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从人简介
舍己从人的意思
解释: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出处:
《尚书 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
语法:
舍己从人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示例:
贤契不替令郎纳采,今反舍己从人,教老夫心中如何能安。(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五回)
成语造句
- 1.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
- 2.之时,运用自如的劲力,左右逢源,舍己从人。
- 3.总之,厚于责己,轻于责人,分谤代过,舍己从人,浑厚宽大,不矜不伐,是为任事负责者必备之素养,务希于此存养省察,期得圣神功化之用则庶几矣。
- 4.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
- 5.他们多是等待对方进攻,一搭上手,即粘住不放,舍己从人,顺对方进击的方向,以弧形动作化开对方的劲力,借力打力,发挥“四两拨千斤”。
-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
成语故事
- 我国古代圣王之一的舜,他十分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孟子认为舜比禹更伟大,他能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与人为善。他曾在历山耕过田,在河滨烧过窑,又在雷泽捕过鱼。他做过农民、陶工、渔夫,十分虚心地吸收别人的长处来提高自己
英语翻译
- 英语:
give up one's own opinion and accept the widely-accepted one
舍己从人相关词语
- 1 择人任势
- 指选择适当的人才,利用有利的形势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语法:择人任势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精力过人
- 精力旺盛,超过一般人。出处:《汉书·匡衡传》:“你世农夫,至衡好学,庸作以供资用,精力尤过绝人。”
- 3 士为知己者死
-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出处:《战国策 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语法:士为知己者死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2回:“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又岂不闻‘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 4 随类相从
- 指按类归纳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 5 度己以绳
-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出处:《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语法:度己以绳作谓语、宾语;用于自省。
- 6 杀人越货
- 杀害人命;抢夺财物。指匪盗行径。出处:《尚书 康诰》:“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语法:杀人越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解放初,解放军剿匪部队曾在这里消灭过一股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匪徒。
- 7 疑人疑鬼
-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语法:疑人疑鬼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多疑。
- 8 百舍重趼
-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出处:《庄子 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语法:百舍重趼作分句、定语;形容旅途劳累。
- 9 眢井瞽人
- 眢井:枯井;瞽:瞎子。处于枯井中的瞎子。比喻毫无见识的庸人出处:严复《救亡决论》:“盖非西学洋文,则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将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无救于亡也审矣。”语法:眢井瞽人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0 从容指顾
- 指:手指;顾:眼看。动作和眼神十分沉着冷静。形容行动迅速而又从容。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 11 徇国忘己
- 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出处:《宋书·谢晦传》:“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语法:徇国忘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善善从长
- 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语法:善善从长作谓语、宾语;指褒扬美德。示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1回:“我们只好善善从长,不要说出那般诛心的话,叫人听着寒心。”
- 13 舍身取义
-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语法:舍身取义作主语、谓语、定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示例:我们为了革命事业要舍身取义
- 14 世态人情
-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出处: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语法:世态人情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社会状况。示例:我已经习惯了这儿的世态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