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物忘形简介
遗物忘形的意思
解释:
泯灭物我界限,谓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出处:
宋·秦观《心说》:“目无外视,耳无外听,遗物忘形,在我而已。”
语法:
遗物忘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遗物忘形相关词语
- 1 贵人多忘事
- 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以嘲讽人健忘。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语法:贵人多忘事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健忘。示例: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 2 池中物
- 比喻蛰居无为的人。示例:他绝非池中物,你看那鹤立鸡群的样子,是如此的出类拔萃。
- 3 得意忘言
-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出处:庄周《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法:得意忘言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特别好,总是得意忘言。
- 4 遗风余韵
- 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出处:《朱子全书 治道一》:“此古之君子,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于一时,而其遗风余韵,犹有称思于后世者也。”语法:遗风余韵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在过去齐国、鲁国的都城,和一些戴着高高的帽子,宽大的衣袖的学者们,商讨学问,反复辩论,观察孔子的遗风余韵。吴晗《学习集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 5 智周万物
- 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出处:《周易 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语法:智周万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唐·辩机《赞》:“道洽十方,智周万物。”
- 6 忘生舍死
- 忘却性命,不怕牺牲。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呀,可怎生帐前空挂着虎皮袍,枉了你忘生舍死立唐朝。”语法:忘生舍死作谓语、定语;指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示例:清·陈瑞生《再生缘》第21回:“或报父仇兼敌忾,他必会,忘生舍死定边尘。”
- 7 澄神离形
- 形容用心太专,如痴如呆。出处:康有为《大同书》绪言:“吾朝夕拥书于是,俯读仰思,澄神离形,归对妻儿,慹然若非人。”语法:澄神离形作谓语、定语;指人很专心。
- 8 遗形去貌
- 谓舍弃一切外在形式。出处:明·袁宏道《与陶孝若书》:“然一相识,而遂遗形去貌,又非浅浅者可同年轮也。”语法:遗形去貌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9 托物引类
- 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出处: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轼非其人也。”语法:托物引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野无遗贤
- 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出处:《尚书 大禹漠》:“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语法:野无遗贤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
- 11 风尘物表
-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出处:宋·马永易《实宾录》:“晋王戎目王衍,自然是风尘物表。”语法:风尘物表作宾语、定语;用于特出人物。
- 12 文房四物
- 见“文房四宝”。出处:宋·陈师道《〈寇参军集〉序》:“张、李氏之墨,吴、唐、蜀、闽、两越之纸,端溪、歙穴之砚,鼠须栗尾狸毫兔颖之笔,所谓文房四物,山藏海蓄,极天下之选。”语法:文房四物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别无长物
- 长物:多余的东西。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也作“身无长物”、“一无长物”。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语法:别无长物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贫困。示例: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14 流连忘反
-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语法:流连忘反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十分留恋。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