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简介
半夜三更的意思
解释: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语法:
半夜三更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泛指深夜。
示例:
他常常工作到半夜三更。
成语造句
- 1.都半夜三更了,你还要上哪儿去?
- 2.半夜三更,寂天寞地的,你怎么这时候才想起要去找人?
- 3.半夜三更的,你出去干什么。
- 4.我的隔壁总是半夜三更搞乐器,吵得附近是鸡犬不宁。
- 5.半夜三更,厕所无灯,你去解手,掉进茅坑,与蛆搏斗,与屎竞争,无人救你,壮烈牺牲,生的伟大,死的无声,为了纪念你,厕所安了灯。
- 6.爸爸常常工作到半夜三更。
英语翻译
- 英语:
in the depth of night <deep in the night; midnight hours>
- 日语:
真夜中,深夜,夜ふけ
- 俄语:
глубóкой нóчью
半夜三更相关词语
- 1 昼消积雪夜涌狂澜
- 比喻事物在逐步积累之后,突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出处:《新千字文》
- 2 半途而废
-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语法:半途而废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示例: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 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出处: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注:「于礼不孝者有三事: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中无后为大。」阿。阿意曲从,委曲己意而听从他人。语法:传宗接代 代代相传 香火不断
- 4 三折之肱
- 肱:胳膊。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国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爷江山有分,我辈皆臣子也,礼当拜请。”语法:三折之肱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三江五湖
-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语法:三江五湖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诗刊》:“好响一面铜鼓,撼千峰万领,震三江五湖。”
- 6 衣锦夜行
- 穿了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比喻身居官位;却未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语法:衣锦夜行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一旦理想实现做了官,他们就四处炫耀,决不会衣锦夜行。
- 7 三山二水
- 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 泛指南京的山水。出处: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 8 无事不登三寳殿
- 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那 陶媽媽 便道:‘小媳婦無事不登三寳殿,奉本縣正宅衙内分付,敬來説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講説親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爲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寳殿啊。” 巴金 《猪与鸡》:“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了总没有好事情。”
- 9 得失相半
-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得谓全哉?”语法:得失相半作谓语;指不相上下。示例:竟不晓何谓,犹不若石城之得失相半也。宋·岳珂《桯史·石城堡寨》
- 10 三贞五烈
- 见“三贞九烈”。出处: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要他三贞五烈,这不是太……”语法:三贞五烈作宾语、定语;指封建社会赞誉妇女的贞烈。
- 11 卜昼卜夜
- 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语法:卜昼卜夜作谓语、定语;指人荒淫无度。示例:把这些指挥官们,招集在这列花车里,卜昼卜夜、昏天黑地,一起比大欢喜。(徐铸成《何成浚与叶蓬》)
- 12 三鼓气竭
- 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尽。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13 一呼三颠
- 比喻动摇、不稳定。出处:汉·焦延寿《易林·需之节》:“鸟鸣既端,一呼三颠。动摇东西,危栗不安,疾病无患。”
- 14 不成三瓦
-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出处:《史记·龟策列传》:“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