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越货简介
杀人越货的意思
解释:
杀害人命;抢夺财物。指匪盗行径。
出处:
《尚书 康诰》:“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
语法:
杀人越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解放初,解放军剿匪部队曾在这里消灭过一股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匪徒。
成语造句
- 1.解放初,解放军剿匪部队曾在这里消灭过一股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匪徒。
- 2.这一带有许多土匪,经常杀人越货,残害百姓。
- 3.这一带土匪多,经常杀人越货,残害百姓。
- 4.这个强盗集团,经常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 5.公海上不时传来海盗杀人越货,让许多船家心惊胆跳。
- 6.即使身无分文,我也不可以做杀人越货的勾当。
英语翻译
- 英语:
kill a person and seize his goods <commit murder and robbery; loot and kill>
- 日语:
殺人して財物(さいぶつ)を奪(うば)う
- 俄语:
убивáть и грáбить
杀人越货相关词语
- 1 疑人疑鬼
- 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形容非常多疑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语法:疑人疑鬼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多疑。
- 2 渎货无厌
- 渎:同“黩”,贪污;货:财物;厌:满足。贪污财物没有满足。形容贪得无厌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晋有羊舌鲋者,渎货无厌。”语法:渎货无厌作谓语、定语;指人很贪婪。示例:我遇上一个渎货无厌的家伙
- 3 眢井瞽人
- 眢井:枯井;瞽:瞎子。处于枯井中的瞎子。比喻毫无见识的庸人出处:严复《救亡决论》:“盖非西学洋文,则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将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无救于亡也审矣。”语法:眢井瞽人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察己知人
- 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语法:察己知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拒人千里之外
- 把人拒绝在千里之外,不让接近
- 6 妇人之仁
-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语法:妇人之仁偏正式;作宾语;指不识大体。示例: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 7 前无古人
-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出处: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语法:前无古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二者皆句语雄峻,前无古人。(宋 洪迈《容斋四笔》卷二)
- 8 出人望外
- 犹出人意表。出处:宋·叶適《高夫人墓志铭》:“每族里计较家事,极为退懦卑约,示若无有,人或颇忽易,逮其一旦张丰大,出人望外数等,人皆惊不意,以为何术能然,直以为勉强然尔;至其久无不然。”语法:出人望外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 9 覆军杀将
- 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出处: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月战》:“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军者,有覆军杀将者。”语法:覆军杀将作谓语、定语;用于战败。示例:宋·曾巩《与孙司封书》:“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
- 10 杀生之柄
- 杀:杀戮;生:生存;柄:权力。执掌生死大权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语法:杀生之柄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汉·荀悦《汉纪·昭帝纪》:“使者专杀生之柄,威振郡国。”
- 11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 羞:羞愧;恶:耻。羞耻的心情,人人都会有的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语法: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贵人多忘事
- 官位高的人善于忘记。原指地位高的人对人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以嘲讽人健忘。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语法:贵人多忘事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健忘。示例: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 13 精力过人
- 精力旺盛,超过一般人。出处:《汉书·匡衡传》:“你世农夫,至衡好学,庸作以供资用,精力尤过绝人。”
- 14 择人任势
- 指选择适当的人才,利用有利的形势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语法:择人任势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