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耳简介
窗外有耳的意思
解释:
指秘密言谈可能泄密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9回:“展爷连忙摆手说:‘四弟悄言,岂不闻窗外有耳?’”
语法:
窗外有耳作宾语、定语;指泄密。
示例:
小心窗外有耳,我们得注意保密
窗外有耳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隔墙有耳
窗外有耳相关词语
- 1 心中有数
-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语法:心中有数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这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办成功
- 2 有福同享
- 幸福来共同分离。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应有福同享。”语法:有福同享作谓语;指朋友、亲人等。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眼下吃点苦,日后打下江山是咱们大家的,有福同享。”
- 3 眼瞎耳聋
- 看不见也听不到。比喻对周围情况完全不了解出处:京剧《平原作战》第八场:“日本鬼子眼瞎耳聋,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语法:眼瞎耳聋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4 有增无损
- 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臣寝疾病,有增无损,常惧奄忽,忠款不昭。”语法:有增无损作谓语、状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公耳忘私
- 见“公尔忘私”。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语法:公耳忘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心为公。
- 6 耳食之徒
- 指全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出处:《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7 外感内伤
- ①中医谓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②比喻内外煎迫。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次日便觉得有些鼻塞声重,胸闷头晕,恹恹的就成了一个外感内伤的病。”语法:外感内伤作宾语、定语;用于医学。示例:偶尔的一点外感内伤算不了什么
- 8 局外之人
- 局外:原指棋局之外,引申为事外。指与某件事情没有关系的人。出处:宋 刘克庄《象弈》:“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语法:局外之人作宾语;用于口语。示例:只剩下几个局外之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 9 净几明窗
- 净:干净;几:小桌子。形容房间干净明亮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净几明窗不染尘,图书镇日与相亲。”语法:净几明窗作宾语、定语、状语;指干净。示例: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生息顷。”
- 10 有口难辩
- 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语法:有口难辩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难言之隐。示例:张书绅《正气歌》:“证据确凿,铁证如山,有口难辩,抓进牢去,判了十五年徒刑。”
- 11 有耻且格
-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语法:有耻且格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惩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耻且格是也。清·魏源《军储篇一》
- 12 有话便长,无话就短
- 唐代以后说书艺人用语,有话要说的话,就讲得长,没话要说的话,就简单讲几句出处:巴金《谈自己的创作·小序》:“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有话便长,无话就短。”语法:有话便长,无话就短作谓语、分句;用于说话等。
- 13 赁耳佣目
- 指借助于所见所闻出处:清 钱谦益《覆徐巨源书》:“流浪壮齿,记滥俗学,侵寻四十,赁耳佣目,乃稍知古学之由来。”语法:赁耳佣目作谓语;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 14 方外人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语法:方外人作主语、宾语;指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