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寂灭简介
清净寂灭的意思
解释: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出处:
唐·韩愈《原道》:“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
语法:
清净寂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屏山诗禅》:“时接佛老之徒,闻其所谓清净寂灭者,而心悦之。”
清净寂灭相关词语
- 1 铅华洗净
- 将脸上的脂粉全部洗掉。比喻人由绚烂而归於平淡。
- 2 清静寡欲
- 欲:欲望。保持心地清净,很少欲望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语法:清静寡欲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心地清净。示例:《晋书·庾峻传》:“尊祖高才而性退让,慈和泛爱,清静寡欲,不营当世,惟修德行而已。”
- 3 清风朗月
- 见“清风明月”。出处: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语法:清风朗月作宾语、定语;比喻清闲无事。示例:瞿秋白《饿乡纪程》:“天气很好,清风朗月,映着我不可思议的情感,触目都成异象。”
- 4 烟消火灭
-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语法:烟消火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 5 清水衙门
- 喻没有油水的机构或地方。出处:《新华月报》1980年第5期:“在市总工会混了两年,觉得工会是清水衙门。”语法:清水衙门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没有外快。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21回:“礼部仪制司是一个清水衙门。”
- 6 清风高谊
- 风格高尚,友谊深厚出处:《剪灯余话·两川都辖院志》:“以荐冥福,清风高谊,传播江湖间。”语法:清风高谊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7 政清人和
- 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出处:《晋书·诸葛恢传》:“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语法:政清人和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时局等。
- 8 满坐寂然
- 坐:同“座”,座位。全场静悄悄的出处:清·张潮《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语法:满坐寂然作状语、定语;形容十分安静。示例:他的讲演让满坐寂然
- 9 万念俱寂
- 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出处:王朔《浮出海面》:“脑子同时开着小差,胡思乱想,甚至万念俱寂,视一切于无睹。”语法:万念俱寂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人。示例:他现在是万念俱寂,什么也不想了
- 10 洁清自矢
- 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出处:《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语法:洁清自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廓清环宇
- 清除世界上邪恶和非正义的事物。
- 12 澄思寂虑
- 澄:清澈;寂:安静;虑:思考。专心思索,冷静考虑出处:《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乾晖常于郊居其禽鸟,每澄思寂虑,玩心其间,偶得意即命笔。”语法:澄思寂虑作谓语、宾语;指考虑问题。
- 13 才高气清
- 才:才能;气:气质。指才调高雅,气质清新出处:唐 韩愈《与孟东野书》:“足下才高气清,行古道,处今世,无田而衣食。”语法:才高气清作谓语、定语;指文人雅士。示例:他才高气清,很有绅士风度
- 14 清酌庶羞
- 清酌:祭祀用的酒;庶羞:美食。指美酒佳肴或祭祀用品出处:唐·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奉清酌庶羞之奠,敬祭示吕八兄化光之灵。”语法:清酌庶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元·杨景贤《西游记》第四折:“玄奘谨以清酌庶羞,致祭于亡考洪州知府府君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