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夏牛简介
周虎夏牛的意思
解释:
名曰周历之虎,实属夏历之牛
周虎夏牛相关词语
- 1 甘冒虎口
-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语法:甘冒虎口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2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出处: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语法:羊质虎皮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 3 龙拏虎掷
- 犹言龙争虎斗。出处:宋·喻汝砺《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填胸胄。”语法:龙拏虎掷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斗争激烈。示例:自汉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于江河间之原野,被龙拏虎掷,甲兴乙仆,殆未有出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数省外者也。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
- 4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语法:裾马襟牛作宾语、定语;用于骂人等。示例:我若做浪蝶游蜂,老天呵,须教是裾马襟牛。明高濂《玉簪记·姑阻》
- 5 虎瘦雄心在
- 比喻人穷志不穷出处:元·万松老人《从容录》:“万松道:‘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语法:虎瘦雄心在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6 不入虎穴
-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示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诅咒与旁观都非我们应取的态度。
- 7 虎穴龙潭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抵住孔宣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语法:虎穴龙潭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极险恶的地方。示例:感谢坐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
- 8 孺子牛
- 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出处:郭小川《登九山》:“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语法:孺子牛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敢于为人服务。示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9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出处: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语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 10 冬箑夏裘
- 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后因以“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时宜。出处:南朝·宋·鲍照:“伊冬箑而夏裘,无双功而并盛。”语法:冬箑夏裘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1 猛虎离山
- 形容勇猛而迅速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5回:“那人使动手中双戟,犹如猛虎离山。”语法:猛虎离山作宾语、定语;用于迅猛。
- 12 养虎为患
- 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示例:这个人很不可靠,你却给与高位,怕会养虎为患哩。
- 13 鼠技虎名
- 只有老鼠之流的雕虫小技敢冒老虎的威名。指当权者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出处:《雪涛小说》:“夫至于挟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辈。”语法:鼠技虎名作宾语、定语;指冒别人的名行恶。
- 14 牛黄狗宝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语法:牛黄狗宝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出来,再和那泼妇拚了这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