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誉在俗简介
诽誉在俗的意思
解释: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故趋舍同,诽誉在俗;意行钧,穷达在时。”
语法:
诽誉在俗作谓语、宾语;指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诽誉在俗相关词语
- 1 祝哽在前
- 祝:祝祷;哽、噎:食物塞住喉咙。 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三老、五更进餐时,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傀,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
- 2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语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复句式;作分句;可分开使用。示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
- 3 矫情干誉
- 故违常情,以求美誉。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其余凡贪官、污吏……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语法:矫情干誉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既不是惹祸招非,难道是矫情干誉?明 无名氏《鸣凤记 鹤楼赴义》
- 4 世俗之见
- 世人的庸俗见解语法:世俗之见作主语、宾语;用于观点等。示例:你不要以世俗之见衡量穷人,以为他们一点骨气也没有。
- 5 绝尘拔俗
- 绝尘:冠绝尘世;拔俗:不同凡俗。超出尘世,不同凡俗出处:宋·杨万里《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有绝尘拔俗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事。”语法:绝尘拔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品行等。
- 6 俗不伤雅
- 虽然凡俗,但不流于鄙陋而有伤高雅。出处:《五月的青岛》
- 7 醉翁之意不在酒
- 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法:醉翁之意不在酒复句式;作分句;形容人的行动与言语。示例:松坡果乐此不倦,我也可高枕无忧,但恐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借此过渡,瞒人耳目呢。(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二回)
- 8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语法: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含褒义。示例: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拿出全部力量来拼搏。
- 9 随俗浮沉
-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语法:随俗浮沉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主见。示例:《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
- 10 坐镇雅俗
- 坐镇:安坐而以德威服人;雅俗:文雅和粗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风雅之士或流俗之人出处:南朝·梁·任乧《为萧扬州荐士表》:“暕坐镇雅俗。弘益已多。”语法:坐镇雅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言犹在耳
- 话音还在耳边回响。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语法:言犹在耳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对别人的话印象很深。示例: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 12 村夫俗子
- 指粗野鄙俗的人。出处: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语法:村夫俗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粗俗人。示例:清·李渔《风筝误·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 13 振鹭在庭
- 振鹭:振动翅膀的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来,朝廷人才济济出处:《文选·任耸》:“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六飞同尘,五让高世,白驹空谷,振鹭在庭,犹惧隐鳞卜祝,藏器屠保。”语法:振鹭在庭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亦作“超世绝俗”。《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亦作“逸世超群”。明·王《春芜记·献赋》:“昨日唐景二大夫,曾举秀士—人,出处: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语法:超俗绝世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