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三斡四简介
调三斡四的意思
解释:
挑拨是非。
出处: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斡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
语法:
调三斡四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示例:
他正是节外生枝,调三斡四,只教你大浑家吐不的咽不的这一个心头刺。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
英语翻译
- 英语:
sow the seeds of discord <goad others on to stir up trouble>
调三斡四相关词语
- 1 三般两样
- ①多个。②耍手段,弄花样。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天下只是一个道理,更无三般两样。”语法:三般两样作谓语、宾语;指耍手段。示例:唱戏的小粉头们都三般两样,掂人的分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
- 2 诗家三昧
- 作诗的诀窍。出处: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语法:诗家三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王士禛《香祖笔记》第六卷:“余尝观荆浩论山水,而悟诗家三昧,曰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
- 3 三迁之教
-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语法:三迁之教作宾语、定语;指教育后代。示例:他采取三迁之教,把孩子送到重点大学学习
- 4 琴瑟失调
-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出处:《汉书 董仲书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语法:琴瑟失调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夫妻之间。示例:所可惜者,埙篪和鸣,却又琴瑟失调。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九回
- 5 四海波静
- 比喻天下太平。
- 6 陈词滥调
- 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出处:萧乾《老报人馀笔 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语法:陈词滥调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指没有新意。示例: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 7 不成三瓦
-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出处:《史记·龟策列传》:“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
- 8 一呼三颠
- 比喻动摇、不稳定。出处:汉·焦延寿《易林·需之节》:“鸟鸣既端,一呼三颠。动摇东西,危栗不安,疾病无患。”
- 9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出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语法:半夜三更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泛指深夜。示例:他常常工作到半夜三更。
- 10 国之四维
- 四维:指礼义廉耻。指治国的纲纪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牧民》:“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语法:国之四维作主语、宾语;指治国的纲纪。
- 11 野调无腔
- 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出处:《白雪遗音 马头调 九尽寒退》:“横吹短笛,一声一声把春歌唱,野调无腔。”语法:野调无腔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老舍《老张的哲学》:“野调无腔的山姑娘!”
- 12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出处: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注:「于礼不孝者有三事: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中无后为大。」阿。阿意曲从,委曲己意而听从他人。语法:传宗接代 代代相传 香火不断
- 13 血国三千
- 喻指众多的诸侯国。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称。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問﹞‘貨殖。’曰:‘蚊。’曰:‘血國三千,使捋疏,飲水,褐博,没齒無愁也。’” 汪荣宝 义疏:“ 宋 ( 宋咸 )云:‘三千國者,昔 禹 會 塗山 ,執玉帛者萬國,於 商 周 之世,已漸并之矣,故至 漢 但可三千而已。’ 吴 ( 吴祕 )云:‘ 周 一千八百國,而 漢 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云三千者,蓋貨殖之人倍取於國,且言其多歟?’ 司馬 ( 司馬光 )云:‘三千,言其衆也。
- 14 三班六房
-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语法:三班六房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借指衙门的办事机构。示例: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你能直接同两县衙门里三班六房的朋友,或各街坐卡子的老总们,打堆顽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