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三颠简介
一呼三颠的意思
解释:
比喻动摇、不稳定。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需之节》:“鸟鸣既端,一呼三颠。动摇东西,危栗不安,疾病无患。”
一呼三颠相关词语
- 1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出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语法:半夜三更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泛指深夜。示例:他常常工作到半夜三更。
- 2 一望无垠
- 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语法:一望无垠作谓语、定语;形容地域辽阔。示例:一望无垠的蓝色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 3 一块石头落了地
- 比喻放下了心。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语法:一块石头落了地作谓语、宾语;比喻放了心。示例: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 4 呼朋引类
- 朋:朋友;引:带领;呼:呼唤;类:同类。指叫唤;招引同类的人。多形容坏人互相勾结。出处: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同类呼朋,摇头鼓翼。”语法:呼朋引类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示例:丹士呼朋引类,又去约了两三个帮手来做。(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 5 大呼小喝
- 同“大呼小叫”。出处:《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小喝做甚么?’”语法:大呼小喝作谓语、状语、补语;用于不懂礼貌。
- 6 慌做一堆
- 慌:惊慌。惊慌得乱成一团,理不清头绪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众兵都在烂泥里慌做一堆。”语法:慌做一堆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 7 一成一旅
- 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语法:一成一旅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同川之甚,千钧系发,复得诸弟与松岑诸君,尽力持护,一成一旅,芽蘖在兹。(章炳麟《致柳亚庐书》)
- 8 一字师
-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出处:五代 王定宝《唐摭言 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语法:一字师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示例: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 9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出处: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注:「于礼不孝者有三事: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中无后为大。」阿。阿意曲从,委曲己意而听从他人。语法:传宗接代 代代相传 香火不断
- 10 独居一隅
- 一个汉语形容词,意指独自呆在一个角落而少与人交流。
- 11 同声一辞
-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出处:清·陈确《死节论》:“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冠带之伦服膺新命!”语法:同声一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一笑了之
-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出处:沙汀《淘金记》:“那显然是幺长子对白酱丹的毒辣的讽刺;纵然他本人仅仅一笑了之。”语法:一笑了之作谓语、宾语;指不予重视。示例:王朔《我是“狼”》:“那个人确实是个冒牌货,但他网罗的一些事实又是那么不容置疑,我们不得不慎重对待而不能一笑了之。”
- 13 一差两误
-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 14 华颠老子
- 华:头发花白;颠:头颅。指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8回:“最难得的,仍是原班,不弱一个!不是绿鬓少年,都换了华颠老子了。”语法:华颠老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