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哽在前简介
祝哽在前的意思
解释:
祝:祝祷;哽、噎:食物塞住喉咙。 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三老、五更进餐时,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傀,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
祝哽在前相关词语
- 1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语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复句式;作分句;可分开使用。示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
- 2 前思后想
- 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语法:前思后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一再考虑。示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要娶媳妇,钱从哪来?他前思后想,左盘右算。”
-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 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法:醉翁之意不在酒复句式;作分句;形容人的行动与言语。示例:松坡果乐此不倦,我也可高枕无忧,但恐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借此过渡,瞒人耳目呢。(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二回)
- 4 止步不前
- 指某人或某事没有进展,比喻安于现状。
- 5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语法: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含褒义。示例: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拿出全部力量来拼搏。
- 6 后恭前倨
- 倨:傲慢。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殆不可复》:“这的是舔痔吮痈,后恭前倨,奴颜婢膝。”语法:后恭前倨作谓语、状语、定语;指人的前后态度。
- 7 祝鲠祝噎
- 见“祝?更祝饐”。
- 8 言犹在耳
- 话音还在耳边回响。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语法:言犹在耳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对别人的话印象很深。示例: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 9 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头!’大帅连这句俗语还不知道吗。”语法: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头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0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出处:《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他劝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语法: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1 虚名在外
- 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语法:虚名在外作谓语、定语;指徒有空名。示例:他只不过是虚名在外罢了
- 12 奋勇前进
-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语法:奋勇前进作谓语;指人勇敢向前。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三章:“驾驭大清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 13 背前面后
- 指或当面或背后。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五回:“若是一顿钯打退妖精,你看他得胜而回,争嚷功果;若战他不过,被他拿去,却是我的晦气,背前面后,不知骂了多少弼马温哩!悟净,你休言语,等我去看看。”语法:若是三姑娘在家还好,如今只有他几个自己的人瞎张罗,~的也抱怨,说是一个钱摸不着,脸面也不能剩一点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示例:若是三姑娘在家还好,如今只有他几个自己的人瞎张罗,背前面后的也抱怨,说是一个钱摸不着,脸面也不能剩一点儿。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
- 14 诽誉在俗
-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出处: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语法:诽誉在俗作谓语、宾语;指习惯的作用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