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同虚设简介
形同虚设的意思
解释:
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
出处:
《雅舍小品·不亦快哉》
成语造句
- 1.如今圣上好大喜功,沉溺于享乐,朝中奸佞横行,将领们各怀心思,虽有百万大军却形同虚设……这大隋朝积重难返,已经没治了!
- 2.而女孩儿过于纤细的腰身,使得束缚腰部的皮带形同虚设,那给了丁承浩的手指以可乘之机。
- 3.的雏形,尽管眼下这三司六部中,只有兵部与商部勉强拿得出手,其他都是近乎形同虚设。
- 4.加之尚书令尹勋被杀,尚书台形同虚设,朝廷政务已经完全由宦官操纵,一时间,诸宦官及阿附者弹冠相庆,而士大夫们莫不丧气。
- 5.首先,一票否决制形同虚设,校方主动权虚置。
- 6.霍尔特的突破、传中受到牵制,左路防守承受了巨大压力,刚刚入队的左边卫张左云的防守形同虚设。
形同虚设相关词语
- 1 故弄玄虚
-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语法:故弄玄虚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示例: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 2 同然一辞
-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出处: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语法:同然一辞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李贽《答刘晋川书》:“何乃同然一辞,效儿女故态也。”
- 3 矢不虚发
- 矢:箭。形容射箭本领极高。出处:《魏书·王传》:“车驾还,诏健殿后,蠕蠕万骑追之,健与数十骑击之,矢不虚发,所中皆应弦而毙。”语法:矢不虚发作谓语、宾语;形容办事有充分的把握。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仔细看那箭杆上,有两行细字道:‘矢不虚发,发必应弦。’”
- 4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 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语法:以虚为实,以实为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5 与草木同朽
- 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语法:与草木同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不想与草木同朽
- 6 情同骨肉
-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语法:情同骨肉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示例:王朔《空中小姐》:“张欣则是她的一个不分你我、情同骨肉的密友。”
- 7 书同文,车同轨
-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语法:书同文,车同轨复句式;作分句;比喻天下统一。示例:晋·干宝《晋纪总论》:“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
- 8 鹄形鸟面
-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出处:明归有光《送宋知县序》:“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语法:鹄形鸟面作宾语、状语;指人的外形憔悴。
- 9 异苔同岑
- 岑:小而高度山。不同的青苔长在同一座山上。比喻朋友志同道合出处:晋·郭璞《赠温峤》诗:“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语法:异苔同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喜怒不形于色
-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出处:《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语法:喜怒不形于色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 11 判然不同
- 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出处:《朱子语类》卷二十:“若不先见得此仁,则心术上言仁,与事物上言仁,判然不同了。”
- 12 同气连枝
-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语法:同气连枝作谓语、宾语;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示例:我自然爱我的弟弟,我们原是同气连枝的。(冰心《寄小读者 横滨》)
- 13 三盈三虚
-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出处: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语法:三盈三虚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梁启超《中国古代思潮》第三章:“行其所信,纠而正云斯亦可耳,而何至于杀,其毋乃以三盈三虚之故,变公敌而为私仇。”
- 14 同舟共济
-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语法:同舟共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