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象读音
鼎象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相传夏禹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杜预注:"象所图物﹐着之于鼎。"
引证解释
⒈ 相传夏禹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
引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明唐顺之《零陵县知县题名记》:“是则其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于旂常之载焉;其为令也,恶而名之也,甚于鼎象之铸焉。”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鼎象
鼎象相关词语
- 1 鼎味
- 释义:1、鼎中美食。2、指国政。
- 2 鼎玉龟符
- 鼎玉龟符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 yù guī fú,意思是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出自:清·叶廷琯《海录碎事·帝王上》。
- 3 鼎鼎
- 鼎鼎,指盛大;形体怠缓貌。语出《礼记·檀弓上》:“故丧事虽遽不陵节,吉事虽止不怠。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葢犹犹尔。”
- 4 鼎湖
- 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位于小秦岭之北、荆山脚下,现河南灵宝阳平镇所在地。据考远古时期,这里是一处湖泊,因黄帝在此汲水铸鼎而名曰鼎湖。《括地志》载:湖水原出虢州湖城县南三十五里夸父山,此流入河既鼎湖也。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弘农郡及阌乡郡,置虢州,治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领弘农、阌乡、湖城县3县。《阌乡县志》载:铸鼎原,县东南十里,史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阳,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帝骑龙升仙,群臣后宫从者七斗‘余人,小臣不得上,系持龙髯,髯拔、坠弓,抱弓而号。河南灵宝现存一通《黄帝荆山铸鼎碑铭》的篆书碑,是唐贞元十一年(759年)由袁滋书写的篆书,此碑为现今国内发现的专为记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碑铭,它较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前的石刻碑铭早700多年,是目前国内研究炎黄二帝历史的重要史料。
- 5 鼎炉
- 鼎炉,鼎和炉的合称。古代用于烹茶或者炼丹。
- 6 鼎鼐调和
- 比喻处理国政
- 7 鼎湖龙去
- 鼎湖龙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 hú lóng qù,意思是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出自:《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 8 鼎鼎有名
- 鼎鼎有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 dǐng yǒu míng,意思是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出自:《官场现形记》。
- 9 鼎铛
- 明 徐渭 《启诸南明侍郎》:“盖雉兔之待鼎铛,但知号己之急;而云雨之救枯槁,自有乘时之施。”
- 10 鼎新革故
- 鼎新革故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 xīn gé gù,意思是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新的。出自:《周易·杂卦》
- 11 鼎助
- 鼎助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ǐng zhù,指敬辞,大力协助。
- 12 鼎俎
- 3、.割烹。
- 13 鼎足三分
- 如鼎之三足,各据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想 汉 家天下,鼎足三分。” 元 阿鲁威 《蟾宫曲·山鬼》曲:“更惊起 南阳 卧龙 ,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 西蜀 ,一分 江东 。”《三国演义》第一二○回:“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亦作“ 鼎分三足 ”。《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参见“ 鼎足而立 ”。
- 14 鼎足而立
- 鼎足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 zú ér lì,意思是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