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置勿论简介
姑置勿论的意思
解释:
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姑置勿论相关词语
- 1 赞叹不置
- 2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语法:将欲取之,必姑予之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3 欲取姑与
-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得暂且先给他。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语法:欲取姑与作谓语、定语;指对付人的策略。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这是欲取姑与的手法,亦未尝不可用。”
- 4 论甘忌辛
- 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出处: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语法:论甘忌辛作定语;指有所好而偏执。示例:章炳麟《文学论略》:“今者务反其说,迹适成论甘忌辛之见。”
- 5 置于死地
- 置:安放;死地:无处可走的地方。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比喻彻底击败对方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语法:置于死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早占勿药
- 不用服药而病愈。祝人早日病愈的话。出处:《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语法:为了祈求皇帝~,她心甘情愿地拈香磕头,念念有词地祷祝了许久。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示例:为了祈求皇帝早占勿药,她心甘情愿地拈香磕头,念念有词地祷祝了许久。(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 7 置水之情
- 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庞参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语法:置水之情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今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係待期之信。”
- 8 卑之无甚高论
-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语法:卑之无甚高论复句式;作分句;指一般的看法,没有新意。示例:马南邨《燕山夜话·一把小钥匙》:“我却卑之无甚高论,老实说些很简单也很粗笨的办法。”
- 9 知人论世
-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语法:知人论世联合式;作谓语;指鉴别人物的好坏。示例:不过倘要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所谓“知人论世”,那么,足以应用的选本就很难得。(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题未定”草》)
- 10 凿空之论
- 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学五》卷十一:“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
- 11 同日而论
- 犹言相提并论。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语法:同日而论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国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
- 12 奇谈怪论
- 非常古怪又不合情理的谈论、文章。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春旧 仲子教授》:“乾隆戊申岁,余往汴梁,遇华秋帆中丞幕中,两眼若漆,奇谈怪论,咸视异物,无一人与言者。”语法:奇谈怪论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对社会上的一些奇谈怪论,我们要有识别能力。
- 13 议论风生
- 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出处:宋王暐《道山清话》:“韩持国为人凝严方重,每兄弟聚话,玉汝、子华议论风生,持国未尝有一言。”语法:议论风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伊和女伴商量装饰,议论风生,足以使大家心折。叶圣陶《一个朋友》
- 14 置之死地而后已
- 置:放置。一定要害人致死才算完事出处:《上饶集中营·集中营生活散记》:“天哪!人快要死了,还时时提防他会开小差,难道真要‘置之死地而后已’吗?”语法:置之死地而后已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