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国忘己简介
徇国忘己的意思
解释:
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出处:
《宋书·谢晦传》:“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语法:
徇国忘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徇国忘己相关词语
- 1 察己知人
- 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语法:察己知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贫国弱兵
- 使国家贫困,使军队削弱。也可指贫困的国家和弱小的军队。出处:《韩非子·和氏》:“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
- 3 重气徇名
- 徇:曲从,偏私。重视义气,慕求声名出处:南朝·梁·沈约《为东宫谢敕赐孟尝君剑启》:“田文重气徇名,四豪莫及。”语法:重气徇名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4 流连忘反
-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语法:流连忘反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十分留恋。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 5 遗物忘形
- 泯灭物我界限,谓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出处:宋·秦观《心说》:“目无外视,耳无外听,遗物忘形,在我而已。”语法:遗物忘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年经国纬
- 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 7 亡国之音
-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语法:亡国之音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卿勿为亡国之音,使人悒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林四娘》)
- 8 误国殄民
- 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贪缪之柏,误国殄民,逐之已晚。”语法:误国殄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元·吴亮《劝忍百箴》:“子孺避权,明哲保身;杨李弄权,误国殄民。”
- 9 贵人多忘事
- 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以嘲讽人健忘。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语法:贵人多忘事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健忘。示例: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 10 国计民生
- 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梁》:“国计民生,罔存念虑。”语法:国计民生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这几年她已深切了解,做官的人,对国计民生,或者不甚措意,但于权贵的荣辱得失,十分敏感。(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 11 得意忘言
-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出处:庄周《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法:得意忘言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特别好,总是得意忘言。
- 12 委国听令
- 把国家政权交给别人,一切听从别人的命令。出处:《史记·秦本纪》:“韩王入朝,魏委国听令。”
- 13 忘年交好
- 年龄辈份不相当人所结成深厚友谊出处:《梁书·韦粲传》
- 14 家亡国破
-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出处: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语法:家亡国破作谓语、定语;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示例:家亡国破此身留,留滞聊城又过秋。(金 元好问《送仲希兼简大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