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牙鹰爪简介
犬牙鹰爪的意思
解释:
喻善攫取的手段。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征利》:“我这生财妙手,从来会抓,岂仗你犬牙鹰爪,才能做家。”
语法:
犬牙鹰爪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犬牙鹰爪相关词语
- 1 鸿爪留泥
- 同“鸿爪雪泥”。出处:清·查慎行《顾侠君庶常招饮晚翠阁》诗之二:“依稀宣北坊西角,鸿爪留泥我亦曾。”自注:“癸酉夏秋间,余寓居此巷。”语法:鸿爪留泥作主语、宾语;指往事遗留的痕迹。
- 2 犬马之诚
- 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语法:犬马之诚作宾语;用于自谦。示例:宋·文彦博《请继上奏封细陈事理》:“犬马之诚,坚于报主。”
- 3 虎父无犬子
- 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以十九岁之妙龄弱质,凌数千里之莽涛瘴雾,亦可谓虎父无犬子也。”语法:虎父无犬子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示例: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6章:“即便有血统论这一说,也只讲老子英雄儿好汉,虎父无犬子。”
- 4 謷牙诘屈
- 同“诘屈聱牙”。謷,通“聱”。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出处:语出唐 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语法:我今赠君亦无物,但有~村田诗。 ★元·戴元表《剡源集·寿陈贵白》
- 5 南鹞北鹰
-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语法:南鹞北鹰作宾语、定语;指性格刚直严峻的人。
- 6 犬牙相制
- 制:牵制。指地界连接,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语法:犬牙相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领土等。示例:唐初府兵最盛,后变为藩镇,虽跋扈不臣,而犬牙相制,终藉其力。(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 7 咬牙恨齿
- 见“咬牙切齿”。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6回:“八戒闻言,咬牙恨齿,忍不住举起钯,把那坟冢,一顿筑倒。”语法:咬牙恨齿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端仇视或痛恨。
- 8 修鳞养爪
- 喻保养、积蓄战斗力。出处:邹鲁《浙江光复》:“处州党员极多,因该处崇山峻岭,可为修鳞养爪之用。”语法:修鳞养爪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9 犬兔俱毙
-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语法:犬兔俱毙作宾语、状语、定语;指同归于尽。示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
- 10 虎口拔牙
-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出处:元 弦济《一山国师语录》:“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语法:虎口拔牙偏正式;作宾语。示例:(1)杨子荣化装成土匪,打进威虎山进行侦察,犹如虎口拔牙。(2)这项任务犹如虎口拔牙,又艰巨,又危险。
- 11 伶牙俐嘴
- 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出处: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你划地敢伶牙俐嘴,夸强说会,使不着你唬鬼瞒神。”语法:伶牙俐嘴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口才好。示例: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一个伶牙俐嘴的姑娘却说:‘红颜色、白颜色的颜字,不也好记么?’”
- 12 兔死犬饥
- 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出处:明·张居正《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鸟尽弓藏,兔死犬饥,故诸将士多张大贼势者,亦未可尽以为然也。”语法:兔死犬饥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3 兔犬俱敝
- 比喻两败俱伤,第三者不劳而获。
- 14 磕牙料嘴
- 多嘴多舌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嗑牙料嘴。”语法:磕牙料嘴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多嘴多舌。
大家在问
鹰 字的笔顺写法
鹰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鹰 ”字共有18画,笔顺写法是:点 横 撇 撇 竖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2、鹰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