的增量等于B点的位置矢量的模长减去A点的位置矢量的模长。
u投在线2023-05-21 12:53:411

位移矢量与位置矢量有什么区别,怎么求啊

矢量是带有方向的位移。矢量是有方向性的,位置矢量大小的数值才是位移
苏州马小云2023-05-21 12:53:412

位置矢量与位移有什么区别,之间有什么运算公式

第一点,二者均为矢量,即有方向有大小. 第二点,位置矢量说明的是在某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为终点,而以原点(初始点)为起点的矢量,而位移是说明物体或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的物理量,其起点是运动过程中的任一点,终点也可以是运动过程中的任一点.两者对起点和终点的规定是不同的,所表的物理意义也就不同了. 第三点,二者不具备相关性,不一定大小相同,也不一定方向相同.如质点的整个运动沿三角形完成,当运动从第一点到第二点到第三点最后再回到第一点,那么在第三点这一时刻的位置矢量,就是第三点相对第一点的方向和距离大小.再说位移,如果取第三点为终点,而第一点为起点,则位移适量与位置矢量是相同的,但取不同的起点和不同的终点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四点,理解这两个概念,最主要的是看我们研究的对象在起点,终点是否一样,这两的物理量说明的是不同的物理特性.
Jm-R2023-05-21 12:53:401

什么是矢径,位移和位距?

矢径,又称位置矢量,位置矢量是在某一时刻,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运动质点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和位矢虽然都是矢量,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位矢是在某一时刻,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运动质点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而位移是在一段时间间隔内,从质点的起始位置引向质点的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扩展资料:矢径与位移的区别,位矢描述的是在某一时刻运动质点在空间中的位置;而位移描述的是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质点位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位矢与时刻相对应;位移与时间间隔相对应。相对位置矢量可表示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R是以P"点为起点、P点为终点的空间矢量,它的模表示P点相对于P"点的距离,它的方向表示P点相对于P"点所处的方位,则称R为P点相对于P"点的相对位置矢量。矢径与位移的区别,位矢描述的是在某一时刻运动质点在空间中的位置;而位移描述的是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质点位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位矢与时刻相对应;位移与时间间隔相对应。相对位置矢量可表示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R是以P"点为起点、P点为终点的空间矢量,它的模表示P点相对于P"点的距离,它的方向表示P点相对于P"点所处的方位,则称R为P点相对于P"点的相对位置矢量。
北有云溪2023-05-21 12:53:401

位置矢量和位移矢量有什么区别

矢量是带有方向的位移.矢量是有方向性的,位置矢量大小的数值才是位移 位置矢量是状态量位移式过程量 位置矢量是表示质点位置的矢量,它始端是坐标原点,末端是质点位置 位移是质点初末位置的位移矢量之差,是个矢量
CarieVinne 2023-05-21 12:53:401

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相对运动的数学表达式?

位置矢量表达式为:y=t^2/2+3t-4.位移公式:s=vOt+1/2at^2速度公式:vt=vO+at加速度三个基本公式:a=(Vt-Vo)t 2aS=V(t)2–V S=Vo^2
wpBeta2023-05-21 12:53:401

位置矢量、位移、路程三者之间的区别?

例如:A从B地到C地再到D地,那么A的速度就是矢量,A途中走的所有路的长度就是路程,B地与D地的距离就是A的位移。
左迁2023-05-21 12:53:403

怎么计算位移,什么是位移

位移是目前一般是指在三维空间物体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或者没有运动规律的方式与起始点的矢量偏移,比如从A点到B点 不管它是怎么运动到那里去的,它的位移大小就是A到B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A到B的向量方向,注意位移之所以可以是负值,这只是为了说明它是矢量,并且表明它的位移方向,计算位移就是算A到B的距离
大鱼炖火锅2023-05-18 05:43:331

位移的知识点

  位移用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定义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   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在工业中,特别是受压和受热设备经常会用到“位移”概念,此时的位移,主要是指设备制定部位相对受压、受热、泄压、受冷之前的相对位置量的变化,通常用轴向位移、径向位移、膨胀指数等术语表示。
FinCloud2023-05-18 05:43:331

位移的符号是什么?

位移一般都用X来表示。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物理量,位移为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即没有方向只有大小的物理量。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路程不为零,位移则等于零。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时,速度方向(向上)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同,下落过程中在落回抛出点前速度方向(向下)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过抛出点后还可以继续下落,则此后速度方向(向下)又与位移方向(向下)相同。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大都不同。因为速度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位移)方向多数成不为零的角。
Jm-R2023-05-18 05:43:331

亲们,位移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亲,位移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   计算公式:ΔX=X2-X1(末位置减初位置) 要注意的是 位移是直线距离!不是路程   在国际单位制(SI)中,位移的主单位为:米.此外还有:厘米、千米等.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1/2·at^2   匀变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推论:vt^2-v0^2=2ax   注:v0指初速度vt指末速度   位移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    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例如,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时,速度方向(向上)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同,下落过程中在落回抛出点前速度方向(向下)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过抛出点后还可以继续下落,则此后速度方向(向下)又与位移方向(向下)相同.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总不同.因为速度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位移)方向成不为零的角.   位移方向由运动的起点(你所选择的运动的开始点)指向运动的终点(即末时刻物体所在的点,起点只有一个,而末时刻则可以由问题确定,对应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上述竖直上抛运动,起点是物体的抛出点,而终点则要看问题所给时间的长短,因为可以将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段.   位移向量与路径距离的关系    在工业中,特别是受压和受热设备经常会用到“位移”概念,此时的位移,主要是指设备制定部位相对受压、受热、泄压、受冷之前的相对位置量的变化,通常用轴向位移、径向位移、膨胀指数[1]等术语表示.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位移是起点——终点的直线距离,而路程是路径的长度.
拌三丝2023-05-18 05:43:331

位移公式

位移(displacement)用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定义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位移(displacement) 质点的位置变动,用连接先后两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如图所示,在瞬时t质点位于Q点,瞬时t+△t位于Q′点,则矢量表示质点从t时刻开始在△t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等于Q′点的矢径与Q点的矢径之差,即△r=r(t+△t)-r(t)。与此同时,质点在△t时间间隔内由Q点沿轨迹曲线运动到Q′,所经过的路程是弧长(标量)。因此,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t很小,位移矢量的模和路程的差为高阶小量;当△t→0,两者相等。
CarieVinne 2023-05-18 05:43:331

位移时间公式是什么?

位移时间公式是x=V0t+1/2at²、x=(V0+Vt)×t、x=v²/2a。位移(displacement)用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定义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在瞬时t质点位于Q点,瞬时t+△t位于Q′点,则矢量表示质点从t时刻开始在△t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等于Q′点的矢径与Q点的矢径之差,即△r=r(t+△t)-r(t)。相关信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
水元素sl2023-05-18 05:43:331

物理学中的位移一维二维三维怎么算位移

由定义和题意求解
mlhxueli 2023-05-18 05:43:333

怎么确定位移的方向。位移。是什么?

 
tt白2023-05-18 05:43:333

如何求位移?

和驱动细分和电机步距角有关,简单说一个正弦半周期电机走一个步距角。
康康map2023-05-18 05:43:335

位移公式的推导

x = v0 t + (1/2) a t^2这个公式的推导需要用到微积分。对于学过微积分的人而言,推导过程 就如同 1+2=3 一般容易。既然楼主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 楼主应该还没有学过微积分,对吧。在高中物理阶段,应该学过这样一个基础知识:做 v - t 的函数图象。则 x=t0, x =t, x轴,以及v-t曲线 四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就是位移 从 t0 到t 时间内的位移。若所围成的图形有一部分在x轴下方,则该部分面积取负值,而对于x轴以上部分,其面积取做正值。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 = v0 + at做 v -- t 函数图象, v 是y轴,t是x轴。v --t 图象是一条直线。v0 是y轴上的截距,且不妨设 v0 > 0。a 是直线的斜率。不妨假设 a > 0。x=0, x=t, x轴,以及直线 v=v0+at 所围成的图形是一个 直角梯形。梯形的高为 t梯形的上底为 v0梯形的下底为 v0+at梯形的面积为 (v0 + v0 + at)*t/2 = v0t + (1/2)at^2因此 位移 S = v0t + (1/2)at^2
tt白2023-05-18 05:43:334

位移的计算公式

华纺整经机位移的计算公式
豆豆staR2023-05-18 05:43:332

位移是什么

位移就是终点到起点的直线距离,注意是直线距离。
可桃可挑2023-05-18 05:43:322

什么是角位移

在数学中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叫矢量(向量),一般矢量只有一个方向,旋转运动中,速度有大小,但方向随时在变,为了方便计算,也为了整个矢量代数体系的完整,数学中有右手定则:右手握住旋转轴,当右手的四个手指的转向与刚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时,大拇指的指向就是刚体的角位移方向.
左迁2023-05-18 05:43:321

高中物理所有位移公式

V=V0+at x=v0t+½at² 2ax=vt²-v0² 平均速度等于½(v+v0)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½(v+v0) 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 根号下½(v²+v0²)
u投在线2023-05-18 05:43:326

位移的方向,大小,意义,

位移:用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北营2023-05-18 05:43:323

位移的单位是什么?

位移的单位是有方向的,它是一个矢量。它和距离的关系就像等长度线段与射线的关系。所以位移的单位是长度单位(米、分米、公里等)+方向(从起始点指向末尾点)。位移(displacement) 质点的位置变动,用连接先后两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如图所示,在瞬时t质点位于Q点,瞬时t+△t位于Q′点,则矢量表示质点从t时刻开始在△t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等于Q′点的矢径与Q点的矢径之差,即△r=r(t+△t)-r(t)。与此同时,质点在△t时间间隔内由Q点沿轨迹曲线运动到Q′,所经过的路程是弧长(标量)。因此,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t很小,位移矢量的模和路程的差为高阶小量;当△t→0,两者相等。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ΔX=X2-X1(末位置减初位置) 要注意的是 位移是直线距离,不是路程。
陶小凡2023-05-18 05:43:321

位移和距离的区别

不知道你有没有学过矢量和标量。位移属于矢量,即有大小也有方向的物理量;而距离(路程)属于标量,有大小但无方向。
Ntou1232023-05-18 05:43:323

位移怎么求

如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x=V0t+1/2at²,x=(V0+Vt)*t/2(其中Vt中的t为下标),x=v²/2a;如果是匀速直线运动x=vt;如果是其他运动,那可以通过初始与末状态的连线来计算位移。 位移怎么求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 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时,速度方向(向上)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同,下落过程中在落回抛出点前速度方向(向下)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过抛出点后还可以继续下落,则此后速度方向(向下)又与位移方向(向下)相同。 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大都不同。因为速度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位移)方向多数成不为零的角。 位移方向由运动的起点(你所选择的运动的开始点)指向运动的终点(即末时刻物体所在的点,起点只有一个,而末时刻则可以由问题确定,对应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上述竖直上抛运动,起点是物体的抛出点,而终点则要看问题所给时间的长短,因为可以将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段。
九万里风9 2023-05-18 05:43:321

速度位移公式是什么?

1、速度公式:vt=v0+at2、平均速度公式:V=(v0+vt)/23、位移公式:s=v0t+1/2at^24、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位移】:位移(displacement) 质点的位置变动,用连接先后两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如图所示,在瞬时 t质点位于 Q点,瞬时 t+△ t位于 Q′点,则矢量表示质点从 t时刻开始在△ t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等于 Q′点的矢径与 Q点的矢径之差,即△ r= r( t+△t)- r( t)。与此同时,质点在△ t时间间隔内由 Q点沿轨迹曲线运动到 Q′,所经过的路程是弧长(标量)。因此,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 t很小,位移矢量的模和路程的差为高阶小量;当△ t→0,两者相等。【计算公式】: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 有向线段叫做 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 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 路程不为零而 位移则为零。ΔX=X2-X1(末位置减初位置) 要注意的是 位移是直线距离,不是路程。在 国际单位制(SI)中, 位移的主单位为: 米。此外还有: 厘米、 千米等。 匀变速运动的位移 公式:x =v0t+1 /2· at^2匀变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推论: x=Vot+½at²注:v0指 初速度vt指 末速度
kikcik2023-05-18 05:43:324

高一物理:什么叫位移,即位移的定义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希望对你有帮助。PS:高一物理一定要好好学,千万要打好基础,很难的。
mlhxueli 2023-05-18 05:43:32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