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服乱头简介
麤服乱头的意思
解释:
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谓不加修饰。
示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裴令公 有儁容儀,脱冠冕,麤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爲玉人。” 明 王世贞 《祝希哲小简墨迹跋》:“書極潦草,中有結法,時時得佳字,豈 晉 人謂 裴叔則 麤服亂頭亦自好耶?”
麤服乱头相关词语
- 1 禁暴止乱
- 禁:制止;暴:强暴;止:制止,平息;乱:混乱。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语法:禁暴止乱作谓语、宾语;指打击犯罪。示例:章炳麟《电湘救赵》:“诸公当禁暴止乱。”
- 2 楚尾吴头
-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出处:宋·朱熹《铅山立春》诗:“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语法:楚尾吴头作宾语;指边境。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0回:“地分吴楚,江心有两座山……正占着楚尾吴头。”
- 3 乱真不辨
- 摹仿能力很强,分不出真假出处:《宋史·米芾传》
- 4 乱世英雄
- 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语法:乱世英雄作宾语、定语;指动荡时代的杰出人物。
- 5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是。”语法: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作宾语、分句;指只得顺从。示例: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是。(《水浒》第二十八回)
- 6 紧急关头
- 十分危急的时刻。示例:现在是一个紧急关头。
- 7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 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出处: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语法: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输心服意
- 犹言真心顺从。出处:《快心编初集》第四回:“然说到要做会讨采,却无人便肯输心服意,也有回的,也有许的,也有求减的,也有应承了原不与的。”语法:输心服意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9 意乱心忙
- 犹心忙意乱。
- 10 胡思乱想
-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语法:胡思乱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毫无收益的思想。示例:杏莉母亲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听到有人敲门,高兴极了!(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 11 科头箕裾
- 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入道》:“这搭儿瀑布飞流,青松夹道,将蒲团打坐一回,正是科头箕裾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语法:科头箕裾作谓语、宾语;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 12 百尺竿头
-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出处: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语法:百尺竿头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很高的境界。示例: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元·张养浩《折桂令》曲
- 13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 宁可做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战乱时代的人。 用来表示生逢乱世的痛苦心情。出处:元·施惠《幽闺记》第十九出:“子不能庇父,君无可保臣。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 14 神经错乱
- ①指精神病。②谓精神和思虑迷糊不清,失去常态。出处:冰心《寄小读者》:“一刹那烦我神经错乱的俯将下去,拿着手里的书轻轻的将他盖上。”语法:神经错乱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精神失常。示例:林语堂《谈计算机》:“而且这买书券有限期的,叫你非快买不可,这可叫你神经错乱。”