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持己见简介
各持己见的意思
解释:
持:坚持;保持;见:意见、见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见解。
出处:
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
语法:
各持己见动宾式;作谓语;用于讨论问题。
示例:
讨论会上,他们各持己见,争执不下。
成语造句
- 1.校长拍了拍手,说:"静下来,别吵了,各持己见的同学也要虚心听别人的意见,是不是?"。
- 2.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各持己见。
- 3.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持己见,整个下午都没形成统一意见。
- 4.在辩论会上,双方各持己见,毫不相让。
- 5.在辩论会上,正方和反方各持己见,争得难解难分。
- 6.大家各持己见,他同意再投一次票.
英语翻译
- 英语:
Each sticks to his own view.
各持己见相关词语
- 1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轻:轻视。各人以自己的长处去轻视别人的不足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语法: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鲁迅《“文人相轻”》:“但我们现在所处的并非汉魏之际,也不必拾如那时的文人,一定要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2 各自为政
- 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出处: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语法:各自为政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互相都不配合。示例:诸将专威于外,各自为政,莫或同心。(《三国志 吴志 胡综传》)
- 3 家见户说
- 每家每户都知道。出处:《后汉书·赵典传》:“天下不可家见而户说也。”语法:家见户说作宾语、定语;指每家每户都知道。
- 4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 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诸人。”语法:己所不欲,勿加诸人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5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 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出处:语本《史记 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语法: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作谓语、定语;用于有愧时。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程宰兄弟两人因是做折了本钱,怕归来受人笑话,羞惭惨沮,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不思量还乡去了。”
- 6 见笑大方
- 指让内行人笑话。出处:庄周《庄子 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语法:见笑大方偏正式;作宾语;常用于谦辞。示例:清·恽敬《与廖听桥书》:“今时叠床架屋以为声气,不知见笑于大方之家。”
- 7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出处:《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语法:目不忍见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情景很凄惨。示例:地震过后,到处都是目不忍见的惨象
- 8 持蠡测海
- 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来测量海水的深浅多少。比喻用浅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出处:《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语法:持蠡测海作宾语、定语;指方法不对头。示例: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
- 9 一见倾倒
- 初次见面就产生爱慕的情感出处:清·西岷山樵《<野叟曝言>序》:“先祖五世以官事过禾中,邂逅水次,一见倾倒。”语法:一见倾倒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一见钟情。
- 10 扶危持颠
- 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出处: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语法:扶危持颠作谓语、宾语;指人本事大。示例:而况肩巨任大,扶危持颠,肯相辜负哉!明 李贽《焚书 与友朋书》
- 11 屈己待人
- 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 12 见风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语法:见风是雨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洪放《秘书长》:“这些人拐杖一动,见风是雨,连任怀航也得敬他三分。”
- 13 见德思齐
- 见“见贤思齐”。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语法:见德思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进步。示例:《隋书·李德林传》:“有教无类,童子羞于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于圣业。”
- 14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出处: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语法: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